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专题训练七

合集下载

七八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七八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七八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整数?A. -3B. 0C. 1.5D. 2答案:D2.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这个数是:A. 5B. -5C. 0D. 1答案:A3. 计算下列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为0?A. 3+2B. 5-5C. 4×0D. 8÷2答案:B4.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A. 60°C. 90°D. 120°答案:B5. 以下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平行四边形B. 等腰三角形C. 矩形D. 所有选项答案:D6. 一个数的平方是36,这个数是:A. 6B. -6C. 6或-6D. 36答案:C7. 计算下列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为负数?A. (-2)×(-3)B. (-2)×3C. 2×3D. (-2)+3答案:B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0°,那么顶角的度数是:B. 80°C. 60°D. 40°答案:A9. 下列哪个选项是无理数?A. 3.14B. √2C. 0.333...D. 1/3答案:B10. 一个数的立方是-8,这个数是:A. 2B. -2C. 8D. -8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

答案:±512. 一个角的余角是3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

答案:60°13. 计算2的平方根的平方,结果是______。

答案:214.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

答案:180°15. 计算(-3)的立方,结果是______。

答案:-2716. 一个数的倒数是1/4,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17. 一个数的平方是16,这个数可能是______。

答案:±418.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之和是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优秀作业课件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专题训练(七) 与正方形有关的几个常考模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优秀作业课件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专题训练(七) 与正方形有关的几个常考模型
(2)成立
模型二 正方形中过对角线交点的直角问题 3.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正方形A1B1C1O的边OA1, OC1分别交正方形ABCD的边AB,BC于点E,F. (1)求证:△AOE≌△BOF; (2)如果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为a,求这两个正方形重叠的部分四边形OEBF的 面积.
解 : (1)AE= DF,AE⊥DF,理 由如下: 设 AE与 DF相交于 点 P,∵四 边形 ABCD是正方形,∴AD=DC,∠ADC=∠C=90°.又∵动点E,F分别从D,C两 点 同 时 出 发 , 以 相 同 的 速 度 在 直 线 DC , CB 上 移 动 , ∴ DE = CF , ∴△ADE≌△DCF,∴AE=DF,∠DAE=∠CDF.又∵∠CDF+∠ADF=90°, ∴∠DAE+∠ADF=90°,∴∠APD=90°,∴AE⊥DF
【应用】(1)C△BEF=BE+BF+EF=BE+BF+AE+CF=AB+BC=2+2=4 (2)EF=CF-AE,理由如下:如图,在CB上取一点G,使CG=AE,连接DG, ∵AE=CG,∠DAE=∠C=90°,AD=DC,∴△DAE≌△DCG,∴DE=DG, ∠ EDA = ∠ GDC. 又 ∵ ∠ ADC = 90° , ∴ ∠ EDG = ∠ ADG + ∠ ADE = ∠ ADG + ∠ GDC = 90°. 又 ∵ ∠ EDF = 45° , ∴ ∠ FDG = 45° = ∠ EDF. 又 ∵ DF = DF , ∴△EDF≌△GDF,∴EF=GF=CF-CG=CF-AE
2.(模型运用)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从D,C两点同时出发, 以相同的速度在直线DC,CB上移动,连接AE,DF.
(1)如图①,当点E,F分别在边DC,CB上移动时,请写出AE与DF的关系,并 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 第3节 分式方程 解答题专题训练 7含答案解析.docx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 第3节 分式方程 解答题专题训练 7含答案解析.docx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第3节分式方程解答题专题训练⑺一、解答题1.解方程(8分)x- 1 xX- 1 X2 - 12.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某社区要清理一个卫生死角内的垃圾,租用甲、乙两车运送,若两车合作,各运12趟才能完成,需支付运费共4 800元.若甲、乙两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则乙车所运趟数是甲车的2倍,已知乙车每趟运费比甲车少200元.⑴分别求出甲、乙两车每趟的运费;(2)若单独租用甲车运完此堆垃圾,需多少趟?⑶若同时租用甲、乙两车,则甲车运x趟,乙车运y趟,才能运完此堆垃圾,其中x, y均为正整数.①当x=10 时,y=_;当y=10 时,x= _____:②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探究:⑷在⑶的条件下:①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总运费w;②要想总运费不大于4 000元,甲车最多需运多少趟?(1)化简:(2°; + 2°一_ )十互3.— 1 a~ — 2a +1 a— 1x + 1 2(2)解分式方程:- -------- =1x-3 x+34.某校服厂准备加工500套运动服,在加工200套后,改进工艺,使得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20%,结果共用9天完成任务,问校服厂原计划每天加工多少套?5.列方程解下列实际问题某校为美化校园,计划对面积为1800m2的区域进行绿化,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已知甲队每天完成绿化的面积是乙队每天完成绿化面积的2倍,并且在独立完成面积为400m2区域的绿化时,甲队比乙队少用4天.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分别是多少?6.某市组织学术研讨会,需租用客车接送参会人员往返宾馆和观摩地点,客车租赁公司现有45座和60座两种型号的客车可供租用,已知60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比45座的贵100 元.(1)会务组第一天在这家公司租了2辆60座和5辆45座的客车,一天的租金为1600 元,求45座和60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各是多少元?(2)由于第二天参会人员发生了变化,因此会务组需重新确定租车方案,方案1:若只租用45座的客车,会有一辆客车空出30个座位;方案2:若只租用60座客车,正好坐满且 比只租用45座的客车少用两辆① 请计算方案1,2的费用;② 如果你是会务组负责人,从经济角度考虑,还有其他方案吗?7. 解下列分式方程:(2) --------- 1 = -------------------- x-1 (x-l)(x + 2)&列方程解应用题: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 澳门,止于珠海洪湾,总长55千米,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 程.某天,甲乙两辆巴士均从香港口岸人工岛出发沿港珠澳大桥开往珠海洪湾,甲巴士平 均每小时比乙巴士多行驶10千米,其行驶时间是乙巴士行驶时间的丄.求乘坐甲巴士从香6港口岸人工岛出发到珠海洪湾需要多长时间.9. 2019年4月12日,安庆“筑梦号”自动驾驶公开试乘体验正式启动,让安庆成为全国 率先开通自动驾驶的城市,智能、绿色出行的时代即将到来.普通燃油车从A 地到B 地, 所需油费108元,而自动驾驶的纯电动车所需电费27元,已知每行驶I 千米,普通燃油汽 车所需的油费比自动的纯电动汽车所需的电费多0.54元,求自动驾驶的纯电动汽车每行驶 1千米所需的电费.1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在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其他国家感染人 数持续攀升,呼吸机作为本次疫情中重要的治疗仪器,出现供不应求,而我国是全球最大 的呼吸机生产国•很多企业承担了大量生产呼吸机的任务.现某企业接到订单,需生产4,B 两种型号的呼吸机共7700台,并要求生产的A 型呼吸机数量比B 型呼吸机数量多 2100 台.(1)生产A, B 型两种呼吸机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台?如果该生产厂家共有26套生产呼吸机的机床设备,同时生产这两种型号的呼吸机,每套设 备每天能生产A 型呼吸机90台或B 型呼吸机60台,应各分配多少套设备生产A 型呼吸机 和B 型呼吸机,才能确保同时完成各自的任务.12. 在国庆70周年之际,为表达对人民子弟兵的敬意,某班将募集到的60件小礼品邮寄11. (1)解不等式组 % + 2< 3%4%-2<x+4(2)解分式方程口x-2=1给某边防哨卡,计划每名战士分得数量相同的若干个小礼品,结果还剩5个;改为每名战士再多分1个,结果还差6个,这个哨卡共有多少名战士?13.动漫节开幕前,某动漫公司预测某种动漫玩具能够畅销,就分两批分别用32000元和68000元购进了这种玩具销售,其中第二批购进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2倍,但每套进价多了10元.(1)该动漫公司这两批各购进多少套玩具?(2)如果这两批玩具每套售价相同,且全部销售后总利润不少于20000元,那么每套售价至少是多少元?JQ 314.解分式方程:R —1 = (_1)(乂 + 2)15.某班班委主动为班上一位生病住院的同学筹集部分医药费,计划筹集450元,由全体班委同学分担,有5名同学闻讯后也自愿参加捐助,和班委同学一起平均分担,因此每个班委同学比原先少分担45元,问:该班班委有几个?16.甲、乙两公司为某基金会各捐款30 000元.已知甲公司的人数比乙公司的人数多20%,乙公司比甲公司人均多捐20元.甲、乙两公司各有多少人?17.解分式方程:x+4 3(2) ---------- —------I丿兀(兀一1) x-118.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 1.x-2 x⑴若方程的增根为x=2,求a的值;⑵若方程有增根,求a的值;⑶若方程无解,求a的值.19.某文具厂加工一种学生画图工具2500套,在加工了1000套后,采用了新技术,使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1.5倍,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求该文具厂采用新技术前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套这种学生画图工具.20.汽车比步行每小时快24千米,自行车比步行每小时快12千米,某人从A地先步行4 千米,然后乘汽车16千米到达B地,又骑自行车返回A地,往返所用时间相同,求此人步行速度.21 •阅读下列材料:在学习"分式方程及其解法"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亠 + — = 1的解为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X-1 L-X经过小组交流讨论后,同学们逐渐形成了两种意见:小明说:解这个关于X的分式方程,得到方程的解为x=a-2.由题意可得a-2>0,所以a>2,问题解决.小强说:你考虑的不全面.还必须保证时3才行.老师说:小强所说完全正确.请回答:小明考虑问题不全面,主要体现在哪里?请你简要说明:完成下列问题:9 my — 1⑴已知关于X的方程勺解为负数,求m的取值范围;3 — 2x 2 —rix(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一+-—=-1无解.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x~3 3 — x2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40天完成,若乙队先做30天后,甲、乙两队一起合做20 天恰好完成任务,求乙队单独做需要多少天能完成任务?23.解下列方程3 x _(1)— _ — = 一2 ;x-2 2-x24.某商店第一次用600元购进2B铅笔若干支,第二次又用600元购进该款铅笔,但这次每支的进价是第一次进价的丄倍,购进数量比第一次少了30支.(1)求第一次每支铅笔的进价是多少元?(2)若要求这两次购进的铅笔按同一价格全部销售完毕后获利不低于420元,问每支售价至少是多少元?25.岳阳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已正式启动,其中某项工程,若由甲、乙两建筑队合做,6个月可以完成,若由甲、乙两队独做,甲队比乙队少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1)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几个月的时间?(2)已知甲队每月施工费用为15万元,比乙队多6万元,按要求该工程总费用不超过141万元,工程必须在一年内竣工(包括12个月).为了确保经费和工期,采取甲队做a 个月,乙队做b个月(a、b均为整数)分工合作的方式施工,问有哪几种施工方案?26.某班有45名同学参加紧急疏散演练.对比发现:经专家指导后,平均每秒撤离的人数是指导前的3倍,这45名同学全部撤离的时间比指导前快3秒.求指导前平均每秒撤离的人数. 27.东营市新建火车站站前广场需要绿化的面积为46000平方米,施工队在绿化了22000 平方米后,将每天的工作量增加为原来的1.5倍,结果提前4天完成了该项绿化工程,则该项绿化工程原计划每天完成多少平方米?28.解答下列各题:x+2y x+2y2x x + 129.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竺+ —=的解是非负数?x-1 1-x丄3 2f2x+v = 5 30.(1)解方程:x x+2;(2)解方程组:丘-)=1【答案与解析】一、解答题1.(1) x=2;(2)无解试题分析:首先进行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然后进行求解,最后需要对所求的解进行验根.试题解析:(1) %2—2x+2=x"—x —x=—2 x=2经检验,x=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x2+2x+l~4=x2 -1 2x=2 x=1经检验,x=l是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无解.考点:解分式方程2.(1)甲、乙两车每趟的运费分别为300元、100元;(2)单独租用甲车运完此堆垃圾,需运18 趟;(3) @16, 13, y=36 —2x; (4)①w=100x+3600,②甲车最多需运4 趟.(1)设甲、乙两车每趟的运费分别为m元,n元,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2)设单独租用甲车运完此堆垃圾,需运a趟,由题意累出分式方程,求解即可;(3)①列出分式方程求解即可;②根据题意,列出分式方程转换形式即可;(4)①结合(1)和(3)的结论,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②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⑴设甲、乙两车每趟的运费分别为m元,n元,由题意,得m-n = 20012(m+n) = 4800m = 300解得H = 100答:甲、乙两车每趟的运费分别为300元、100元;(2)设单独租用甲车运完此堆垃圾,需运a趟,由题意,得解得a = 18经检验,a = 18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单独租用甲车运完此堆垃圾,需运18趟;⑶①由题意,得—= 1, y = 16; 1 = 1, x = 13;18 36 18 36②由题意,得話討,・*.y=36 — 2x ;(4)①由(1)和(3),得总运费为 w=300x+100y=300x+100(36—2x)=100x+3600,②由题意,得 100x+3600<4 000,/.x<4.答:甲车最多需运4趟.【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3. (1) — ;(2) x = —9 .2 (1)先提取公因式,再约分后进行分式的加减,最后计算分式的除法;(2)先化为整式 方程,解整式方程后注意检验是否为原方程的解./ 八 /2夕+2。

