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制作过程
光纤的生产工艺流程

光纤的生产工艺流程
光纤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对原材料进行切割,清洗,拉制,包裹和编织。
1.原材料切割
光纤是由玻璃组成的,在光纤拉丝前必须先把玻璃原料进行切割成一定规格的光纤。
切割后的光纤可以用来制作芯径、纤芯直径和包层直径等规格,还可以用作连接器。
切好的光纤芯径和纤芯直径通常采用直径为3~5微米的多晶片来制造。
在整个生
产过程中,光纤切割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没有准确地切出合适的芯径和纤芯直径,就不能得到合格的光纤。
2.清洗
光纤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多次清洗,这是因为在拉丝过程中会有一些杂质粘在纤芯上,这些杂质对光纤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杂质会吸收光纤内部的光能量,导致纤芯的折射率降低,从而使光纤纤芯对光线的吸收率变小,从而影响光传输性能。
因此,清洗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用酸进行清洗。
3.拉制
— 1 —
对于拉制好的光纤芯径和纤芯直径要进行测量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
测量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二是用光电管直接测量。
— 2 —。
光纤材料及制造

4BCl3 O2 1700C3B2O3 6Cl2
16:56
5
光纤制备方法 光纤制备步骤(气相技术)
1
2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材料选择——预制棒制造--——拉丝—涂覆 ——套塑
预制棒制造方法约 10种
16:56
6
16:56
7
一、原料制备与提纯 MCVD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预制棒生产工艺。
二、制棒的制备过程
制造预制棒的次序是;首先在石 英管内壁上沉积包层;其次在包 层内沉积纤芯;最后则是“烧缩 成预制棒”。
1400~1600℃的高温氢氧火焰加热
16:56
管内MCVD法预制棒制备
8
气相沉积工艺 ——MCVD法
红外 可见光 光纤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2 10-3 10-4 10-5 10-6
765432101
16:56
自由空间波长(m)
16
16:56
14
五. 套塑 紧套光纤的套塑工艺示意图
16:56
15
通信波段划分及相应传输媒介
频率 Hz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频段 划分
电力、电话
传 输 介 质
无线电、电视
微波
AM无线电 FM无线电 卫星/微波 同轴电缆 双铰线
POCl3和F等。 纤芯材料: SiO2或SiO2 + GeO2 包层材料: SiO2 + B2O3或SiO2 +F。
光缆的制作工艺

光缆的制作工艺光缆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电缆,它由光纤和包覆材料组成。
光缆的制作工艺是确保光纤在传输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性能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光缆的制作工艺,从光纤的制备到光缆的包覆,为读者详细解析光缆的制作过程。
1. 光纤的制备光纤是光缆的核心部分,它由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等材料制成。
制备光纤的过程包括材料的准备、预制棒的拉制和光纤的涂覆等步骤。
首先,将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材料加入石英坩埚中,经过高温熔化后形成光纤的芯材。
接着,将预制棒放入拉丝塔中,通过旋转和拉伸的方式将预制棒拉制成细长的光纤。
最后,对光纤进行涂覆,以提供保护和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
2. 光纤的芯包结构光缆的核心是光纤,它由芯、包层和护套组成。
芯是光纤的中心部分,用于传输光信号;包层是包覆在芯外部的一层材料,用于提高光纤的传输效率;护套是包覆在包层外部的一层材料,用于保护光纤不受外界物理损害。
光缆的制作工艺中,将芯、包层和护套依次包覆在一起,并通过粘合剂使其紧密结合。
3. 光缆的剥皮和准备在光缆的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光缆进行剥皮和准备工作。
