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反思作业

教育案例反思作业
教育案例反思作业

教育案例反思作业

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

(1)答:概而言之,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换言之,反思即指教师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剖析、解读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沟通,它反映一个人对其身心状况的认知。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它包括引起思维的怀疑、困惑及心智上的困顿,还包括寻找、搜索和探索的活动 , 求得解决疑难、处理困惑的方法。

教育反思通常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应当说,教育反思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不仅指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指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它不仅指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也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它不仅指反思总结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也指反思总结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句话,可以指对所有教学行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教学反思的重点在“思”,既然是“思”,就得有“思路”。

教学反思应当如何去拓展思路,这正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时感到为难和困惑的地方。

(2)教育反思的内容:

①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②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

③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④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⑤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2.什么是教育案例?它有哪些特征?

(1)答: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提升等现象,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对该事件发展的全过程的完整叙述和理性思考。

(2)教育案例特征有:

①.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育情境;

②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③.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

④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

性 , 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⑤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3.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程,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写在教育教学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过程。

②教育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③.教育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教育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一上课(或活动)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或活动)的全程记录;而案例是根据案例主题和案例问题有所选择地记录教育教学的一个或几个片段。案例事件的记述必须有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而课堂实录却没有这一规定。

④.教育案例与教后记的区别:教学后记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或自己的感受,这只是教学事件,可作为案例写作的素材,但并不是每篇教后记都值得作案例,还要加以选择。案例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舍、更系统的教学后记。

⑤.教育案例与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的区别: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或活动)的有感而发,不像案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可以

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

⑥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教育案例可以说是由教育叙事和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三部分组成,教育叙事就是案例中的案例事件部分。案例中的一个案例事件可能包含有一个教育叙事,也可能包含有几个教育叙事。

⑦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区别:a、两者所包含的要素差异案例一般有这几个要素: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研究、评析反思,而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有三个要素:⑴有鲜明和引人入胜的问题。

⑵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⑶有解决问题过程中或过程后的理性反思。b在综合性方面的差异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不像案例那样一定要有主题,只需要有问题即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通常只有一个典型教育事件。教育案例通常有反映与主题有关的不同问题不同案例事件。目的是为了对同一个主题、几个小经验进行串联和整合。

c.在内容结构方面的差异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需要有

反思,而案例除有反思(即案例分析)外,还要在反思基础上提炼出“启示”。案例还要提供一批需要讨论的问题。

4、教育案例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哪些类别?

答:①依照教育的任务可划分为:教育类、课堂教学类、品德修养类、音美类、教育活动类、教育管理类、教育科研类、教师培训类等;

②依照教育案例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描述性案例、说明性案例、证实性案例、探索性案例等;

③依照教育案例的介入属性,又可将其划分为:意外式案例、主题式案例、综合式案例等;

④. 从传统学科分,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教育学案例、心理学案例、教育管理案例、教育经济案例、教育立法案例等;

⑤从应用角度出发,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研究用案例、教学用案例;

⑥从内容覆盖面的宽窄,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一事一例的专题案例、多侧面描述的综合案例;

⑦从内容性质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经验型案例、问题型案例;

⑧按篇幅大小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短篇案例、长篇案例( 1500 字以上);

⑨. 从表现形式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提示型案例、研究型案例、实录式案例、摘要式案例、点评式案例、书面文字案例和影视表演实录案例等。

5.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答:①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

②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

③. 述评型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与评析性论文。它是在归纳总结别人在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评析,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论文。包括读后感、对新理论新观点的阐述;

④报告型论文是指描述或阐述教育实践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论文。主要有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实验研究报告;

⑤学位论文,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分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

⑥. 叙事研究报告,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文体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的单一格式,它来自人们生活中熟悉的口述、故事、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等,用来述说教育主体的经验和实践。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它靠事实说话、靠真情动人,将教育的直接参与者的内心思想、隐性知识等转化为显性知识,挖掘出教育主体的教育智慧并转化为集体智慧和共享资源。

6.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请选择你常用的三个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答:课后备课、反思日记、课堂观摩、专家会诊、行动研究、教学后记、案例研究。

举例:(1)课后反思比的基本性质课后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整节课我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对比、类推、举例说明

等方法探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在大胆猜想-步步验证-得出结论这个过程中,尽量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而教师只在关键处起点拨作用。事实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发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对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上课时先复习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中“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让学生猜一猜比有这样的性质吗?学生猜测出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举例验证这一猜测是正确的。学生出现以下几种验证的方法:

1、用商不变性质来验证:

