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现场检伤分类
灾难救援现场的检伤分类方法

灾难救援现场的检伤分类方法作者:赵伟发布时间:2009-3-6 来源:中国急救网创伤的检伤分类是灾难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灾害现场医疗急救的首要环节。
当医疗救护人员面对现场大批伤员,第一步救援措施必然是快速检伤分类,将重伤员尽快从伤亡人群中筛选出来;然后再分别按照伤情的轻重,依先后顺序给予医疗急救和转运送院。
因此,灾难救援现场的检伤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参考有关文献,结合个人见解,就院前检伤分类的概念与方法学述评如下:1、现场检伤分类的目的意义1.1 在突发的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救援力量往往是有限的,尤其在事发初期急救医疗资源可能十分匮乏。
因此必须将有限的急救资源用在刀刃上,优先保证抢救重伤员。
检伤分类就是要尽快把重伤员从一批伤亡人群中筛查出来,争取宝贵的时机在第一时间拯救,从而避免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于现场。
轻伤员由于身体重要部位和脏器未受损伤,没有生命危险,可以在现场轮候,等待稍后的延期医疗处理。
1.2 面对重大的灾害事故,检伤分类可以将众多的伤员分为不同等级,按伤势的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展开现场医疗急救和梯队顺序后送,从而提高灾害救援效率,合理救治伤员,积极改善预后。
同时,通过检伤分类可以从宏观上对伤亡人数、伤情轻重和发展趋势等,作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评估,以便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汇报灾情,指导灾害救援,决定是否增援。
1.3 对于每一位伤员,在灾害现场都应该进行院前检伤分类,确定其个人在伤亡群体中的伤情等级,决定是否给予优先救治和转送。
当伤员抵达医院后,仍应逐个院内检伤分类完成分诊,并且动态地对照比较创伤评分,有助于准确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因为某个伤员的全身伤情往往要比其所有局部伤中最重的情况还要严重;检伤分类亦有助于推测每个伤员的预后和治愈时间。
2、检伤分类的四个等级、标识与救治顺序2.1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轻伤、中度伤、重伤与死亡,统一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识,必须遵循下列的救治顺序:(1)第一优先重伤员(红色标识)(2)其次优先中度伤员(黄色标识)(3)延期处理轻伤员(绿色或者蓝色标识)(4)最后处理死亡遗体(黑色标识)2.2 据有关资料报道,轻伤在整个灾害事故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发生率至少为35~50%。
检伤分类制度

检伤分类制度(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 文档,可以编辑,欢迎下载)作者:------------------------------------------日期:------------------------------------------金湖县中医院检伤分类制度1.检伤分类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救治时效,避免因现场混乱等其他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残疾或者死亡。
2.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轻伤、中度伤、重伤与死亡,统一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识,必须遵循下列的救治顺序:(1)第一优先重伤员(红色标识)(2)其次优先中度伤员(黄色标识)(3)延期处理轻伤员(绿色或者蓝色标识)(4)最后处理死亡遗体(黑色标识)3. 实施现场检伤分类的分检人员,应当由急救经验丰富和组织能力较强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担任。
检伤评估每一个伤员必须在 5~10 秒钟内完成,当进行了初步的“检伤分类”后,必须在每一位甄别后的伤员身上,即将作出分类标志,即边分类边标识,同步完成,以防止差错、提高效率。
完成检伤分类后,由参加急救的医护人员按伤情标识赋予相应的顺序处理。
4.检伤分类标志国际通行采用“伤情识别卡”。
伤情识别卡可用不同材料制作,必须采用国际公认的四色系统颜色(如前所述)加以显著区别,整张卡片用一种纯颜色明显标示;卡片上必须记录伤员的重要资料,格式化打勾选择伤情和注明检伤评分分值;卡片一式两联、预先编好号码(两联同号),一联挂在每一位伤员身体的醒目部位,另一联现场留底方便统计。