剥皮是将光缆外部的护套和包层去除,以便后续的操作。
剥皮工具通常是专门设计的切割工具,可以精确地去除光缆的外部层。
剥皮后,需要对光纤进行清洁和打磨,以确保光纤表面的光学质量。
4. 光纤的连接和固定光缆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光纤连接到光器件或其他光纤上。
连接光纤的方法有熔接和机械连接两种。
熔接是将两根光纤的裸芯通过高温熔融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连接。
机械连接是通过机械装置将两根光纤的裸芯精确对准,并使用机械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连接完成后,还需要对连接处进行保护,常用的保护方式有热缩管和光纤连接盒。
5. 光缆的包覆和固定光缆的制作工艺中,最后一步是对光纤进行包覆和固定。
包覆是将光纤包裹在护套中,以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机械强度。
护套通常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材料制成。
包覆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包层的厚度和均匀性,以确保光纤的传输性能。
光纤拉丝退火装置及光纤的制作方法

光纤拉丝退火装置及光纤的制作方法光纤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特殊材料,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其中包括光纤拉丝和退火。
本文将从光纤拉丝退火装置的介绍和光纤的制作方法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光纤拉丝退火装置光纤拉丝退火装置是用于制作光纤的重要设备之一。
其主要功能是将预先制备好的光纤毛细管材料进行拉伸和退火处理,使得材料具备传输光信号的特性。
1. 拉丝过程光纤拉丝是将光纤材料从一个较大的直径逐渐拉伸到目标直径的过程。
拉丝过程中,首先将预先准备好的光纤毛细管材料通过加热软化,然后通过牵引力拉伸,使其直径逐渐减小。
拉伸过程需要控制拉伸速度和拉伸力,以保证光纤的质量和稳定性。
2. 退火过程光纤拉丝后的光纤材料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拉丝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缺陷。
退火过程中,光纤材料被加热至较高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再缓慢冷却。
通过退火,光纤材料的结晶和晶粒尺寸得到调整,从而提高光纤的强度和透明度。
二、光纤的制作方法光纤的制作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材料准备、预制棒制备、光纤拉丝和退火、包覆和测试。
1. 材料准备制作光纤的材料主要包括石英粉和掺杂剂。
石英粉是光纤的主要成分,而掺杂剂可以改变光纤的折射率和传输特性。
在材料准备阶段,需要将石英粉和掺杂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筛选和烘干处理,以获得均匀的材料粉末。
2. 预制棒制备预制棒是光纤拉丝的前期制备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制备出具有所需直径和掺杂剂浓度的光纤材料。
预制棒的制备过程包括将混合好的材料粉末熔融,并通过拉伸和旋转等方式制备出具有一定直径和掺杂剂浓度的棒状材料。
3. 光纤拉丝和退火在光纤拉丝和退火步骤中,需要使用光纤拉丝退火装置对预制棒进行拉伸和退火处理,具体步骤前文已经介绍。
4. 包覆光纤拉丝和退火后的光纤材料通常需要进行包覆处理,以保护光纤表面并提高光纤的机械强度。
包覆材料通常采用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磨性。
包覆过程中需要控制包覆材料的厚度和均匀性,以保证包覆质量。
光纤跳线制作过程

光纤跳线制作过程
光纤跳线是一种用于连接光纤设备的电缆,通常用于将光纤设备与光纤终端连接起来,以传输高速的光信号。
光纤跳线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材料准备
2.光缆剥皮
将光缆的外皮剥离,通常是使用剥线工具轻轻切开外皮,然后撕去外皮,露出里面的光纤。
3.清洁光纤
用光纤清洁纸轻轻擦拭光纤的裸露部分,确保光纤干净无尘。
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尘埃和污垢可能会影响光信号的传输效果。
4.熔接连接器
将光纤连接器插入压接工具中,然后将光纤插入连接器的空腔中。