中考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下面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又是中心对称图形A.B.C.D.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22=B3=C.3D.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D.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6.下列四个说法:①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①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①a2的算术平方根是a;4.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7.0.6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0.8B .-0.8C .0.8±D .0.48.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如下图的一道证明题.其中①①①分别填写( )A .中线、DE AC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B .中位线、DE AC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C .中线、CF AD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D .中位线、DE AC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9()2510b c +++=,则a b c +-的值是( ) A .4B .-2C .-4D .210.若函数y kx k =+(k 为常数,且0k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其图像可能是( )A .B .C .D .11.已知111222(,),(,)P x y P x y 是函数12y x =-图象上的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12y y >B .12y y ≤C .当12x x <时,12y y <D .当12x x <时, 12y y >12.如图,在①ABCD 中,若①A =2①B ,则①D 的度数为( )A .30°B .45°C .70°D .60°13.已知a =b =2a 2+b 2的值为( ) A .14B .16C .18D .2014. 如下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①B=90°,将∆ABC 绕顶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AB’C’,则①BAC’等于( )A .60°B .105°C .120°D .135°15.如图,等边AOB 中,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点A 坐标为(,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30︒,此时点A 对应点'A 的坐标是( )A .(B .()2,0C .()0,2D .)16.如图,矩形ABCD 中,O 为AC 的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与AB 、CD 交于点E 、F ,连接BF 交AC 于点M ,连接DE 、BO .若60COB ∠=︒,2FO FC ==,则下列结论:①FB OC ⊥;①EOB CMB △≌△;①四边形EBFD 是菱形;①MB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7.如图,菱形OABC 的一边OA 在x 轴上,将菱形OAB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75°至'''OA B C 的位置,若OB =①C =120°,则点B'的坐标为( )A .(3B .(3,C .D .18.在△ABC 中,AC =AB ,D ,E ,F 分别是AC ,BC ,AB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 .四边形DEBF 是矩形B .四边形DCEF 是正方形C .四边形ADEF 是菱形D .△DEF 是等边三角形19.小军用作图象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了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图象l 1、l 2,如图所示,则这个方程组是( )A .22112y x y x =-+⎧⎪⎨=-⎪⎩B .22y x y x =-+⎧⎨=-⎩C .38132y x y x =-⎧⎪⎨=-⎪⎩D .22112y x y x =-+⎧⎪⎨=--⎪⎩20.有下列说法:(1)-6是36的一个平方根;(2)16的平方根是4;(3)2=;(4(5)当0a ≠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21.按要求各写出一个数:负整数______;无理数______.22.如图,在△ABD 中,①D =90°,CD =6,AD =8,①ACD =2①B ,BD 的长为_____.23. 24.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 25.计算:0(-2)2=____.26.如图,线段AB 和CD 关于点O 中心对称,若40B ∠=︒,则D ∠的度数为________.27的结果为_____.28.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3133x y ax y +=+⎧⎨+=⎩的解满足3x y +≤,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29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30.对于任意有理数a ,定义运算①:当2a ≥-时,①a a =-;当2a <-时,①a a =.则()425+-=⎡⎤⎣⎦▽▽____.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二次函数y =(x ﹣2)2+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x ﹣2,x+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33.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放置在直角坐标系内,A (﹣2,0),则点D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34.已知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DC 边上,4DE =,2EC =,如图,把线段AE 绕点A 旋转,使点E 落在直线BC 上的点F 处,则F 、C 两点间的距离为___.35.如图,DE 为①ABC 的中位线,点F 在DE 上,且①AFB =90°,若AB =8,BC =10,则EF =______.36.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1,2P -关于原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如图,在ABC 中,BD 平分ABC ∠,CD BD ⊥,垂足为D ,E 为AC 的中点.若10AB =,6BC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交点为O ,点E 为BC 边的中点,OCB 30∠=︒,如果OE =2,那么对角线BD 的长为______.39.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120CAD ∠<︒,点,M N 分别是AE ,CD 的中点,连结MN ,BD ,当30ADB ∠=︒,2AD =,5BD =时,MN 的长度为__________.40.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如图,面积为25的正方形ABCD 变成面积为20的菱形BCEF 后,则AF 的长为 __________.三、解答题41.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纸板是由两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板拼接而成的,已知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面积为162平方厘米,求正方形纸板的边长.42.先化简,再求值:22321()2422a a a a a a a +--+÷+---,其中a 2 43.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4AB =,8AD =,E 是AD 边上一点,折叠纸片使点B 与点E 重合,其中MN 为折痕,连结BM 、NE .若2DE =,求NC 的长.44.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 ,B ,C 都是格点,请证明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45.无刻度直尺作图:图1 图2 (1)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 的形状.(2)在图1中,先过E 点画一条直线平分四边形ABCD 的面积,再在AB 上画点F ,使得AF =AE .(3)在图2中,先在AD 上画一点G ,使得①DCG =45°;连接AC ,再在AC 上画点H ,使得GH =GA .46.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是AD 的中点,连接OE ,过点D 作DF ①AC 交OE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AF .(1)求证:AOE △①DFE △;(2)判定四边形AOD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7.先化简,再求值:1111x x x ---+.其中x 48.某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学校拟举办“创文知识”抢答案,欲购买A B 、两种奖品以抢答者.如果购买A 种25件,B 种20件,共需480元;如果购买A 种15件,B 种25件,共需340元.(1)AB 、两种奖品每件各多少元?(2)现要购买AB 、两种奖品共100件,总费用不超过1120元,那么最多能购买A 种奖品多少件?49.已知y =2xy 的n 次方根(n 为大于1的整数)50.某校实行学案式教学,需印制若干份数学学案.印刷厂有甲、乙两种收费方式,除按印数收取印刷费外,甲种方式还需收取制版费,而乙种方式不需要.两种收费方式 的费用 y (元)与印刷份数 x (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甲种收费方式的函数关系式是 ,乙种收费方式的函数关系式是 ;(2)该校八年级每次需印制 400 份学案,选择哪种印刷方式印刷比较合算?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D【分析】根据菱形.正方形.矩形的判定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两条对角线垂直并且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错误;B.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项错误;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选项错误;D.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为真命题,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正方形.矩形的判定,熟练掌握是关键.2.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选项错误;B、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选项错误;D、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所以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掌握概念是关键. 3.C【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逐一判定即可.【详解】A选项,22=,正确;B3=,正确;=,错误;C选项,3D选项,=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即可解题.4.B【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判断即可.【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识别,解题关键是抓住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5.D【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但是互相平分,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但是不一定相等,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垂直,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对角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6.C【分析】利用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立方根的求法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①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符合题意;①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①a2的算术平方根是a(a≥0),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符合题意;2,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符合题意;假命题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真假命题,两点见的距离,平行线的判定,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求法等知识点,熟知相关定义以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7.A【分析】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由此求解即可.