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食品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食品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来改良和提高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项新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食品生物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取得的进展。

转基因技术是食品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食品作物的基因组中,以增加其产量、耐逆性和品质等方面。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多种转基因作物,如转基因水稻、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等。

这些转基因作物在增加农作物产量、抗虫害和抗除草剂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食品工业中的发酵技术也是食品生物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

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通过其代谢反应来改变食品原料的性质和质量。

通过生物发酵,可以制造出多种食品,如酸奶、啤酒、红酒等。

发酵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品等。

食品加工和储存技术也是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对于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和食品变质等问题,研究者们已经通过生物技术开发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利用发酵菌和益生菌防止食品变质,利用抗菌肽等天然抗菌物质防止食品微生物污染等。

食品生物技术还在食品检测和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开发出快速、准确和灵敏的食品检测方法。

利用PCR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菌。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快速和可靠的质量控制手段。

食品生物技术在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食品加工和储存技术以及食品检测和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食品生物技术还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改善食品生产和保障食品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一、我国食品质量管理状况、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意识到食品质量安全重于泰山,企业靠市场,市场靠商品,商品靠质量,以质量站稳市场,以质量开拓市场,并将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应用到食品企业中来。

当前我国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发展并不平衡,出现了两极分化。

经济效益较好的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已初步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而效益滑坡的食品企业,疲于应付生存危机,质量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控现象。

具体来说,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意识淡薄在不少食品企业中,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员工,对食品质量和食品质量管理的认识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比如对产品质量的内涵、质量控制内容认识不足。

一些食品企业的管理层认为产品质量是质量保证部门的事,过多地依赖质量检验。

在许多食品企业,质量的重要性未能体现在各项工作中,当质量与其他指标如产量、销售额发生冲突时,质量往往成为牺牲品。

加强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解决制约质量管理的根本性问题。

食品企业首先要加强企业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手段,完善各项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督,以法治代替人治,积极提高员工积极性并全面参与质量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食品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改进,企业效益不断提升。

2.未能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粗放的原料生产方式制约质量管理。

由于食品生产加工的原料大量来源于千家万户粗放型操作,而非集约化生产的原料基地,生产产业化程度较低,即便现在时髦的公司+农户形式,也难以避免粗放型原料生产带来的各种安全弊病。

粗放的生产管理、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以及多种原料来源,造成原料安全质量的不一致性,农药、兽药残留、寄生虫以及物理性异物等食品安全危害,都可能随着原料进入食品加工过程。

对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追溯性差。

在劳动密集型食品加工方式下,如果不对员工的个人卫生状况进行严格管理,细菌很容易通过这些员工的呼吸、唾液和创口污染正在加工中的食品。

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食品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对食品进行改良和加工,以提高食品生产效率、改善食品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生物技术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食品生物技术的基础原理、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品生物技术的基础原理食品生物技术主要是通过对食品中的成分进行调控和改良,以达到提高食品品质和营养价值的目的。

其核心技术是基因工程,即对食品中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控,以实现对食品特性的调控。

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移、基因编辑等多种手段,可以通过对食品中的基因组进行改造和调控,实现对食品特性的精准调控。

食品生物技术还包括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等多种技术手段,如发酵技术、胰蛋白酶工程、酶制剂工程等,可以通过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改造和调控,以实现对食品特性的调控。

1.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食品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控,以实现对食品特性的调控。

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在玉米、大豆、水稻等多个农作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后的农作物具有抗虫、抗病、耐逆等特性,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生物发酵技术3.酶制剂工程酶制剂工程是利用酶对食品中的成分进行分解和改良,以实现对食品特性的调控。

通过酶制剂工程可以生产葡萄糖、果胶、纤维素等多种食品添加剂和改良剂,在食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基因编辑技术三、食品生物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食品生物技术将逐渐向着精准基因编辑技术的方向发展,可以实现对食品特性的精准调控,为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提供更加精准的调控手段。

2. 食品安全性与环境友好性未来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通过设计安全性评价体系和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保障转基因食品和改良食品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国内外食品安全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1)

国内外食品安全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1)

