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学概论第一讲
休闲学概论

二、福特主义:消费与休闲的共 同土壤
三、大众消费,美国案例
第二节 休闲消费的社会价值
一、休闲消费的特征
二、休闲消费的社会价值论
第三节 享乐炫耀性消费与消费主 义批判
一、享乐炫耀性消费
二、消费主义的生态批评
第八章 休闲经济与休闲产业
第一节 休闲经济本质的探索
一、休闲经济:直接的人文关怀
三、花卉园艺行业
第三节 体育保健及户外运动
一、体育经济火了
二、户外运动新趋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我国当代学者的观点
二、本书对休闲概念的综述和归 纳
三、休闲的性质
第三章 休闲理论与休闲研究
第一节 学科化的现代休闲研究
一、自由时间:马克思的休闲思 想
二、凡勃伦与现代休闲学的诞生
第二节 20世纪及当代休闲学研究
一、欧美休闲学科研究的推进
二、休闲研究在我国的兴起
第三节 社会发展趋势与休闲研究 的意义
三、票友情节和业余系列
第三节 休闲活动的道德批判
一、休闲活动的优劣层次
二、从功能对休闲善恶的评判
第五章 休闲体验与畅爽感分析
第一节 休闲心理与情感体验
一、体验:生活意味的领悟
二、体验特点和体验本质分析
三、休闲体验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 畅爽感阐释与休闲美的提 出
一、休闲理论中的畅爽感研究
二、欧美人当代休闲一瞥
三、中国传统休闲方式
第二章 休闲:生存方式的解读
第一节 闲暇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闲暇与闲暇研究
二、相关概念的比较
第二节 西方学者不同视野的休闲 观
一、时间角度的定义
二、社会活动角度的定义
三、存在状态及心态角度的定义
(最新整理)《休闲学概论》第一章

2005年“中国学人休闲 研究丛书”出版。
2021/7/26
28
第二节 休闲学的研究对象及 研究内容
2021/7/26
29
第二节 休闲学的研究对象及 研究内容
一、休闲学的研究对象 休闲学的研究对象
14
休闲学的基本问题
休闲的起源和发展
休闲学的研究对象及 研究内容
休闲学的性质与研究框架
2021/7/26
休闲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第一节 休闲研究的缘起和 发展
2021/7/26
16
第一节 休闲研究的缘起和发展
关于休闲的几个问题 1.“休闲”的由来 2.休闲和娱乐、游憩、玩、休息等行为之间的关系 3.休闲学的学科门类 4.休闲学在我国的发展
2021/7/26
22
2021/7/26
第一节 休闲研究的缘起和发展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 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真正的财富。 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 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 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时间是发展才能 的广阔天地。这种财富(自由时间)一 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从事自由活 动。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马 克思指出:“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 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 艺术等的时间。”
马克思还提出:一个国家真正富裕 的标志是劳动时间的减少,闲暇时间的 增多。
23
2021/7/26
第一节 休闲研究的缘起和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仑从经济的 角度对19世纪后期“的有闲阶级”的 社会地位和生活价值进行了全方位 的分析。
休闲学概论

整理ppt
27
第三节 休闲产品
三、休闲产品的特性
休闲产品 的特性
品休休 。闲闲
产产 品品 是的 复综 合合 型性 产:
有闲休 高产闲 度品产 同的品 一生的 。产同
和一 消性 费: 具休
整理ppt
余休闲休 地闲产闲 。者品产
有的品 了数的 更量替 多和代 的类性 选型: 择使休
、而产休 社不品闲 会同受产 和,休品 人并闲的 的且者脆 多受的弱 层制情性 关于况: 系自不休 。然同闲
着休闲吸引物和休闲设施生产或开发 出来的为了迎合休闲者体验和愉悦的 需求,通过市场途径提供给其消费的 一切有形实物产品和无形服务产品的 总和。
整理ppt
25
第三节 休闲产品
二、休闲产品的构成 休闲产品的构成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休闲产品的要素构成;一个休闲 产品的类型构成。
休闲吸引物:休闲者选择目的地的决 定因素,它可能是实物,也可能是事 件或现象。吸引物的多寡和吸引力的 大小是一个地区能否开发成热点休闲 区域的先决条件。
娱乐消遣型 休闲者以松 弛精神、享 受临时变换 环境带来的 欢娱为主要 目的。