【详解】解:①20.80.64=,①0.64的算术平方根是0.8,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8.D【分析】证明DE是①ABC的中位线,得DE①AC,DE=12AC,再证AC=DF,然后由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①点D,E分别是AB,BC的中点.①DE是①ABC的中位线,①DE①AC,DE=12AC,又①EF=DE,①AC=DF,①四边形ADFC是平行四边形,故①代表:中位线,①代表:DE①AC,①代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证出DE①AC,DE=12AC是解题的关键.9.B【分析】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二次方的非负性和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出a、b、c的值,然后再代入代数式求值即可.【详解】解:()2510 b c+++=,①205010abc-=⎧⎪+=⎨⎪+=⎩,解得:251a b c =⎧⎪=-⎨⎪=-⎩,①()()=251=251=2a b c +-+----+-,故B 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二次方的非负性和绝对值的非负性,根据题意求出a 、b 、c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0.A【分析】先根据题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①函数y kx k =+(k 为常数,且0k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①0k >,①函数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知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D【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可知.【详解】解:根据k <0,得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①当x 1<x 2时,y 1>y 2,①当x 1>x 2时,y 1<y 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正比例函数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①当k >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①当k <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2.D【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①A +①B =180°,再由已知条件①A =2①B ,即可得出①B 的度数,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即可求出①D 的度数.【详解】解:①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①AD ①BC ,①B =①D ,①①A +①B =180°,①①A =2①B ,①2①B +①B =180°,解得:①B =60°;①①D =6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C【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及完全平方公式可进行求解.【详解】解:①a =b =2①((2222229918a b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14.B【详解】试题分析:由①ABC 绕顶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①AB′C′,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①CAC′=60°,而等腰直角①ABC 中,①B=90°,得①BAC=45°,所以①BAC′=①BAC+①CAC′.解:①①ABC 绕顶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①AB′C′,①①CAC′=60°,又①等腰直角①ABC 中,①B=90°,①①BAC=45°,①①BAC′=①BAC+①CAC′=45°+60°=105°.故答案为B .考点:旋转的性质.15.C【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可知①AOB=60°,OA 与y 轴所成锐角为30°,可知'A 落在y 轴上,作AC①OB ,垂足为C ,求出OA 长即可.【详解】解:①等边AOB ,①①AOB=60°,①OA 与y 轴所成锐角为30°,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30︒,可知'A 落在y 轴上,作AC①OB ,垂足为C ,2OA =,①()'0,2A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明确旋转后的A′所在位置,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A 长.16.B【分析】连接BD ,先证明①BOC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O=BC ,又FO=FC ,从而可得出FB①OC ,故①正确;因为①EOB①①FOB①①FCB ,故①EOB 不会全等于①CBM ,故①错误;再证明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由OB①EF 推出四边形EBFD 是菱形,故①正确;先在Rt①BCF 中,可求出BC 的长,再在Rt①BCM 中求出BM 的长,从而可知①错误,最后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连接BD ,①四边形ABCD 是矩形,①AC=BD ,AC 、BD 互相平分,①O 为AC 中点,①BD 也过O 点,①OB=OC ,①①COB=60°,①①OBC 是等边三角形,①OB=BC ,又FO=FC ,BF=BF ,①①OBF①①CBF (SSS ),①①OBF 与①CBF 关于直线BF 对称,①FB①OC ,①①正确;①①OBC=60°,①①ABO=30°,①①OBF①①CBF ,①①OBM=①CBM=30°,①①ABO=①OBF ,①AB①CD ,①①OCF=①OAE ,①OA=OC ,易证①AOE①①COF ,①OE=OF ,①OB=OD ,①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又①EBO=①OBF ,OE=OF ,①OB①EF ,①四边形EBFD 是菱形,①①正确;①由①①知①EOB①①FOB①①FCB ,①①EOB①①CMB 错误,①①错误;①FC=2,①OBC=60°,①OBF=①CBF ,①①CBF=30°,①BF=2CF=4,①CM=12①BM=3,故①错误. 综上可知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2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D【分析】根据角度的计算可得45AOB '∠=︒,过B '作B D x '⊥轴,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如图,过B '作B D x '⊥轴,将菱形OAB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75°至'''OA B C 的位置,75BOB '∴∠=︒四边形OABC 是菱形, ①C =120°,120OAB C ∴∠=∠=︒,AO AB =, ∴()1180302AOB OAB ∠=︒-∠=︒ ∴45AOB '∠=︒OB 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 =OB '∴=OD DB ''∴===∴点B'的坐标为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45AOB '∠=︒是解题的关键.18.C【分析】根据中位线性质可得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D=AF ,可得四边形ADEF 是菱形.【详解】解:结论:四边形ADEF 是菱形.理由如下:①CD =AD ,CE =EB ,①DE①AB,①BE=EC,BF=FA,①EF①AC,①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①AC=AB,①AD=AF,①四边形ADEF是菱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关键.19.D【分析】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为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所组方程组的解.因此本题需根据图中直线所经过的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联立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得出所求的方程组.【详解】解:由图可知:直线l1过(2,﹣2),(0,2),因此直线l1的函数解析式为:y=﹣2x+2;直线l2过(0,﹣1),(2,﹣2),因此直线l2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1;因此所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22112y xy x=-+⎧⎪⎨=--⎪⎩;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20.B【分析】根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逐个判断即可.【详解】(1)6-是36的一个平方根,则此说法正确;(2)16的平方根是4±,则此说法错误;(3)(2)2=--=,则此说法正确;(44=,4是有理数,则此说法错误;(5)当a<0综上,正确的说法有2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与立方根,熟练掌握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是解题关键.21.-2(答案不唯一)(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负整数及无理数的概念写出相应的答案即可.【详解】解:负整数:-2故答案为:-2(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数的分类,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22.16.【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①B=①CA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计算即可.【详解】解:①①D=90°,CD=6,AD=8,①AC=10,①①ACD=2①B,①ACD=①B+①CAB,①①B=①CAB,①BC=AC=10,①BD=BC+CD=16,故答案:16.【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23.﹣41.24=-;1.224.0或1【详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知,3x xx =⎧⎪ , 解得x=1或0,故填:0或1.25.3【分析】根据零次幂和绝对值的计算法则化简,再按照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解:0(-2)2=1+2=3. 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与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6.40°【分析】根据线段AB 和CD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可以证明ABO CDO △≌△,则B D ∠=∠,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详解】解:①线段AB 和CD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40B ∠=,①AO =CO ,BO =DO ,又①①AOB =①COD ,①ABO CDO △≌△(SAS ),①B D ∠=∠,①D ∠的度数为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27.【详解】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先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原式﹣.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灵活利用二次根式的化简是解题关键,比较简单. 28.8a ≤【分析】两方程相加得444x y a +=+,继而知14a x y +=+,结合3x y +≤得134a +≤,解之即可.