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方标准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

江苏省地方标准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
江苏省地方标准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

江苏省地方标准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的术语、水质规定,水质检验项目和规则,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制水间、设备和管网的卫生要求,供水单位的卫生要求和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以自来水或任何与自来水水质相同的进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可直接饮用的管道分质直饮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J94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GB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2001)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3 术语

管道分质直饮水(简称管道直饮水):是指对需要改善水质的自来水或任何与自来水水质相同的进水,经深度净化处理,通过管网系统,供给居民直接饮用的优质水。

4 水质规定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水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他指标应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所规定的水质限值。

表1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水质项目及限值

项目限值

感官性状

色度 5度

浑浊度 0.5NTU

臭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

一般化学指标

p H 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 200mg/L

铁 0.2mg/L

锰 0.05mg/L

铝 0.2mg/L

硫酸盐 100mg/L

氯化物 100mg/L

溶解性总固体 400mg/L

耗氧量(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 1mg/L

毒理学指标

砷 0.01mg/L

汞 0.001mg/L

镉 0.003mg/L

铅 0.01mg/L

铬(六价) 0.05mg/L

氯仿 0.03mg/L

四氯化碳 0.002mg/L

亚氯酸盐

(适用于二氧化氯消毒时) 0.8mg/L

微生物指标

游离余氯(管网末梢水)

(适用于加氯消毒,如用其他消毒法则可不列入)不低于0.05 mg/L

细菌总数 50cfu/mL

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5 水质检验

5.1 为确保管道直饮水水质卫生安全,管道直饮水供水单位应开展日常性水质检验。

5.2 水质检验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执行。

5.3 检验项目及频率规定如下:

5.3.1日检验项目: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游离余氯(适用于加氯消毒)。

5.3.2每周二次检验项目: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如检出总大肠菌群,应增检粪大肠菌群)。

5.3.3年检验项目:本规范表1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中表1常规检验项目(其中放射性指标每2年检验1次)、表2非常规检验项目中可能与进水、水处理工艺及材料有关的项目。

5.3.4当检测结果超出表1水质限值时,应予立即重复测定,并停止供水,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保证水质安全后再行供水。

5.4 采样点的设置:

5.4.1以每个独立供水系统为单位。日、周检验应分别在成品水、用户点取样。当成品水不合格时,应增加进水的检测。

5.4.2用户采样点数按小于200个终端用水点(简称用水点)设置1个;200—500个用水点设置2个;500~2000个用水点时每增加500个,相应增加1个采样点;大于2000个用水点时,每增加1000个,相应增加1个采样点。用户点应优选在各区域的管道最远端。

5.4.3年检验样品应在进水和管道最远端取样。

5.5与水接触材料更换后应进行相关项目的检验。在新建、改建、扩建管道直饮水工程,或遭遇突发事件时,应按年检验项目检验。

6 卫生要求

6.1 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制水间、设备和管网的卫生要求

6.1.1 新建、改建、扩建的管道直饮水工程的选址与布局、水处理工艺和设备、供水和管道系统应符合卫生要求方可施工。

6.1.2 管道直饮水工程竣工后,应由具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水质检验合格,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应当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供水。

6.1.3 制水间应符合下述要求:

6.1.3.1不应与中水、污水处理、有污染物品堆放的房间相邻;不得设置卫生间。如有与制水无关的管道(例如消防管道等)通过,应设防护装置。

6.1.3.2面积应满足生产工艺的卫生要求,建筑物结构完整。

6.1.3.3应配置更衣室,室内应有衣帽柜、鞋柜等更衣设施,并配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6.1.3.4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使用防水、防腐、防霉,易消毒、易清洗的材料铺设。地面应有一定坡度,有废水排放系统。门窗应采用不变形、耐腐蚀材料制成,并有上锁装置。

6.1.3.5独立设置的封闭间应配备机械通风设备和空气消毒装置。

6.1.3.6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者,紫外线灯按30W/10~15m2设置,离地2m吊装。

6.1.4 水处理工艺和设备必须根据进水水质进行配备,确定合理的处理工艺流程。处理工艺中应有水质消毒措施。

选用紫外线消毒者,紫外线强度应大于70μW/cm2;臭氧消毒者,成品水中臭氧残留浓度不小于0.05mg/L;二氧化氯消毒者,成品水中二氧化氯残留浓度不小于0.02mg/L。

6.1.5管道直饮水输水管道与市政或自建供水系统不得直接相连。

6.1.6管网系统应设立水质采样口、排气阀和放空排水阀。专用采样口应设安全装置。如管道系统采用可循环形状管网时,应保证管道直饮水每天定时循环不少于4次或全天循环,循环回水应经过净化消毒处理后方可再行进入供水系统。6.1.7成品水贮水容器应有空气过滤装置。

6.1.8供水系统的水质处理设备、与饮用水接触的塑料和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化学处理剂、联接止水材料及新材料、新化学物质及其他与水接触的水处理材料,如膜组件、活性炭、岩矿材料等必须卫生安全,并具有法定资质检验机构出具的卫生安全合格的检验报告。

