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蒸煮干燥基本工艺
木材加工中的干燥工艺和控制

木材加工中的干燥工艺和控制木材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家具、造船、交通运输等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木材应用过程中,木材的干燥工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木材打湿后会引起木材的各种缺陷,如开裂、变形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木材加工中的干燥工艺和控制。
一、木材的干燥方式目前,常见的木材干燥方式主要有两种: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自然干燥是指将木材堆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通过自然风吹晒使木材逐渐失去水分;而人工干燥则是通过专业干燥设备,对木材进行一定程度的加热和蒸发处理,从而使木材快速失去水分,以达到干燥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人工干燥方式更为常用,因为自然干燥比较耗时,且不易控制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容易导致木材质量不稳定。
二、木材干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因素在进行人工干燥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控制因素。
1.温度控制温度是木材干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温度过低会造成干燥效率低下,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益;而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木材变形、开裂等缺陷。
因此,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个适宜的温度范围,使得木材能够快速干燥,同时又不会造成质量缺陷。
2.湿度控制湿度是影响人工干燥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湿度过高会导致干燥不充分,木材质量下降;而湿度过低则会造成木材干燥过快,造成开裂等缺陷。
因此,在进行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干燥环境的湿度,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
3.压力控制在人工干燥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干燥设备的压力,以确保木材在干燥过程中不被压坏或变形。
同时,压力还可以调整干燥设备内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方向,从而加快木材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提高干燥效率。
4.干燥时间控制干燥时间是指木材从进入干燥设备开始,到完成干燥的时间长度。
干燥时间的控制需要结合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进行考虑,以保证木材干燥的充分程度,并避免过度干燥导致木材的质量下降。
三、常见的木材干燥设备现代化的木材加工工厂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人工干燥设备。
木材高温高压蒸汽干燥工艺

实木蒸汽干燥工艺(星湖实业)一、木材干燥概念众所周知木材是由生长树木锯割而成。
木材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我们家庭生活中都有着比较关键作用。
我们天天都要接触木材。
木材中含有水分, 但水分过多就要向空气中蒸发, 会造成木材在一定环境下尺寸不稳定性, 给木材加工和使用带来严重影响, 其产品质量不能得到确保, 所以要使木材为我们所用, 必需对它进行干燥。
二、木材干燥定义及目木材干燥通常指在热能作用下以蒸发或沸腾方法排除木材水分处理过程。
这个定义说明, 若要使木材中水分排除, 在它周围环境中必需要有一个热能存在, 而这个热能通常就是产生热热源。
就像我们居住房屋, 要想使之含有适宜温度, 必需要有一个热源来确保供热, 如火炉、蒸汽、空调器、阳光等。
在一定温度下, 木材中水分就以蒸发方法或沸腾方法排到它周围空气中, 木材就得到了干燥。
当木材中水分降到一定程度时, 我们就能够使用它来加工和制造我们所需要产品。
三、为何选择饱和蒸气加热:常规室干方法现在是关键干燥方法。
常规室干是指采取木材干燥室对木材进行干燥。
它能够人为地控制干燥条件对木材进行干燥处理, 简称室干。
现在中国外木材干燥生产中, 常规室干占木材干燥生产85%~90%。
采取热源是蒸汽加热器, 需要配置蒸汽锅炉。
常规室干优点是: 蒸气加热成本低, 即是软化剂又是加热源。
能够确保任意树种和厚度木材干燥质量, 能将木材水分含量干燥到所需要任意状态, 干燥周期短, 设备操作灵活, 干燥条件易于掌握, 便于实现木材干燥生产机械自动化。
四、木材加工干燥优点(1)预防木材产生开裂和变形。
木材中水分在向空气中排除时, 尤其是当木材水分含量在木材纤维饱和点以下时, 就会引发木材体积收缩。
假如收缩不均匀, 木材就会出现开裂或变形。
若是将木材干燥到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程度或使用要求状态, 就能保持木材体积尺寸相对稳定, 而且是经久耐用。
(2)提升木材力学强度, 改善木材物理性能和加工工艺条件。
木材烘干技术流程