文化知识型休 闲者的主要目 的是通过文化 知识休闲达到 积极的休息和 娱乐,同时获 得知识的启迪 和充实。
康体健身型休 闲者主要目的 是通过参加有 益于身心和心 理健康的休闲 活动,消除疲 劳,放松心情 。
整理ppt
22
观光型 休闲者
市场是指某一特定产 品的经常购买者或潜 在购买者。
市场指具有某些相同特 点、被认为是某些特定 产品的潜在购买者的人 群或企业。
整理ppt
30
第四节 休闲市场
休闲市场的概念
广义上:休闲市场是 指休闲者和休闲经营 者之间围绕休闲商品 交换所产生的各种现 象和关系的总和。
《休闲学概论》第一章

休闲学概论
本课程宗旨: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理论上要了解休闲的产生 及其个人与社会意义,了解人类休闲生活方式及其特 点,熟悉有关休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休闲产业、 休闲经济的社会地位,了解休闲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了解国家休闲政策与法规。
实践方面深入社会调查研究个人与社会休闲生活 方式,调查休闲产业和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休闲与人 们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进步的关系,提出休闲发展对策 和措施,掌握休闲策划与经营管理方法。
2020/4/29
本学期学习内容
• 本学期学习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 第一部分:理解休闲(第一、二、三章) • 第二部分:休闲资源的利用、开发和管理(第四—七章) • 第三部分:休闲市场的研究(第八—十章) • 第四部分:休闲的社会研究(第十一—十三章)
导言:
20世纪科学技术对人类作出的最大贡献之 一,就是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使人有了充裕的休闲时间。我国自1995年起就 实行了5天工作制,1999年又实行了“黄金周” 制,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每年至少有1/3的时间 在休闲中度过,而且会越来越多。休闲生活质 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满意度、人的 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2020/4/29
2020/4/29
休闲学概论
第一章 休闲学的基本问题
休闲学的基本问题
休性质与研究框架
2020/4/29
休闲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休闲研究的缘起和 发展
2020/4/29
第一节 休闲研究的缘起和发展
关于休闲的几个问题 1.“休闲”的由来 2.休闲和娱乐、游憩、玩、休息等行为之间的关系 3.休闲学的学科门类 4.休闲学在我国的发展
2020/4/29
休闲学概论》多媒体教案

《休闲学概论》多媒体教案第一章:休闲学概述1.1 休闲学的定义1.2 休闲学的发展历程1.3 休闲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4 休闲学的重要性与价值第二章:休闲理论基础2.1 休闲的内涵与外延2.2 休闲的理论体系2.3 休闲与自由、幸福的关系2.4 休闲的类型与特点第三章:休闲产业与休闲市场3.1 休闲产业的分类与特点3.2 休闲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3.3 休闲产业与休闲市场的互动关系3.4 休闲产业的发展策略第四章:休闲政策与休闲教育4.1 休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4.2 休闲政策的影响与效果4.3 休闲教育的目标与内容4.4 休闲教育的现状与改进第五章:休闲生活与休闲文化5.1 休闲生活的意义与价值5.2 休闲生活的类型与特点5.3 休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5.4 休闲生活中的伦理与道德第六章:休闲与社会6.1 休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6.2 休闲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融合6.3 休闲与社会公平6.4 休闲与社会进步第七章:休闲心理7.1 休闲心理的基本理论7.2 休闲心理的需求与动机7.3 休闲心理的影响因素7.4 休闲心理的应用与实践第八章:休闲活动8.1 休闲活动的类型与特点8.2 休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8.3 休闲活动的参与与体验8.4 休闲活动的创新与发展第九章:休闲设施9.1 休闲设施的分类与功能9.2 休闲设施的设计与规划9.3 休闲设施的运营与管理9.4 休闲设施的完善与发展第十章:休闲的未来发展10.1 休闲产业的趋势与挑战10.2 休闲生活的变革与创新10.3 休闲政策的调整与优化10.4 休闲学的未来发展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休闲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休闲学是一门研究人们休闲行为、休闲体验和休闲产业的学科。