12÷16=(12÷4)/(16÷4)=3÷4

12÷16=(12×4)/(16×4)

=48÷64

12:16=(12÷4):(16÷4)=3:4

12:16=(12×4):(16×4)=48:64

2、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验证:

6÷8 =(6÷2)÷(8÷2)=3÷4

6/8=6×2/8×2=12/16

6:8=(6÷2):(8÷2)=3:4

6:8=(6×2):(8×2)=12/16

3、通过计算比值来验证

1:

5=1÷5=1/5

2:10=2÷10=2/10=1/5

4:20=4:20=4/20=1/5

这里选用小组活动非常有必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猜想、举出充分的例子来说明他们猜想的正确性。因为有“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基

础,所以学生的猜测较容易,验证的方法各有不同,这里完全放手,让学生大胆去猜,但并非单纯的模仿,自己举例验证猜测的正确性,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快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因此本节课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猜想来提高兴趣,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支撑,后面的新课学习就积极主动。

(2)教学后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积的表面积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第二课时。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每个学生都可以学数学,不同的学生要学不同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学数学,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才能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

想,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为此,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新课教学时分三个层次。

1. 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求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所用塑料板的面积,揭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所需的条件。本层次的教学,从实践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深刻理解表面积的概念。

2.结合实际,教师和学生共同谈表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如:求影集盒所需硬纸板的面积,求的是5个面的面积;求火柴盒外壳所需硬纸板的面积,是求4个面的面积;课本的封面是求3个面的面积;物体的占地面积是求1个底面的面积等等。

3.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解答例3,由于学生有了第1、第2层次的基础,独立解答例3已不再困难。另外,在练习设计中,层层深入,形式灵活多样,有基本练习,综合练习,还有提高练习,使学生在练习时,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与拓展。

(3)教学日记:《圆的面积》教学日记

今天我要上新课《圆的面积》,但是昨天晚上却没有布置学生第二天带小剪刀来,以致课上学生没有经过动手操作的过程,理解起来相当的困难,效果非常差。

课一开始,我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圆的周长了,那你觉得应该学习什么了?”“圆的面积。”然后我让他们感知一下,圆的面积到底是指哪一部分。我觉得这很有必要,至少对以后的复杂图形的面积计算有帮助。“但是我们还没有学过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呢,你能想个办法算一算吗?”“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啊!”特厉害的一学生。备课时想,如果没有人说,那我就直接说出来好了。因为这里我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新颖的话题来引入了。所以,平时我的课就是这么的单调,一点激情都没有,弄的我有时自己都上不下去了。然后例7很快就还算顺利的过去了,只是,学生的答案很是不统一,弄的我非常的苦恼,这是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我总觉得这数方格应该很简单的,也许这是从我自己的角度想的吧,我应该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在总结的时候,我只能说:“我们在数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误差的,但是,看看圆的面积大约都是正方形面积的3倍左右吧。”唉,这就是我真实的写照,没有一点课堂随机应变的能力。有时,学生的回答非常的精彩,甚至出人意料,但我没有及时用鼓励的语言或眼神去激励他;有时,学生做的不正确时,我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委婉

的告诉他,甚至会硬梆梆的直接否定他。我知道他那时肯定会很伤心的,因为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上次去南京听了黄爱华老师的讲座《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还是有点收获的,但是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我想还是需要经过自己的一些努力的吧!多看书,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厚积薄发;勤动笔,记录自己的教学点滴,反思进步。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教学例8时,我先让学生们回忆以前学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倒出来的。得出两种方法,“两个相同的图形拼的”“切割,平移”。让他们猜想圆能用这样的方法吗,能用什么方法呢?“我们可以用剪、拼的方法。”然后我出示了挂图,告诉他们是怎样剪、拼的。看到他们一脸茫然的表情,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犯了一个极其严重错误。他们怎么能够单凭这样两张挂图就能想象的出来呢?我正在以一个成人的思维来判断五年级的小学生!荒唐!然后我立即停止往下讲,说:“好了,数学书125页有两个圆片,你可以剪下来,然后拼拼看,能够围成一个什么图形。同桌之间合作完成。这是你们课后的任务。”下半节课我们就一起解决了昨天的家庭作业。真是不可饶恕!我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不能原谅!

中午的时候,我到班上看到有好多学生已经在哪里开始动手剪了,但还有的同学剪下来后不会拼。天哪!

