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和人生哲学

合集下载

茶道泡茶的哲学思考与人生启示

茶道泡茶的哲学思考与人生启示

茶道泡茶的哲学思考与人生启示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泡茶是茶道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品茶方式,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和人生启示。

通过泡茶,我们可以感悟到生活的真谛,领悟到人生的智慧,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茶道泡茶的哲学思考与人生启示。

首先,在泡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准备一套精致的茶具。

茶具的精美和质朴体现了茶道追求的精神境界,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艺术。

这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对细节和品质有所追求。

无论是做事还是与人相处,都需要注重细节,追求卓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创造出更美好的品味。

其次,在泡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慢慢享用茶汤。

茶道注重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这也是人们追求内心安宁的一种方式。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繁杂琐碎的事情所困扰,内心常常处于焦虑和不安的状态。

而泡茶的过程需要我们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感受茶叶与热水的交融,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茶的香气和茶汤的美味。

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压力时,更要学会淡定和从容,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第三,在泡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仪式感。

茶道中的泡茶仪式非常讲究,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展现出茶道精神和品鉴茶的态度。

在执行泡茶仪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每一步动作的顺序和细节,保持整个过程的庄重和严谨。

这提醒着我们,在处理事务时要有条不紊,注重仪式感,切勿鲁莽行事。

第四,在泡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与茶叶进行沟通。

茶叶有其独特的香气和味道,只有和茶叶进行沟通,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茶的风味和特点。

同样道理,人与人之间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

通过与他人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他人的经验和智慧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人生智慧。

第五,在泡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享受孤独。

茶道强调的是与内心的对话和自我修养,因此在泡茶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是独自一人。

学会享受孤独不仅可以让我们思考问题更为深入,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中国茶道有什么含义

中国茶道有什么含义

中国茶道有什么含义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它是一种通过准备和品饮茶叶来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方式。

中国茶道所蕴含的含义十分丰富,下面将从文化传承、礼仪与修养、自然与人生哲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文化传承中国茶道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智慧。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珍视茶叶的烹饪与品尝,并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茶道不仅代表着中国的茶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

通过茶道,人们可以了解和领略到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体味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礼仪与修养茶道被视为一种高雅的礼仪和修养方式,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茶道强调礼仪和仪式感,注重细致入微的操作和周全的服务。

在茶道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专注于每一个环节,准备与品饮茶叶的过程成为人们内心平静与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

通过茶道,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耐心与细致的能力,意识到关注细节的重要性,并体验到对他人尊重和关怀的态度。

茶道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茶香醇厚,滋味鲜美,品茶的过程让人爱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

在品尝和欣赏茶叶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沉淀心灵、平复情绪,达到心静如水的境界。

茶道培养了人们的修养品质,使人心怀一种宁静与平和的状态,有助于减压和提高生活质量。

三、自然与人生哲学茶道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自然与人生哲学的思想。

茶道追求的是自然的简单、纯粹而不加修饰的美。

从选取茶叶、烹制茶汤到品饮茶叶,茶道始终强调尊重茶叶的原始味道。

在茶道中,拒绝过度加工或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净化了嘴巴和身心。

茶道教人们以简单的方式感受自然的美,领悟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此外,茶道还强调与人的和谐相处。

在品茶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品味茶叶本身,更是品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茶道以礼为本,尊重每一位参与者的存在,并注重互动与交流。

在茶道中,人们可以通过品茶和对话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促进友谊与合作的建立。

中国茶道追求的精神

中国茶道追求的精神

中国茶道追求的精神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而中国茶道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精神。

茶道是从中国茶文化中演化而来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

中国人视茶为“涤荡之具”,茶道追求的精神在于培养人们的内心修养和品德涵养。

它要求从内到外的美感体会,通过与茶的互动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净化。

下面将从“礼仪”、“谦和”和“自然”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茶道追求的精神。

一、礼仪中国茶道注重礼仪,它要求在品茗的过程中尊重对方、懂得交流和体贴他人。

在茶道中,主人会用专门的工具准备和沏茶,然后将茶品送给客人,客人则会接过茶品,并用手接触杯子以表达尊重之意。

主客之间的这种互动不仅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也传递了一种平和、和谐的氛围。

茶道中的礼仪也反映了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和和谐社会的价值观。

二、谦和中国茶道强调谦和的态度。

在品茶的过程中,茶道家会借茶之韵来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茶道鼓励人们通过品茗来感受生活的滋味,从而更好地珍惜当下。