国内外食品安全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班级:食安092姓名:徐文麒学号: 2009057073摘要: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食品的保藏、检测,和国外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与他们的做法,让我们大致的知道食品安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好的对策和建议。

提出的食品安全良性发展对策对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也能够让大多数不知道食品安全的人们能够知道我国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和所需要做的地方。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保藏;原因分析;发展对策;一、我国食品安全与污染1.1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

早些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剂、农残和兽残等方面出现问题,但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残、兽残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

相反,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生产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一方面传统的食品污染问题继续存在,如沙门菌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问题在我国同样突出,如大肠埃希菌已在国内多个省发生了严重的爆发流行等。

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5年来所获监测数据也表明,食品中农残和兽残的污染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食品中的病原体污染连年以较快速度上升。

1.2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

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概况 (2010-10-21 18:00:05) (一)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动态 1、国际生物技术发展现状生物技术是近 20 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高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轻工食品、海洋开发、环境保护及可再生生物质能源等诸多领域,具有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特征,对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近 10 年来,生物技术获得突破性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产值以每 3 年增长 5 倍的速度递增,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兴起,预计到 2020 年,全球生物技术市场将达到 30,000 亿美元。

在发达国家,生物技术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是25%-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 8-10 倍。

在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医用诊断试剂、活性蛋白与多肽、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药用动植物细胞工程产品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生物保健品等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其中与基因相关的产业发展最强劲。

全球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占生物技术产品市场的 70%以上,占药物市场的 9% 左右,以高于全球经济增长 5 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发展,仅单克隆抗体市场销售额就达 40 亿美元。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高新技术培育的农林牧渔新品种、兽用疫苗、新型作物生长调节剂及病虫害防治产品、高效生物饲料及添加剂等已推广运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996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才 170 万公顷,以后逐年直线上升,到 2004 年已经达到 8100 万公顷,8 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近 48 倍。

照此增长速度预计 2010 年世界范围内 50%的耕地将种植转基因作物,2020 年将增至 80%。

尤其是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 1995 年仅 7500 万美元, 1997 年达 6.7 亿美元,2002 年为 45.2 亿美元,预计到2010 年将达 200 亿美元。

生物技术作物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作物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要 : 国内外生物技术作物食品的检测技术进行 了概述 , 对 重点介绍 了目前使 用较广泛的检测技术 的特 点及其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 并提 出了今后生物技 术作物食品检测技 术的发展方 向。
关 键 词 : 物 技 术 作物 ; 品 ; 测 ; 因 芯 片 生 食 检 基 中图 分 类 号 :53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1 5 12 L)5- 15- 3 Q0 A 10 —88 (O O O 0 3 0
江西农业学报
2 1 ,2 5 :3 0 0 2 ( ) 15~17 3
Aca Ag iu u a in x t r h re Ja g i c
生物 技 术作 物食 品检 测 技术 研 究进 展
尹 全 , 君 , 勇 宋 刘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分析测试中心 , 1 四川 成都 606 ;.农业部转基 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10 6 2 成都) 四川 成都 6 06 ) , 10 6
在许多潜在的问题 , 由于 目前尚缺乏科学依据证明生物
技术作物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 的安全性 , 生物技术作
物产 品对 健康 和环境 潜 在的 风险 引起 了世界各 国政府 和 公众 的极 大关 注与 广 泛 的忧 虑 , 别 是 生 物技 术 作物 食 特
家投入了大量 的人力 和财力, 研究 、 开发和推广生物技 术, 生物技术作物已进人大规模商品化生产阶段 , 生物技 术 npc o et et r ni n et a t o rngn r s iir f gi l r, hnd 106 h a .Iset nT s C ne f vr m n Sf y f asei Co ,M n t o r ut e C e gu606 ,C i ) i ro E o l a e T c p sy A c u n