自己动手剪下来后都不会拼,更何况让他们通过看挂图、想象来感觉了!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可笑!原来学生的思想和我的思想相距甚远!这是我从未感觉到的事情,我总是认为,我觉得简单的事情,学生们也都能够解决。我错了。后来,我给他们做了一点提示,很快他们就完成了。“是个平行四边形!”“这是个长方形!”他们惊奇的叫到。我感到有点欣慰。然后我问:“你粘的图形和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啊?”同学们像炸开了锅,顿时叽叽喳喳的说开了。这正是我希望在课堂上所见到的情景啊!

我终于了解了,我和学生的思维方式、理解程度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我终于体会了,教师在课前充分的备课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终于发现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是一件多么必要的事情!

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课前一定要充分备课;课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相信学生他们能行!

7.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教育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答:现就个人教学实践来谈谈教育反思的作用。

①提升教学效果。

刚参加工作时我就发现了一件怪事,我教同年

级两个班的数学,不论我课前怎样认真地备课,讲课时总感觉到每天第二堂课效果要好一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仔细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每上完一节课后,不管有意无意我都会总结课堂中的一些得失,从而在接下来的教学时进行调整,正是由于这些总结和调整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明白这一点之后,对课堂上的精彩之处,不管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还是某个引起了学生浓厚兴趣的做法,我都较详细地记录下来,同时加以完善,等待下次教学时拿来使用。而对于课堂上的疏漏、失误,我不但认真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而且还找其他老师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经常性的反思,让我的教学少走了许多弯路。

②、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

曾经有人向一位特级教师问道:“在教学这个岗位上许多人都平平凡凡地度过了一生,而你却成绩卓著,您有什么密诀吗?”老师回答道:“我没有什么密诀,只不过每节课后我都会对这堂课运一下神”。我想这种“运神”应该就是通常所讲的反思了,正是因为他坚持反思,每天都有收获,日积月累,引起质变,从而成长为人人仰慕的特级教师了。这个事例较好地诠释了一个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有一个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经常听到有老师讲:我也想写一点东西,但就

是没发现有什么好的素材。其实并不是缺少了好素材,也不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而是我们没有重视它们。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入,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不断融洽,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它可能是学生课堂上某些绝妙的回答、见解及质疑,也可能是教师为改进教学的一个好的想法,或者是教师一个长久困惑的突然解决。这些智慧和思维火花非常重要。它象一块璞玉,如果把它捕捉下来并加以雕琢的话,它就是一篇既新颖又有借鉴意义的文章。可惜的是因为他们往往突然而至,转瞬即逝,我们当时来不及记录,事后也没有及时追忆,好素材就这样白白地丢掉了。

③、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刚开始教书的时候,我信奉“严师出高徒”这条古训,要求学生非常严格,学生没做作业或者考试成绩不好都会受到我的严厉责骂。结果“高徒”没有培养出来,反而学生开始疏远我,有的甚至对我产生反感情绪。这种结果当然不是我所希望的,于是我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通过反省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学生的严格失之于简单粗暴,既没有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产生原因,也没有向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在双边矛盾并存的教学过程中,我把所有的责任都踢给学生,这是不正确的。

从这以后,对学生学习或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我都会作较冷静的思考。不再机械按自己的标准去塑造有差异的学生。学生没做作业,我会去调查他是忘记了还是不知道做题目,如果是不知道做题目,我会去了解

他是上课没听懂还是没有用心听,如果是没听懂,我就再去了解是因为他基础差听不懂还是我自己没能讲透彻。原因找出之后我再有针对性地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不断地调查和反省,我发现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再不必一点点事就声色俱厉斥骂学生了。不知不觉间,同学们对我亲近起来,他们认为我和蔼渊博,讲解力强,有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能把他们迷惑了好久的问题点拨得清清楚楚,其实我还是原来的我,只不过因为注重反思使我的教育方法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8.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下课

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老师提示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

点进行反思。

答:从这一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理解了“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动发现与探索、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去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和结论,这也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将努力引导学生在主动地探究、建构地学习中,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数学的学习乐趣,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他们感受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从而真正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9.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阅读下面的经典教育故事,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教育案例。

陶行

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

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

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答:教育案例: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当他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

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这个小的故事诙谐而有趣,它给我们的启示却很多很多。

陶先生的第一块糖是民主。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和友好,这是师生交往的基础。陶先生的第二块糖是尊重,学生尊重他,他自然加倍的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在心灵上也就达成了默契。陶先生的第三块糖是公平。他知道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经过细致的了解,陶先生发现这个学生虽然打人不对,但是有正义感。陶先生的第四块糖是理解。当学生知道自己错了,陶先生觉得无须多说什么,奖一块糖,轻松的结束了谈话。陶先生给予学生的是自尊和自信,在平等民主的对话中,陶先生学生建构起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平台,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这个案例给我的启示不仅仅在陶先生对这个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更在于先生为师表的教育观念。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不放下师道,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关系,用赏识唤回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用时代的精神个

人的人格魅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真正提高一代人的素质呢?