【详解】解:两方程相加,得:444x y a +=+,14a x y ∴+=+, 3x y +≤,134a ∴+≤, 解得8a ≤,故答案为:8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关于a 的不等式.29.0a ≥且2a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为负数,分母不能为零,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a≥0,a ﹣2≠0,解得:a≥0且a≠2,故答案为:a≥0且a≠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及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利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为负数,分母不能为零得出不等式是解题关键.30.1-.【分析】根据行定义的运算逐级展开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43+-⎡⎤⎣⎦▽▽,①32-<-,=∴▽(-3)-3;①原式==▽(4-3)▽1,又12>-,①原式==▽1-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种新定义运算;关键在于能通过题干理解新定义运算的法则. 31.y =x 2+2.【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进行求解.【详解】解:二次函数y =(x ﹣2)2+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y =(x ﹣2+2)2+2=x 2+2;故答案为y =x 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平移,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32.﹣1<x <2【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点P 在第二象限,再利用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可得关于x 的不等式组,然后解不等式组即可.【详解】解:①点P (x ﹣2,x +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①点P 在第二象限,①2010x x -<⎧⎨+>⎩, 解得:﹣1<x <2,故答案为:﹣1<x <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33.(0,【分析】连接AD ,先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可得60OAD ∠=︒,从而可得30ADO ∠=︒,再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24AD OA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得OD 的长,由此即可得.【详解】解:如图,连接AD ,(2,0)A -,2OA ∴=,六边形ABCDEF 是正六边形,1180(62)6026OAD ︒⨯-∴∠=⨯=︒, ∴在Rt AOD 中,30ADO ∠=︒,24AD OA ∴==,OD ∴==(0,D ∴,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六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二次根式的化简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正六边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34.2或10.【分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线段AE 顺时针旋转时,利用题干条件得到1ADE ABF ∆≅∆,进而得到FC EC =;①当线段AE 逆时针旋转时,利用题干条件得到2ABF ADE ∆≅∆,进而得到22F C F B BC =+.【详解】解:①当线段AD 顺时针旋转得到1F 点,在ADE ∆和1ABF ∆中,190AE AF D ABC AD AB =⎧⎪∠=∠=︒⎨⎪=⎩,1ADE ABF ∴∆≅∆,14DE BF ∴==,12EC FC ∴==; ①逆时针旋转得到2F 点,同理可得2ABF ADE ∆≅∆,24F B DE ∴==,2210F C F B BC =+=,故答案为2或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旋转的方向,此题难度不大.35.1BC=5,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得DE=12AB=4,进而可求解.一半得到DF=12【详解】解:①DE为①ABC的中位线,BC=10,BC=5,①DE=12①①AFB=90°,D为AB的中点,AB=8,AB=4,①DF=12①EF=DE-DF=5-4=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性质,熟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答的关键.36.1,2【分析】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详解】解:点P的坐标是(1,-2),则关于原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37.2【分析】如图,延长CD交AB于F,再证明①BDC①①BD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F=BC=6,CD=DF,然后可求出AF,最后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延长CD 交AB 于F在①BDC 和①BDF 中90DBC DBF BD BD BDC BDF ︒∠=∠⎧⎪=⎨⎪∠=∠=⎩①①BDC ①①BDF (ASA )①BF =BC =6,CD =DF①A F =AB -BF =4.①CD =DF ,CE =EA①DE =12AF =2.故填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38.8【分析】由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24OC OE ==,然后根据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平分来求BD 的长度. 【详解】解: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的交点为O ,OC OA ∴=,AC BD =,90ABC ∠=︒.又①点E 为BC 边的中点,OE BC ∴⊥,30OCB ∠=︒,2OE =,24OC OE ∴==,28AC OC ∴==,8BD ∴=.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能根据矩形的性质和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OD的长是解此题的关键.题型较好,难度适中.39【分析】连接EC,EB,设F为ED中点,连接MF,NF,根据中位线定理,求出MF和NF,再证明①BAD①①CAE,得到BD=EC=5,①AEC=①ADB,从而推出EC①AD,可推出MF①NF,再用勾股定理算出MN即可.【详解】解:连接EC,EB,设F为ED中点,连接MF,NF,可得:MF①AD,NF①EC,且MF=12AD=1,NF=12EC,①①ABC和①ADE为等边三角形,①AE=AD,AB=AC,①EAD=①BAC=60°,①①BAD=①EAC,①①BAD①①CAE(SAS),①BD=EC=5,①AEC=①ADB=30°,①EC平分①AED,①EC①AD,①MF①AD,FN①EC,①MF①NF,在①MNF中,=.【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有一定难度,解题的难点在于构造出MN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FMN.40【分析】根据题意延长EF ,与AB 交于G ,作FH BC ⊥于H ,得出四边形GBHF 为矩形,进而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延长EF ,与AB 交于G ,作FH BC ⊥于H .由面积为25的正方形ABCD 可得5AB BC ==,面积为20的菱形BCEF 可得·20BC FH =, ①2045FH ==,①541,3AG GF =-==,①AF.【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问题,熟练掌握正方形、矩形和菱形的性质以及运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题的关键.41.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18厘米【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详解】解:设小长方形的宽为x 厘米,则小长方形的长为2x 厘米,即得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2x 厘米,根据题意得:2162x x ⋅=,①281x =,取正值9x =,可得218x =,①答: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18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正方形的面积公式.42.12a a -+,1【分析】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依次计算,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原式=2(2)(23)2(2)2·41a a a a a a a --+++--- =2212·(2)(2)1a a a a a a -+-+-- =2(1)2·(2)(2)1a a a a a --+-- =12a a -+当a 2=时, 原式1==【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43.113NC =. 【分析】利用对称的性质得出BM ME BN NE BMN EMN ==∠=∠,,,进而得出BM ME BN NE ===,证明四边形BMEN 是菱形,再利用菱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得出答案.【详解】解:①B 、E 两点关于直线MN 对称,①BM ME BN NE BMN EMN ==∠=∠,,,在矩形ABCD 中,AD BC ∥,①EMN MNB ∠=∠,①BMN MNB ∠=∠,①BM BN =,①BM ME BN NE ===,①四边形BMEN 是菱形;设菱形BMEN 的边长为x ,①826AM AD DE ME x x =--=--=-,在Rt ABM 中,222AB AM BM +=,①()22246x x +-=,①解得:133x =. ①1311833NC BC BN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正确应用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4.见解析【分析】以C 为原点,构建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证明点B 在直线AC 上即可.【详解】解:以C 为原点,构建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有C (0,0),A (-2,4),B (-1,2),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把A (-2,4)代入得,4=-2k ,解得,k =-2,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2x ,①x =-1时,y =2,①点B在直线AC上,①A,B,C三点共线.【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正确地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45.(1)四边形ABCD是菱形,理由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只需要证明AB=CD=AD=BC即可得到结论;(2)如图连接AC,BD交于点T,作直线ET交BC于G,连接AG交BD于H,连接CH 并延长交AB于F,则直线EG,点F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取格点T,连接CT交AD于G,取格点M、N,连接MN交BC于P,连接GP交AC于H,则点G、H即为所求;(1)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理由如下:由题意得55,,AB CD AD BC=====①AB=CD=AD=BC,①四边形ABCD是菱形;(2)解:如图连接AC,BD交于点T,作直线ET交BC于G,连接AG交BD于H,连接CH并延长交AB于F,则直线EG,点F即为所求;如图所示建立如下平面直角坐标系,①点A 的坐标为(0,4),点D 的坐标为(-3,0),点C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5,4),①直线AD 的解析式为443y x =+,直线BD 的解析式为1322y x =+,点T 的坐标为(1,2), ①点E 的坐标为(-2,43) , ①直线ET 的解析式为21699y x =+, 同理可得直线BC 的解析式为4833y x =-, 联立216994833y x y x ⎧=+⎪⎪⎨⎪=-⎪⎩, 解得483x y =⎧⎪⎨=⎪⎩, ①点G 的坐标为(4,83), ①直线AG 的解析式为143y x =-+, 联立1431322y x y x ⎧=-+⎪⎪⎨⎪=+⎪⎩, 解得33x y =⎧⎨=⎩, ①点H 的坐标为(3,3),①直线CH 的解析式为36y k =-,当y =4时,103x =, ①点F 的坐标为(103,4), ①103AF =, 又①103AE ==, ①AF =AE ;。

