《空山鸟语》教案1

合集下载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两篇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两篇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两篇《空山鸟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语境,说出词语“婆娑、奇崛、荫翳、悒郁、奢侈、怅然、桎梏、斑驳、缥缈、寂寥、沧桑”的意思,并在语境中积累这些词语或相关句子。

2.朗读课文,抓住“朝来金色的阳光”和“过午之后”这时间顺序说出课文思路,抓住鸟叫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

3.研读语言,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美丽景物,说出作者的心理世界,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说出作者描写之美,说出作者的心理世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一次次朗读着这些诗句。

我们是否曾想过,在时间流逝这条河流中,不变的是什么?变的是什么?(板书:人世沧桑)放眼当下,人们南来北往,街上车水马龙,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这是何求呢?然而,人们甘愿这样被生活桎梏,一辈子挣不脱那沉重的枷锁。

有个人,他常常摆脱尘世纷扰,常常走进大自然,给自己进行身心的洗礼,在“忘了自己也忘了世界”的境界中去享受生命的快乐。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释题激起阅读期待。

是什么样的空山?为什么叫鸟语?鸟语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要求学生读课文,读文过程中勾画出山里让作者着迷的景物,勾画出鸟儿叫声,并说出自己感受到的美。

2.学生交流自己的勾画和感受到的美,读相关句子;教师做评点、指导;相机学习词语,强化词语积累。

三、理清思路,概括主要内容1.作者进山听鸟儿的叫声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分别听了些什么鸟儿的叫声?时间顺序——思路清晰;鸟儿叫声——内容具体。

2.概括主要内容。

(我进山听红喙鸟、山雀、鹧鸪的美好的叫声,想做一只鸟。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检查。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抽生回答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课文题目,提出问题:“作者进山看了什么?听了什么?”二、研读语言,学习表达,体会情感1.研读“山”中让人着迷的景物。

音乐空山鸟语教案

音乐空山鸟语教案

音乐空山鸟语教案教案标题:音乐《空山鸟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悉音乐《空山鸟语》的基本曲调和旋律。

2. 通过演奏、欣赏和歌唱,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和对音乐的兴趣。

3. 锻炼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略读乐谱,熟悉基本节奏和音符。

2. 学习乐曲的演奏技巧和歌曲的演唱要点。

三、教学准备:1. 乐谱和配乐设备。

2.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3. 课件或图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

4. 演奏乐器,如钢琴或吉他。

四、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图片或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并引发他们对鸟语的兴趣。

演奏:2. 展示乐谱以及乐曲的指法、演奏技巧,引导学生快速浏览乐谱,熟悉基本节奏和音符。

3. 教师示范演奏乐曲的主旋律,学生边看边听,注意观察和记忆。

4. 分组或个别指导学生尝试演奏乐曲的主旋律。

合唱:5. 教师引领全班合唱乐曲的歌词部分,注意发音准确和情感表达。

6. 引导学生分组练习歌词部分的合唱,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体验: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别自由发挥,使用乐器或身体声音模仿鸟叫声、林间流水等。

辅助音乐为《空山鸟语》的伴奏。

8.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巩固:9. 复习乐谱的基本节奏和音符,检查学生对乐曲的掌握情况。

10. 整合乐曲演奏和歌曲合唱,演唱《空山鸟语》。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描述自己听到音乐时所想到的景象或感受。

2. 学习其他与自然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乐谱的快速浏览情况。

2. 评估学生在乐曲演奏和歌曲合唱中的参与度和准确性。

3. 听取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的分享。

七、拓展阅读:1.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或艺术团体来校演出相关音乐作品。

2. 探索有关自然和音乐的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自然和音乐之间的联系。

以上为《音乐空山鸟语》的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根据教育阶段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三年级音乐《空山鸟语》教案

三年级音乐《空山鸟语》教案

三年级音乐《空山鸟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唱准曲调,把握音乐的基本节奏。

3. 培养学生合作演唱的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空山鸟语》,理解其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空山鸟语》乐谱、音响设备、教学挂图等。