的确,在许多事情过程中,孩子的某些做法有点不尽如人意。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我们师长从什么角度去对待他们,这很关键,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会收到不同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像陶先生那样: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事情过程中好的方面,肯定和表扬孩于的(隐性)闪光点。这样既可实现我们的培育目标,也大大地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10.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育反思或教育案例。(要求:真实可信,符合反思或案例要求,字数约1500字左右)

答:教育反思

学案导学教育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能力为重,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于是,“学案导学式教学”以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为主的特点成为学界和教界研究的热点。近1年来,我在数学教学中尝试着使用学案教学,通过与以前教学的对比,我发现了学案有其独特的优点,下面我就“学案导学式教学”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

教师实践案例自我反思与总结

一: 本学期,我在研修中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现总结如下: 一、不断加强学习,夯实业务能力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1.自主学习: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我进行了学习。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 2、勤思考,多动笔 每天坚持写教学心得:可以是备课心得,也可以是教学体会,可以写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体会,也可以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一起发展,往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1、观摩研讨:以语文、数学组为单位,定期参加教学观摩并上好公开课。同时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思”等一系列的校本研修活动。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一学年开设1堂研究课。本学期上了一节关于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市级公开课《从现在开始》,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2、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其他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学期我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班主任教育案例与反思_070

2020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班主任教育案 例与反思_070 EDUCATION WORD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班主任教育案例与反思_070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挖掘“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 我班有一位叫钟松财的男生头脑聪明、相比而言学习成绩也还过得去,尤其理科反应比较快,但这个学生一贯纪律散漫、上课不爱听、常有小动作和说话现象相伴,有时还爱跟任课教师抬抬杠,学校、班里组织的活动经常不参加,而且谁积极参加他还挖苦讽刺,平时还常迟到。据说以前的老师就拿他没辙。用我们的土话说,这是一个比较刁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呢? 我首先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放弃他,其次一定要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对该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发现他属于个性极强又爱面子的那类学生。所以,面对这个学生,我从不直接批评,而且绝对不因其做错了什么事状告家长。我采用以下措施: 1、大力表扬积极维护班级体的同学,让其感到为班级体服

务是每个人的光荣。 2、发现该生点滴的进步就抓住不放。 在第一次阶段测试中,该生的成绩由年段的182名进步到149名。对此我首先在班级里大力表扬并及时把这件好事打电话告诉其家长(尽管其父母都在外地)。然后我抓住这件事认真和他谈话、指出他的优点、也指出他身上存在的缺点。他不仅听进去了,也虚心接受了。渐渐的该生在变:下课知道主动擦黑板了、坚持做值日了。这时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又不断的找其耐心的谈话,不断认同他的改变。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有意识的让他作为主辩手参加辩论赛,结果他出色的表现搏得了同学们的满堂彩。从此以后该生真的变了。上课不仅纪律真的转变了,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学习也更认真了,在第二次阶段测试中,他一下子由年段的149名又跃到了年段的116名。在该生的进步中,我感到了做班主任的乐趣,也坚定了自己的工作方向。 一学期来,像以上所述的案例不计其数,恕不一一列举。回顾本学期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收获的确是令人幸喜的。虽说普通班的班主任是最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用大家的话说就是:“劳而无功”。是啊!做普通班的班主任,论省心,每天学生可能都有事让你做;论收获,学生得奖的机会不多,犯错的机会多多。再加上学校给我们普通班的定位较高,所以我们常常是用在班级管理上的精力超过了用在教学上,结果仍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如意。但我们应该相信,尽管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让其完全改变,要想带好普通班的学生更需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一、多鼓励学生,学会欣赏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还要学会去赏学生。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在上机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加以指 间,让学生多动手,这样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上机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难易结合,有时候采用同样的练习,基础好-2- 的学生由于认为太简单在操作的时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础差的学生有时又认为太难做不出来,这样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这时候布

置不同的任务,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务,另外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和知识技能。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如果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可能效果不错,但长 结如下: 一、打好扎实基础,养成良好习惯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本学期刚开始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大部分学生接触过电脑但没有系统的学习)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