茶道追求的是谦虚、平和、淡泊的心态,通过对茶艺的欣赏和琢磨,培养个人的修身之道和寡欲之心。

这种追求谦和的精神让人们更加从容和平衡地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

三、自然中国茶道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

茶道注重对自然的感受和欣赏,而非人为的控制和改变。

茶道家常常选择富有自然风光的环境来沏茶,借助于自然的美景和自然的元素来营造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茶道注重自然界事物的演变和变化,通过观察自然的规律来领悟生活的道理。

茶道追求的是与自然共生的境地,让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达到内心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总结起来,中国茶道追求的精神在于礼仪、谦和和自然。

茶道通过培养人们的内在修养和品德涵养,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平静。

茶道的精神不仅在每一次品茗中得到体现,更是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

中国茶道的人生哲理

中国茶道的人生哲理

中国茶道的人生哲理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中国茶道不仅仅是一种烹饪与品味的过程,更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方式。

在中国茶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许多人生哲理的启示。

一、和谐共生的理念中国茶道强调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茶的世界里,茶树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种茶的人需要善待自然,不强求驱逐天敌,而是倡导生态链的平衡。

同样,我们的生活中也需要追求和谐共处的境界。

在过程中,我们应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观点,保持心态平和,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细腻和沉静的品性中国茶道注重细腻和沉静的品性。

对于喝茶的过程来说,茶道要求人们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细节。

品茶之时,我们以静心的态度沉浸其中,用心去体味茶香,细细品味茶汤的滋味。

这种细腻和沉静的品性不仅仅适用于品茶,也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只有细心、静心,我们才能真正品味生活的美好,发现其中的乐趣。

三、适度的平衡和调和中国茶道强调适度的平衡和调和。

在茶艺中,师傅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水温、时间和器皿,使茶汤达到最佳味道。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应保持适度的平衡和调和。

工作与休息、欲望与现实、内心与外在,只有在适度的平衡中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四、协同合作的精神中国茶道强调协同合作的精神。

在茶道中,一个成功的茶会需要整个团队的默契与配合。

茶道中的师傅与众多助手之间需要无言的默契与协作。

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团队合作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工作中,协同合作能够激发不同个体的优势,实现整体的增益。

此外,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也需要学会团队合作,与他人携手共进。

五、尊重自然与敬畏生命中国茶道尊重自然与敬畏生命。

茶叶的种植和制作过程都需要遵循自然规律,而茶叶本身也是大自然的馈赠。

在茶道中,我们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体味生命的珍贵。

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恩赐,保护身边的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茶道精神大学生

中国茶道精神大学生

中国茶道精神大学生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中国茶道精神,以此激励自己追求卓越,培养自身的修养和品德。

本文将从茶道的历史渊源、核心价值观以及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茶道精神等方面进行探讨。

1. 茶道的历史渊源茶道起源于中国,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得到了初步形成,而后在唐宋时期逐渐发展完善。

茶道强调和谐、平和、自然的精神内涵,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从茶的采摘、制作到品饮,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仪式感和礼敬之意,使之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2. 茶道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茶道精神蕴含着许多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其中包括尊重、和谐、虚心、礼仪、感恩、自省等。

尊重是茶道精神的基石,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和谐体现在茶道中,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追求。

虚心是学习茶道的前提,只有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进步。

礼仪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享受茶道的过程中,要明白礼仪的重要性,用礼仪来表达我们对茶道的尊敬之情。

感恩是一个重要的茶道精神,我们要感恩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茶叶,感恩种植、采摘、制作茶叶的人们,感恩和我们一起品茶的人们,用感恩之心对待茶道。

自省是茶道精神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不断反省自己,在茶道中找到进步的方向。

3. 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茶道精神作为大学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茶道精神。

首先,我们要尊重他人。

大学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周围的同学、老师和工作人员。

尊重他人的意见、观点以及权益,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我们要注重和谐。

和谐是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意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倡导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要保持虚心。

大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创造者,要保持虚心的学习态度,向他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中国茶道的宗旨

中国茶道的宗旨

中国茶道的宗旨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茶道所追求的宗旨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本文将就中国茶道的宗旨展开论述,揭示其背后的哲学思想与生活智慧。

一、贵在礼仪中国茶道崇尚礼仪,这是其宗旨的核心。

在茶道中,席地而坐,拿茶具、倒茶、斟茶都有严格的规矩。

这种注重细节和形式的礼仪,旨在强调人们对于仪式的尊敬和设身处地的考虑。

茶道通过礼仪的规范,教会人们慢下心来,学会尊重他人和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二、以和为贵茶道所强调的和谐,不仅仅是指与他人的和睦相处,更是指与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在茶道中,人们注重与茶、与水、与器皿之间的和谐关系。