重点关注休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休闲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重点环节2:休闲理论基础了解休闲的内涵与外延,掌握休闲的理论体系,理解休闲与自由、幸福的关系,以及休闲的类型和特点。
重点环节3:休闲产业与休闲市场关注休闲产业的分类、特点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理解休闲产业与休闲市场的互动关系,以及休闲产业的发展策略。
01第一讲__休闲学概述——【休闲学与经济产业】

• 基督教徒吸收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 古典标准的休闲论。
• 在中国的先秦文化中,也蕴涵着丰富的休闲思想,其独特而深 邃的理解极大地丰富现代休闲学的内涵。
•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民亦劳止》中的“民亦劳止,汔可 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以定我王”,“民亦劳止, 汔可小休”,直接阐述了休闲、小康和国家安定兴盛的重要性。
• 20世纪80年代是人们满足生理欲望的时期。其 特征是人们对衣食及最简单的基本生活资料的 追求获得满足,商品的数量、花色、种类增多。
• 1993~2005年是人们满足物质欲望的时期。其特征是人 们对耐用消费品,个性化产品得到认同。其中最主要的 是与住宅相关的物质资料及环境设施的需求。人们开始 购买宽敞的住房、别墅,在室内进行个性化装修,安装 空调,购置多台彩电、电话和音响,养殖、种植观赏动 植物等。
• 《休闲宪章》概括了休闲在当代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 一是补偿消耗;二是丰富生活;三是激发才能;四是体现人的价值。
• 1998年10月30日,世界休闲组织在巴西圣保罗召开了 第五届世界休闲大会,大会通过了《圣保罗宣言》。 • 《休闲宪章》的颁布和《圣保罗宣言》的发表,是休 闲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休闲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 国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对休闲问题展开多层次和多角度 的探讨。尽管东西方休闲思想同样源远流长,但休闲 学作为一个学科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由西方逐渐传 入中国大陆的,而且直到21世纪初才受到人们的关注。
• 我国自1995年起实行五天工作制,1999年10月 起又实施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 日。
(完整word版)休闲学概论资料

(完整word版)休闲学概论资料第一节:休闲发展史一.西方休闲发展史1、原始社会的休闲在原始社会中,不存在有意识的休闲和选择性的休闲,在这个时期,休闲没有形成独立的社会形态,劳动和休闲是相互伴随的,两者间的界限很模糊。
2、工业革命前的古代休闲: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休闲:背景:典型的奴隶社会古希腊:休闲观念:注重精神层面的诉求休闲活动:政治、哲学、教养活动、学问、美术、趣味活动、宗教文化仪式、竞技大会及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古罗马:休闲观念:重视休闲的感官体验与享受,趋向于物质化休闲活动:观看斗剑、赛马、角斗;洗澡、赌博总结:古希腊、罗马时代休闲与劳动对立,休闲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权。
(2)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休闲:欧洲中世纪——休闲的黑暗时代背景:以封建土地关系为基础和天主教控制力较强的时代休闲观念:重视辛勤的劳动和冥想,祈求拯救的冥想是休闲的最高境界。
休闲活动:宗教仪式、周日活动、以及在教会广场及村落公用广场举行的仪式参与阶层:统治阶级(封建领主与骑士集团);城市市民阶层文艺复兴时期——玩乐的黄金时代背景:中产阶级勃发兴起的时代休闲观念:人文主义思潮;文化消费繁盛;平民休闲的自由休闲活动:以智力和艺术追求为中心的沙龙活动;乡村漫步游憩;游学游历参与阶层:统治阶级(封建领主、贵族)城市中产阶级、平民3.工业革命后的近代休闲工业革命对休闲活动的影响:工作的性质、场所和人们的居住地改变——人丧失了完整性社会结构改变,尖锐的劳资矛盾——工人的休闲成为社会性问题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影响催生了新的休闲方式——理性消遣运动小结:工业革命不仅丰富了休闲活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使休闲摆脱了阶级的困扰,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选择。