然后使用热缩管或其他方式将光纤连接器与光纤绳固定在一起。
5.热缩处理
将连接好的光纤连接器放入加热器中进行热缩处理。
热缩处理可以使连接器更加牢固,同时保护光纤免受损坏。
6.标记和测试
7.包装和存储
最后,将制作好的光纤跳线进行包装,并将其储存到合适的地方,以便后续使用。
光纤跳线的制作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因为光纤跳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光信号的传输效果。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高度注意光纤的清洁、连接器的精确安装以及后续的测试和包装工作。
另外,制作光纤跳线的工艺过程也可能会因为不同厂商或不同型号的光缆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光缆和连接器的要求及厂商提供的制作手册进行操作。
光纤跳线制作过程

光纤跳线制作过程第一步:准备工作在制作光纤跳线之前,需要先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
材料包括光纤连接模块、光纤连接器、光纤以及相应的配件,如套管、保护管等。
工具包括镊子、裁剪刀、清洁剂等。
第二步:清洁连接器光纤连接器是光纤跳线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因此在制作光纤跳线之前,需要将连接器进行清洁,保证其表面的纤维光洁净。
可以使用专门的光纤连接器清洁剂和纤维布进行清洁,确保连接器表面没有灰尘和污垢。
第三步:剥除光纤外皮接下来需要将光纤外皮进行剥离,露出内部的纤芯和包覆层。
使用裁剪刀轻轻划开外皮,然后用镊子握住外皮一端,用力将其剥离。
注意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纤芯和包覆层。
第四步:修剪光纤在剥离外皮之后,需要根据需要修剪光纤末端,使其长度适合连接模块和连接器。
使用裁剪刀将光纤末端剪断,注意要剪得平整,以保证光纤连接质量。
第五步:清洁光纤末端剪断光纤之后,需要将光纤末端进行清洁,以确保纤维表面的洁净度。
使用光纤连接器清洁剂和纤维布轻轻擦拭光纤末端,去除残留的污垢和油脂。
第六步:安装连接模块将光纤末端插入光纤连接模块中,确保与模块的纤芯对齐。
根据不同的连接模块类型,可能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安装操作,如旋转或按下等。
请参考连接模块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第七步:安装连接器将光纤连接器插入连接模块中,并确保与连接模块的纤芯对齐。
将连接器轻轻旋转和推入,直到连接器完全插入模块。
确保连接器与模块的连接牢固,以防止断裂或松动。
第八步:固定连接器为了保护连接器和光纤,需要在连接器和连接模块之间安装一些配件,如套管、保护管等。
这些配件可以固定连接器和模块之间的连接,同时还能提供一定的保护和防护作用。
第九步:测试连接质量制作完光纤跳线之后,需要通过光纤测试仪对连接质量进行测试。
测试可以包括光损耗测试、插旋测试、反射损耗测试等。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断制作的光纤跳线是否合格。
第十步:完成制作当所有测试结果都正常之后,光纤跳线制作就完成了。
光纤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流程

光纤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流程光纤快速连接器,这小玩意儿可有点技术含量,但别怕,咱一步步来捣鼓它。
做光纤快速连接器,材料得先备齐。
就像做饭得有食材一样,光纤、插芯、尾套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光纤那可是关键,就像血管一样,传输着重要的信息呢。
插芯就像是一个小房子,要给光纤安个家。
尾套呢,就像是给这个小家围个小院子,起到保护的作用。
先来说光纤的处理。
光纤很脆弱的,就像小姑娘的发丝一样,得小心翼翼。
要把光纤的外皮剥掉,这可不能心急,一急就容易把光纤弄断。
剥的时候,用专门的剥纤工具,就像给光纤脱衣服,一点点地把那层保护外皮去掉,露出里面光溜溜的光纤芯。
这时候的光纤芯,亮晶晶的,感觉像是藏着神秘力量的小魔杖。
接下来就是把光纤插到插芯里。
插芯那个小洞口,就像个小嘴巴,等着光纤这个小食物塞进去呢。
不过塞的时候得注意,要让光纤笔直地进去,不能歪了。
要是歪了呀,就像人走路走歪了一样,会出问题的。
把光纤慢慢推进插芯,推到合适的位置,这个合适的位置就像是给光纤找到了它最舒服的小床。
然后就是固定光纤了。
这就好比给光纤系上安全带,让它在插芯里稳稳当当的。
有的是用胶水固定,胶水就像个小黏人精,紧紧地抱住光纤,不让它乱动。
