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合集下载

2014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学案配套课件

2014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学案配套课件

知识点 1 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1】解方程:(1)-3x+0.5x=10.
(2)3y-4y=-25-20.
【思路点拨】先合并同类项,然后系数化为1,求得方程的解.
【自主解答】(1)合并同类项得-2.5x=10, 系数化为1,得x=-4. (2)合并同类项得-y=-45, 系数化为1,得y=45.
【总结提升】解“总量等于各部分量的和”问题的四个步骤 1.设:弄清问题中的总量及各分量,适当设未知数 . 2.列:根据“总量等于各部分量的和”这一相等关系正确列出 方程. 3.解: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4.答:按问题要求作答.
题组一: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1.下列合并同类项,结果正确的是( A.3a+3b=6ab C.2y+3y+y=5y B.3m-2m=1 D. ax 1.5ax 0
2.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水龙头,单独开甲水龙头2小时可把 空池灌满;单独开乙水龙头3小时可把空池灌满,若同时开放 两个水龙头,灌满水池需( A. 6 小时
5
)
B. 5 小时
6
C.2小时
D.3小时
【解析】选A.设同时开放两个水龙头,灌满水池需x小时,则
1 1 6 x x 1, 所以x . 2 3 5
(打“√”或“×”) (1)-3x+7x的结果等于10x.( × ) (2)解方程2x+x=9时,合并同类项得,3x=9.( √ ) (3)解方程 x 4 得,x=2.( × ) (4)方程x-4x=15的解是x=-5.( √ ) (5)方程-x+6x=-2-8的解是x=-1.( × )
1 2
【总结提升】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质 合并同类项是一种恒等变形,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含有 未知数的项结合在一起、把常数项结合在一起 ,最终化为“ax=b (a≠0)”,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除以a,把系数化为1,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主备人:王彦东一、学习目标:1.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2.掌握合并同类项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判别解得合理性.3.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重点:学会运用合并同类的方法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逐步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二、预习提纲:1.问题1: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x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___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______(即____)台;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列方程:_____________如何解这个方程呢?根据分配律,x+2x+4x=(______)x=7x;这样就可以把含x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要注意x的系数是1,不是0;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系数化为1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b 的形式,其中a 、b 是常数.2.自己试着完成解方程 (1)52682x x -=-(2) 364155.135.27⨯-⨯-=-+-x x x x ;3.有一数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解析:观察这些数,考虑它们前后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规律.这些数的规律:(1)符号正负____ _;(2)后者的绝对值是前者的_____倍. 如果设这三个相邻数中的第1个数为 x,那么第2个数就是______,第3个数就是_______.根据这三个数的和是_______,得方程:解这个方程 ;因此这三个数分别为;三、讨论与交流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对预习提纲的内容展开交流,并准备展示内容.四、展示与点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对预习提纲的内容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质疑、点评,教师做适当补充.五、当堂检测:1.A组:解下列方程:(1)x+3x-2x=4 (2)3x-4x=-25-20B组:2.三个连续偶数和是30,求这三个偶数.C组:3.某工厂的产值连续增长,去年是前年的1.5倍,今年是去年的2倍,这三年的总产值为550万元.前年的产值是多少?。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讲+练)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讲+练)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的方法与步骤(1)合并同类项,即把含有未知数的同类项和常数项分别合并.(2)系数化为1,即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注意:(1)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和整式加减中的合并同类项一样,它们的依据都是乘法分配律,实质都是系数的合并,目的是运用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得更简单,为运用等式性质2求出方程的解创造条件;(2)系数为1或-1的项,合并时不能漏掉.题型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1.解下列方程∶(1)3x+2x+x=24; (2)-3x+6x=18.【答案】(1)x=4 (2)x=6【变式1-1】(1)5x-6x=-57 (2)13x-15x+x=-3.【答案】(1)x=57 (2)x=3移项解方程的方法与步骤1.移项把等式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移项必须变号.2.移项的依据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在方程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含未知数的项集中在方程的一边,常数项集中在另一边.3.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移项;(2)合并同类项;(3)系数化为1.注意:(1)移项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的左边,常数项移到“=”的右边(2)若将2=x变形为x=2,直接利用的是等式性质的对称性,不能改变符号.(3)方程中的每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题型2: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2.将下列方程移项(1)7+x=13,移项得x=13+7(2)5x=4x+8,移项得 5x-4x=8(3)3x-2=x+1,移项得 3x-x=2+1(4)8x=7x-2,移项得 8x-7x=-2(5)2x-1=3x+4,移项得 2x-3x=1+4【变式2-1】解下列方程(1)4x+2=3x-3; (2)4y=203y+16【答案】(1)x=-5 (2)y=-6【变式2-2】解下列方程(1)2x+3=4x-5; (2)9x-17=4x-2.【答案】(1)x=4 (2)x=3题型3:绝对值方程3.解方程 |2x-3|=1.【分析】解绝对值方程的关键是把绝对值符号去掉,将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求解.【解答】∶因为|2x-3|=1,所以2x-3=1或2x-3=-1,解得x=2或x=1.【变式3-1】如果|2x+3|=|1﹣x|,那么x的值为( )A.−23B.−32或1C.−23或﹣2D.−23或﹣4【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得到2x+3=1﹣x或2x+3=﹣(1﹣x),然后解两个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2x+3|=|1﹣x|,∴2x+3=1﹣x或2x+3=﹣(1﹣x),题型4:依题意构建方程求解4.代数式2x+5与x+8的值相等,则x的值是 .【答案】3【解析】【解答】解:∵代数式2x+5与x+8的值相等,∴2x+5=x+8,解得:x=3,故答案为:3.【分析】根据已知条件:2x+5与x+8的值相等,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变式4-1】当x= 时,代数式6x+1与-2x-5的值互为相反数。