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生物安全与伦理问题的关注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强 生物安全和伦理监管,确保技术的合 理应用,防范潜在风险。
THANK YOU
感谢观看
的治疗方案。
在农作物育种中创新实践
CRISPR-Cas9技术为农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手 段,可以通过编辑作物基因实现性状改良和品 种创新。
利用该技术,可以培育出抗病、抗虫、抗旱等 优良性状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CRISPR-Cas9还可以应用于作物基因资 源的挖掘和利用,发掘新的基因功能和优良基 因组合,为作物育种提供更多可能性。
生物制药领域面临的挑战
生物制药领域面临着技术更新迅速、法规政策不断调整、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
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机遇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生物制药领域将迎来更多的发 展机遇,如个性化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的发展。
05
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推广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及监管政策解读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
研究生物质能源的高效转化技术,如生物质气化、液化和热解等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开发针对农业、林业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生物质能源转化技 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生物质能源与环保产业融合
推动生物质能源与环保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和环境保护。
基因编辑技术最新进展
CRISPR-Cas9系统原理介绍
CRISPR-Cas9是一种基于细菌免疫系 统的基因编辑技术,通过靶向特定 DNA序列实现基因敲除、插入或修复 。
CRISPR-Cas9技术具有高效、精确和 灵活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 和应用研究领域。

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食品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进行改良和创新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进步。

本文将就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基因编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序列来实现特定性状的改良的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精确地修改食品作物的基因,使其具有更好的抗病性、耐逆性、提高产量等特性。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重要作物的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未来,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成为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工具,为食品生产和食品安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质和保鲜等特性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目前,科学家们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研发的食品添加剂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不仅能够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还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并且对人体健康无害。

这些食品添加剂的研发不仅推动了食品生产技术的进步,也为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食品生物技术可以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解决方案。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成功研发了多种高效的食品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技术,包括PCR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光谱分析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为食品生产和加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为解决食品安全、食品质量和食品供应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食品生物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生物技术就是通过生物技术-T-8±,用生物程序、生产 细胞或其代谢物质来制造食品.改进传统生产过程,以提高人 类生活质量的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有 几个世纪,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许多传统的食品,如面 包、酸奶、奶酪、啤酒、酱油等,始终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近 年来,随着许多新兴的生物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与开发,促进 了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利用基 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对食品资源的改造与改良;二是利用发 酵工程、酶工程技术将农副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如酒类、调昧 品、酸奶类等发酵制品;三是利用生物技术产品进行二次开 发,形成新的产品.如许多功能性的低聚糖、食品添加荆等:四 是利用酵工艺、发酵技术、生物反应器等对传统食品加工工艺 进行改造,降低能耗、提高产率,改普食品品质。此外,与食品 生产相关领域,如食品包装、储存、质量检测、三废处理等方 面,生物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总之,生物技术在食 品领域中有广阔市场和发展前景。必将带来食品工业的新变 革。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述近几年来匿内外食品生物技 术的研究进展。 1基因工程技术
糖化酶
异茬糟醇
量白醇
果腔酶 葡蕾糖异掏群 葡萄糖化醇 柑苷醇 橙皮苷霉 氢基酰化酶 天冬氨瞳酶 碡畦二酯酶 色氯融台成醇 校苷磷酸化酶 纤肇寮酵
发酵原料淀粉藏化,制造葡蕾 枯草杆菌、米曲霉、黑曲霉
悖、怡糖、泉葡糖浆
麦芽、巨大芽孢杆菌、多牯 制造麦芽.啤稻畦造
芽孢杆菌
报霉、黑曲酶、红曲l、内 发酵原料淀粉糖化,制造葡萄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中图分类号:Q789:TS201文赫标识码:A
o前言 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的特性和功
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以及与工程 原理和技术相结合进行社会生产或为社会服务的结合性医 学、农业与食品科学的基础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 食品、化工、环境保护等各个行业…。二十世纪六、七十年 代,生物技术发生了巨大变革,许多专家预言.当生物技术的 潜力得到充分发展时,将会引起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已被公 认为是2l世纪最具开发潜力的高新科技产业之一,当今世 界各国都把生物技术的研究列^高新技术发展规划,我国也 已把生物技术和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 及新材料技术等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技术镇域[副。生物技术 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蛋自质工程、细胞工程、酵工程和发酵工 程等5十方面内容。
细胞工程就是应用细胞生物学方法,按照人们瑗定的设 计,有计划地保存、改变和电Ⅱ造遗传物质的技术。近年来细 胞工程的开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细胞杂交,快速无性繁殖和 细胞育种等方面。利用细胞杂交和细胞培养可生产独特的 食品香昧和风味的添加剂,如香草蠢、可可香素、菠萝风味剂 以及高级的天然色素,如咖噬黄、类胡萝卜素,紫色素、花色 苷素、辣椒素、靛蓝等。并且通过杂种选育,培养的色素古量
收稿日期:2002—0卜-10
基因工程又称DNA重组技术。是指按人的意志,将某一 生物体(供体)的遗传信息在体外经人工与载体相接(重组),构 成重组DNA分子,然后转A另一生物体(受体)细胞中,使被 引进的外源DNA片段在后者内部得以表达和遗传。将这项 技术应用于动植物或做生物上即产生基因工程食品。
孢t