木材干燥指用天然和人工方法强制对木材中的水分蒸发逸散,使木材的含水率降至符合使用要求的含水率,避免湿材在贮存、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受虫菌的侵蚀和木材劈裂、变形,提高木材制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一:干燥处理1、人工干燥: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
(根据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干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家具。
通常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干燥: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板材、方才或圆木),搁置成垛,垛底离地60cm左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
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或数月,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二、木材干燥目的1、防止零部件发生变形和开裂。
木材中的水分在向空气中排除时,就会引起木材体积的收缩。
如果收缩的不均匀,木材就会出现开裂或变形。
若是将木材干燥到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程度或使用要求的状态,就能保持木材的体积尺寸的相对稳定,而且是经久耐用。
2、预防木材的变质与腐朽,延长木制品的使用寿命。
湿木材如果长时间堆放在露天空气中,若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往往会发生腐朽或遭虫害。
当木材含水率降低到20%以下时,可大大减少菌类和害虫的侵害与破坏。
所以,一般在生产单位,把木材干燥到含水率8-15%左右。
这样不仅保证了木材的固有性质和强度,而且也提高了木材的抗腐蚀能力。
3、提高木材和木制品的力学强度,改善木材的物理性能。
当木材的水份含量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木材的物理力学强度会随其减低而增高;同时木材也易于锯割和刨削加工,减少了对木工机械的损失。
4、减轻木材的重量,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运载能力。
新砍伐的木材,其含水量甚至超过了本身的重量,经过短期存放、自然干燥后,它的含水量仍然很高。
木材经过室干后,其重量可减轻约30-50%,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运载能力。
木材干燥工艺流程

木材干燥工艺流程
木材干燥是指将原生态状态下的木材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以提高木材的质量和使用价值。
木材干燥工艺流程是木材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木材的质量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木材干燥的工艺流程。
首先,木材干燥的第一步是预处理。
在进行正式的木材干燥之前,需要对原始木材进行预处理,包括去皮、锯切和修整等工序。
这些工序可以使木材表面更加平整,有利于干燥过程中的热量和湿气的均匀传递。
接着,是干燥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根据木材的种类和规格,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如烘干窑、热风炉等。
同时,要对干燥设备进行正确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干燥效果。
然后,是干燥工艺的控制。
在进行木材干燥时,需要严格控制干燥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木材在干燥过程中受热均匀,水分蒸发速度适中,避免出现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接下来,是干燥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
在木材干燥过程中,需
要不断监测木材的含水率和温度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干燥参数,以保证干燥效果和木材的质量。
最后,是干燥后的处理和储存。
在木材干燥完成后,需要对木材进行冷却处理,使木材温度逐渐降低,然后进行包装和储存,以防止木材再次吸湿和变形。
总之,木材干燥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原始木材的种类、湿度、温度和干燥设备的选择和控制等因素。
只有严格按照正确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木材干燥的效果和木材的质量。
木材烘干技术工艺技术

木材烘干技术工艺技术木材烘干技术是指将木材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木材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以便满足木材的质量要求和使用需求。
木材烘干技术有助于提高木材的稳定性、降低开裂、防止虫蛀、改善外观等。
一、热干燥法采用热干燥法进行木材烘干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将木材放置在热气流中,利用热量带走木材中的水分。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预热期、加热期、恒温期和降温期。
预热期是为了提高木材的温度,使得水分更容易蒸发。
加热期将木材暴露在热气流中,加热木材内部,使木材放出更多的水分。
恒温期保持一定的温度,使木材可以彻底干燥。
降温期则是为了使木材逐渐恢复到室温,以免发生开裂。
二、真空干燥法真空干燥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木材烘干技术。
该方法通过将木材置于真空环境中,降低空气压力,使木材内部的水分蒸发。
由于压力下降,木材的沸点降低,水分蒸发更快。
真空干燥法可以有效减少烘干时间,避免木材变色和开裂。
不过,该方法设备成本较高,对设备要求也较高。
三、高频干燥法高频干燥法是一种新型的木材烘干技术。
该方法利用高频电磁波加热木材,使木材内部的水分蒸发。
由于高频电磁波的能量很强,能够快速加热木材。
高频干燥法可以减少烘干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不过,该方法对设备的要求也很高。
四、微波干燥法微波干燥法是一种较新的木材烘干技术。
该方法利用微波加热木材,使木材内部的水分蒸发。
由于微波的特殊性质,木材可以均匀受热,烘干效果更好。
微波干燥法可以快速烘干木材,保持木材的原色和形状。
不过,该方法的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总之,木材烘干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艺技术,通过合理选择合适的烘干方法和设备,可以提高木材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木材烘干技术将会不断发展和创新,为木材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木材烘干工艺流程