3.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3.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教案反思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代数初步知识、系统学习了整式加减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对整式运算的进一步深化和认识。

本节课是在教授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第一课时因此尤为重要。

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优良品格,逐步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想,养成正确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方程的有关概念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 ,未知数x 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 1700+50x=1800, 2(x+1.5x )=5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注:⑴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 ⑵ 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 ,那么a±c=b±c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 ,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 c =b c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指数保持不变。

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新课例1.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x 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___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______(即____)台;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列方程:_____________如何解这个方程呢?根据分配律,x+2x+4x=(______)x=7x ;这样就可以把含x 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要注意x 的系数是1,不是0;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x+2x+4x=140↓合并同类项7x=140↓系数化为1x=20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b 的形式,其中a 、b 是常数.练习:1.合并:x+3x-6x,z+0.5z-1.8z,5y+4y-y2.解方程:5x-2x=9 -3x+0.5x=10例2.某班学生共60人,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务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思路: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60•人分成___份,甲组人数占___份,乙组人数占___份,丙组人数占___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x人.关键:本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设每一份为x人,则甲组人数为__人,乙组人数为___人,丙组为___人,•列方程:_______________合并,得________系数化为1,得x=___所以2x=____,3x=_____,5x=______答:甲组_____人,乙组___人,丙组______人.请同学们检验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即这三组人数的比是否是2:3:5,•且这三组人数之和是否等于60;【要点归纳】: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中,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节课的两个问题的相等关系都是:“各部分量的和=总量”;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合并就是把类型相同的项系数相加合并为一项,也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合并时,注意x或-x的系数分别是1,-1,而不是0;例3.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解:设每份为_____个,则黑色皮块有_____个,白色皮块有_______个列方程_________合并,得_________系数化为1,得x=_____黑色皮块为___×___=____(个),白色皮块有____×___=____(个)例4. 某学生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三分之一多2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二分之一少1页,还剩23页没读,问全书共有多少页?解:设全书共有____页,那么第一天读了()页,第二天读了()页.本问题的相等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书页数;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1 3 ( 3) x 6 x . 2 4
x=-24
• 作业: 课本第88页练习第1、2题。
谢谢各位!
谢谢各位, 再见!
(2)合并同类项,得: 2x 7 系数化为1,得:
7 x 2
3
3 x 0.5 x 10
(4)6m 1.5m 2.5m 3
解:合并同类项,得:
解:合并同类项,得:
-2.5X=10 系数化1,得:
2m 3
系数化1,得: 3 m 2
x 4
巩固练习 (1)3x+7=32-2x; x=5 ( 2 ) 6x- 7 = 4x- 5 ; x= 1