中考数学八年级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八年级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八年级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aa b--可变形为( ) A .aa b-- B .a a b-- C .a a b-+ D .a b a-- 2.如图,已知AB CD =,AD 与BC 交于点O ,BO DO =,要使AOB COD ≌,则还需要下列条件( )A .AO CO =B .AO AC = C .BO BD = D .AC BC =3.不等式组1030x x +>⎧⎨->⎩的解是( )A .1x >-B .3x >C .13x -<<D .3x <4.在2x y ,21m π--,310xy ,+m n m ,5b c a -+,211x x --中,分式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A -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B 点的坐标是( ) A .(0,5)B .()4,5-C .(4,1)-D .(0,1)6.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3+B .3=C 2D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B .等腰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相等C .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一定交于一点8.如图,直线MN 是四边形MANB 的对称轴,点P 在MN 上.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M =BMB .AP =BNC .∠ANM =∠BNMD .∠MAP =∠MBP9.如图,在ABC ∆中,90C ∠=︒,DE 垂直平分AB ,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若30CAE B ∠=∠+︒,则B ∠的度数为( )A .40︒B .30︒C .25︒D .20︒10.2022年北京冬奥会获得金牌的前10名国家如表:则这10个国家金牌数量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7,8B .8,8C .8,7D .7,711.小亮要计算一组数据80,82,74,86,79的方差21s ,在计算平均数的过程中,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0,2,6-,6,1-,记这组新数据的方差为22s ,则21s 与22s 的大小关系为( )A .2212s s <B .2212s s > C .2212s s =D .无法确定12.勾股定理是一个古老的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数学家曾建议用图1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如图1,以()Rt ABC AB AC >△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最大的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向上折叠,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 )A .正方形BCMN 的面积B .四边形NPAB 的面积C .正方形ACDE 的面积D .Rt ABC △的面积13.某电脑公司销售部对20位销售员本月的销售量统计如下表:则这20位销售人员本月销售量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19,20 B .19,25C .18.4,20D .18.4,2514.如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统计,则这组数据(年龄)的中位数是( )A .15B .14C .13D .1615.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按以下步骤作图:∠以B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BA 、BC 于M 、N 两点;∠分别以M 、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 ;∠作射线BP ,交边AC 于D 点,若5,3AB BC ==,则线段CD 的长为( )A .32B .53C .43D .8516.如果一条直线l 经过不同的三点(,)A a b ,(,)B b a ,(,)C a b b a --,那么直线l 经过( ) A .第二、四象限 B .第一、二、三象限 C .第一、三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17.如图是国际数学日当天淇淇和嘉嘉的微信对话,根据对话内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B .C .D .18.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作三角形,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3,4B .6,8,10C .5,8,13D .12,13,1419.人数相等的甲、乙两班学生参加了同一次数学测验, 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平均分都为110,甲、乙两班方差分别为340、280,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为( ) A .甲班B .乙班C .两班成绩一样稳定D .无法确定20.如图,点,E F 在矩形ABCD 的对角线BD 所在的直线上,BE DF =,则四边形AECF 是( )A .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菱形D .正方形二、填空题21.将函数3y x =的图象沿y 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227.35=,则0.005403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23.当1a =时,代数式()2122a a --+的值为_______.24.在函数35y x =-+的图象上有()11,A y ,()21,B y -,()32,C y -三个点,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2520200b -=,则b a =______.26.在菱形ABCD 中,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且AB =10cm ,AC =12cm .则菱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cm 2.27.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 ,其中一边长为3cm ,则底边长等于_____cm . 28.已知过点()1,1的直线(0)y ax b a =+≠不经过第四象限,设3s a b =+,则s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9.如果一次函数()3 y m x m =-+的图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30.正比例函数2xy m =-的图像在第一、第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31.化简:=__.32.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AB ⊥,垂足为F ,DE DG =,ADG △和AED △的面积分别为52和36,则EDF 的面积为__________.33.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像与正比例函数3y x =的图像平行且经过点(1,1)-,则b 的值为____.34.如图所示,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即BC =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的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已知左边滑梯与地面的夹角∠ABC =27°,则右边滑梯与地面的夹角∠DFE =________°.35.如图,在矩形ABCD 中,6AB =,10BC =,点E ,F 分别为AD ,BC 上的点,AE =2,且EF 过矩形ABCD 的对称中心O .若点P ,Q 分别在AB ,CD 边上,且EF ,PQ 将矩形ABCD 的面积四等分,则BP 的长为______.3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面积为50的正方形,BG 平分CBD ∠,点E 、F 分别在BC 和BG 上,则CF E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3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P 的坐标为22⎛ ⎝⎭,将线段1OP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长度伸长为1OP 的2倍,得到线段2OP ;又将线段2OP 绕O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长度伸长为2OP 的2倍,得到线段3OP ;如此下去,得到线段4OP ,5OP ,K ,(n OP n 为正整数),则点2022P 的坐标是______ .38.清代数学家梅文鼎在《勾股举隅》一书中,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正方形ABDE 的方法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若Rt∠ABC 的斜边AB =5,BC =3,则图中线段CE 的长为____.3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1POA ∆,212P A A ∆,323P A A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直角顶点1()3,3P ,2P ,3P.…均在直线143y x =-+上.设11POA ∆,212P A A ∆,323P A A ∆,…的面积分别为1S ,2S ,3S ,….依据图形所反映的规律,则2019S =_______.40.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30,2A AD BD ∠=︒==,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等于_____.三、解答题41.解不等式(组). (1)()328x x +<+;(2)()5131131722x x x x ⎧->+⎪⎨-≤-⎪⎩.42.已知a ,b ,c 是∠ABC的三边长,如果2(5)|12|0c b -+-,试判断∠ABC 的形状.43()021120222π---() 44.已知函数24y x =-+.(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2)求出这个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的交点的坐标. 45.解方程:2211111x x x x x +=+--+ 46.已知3是7a +的平方根,2的算术平方根为1b -,5c -的立方根为2-. (1)求a ,b ,c 的值;(2)先化简,后求值:()()()2222222232332a b ab ac a b ab ac ab -+----47.已知,如图,在ABC 中,45B ∠=︒,60C ∠=︒,AB =(1)∠A = °; (2)求点A 到BC 的距离; (3)求BC 的长(结果用根号表示)48.下面提供某市楼市近期的两幅业务图:图(甲)所示为2012年6月至12月该市商品房平均成交价格的走势图(单位:万元/平方米);图(乙)所示为2012年12月该市商品房成交价格段比例分布图(其中为每平方米商品房成交价格,单位:万元/平方米).(1)根据图(甲),写出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该市商品房平均成交价格的中位数;(2)根据图(乙),可知x=;(3)2012年12月从该市的四个不同地段中的每个地段的在售楼盘中随机抽出两个进行分析:共有可售商品房2400套,其中成交200套.请估计12月份在全市所有的60000套可售商品房中已成交的并且每平方米价格低于2万元的商品房的套数.49.如图,在Rt△ABC中,∠C=90°,∠A=30°,点D是AB中点,点E为边AC上运动,连接CD,DE,以DE为边在DE的左侧作等边△DEF,连接BF.(1)求证:△BCD为等边三角形;(2)求∠DBF的度数;(3)当∠CDE=30°时,若CE=2,求AB的长.参考答案:1.B【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a a a b a b-=---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A【分析】由条件知:已知有两条边对应相等,则添加的条件可以是第三边对应相等或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即可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结合四个选项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B CD =,AD 与BC 交于点O ,BO DO =,∴当AO CO =或ABO CDO ∠=∠时,则有△≌△AOB CO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悉全等三角形的几个判定定理是关键. 3.B【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详解】解:1030x x +>⎧⎨->⎩①②, 由∠式得x >-1;由∠式得x >3,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3.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4.C【分析】根据分式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在2x y ,21m π--,310xy ,+m n m ,5b c a -+,211x x --中,2x y ,+m n m ,5b c a -+,211x x --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是分式,共有4个.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形如A B,其中A 、B 都是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分式,熟练掌握分式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D【分析】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答案.【详解】解:将点(2,3)A -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B 点的坐标是()22,32-+-,即()0,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向右平移a 个单位,坐标P (x ,y )⇒P ' (x +a ,y );向左平移a 个单位,坐标P (x ,y )⇒P '(x -a ,y );向上平移b 个单位,坐标P (x ,y )⇒P '(x ,y +b );向下平移b 个单位,坐标P (x ,y )⇒P '(x ,y -b ). 6.C【分析】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减法、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3与B .C 2,此选项计算正确,符合题意;D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同类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7.D【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对A 进行判断;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B 进行判断;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C 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对D 进行判断.【详解】解: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之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所以A 选项错误;B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所以B 选项错误;C.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C选项错误;D.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一定交于一点,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8.B【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得到AM=BM,∠ANM=∠BNM,∠MAP=∠MBP,由此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直线MN是四边形MANB的对称轴,∠AM=BM,∠ANM=∠BNM,∠MAP=∠MBP,故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现有条件,无法推出AP=BN,故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成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图形全等,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9.D【分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得到EA=EB,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DE垂直平分斜边AB,∠EA=EB,∠∠EAB=∠B,∠∠AEC=2∠B,∠∠B+30︒+∠B+∠B=90︒,解得,∠B=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0.B【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0个国家中金牌数排第5和第6的分别为8枚和8枚, 所以中位数为882+=8枚, 金牌数为8枚的有3个国家,最多,所以众数为8枚,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中位数和众数,熟练掌握中位数是吧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正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组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解题的关键.11.C【分析】根据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这组数据的波动情况不变,即方差不变,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常数后,它的平均数都加上(或都减去)这一个常数,方差不变,∠2212s s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关键是掌握一组数据都加上同一个非零常数,方差不变. 12.D【分析】本题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得BCK CMP ∆∆≌,故可得BCK ACK CMP ACK S S S S ∆∆∆∆-=-,即ABC S S ∆=阴影,可得答案.