气杆菌,假单帕秆曹
村造直硅诧将、麦芽糖
蕞畦,木瓜、枯革杆菌、霉 啤掴澄清.亦解置白

霉菌
果什、果酒的橙清
放线曾、细菌
制造果蕾锫、果着
黑曲霉、青霉
蛋白加工、童品保薰
黑曲‘
水果加工.去障秸汁苦睐
黑曲霉 霉菌,细菌
防由,DI-L鞋-蛙t桔畦蠢头生丑产桔L汁囊出基现浑酸浊
大陆杆菌、假单胞杆菌
当前,歇、美和日奉在酶工程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发展迅 速。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也正加紧对酵工程的研究与开发, 以便赶上国际上的发展动向。国际上对醇工程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以下几方面(9):(1)运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改 善原有蘸的各种性螗,提高酶的产率和稳定性,使其在后提 取工艺和应用过程中更軎易操作:采用定点突变技术对天 然酶蛋白进行改性或通过蛋白质全新设计出新的奠瑶白。 (2)研究开发新的人工合成蕾和模拟酵,如人工合成的商分 子聚合物聚_4一乙烯基毗啶—烷化物,具有靡蛋白酶的功能, 模氯屙氮酶得到的过渡金属‘蚨、钴、镰等)的氧结合物等多 种固氮蘸模型,这必将把新奠种的研究推到新的高度。(3) 加紧对核酸酶和抗体醇的研究。人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校 酸酶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催化剂,不仅可作用于RNA和 DNA,而且还可以柞用于多糖、氯基酸醇等底物;抗体酶也 具有较高的僵化括性,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底物专一性和主 体专一性。目前,抗体醇催化的反应已包括:水解反应、合 成反应、交按反应、闭环反应、异构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对这两种酶的研究将会为酵的生产开创一条崭新的途径。 (4)研究开发醇的定向固定化技术,拓宽酶的应用范围,使酶 活性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5)研究酶在有机合成和非水 介质中进行生物催化等领域中的应用,也就是对酵化学技术 和非水相酶学的研究,拓宽醇应用钡域。(6)深入进行糖生 物学和糖基转咎奠的研究。大量的研究已表明.复合糖类中 的糖链,在受精、发生、发育、分化、神经系统瓤免疫秉坑恒态 的维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与机体老化、自身免疫丧崭、癌 细胞异常增殖和转移,痛耀体感染等生命现象密切相关,所
随着蛋白质晶博学,计算机技术与基因工程手段相结 台.便出现了蛋白质工程,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即接人 们的意志创造出适台人类需求的.具有不同功能的置白质, 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曾有过的新蛋白质及其众多的新产品, 利用蛋白质工程将可以生产具有特定氨基酸腰序、高级结 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的新型蛋白质,可以定向改造酶的 性熊,生产新型营养功船食品,以全新的思路发展食品工业。 近来国际上又提出置白质全新设计(Protein de laOVf de- sign)的概念,其过程大致是:在确定设计目标后,先根据一 定规则产生初始序列,经过结构预测和构建模型,对序列进 行初步的修改,彝!;后进行基因表达或多肽合成,再经结构检 测,确定是否与原定目标相符,并根据检测结果.指导进一步 设计。通常完成一个蛋白质的全新设计,要经过反复多次设 计_+基因表达或台戚_+检测_+再设计的过程o】。目前该技 术还处在探索阶段,但其应用前景非常诱人。 3细胞工程
自1967年,一种高淀粉台量的马铃薯新品种问世,标志 着基因工程食品首次出现在食品市场.但2年后,发现这种 马铃薯新品种产生龙葵碱毒素而禁止生产。1979年,人们 将重组的牛生长激素注射到乳牛上,可提高乳牛的产奶量而 不影响品质。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西德、阿联酋的研究 人员又发现使用病原茸生产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可以借助这 种病原菌将新的基因转入植物体中。从1983年到1989年, DNA重组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多动植物基因的转移 都是可行的。∞世纪90年代基因工程醇馨乳醇应用于干 酷的生产.它是采用DNA重组技术将牛胃细胞的遗传基因 转移到微生物细胞中(大多采用啤酒酵母),此基因指导微生 物细胞合成凝乳酶,这标志着第一例基因工程食品被人们所 接受。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和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将会 产生许多新的食品品种。