6.1.9所有与水接触的材料或设备,均应清洗后才能安装。供水管网安装后应进行全管网的清洗消毒后方可供水。

6.2 供水单位的卫生要求

6.2.1 管道直饮水供水单位(以下简称供水单位)应备有并遵守有关供水单位卫生管理的法规、标准和规范。并依法接受有关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6.2.2 供水单位应有经培训合格的供、管水人员负责管道直饮水系统的管理、日常保养维护、供水和水质检验等工作。

6.2.3 供水单位应有检验室,配备相应检验设备、仪器。开展常规检验工作,做好水质检验记录。年度检验项目可委托具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6.2.4 供水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卫生管理档案。制定相应卫生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卫生规程,明确管道直饮水管理、生产和检验各过程中的职责与卫生要求。

6.2.5 供水单位应根据水质和设计等要求及时更换过滤、吸附等水处理材料,定期清洗、消毒管道。

6.3 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

6.3.1 直接从事管道直饮水的检验、生产、维护等有关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后方能上岗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管道直饮水卫生的疾病或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

6.3.2 从业人员上岗前应进行技术和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6.3.3 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入制水间前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鞋,洗净双手。不得进行有碍管道直饮水卫生安全的活动。

编制说明

一、制定《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的必要性

管道分质直饮水是指对需要改善的自来水或其他任何与自来水水质相同的进水,经过深度净化处理,通过管网系统,供给居民直接饮用的优质水。

在江苏,由于饮用水水源普遍受到有机物污染,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不能彻底去除新的有机污染物,加上管网老化、渗漏和二次供水的二次污染,致使部分供入家庭的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尽如人意。随着居民健康意识和经济承受能力的提高,众多居民期待改善和提高饮水水质;二是涉外企业、宾馆等期待供给的饮水水质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在此背景下,我省一部分有条件的建筑小区、写字楼、宾馆、学校从上世纪末已陆续建设了管道分质供水系统,出现了一批成功的工程,但也出现了多例因管理不规范等原因致失败的教训。尤其是近几年全省主要城市管道分质供水发展较快,但至今我国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供水的设计施工单位、供水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卫生监督等部门迫切希望尽早出台同时含水质规定和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以有利于引导和规范管道直饮水行业,有利于相关设计施工单位和供水单位的自身管理及其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促进管道分质直饮水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制定《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三)江苏省人民政府1997年3月9日第87号令《江苏省标准监督管理办法》第六条:“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统一的下列要求,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地方标准:(1)有关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2)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标准” 。

(四)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苏质技监标发(2004)80号“关于下达2004年度第一批江苏省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2004年4月5日)序号13,项目名称: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提出单位:江苏省卫生监督所,组织起草单位:江苏省卫生监督所等,计划完成时间:2004年12月。

三、制定《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的结构

本规范的格式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T/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确定方法》编制而成。

按照上述标准规定,本规范的结构为:1.封面;2.前言;3.正文。

规范的正文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了2个国家标准,1个行业标准和5个卫生部的规范;3.术语:明确了管道分质直饮水的含义;4.技术要求。技术要求部分根据本规范的特点分为二大部分:1.法定的量的限值:含将自来水深度处理优化后的25项水质指标值。2.法定的行为规范:即为达到上述25项水质限值相关的行为规范,包括水质检验的项目、频率等的5条规定(5.1~5.5);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制水间、设备和管网的9项卫生要求(6.1.1~6.1.9);供水单位的5项卫生要求(6.2.1~6.2.5)和从业人员的3项卫生要求(6.3.1~

6.3.3)。

四、制定《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的内容和水质指标的修改依据(一)内容

1、水质限值:

根据管道分质直饮水要求,本规范列入25项水质指标限值,其中感官性状指标4项;一般化学指标9项;毒理学指标8项(含重金属毒理学指标5项,有机污染指标2项,消毒剂副产物指标1项);微生物指标4项(见附表1,管道直饮水水质限值优化调整一览表)。

2、行为规范:为达到上述25项水质限值相关的行为规范,包括:

(1)水质检验的项目、频率、采用的检验方法、采样点的设置和要求,共5条(5.1~5.5)。其中日检验项目6项(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游离余氯);每周二次检验项目5项(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如检出总大肠菌群,应增检粪大肠菌群))。上述指标包括了反映感官、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微生物污染的3项关键指标(浑浊度、耗氧量、总大肠菌群)和反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指标(溶解性总固体),各基层单位实验室均可开展检验,具可行性。能较好地综合反映水质安全程度和健康水指标。

(2)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制水间、设备和管网的卫生要求共9条(6.1.1~6.1.9)。包括工程设计1条、建设施工1条、制水间1条、水处理设备和管网6条卫生要求。

(3)供水单位的卫生要求:包括管理人员、检验室、质量管理、及时更换滤料、保证正常运转等5项要求(6.2.1~6.2.5)。

(4)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包括从业人员体验、培训、个人卫生行为等3条要求(6.3.1~6.3.3)。