5.标签一定要配置在伤病员身体明显部位,以清晰明白地告知现场的救护人员,避免因现场忙乱,伤病人较多,以及抢救人员及装备不足等情况下,遗漏了危重的“第一优先”的积极抢救;或者有限的医疗资源抢救力量用在并非急迫需要抢救的伤病员身上,而真正急需者得不到优先。
同时,对神志清醒的伤病人,救护人还应叮嘱伤病人注意事项,以使伤病人必要时据此提醒救护人员及交接后接收医疗机构人员。
检伤分类基本形式

检伤分类基本形式
1. 现场分拣式,就像在菜市场挑选蔬菜一样,你得快速地把好的和坏的分开呀!比如在火灾现场,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就会进行这样的分拣,把急需救助的伤员快速找出来。
2. 分类卡片式,这就好比玩扑克牌,不同的卡片代表不同的类别呢!医院里经常会用这种方式,比如红色卡片代表重伤患者。
3. 延期分拣式,哎呀,这有点像等蛋糕发酵一样,需要时间等待呢!像地震后,一开始可能先做简单处理,之后再详细分拣。
4. 轻重伤分类法,很简单呀,就是把重伤的和轻伤的区分开嘛,就好像区分大苹果和小苹果一样。
比如车祸现场就常用这种方法。
5. 救治优先分类,这不就是先救最紧急的嘛,就像家里着火了先救小孩一样!例如在战场上,肯定优先救治那些伤势重又有希望救活的。
6. 简易分类法,很容易理解呀,就是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分,就如同把黑白两色球分开一样。
像是在紧急集合的时候可以快速用这个方法。
7. 多标准分类法,哇,这就像一个综合打分一样,好多方面都要考虑进去呢!比如在重大事故中,要结合伤势、年龄等因素进行分拣。
8. 区域分类法,就好像把一个大房间分成不同的区域一样清楚明白!比如在大型灾害现场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来安置不同情况的伤员。
我觉得检伤分类真的太重要啦,它能让救援工作更加高效有序,最大程度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呢!。
国际公认的标准,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

国际公认的标准,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是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进行的。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在灾害现场进行的检验和检查能够准确地确定死亡人数、伤员数量和伤势程度,从而为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死亡人数统计这是灾害现场最基本的检伤工作之一。
在灾害现场,应该尽快确定死亡人数,并对死者进行标记和记录。
这有助于避免重复统计和漏报,同时也可以为家属提供必要的信息。
2. 伤员分类在灾害现场,应该对伤员进行分类,以便确定伤势的严重程度和治疗优先级。
根据伤势程度,可以将伤员分为轻伤、中伤和重伤三类。
轻伤者可以在现场接受简单的急救处理,中伤者需要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而重伤者则需要紧急转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3. 伤员记录在对伤员进行分类的同时,应该对每位伤员进行详细的记录。
这些记录应该包括伤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伤势程度、治疗情况等信息。
这有助于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为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支持。
4. 现场勘查在灾害现场进行勘查是非常重要的。
这有助于确定灾害原因、范围和影响程度,从而为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现场勘查还可以帮助确定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
5. 现场调查在灾害现场进行调查也非常重要。
这有助于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从而为预防类似灾害的再次发生提供支持。
现场调查还可以帮助确定责任方和赔偿标准,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
总之,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高效的检伤工作,才能够准确地确定死亡人数、伤员数量和伤势程度,为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灾害护理操作技能相关问题解答

灾害护理操作技能相关问题解答第一节检伤分类1.检伤分类的定义是什么?检伤分类是指在有大规模伤员时,根据受伤者伤情的轻重缓急及需要得到医疗救援的紧迫性和救治的可能性进行快速分类的过程。
检伤分类是分配急救优先权和确定需转送伤员分级救治的基础,常用于灾难现场、战场和医院急诊室。
