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作文教学
个性化作文教学

浅议个性化作文教学【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个别化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成功的作文教学,不仅能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良好品德的形成,甚至是整体素质的提高。
然而综合现在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不难发现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事实——主体的迷失,即学生个体作为写作主体的迷失和作为教学主体的迷失,作文中虚假为文、言之无物、套话连篇等现象随处可现。
因此,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深层次地挖掘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而从本质上来解决问题。
1 培养独立的主体、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个性化作文教学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这是在新环境中寻找更新与发展,是继承历史传统上的再一次跨越。
站在这一潮头浪尖上,反观传统教育教学,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反思,特别是其抹杀个性的一面。
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导致教育痼疾的根源:“现代教育已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这是很可悲的事情,这种倾向带来了两个害处,一是使教育变成了政治、经济的工具,进而失去了它天生的主体性及尊严;其二,由于只承认实用性知识和技术的价值,便使从事这类学科的人们沦为知识和技术的奴隶,随之产生的结果便是尊严的丧失。
”这句话揭示了现在教育存在的危机,也从另一角度道出现代教育所存在的工具性教育的弊端。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要进行系统的改革。
”因此,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更应该尽快摆脱“工具性”对其的影响,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
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就在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是教育的根本职能。
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的教学方法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节,也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
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写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教师需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的教学方法。
一、尊重学生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点。
在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充分利用其特点。
例如,有些学生喜欢画画,可以让他们以图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喜欢音乐,可以让他们通过歌曲、诗歌来写作;有些学生喜欢动物,可以让他们以动物、植物为主题进行写作。
通过尊重学生个性,使他们在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提高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以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情境是写作的动力和灵感来源。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例如,让学生观察一张美丽的图片,让他们想象这张图片的背后故事,写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观察一只漂亮的花,让他们写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
通过这些情境引导,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并充分挖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多元化的写作形式写作形式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匹配。
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写作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绘画、手工、童话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以自己擅长的形式来进行写作。
写作形式的丰富性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四、通过批评纠错提高写作质量批评纠错是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批评和纠正,鼓励学生认真审阅自己的作文,积极反思,不断改进。
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通过批评纠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也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成长和进步的喜悦和自信。
五、以故事为主题故事是写作的常见主题,也是小学阶段学生最为熟悉的语言形式。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经典故事、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故事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单一的命题、固定的结构和模板化的写作风格,导致学生的作文缺乏个性和创意。
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个性化作文教学应运而生。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特点,量身定制作文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展示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表达风格。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多样化的写作题材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首先,个性化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规范和标准为导向,忽视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兴趣。
而个性化作文教学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材料和写作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采用巧妙的启发性问题、引导性材料和趣味性的写作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个性化作文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强调写作的结果和形式,忽视了写作背后的思维过程。
而个性化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实践性的案例和对比性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辨析、比较和创新,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个性化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规范化写作能力,往往强调“什么是正确的写作方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意。
而个性化作文教学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展示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表达风格,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仿写、演化等活动,开放式的写作任务和多样化的写作形式,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创作空间。
最后,个性化作文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个性化作文教学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辅导。
浅谈怎样做好个性化作文教学

浅谈怎样做好个性化作文教学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并实施的作文教学方法。
个性化作文教学注重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浅谈如何做好个性化作文教学。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写作形式,个性化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作文内容。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写作,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合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作潜力。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启发法、师生互动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师要注重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和资源支持,如让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多参与一些写作比赛等,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个性化作文教学要进行有效评价。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评语形式、评价标准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时要注重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浅谈怎样做好个性化作文教学

浅谈怎样做好个性化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而个性化作文教学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旨在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如何做好个性化作文教学,成为了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个性化作文教学,探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经验。
一、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和成长环境。
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写作方式和话题。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听取学生的想法和建议,或者是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
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读书多积累,培养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来展示自己。
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积累人生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二、引导学生确定个性化写作目标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个性化的写作目标。
学生应该清楚自己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
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作文题目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这个题目,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特色。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抽象的写作主题,如“夜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写出关于“夜色”的个性化作文。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去表达,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表达能力。
三、多样化的写作方式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尝试多样化的写作方式。
写作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文章撰写,它可以表现在日记、便签、小品文、杂文等多种形式上。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对于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进行日记写作,逐步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对于创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尝试散文或小品文等更加宽松自由的写作形式,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初中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初中语文是学生扎实基础的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个性化作文教学,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意义、方法和策略。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意义1.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写作风格都不同,因此需要通过个性化作文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写作特长。
2.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和能力。
个性化作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写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通过个性化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1.了解学生的写作特点。
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写作特点,包括他们的写作兴趣、写作风格、写作习惯等,为个性化作文教学提供依据。
2.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不同的作文题目。
针对学生的写作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和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写作训练。
3.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写作表现。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空间,培养他们的写作风格。
4.提供个性化的写作辅导。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写作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和修改。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文的评价和修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他们写作的思考水平和表达能力。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有趣的作文故事、名人写作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写作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2.开展多样化的写作训练活动。
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写作训练活动,如写作比赛、作文读书会、写作展示等,为学生提供写作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浅谈怎样做好个性化作文教学

浅谈怎样做好个性化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而个性化作文教学更是近年来备受关注。
个性化作文教学意味着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写作风格和个性。
那么,怎样做好个性化作文教学呢?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来进行探讨。
个性化作文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题材的。
老师在设计作文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灵活选择作文题目。
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选择音乐相关的话题,对于喜欢体育的学生可以选择体育相关的话题。
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个性化作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作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生对知识的传递,更应该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进行情感的表达。
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字表现能力。
个性化作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写作风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老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写作风格。
在批改作文的时候,老师可以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建议,而不是一味地修改学生的作文。
这样做可以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考和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风采。
个性化作文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教学活动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使学生在写作中有所感悟,有所启发。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作为写作素材,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项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教学工作。
要做好个性化作文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其次要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再次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写作风格,最后要结合实际情况。
只有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做到个性化作文教学,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写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