附表1 管道直饮水水质限值优化调整一览表

序号项目 GB5749-1985 卫生部水质规范-2001 CJ94-1999 DB32/383-2000 本规范

感官性状

1 色度(度) 15 15 5 5 5

2 浑浊度(NTU) 3-5 1(特殊情况5) 1 1 0.5*

3 臭和味不得有异臭

异味不得有异臭异味无无不得有异臭异味

4 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不得含有无无不得含有

一般化学指标

5 pH 6.5-8.5 6.5-8.5 6.0-8.5 6.9-8.5 6.5-8.5

6 总硬度

(以CaCO3计)mg/L 450 450 300 200 200

7 铁(mg/L) 0.3 0.3 0.20 0.2 0.2

8 锰(mg/L) 0.1 0.1 0.05 0.05 0.05

9 铝(mg/L)— 0.2 0.2 0.2 0.2

10 硫酸盐(mg/L) 250 250 100 100 100

11 氯化物(mg/L) 250 250 100 100 100

12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1000 500 400 400

13 耗氧量(以O2计)(mg/L)— 3(特殊情况5) 2 2 1*

毒理学指标

14 砷(mg/L) 0.05 0.05 0.01 0.01 0.01

15 汞(mg/L) 0.001 0.001 0.001 — 0.001

16 镉(mg/L) 0.01 0.005 0.01 — 0.003*

17 铅(mg/L) 0.05 0.01 0.01 0.01 0.01

18 铬(六价)(mg/L) 0.05 0.05 0.05 — 0.05

19 氯仿(mg/L) 0.06 0.06 0.03 0.03 0.03

20 四氯化碳(mg/L) 0.003 0.002 0.002 0.002 0.002

21 亚氯酸盐(mg/L)

(适用于二氧化氯消毒)— 0.2 —— 0.8*

微生物指标

22 游离余氯(mg/L)

(管网末梢水)≥0.05 ≥0.05 ≥0.05 —≥0.05

23 细菌总数 100个/mL 100cfu/mL 50cfu/mL 50cfu/mL 50cfu/mL

24 总大肠菌群 3个/L 每100mL水样不得检出 0cfu/100mL 0cfu/100mL 每

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25 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0cfu/100mL 0cfu/100mL 每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

注:*本规范修改指标

(二)水质指标的修改依据

本规范列入25项水质指标限值。根据管道直饮水的特点,为保持指标的完整性和利于评价。感官指标中的臭和味、肉眼可见物,一般化学指标中的pH值,毒理学指标中的汞、铬(六价),和微生物指标中的游离余氯,共6项指标与

GB5749-1985自来水水质限值相同;其他19项指标已在卫生部2001年水质卫生规范和CJ94-1999及DB32/383-2000 作过优化调整和修改说明,本规范又在此基础上对浑浊度、耗氧量、镉、亚氯酸盐4项水质指标进行修改,主要依据如下:1、浑浊度:(1)重要性:该指标不仅是感官性状,也是微生物指示指标,浑浊度低,细菌、病菌裸露于水中,更易被消毒剂杀灭。浑浊度与水中原虫如隐孢子虫,贾第氏虫等存在相关性,浑浊度越低,其存在的可能性越小。(2)先进性:美国现行标准0.5~1NTU,日本0.1~1NTU,考虑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3)可行性:江苏各市级自来水厂正常生产时出厂水水质浑浊度均在1NTU 左右,省内现行管道直饮水工程的深度水处理工艺的出水浑浊度均可达0.1~0.5NTU。综合考滤上述因素,并考虑管道分质供水用于直饮,因此规定浑浊度≤0.5NTU。

2、耗氧量(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1)重要性:CODMn指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将消耗高锰酸钾的量折算,以氧表示,间接反映水受有机污染程度,我省饮用水水源普遍受有机污染,耗氧量是评价水体受有机污染的一项综合指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水中耗氧量浓度与人群消化道癌症呈明显正相关,其浓度3mg/L是可接受的,2mg/L时水质较好,小于1mg/L 较理想。(2)先进性:日本现行标准1mg/L,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3)可行性:省内现行管道直饮水工程的深度水处理工艺,可使耗氧量达0.5mg/L左右;基层实验室均可开展检测。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本规范规定耗氧量CODMn≤ 1mg/L。

3、镉:(1) 重要性:水中镉能致肾癌,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2)先进性:现行美国饮水标准镉0.003mg/L。(3)可行性:江苏各市自来水出厂水镉<0.003mg/L,深度处理后的资料表明镉≤0.0005mg/L。综合上述因素,本规范规定镉

≤0.003mg/L。

4、亚氯酸盐:(1)重要性: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会产生该消毒剂副产物,并对敏感人群血液产生潜在危害,致贫血,对婴幼儿神经有刺激作用。(2)先进性:参考美国现行水质标准亚氯酸盐0.8mg/L。(3)可行性:我省部分管道分质供水水处理工艺中使用二氧化氯,正常生产时亚氯酸盐均小于0.8 mg/L。本规范规定亚氯酸盐≤0.8mg/L。