2.检伤分类的适用范围有哪些?检伤分类的适用范围包括急救伤病员分类、重症伤病员分类、突发事故伤员分类、战场伤员分类、大规模伤员分类等。
3.灾害救援时检伤分类的目的是什么?检伤分类的目的是在成批量伤员需要救援时,在灾害现场对每一位伤员进行评估,确定其个人在伤亡群体中的伤情等级,决定是否给予优先救治和转送。
在人力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抢救尽可能多的患者。
4.检伤分类的意义是什么?检伤分类的意义是将众多的伤员分为不同等级,依据伤情的轻重缓急有序地展开现场医疗急救和梯队顺序转运后送,从而提高灾害救援效率,合理救治伤员,积极改善预后。
5.检伤分类有何重要作用?通过检伤分类能从宏观上对伤亡人数、伤情轻重和发展趋势等现场情况做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评估,据此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灾情,指导灾害救援,决定是否增援。
6.检伤分类时要掌握哪些原则?(1)简单快速原则:平均每位病员分类时间小于等于1分钟。
(2)救命优先原则:灾难现场检伤分类一般不对伤员进行治疗,但当出现气道梗阻、伤口大出血等危及生命情况,且简单手法和处理即可缓解伤员的紧急状况时,则先救后分或边救边分。
(3)分类分级原则:灵活掌握分类标准,先重后轻。
(4)重复检伤原则:每隔一段时间再次对伤员进行伤情动态评估。
(5)公平有效原则:公平和有效是现场检伤分类的基本伦理原则。
(6)自主决策原则:检伤人员有权依据现场需要和有限资源情况,自主决定伤员流向和医学处置类型。
7.检伤分类的种类有哪些?(1)收容分类:是接触伤员的第一步,快速识别能挽救的伤病员,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到相应区域接受进一步救治。
现场检伤分类的原则

现场检伤分类的原则一、引言现场检伤是指在事故、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对伤者进行初步的伤情评估和处理的过程。
在现场检伤中,根据伤者的伤情特点和临床表现,可以将伤者的伤情分为不同的分类,从而为后续的救治和医疗处理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现场检伤分类的原则。
二、伤情分级的原则1. 严重程度原则:根据伤者受伤的严重程度,将伤情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轻度伤者通常指伤情较轻,不会危及生命,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和休息来恢复。
中度伤者伤情较重,但并不危及生命,需要及时的医疗处理。
重度伤者伤情严重,危及生命,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和治疗。
2. 伤情类型原则:根据伤者所受的伤情类型,将伤情分为外伤、烧伤、中毒、冻伤等几个类别。
外伤通常是指身体组织受到机械性或物理性的损伤,如刀伤、撞伤等。
烧伤是指身体组织受到高温或化学物质的损伤,如火灾、化学品溅入等。
中毒是指身体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
冻伤是指身体组织受到低温的损伤,如冻疮、冻伤等。
3. 伤情部位原则:根据伤者受伤的部位,将伤情分为头部、胸部、腹部、四肢等几个部位。
头部伤情通常是指头部受到外伤或烧伤等造成的损伤,如头部撞击、头部烧伤等。
胸部伤情是指胸部受到外伤或烧伤等造成的损伤,如胸部刺伤、胸部烧伤等。
腹部伤情是指腹部受到外伤或烧伤等造成的损伤,如腹部撞击、腹部烧伤等。
四肢伤情是指四肢受到外伤或烧伤等造成的损伤,如四肢骨折、四肢烧伤等。
4. 伤情性质原则:根据伤者受伤的性质,将伤情分为急性伤、慢性伤和复合伤三类。
急性伤是指突然发生的、短时间内产生的伤害,如刀伤、撞伤等。
慢性伤是指长期积累的、时间较长的伤害,如慢性创伤、慢性病等。
复合伤是指多种伤害同时出现的伤情,如刀伤并发感染等。
三、现场检伤分类的意义现场检伤分类的原则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和医疗人员快速了解伤者的伤情特点,从而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
通过对伤者伤情的分类,可以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来确定救治的优先级,优先处理那些伤情较重、危及生命的伤者。
成批伤员的检伤分类及标记

成批伤员的检伤分类及标记一、引言在医疗救援工作中,伤员的检伤分类及标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类和标记,能够让医护人员在处理伤员时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损失。
本文将从成批伤员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检伤分类及标记的相关内容。
二、成批伤员成批伤员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的、数量较多的伤员。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中。