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基本过程如下: 实际问题 列方程 数学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 实际问题的 答案 检验
数学问题的解 (x =a )
小试牛刀
解下列方程
1 5x 2 x 9
2
1 3 x x 7 2 2
解:(1)合并同类项,得:
3x 9 x3
系数化为1,得:
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 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 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设前年购买x台。可以表示出:去年购买计算 机 2x 台,今年购买计算机 4x 台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x+2x+4x=140 “各部分量的和=总量”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等式性质1】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那么ac=bc
【等式性质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课件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课件x
2
2 7 − 2.5 + 3 − 1.5 = −15 × 4 − 6 × 3
1
2
解:(1)合并同类项,得− = −2,系数化为1,得 = 4
(2)合并同类项,得6 = -78.系数化为1,得 = -13
教学新知
例2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
课堂练习
解:设原两位数十位上数为
则原两位数为10 + 2 = 12,新两位数为10 × 2 + = 21.
根据题意知21 − 12=36.合并同类项,得9 = 36.
系数化为1,得 = 4.12 × 4 = 48.
答:原两位数为48.
3.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550米,乙练习
3.2 一元一次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2 4 = 140
课题引入
问题1:约公元820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一花拉子米
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
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
通过下面几节课的学习讨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10
180吨
量为1800吨,那么1月份的产量为_________________.
6.某超市的收银员在记帐时发现现金少了153.9元,查帐后得知是一
笔支出款的小数点被看错了一位,则她查出这笔看错了的支出款实际
17.1
是_______元.
知识拓展
如图,将一列数按如图的方式排列成一个方阵,用一个长方形框
白皮块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

七年级数学上册_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课件_(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_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课件_(新版)新人教版