2. 学生准备:熟悉简单的乐理知识,有一定的歌唱基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空山鸟语》的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讲解:教师讲解《空山鸟语》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空山鸟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空山鸟语》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注意: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教师可选用其他同类型的民族音乐作品,如《高山流水》、《渔樵问答》等,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分析不同作品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空山鸟语》的旋律和节奏,创作自己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

七、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教师在课后收集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方向。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音乐学习情况,鼓励家长支持孩子的音乐教育。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3篇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3篇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空山鸟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6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4、摘抄优美词语,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想象美好境界,从字里行间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情趣导入播放课件,深山鸟鸣。

二、初读感知1、读读通顺流利2、读理清条理3、读感悟仙境4、读你对哪段最感兴趣,为什么?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理解升华1、小组交流。

2、读出你最感兴趣的场面,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在故事情节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然后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3、全班讨论:为什么会有空山鸟语这样的胜景?人与自然有着怎样的关系?四、教学字词1、小组内自学本课词语2、小组自学本课生字积累内化:摘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五、拓展升华1、有感情地朗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2、背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3、写一篇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2.了解二胡的音乐与表现力。

教学重点:《空山鸟语》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资料分析:一、《空山鸟语》是“五四”时期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918年,于1928年定稿。

乐曲得名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

乐曲虽为带引子和尾声的多段式结构,却做到了紧而不乱,实在是二胡难得的精品。

引子:八度大跳起伏的旋律,节奏自由,营造了宁静、深邃、神秘、肃穆的气氛,好似让人听到了空谷里的回响。

空山鸟语教案范文

空山鸟语教案范文

空山鸟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这一主题,使学生理解宁静与生命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静心观察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3. 通过对“空山鸟语”画面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空山鸟语”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

3. 创作一幅以“空山鸟语”为主题的山水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空山鸟语”的宁静与生命之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空山鸟语”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空山鸟语”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空山鸟语”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

3. 绘画技巧讲解: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

4. 学生练习:学生动手实践,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绘画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技能的提升: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技巧掌握,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空山鸟语”意境的山水画。

2.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价其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的理解和表现。

3. 学生文化素养的增强:通过课堂讨论和作品分析,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具:中国山水画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2. 课件:中国山水画图片、视频资料等。

3. 环境:安静的绘画教室,适当的光线布置,以便学生更好地观察和创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中国山水画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山水画的history 和文化内涵。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感受《空山鸟语》这首曲子的意境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奏等。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空山鸟语》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之一,由著名作曲家、演奏家刘天华于1918年创作。

这首曲子以优美的旋律、独特的演奏技巧展现了山野的空旷和鸟鸣的生机。

2. 音乐理论知识:音符、节奏、音阶等。

3. 演奏技巧:学习一些基本的民族乐器演奏方法,如二胡、笛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空山鸟语》的音乐意境,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会一些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演奏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空山鸟语》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 作品欣赏: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全曲,分析曲子的结构、旋律特点等。

3. 音乐理论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音符、节奏、音阶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

4. 演奏技巧学习:教师示范并讲解一些基本的民族乐器演奏方法。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民族乐器,按照教师讲解的演奏技巧进行练习。

6.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五、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演奏技巧的熟练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注重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整体水平。

音乐空山鸟语初中教案

音乐空山鸟语初中教案

音乐空山鸟语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中国民乐二胡的独特魅力,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

2. 学会聆听音乐,分析作品的结构,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空山鸟语》的作品背景和表现手法。

2. 分析作品的结构,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

3. 学会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难点:1. 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的理解。

2. 音乐术语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空山鸟语》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音乐要素。

二、作品背景及表现手法介绍(10分钟)1. 介绍作曲家刘天华及其作品《空山鸟语》。

2. 讲解作品的表现手法,如模仿、对答、叠音等。

三、结构分析(10分钟)1. 分析作品的结构,讲解乐段、乐句、乐章等基本音乐术语。

2.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唱谱,感受作品的结构。

四、深入学习(10分钟)1. 讲解作品的音乐符号,如速度、音量、音高等。

2.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奏或演唱作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乐段进行演奏或演唱。