【详解】依题意,在CMP ∆和BCK ∆中,90BCK M ︒∠=∠=,在Rt ABC ∆中,90ABC ACB ︒∠+∠=,又90ACB ACM ︒∠+∠=,ABC ACM ∴∠=∠,在和BCK ∆中CMP ∆,ABC ACM BC CMBCK M ∠=∠⎧⎪=⎨⎪∠=∠⎩, ∴ BCK CMP ∆∆≌,BCK CMP S S ∆∆∴=,BCK ACK CMP ACK S S S S ∆∆∆∆-=-,ABC S S ∆=阴影,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及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3.C【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由此即可解答.【详解】平均数为:12414520830320⨯+⨯+⨯+⨯ =18.4(台), 中位数为:20220+=20(台),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求法以及中位数的求法,熟知求平均数的公式及中位数的确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4.A【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详解】解: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15岁, 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5岁.故选:A .【点睛】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15.A【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得BD 平分∠ABC ,过D 点作DE ∠AB 于E ,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则DE =DC ,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 =4,然后利用面积法得到12•DE ×5+12•CD ×3=12×3×4,最后解方程即可.【详解】解:由作法得BD 平分∠ABC ,过D 点作DE ∠AB 于E ,如图,则DE =DC ,在Rt △ABC 中,AC BC 222253=4,∠S △ABD +S △BCD =S △ABC ,∠12•DE ×5+12•CD ×3=12×3×4, 即5CD +3CD =12,∠CD =3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作解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A【分析】一条直线l 经过不同的三点,先设直线l 表达式为:y kx m =+,,把三点代入表达式,用a,b 表示k 、m ,再判断即可.【详解】设直线l 表达式为:y kx m =+,将(,)A a b ,(,)B b a ,(,)C a b b a --代入表达式中,得如下式子:(1)(2)()(3)b ka m a kb mb a k a b m =+⎧⎪=+⎨⎪-=-+⎩, 由(1)-(2)得:()b a ka m kb m k a b -=+--=-,得1k =-,()b a k a b -=-与(3)相减,得0m =,直线l 为:y x=-.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经过象限问题,涉及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解方程组等知识,关键是掌握点在直线上,点的坐标满足解析式,会解方程组.17.D【详解】试题分析:因为,,,,故答案选D.考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0指数幂,负数指数幂.18.B【分析】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判断是直角三角形.【详解】解:A 、22+32=13≠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62+82=100=10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 、52+82=89≠1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122+132=313≠1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19.B【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即可.【详解】由于甲、乙两班方差分别为340、280,340>280,则成绩较稳定的是乙班.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20.A【分析】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对应边相等及对应角相等,得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即可判断出形状.【详解】解:由题意://,AD BC ADB CBD ∴∠=∠,FDA EBC ∴∠=∠,又,AD BC BE DF ==,()ADF CBE SAS ∴≌,AF EC ∴=,,//AFD CEB AF EC ∴∠=∠∴,∴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利用三角形全等去得出相应条件.21.32y x =-【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平移规律,“上加下减”进而得出即可.【详解】将函数y =3x 的图象沿y 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 =3x−2.故答案为:y =3x−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正确掌握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 22.0.0735【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解:54.037.35=,27.3554.03∴=,227.3554.0310010000∴=,即27.350.005403100⎛⎫= ⎪⎝⎭, 则0.005403的算术平方根是7.350.0735100=, 故答案为:0.0735.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求解方法是解题关键.23.3-3-【分析】把1a =代入代数式()2122a a --+,求出其值即可.【详解】解:把1a =代入代数式()2122a a --+得:原式=))211212--+ 222=-+322=-+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4.123y y y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的增减性来比较A 、B 、C 三点的纵坐标的大小.【详解】解:∠一次函数解析式35y x =-+中的30-<,∠该函数图象上的点的y 值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又∠112-->>,∠123y y y <<.故答案为:123y y y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即在y =kx +b 中,当k >0时y 随x 的而增大,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5.1【分析】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项都等于0,计算即可解决. 【详解】解:1|2020|0a b ++-=,10,20200a b ∴+=-=,1,2020a b ∴=-=,2020(1)1b a ∴=-=.故答案是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之和为0的知识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非负数之和为0的每项都为0这一要点.26.96【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 ∠BD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B =8cm ,得出BD =16cm ,最后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OA=OC=12AC=6cm,OB=OD,∠OB=8(cm),∠BD=2OB=16cm,∠S菱形ABCD=12AC•BD=12×12×16=96(cm2).故答案为:9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3 cm【详解】试题解析:当长是3cm的边是底边时,三边为3cm,5cm,5cm,等腰三角形成立;当长是3cm的边是腰时,底边长是:13-3-3=7cm,而3+3<7,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故底边长是:3cm.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三角形三边关系.28.1<s≤3【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y=ax+b不经过第四象限,且过点(1,1),∠a>0,b≥0,a+b=1,可得:10aa-≥⎧⎨>⎩,可得:0<a≤1,所以s=3a+b=2a+1,可得:1<2a+1≤3,s的取值范围为:1<s≤3,故答案为:1<s≤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29.0<m<3【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可得m−3<0,m>0,解不等式组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300m m -⎧⎨⎩<>, 解不等式组,得0<m <3,故答案为:0<m <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0.m>2【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与系数的关系作答. 【详解】由正比例函数2x y m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可得:12m ->0,则m>2. 故答案为m>2【点睛】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则k >0;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k <0.31.【详解】分子分母同时约去公因式2即可.解:原式==,故答案为.32.8 【分析】过点D 作DH∠AC 于H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F=DH ,再利用“HL”证明Rt∠ADF 和Rt∠ADH 全等,Rt∠DEF 和Rt∠DGH 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过点D 作DH∠AC 于H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AB ,∠DF=DH ,在Rt∠ADF 和Rt∠ADH 中,AD AD DF DH =⎧⎨=⎩, ∠Rt∠ADF∠Rt∠ADH ,∠ADF ADH S S =,在Rt∠DEF 和Rt∠DGH 中,DE DG DF DH =⎧⎨=⎩, ∠Rt∠DEF∠Rt∠DGH ,∠DEF DGH S S =,∠∠ADG 和∠AED 的面积分别为52和36,∠3652EDF DGH S S +=-,∠EDF 的面积为:523682-=; 故答案为:8.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33.4-【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可得出3k =,再根据点(1,1)-在一次函数3y x b =+的图象上,即可得出关于b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一次函数y kx b =+与正比例函数3y x =的图象平行,∠3k =.∠点(1,1)-在一次函数3y x b =+的图象上,13b -=+,解得:4b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若直线111y k x b =+与直线222y k x b =+平行,那么12k k =”是解题的关键.34.63【分析】利用“HL”证明Rt∠ABC 和Rt∠DEF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DEF=∠ABC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在Rt∠ABC 和Rt∠DEF 中,BC EF AC DF=⎧⎨=⎩ , ∠Rt∠ABC∠Rt∠DEF(HL),∠∠DEF=∠ABC=27°,∠∠DFE=90°−27°=63°.故答案为63.【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的运用.解题时要注意找已知条件,根据已知选择方法.35.1.2【分析】根据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由点E ,F 分别为AD ,BC 上的点,AE =2,且EF 过矩形ABCD 的对称中心O .则2CF AE ==,根据题意作出图形,设AP x =,6PB DQ x ==-,2,1028AE ED ==-=,根据APE EDQ S S =,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点E ,F 分别为AD ,BC 上的点,AE =2,且EF 过矩形ABCD 的对称中心O ,∴2CF AE ==,如图,连接,,,,PE PF FQ EQ PQ ,则四边形PEQF 是平行四边形,若点P ,Q 分别在AB ,CD 边上,且EF ,PQ 将矩形ABCD 的面积四等分,PQ ∴过矩形ABCD 的对称中心O,APOE EOQD S S =四边形四边形,又四边形PEQF 是平行四边形,则PEO EOQ S S =△△,APE EDQ S S ∴=,设AP x =,6PB DQ x ==-,2,1028AE ED ==-=,1122PA AE ED DQ ∴⨯=⨯, 即()1128622x x ⨯⨯=⨯⨯-, 解得 4.8x =.∠BP =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6.5【分析】连接AC 交BD 于O ,交BG 于F ,过F 作FE BC ⊥于E ,则FO BD ⊥,可得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到:FO FE =,继而可得CF EF CF OF CO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可得,再根据勾股定理计算AC 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连接AC 交BD 于O ,交BG 于F ,过F 作FE BC ⊥于E ,则FO BD ⊥,∠BG 平分CBD ∠,∠FO FE =,∠CF EF CF OF CO +=+=,∠四边形ABCD 是面积为50的正方形, ∠AB BC ==,∠在Rt ABC 中,10AC ,∠152CO AC ==,∠CF EF +的最小值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37.()20212,0-【分析】根据题意得出11OP =,22OP =,34OP =,如此下去,得到线段3482==OP ,45162OP ==⋯,12n n OP -=,再利用旋转角度得出点2020P 的坐标与点4P 的坐标在同一直线上,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点1P 的坐标为⎝⎭,将线段1OP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长度伸长为1OP 的2倍,得到线段2OP ;11OP ∴=,22OP=, 34OP ∴=,如此下去,得到线段342=OP ,452OP =⋯,12n n OP -∴=,由题意可得出线段每旋转8次旋转一周,202282526÷=⋯,∴点2022P 的坐标与点6P 的坐标在同一直线上,正好在x 轴的负半轴上,∴点2022P 的坐标是()20212,0-.故答案为:()20212,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变化规律,根据题意得出点2020P 的坐标与点4P 的坐标在同一直线上是解题关键.38.【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 =BC =3,EF =AC =4,求出FC ,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在Rt∠ABC 中,AC =4.∠Rt∠ACB ∠Rt∠EF A ,∠AF =BC =3,EF =AC =4,∠FC =AC ﹣AF =1,∠CE【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39.201894【分析】过点1P ,2P ,3P 作x 轴的垂线段,在结合等腰∠11POA ,可推导出2P 的坐标;同理,可得到3P 、4P ⋯的坐标;最后通过寻找这些坐标之间的规律,得到最终结果【详解】如图,分别过点1P ,2P ,3P 作x 轴的垂线段,垂足分别为C ,D ,E . “()3,3P ,且11POA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13OC CA PC ===,则2P D a =, ∠6OD a =+,∠点2P 的坐标为()6,a a +.将点2P 的坐标代入143y x =-+中,得()1643a a -++=,解得32a =. ∠1223A A a ==,232P D =. 同理求得334P E =,2332A A =. ∠116392S =⨯⨯=,21393224S =⨯⨯=, 3133922416S =⨯⨯=,…,∠2019201894S =.【点睛】在等腰三角形中,作垂线,好处是构造出一条“三线合一”的线段,利用这个性质易于求解三角形中的一些线段长度。