他们严格把控水温、控制冲泡时间,力求达到最佳的茶汤口感。

这种追求和谐的态度,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平衡、和平、和谐的价值观。

三、追求自然中国茶道倡导自然之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茶道强调茶叶的自然与真实,倡导让茶叶“呈色”,而不是过度加工和人工美化。

茶道人士崇尚自然的色调、风味和气息,希望通过品味茶叶,与大自然相融合,找到自己内心的宁静。

四、修身养性中国茶道注重修身养性,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茶道人士通过品茶,使心境平和、思绪清爽,以此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美好。

茶道的修身养性,是一种对于内心世界的整理和净化,是追求心灵自由、宁静和平衡的一种方式。

五、传承文化中国茶道宗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传承文化,让茶道成为一种历史的延续和价值的传递。

茶道不仅是对于茶叶和茶具的传承,更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过茶道,人们继承了古代智慧,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六、追求卓越中国茶道对于从茶叶的选择到冲泡的过程都力求精益求精。

茶道人士希望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修行和技艺,达到纯熟的境界。

茶道讲究细致入微、追求卓越品质,这种追求卓越的态度也应该贯穿到人们的生活中。

总之,中国茶道的宗旨体现了礼仪、和谐、自然、修身、传承和卓越等多重价值。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哲学的表达。

茶如人生,淡中有味,虚怀若谷

茶如人生,淡中有味,虚怀若谷

茶叶知识茶如人生,淡中有味,虚怀若谷0730 18:01:48茶如人生,淡中有味,虚怀若谷,怡然自得。

喝出了苦和甜,清和涩。

人生就是一本书,谱写出了成功和失败,幸福和快乐。

人生必有一知己无话不谈,无话不说。

人生何求?就像一杯茶、一本书、一知己……就像茶叶批发的追求理念一样。

喝茶与品茶,讲究的是一个“静”字。

这个“静”中蕴含了儒家文化,也体现了中原佛教文化中的“佛”字哲学。

那就是不是为了纯粹喝茶而喝茶,端扬、讲究的是一种静态人生的思考。

如今,茶叶批发也成为一项热门的投资,很多人的茶道思想已经慢慢的呈现在社会文化中,茶类批发的好处更在于不会要求批发者的种植技术,经营起来也是什么方便的。

茶语人生,着实浓缩着普天之下老百姓的最爱与精华,那副副众生相,老舍的一部《茶馆》,可谓是中国百姓人家最为精妙的描述。

最为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者,茶叶批发商在中间起了不必替代的作用。

闲时泡一壶茶,怀释匆匆流逝的年华。

茶如人生淡中有味历史上的茶语显得如此的珍贵一柱香一杯茶一茶一世界澹泊以明志,安静致使远一杯茶,一辈子茶香洋溢的记忆每个人都有各自喜欢的茶黑咖啡和苦丁茶他和她的故事文章透过茉莉茶香寻觅人生之意茶道与佛教文化的大兴,差不多是同时。

在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唐代,昌盛的经济、强盛的国力、开放的眼界为各种文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而佛、茶之道更是在此时得到滋养,并互相融合。

茶道借佛教赋予茶事过程严肃庄严的典礼感,这使得之前做为解渴除腻之饮料的茶饮提升了形而上意义的层面。

清心寡欲而又博古通今的僧人,也是茶道文化生活发展的最好土壤,从僧院推行开来的茶道得到那时皇家的认可。

关于僧人来说,茶也是必不可少的。

寺院里仪规严苛的“吃茶”、“煎点”典礼,也为僧人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严谨、专注的气息。

在贫苦而漫长的修行历程中,茶可以清神思,可以解疲乏,在冷寂的冬夜,一碗幽香暖和的热茶,不仅滋养了禅者的瑟身,关于人心,也是一种慰藉。

总而言之,茶道中,不可不说佛道,茶亦不离佛道。

茶文化的人生哲理

茶文化的人生哲理

茶文化的人生哲理
茶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
1. 和谐与平衡:茶叶中的各种成分能够相互平衡,使得茶水味道浓淡适中。

茶文化强调和谐与平衡的价值观,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寻求平衡,避免过于极端和偏颇。

2. 安静与宁静:喝茶需要一定的专注和静心,茶文化倡导人们远离繁忙的生活,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从茶艺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专注与沉淀,享受当下的片刻安宁。

3. 知足与淡泊:茶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知足常乐,茶本身并不奢华,却能给人带来满足和喜悦。