觉得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开展教学工作。 对于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他们一般都有较浓厚的兴趣,积极性较高,但较迷茫,不知从何处学习。此时,我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计算机的发明、发展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接受 持。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学生基本上能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掌握各种幻灯片制作技术,而且提高了大家互相协作的意识,增强了团队精神。当然,项目完成的质量还不算太高,诸如创意设计还有待提高,我相信经过进一步努力学习,学生会有长足的进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我以《数一数》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案例】 课题: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习乘法打基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展台、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训练 7+5+2+1= 5+6+3= 3+2+6+4= 二、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吗?你们看,可爱的小熊猫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欢迎我们呢,你们喜欢吗?你们看

它们多遵守纪律啊! 三、探究新知 1、活动(一):“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一)”,问: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熊猫图想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这里一共有几只小熊猫?)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让学生自由的数数后反馈交流)生1:我是横着五只五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横着数:5+5+5=15) 生2:我是竖着3只3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竖着数:3+3+3+3+3=15) 师:真棒,还有别的数的方法吗?(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 (2)小结:好,真能干,我们会按顺序数数了。在我们平时的数数中,为了不让遗漏或重复,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二):“比一比”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道题和口算题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 (板书:加数相同) (2)齐读:5+5+5=15 3+3+3+3+3=15(学生感到有些难读,相同加数的个数太多) 出示相同加数连加还可以这样读:3个5连加等于15(板书)

让教育生活更有意义——幼儿园教学反思及教育案例的写作指导(雁江区第十八期幼儿教师培训讲稿)

——幼儿园教学反思及教育案例的写作指导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只有尽自己所能,从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提高业务能力,使反思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从而让我们的教学生涯有“值得过”的意义。 一、反思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反思,指的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的过程(冯晓霞,2000年)。 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其主要特征是: 一是实践性,是指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是在其具体的实践操作中; 二是针对性,是指教师对自我“现行的”行为观念的解剖分析; 三是反省性,是指教师对于自身实践方式和情境,立足于自我以外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 四是时效性,是指对当下存在的非理性行为、观念的及时觉察、纠偏、矫正和完善,意即可以缩短教师成长的周期; 五是过程性,一方面指具体的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整个职业成长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才能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 二、教师反思的目的和意义 (一)反思是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合格幼儿教师需具备“反思与发展”的专业能力。幼儿教师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 (二)反思是幼儿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 1.《纲要》中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获得专业进步,就应学会有效的自我评价。其核心策略是自我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0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0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一):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孩子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本事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一、重组教材激发兴趣。在中低年级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本事的知识为主要资料。这样做,贴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理解教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本事。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资料——《用计算机画图》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经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必须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学楼一楼电视屏幕上播放,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必须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经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一些简单而美观的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教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我的画取名或将自我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最终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我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我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十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作者:霍彦泽 课题:从加法到乘法 教学目标: 1、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习乘法打基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大家知道我们班有多少学生吗,今天我们就数一数我们班里有多少名学生,看看可以用什么方法数最快。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数一数” (1)我们就先数一下一列有多少名学生。生1:我是两个两个地数,一共是12名。 (板书:2+2+2+2+2+2=12) 生2:我是竖着6名6名地数,一共是12名。 (板书::6+6=12) (2)我们再数一下两列有多少学生,生1:先横着数4个4个的数一共有24名学生, (板书:4+4+4+4+4+4=24) 生2:我是竖着6个6个的数,一共有24名。 (板书:6+6+6+6=24) (3)小结:好,真能干,我们会按顺序数数了。在我们平时的数数中,为了不遗漏或重复,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二):数一数 黑板上画出四行小圆圈,每行5个 (1)板书:5+5+5+5=20 4+4+4+4+4=20 (2)让学生读出这个加法算式,并说出表示的意义。(4个5等于20;5个4 等于20) 3、活动(三):数一数 (1)出示图画,有五盘苹果,每盘3个苹果。让学生观察苹果图,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四人小组讨论,列出加法算式), 3+3+3+3+3=□ (2)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你读写了这些算式有什么感觉吗? 是不是感觉加数多了不好读呀,我们就用一种简单的方法,今天就学习乘法 引导学生观察。5+5+5=15 3+3+3+3+3=15 比较这两道题和口算题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板书:加数相同) 齐读:5+5+5=15 3+3+3+3+3=15 出示相同加数连加还可以这样读:3个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宋吉法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是伴随着新课程实验而新兴的教育文体,它们也应该包括教育情境及个人思考,只是和教学案例也略有不同。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是作者有感而发,可以边叙边议,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惑,引起他人的思考;而案例的指向对象范围更广,可以是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可以是大到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状况,可以小到描述一堂课或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 一、教学反思 1. 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