(三)其他水质指标的卫生学意义和制定依据

1、影响感官性状的指标

色度:日本现行饮水水质标准≤5度,本规范色度采用CJ94-1999优化值,规定为5度。

臭和味:来源于化学物质或微生物的污染及水处理过程或管网中某些物质的释出。水中不得有异臭和异味。

肉眼可见物:如沉淀物、水生物、霉菌污染物的丝状、絮状物及其他令人嫌恶的物质。水中不得有肉眼可见物。

2、一般化学指标

铁、锰:浓度高时有明显金属味,并影响色度,欧共体水质标准铁0.2mg/L,锰0.05mg/L 本规范采用CJ94-1999优化值,规定为铁0.2mg/L,锰0.05mg/L。

硫酸盐、氯化物:前者浓度高时有苦味,后者浓度高时有咸味,为改善口感,本规范采用CJ94-1999优化值,规定为硫酸盐100mg/L,氯化物100mg/L 。

铝:与老年性痴呆症有关,本规范采用CJ94-1999优化值,规定铝0.2mg/L。3、健康水评价指标

美国学者1996年提出“健康水”概念:即水质未受污染,不含有害物质,pH>7,总硬度170mg/L,溶解性总固体300mg/L。

pH:目前人们普遍主张饮水水质应略偏碱 pH>7,日本现行标准将对健康有利的饮水pH值定为 7.5左右,可能与人的体液pH为7.35~7.45有关。本规范直饮水的pH为6.5~8.5。

总硬度:水的硬度过高会形成水垢,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水的硬度与某些心血管疾病有关。综合考虑我省自来水硬度背景值和现有深度水处理工艺水平和美国学者观点,本规范采用DB32/383-2000优化值,规定硬度200mg/L。

溶解性总固体(TDS):水中TDS主要包括无机盐,主要成分为钙、镁、钠的重碳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当其浓度高时可使水产生不良的味道,并能损坏配水管道和设备。它是评价水中微量元素、矿物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美国学者综合各国科研成果,认为TDS300mg/L左右为健康水指标之一。综合考虑我省自来水中

TDS背景值和深度水处理水平,本规范采用DB32/383-2000优化值,规定

TDS400mg/L。

4、重金属毒理学指标

砷:水中过量砷能致皮肤癌,流行病学调查,加上安全系数,本规范规定砷

0.01mg/L。

汞:为剧毒物,可致急慢性中毒地面水中的无机汞通过食物链可转化为甲基汞,引起慢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饮水中汞0.001mg/L是安全的,本规范规定汞0.001mg/L。

铅:为蓄积性毒物,且无下限阈,婴幼儿特别敏感,铅盐能致肾癌,现行WHO

水质准则铅0.01mg/L 本规范采用CJ94-1999优化值,规定为铅0.01mg/L。

铬(六价):六价铬毒性比三价铬大,在氯化或曝气的水中,六价铬为主要形式,呼吸道暴露于六价铬具致癌性,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饮水中铬(六价)0.05mg/L

是安全的,本规范规定铬(六价)0.05mg/L 。

5、有机污染毒理学指标

氯仿:为饮水氯化消毒剂副产物、大鼠实验氯仿致肾癌。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水中氯仿0.03mg/L是安全的,本规范采用CJ94-1999优化值,规定氯仿0.03mg/L。

四氯化碳:国际癌症机构(IARC)确认其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WHO建议水中四氯化碳限值为0.002mg/L。本规范采用CJ94-1999优化值,规定四氯化碳

0.002mg/L。

6、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水中细菌总数可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净化效果的指标,综合考虑国内饮用净水规定细菌总数≤50cfu/mL,本规范规定细菌总数限值为

50cfu/mL。

总大肠菌群:为肠道致病菌的指示菌,本规范采用WHO准则值: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仅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粪便,作为肠道致病菌的指示菌比总大肠菌群更具代表性,本规范规定任何时候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

游离余氯:游离余氯是指用氯消毒时,加氯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剩余的氯量。对于管网较长的居民小区分质供水,其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可作为预示有无再次污染的信号,因而本规范规定管网末梢水游离余氯≥0.05mg/L。

管道直饮水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总体说明: 管道直饮水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和主要生产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等诸多方面的施工保障等均要遵循科学、严谨、细致、实用、合理的原则,按照甲方提供的工程信息,编制设计方案是工程施工中的必备文件,该工程安装要求严格,施工专业性强,必须精心组织设计各单位多方配合,方可保证该直饮水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设备安装的整体美观,方便实用,维护便利,达到质量优良,按期顺利完成工程的综合说明。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按工程全部竣工的施工工期考虑,将与甲方土建工程施工进度为依据统筹安排编制的,设计考虑安排的施工总进度计划。 本设计因限于各种可能潜在的因素的影响,在考虑安排施工方案及方法、施工程序、工艺流程、工期计划、质量技术、安全保证措施以及未尽事项等方面难免有遗漏,有待以后设计组织施工时修正、补充、完善,成为本工程施工中的必须指导文件。 管道直饮水工程施工项目包括:管网系统工程、RO反渗透制水供水系统工程、用户终端系统工程四个大的系统工程。 1、管网系统工程,包括小区供水管网系统和回水管网系统,这是本项工程的重点,工程量大,施工情况复杂。 2、RO反渗透制水供水系统:这是饮用水生产的核心,也是直饮水工程的核心系统。 3、用户终端系统,包括智能水表、笼头组、后置抑菌装置等。此系统工程是体现我公司服务质量、服务意识的关键环节。 4、客户服务系统,客户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客户智能卡的写卡与发卡,培训管理公司收费的系统操作,培训管理公司对整个系统的维护要领。 二、主要编制依据 1、《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PP-R)工程技术手册》 2、《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 3、《瓶装饮用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1998) 4、系统设备供应商及厂商对设备、材料的安装要求 5、现行国家有关规范和施工标准 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7、有关专业提供的技术资料和要求 8、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和管理规定 9、施工图及各子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10、《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三、工程人员组织 1、工程负责人员组成