木材烘干工艺流程木材烘干是将新鲜采伐的木材通过对其进行加热和排除内部湿气的方式,使其达到合适的含水率,以便于加工和使用。
下面将介绍一套常用的木材烘干工艺流程。
首先是木材的初步处理,这一步骤主要是对采伐的木材进行除皮和切割。
除皮是指将木材的表皮去除,以便于后续的加热和干燥过程能够更好地与木材内部接触,使得木材的湿气更容易排出。
切割则是指将长木材进行切割成所需要的长度,以便于更好地控制木材的干燥过程。
初步处理完成后,木材可以进入下一步。
接下来是木材的预干燥阶段。
预干燥是指将新鲜采伐的木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以便于木材表面的水分能够迅速蒸发掉。
在这个阶段,木材需要使用支架将其固定好,并且需要定期翻动木材,以确保木材的各个部分都能够得到均匀的干燥。
预干燥的时间一般为1-2个月,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木材的种类和尺寸来确定。
预干燥完成后,木材进入下一步。
然后是木材的主干燥阶段。
主干燥是指将经过预干燥的木材放入烘干机中进行加热和排湿处理。
烘干机一般采用高温热风对木材进行加热,通过热风的作用木材的含水率会逐渐下降。
同时,烘干机内通风系统会不断排出木材内部的湿气,使得木材能够更快地达到所需含水率。
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监测木材的含水率和温度,以便于及时调整烘干机的参数,使得木材能够达到最佳的干燥效果。
主干燥的时间一般为1-2周,具体时间也需要根据木材的种类和尺寸来确定。
主干燥完成后,木材进入下一步。
最后是木材的冷却阶段。
冷却是指将经过主干燥的木材放入冷却室中进行自然冷却。
在这个阶段,木材的表面温度会逐渐降低,湿气也会进一步排出。
通过冷却,木材的含水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降低,以达到所需的含水率。
冷却的时间一般为1-2天,具体时间也需要根据木材的种类和尺寸来确定。
冷却完成后,木材的烘干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综上所述,木材烘干的工艺流程包括初步处理、预干燥、主干燥和冷却。
通过这个工艺流程,新鲜采伐的木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合适的含水率,以便于加工和使用。
木材烘干工艺流程

木材烘干工艺流程
《木材烘干工艺流程》
木材烘干工艺是木材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通过烘干,可以使木材中的水分得以蒸发,从而提高木材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防止木材腐烂和变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木材烘干的工艺流程。
首先,木材烘干的第一步是去除木材中的大部分水分。
一般而言,木材从原始状态到达最终干燥状态需要经历四个阶段,也就是初干、定型、平衡和稳定。
在初干阶段,木材中的自由水分会被热气蒸发出去。
这个阶段需要比较高的热量和较大的风量,以迅速蒸发大量的水分。
接着是定型阶段,此时木材内部的水分开始缓慢地蒸发,木材的温度和湿度要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
在平衡阶段,木材内外的温湿度逐渐趋于平衡,木材的湿度降到15-18%之间。
最后是
稳定阶段,木材中的水分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实际的工艺流程中,木材烘干的过程需要依靠专业的烘干设备,如烘干窑或烘干机。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适当的温湿度环境,并通过控制湿度、温度和通风等参数,使木材的烘干过程更加精确和高效。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木材的种类、尺寸和湿度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管理,以保证不同木材的烘干效果和质量。
总的来说,木材烘干工艺流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的技术和设备要求却十分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工艺流程和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木材的烘干质量和效果。
木材烘干工艺