在处理成批伤员时,需要进行快速而准确地检伤分类和标记。
三、检伤分类1. 紧急救治类紧急救治类包括生命体征不稳定、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情况。
这些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并优先转送至医院。
2. 重症监护类重症监护类包括骨折、严重创伤等情况。
这些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监护,并及时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措施。
3. 一般治疗类一般治疗类包括轻微的创伤、烧伤、感染等情况。
这些患者需要进行简单处理并转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 轻伤处理类轻伤处理类包括轻微的擦伤、扭伤等情况。
这些患者可以在现场进行简单处理或自行前往医院就诊。
四、标记方法1. 红色标记红色标记适用于紧急救治类和重症监护类患者。
标记位置应该在胸部或头部,标记内容应该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情和所需救治措施等信息。
2. 黄色标记黄色标记适用于一般治疗类患者。
标记位置应该在手臂或腿部,标记内容应该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所需治疗措施等信息。
3. 绿色标记绿色标记适用于轻伤处理类患者。
标记位置应该在手臂或腿部,标记内容应该包括姓名和年龄等信息。
4. 白色标记白色标记适用于已经死亡或无法救治的患者。
标记位置应该在头部,标记内容应该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死亡时间等信息。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检伤分类和标记时,需要确保操作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
2. 在进行标记时,需要注意标记的清晰度和持久性,避免出现模糊或掉落的情况。
3. 在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及时转送至医院。
六、结论成批伤员的检伤分类及标记是医疗救援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

50% 62%
75%降低伤残程度
45% 90%
欢迎批评指正
九龙坡区人民医院 急诊科
||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徒手快速分类: 眼睛——看(第一印象) 耳朵——听 开口——问 动手——摸
(一)、现场评估
在救护车上观察尚未接触到患者
安全
个人安全 患者安全
机制
创伤外科 环境伤害 内科疾病
数目
伤患人数 施救者人数 救援设备的数量
是否需要增员?
第一次快速筛查步骤
第一次口令 有反应能听令行走的—— 轻伤
伤员情况
红色(危 重伤)
第一 优先
表示伤员情况危重,有生命危险,如 果得到紧急救治则有生存的可能,所 以急需现场救治
黄色(重 其次 表示伤员情况严重但相对稳定,允许 伤) 优先 有一定时间救治
绿色(轻 延期 表示伤员可以自行走动,暂不需要紧 伤) 优先 急处置,稍后处置即可
黑色(死 最后 表示伤员已无生命体征,无意识、无 亡) 处理 呼吸、无脉搏。放弃救治
类标识颜色
02 定量评分法 第二次复检评估
定量评分法:个体复检评估
仅针对第一次检伤分类筛选出来的危重伤和 重伤借助医疗器械。从量化到个体的准确评 估方法
重点推荐:
院前指数评分法:PHI定量法
灵敏度与特异度最高
轻伤:0-3分 以上
重伤:4-5分 危重伤:6分
第二次复检评估——定量评分法
小结:科学、准确,相对复杂、费时
三、分类判断伤情的参数依 据
一般情况:年龄、致伤因子能力大小、基础疾病、既 01 往史等
02 生命体征:神志、T 、 P 、 R 、 BP 、尿量
等指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灾害发生的特点
问题来了:
先救亲属? 先救朋友? 谁好救就救谁? 刚好看着谁就救谁? 谁大喊大叫喊就救谁?
9
二、急救检伤分类的概念
急救检伤分类(triage):就是一种医疗卫生 资源 分配决策系统,用于急诊部门、大型事故及 战场上大量病人治疗优先顺序的分配。
10
急救检伤分类具有3个基本的内涵:
或平均动脉压>70mmHg • 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95% • 毛细血管充盈度:正常<2秒钟 • 尿量:正常>30ml/h
29
3、受伤部位
• 根据解剖生理关系,
颅脑
上肢
颌面
下肢
颈部
脊柱
胸背部
腰腹部
骨盆(会阴) 内脏
其中以头、颈、胸、腹部和脊柱这五个部位最为 重要,如果是这五个部位任何一处开放伤,其伤势至 少属于中度以上。
1、伤员的一般情况
• 如伤员的年龄(尤其老少)、性别、 妊娠状态、心理素质、 基础疾病、既往史等, 以及致伤因子的能量大小。
• 但是,决不可以根据伤员的呻吟喊叫程度
来判断伤情的轻重!