不过涂胶水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涂太多,不然就像吃面条放太多酱,会糊成一团的。
再把尾套套上去。
尾套套上的那一刻,就像给这个小家庭关上了大门,起到最后的保护作用。
尾套要套得严严实实的,就像给插芯和光纤穿上了一件厚厚的铠甲,防止外界的伤害。
做完这些基本的步骤后,还得测试一下。
测试就像是给光纤快速连接器做个体检。
看看它能不能正常地传输信号。
要是测试不通过,那就得像医生看病一样,重新检查各个步骤,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也许是光纤没插好,也许是胶水涂多了影响了信号传输,反正就得像侦探一样,把问题找出来解决掉。
在整个制作光纤快速连接器的过程中,心态很重要。
不能毛躁,要像绣花一样细致。
有时候可能做了一次不成功,别灰心,就像小孩学走路,摔了一跤再爬起来接着走就好。
光纤制作流程

光纤制作流程光纤是一种能够传输光信号的细长柔软的玻璃或塑料纤维,它在现代通信、医疗和科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光纤的制作过程经过多道工序,需要精密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光纤的制作流程。
首先,在光纤制作的第一步,需要准备原材料。
光纤的主要原材料是二氧化硅,其次还有掺杂剂和包覆材料。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测试,确保其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接着,原材料需要经过预处理。
首先,将原材料放入高温熔炉中进行熔化,然后通过拉丝机将熔化的原材料拉制成细长的光纤。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拉丝速度,以确保光纤的直径和质量符合要求。
随后,经过拉丝成型的光纤需要进行涂覆。
涂覆是为了保护光纤的表面,并且可以改善光纤的传输性能。
涂覆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以确保光纤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性能。
在涂覆完成后,光纤需要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是为了使涂覆材料与光纤表面形成均匀的保护层,并且可以消除拉丝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提高光纤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经过热处理的光纤需要进行测试和包装。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光纤的直径、折射率、损耗等性能进行严格检测,以确保光纤的质量符合标准。
在包装过程中,光纤需要被卷绕成盘状,并且在包装盒中加入干燥剂和防潮材料,以确保光纤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到损坏。
综上所述,光纤的制作流程经过原材料准备、预处理、涂覆、热处理、测试和包装等多道工序。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精密操作,以确保光纤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光纤制作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艺,但也正是这种工艺的精湛和严谨,才使得光纤在现代科技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研磨工艺介绍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是由一组光导纤维组成的用于传播光束的,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
它是用石英玻璃或者特制塑料拉成的柔软细丝,直径在几个μm(光波波长的几倍)到120μm。
就象水流过管子一样,光能沿着这种细丝在内部传输。
光纤的构造一般由3个部分组成:涂覆层,包层,纤芯,如图:通过对光纤结构的了解我们知道,光纤结构自内向外为纤芯,包层,涂覆层。
光纤内部一共有两种光折射率,纤芯的折射率为n1,包层的折射率为n2,由于所掺的杂质不同,使包层的折射率略低于纤芯的折射率,即n2<n1。
在石英玻璃光纤中,包层的折射率仅比纤芯层的折射率略低一点。
按几何光学的全反射原理,光线就被束缚在纤芯中进行传输了。
光纤的类型最常见的划分方式是将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光纤中光线通过的部分被称为光纤的纤芯,并不是任何角度的光都能进入纤芯的,要进入纤芯,光线的入射角必须在光纤的数值孔径范围内。