直饮水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Dedicated Drinking Water System CJJ××××-2004 (送审稿) (本稿完成日期:200412) 2004北京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水质、水量和水压 (2) 4 水处理 (3) 5 系统设计 (3) 6 净水机房 (4) 7 系统的计算与设备选择 (5) 8 水质检验 (9) 9 控制系统 (9) 10 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10) 10.1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10) 10.2 验收 (12) 10.3 运行维护和管理 (13)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规程编制组在建设部科学技术司下达的《建筑和居住小区优质水供应技术》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内外有关应用研究资料,并认真总结国内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0章,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水质、水量和水压;4. 水处理;5. 系统设计; 6. 净水机房; 7. 系统计算与设备选择; 8. 水质检验; 9. 控制系统;10. 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本规程由城市建设研究院标准所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邮编:100044)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 管理单位、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深水海纳水务有限公司 上海管道纯净水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原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晶泰优质饮用水有限公司 多元电气集团水环保技术产业(中国)有限公司 江苏金羊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益民饮用水技术有限公司 常州河海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东莞新纪元微滤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嘉润恒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爱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市卡莱拇不锈钢直饮水管道有限公司 北京恒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山西新超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德士净水管道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赵锂、赵世明、傅文华、杨澎、赵昕、朱跃云、李海波、张迎军、 唐业梅、丁新建、蒋燕蕾、陈建平、王占生、孙巍、鄂学礼、费杰、 李素芹、巫伟、黄水木、杨家华、孙沛、谢鹏、陆跃明、马立峰、 罗敏、李经宇、陈雷、王永生、徐红越、蒋建明

管道直饮水工程

管道直饮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总体说明 管道直饮水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和主要生产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等诸多方面的施工保障等均要遵循科学、严谨、细致、实用、合理的原则,按照甲方提供的工程信息,编制设计方案是工程施工中的必备文件,该工程安装要求严格,施工专业性强,必须精心组织设计各单位多方配合,方可保证该直饮水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设备安装的整体美观,方便实用,维护便利,达到质量优良,按期顺利完成工程的综合说明。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按工程全部竣工的施工工期考虑,将与甲方土建工程施工进度为依据统筹安排编制的,设计考虑安排的施工总进度计划。 本设计因限于各种可能潜在的因素的影响,在考虑安排施工方案及方法、施工程序、工艺流程、工期计划、质量技术、安全保证措施以及未尽事项等方面难免有遗漏,有待以后设计组织施工时修正、补充、完善,成为本工程施工中的必须指导文件。 管道直饮水工程施工项目包括:管网系统工程、RO反渗透制水供水系统工程、用户终端系统工程四个大的系统工程。 1、管网系统工程,包括小区供水管网系统和回水管网系统,这是本项工程的重点, 工程量大,施工情况复杂。 2、RO反渗透制水供水系统:这是饮用水生产的核心,也是直饮水工程的核心系统。 3、用户终端系统,包括智能水表、笼头组、后置抑菌装置等。此系统工程是体现 我公司服务质量、服务意识的关键环节。4、客户服务系统,客户资料的收集、整 理、归档,客户智能卡的写卡与发卡,培训管理公司收费的系统操作,培训管理公 司对整个系统的维护要领。 二、主要编制依据 1、《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PP-R)工程技术手册》 2、《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 3、《瓶装饮用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1998) 4、系统设备供应商及厂商对设备、材料的安装要求 5、现行国家有关规范和施工标准 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7、有关专业提供的技术资料和要求 8、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和管理规定 9、施工图及各子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10、《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三、工程人员组织 1、工程负责人员组成为确保优质、按时、安全的完成该系统工程,我公司针对该工程制定详细的人员组织结构安排,我公司将对该工程成立以公司董事长为核心,把公司的各项专业技术精英放在该工程上,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2、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1)、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人员组织安排和处理工地现场重大事件,保证工程进度。(2)工程经理岗位职责:全面负责该项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机具、人员的安排调配,是工地安全生产、防火、防盗的第一责任人。协调工地各方的关系,代表单位全面处理、办理工程的变更签证。在组织工程施工过程中。主动接受业主、监理工程师、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检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令及制度和本单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规定搞好安全防范措施,把安全生产落到