例2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 成 1,-3,9,-27,81,-243,…,其 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 三个数各是多少?
解:设所求的三个数分别为 x, -3x, 9x 根据题意可得: x-3x+9x=-1701
合并同类项,得 7x=-1701 系数化为1,得 x=-243 所以 -3x=729 9x=-2187 答:这三个数是-243,729, -2187
x+2x+4x=140 7x=140
x=20
答:前年我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解方程:
(1)
解:
1 合并同类项,得 - x=-2 2 系数化为1,得 x=4
:
5 2x 2
x=6-8
(2) 7x-2.5x+3x-1.5x=-15×4-6×3 解: 合并同类项,得 6x=-78
系数化为1,得
x=-13
1. 5x-2x=9 x 3x 7 2. 2 2 3. -3x+0.5x=10 4. 7x-4.5x=2.5×3-5
这是小明做的几道题,请同学们帮他检查 一下,如果不对,指出他错在哪,并进行纠正
1. 4a+a+3a=10 解: 7a =10 8a =10 5 a= 10 a= 4 7 3. 4x-5x=7 解:-x=7 x= 1 7 x=-7 2. -2x-4x=2 解:-6x=2 x=-3 x= 1 3 4. x 2 x 3 x 10 2 5 x 10 2 x 10( 5) x=10×(- 2 ) 2 5 x=-25 x =- 4
x+2x+4x=140
x 2x 4x 140
合并同类项
分析:解方程,就是把 方程变形,变为 x = a (a为常数)的形式.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课时)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课时)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2.学会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地求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列方程并能正确求解.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min阅读】阅读教材P86~P87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min反馈】1.教材第87页“思考”:通过合并同类项可以化简方程,把方程化为ax=b(a、b为常数且a≠0)的形式,从而求出方程的解.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3.解形如ax+bx=c的一元一次方程先合并,再将系数化为1.4.列方程步骤:(1)设未知数;(2)找相等关系;(3)列方程.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解下列方程:(1)3x-20x=-34;(2)+=1-.【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求解.【解答】(1)合并同类项,得-17x=-34.系数化为1,得x=2.(2)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y=.【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合并同类项,即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常数项合并,把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2)系数化为1,即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形如ax=b(a≠0)的方程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化成x=(a≠0)的形式,即得方程的解为x =.系数化为1时注意:(1)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未知项的系数,把系数化为1;(2)不要颠倒分子、分母的位置.【例2】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解答】见教材第87页例2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列各式的变形错误的是( C )A.由7x-6x=1,得x=1B.由3x-4x=10,得-x=10C.由x-2x+4x=15,得x=15D.由-7y+y=6,得-6y=62.已知关于x的方程4x-3m=2的解是x=m,则m的值是( A )A.2 B.-2C. D.-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3倍,两个数字的和是12,这个两位数是39.3.顺安旅行社组织200人到怀集和德庆旅游,到德庆的人数是到怀集的人数的2倍少1人,到两地旅游的人数各是多少人?解:设到怀集的旅游人数为x人,则到德庆旅游的人数为(2x -1)人.根据题意,得x+2x-1=200.解得x=67.则2x-1=133.即到怀集和德庆旅游的人数分别是67人,133人.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有一些分别标有6,12,18,24,…的卡片,后一张卡片上的数比前一张卡片上的数大6,小彬拿了相邻的3张卡片,且这些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342.(1)小彬拿到哪3张卡片?(2)小彬能否拿到相邻的3张卡片,使得这3张卡片上的数的和为86?如果能拿到,请求出这3张卡片上的数各是多少;如果不能拿到,请说明理由.【互动探索】(1)根据题意可以求得相邻的三个数;(2)先判断这三个数字的和能否是86,然后说明理由即可.【解答】(1)设小彬拿到相邻的3张卡片上的数分别为x-6,x,x+6,则有x-6+x+x+6=342.解得x=114.所以x-6=108,x+6=120.即小彬拿到相邻的3张卡片上的数分别为108,114,120.(2)假设能拿到和为86的3张卡片,设这3张卡片上的数分别为y-6,y,y+6,则有y-6+y+y+6=86.解得y≈28.67,显然不符合题意,说明上述假设不成立.故小彬不能拿到相邻的3张卡片,使得这3张卡片上的数的和为86.【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后一张卡片上的数比前一张卡片上的数大6的特点,可设中间的一张卡片分别为x,那么另外两张卡片为x-6和x+6.然后根据每一问中的具体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的指数不变.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可使方程转化为ax=b的形式.2.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当问题中有多个未知数时,可设其中一个为x,再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设出其他未知数,然后列方程求解.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2课时移项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2.掌握移项的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形如ax+b=cx+d的方程,使学生感受化归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min阅读】阅读教材P88~P90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min反馈】1.教材第88页思考:先移项,将方程变为3x-4x=-25-20的形式;再合并同类项,得-x=-45;最后将系数化为1,得x=45.2.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3.移项的根据是等式的性质1.4.教材第89页思考:通过移项,可以把含有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移到等号的两边,通过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化为ax=b(a、b为常数且a≠0)的形式,再化系数为1,即可求出方程的解.5.解方程20-3x=5时,移项后正确的是( B )A.-3x=5+20 B.20-5=3xC.3x=5-20 D.-3x=-5-20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解下列方程:(1)x-2018=82-5x;(2)-2x+3.5=3x-8.