一旦光纤进入了纤芯,其在纤芯中可以使用的光路数也是有限的,这些光路被称为模式。
如果光纤的纤芯很大,光线穿越光纤时可以使用的路径很多,光纤就称为多模光纤。
如果光纤的纤芯很小,光线穿越光纤时只允许光线沿一条路径通过,这类光纤就称为单模光纤。
1.单模光纤所谓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就是指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传输一种模态,即只能传输主模态,其内芯很小,约8--10μm。
由于只能传输一种模态,就可以完全避免模态色散,使得传输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
这种光纤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
它是未来光纤通信和光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2.多模光纤所谓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就是指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态同时传输的光纤,多模光纤能承载成百上千种的模态。
由于不同的传输模式具有不同传输速度和相位,因此在长距离的传输之后会产生延时,导致光脉冲变宽,这种现象就是光纤的模间色散(或模态色散)。
由于多模光纤具有模间色散的特性,使得多模光纤的带宽变窄,降低其传输的容量,因此仅适用于较小容量的光纤通信;国际上流行的布线标准EIA/TIA-568A 和ISO 11801 推荐使用三种光纤,62.5/125μm 多模光纤、50/125μm多模光纤和8.3/125μm单模光纤。
在光纤研磨过程中,光纤的安全性操作是最被关注的问题之一。
光纤(光导纤维的简称)犹如人类的头发一样细小。
由于光纤是由玻璃和锋利的边缘组成,在操作时要小心以避免被伤害到皮肤。
曾经有人因为光纤进入血管而死亡,注意光导纤维不容易被X光检测到,当光纤进入人体后将随血液流动,一旦进入心脏地带就会引发生命危险;因此在进行光纤研磨操作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1.安全的工作服穿上合适的工作服,会增强你的安全感,放心地和其他人一起高效率地工作。
一般情况下,在研磨实验中要求穿着长袖的,面料厚实的外衣。
2.安全眼镜在一些环境中,带上安全眼镜不仅能保护你的眼睛,而且能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能防止光纤进入眼睛,在选购安全眼镜时应选择受外力而不易破碎或损坏的高质量眼镜。
3.手套在进行光纤研磨,熔接等操作时,手套是很有用处的,手套能防止细小的光纤刺入人体,保护操作者的安全。
4.安全工作区安全工作区是指进行光纤研磨操作的地点。
在选择时应避免选择那些污染严重,有灰尘和污染物的地点,因为在这种地方进行光纤的端接,可能会影响端接的效果。
此外也不能选择那些有风区作为工作区,因为在这些地方进行光纤的端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空气的流动会导致光纤碎屑在空气中扩散或被吹离工作区,容易落到工作人员的皮肤上,引起危险。
光纤研磨工艺介绍光纤研磨是指将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进行接续然后磨光的过程。
这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复杂工艺,所使用的工具和耗材,如表所示,操作流程如图所示:选定工作区、相关准备工作使用剥线钳去除光纤外表皮,涂覆层等将混合胶水注入ST连接器内将光纤插入ST连接器内使用冷压钳进行固定,并安装压力防护罩使用热固化炉进行烘干操作使用切割刀处理多余光纤使用粗砂纸进行研磨使用细砂纸进行研磨使用专用显微镜进行端面观察完成研磨图-光纤研磨工艺流程图基本耗材和工具介绍操作步骤1.专用注射器的准备工作从注射器上取下注射器帽,将附带金属注射器针头插入到针管上,旋转直至锁定。
注意:要保留注射器帽,以便盖住部分使用的注射器并放入盒中供以后使用。
2.混合胶水的配制将白胶和黄胶以3:1的比例进行调配。
并将调配均匀的混合胶水灌入专用针管内,完成后放在一边待用。
注意:此种混合胶水有一定的使用时限,大约在2到3个小时后会自动干硬,因此希望及时使用。
3.光纤护套的安装按正确的方向将压力防护罩(以及护套光纤的压接套)推过光纤。
注意:在安装光纤护套时,请注意安装的先后顺序。
4.护套剥除使用剥线钳,将光纤的最外层进行剥离,注意在剥离时将剥线钳和光纤成45度角,并且在剥线时请注意光纤剥线长度。
注意:使用剥线钳时不宜用力过猛,以免导致光纤折断。
5.测量长度按模板所示,用提供的模板卡量出并用记号笔和标记缓冲层长度。
6.剥离光纤缓冲层、涂覆层再次使用剥线钳,使用较小的锯齿口,分至少两次剥去缓冲层、涂覆层。
注意:请先确保工具刀口没有缓冲层屑,如有请事先清理。