管道直饮水验收标准

直饮水验收标准 1、管道直饮水系统用户端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引用净水 水质标准》CJ94的规定。 2、净水机房应保证通风良好。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8次/h, 3、净水机房应有良好的采光及照明,工作面混合照度不应小于 200lx,检验工作场所照度不应小于540lx,其他场所照度不应 小于100lx。 4、净水设备宜按工艺流程进行布置,同类设备应相对集中布置。 机房上方不应设置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污水处理间等。 除生活饮用水以外的其他管道不得进入净水机房。 5、净水机房的隔振防噪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 声设计规范》GBJ118的规定。 6、净水机房应满足生产工艺的卫生要求;应有更换材料的清洗、 消毒设施和场所。地面、墙壁、吊顶应采用防水、防腐、防霉、易消毒、易清洗的材料铺设。地面应设间接排水设施。门窗应 采用不变形、耐腐蚀材料制成,应有锁闭装置,并应设有防蚊 绳、防尘、防鼠等措施。 7、净水机房宜设置更衣室,室内宜设有衣帽间、鞋柜等更衣设施 8、产品水罐(箱)不应设置溢流管。产品水罐(箱)应设置空气 呼吸器,当采用臭氧消毒时应设置臭氧尾气处理装置。 9、饮用净水化学处理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饮用水化学处理药 剂卫生安全性评价》GB17208的规定。

10、净水处理设备的启停应由水箱中的水位自动控制。 1、管道直饮水制水和供水系统宜设手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 系统应运行安全可靠,应设置故障停机,故障报警装置,并宜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 2、水处理系统安装有电导、水量、水压、液位等实现检测仪表;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宜配置PH值、余氨、余臭氧、余二氧化氯、水温等检测仪表;同时宜设有SDI仪测量和SDI仪。 3、净水机房监控系统中应有各设备运行状态和系统运行状态指示 或显示,应依照工艺要求按设定的程序进行自动运行。 4、监控系统宜能显示各运行参数,并宜设水质实时检测网络分析 系统。 5、净水机房电控系统中应对缺水、过压、过流、过热、不合格水 排放等问题有保护功能,并应根据反馈信号进行相应控制协调系统的运行。 6、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分别对立管连通管及室外管段进行水压试 验。系统中不同材质的管道应分别试压。水压试验必须负荷设计要求。不得用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7、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管道工作 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0MPa。暗装管道必须在隐蔽前进行试压及验收。热熔连接管道,水压试验时间应在连接完成24h后进行。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用户把目光投向管道直饮水。 管道直接饮水是“管道优质直接饮用水”的简称。即采用分质供水方式,在居住小区内设净水站或小型水厂利用深度水处理技术和设施,将自来水进一步处理,达到直接饮用的水质要求,由独立的供水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 自1997年上海浦东锦华小区建成全国第一例管道式分质供水示范工程以后,全国已有300多个住宅新区的150多万户居民喝上了管道直供水。由于管道直饮水的设计尚没有国家规范,本文以一工程实例谈谈管道直饮水的设计。 1 系统设计 1.1 定额及水量 我国的管道直饮水是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试点的,再加上对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建筑物而言,饮水定额是不同的,目前国家对直接饮水定额还没有制定规定,工程所采用的数据一般根据工程经验得来[1]。一般居民用水定额为q=3~5 L/(人·d)。南方部分城市可适当提高用水定额。 1.2 管段设计秒流量 管段设计秒流量一般采用传统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公式和经验公式来计算。陈和苗提出了用概率法计算直饮水管段设计秒流量的方法[2]。计算水龙头使用概率p可由以下三种方法确定。 ①方法一:亨特概率法(最高峰使用概率) p=t/t0 (1) 式中:t0——最忙用水时段器具连续两次的间隔,S; t—t0期间的放水时间,s。 ②方法二:最大时平均使用效率。 P=(qt/q0)/t1 (2) 式中:t1—某一时间段,s。 qt—t1时段上的龙头累计用水量,L; q0—龙头流量,L/s。 当在最大用水小时的整个时段上(t1=3600s) 概率公式可转化为. P=(qh/q0)/t1=qh/3600q0 (3) 式中:qh—器具最高时用水量,L。 假设系统中各同器具用水量及用水间隔都相等,则(3)可转化为, P=qh/(3600)q0=Qh/(3600n·q0)(4) 式中:qh—系统全部龙头的最大时用量。 n—龙头(器具)数量。 ③方法三:最大时内高峰时段的平均使用效率。 最大用水小时一般出现在下午5:30~6:30,而该高峰用水时段一般出现在6点左右的半个小时内,因此龙头的使用概率又可变为: p=t/tl t=aQh/(n·q0)(5) 式中:t1<3600s,为用水高峰时段的延续时间,需现场观测;a为小于1的系数。aQh是t1时段的耗水量,需现场测试。 上述三种方法中,方法二最简单。一般首先考虑此方法。以住宅为例,基础数据如下:每户人口为 3.5人,龙头额定流量为0.05 L人。取用水量标准5L/(人·d),龙头的使用概率为:按(5)式设变化系数Kh=4,最大时用水量的80%集中在半小时之内用完。 取a=0.8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doc 9页)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doc 9页)