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三年反思成名师。 2. 教学反思的特征 (1)自觉性(2)超越型(3)个性化 3. 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1)自我提问(2)行动研究(3)教学诊断(4)交流对话(5)案例研究(6)观摩分析(7)总结记录 4. 教学反思的类型 (1)课后思(2)周后思或单元思(3)月后思(4)期中思 5.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3)写教学机智。(4)写学生创新。(5)写"再教设计"。 6. 举例:《木兰诗》教学反思 把问答的权利还给学生锦州十中任玉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真正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改革应是学生问、学生答或者教师点拨,引发学生回答。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学习《木兰诗》一课,给我最深刻的感受。 课堂上,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了文章的大意。通过

班主任教育案例与反思

班主任教育案例与反思 12月份的一天,我中午下班后刚刚到家,手机响起铃声,接通后,原来是一个家长打过来的,态度特别不好。他上来就用质问的语气问我:“小林老师,李丽从学校回来后就哭,问她,她说你罚她做值日,这是怎么回事呀?你这是怎么回事呀?”我说:“您先不要着急,我可以和您解释一下,不过您如果有时间,可以上学校来一下,咱们可以面谈。”家长马上接过话茬说:“我的孩子,我怎么不着急?小林老师,你记着,你们做的这些事,我给你记着,攒攒我就去学校找你们要个说法!” 我一听家长语气和话语,知道这是一个很溺爱孩子的家长,要想和他谈下去,首先得再让他情绪平静下来,就说:“我也是孩子的家长,我能理解您现在的心情,但是请您先不要着急,不要激动。”家长这时语气才平缓下来,我接着和这个家长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解释了一下。这个学生在校做卫生时极不认真,她负责的部分检查时几乎每次都扣分,当天在做卫生时她竟然用墩布扫地,卫生委员和同学们说她也不听,结果可想而知。之前我就做卫生这件事已经多次找过这个学生,和她谈过几次心,她也多次保证认真去做。家长在我的叙述中逐渐平静下来,事情说明后,我和这个家长说:“咱们的孩子将来都要步入社会,要想在社会立足,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家长都可以原谅孩子,但到社会上就不行了,为了使孩子有一个好的将来,家长和老师都应该严格要求孩子,使她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谈话的过程中,这个家长也赞同了我的教育观点,连声和我

道歉。 通过这次事件,我意识到要想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掌握谈话的技巧是与家长沟通的保证。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时班主任甚至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那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1. 对于有教养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2. 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3. 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

信息教学反思

新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红旗小学陈方 新教育不提倡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求学生要聆听窗外声音,那么信息技术课是对学生学习窗外事最好的途径;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陌生的,他们并不理解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意义;同时,信息技术又是熟悉的,他们把这门课等同于“玩电脑”。如何上好信息课,如何抓住四年级学生爱“玩”的特性,在玩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是我一开始就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重点并不是在于让学生知道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而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信息,体会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由于信息技术课需要在云课堂教室进行,为了缔造信息技术课的“完美教室”,云课堂教室的规范需要首先告知学生,因此第一节课就像各个班级的学生树立规范,首先进教室之前需要排队进去进教室之前检查自己的小手干不干净,因为键盘是白色的,所以需要把手洗干净;不允许带任何物品进去教室,以免带水洒到键盘上,带笔等忘记带出来、带纸张、零食随处乱扔等;第一次进入教室时需要教室按照一男生一女生进行安排座位,以免出现抢座位等现象;以后的课按照第一次排的位置坐,坐好之后填写云课堂使用记录表,出现电脑认为损坏的情况查看使用记录可以查到是谁破坏的;填写之后检查电脑、键盘、鼠标有没有破损的,有的话及时上报,教师根据使用记录表查到上节课是谁使用的,根据情况进行赔偿;上课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浏览不健康网页,观看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健康;下机后将板凳、桌面摆放整齐后方可离开。 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目标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因此,教育必须要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让学生不仅能感觉到生活就在身边,而且感觉到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杜威说过:“生活即教育”,教学中要选择学生身边比较贴近的事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引起注意,培养学习的兴趣,在看图说一说的环节,图片的选择应摆脱书本的束缚,放宽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并且把图片分为几类,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学生不止是从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万州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德育导师案例分析]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