万方数据
以对这方面的研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
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改善劳动条件,降低成本,甚至可以生产 出用其它方法难以得到的产品,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的兴起和发展。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见表1。
表1一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一名
毫曩
主蔓用t
a一淀粉醇
P淀份酶
32 文章编号:1008—9578(2002)06—0032—03
藏套与油脂
2002年第6期
国内外食品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宋贤良1朱利2温其标1彭志英1 (1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州 510640) (2上海正大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200120)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醇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在食品工 业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近况。食品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起着 重要雄动作用。
万方数据
重组,得到的马铃薯可缩短烹调时间,降低成本和原料消耗。 (5)提高肉、奶和畜类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基因工程,尤其是 克隆技术,可提高膏牧产量+满足肉蛋白食品的需求。转基 因动物不仅使产奶或产肉量增加,而且可得到具有特殊功能 的奶或肉类产品,如去乳糖牛奶,低脂牛奶,低腮固醇、低鹰 肪肉食品以及含特殊营养成分的肉食品等。(6)可增加农怍 物产量。基因工程处理过的农作物,产量提高且抗虫害、抗 病毒能力强,耐酸、耐盐和耐恶劣环境(高温、霜冻、干旱等) 能力强。许多抗虫吝的苹果、抗病毒的暗密瓜、黄瓜、抗除草 剂的玉米、西红柿、马铃薯、大豆等都已投放市场。基因工程 还可导致农作物提高固氮能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产品 生产成本。(7)生产可食性疫苗和药物。通过基因工程可使 一些热带作物,如香蕉产生特殊用途的蛋自质,可用来生产 抗肝炎、譬乱、痢疾、腹泻、或其它易感染的肠道疾病的疫苗。 转基因水稻可生产维生隶A前体、富集更多的可防止病毒 感染和贫血症的金属离子。(8)生产珊舶性食品。基因修饰 过的椰菜富台抗氧化性物质;而基因修饰过的茶叶富含黄酮 类物质。此外.将基因工程应用于油料作物.可生产许多不 饱和脂肪酸,如富台油酸、T一亚麻酸的大豆油,富含月桂酸的 菜籽油等[4】。通过转基因技术不仅可以改变脂肪酸的结构, 而且能导致脂肪结构本身的生物协同作用,利用基因工程可 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出许多新奇的脂肪和油脂,以满足许 多功能性食品生产的需求。 2蛋白质工程
生物技术中对食品工业生产影响量大的还是酶工程和 发酵工程,酶工程是指在一定的生物反映器内,利用酶的催 化作用,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是将酶学理 论与化工技术结台而形成的新技术,其应用领域已经遍及农 业、食品、医药、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和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等 各个方面。与此同时,酶工程产业也在快速发展,1998年全 世界工业酶制剂销售额高达16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销 售额将达到30亿美元。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发现的酶有 3000多种,而工业上生产的酶有60多种,真正达到工业规 模的只有20多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