木材烘干工艺一、引言木材烘干是指将新鲜采伐的木材通过一定的热力和湿度控制,使其内部水分含量降低,达到理想的干燥程度。
这是保证木材质量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工艺之一。
本文将介绍木材烘干的工艺流程、烘干方法、烘干设备以及其对木材性能的影响。
二、工艺流程木材烘干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预处理、烘干、降温、出材等环节。
1. 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提高烘干效率和木材质量,通常包括去皮、锯切和修整等步骤。
去皮可以减少木材表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锯切可以将木材切成适当的尺寸,方便烘干操作;修整则是为了去除木材上的瑕疵和不良部分。
2. 烘干烘干是将预处理后的木材放入烘干设备中进行加热和除湿处理的过程。
常用的烘干方法有自然风干、人工风干和机械烘干。
其中,机械烘干是最常见和高效的方法,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风速来实现快速烘干。
3. 降温烘干后的木材需要进行降温处理,以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木材变形或开裂。
降温过程通常采用逐渐降温的方法,以确保木材内外温度平衡。
4. 出材经过烘干和降温处理后的木材可以进行出材操作,即按照规格和要求进行切割和修整,使其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木材产品。
三、烘干方法根据热源的不同,木材烘干可以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方法。
1. 直接加热直接加热是指将热源直接作用于木材表面,通过热传导使木材内部水分蒸发。
常见的直接加热方法有蒸汽加热、电加热和太阳能加热等。
2. 间接加热间接加热是指将热源与木材隔开,通过传热介质传递热量,使木材蒸发水分。
常见的间接加热方法有热风烘干和真空干燥等。
四、烘干设备木材烘干设备是实现高效烘干的关键。
常见的烘干设备有烘干窑、热风烘干机和真空干燥机等。
1. 烘干窑烘干窑是一种封闭的烘干设备,通常采用蒸汽或燃气作为热源。
它具有体积大、烘干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2. 热风烘干机热风烘干机是利用热风通过木材进行加热和除湿的设备。
它具有体积小、移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和场地有限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材蒸煮干燥基本工艺
木材干燥基本知识
木材干燥指用自然和人工方法强制对木材中的水分蒸发逸散,使木材的含水率降至符合使用要求的含水率,避免湿材在贮存、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受虫菌的腐蚀和木材劈裂、变形,进步木材制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木材自然干燥方法系一种利用气体对流的干燥法。
人工干燥方法中重要的有对流加热和电介质加热:前者有窑干、太阳能干燥、嫌水液体干燥及离心力干燥;后者有微波干燥、高频干燥。
还有辐射加热的红外线干燥法和属于接触加热的接触干燥法。
目前海内外均以对流加热的气干和窑干为主,特别是窑干为最主要的方法。
木材干燥时首先是木材表面的水分蒸发,表层的含水率低于木材内部,内部的水分在含水率梯度的作用下向表层移动。
干燥初期的速度取决于木材表层水分蒸发的速度,干燥的中期和后期,干燥速度取决于木材内部水分的移动速度,与板材厚度和木材比重成反比。
另外,边材干燥速度比心材快。
阔叶树材的弦面板干燥比径面板快;但针叶树材弦径面差异不很显著。
树种对于干燥的影响很大:易干的木材有红松、鱼鳞云杉、杉松冷杉、红皮云杉、马尾松、杉木、樟子松、椴木、泡桐、檫木等;不易干的木材有杨木、色木、槭木、黄菠萝、核桃楸、榆木、香樟、梓木、栲树、柿木、枫香等;难干的木材有落叶松、水曲柳、水青冈、青冈、麻栎、荷木、柞栎、黄檀等。
木材为何要蒸煮,有何作用?
中文词条名:(木材)蒸煮处理
木材为何要蒸煮,主要是由于木材为蒸煮以后,可以改变木材颜色;减小木材心、边材色差;保持木材天然光泽;缓解木材初始含水率梯度差;降低木材干燥缺陷发生的机率,同时,煮过之后不轻易开裂,也有助于防腐防蛀。
木方蒸煮工艺
蒸煮的目的是为了软化木材,增加木材的可塑性和含水率,以减小刨切时的切削阻力,并除去一部门木材中的油脂及单宁等浸提物。
一般术方的蒸煮都采用水煮的方式.蒸煮的温度及时间要根据树种及木材的硬度,刨切薄木的厚度进行控制,硬度大的则温度较高,薄木厚则蒸煮时间较长。
木方蒸煮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①本方放入蒸煮池时冰温最好保持室温,以免术方骤然受热膨胀而开裂。
②开温速度为10~15摄氏度/小时,升温太快易在木方内引起热应力,导致木方开裂,温度升至40℃以上时更应放慢升温速度。
③木方蒸煮时应按树种,径级分别进行。
④蒸煮过度会降低薄木的刨切质量。
⑤要及时清除蒸煮池中的油脂、树皮、泥水,以免污染木方.
③蒸煮后的木方应转放到刨切机前的温水贮木槽中等待刨切,刨切最相宜的温度为50~60度,过高的温度会使刨刀变形,造成薄木厚薄不均,或使薄木表面起毛。
以下为某厂木段蒸煮工艺示例:
水曲柳:水温从15℃上升到50℃,保温4h,然后从50℃升温到90℃,升温速度保证为2~3度/小时,再保温10h.
黄波罗:水温从15℃上升到70℃,升温速度为4~5℃/h,然后,水天然冷却,浸泡24h。
樟木:水温从15℃上升至80度,升温速度为4~5℃/h,然后,水天然冷却,浸泡24h。
栎木:水温从15度上升至50度,保温4h,再进一步增加水温至100C,升温速度为2~3度/h,保温15~20h,然后,待水天然冷却.
以下为北方某厂水曲柳木段三段蒸煮工艺范例:
冬季:
①木段投池后加盖,放水,浸泡6~8小时,水温保持在38~39℃。
②第一次升温到50~55℃,这段时间为16小时,升温速度0.5℃/小时。
③闭汽保温16~18小时,使木段内外温度平衡。
④木段第二次升温至75~80度,这段时间为18小时,升温速度1度/小时。
⑤闭气保温2~4小时,使木段温度里外平衡。
夏季:
(木段投池后浸泡4~6小时,如是雨季可缩短时间。
②第一次升温到50~55度,升温速度控制在1℃/小时。
③以下步骤同上。
经由实测,按上述规程执行,木芯温度可达45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