包头市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暂行规定 包头市水务局 二OO四年元月 为了确保我市分质供水工程顺利实施,使工程设计达到科学、经济、合理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结合国内有关城市管道直饮水工程设计资料及我市实际,制定了包头市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要求,以规范我市管道直饮水工程设计,让广大用户早日喝上干净、放心、符合标准的管道直饮水。 1 水质、水量和水压 1.0.1管道直饮水是以城市自来水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其他水源为原水经深度净化后制成的优质饮用水(产品水),用管道输送至用户饮水龙头处,其水质应不低于现行建设部颁发的《饮用净水标准》GJ94-1999及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或制水企业承诺的更高级的水质标准。 1.0.2新建住宅小区和办公楼的管道直饮水水质应提倡健康饮水,即去除水中有害物质,保持对人有益成分。 1.0.3用水量标准宜采用 1、住宅为3-5L/人.天; 2、办公楼为2-3L/人.天; 3、学校为1-2L/人.天 4、亦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1.0.4管道饮用水龙头额定流量为0.04L/S~0.08L/S。 1.0.5饮用水龙头出水水压要求,其自由水头不小于0.03MPa。 2 水处理 2.0.1不同水质的原水应采用不同处理工艺,处理工艺要有广泛性有实用性。处理水量宜留有发展余地。 2.0.2工艺流程的选择除依据原水水质,处理后达到水质指标外,还应满足水处理技术的先进和合理性。处理方案的选择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0.3处理工艺系统要求合理优化紧凑节能、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和制水成本低。 2.0.4深度净化水处理主要设备可采取膜处理(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和微滤MF等)或其他成熟的新型的处

管道直饮水系统解决方案

管道直饮水系统解决方案 优质直饮水系统源于美国、丹麦、荷兰等国家,目前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在国内,自1997年上海首先实现优质直饮水工程后,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及取用便利、卫生、安全等优点,引起了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重视,目前分质供水工程已经在全国各地普及推广使用,涉及领域有小区住宅、写字楼、宾馆、医院、工矿、商场、机关和学校。 管道直饮水处理系统的核心由4大部分组成:工艺设备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循环供水管网系统和杀菌系统。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

1.管网设计的一般规定及要求 1、管网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不得与建筑内给水系统直接相 连。 2、管网系统中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供、回水管网的型式应根 据建筑总体规划和建筑物性质、规模、高度以及管网维护管理和安全运行等条件确定。 3、为保证管网内水质,供回水循环管网系统应设置循环管, 供、回水管网应设计为同程式。 4、循环流量计算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的有关规定,循环周期不超过12h,其中定时循环时间不超过4h、全日循环时间不超过12h。 表1 供回水循环管网系统型式

5、按系统管网布置图示分类(下供上回式、上供下回式)是 管道系统的基本型式,设计人员应根据系统规模、建筑高度等因素进行设计 6、管材选用符合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达到《生 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要求 7、管网最高处设自动排气阀,排气阀处应设有滤菌、防尘 装置。 2.循环流量计算

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的有关规定,循环周期不超过12h,其中定时循环时间不超过4h、全日循环时间不超过12h。 循环水泵选型计算:管道直饮水系统、循环水泵选型计算应符合《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10-2006的有关规定。 定时循环时,循环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qx=V/T1 qx= 循环流量(L/h) V=闭式循环回路上供回水系统的总容积(L),包括供回水管网和净水水箱容积; T1=循环时间(h),不宜超过4h。 供回水管道内水流速度宜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供回水管道内水流速度宜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泵设计流量计算:

0-25吨及0-5吨管道直饮水系统维保方案报价

0.25T/H、0.5T/H管道直饮水维保工程项目 方 案 报 价 书

一、一般技术条款 序号要求实际参数 1 每月定期对管道直饮水系统进行二次例行检查和保养,包括清理净水机 房卫生二次,重点清理水箱和水处理设备的卫生,确保系统正常、顺畅 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每月进行二次例行检查和保养,对设备进行消毒, 记录设备运转中的各个参数,及时处理设备运转过程中的异常状况,确保 产水、供水设备、供水终端长期、稳定、高效运转 2 如水质检测显示不达标,对造成水质不达标的设备、材料进行更换如水质检测显示不达标,对造成水质不达标的设备、材料上报上级并进行更换 3 制作直饮水系统使用操作规程、系统日常检查工作要点等 制作直饮水系统使用操作规程、系统日常检查工作要点等 4 保证营运设备的完整,运行中及时维修漏水、渗水事故对各个饮水点及设备重要接口巡视一次,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保养,每半年对饮水机进行一次消毒,每半年进行一次管网全面消毒,每年对设备进行一次大修。 5 系统出现各种故障,接报后需在4小时内(晚上除外),安排专业技术人 员到现场检修,一般故障当日排除、重大故障3天内排除 系统出现各种故障,接报后需在4小时内(晚上除外),安排专业技术人员 到现场检修,一般故障当日排除、重大故障3天内排除 6 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分别按照国家卫生部门要求的日检、周检、 年检项目进行日检、周检和年检,做好相关记录存档。 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分别按照国家卫生部门要求的项目进行周检、 季检和年检,做好相关记录存档。确保在职人员喝的直饮水水质长期稳定。 7 每隔一周安排人员对水质在设备房的实验室进行日检工作。1、化验员必须持有卫生健康证。 2、非化验员不得进入化验室。 3、化验员进入化验室前须开紫外灯管进行杀菌消毒。 4、化验员进入化验室必须穿白大褂,戴卫生口罩、卫生帽及卫生手套。