7.去除光纤表面的残余物剥去缓冲层后,使用专用的干燥无毛屑的清洁纸,将光纤上的任何残余物都擦净。
注意:必须擦去所有护套残余,否则光纤会无法装入连接器。
擦净光纤后切勿再触摸光纤。
8.将混合胶水注入ST头内抽出连接器的防尘盖,并将注射器的尖端插入ST连接器直至稳定。
然后向内注射混合胶水,直至ST头的前端出现胶水,就可将注射器慢慢后移,移动的过程中也要注入混合胶水。
使整个ST头内都充满胶水,这样就能确保光纤和ST头能紧密的连接。
注意不要注射太多,以防胶水倒流。
9.将光纤插入ST头内将光纤插入ST连接器内,由于已经注入了胶水,会有一定的润滑作用,但在具体操作时还是要靠个人的手感,直到光纤露出连接器外为止。
10.安装金属护套当成功完成上一步工作后,就可将金属护套上移,使其抵住连接器的肩部。
注意:金属护套主要是起到固定作用,通过压制,它能将ST头和多模光纤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11.使用冷压钳进行固定使用冷压钳进行压制,使ST头和多模光纤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使用冷压钳时应充分合拢,然后松开。
12.再一次使用冷压钳进行固定完成第一次压制后,将ST头转一个方向,再进行一次固定,从而确保多模光纤和ST头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13.安装压力防护罩将压力防护罩上移,直至ST头连接器的肩部,使得整个连接部分都能得到保护。
14.准备热固化由于采用的是混合胶水,这种胶水并不带有速干功能,因此需要进行固化烘干。
这里使用的16头热固化炉,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预热,预热时间大概是5分钟。
15.开始热固化当预热完成后,将ST头插入热固化炉内,开始进行烘干,所需要的固化时间一般是10到15分钟。
注意:在将ST头插入热固化炉时,请格外小心,防止光纤折断在固化炉内。
16.对多余光纤进行切割用光纤切割刀的平整面抵住ST头前端,要小心地在靠近ST头前端和光纤的横断面刻划光纤。
请仅在光纤的一面刻划。
注意:刻划时请勿用力过大,以免光纤断路或产生不均匀的裂痕。
17.多余光纤的处理使用双面胶布将切割下来的多余光纤进行收集,使多余的光纤粘在双面胶布上,并保存在安全的位置。
注意1:光纤碎屑是不容易看到的。
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理,玻璃纤维可能会造成严重伤害。
注意2:注意在研磨前请勿碰撞或刷光纤的端面。
18.研磨准备工作在开始研磨前应先将各种类型的砂纸,研磨盘,清洁纸,护垫,纯净水准备好。
19.对光纤头进行初次研磨1号砂纸(绿色)ST连接器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握住砂纸,进行研磨。
用ST头前端,以“8 字”方式轻刷研磨砂纸的糙面,以便将光纤小突起磨成更光滑,更容易研磨的尖端。
保持此动作直至尖端几乎与光纤端面齐平。
20.正式研磨的准备工作1号砂纸(绿色)将ST连接器插入研磨盘中,并在砂纸上倒上少许清水,加水的原因是为了使研磨更加顺畅,然后就可以开始研磨了。
21.开始研磨1号砂纸(绿色)轻轻握住ST连接器,使用“8”字研磨方式,开始进行研磨,应掌握研磨的力度,防止光纤产生碎裂。
研磨一段时间后,就应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查看端面是否平整,是否可进行细磨。
22.开始细磨2号砂纸(黄色)轻轻握住连接器,施以中等压力并以50-75mm(2-3in)的“8 字”方式研磨25-30 转。
注意:研磨时,切勿用力过大。
研磨一段时间后,应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查看端面是否平整,是否已经符合要求。
23.研磨要优化连接器光学性能同时尽量延长研磨砂纸的使用寿命,每研磨14 个连接器就使用砂纸的不同部位。
使用砂纸的5 个部位可以保证每张砂纸都可以研磨70 个连接器。
另外尖端上粘合剂的量,“8字”的大小以及研磨压力大小都会影响砂纸寿命。
24.研磨后清洗连接器端面研磨结束后,需要使用清洁布将连接器的端面进行擦拭,将研磨时所遗留下来的纯净水,灰尘等一并除去。
25.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研磨后的连接器端面,以确保在光纤上没有刮伤、空隙或碎屑。
如果研磨质量可以接受,须将防尘帽盖到连接器上,以防止光纤损坏。
26.研磨设备的清洗保存从研磨盘上取下连接器,并使用浸润了 99% 试剂级无水酒精的无毛屑抹布或浸透酒精的垫子清洁连接器和研磨盘。
在储存前务必用蒸馏水或无离子水彻底冲洗砂纸的表面以保证砂纸的下次使用时处于最佳状态。
27.成品通过上述步骤完成两个ST头的研磨后,通过测试的光纤跳线,就能被使用在各种网络通讯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