[德育导师案例分析]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德育导师案例分析]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 思 篇一 : 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背景简介: 爱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永恒主题。人类需要爱,教育需要爱,孩子需要爱。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教师的观念是要跟得上孩子的变化发展的。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他们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二、事例过程: 2009学年度,我教一年级语文时,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不做,上课贪玩,老师头疼,同学厌烦。老师们苦口婆心地教育,收效甚微。我没有放弃他,主动地去接近、帮助他,在学习上对他降低要求,耐心辅导。我与他达成如下协议:听写字词,以5个为基数,多对一个,奖励一个“小苹果”。为了得到奖励,他上课开始认真写字了,虽然经常管不住自己,但有了转变;听写虽然不达要求,也有了进步。我及时与他交流:“有进步~你把错字写会,老师二次听写,如果你全对,奖励大苹果一个,怎么样,”此后,每次到教室去,他总是主动地把本子拿到我面前:“老师,我改写完了~你什么时候听写,”有一次听写字词,他居然全对了。他得到了大苹果的奖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深深地体会到:对

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 此后,我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我多次家访,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渐渐地,孩子学习有了进步,班里的脏活累活,他抢着干,在同学中有了威信,对学习感兴趣了,认真写字成为他语文课的主要内容。看着这样一名后进生的转变,我感到很欣慰。 三、反思感悟: 1、原因分析: 学习习惯不良的**,由于父母感情不和,在争吵中长大,父母对他关心很少,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也较少,发现成绩不好非打即骂,使孩子从小养成孤僻、贪玩的内向性格,平时很少交朋友。但是内心渴望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认可,但是“恶习”难改。 2、措施分析: 在本案例中,我首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多处,从细节入手,从易到难,采用奖苹果的办法,激发他在学习上养成良好习惯,追求进步、渴望认可的本性,逐渐改变他的不良习性,特别是在集体教育行为中,他由于学习上的努力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在班级中有了威信,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取得了 进步。 3、效果分析: 由于家庭等多种原因,造成了**任性、孤独、自私、说谎、情感不稳定的性格特征,如果老师放任自流,那很容易造成各种问题。“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一)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在初级阶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本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内容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师机上播放,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 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一些简单而美观的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二)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可能有部分老师的处理可能和我一样,这样就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就直接让他坐下,而不进行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影响我们的教学激情,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另外一些差生,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理想的,我们就要说他成绩怎么考得这么差,拖班级后腿……而不注重他的进步(如总是错的题会做了,粗心的毛病改掉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产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案例分析与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案例分析与反思 张琳 一、导课的背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设计一个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艺术开头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数学课程本身的局限性,使它不可能像语文课、社会课导入那样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因而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正是因为这,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才值得去探索、去研究。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地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纵观目前课堂教学,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导入一般是通过一些教学情境来实现的,“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但是,教学情境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正确利用,锦上添花;利用不当,适得其反。导课应该是简捷、现实、亲切、有趣。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整堂课教学质量,而我们有些课的导入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1.繁琐。如一教师在上《人民币的认识》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导入情境,“小熊超市”。好多小动物购物,画面非常漂亮。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买什么呀?”“想不想当售货员?”……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忙得不亦乐乎。十几分钟的课堂黄金时间过去了,却还没有切入正题。看得出来,上课老师是精心设计的,课件也是精心制作的,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这么煞费苦心的设计、制作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呢?

反思:情境导入的创设,要根据需要,切不可为了情境而情境,流于形式上的闹猛和新鲜,而冲淡教学主题,弱化教学重点,更不能让情境干扰学习。情境要有数学味,实实在在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2.烦闷。课伊始,是孩子们精神最饱满、精力最充沛的时光,也是最能接受知识的时机。而有些老师却不善于把握这样的大好时机。一上课,“同学们,我们先来做几道题,看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几道三四步的四则混合运算。唉,又是这样。孩子们象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提不起精神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了。 反思:课的开始如果没有利用有效的情境活动,明显是苍白无味,“有课无导”怎能激起孩子们的学习欲望? 三、精实巧的导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教师该进行怎样的课堂导入呢?愚以为须因课而异,做到“直白、有趣、快乐、悬疑”。 例如:直白即开门见山,能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展开学习活动。 案例:《年、月、日》的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年、月、日的认识。(板书课题)你已经知道了有关年月日的那些知识?请说给大家听听。 生1:我知道一年有365天。 生2:一年有12个月。 生3:一个月有30天。 生4:不一定,有的是31天。