茶人追求的是心灵的满足和内在的丰盈,而不是追逐物质和外在的虚荣。

4. 敬重与尊重:茶文化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敬重,茶道礼仪中的种种细致动作都是出于尊重对方的心态。

人们在享受茶的同时也应该学习尊重与包容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 清新与洗涤:喝茶有助于清除口腔的异味,茶文化中也倡导清新的品味和洗涤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喝茶来洗涤心灵、消除压力与疲劳,保持内心的清新和明亮。

总的来说,茶文化教会我们如何与自己、他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提醒我们追求简单、真实、平衡和内心的满足。

茶道的品茶过程也具有一种禅修的意味,通过品味茶汤,人们可以达到心灵与身体的平衡与协调,提升个人修养。

因此,茶文化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心灵的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茶文化看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摘要】茶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哲学。

在中国,茶已经超越了自身固有的物质领域,迈入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修养,一种人格力量,一种境界。

中国人通过品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

品饮与思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为茶道的必要条件,构成茶文化的最高层次,成为茶文化的核心内容。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文明古国。

据传远在四千七百多年前的神农氏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茶的药用价值。

后来,茶逐渐演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有“粗茶淡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俗语。

今天,茶已成为“国饮”,可见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也非常密切。

悠久的饮茶习惯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茶文化,而这茶文化中又渗透着中国人神奇的处世哲学。

茶文化中的哲学
统治者哲学。

茶是汉唐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重要饮料,自中唐以后,随着茶叶消费的普及,人们对茶叶的需求日益增大,茶叶商品市场活跃,利润丰厚。

所以,自唐代开始征收茶税,以殷国库,以后茶税便成了历朝历代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自唐代之后,茶税作为一种专税,历代相承,从无间断。

成为国家除盐铁税外的又一固定税收。

饮茶者的哲学。

中国人饮茶,讲究品味、讲究意境,更讲究心情。

品茶者最能领悟可使身心获得放松与健康的饮茶真谛。

在茶从药用、祭祀、食用,发展到饮用,茶从物质形态,升华到精神内涵。

茶的每一处变化,每一个阶段,无不留下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烙印。

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庶民百姓,都能在茶中体会人生真趣。

中国人把饮茶表现为茶礼、茶俗、茶艺等形式。

“客来敬茶”是我国传统的待客礼仪,无论南北,不分民族。

给上门的客人敬上一杯香茶,是最基本的待客礼节了。

茶又是一种文化形式的物质载体,它在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婚、丧、嫁、娶无处不在。

特别集中体现在各民族的婚俗礼仪中,在佛教的祭祀仪式中等。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异彩纷呈的饮茶习俗,历代饮茶的方式、饮茶的艺术,美不胜收。

人们的饮茶过程一步一步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价值观、审美观等思想内容,中国人平和、内敛,强调个人内心修养的性格,与品茶需要的平和宁静的心态相符。

茶艺与茶道的最高境界又总是与悠闲、安静、从容等生命状态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文化载体,形成最高层次的茶文化。

茶道中体现的哲学。

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一种由物质载体升华出来的精神。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茶文化的精神内涵部
分,在品茗的过程中体悟儒释道的思想从而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涵盖了茶道、茶礼、茶艺、茶仪、茶宴以及关联的茶诗、茶词、茶曲、茶歌、茶舞、茶画、茶书茶室(建筑和布饰)、茶器、茶工艺品、文学、戏曲等在内的人文学、审美学的文化体系。

茶道的重点在“道”的人文精神,茶艺的重点在“艺”的习茶审美艺术。

人们习茶品茶旨在通过茶艺作为媒介已达到修心养性、参悟大道。

得到精神享受,是一种心灵的契合,一种自我超脱的态度。

日本茶道—和、敬、情、寂。

在日本,人们把茶艺最终发展成“茶道”,使之更具有精神内涵的是日本东山时期的著名茶人村田珠光,他把茶的精神与大和民族自身的精神特性结合起来,把中国佛教中禅宗思想引入用茶的修养之中,使茶道精神更具民族性和思想性。

日本茶道的最终确立者千利休把几百年的饮茶技巧和精神加以总结和发展,创立了“陀茶道”,明确提出了“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从此日本茶道成为一种独立的完整的文化思想体系。