难点探究专题:全等三角形中的动态问题(原卷版)八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专题提优训练(人教版)

难点探究专题:全等三角形中的动态问题(原卷版)八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专题提优训练(人教版)

专题07 难点探究专题:全等三角形中的动态问题考点一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求时间问题(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考点二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求线段长问题考点三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求线段长最小值问题考点四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综合问题考点一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求时间问题(利用分类讨论思想)例题:(2021·山东临沂·八年级期中)如图,CA AB ⊥,垂足为点A ,射线BM AB ⊥,垂足为点B ,12cm AB =,6cm AC =.动点E 从A 点出发以3cm /s 的速度沿射线AN 运动,动点D 在射线BM 上,随着 E 点运动而运动,始终保持ED CB =.若点E 的运动时间为(0)t t >,则当 t =________ 个秒时,DEB 与BCA 全等.【变式训练】(2021·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6,10AB AD ==延长BC 到点E ,使4CE =,连接DE ,动点F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C CD DA --向终点A 运动,设点F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的值为_______时,ABF 和DCE 全等.考点二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求线段长问题例题:(2019·江苏·宜兴市周铁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已知:如图,∠B =90°AB ∥DF ,AB =3cm ,BD =8cm ,点C 是线段BD 上一动点,点E 是直线DF 上一动点,且始终保持AC ⊥CE ,若AC =CE ,则DE 的长为______.【变式训练】(2020·江苏·泰州中学附属初中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ABC 中,点D 在边BC 上,DE ⊥AB 于E ,DH ⊥AC 于H ,且满足DE =DH ,F 为AE 的中点,G 为直线AC 上一动点,满足DG =DF ,若AE =4cm ,则AG = _____cm .考点三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求线段长最小值问题例题:(2021·重庆八中八年级开学考试)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6,BC =8,AB =10,AD 平分∠CAB 交BC 于D 点,E ,F 分别是AD ,AC 上的动点,则CE +E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变式训练】(2019·湖北·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P 为直线BC 上的动点,把线段AP 绕A 点逆时针旋转60°至AE ,O 为AB 边上一动点,则OE 的最小值为____.考点四 利用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综合问题例题:(2022·辽宁葫芦岛·八年级期末)如图,在ABC 中,90,BAC AB AC ∠=︒=.点D 是直线BC 上一动点(点D 不与点B ,C 重合),90,DAE AD AE ∠=︒=,连接CE .(1)如图1,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直接写出,BC CD 与CE 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点D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时,请探究线段,BC CD 与CE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若点D 在边CB 的延长线上,且点A ,E 分别在直线的两侧,其他条件不变,若10,6CD BC ==,直接写出CE 的长度.【变式训练】(2022·辽宁葫芦岛·八年级期末)如图①,点C 在线段AB 上(点C 不与A ,B 重合),分别以AC ,BC 为边在AB 同侧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 ,连接AE ,BD 交于点P .(1)观察猜想:1.AE 与BD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2.∠APD 的度数为______;(2)数学思考:如图②,当点C 在线段AB 外时,(1)中的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一、选择题1.(2022·福建漳州·八年级期末)已知点A 为线段BC 上方的一动点,且满足AC -AB =3,BC =8,若AD 平分∠BAC ,且CD ⊥AD 于点D ,则S △BDC 的最大值为( )A .24B .12C .6D .32.(2020·山东·鲁村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在Rt △ABC 中,∠A =90°,AB =3,AC =4,D 为AC 中点,P 为AB 上的动点,将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P ′,连CP′的最小值为( )A.1.6 B .2.4 C .2 D .3.(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3AC =,4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点,E ,F 分别是AD ,AC 上的动点,则CE EF +的最小值为( )A .52B .152C .3D .125二、填空题4.(2022·全国·八年级)如图,AB ⊥BC 于B ,DC ⊥BC 于C ,AB =6,BC =8,CD =2,点P 为BC 边上一动点,当BP =________时,形成的Rt △ABP 与Rt △PCD 全等.5.(2022·河南漯河·八年级期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3cm AB =,延长BC 到点E ,使1cm CE =,连接DE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AB BC CD DA →→→向终点A 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当PBC ∆和DCE ∆全等时,t 的值为 __.6.(2020·浙江宁波·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在等腰Rt ABC 中,90ACB ∠=︒,点D 为射线CB 上的动点,AE AD =,且,AE AD BE ⊥与AC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P ,若3AC PC =,则BD CD=_______.三、解答题7.(2022·河北·平泉市教育局教研室八年级期末)如图1,E ,F 为线段BC 上的两个动点,AE DF ∥,且AE DF CF BE AD ==,,交EF 于点O .(1)现有甲、乙、丙、丁四个结论:甲:点O 是AD 的中点;乙:点O 是BC 的中点;丙:点O 是EF 的中点;丁:AB CD ∥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进行证明;(2)当点E ,F 移动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1)中四个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8.(2021·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在Rt △ABC 中,∠C =90°,AC =8cm ,BC =6cm ,点D 在AC 上,且AD =6cm ,过点A 作射线AE ⊥AC (AE 与BC 在AC 同侧),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E 匀速运动,运动速度为1cm /s ,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秒.连接PD 、BD .(1)如图①,当PD ⊥BD 时,求证:△PDA ≌△DBC ;(2)如图②,当PD ⊥AB 于点F 时,求此时t 的值.9.(2021·贵州·兴义市万峰林民族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6cm ,BC =8cm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方向以2cm /s 的速度向点C 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CD 方向以2cm /s 的速度向点D 匀速运动,当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0<t <3).解答下列问题:(1)当点C 在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t 的值;(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ABP PCQ ∆∆≌若存在,求出t 的值,并判断此时AP 和PQ 的位置关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1)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 ⊥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ABD≌△CA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 =∠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ABD≌△CA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专项训练