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与反思

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与反思 令狐采学 1、案例分析:没有朋友的孩子 案例描述:波波活泼聪明,反应灵敏,可一些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玩积木的时候要挑选自己喜欢的,站队的时候自己要当第一,游戏时要别人听他的指挥,要不他就在别人游戏时横冲直撞去捣乱,经常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有一次进行语言活动《说说我的好朋友》,他站起来很得意的说:“心元是我的好朋友,帅帅是我的好朋友,翔翔是我的好朋友……都是我的好朋友!”没想到翔翔立即站起来反对:“不是,我不做他的好朋友。”理由是波波经常在喝水的时候朝翔翔和其他小朋友身上吐水。接着又有几个孩子也声明自己不做波波的好朋友,有的说他抢积木,有的说他抢玩具,有的说他打小朋友……让他很尴尬。案例分析:1、通过案例中波波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现在的幼儿中,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很少关心他人。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出现一些不友好的甚至有攻击性的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等等。波波在同伴交往中不能够正确的运用交往的手段。比如与小朋友交流时音量往往太高太急,还有喜欢在与小朋友经常出现的一些带有

粗鲁,冲撞行为的动作中取得游戏的快乐,而引起误会,但是他自己却浑然不觉。表现得较独断、任性、无礼。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无礼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2、波波在家庭中形成唯我独尊心理。除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之外,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溺爱着他。虽然家长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孩子入园前就会讲故事、背儿歌、数数,背三字经等,但是全家老少五口就这么一个小孩,不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娇惯,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霸道的性格。而家长对此也不是特别在意,觉得只要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活泼就好,更加纵然了波波的一些不良行为。教育策略与措施: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的健康心理和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求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和谐发展,打破只重知识、而轻能力等观念。幼儿期是人的一生各种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期形成的各种行为习惯会影响她一生的发展。因此,波波这些事情虽很小,但是反映的是自私、霸道、任性、唯我独尊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比较普存在在幼儿当中,只是个别幼儿较为突出而已。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疼爱和老人的溺爱更加加剧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因素,对此,我制定了以下措施,在对波波进行重点引导的同时,也对其他幼儿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大全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大全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 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起来看看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吧。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 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 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在初级阶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 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本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 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内容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 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 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师机上播放,学生们顿时 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 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 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 移动,学会了画一些简单而美观的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 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 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 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可能有部分老师的处理可能和 我一样,这样就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就直接让他坐下,而不进行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影响我们的教学激情,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另外一些差生, 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理想的,我们就要说他成绩怎么考得这么差,拖班级后腿??而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让学生(含个体和群体)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活”起来,即让学生(含个体和群体)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将生活融入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实践表明,通过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倍加注意:1、把生活

实例融入数学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使其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不得、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合教材,重组知识。2、把数学问题回归于现实生活。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如:在教学完“相遇应用题”例题后,可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的情况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其它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自己探究解决。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

教育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育教学案例及反思 2008-07-01 08:17:43, 五十米深蓝, 840, 0/18, 原创 作为 为一名年轻中学教师,我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具有可行和合理性,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工作两年来,我在每篇教案后坚持写教学后记,这块小天地里进行了反思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作为一名年轻中学教师,我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具有可行和合理性,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工作两年来,我在每篇教案后坚持写教学后记,这块小天地里进行了反思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源于传统教学,但又有其自身特点,因而不能单纯依靠讲授的方式来完成。因为教师的感受不能代替学生的感受,而且要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转化为操作性知识技能。

今年是我第一次教初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由于对教材分析存在一定的欠缺,在上photoshop时,我在课堂上讲的津津乐道,把上大学时,老师讲给我的专业知识,饶有兴趣的给学生一一讲述,课讲得非常投入,以至于忽略了学生的目光,专业知识讲述告一段落后,我开始提问,本以为学生会听的很有兴趣,没想到的是,学生却两眼茫茫的望着我。 课下,我对整堂课的教学结构,做了深刻的反思,也难怪学生茫然,对于没有系统学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的普通初中学生来说,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如果脱离了实践,可以说讲的越多不仅不能够起到正面作用,反而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下我也问了学生,有学生说,我们像雾里看花,我们听得很累。我记下了他们的反馈意见,认真反思,改变了教学方法,尽可能少讲过于理论的东西,而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从感性方面入手,结果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也讲得更加有信心了。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功体验,学生的学习情绪十分高涨,学生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课后都说这节课真带劲。 我认为教学反思特别注重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让教师学会教学,使教师逐渐发展成学者型教师,改变了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如何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创新 在教学中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讲什么,一堂课就结束了。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了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作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动手操作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六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电脑基础好,掌握快的同学先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