可以看出,日本的茶道在形式上完全承袭了中国茶艺的艺术形式,而在内容上是深受中国茶文化和禅宗思想的影响。

朝鲜茶礼—清、敬、和、乐。

朝鲜人用茶注重礼,这是受中国茶文化中儒家的中庸思想“仁”、“礼”的影响,对茶中体现的礼的追求胜于对茶艺形式的追求,并形成“中正”的精神。

茶在朝鲜最主要的应用范围就是宗教的祭祀仪式、宫廷的庆典仪式和民间婚丧嫁娶的仪式,茶在朝鲜成为一种礼仪的象征。

中国茶道—廉、美、和、敬。

中国茶道在历经千年茶史中历经世事,饱含了中国文化和中国茶的精髓。

它内敛平和,决不招摇张扬。

越是好茶,就越是内敛。

平常的心态是种力量,它可以让人处世不惊,可以让人游刃有余,也可以让人持之以恒;如果再注入智慧,即可达到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

这种境界是时间、空间、自由、知己、理想、主见等,这种境界是茶的极致,也是精神的极致。

在文人的眼里,茶不同于其他饮品,它是一种将感官和精神融合为一体的“圣物”,是一种精神的滋润物,是不死的文化精魂。

喝茶本身就是一种平静的选择,只有在“静心”的状态下才能体味其中的奥妙。

正如周作人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草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低十年的尘梦。

喝茶之后继续修个人得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

但偶然道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茶文化是一种由物质载体中升华出来的精神,是一种境界。

茶道在中国古老的哲学理念中,是将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道家无为而治的智慧融合为一体,堪称东方古典哲学的结晶,“茶禅”文化的精髓。

道家讲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所以,更注重将自我的精神与茶艺的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杯茶,一缕茶烟,甚至沸泉之一串泡沫,都能引出一片情思。

秦汉时期,政治家和文人提出的“倡廉”之风渐起,许多达官显贵也纷纷作出清廉的姿态,茶便在此时被赋予了“清廉”的内涵。

从此,茶作为“清廉”的象征
深入人心。

茶在儒学家的精神世界里是“穷独兼达正人正己、洁身自好”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的礼节、礼数中,讲究孝敬尊长。

新娘过门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向公婆及其他长辈敬茶。

客人来了,为了表示欢迎和尊敬,主人一定要捧出香茗,就是在下逐客令的时候,也忘不了斯斯文文地端起茶杯,含蓄地送客,茶的妙用只是在中国才能体现得这样精深,而这恰恰是儒学思想中一切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日常茶事中的反应。

儒学思想,讲究平和、宁静,而“仁”和“礼”是儒学思想的充分体现。

茶文化中“中庸和谐”的哲学思想
中庸是儒学家的重要思想。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儒学家认为中庸之道出自于天“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之道是来自于最高的价值实体天道人道秉承天道而生,而道在人身上,道在生活中,即“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就在身边,修身得道。

中庸是修身之道。

儒家把中庸思想作为其修身的核心准则,中庸即致中和。

中者,即自然适度,使事物处在最佳状态,不偏不倚,不过亦不及。

和者,即和谐有序,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同性质的事物互动互生、和谐共存,这是自然法则。

推至于人,君子之道就是与人相处既尊重别人的意见或见解,恭敬谦虚又不丧失自己的原则立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人们的通达之道。

达到中和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运行不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中庸之道无疑标榜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价值观,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因此,礼之用,和为贵。

修身以道,要做到中庸之道,必以德自律。

生活中的谦谦君子们,贯穿在茶事中的就是中和思想。

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体现了文人对深植于社会中儒学家中和思想境界的推崇以及对茶事的联想。

通过习茶品茗的茶事使人修养自省、平和、儒雅、谦恭的人格魅力,这是中庸处事的必备德目。

儒家把“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由小而大的人生追求用一种行为准则贯穿起来,那就是“中庸”,一种周正平稳的处事之道,从而造就了传统的中国文化的平和之气和传统中国人的清台,这在茶文化里表现的淋漓尽致,自古人们以茶喻事,以茶喻道、以茶喻治国之道。

时至今日,人们也能从陆羽制作煮茶风炉形成与铭文中深深体味到儒家中庸思想的社会价值。

茶文化的兴起,倡导了一种良好的茶风茶俗,强调儒家中庸、守一、和谐、诚实、完善的律条。

体现较为广泛的饮茶风尚以及修行者的通过茶事参悟大道的心志。

茶道中也彰显了中庸的另一个思想“诚实”、“诚意”。

《中庸》提到“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道诚实是人道的法则。

曾参在《大学》中写的:“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其华美,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则身健体康。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这一儒家思想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则表现为以诚相待的礼节,贯穿于茶事中的就是敬茶的诚意,是
对人的彬彬有礼和坦荡诚意。

纵观古今茶事,中庸思想是茶道乃至整个茶文化之圭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