理性消遣运动:是工业革命时期,由中产阶级倡导推动的一场休闲方式的变革运动。
其内容多与教育、乡村休闲、户外运动、观赏研究自然、阅读等有关,强调用知识、自我提高和健康等更持久的高雅休闲替代那些仅有瞬间快乐的娱乐方式,其实质是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延伸到工人阶级,对工人阶级进行教育和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休闲学概论》全套课件321p

比如说,你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并且内 容丰富、积极向上,你就获得了比别人多的 知识、技能、情感、才干、能力,获得比别 人多的业余爱好,你就不会在闲暇时感到寂 寞、孤独、空虚与无助。闲暇时间是我们每 一个人生活和生命中看不见的资源和财富! 你利用得好,你就拥有了比别人多的能力。 正是在这个意义,几乎人类所有 的发明创造都与休闲有着密切的关联。许 多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说,他们的创 造灵感常常是在休闲中峰回路转,茅塞顿 开。
亚里士多德说,“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 中心”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 之一”。他举例说,“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有 闲暇的地方。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 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
物理学家费曼早年喜欢敲手鼓,中 年开始习画,尤爱人物素描,培育了他 欣赏科学研究过程的素养。 马克思恩格斯都曾从巴尔扎克等人 的文学作品中获得过精神的滋养。 数学家外尔说:‚孤独和自由‛是 科学王国中盛行的原则。大凡有成就的 科学家,是在独处中使他们‚天才的翅 膀生长出绚烂多姿的羽毛‛。
事实证明,科学、合理、健康地利用闲 暇时间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至关重要。
开发闲暇时间是发达国家社会进步和提 高人的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由于人们 认识到“休”在人的生命中的价值,闲暇时 间的合理支配与利用便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 的生活原则。 西方思想家认为,开发休闲,实际上就 是积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 资本,就是对人的教育与教养的投资。而且 这种资本的投资越早越好,回报率越高。
阿基米德洗浴中诞生了发现杠杆支点原理的灵感。
瓦特发明蒸汽机受到水壶沸水顶起壶盖现象的启迪。
爱因斯坦一生酷爱小提琴,有人说他的科学发现与小 提琴有着内在的关系。 牛顿在伦敦瘟疫发生期间,不得不回到乡下的家里赋 闲,也正是这段恬淡的生活,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休闲溯源
4、休息和休闲 休息(rest)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减少活动,使
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 力的过程。休息并非一种活动,而是减少活动,包括行动 上的活动和思考等心理活动。 休息是休闲的基础层次。休闲不仅包括休息放松的功 能,而且包括娱乐与个体发展的功能。
Page 8
第一节 休闲溯源
游戏与休闲的区别 休闲活动不仅仅只有游戏,游戏也不仅仅存在于休闲
时间。游戏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限于休闲的从 属领域。两者都是自发行为,但是游戏可能会与工作混在 一起。而休闲则处于与工作完全对立的地位,是一种非工 作状态。游戏是一种浅层次的休闲。另外游戏的互动性使 得游戏往往需要与其他人共同完成,而休闲则不一定。
本学期学习内容
本学期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理解休闲 第二部分:休闲与社会 第三部分:休闲行为与休闲体验 第四部分:休闲与经济 第五部分:休闲与未来
Page 1
休闲学概论
第一章 休闲与休闲学概述
第一节 休闲溯源
一、休闲的起源
1、休闲一词的由来:
英文中的休闲(leisure)一词是由拉丁词“licere”转化而来,从词源上看,
Page 5
第一节 休闲溯源
1、游憩/娱乐与休闲
游憩(recreation)为拉丁语。愿意为恢复,更新的意思, 其含义是“创造新的ation也被翻译为娱乐。
游憩更注重的是一种快乐体验,是有组织、有益于个人及
社会的休闲活动。游憩是人们在闲暇时间,基于城市、乡村、
带来一定的快乐与满足,但游憩作为“活动”的含义非常明
确,而休闲更强调心灵的满足。另外游憩的社会性非常强,
处于社交而进行的游憩活动如接待客户等,就不能算是休
闲活动。游憩和休闲并不存在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它们