2.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空山鸟语》的理解和感受。

2.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优秀的二胡作品,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空山鸟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术语,提高了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学生的演奏和演唱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空山鸟语》-人音版2023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空山鸟语》-人音版2023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音准与节奏:《空山鸟语》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准确把握音准,熟练掌握节奏变化,如歌曲中的连音线、休止符等特殊节奏。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自然和谐之美,通过歌声传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音乐记号的认识:认识并理解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如连音线、休止符等,并能正确运用到演唱中。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策略,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空山鸟语》这首歌曲。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音准和节奏时,对于连音线和休止符的掌握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多使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辅助工具,如手势、图谱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音乐记号。
2.增强音乐表现与创作能力,通过歌曲学唱和音乐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进人际交往能力;
4.增进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通过感悟歌曲中的自然意境,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5.提高文化理解与认同,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中能够碰撞出很多有趣的火花,但有时候讨论主题可能过于宽泛,导致学生们无从下手。为了提高讨论的针对性,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给出更为明确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另外,我也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有些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课堂小结,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山鸟语》
教学内容:
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2.了解二胡的音乐与表现力。

教学重点:
《空山鸟语》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资料分析:
一、《空山鸟语》是“五四”时期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918年,于1928年定稿。

乐曲得名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

乐曲虽为带引子和尾声的多段式结构,却做到了紧而不乱,实在是二胡难得的精品。

引子:八度大跳起伏的旋律,节奏自由,营造了宁静、深邃、神秘、肃穆的气氛,好似让人听到了空谷里的回响。

第一、二、三乐段:旋律活泼、流畅,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第四、五乐段:利用轮指,泛鸣音等二胡特殊技巧,模似了各种鸟鸣,描绘出了鸟儿在天空与森林中自由飞翔的情景,鸟鸣与音乐创造性地融合,使其生气盎然。

尾声:采用第一乐段的素材,做到了首尾呼应,完整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中华的民族音乐更是世界音乐的一朵奇葩,从以往的学习当中,我们大家已经初步了解到了民族乐器可分为拉弦乐器、弹拔乐器、吹管乐器以及打击乐器等,今天,老师将带你们进入到拉弦乐器的世界。

二、拉弦乐器介绍
1.出示课件乐器图。

师:“同学们,初看老师这里的几张乐器图,有几张好像是一样的,其实它们又是有区别的,老师教你们学会辨别。

乐器的辨别有很重要的两方面,一是形状,二是音色。


从形状与音色方面给学生以直观演示。

(教师的导语先吊一吊学生的胃口,从言语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为器乐欣赏与乐器直接相关,如果不了解乐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乐曲内涵)并感受拉弦乐器那独有的震撼人心的音色。

2.重点介绍二胡。

出示二胡图,重点介绍二胡的音色特点(二胡:胡琴的一种,因为有内外两条弦而得名,二胡的内弦音色优雅丰满,外弦明亮刚健。

可以持续出音,强弱自如,音色又接近人声,适于演奏柔和细致的抒情乐曲,还能表现欢快、活泼、激昂深沉的情绪,通过特殊的演奏手法甚至可以模仿鸟鸣、锣鼓、马嘶、马啼声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乐队合奏、独奏及伴奏的重要乐器。

)教师用二胡演奏几小段不同风格音乐和模仿几种自然声音,用以提高学生兴趣和更直观地了解二胡特点。

三、欣赏教学
1.作曲家介绍。

“谈到二胡,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名叫刘天华。

”介绍刘天华及其主要成就和贡献。

2.初听。

“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完后告诉老师,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听到了些什么?”
3.分段听,理解各段意境。

分段听时,出示乐谱,学生跟着乐谱看,更直观,每一段听完都请学生起来谈感受,同组互相交流。

4.再听。

让学生用自己有的打击乐器或者用手势、姿势等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教师小结乐曲内涵。

用打击乐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小结
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今天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