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表达思想、情感和情绪的重要方式。
在中学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的作文教学主要以规范写作为主,强调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模板,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写作存在个性化不足,缺乏情感的表达和独特的思维。
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注重个性化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辨和创造性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比如通过阅读名家作品、观看有关写作的视频、进行写作游戏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魅力。
要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是可以写出有趣、有情感、有思想的作文的,培养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
二、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和独特思维个性化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和独特思维的培养。
传统的作文教学偏重于规范和模式,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独特的写作特点。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三、提供多样化的写作素材和题材个性化作文教学要提供多样化的写作素材和题材,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写作需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生活的点滴,将这些素材转化为自己的写作内容。
也可以邀请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题材进行写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历去发挥和创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四、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和反馈个性化作文教学要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和反馈,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可以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规划写作结构、拓展写作思路,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反馈,不仅是对作品的评价,更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方法进行指导和提升,鼓励他们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个性化作文教学
中学生写作最主要的是学生个体生命在客观外界促发及教师的培养催育之下,与其内心精神世界产生碰撞发生共鸣,从而激发写作冲动,所以,写作的本质只能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精神活动,是学生展露心灵、发扬个性的精神活动。
学生习作中的“假、大、空”以及成人腔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学的产物,应试作文模式扼杀了学生对生活深入的思考,使学生把严肃的作文当成随意涂抹的玩物。
因此,个性化写作还要从作文教学入手。
一、社会生活勤观察,多体味
应该说,知识经济的今天,社会生活呈现空前的多元化,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将会获得直接的经验,引发情感积淀,产生创作冲动。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
”写作就是要把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感受,通过深入思考,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文章闪耀出思辩的光辉。
1、由此及彼:我们用心感受到的东西,往往是个别的、彼此分离的,所谓由此及彼,就是以这些已感知的事物为基础,通过对其外部事物作广泛的联想,在比较中思考、探求事物的本质意义,这讲的是思考的联想性。
一般说来,“此”一类事物是比较实在的、具体的,而“彼”一类事物则往往是抽象的、理性的。
因此,“由此及彼”一般是由实到虚,由具体到抽象,由平常事物联想出不平常的道理。
允许各种合理的联想存在,作文的个性才能显现出来。
2、由表及里:所谓由表及里,就是要透过事物表面现象去把握
它的本质特征。
这里讲的是思考的深入性。
然而事物常常包含着若干个层次,所以人们在每一个层次上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认识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它最初的主题定为“反迷信”,后来改为“反迷信和反封建”相结合,最后才确定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三次改动说明思考在不断地深入,最后确定的主题应该说是深刻的。
3、由个别到一般:写作最重要的是紧紧把握住特殊的、个别的、具体的东西,通过自己的思考,把它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感情的概括。
这种概括愈广泛,就愈具有典型意义,愈能引起人的共鸣。
王羲之《兰亭集序》就是紧扣兰亭一带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以及春和景明、曲水流觞的眼前之景来写,并由此而引发出作者对宇宙、对人生的思考领悟,千百年来激起一代又一代的人感慨兴叹。
深入思考生活就特别要注意思考的联想性与深入性,思维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二者的质量。
作文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借助教材,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展开联想,分析、比较,从同一材料中提炼出不同的有理论价值的观点。
让学生多动脑,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从各个方面展开联想,一步一步地深化认识。
也许这是彰显习作个性的前提。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追求个性思考
确切地说,写作并不直接依赖生活,而是依赖于作者从生活中获得的特殊感受。
但除此之外,还需要冷静的思考。
凡有写作经验
的人都不难体会到,写作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处于感情支配下而是处于理性支配下,不是驰骋想象而是冥思苦索。
所以,写作指导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在“多思”的过程中学会“深思”,并且在“深思”中掌握一些思想方法,做到“善思”。
1、多思:事物往往是多侧面存在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引导学生“多思”,就是要多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思考,就可以避免认识雷同的通病。
写作本来就是创新,如何去创这个“新”呢?无非就是对人们习惯的看法作适度的偏移。
大家都从这个侧面看,你只要稍稍偏一点方向就可能有了新的看法。
对宋代杨万里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般人只看到“平凡的景物中充满了生机”。
但有一位作者却从别的角度看出了无穷的韵味:“从荷叶角度看,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余韵;从蜻蜓角度看,又有求新求美、反应敏锐、如饥似渴的内涵。
”令人感到十分新奇。
2、深思:如果想写出认识深刻的文章来,就要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重要的就是你比一般人思考得深,琢磨得透,才能从普通的事物中洞见其本质意义。
如对《荷塘月色》主题的思考,最常见的是在政治层面上的理解:“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又有作者从朱自清本人的层面深思穷究以“表达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的孤独情绪,是因自己高出于芸芸众生之上而不被人理
解而产生的知音难觅的喟叹和哀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活力的憧憬。
”
3、善思:善思是需要掌握一些思考方法的。
如何思考呢?香港的李天命博士指出,思考方法约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涉及批判思考,即判断是非对错的思考;另一类涉及创意思考,即提出新意念的时候所进行的思考。
批判思考是基本的,创意思考是次一步的事。
善思首要掌握的是基本思考方法,即“批判思考”的方法。
其方法的关键要点,最重要的莫过于懂得恰当提出“是什么意思”和“有什么根据”这两个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张扬个性的现代人是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前提,这是一项人文工程,既要遵从规律,又要有耐心、恒心,使我们的学生能顺乎天性的成长,进而写出顺乎天性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