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性。
Page 7
第一节 休闲溯源
2、游戏/玩与休闲 游戏/玩(play)在中国的传统中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堕落的、
leisure可被视作licence(许可)和liberty(自由)的合成词,亦即“被允许”(to be
permitted),指的是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或自由活动。在法文中也有休闲一
词,意指可以自由选择或利用的时间。而拉丁文的“licere” 又和希腊文中的
“schole” 意思相同,休闲与学校 (school)、学者(scholar)皆由同一字根(schole)
Page 9
第一节 休闲溯源
3、旅游与休闲 什么是旅游?旅游就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
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长期定居且不牵涉任何 赚钱活动。——艾斯特定义。旅游的本质是审美、愉悦和 好奇心,其基本属性包含社会性、休闲性和消费性三个方 面,而旅游最突出的外部特征是异地性和暂时性。旅游从 大类上可以分为休闲旅游与商务旅游。 休闲和旅游是两个互相交叉的概念。
字是由“人”与“木”所组合,其意象为人倚着树木或人坐在树下休闲。因此,
“休”有休息、休憩、休养等暂停劳动的意思。“闲”字在中文的繁体字也被写
作“ 閒”,即由“门”与“月”组合而成,其意象为家中一轮明月,或独处静思,
或与家人相聚。所以,“闲”有安闲、闲适、闲逸等意思。
Page 3
第一节 休闲溯源
二、休闲的定义
学者们基本上从时间、活动、存在方式或心态等不同语境来阐述休闲的
定义。虽然休闲的定义千差万别,但是广义上讲,其基本思路包括几点:
1、休闲必须具备自由时间。
2、休闲是个人意志的产物,是在经济和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发参与的活 动,是一种主动选择。如果没有主体的认可或选择,就不可能产生休闲。
3、休闲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包含范围很广,可以是室内的,也可以是室外 的;可以是剧烈的,也可以是轻松的;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人的。总之, 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4、休闲活动表现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 状态”(亚里士多德)
休闲的定义:休闲就是受内心驱动,在快乐中发现自我的过程,是人内在本 质的表现。
休闲的本质:追求快乐
Page 4
第一节 休闲溯源
三、休闲相关概念的辨析
要理解休闲,必须清楚游憩/娱乐、游戏/玩、旅游、 休息等与休闲类似的词汇的概念。这些词汇在某些特定的 情况下可以与休闲互换,但是它们都有自身特定的意思, 绝不能混淆。清晰的区分这些概念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 理解休闲。
发展而来。说明休闲和教育是紧密相关的。古希腊人认为,休闲是需要学习才能
做到,休闲不是像吃喝一样不学自会,也不是游手好闲的娱乐活动,休闲需要智
力的参与才能使动物意义上的休闲上升到人的意义上的休闲。
我国古代,休闲是指农田在一年或一季里不事耕作以恢复地力的措施,耕作
者在农闲所构成的休暇的基础上衍生和创造一系列节庆、集会活动。中文的“休”
景区、度假区四类空间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生态、文化、康体
或游乐功能的,能够内在满足自我、外在实现休闲的活动的总
和。
游憩的三大条件:闲暇时间,社会活动,自我满足。
游憩的特征:社会性、补偿性、非严肃性
Page 6
第一节 休闲溯源
游憩和休闲的异同点
游憩与休闲都是发生在闲暇时间的活动,并且都能
Page 11
第一节 休闲溯源
四、休闲的人文意义 休闲是人的基本权利,拥有休闲的人,生活丰盛、饱满充满
美好而生动的体验。休闲是基于人的性情的生活方式,快乐就是 基本的标准。休闲是与快乐、幸福紧密相连的。如今欧洲国家都 开始对国民进行“幸福教育”,并将幸福概念作为国家研究计划的 核心元素。
负面的生活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发 现游戏在生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游戏的定义:其一,基于本能说,游戏是人生而具有的一 种本能,是人的天性。其二,基于行动说,游戏是一种行动层 面的休闲方式。其三,基于剩余能量说,游戏是发生在闲暇时 间利用剩余的精力所从事的活动。第四,基于心理学,游戏是 一个将相应、调整和认知的动态发展整合起来的过程。综合而 言,游戏是利用闲暇时间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从事的具有自发 性、趣味性、互动性、学习性的行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