八年级数学专项训练

一、求角度1、基本图形2、方程思想的运用【例】:如图,在△ABC中,∠C=2∠A,BD是AC边上的高,BE是∠ABC的平分线,且∠DBE=18°.求△ABC的各内角的大小.3、分类思想【例】:在△ABC中,∠ABC=∠C,BD是AC边上的高,∠ABD=40°,求∠C的度数。

【练习】在△ABC中,∠A=40°,高BD、CE相交于点O,求∠BOC的度数。

二、利用全等求线段或角度【例】:如图,锐角△ABC的高AD、BE相交于F,若BF=AC,BC=7,CD=2,求AF的长【例】:如图,点M、N分别是正五边形ABCDE的边BC、CD上的点,且BM=CN,AM交BN于点P.(1)求证:△ABM≌△BCN;(2)求∠APN的度数.三、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数量或位置关系【例】:如图,CA=CB,CD=CE,∠ACB=∠DCE=α,AD、BE交于点H,连CH.(1)求证:△ACD≌△BCE;(2)求证:∠AHB=∠DCE;(3)求证:CH平分∠AHE;(4)求∠CHE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练习】1、如图:在△ABC中,AD⊥BC于D,AD=BD,CD=DE,E是AD上一点,连结BE并延长交AC 于点F.求证:(1)BE=AC;(2)BF⊥AC.2、如图①,在△ABC中,AB=AC,∠BAC=90°,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α角(0°<α<180°),得到△AB′C′(如图②).(1)探究DB′与EC′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2)当DB′∥AE时,求此时旋转角α的度数;(3)如图③,在旋转过程中,设AC′与DE所在直线交于点P,当△ADP成为等腰三角形时,求此时的旋转角α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四,以“垂直且相等”为背景的辅助线——作垂线【教材母题】(P56第9题)如图,∠ACB=90°,AC=BC,BE⊥CE,AD⊥CE于D,AD=2.5cm,DE=1.7cm,求BE长。

八年级下数学化简求值方程专题训练及答案

八年级下数学化简求值方程专题训练及答案

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化简求值方程专题训练 1. 解方程(5分)2244212-=-++x x x x 2.(本题12分,每小题6分)先化简,再求值: (1) 412)211(22-++÷+-x x x x ,其中3-=x (2) 22933x x x x x x -⎛⎫-• ⎪-+⎝⎭,其中2x = 3(本题满分8分)有一道题,先化简,再求值:91)9633(22-÷-++-x x x x x , 其中2008-=x ,小明同学做题时把2008-=x 错抄成2008=x ,但他 的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请你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4(本题满分10分)先化简,再求值:1112421222-÷+--⋅+-a a a a a a , 其中a 满足12=-a a 。

一.化简求值(每题5分)1.化简22221()11x x x x x x -+-÷+- 2.化简,并代入你喜欢的数值求值2111x x x -⎛⎫+÷ ⎪⎝⎭3.化简:2411422x x x ⎛⎫+÷ ⎪-+-⎝⎭4.化简:221211241x x x x x x --+÷++--.5.化简2222x xy y x y x xy y x ⎛⎫-+÷- ⎪-⎝⎭,再将3x =-y =6.化简求值:2112x x x x x ⎛⎫++÷- ⎪⎝⎭,其中1x =.7.化简,再对a 取一个你喜欢的数,代入求值.221369324a a a a a a a +--+-÷-+-8.化简求值:112112++-⋅-x x x x ,其中x=2. 9.化简:35(2)482y y y y -÷+---10.化简求值:)(222y x y x y x +-+-,其中31,3-==y x . 11.化简求值:)2422(4222+---÷--x x x x x x ,其中22+=x 12.先化简,再求值:2224441x x x x x x x --+÷-+-,其中32x =. 二.解分式方程(第1、4每题5分,其余每题6分)1.解方程:22333x x x -+=--. 2.解方程:223124x x x --=+-. 3.解方程:163104245--+=--x x x x 4.解方程:14143=-+--xx x . 5.解方程:2111x x x x ++=+ 6.解方程:2316111x x x +=+-- 7.解方程: 212423=---x x x 参考答案一.化简求值1.解:原式x =2.解: 11x =- 3.解:原式===1. 4. 解:原式)11x x -=-1= 5. 解: y x y =+当3x =-y ===6. 解:原式===21x -.将1x =代入上式得原式2== 7. 解:原式==33a - ···························································································· 注:a 取值时只要不取2,-2,3就可以.8.解:原式=111)1(112+-=+-⋅-x x x x x . 当x=2时,原式311212=+-. 9.原式=3(2)(2)54822y y y y y y ⎡⎤-+-÷-⎢⎥---⎣⎦=239324824(2)(3)(3)y y y y y y y y y ----÷=⨯----+=14(3)y + 10. 解:原式=)(2))((y x yx y x y x +-+-+ =y x y x 22---=y x 3-- 当31,3-==y x 时,原式=)31(33-⨯--=2-11. 解: 原式=22422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2)2)(2(222-+⨯+-- =21-x 将2=x +2 代入21-x 得:22 12. 解:2224441x x x x x x x --+÷-+-2(2)(2)(1)(2)1x x x x x x x -+-=+÷--212x x +=+-22x x =- 当32x =时,原式3226322⨯==-- 二.解分式方程1. 解:去分母得:()2332x x -+-=-化简得25x =,解得52x =, 经检验,52x =是原方程的根. ∴原方程的根是52x =. 2. 解:22(2)(4)3x x ---=.45x -=-.54x =.经检验,54x =是原方程的解. 3. 解:方程两边同乘)2(3-x ,得3(54)4103(2).x x x -=+-- 解这个方程,得 x=2检验:当x=2时,)2(3-x =0,所以x=2是增根,原方程无解4.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 -4,3-x -1=x -4解这个方程,得x =3检验:当x ==3时,x -4=-1≠0 ∴ x =3是原方程的解5. 解:2(1)(21)(1)x x x x x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12x =-经检验:12x =-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12x =-. 6.解:去分母得:61)1(3=++-x x6133=++-x x2=x 经检验2=x 是原方程的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