28
2、重要生命体征(正常值)
• 神志(C):格拉斯哥评分≥11分 • 脉搏(P):正常60~100次/分、有力 • 呼吸(R):正常14~28次/分、平稳 • 血压(BP):正常收缩压>100mmHg
粉碎性破裂、断离甚至焚毁
25
• 符合上述指标即可诊断伤员生物学死亡 • 生物学死亡意味着人体整个生命机能的永久性
丧失,死亡已不可逆转,心肺脑复苏不可能成 功 • 一旦现场诊断生物学死亡,伤员全无抢救价值, 应待清场时才去最后处理死者遗体,以免徒劳 地浪费宝贵医疗资源。
26
三、伤情程度的判断依据
27
人为灾害因其“ 人为性” 及发生在城市中而具有了普通 灾害以外的一些特点; ➢ 危害严重性 ➢ 强连锁性 ➢ 难以预测性
7
(一)、灾害发生的特点
根据上面的灾害发生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当 发生伤亡人员众多的严重灾难事件时,现场往往 没有足够的医疗救援资源。
那么,面对这么多的伤员, — —你先救谁呢? 请问,你先救谁呢? 先救谁呢?先救谁呢· ·····
一、 医疗卫生资源的缺乏 医疗卫生资源缺乏的程度可以有很大范围的变化,例
如在医院急救中心,有些病人可能不能得到立即处理,医 疗卫生资源轻度缺乏;而在重大灾难中,成千 上万的人在 短时间内受到严重伤害,医疗卫生资源极度缺乏,如四川 大地震。
二、 急救检伤分类执行员 对每个病人进行简单的体检之后评估病人的医疗需求
24
(4)死亡
• 总的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5% ~ 20% • 创伤造成的第一死亡高峰在伤后1小时以内,极重
伤员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就会死亡 • 死亡的标志为脑死亡和自主循环停止,心电图持
续呈一条直线 • 同时,伤员心脏停搏时间已超过10分钟、且现场
一直无人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 或者,伤员明显可见的头、颈、胸、腹任一部位
一、检伤分类的类型
灾难急救检伤分类灾难 住院急救检伤分类 大型事故急救检伤分类 军队(战地)急救检伤分类 急诊部门的急救检伤分类
(二)、检伤分类的等级、标识与救治顺序
1、检伤分类的等级和标识
中国有急救检伤分类卡按照国际公认的 标准,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
• 死 亡(黑色标识) • 重 伤(红色标识) • 中度伤(黄色标识) • 轻 伤(绿或蓝色标识)
• 依据各种体腔是否被穿透,可分为穿透伤与 钝挫伤
• 依据火器伤的伤道形态,可分为贯通伤、盲 管伤、切线伤与反跳伤
• 其中以开放伤和穿通伤最为严重。
32
5、致伤原因(伤因)
导致人体受伤的原因通常可分为四大类: • 交通事故伤,如机动车、飞机、舰船; • 机械性损伤,如钝器、锐器、挤压、高处坠落; • 枪械火器伤,如刀刃、枪弹、弹片、爆炸、冲
44
• 伤情识别卡可用不同材料制作
– 简易布条 – 硬塑料牌(面积至少106cm) – 硬纸板(过胶) – 硬纸卡(可书写)
45
3、理想的伤情识别卡样式要求
–色彩醒目,整张卡片的版面均用同一种纯颜色显著 标示
–最好用硬纸卡制成,可用笔填写 –卡片上必须记载伤员的重要资料,如姓名、性别、
年龄、家庭住址、供职单位、联系电话、联系人、 负责检伤分类的医生签名等 –格式化记录伤员的伤情(多用打勾法选择),预先 印刷好诸如生命体征、受伤部位、损伤类型、致伤 原因、扎止血带部位与时间等填空内容
START 第二步
呼吸状态?
NO
YES
开放气道
呼吸状态?