【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移项的关键是什么?【解答】(1)移项,得x+5x=82+2018.合并同类项,得6x=2100.系数化为1,得x=350.(2)移项,得-2x-3x=-8-3.5.合并同类项,得-5x=-11.5.系数化为1,得x=2.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移项是解方程的关键步骤,移项时,一般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左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注意移项时一定要变号.【例2】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t;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在2∶5,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解答】见教材第90页例4【教师点拨】列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本题的等量关系:旧工艺废水排量-200t=新工艺废水排量+100t.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解下列方程:(1)x-2=3-x;(2)-x=1-2x;(3)5=5-3x;(4)x-2x=1-x;(5)x-3x-1.2=4.8-5x.解:(1)x=.(2)x=1.(3)x=0.(4)x=-3.(5)x=2.2.把若干块糖果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人分3块,则多12块;若每人分5块,则少10块.则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块糖?解:设一共有x个小朋友.根据题意,得5x-10=3x+12.移项,得5x-3x=12+10.合并同类项,得2x=22.系数化为1,得x=11.所以共有糖5x-10=45(块).即一共有11个小朋友,糖45块.3.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多1,且是百位上的数字的4倍,百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比十位上的数字大1,求这个三位数.解:设十位上的数字为x.根据题意,得x-1+=x+1.移项,得x+-x=1+1.合并同类项,得=2.系数化为1,得x=8.所以个位上的数字为x-1=8-1=7,百位上的数字是==2,则这个三位数是287.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某中学组织七年级的同学去游玩,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不包括司机)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不包括司机),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则七年级有多少人?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多少辆?【互动探索】本题中的等量关系为:45×45座客车辆数+15=学生总数,60×(45座客车辆数-1)=学生总数,据此可列方程组求出45座客车辆数,进而可求出七年级的学生人数.【解答】解:设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x辆,则七年级有(45x +15)人.根据题意,得45x+15=60x-60.移项,得45x-60x=-60-15.合并同类项,得-15x=-75.系数化为1,得x=5.当x=5时,45x+15=45×5+15=240.即七年级有240人,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5辆.【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审题→找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不在解题过程中体现)→写出答案.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移项:移项是解方程的重要变形,一般把含有未知数的各项移到同一边(通常移到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另一边(通常移到右边),不管是从左边到右边,还是从右边到左边,注意移项要变号.2.题目中含有比的应用题在设未知数时,一般根据比去设,如果题目告诉的比是a∶b,一般设为ax、bx两部分,如果比是a∶b∶c,一般设为ax、bx、cx三部分,然后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x 2
3
3x 0.5 x 10
(4)6m 1.5m 2.5m 3
解:合并同类项,得
解:合并同类项,得 2.5x 10
化系数化为1,得
2m 3
化系数为1,得
x 4
(5)3 y 4 y 25 20
解:合并同类项,得
3 m 2
y 45
例1:解方程
3x 2x 8x 7
解:
合并同类项, 得 3x 7
7 化系数为1, 得x 3
小试牛刀
解下列方程
1 5x 2 x 9
2
1 3 x x 7 2 2
解:(1)合并同类项,得
你一定会! 化系数为1,得
3x 9 x3
(2)合并同类项,得 2x 7 化系数为1,得
答: Ⅰ型1500台,Ⅱ型3000台,Ⅲ型21000台。
有一列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 -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 各是多少?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
P91 习题3.2第1题
谢谢各位!
谢谢各位, 再见!
1 2 3 2 2 (4) x y x y x y 2 2
解:(1) 3x 5x (3 5) x 2 x
(2) 3x 7 x (3 7) x 4 x (3) y 5 y 2 y (1 5 2) y 4 y 1 2 3 2 1 3 2 (4) x y x y x y ( 1) x 2 y x 2 y 2 2 2 2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约公元820年,中亚细亚 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 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 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 丁译本为《对消与还原》。 “对消”与“还原”是什 么意思呢?
合并同类项 (1) x 5 x 3
(3) y 5 y 2 y
(2)-3x 7 x
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 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 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设前年购买x台。可以表示出:去年购买计算 机 2 x 台,今年购买计算机 4 x 台。 你能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吗?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x+2x+4x=140
思考:怎样解 这个方程呢?
“总量=各部分量的和”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x 2x 4x 140
合并同类项
分析:解方程,就是把 方程变形,变为 x = a (a为常数)的形式.
7 x 140
化系数为1
x 20
想一想:
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
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是利用分配律将含 有未知数的项和常数项分别合并为一项。它使方 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 = a的形式
化系数为1,得
y 5
试一试:
洗衣厂今年计划生产洗衣机25500台,其中Ⅰ型,Ⅱ型,Ⅲ 型三种洗衣机的数量之比为1:2:14,这三种洗衣机计划 各生产多少台?
解 x
台,则:
x 2x 14x 25500
合并同类项, 得17 x 25500
化系数为1, 得x 1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