华为直饮水设计规范

1.目的 为了规范本公司内所有涉及直饮水工程的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特编制本设计技术要求。设计文件应在遵照国家相关规范及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并严格按照本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2.概述 明确直饮水系统具体技术标准。 3.术语

4.适用范围 此标准适用于华为公司所有新建项目、改造及扩建项目(含VIP项目)的直饮水工程。 5.参考标准 1、CJJ110—2006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2、CJ 94--200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3、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GB 50015-200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5、GB/T 29038-2012 《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范》 6、YB/T 4204-2009 《供水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7、CECS 277-2010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 8、GB 12771-2008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9、CJ/T_151-2001 《薄壁不锈钢水管》 10、GB/T 21835-2008 《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 11、2010版水系统GMP实施指南 12、10S407-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 13、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 14、CJJ/T154-2011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 6.内容 6.1 系统设计 1、预处理、膜处理和后处理工艺的选用和组合及出水水质应符合华为公司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规定。 2、最高日直饮水定额可按下表采用

注:1、此定额仅为饮用水量; 2、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住宅楼可提高至4~5L/(人·日) 3、最高日直饮水定额亦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4、厨房具体用水量、用水点由厨房顾问提供确定。 3、直饮水专用水嘴额定流量宜为0.04~0.06L/s。 4、直饮水专用水嘴最低工作压力不宜小于0.03MPa。 5、管道直饮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不得与建筑内其他给水系统直接相连。 6、优先采用集中净化水处理方式,深度净化处理工艺采用RO反渗透膜处理 技术。 7、水处理工艺流程应合理、优化,满足布置紧凑、节能、自动化程度高、 管理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和制水成本低等要求。 8、深度净化处理系统排出的浓水应考虑回收利用。 9、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应设循环管道,供回水管网应设计为同程式。 10、管道循环控制系统采用何种形式根据系统具体特点选用,一般建议采 用定时循环管道系统,可采用时间控制器控制循环水泵在系统用水量 少时运行,每天至少循环管2次。 11、建筑物内高区和低区供水管网的回水管连接至同一循环回水干管时, 高区回水管上应设置减压稳压阀,并应保证系统循环。 12、直饮水在供配水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2h。 13、配水管网循环立管上端和下端应设阀门,供水管网应设检修阀门。在 管网最低端应设排水阀,管道最高处应设排气阀。排气阀处应有滤菌、防尘装置。排水阀设置处不得有死水存留现象,排水口应有防污染措 施。 14、管道直饮水系统回水宜回流至净水箱或原水水箱。回流到净水箱时, 应加强消毒。采用供水泵兼做循环泵使用的系统时,循环回水管上应 设置循环回水流量控制阀。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设计规程(一)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设计规程(一) 管道直饮水是原水经深度净化水处理后制备而成的并用管道输送至用户饮用水龙头处的优质饮用水(产品水),其水质应不低于现行建设部颁发的《饮用净水标准》(CJ94-2005)的要求以及制水企业承诺的更高的水质标准。 一.用水量设计标准宜采用 (1)住宅为3-5L/人·天(经济发达地区可适当提高至7-8L/人·天); (2)办公楼为1-2L/人·天; (3)教学楼为1-2L/人·天; (4)医院为2-3 L/床·天; (5)旅馆为2-3L/床·天; 亦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饮用水专用龙头额定流量要求为0.04L/S~0.08L/S;饮用水专用龙头的出水水压,其自由水头不小于0.03Mpa。 二.系统设计要求 管道直饮水系统应根据建筑物总体规划和建筑物性质、规模、高度以及系统维护管理和安全运行等条件来确定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供回水管网的型式。 1.管道直饮水系统供水视工程情况宜采用以下二种方式: (1)调速泵供水系统;(2)屋顶水箱重力流供水系统; 2.净水机房可设在建筑物内,亦可单建净水机房,机房宜靠近集中用水点。 3.为保证供水安全卫生,系统中的室内外供配水管道应设计为环状,并应保证供应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在建筑小区内宜根据建筑物性质和层数分别设置供水和循环回水系统。 5.高层建筑管道直饮水供水应竖向分区,竖向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住宅各分区最低饮水龙头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32Mpa; (2)办公楼各分区最低饮水龙头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0Mpa; (3)各分区最不利饮水龙头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的要求。 6.居住小区集中供水系统可在净水机房内设分区供水泵或设不同性质建筑物的供水泵,亦可在建筑物内设减压阀竖向分区供水。 7.建筑物内高区和低区供水管网的回水管连接至循环回水干管时,高区回水管上需设置减压稳压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