> 30/Min
< 30/min
NO
YES
红色/ 立即
黑色
红色/ 立即
评估循环(Step-3)
第二步:评估呼吸,无呼吸而死亡者系上黑色牌子(死亡),呼吸道阻 塞或呼吸每分钟少于三十次者系 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 呼吸每分钟大于三十次者,进入第三步评估。
英国海军外科医生John Wilson。Wilson 提出 外科医生应该将主要精 力集中在那些需要马上治疗而且预期治疗效果明显的伤员身上,那些 受伤 较轻或者受了致命伤害的伤员可以暂时延缓治疗。
1958 年北大西洋治疗组织军队手册描述了急救检伤分类优先 顺序
1964 年Weinerman 等发表了首个应用于急诊部门的民用急救检伤分类系 统
START 第三步
血液循环
大动脉脉搏微弱 控制出血 红色/ 立即
大动脉搏动有力
评估意识水平(Step-4)
第三步:评估循环,无脉搏或桡动脉微弱,末梢血流回充时间大 于二秒者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 末梢血流回充时间 小于二秒者,有脉搏者,进入第四步评估。
START 第四步
意识水平
不能简单交流
可以简单交流
,自行急救检伤分类。
三、 急救检伤分类方案 急救检伤分类执行员使用一系列已经制定好的方案或
者标准决定每个病人将要接受的治疗或者接受治疗的优先 循序。
三、急救检伤分类发展历史
普遍认为最早在战场上使用急救检伤分类的医生是Baron DominiqueJean Larrey, 他的方法是对最需要救治的病员马上进行撤离和救治,而不 是等到漫长的战斗结束才处理。
22
(3)重伤员
• 总的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20% ~ 25% • 伤员的重要部位或脏器遭受严重损伤 • 生命体征出现明显异常,有亟时的生命危险,心跳
呼吸可能随时骤停
• 预后较差,常因严重休克而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
也不适宜立即转院 (但可在医疗监护的条件下从
灾难现场紧急后送)
• 因此,重伤员需要得到优先救治
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造成 271 人受伤180人住院
(一)、灾害发生的特点
自然灾害特点: ➢ 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 ➢ 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 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 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 ➢ 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 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红色/ 立即
黄色/ 推迟
第四步:评估意识,不能听指令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反之可 听从简单指令者系上黄色牌子(第二优先)。
• R- 呼吸- 30 • 牢记 RPM • P- 大动脉-脉搏强弱
• M- 意识- 简单交流
START
Simple+Triage +And +Rapid+Treatment
四、检伤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面对重大的灾害事故,检伤分类可以将众多的伤 员分为不同等级,按伤势的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展开现场医 疗急救和梯队顺序后送,从而提高灾害救援效率,合理救治 伤员,积极改善预后。
检伤分类可以从宏观上对伤亡人数、伤情轻重和发展趋势 等,作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评估,以便及时、准确地向有关 部门汇报灾情,指导灾害救援,决定是否增援。
30
在对伤员充分暴露、完成全身查体后, 伤部的定位应具体化描述,如上下、左右、 前后等,并尽量用数字表达受伤范围。
据统计,在整个灾害中伤员以四肢伤 的发生率最高、为50% ~ 65%,而多发伤 (Multiple Injury)大约占15% ~ 35%左右。
31
4、损伤类型(伤型)
• 依据受伤后体表是否完整,可分为开放伤与 闭合伤
,另一 联现场留底统计
–卡片预先编号 (两联同号) ,从001号顺序 编码发卡,某一号码即代表某个伤员(尤其 无名氏)
的延期医疗处理 • 一般在1 ~ 4周内痊愈,无后遗症
21
(2)中度伤
• 总的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25% ~ 35% • 伤情介于重伤与轻伤之间 • 伤员重要部位或脏器有损伤,
生命体征不稳定,如果伤情 恶化则有潜在的生命危险 • 但是,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心 搏呼吸骤停 • 及时救治和手术完全可以使中度伤员存活 • 预后良好,治愈时间约需 1~2个月,可能遗留功能障碍
击; • 其它理化因素致伤,如烧伤、烫伤、冻伤、电
击伤、放射性损伤、化学品灼伤等
33
四、简明检伤分类法
34
简明检伤分类法(simple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
START 第一步
患者能否行走?
YES
NO
绿色
评估呼吸(Step-2)
第一步:将可自行移动或轻伤之伤员集中在指定地点 并系上绿色牌子(第三优先)
2004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灯会的踩踏事件造成37人 死亡,数十人受伤
2004年国内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 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2008年4月28日凌晨胶济铁 路火车相撞事故造成70人 死 亡,416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