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PPT课件

-
4
四、重要概念
• (一)转折期和危机期 • (二)关键期、敏感期和最近发展区 • 1、关键期 • 2、敏感期 • 3、最近发展区
-
5
1、关键期
• 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发展有一定 的最佳时间。
• 来源:动物“印刻”现象,斯波尔丁, 动物出生后的一个短时期内,很容易追 逐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对象。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到成体系
-
3
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
• (一)发展的高速度 • 初生——十天半月——满月——一个月等 • (二)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 1.发展的阶段性 • 2.发展的连续性 • 3.发展的不均衡性 • (不同阶段、不同方面、不同儿童)
• 小鸡10天,小狗3到7周,小羊10天。
-
6
2、敏感期
•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 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 蒙台梭利:把握敏感期 • 学前期在语言学习方面,2-4岁时敏感期;
数概念5-5岁半;4岁前是智力发展最迅 速;坚持性行为4-5岁。
-
7
3、最近发展区
• 儿童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 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 展水平之间。
• 提出“跳一跳”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
8
讨论主题
• 儿童的发展的关键期或危机期是否客观存 在?为什么?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
9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因素
•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
1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3-6岁幼儿心理发展PPT课件

(二)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据研究,2,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4岁儿童开 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 间的左右方位。
由于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幼 儿的左右为基准,即 “镜面示范”。
• 在“天”中,最先理解的是“今天”,然后是 “昨天”、“明天”;再后才是“前天”、“后 天”,“上周”、“下周”。
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几何形体的辨别。
幼儿对物体形状的辨别发展较快,通常情况下, 小班幼儿已能正确辨别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 方形; 中大班幼儿除此之外还能进一步掌握半圆形、梯形、 菱形、平行四边形等。 研究表明:4~5岁时已能辨别物体各种基本几何图 形。
什么是幼儿心理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是指3~6、7岁的儿童在 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 心理机能转化、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
图画测试
幼儿心理发展的四大领域
主要研究:幼儿大 脑内部结构的发展 和大脑皮质机能的 发展。
神经系统的发展
认知的发
大领域
感、自我意识、幼
【案例】
1、游戏活动中,小班的王老师对小朋友们说“举起右 手”,小朋友们都不知所措。然后王老师说“举起 拿勺子的那只手”,小朋友们都做到了。这种现象 说明什么?
2、“六、一”节快到了,教师正在中班给幼儿排节目, 可是有的孩子分不清左右,老师就不断地责怪孩子: “你怎么这么笨,连左右方向都分不清”。你怎么 看待幼儿的表现和教师的态度?
【案例四】一个幼儿画了一只小兔子,要求老师来看,老师 让他等一会儿,幼儿不高兴的说:“那小兔子会跑掉的。” 等到老师走过来时,小兔子果真不见了。幼儿说:“它跑 到树林里去了。”
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PPT课件

7
(三)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1、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四年级(10~11岁)是小学生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3、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8
“我早上从来不吃大饼!”
有一个学生,人长得很漂亮,就是数学老也 学不好。一天,我让这个学生做一道题。这道题 很简单,题目是这样的:××牌52型拖拉机一天 耕地150公亩,问12天耕地多少公亩?就这么个 题目,她不会做。她先是把52乘以150乘以12这 样乘起来。我说:“你错了。”她就订正,把乘 法变成除法。我说:“你又错了。”她又订正, 把除法变成加法。我一看就觉得这个学生是在瞎 猜,她不会思考。很多小学生都是这样的,今天 课堂上讲了乘法,就认为今天的题目肯定用乘法 ;要是讲了除法呢,就用除法,完全不思考的。
担心用脑过度和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自己记忆力不如从
前的人来说,每天吃一个苹果就能保持反应敏捷,记忆良
好。
研究人员发现,苹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矿物
质等大脑所必需的营养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富含锌元素。
据研究,锌是人体内许多重要酶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和
记忆力密不可分的核酸及蛋白质不可或缺的元素,能促进
12
二、小学生情感发展
(一)小学生的情绪特点:
小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
愤怒、焦虑过度、恐惧、敌对、
冷漠、自闭、自卑、嫉妒、冲动
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元素。人体内缺锌对记忆力将产生不
良影响。
苹果或者苹果汁可以保护大脑中随着人年龄增大而损失
的记忆细胞。美国细胞神经学和细胞肿瘤研究中心主任托
马斯·施雅说:“这项新的研究发现,吃苹果或者喝苹果汁,
再加上平衡的饮食,可以保护大脑免受年龄的影响,可以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PPT课件

童年早期的经验与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些任务, 就可能出现心理滞留的现象,弗洛伊德称之为停滞或退化。由于阶段任务没有被解决, 导致儿童无法正常或完全地进入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上一阶段的力比多没有得到 合理的释放,这部分没有得到释放的力比多会造成身心的各种问题和障碍。如果某一 阶段得到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停留在这一阶段不愿意离开;如果某一阶段得到的满足 太少,则会引起儿童的挫折感和焦虑感。
2
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斯金纳跟华生一样,坚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行为,而非意识。比华生更进一 步,斯金纳认为应该去寻找产生特定行为的特定因素,借此来研究行为。因此,斯金纳注 重通过实验去控制各种各样影响行为的因素。
行为的分类
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应答性学习),另一类是操作性行 为。所谓应答性行为,是一种由特定的刺激所引发的行为。操作性行为则与任何已知 的刺激都没有关系,而是有机体自发的行为。
三、学龄前儿童语言和交流的观察要点
第三节 儿童认知能力发展
一、认知发展的规律 二、认识发展的内容
一、认知发展的规律龄
1
在学龄前儿童还不知道客观事物永久存在之前,其认知范围局限于自己。在此基础上, 随着各种经验的增加,才逐渐认识到了客观事物和自己的区别,但是在思维上仍然是以自 我为中心。
2
学龄前儿童认识事物,都是从表面特征开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认识到事物内 在的属性。尤其是0~3岁的儿童基本都是根据外部形状、颜色、质量等元素来完成自己 的认识,其结果也只是整合成了事物的表面特征。渐渐地,学龄前儿童才能够认识事物的 功能、类别等特征。
5
心理学上将思维的概念定义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是以词为中介,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思维能力的高低也决定了个体发现问题、提出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
《儿童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儿童动作的发展
编辑课件
1
一、遗传物质
染色体、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
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
三、基因的作用和表现
(一)作用
1、基因控制氨基酸合成以形成酶和其他蛋白质,
蛋白质对于新细胞的形成和发挥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3、大脑的分化与发育 髓鞘化,大脑一侧化 4、脑的反射活动 足趾反射,抓握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 行走反射,强直的颈反射A
编辑课件
17
编辑课件
18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 从上至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二、动作发展的阶段 头部,躯干部,手臂和手,腿和脚,动作技能 三、动作发展的训练
P.S.:对特殊儿童动作训练的作用和重要性
编辑课件
9
编辑课件
10
一、胎儿的发育过程 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A 二、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A (一)孕妇的营养 (二)孕妇的疾病 风疹、弓形虫病、性传播疾病 (三)药物 反应停A、常用药物、酒精、吸烟、成瘾物质 (四)环境危害 辐射、化学物质和污染 (五)孕妇自身的特征 孕妇的饮食、情绪状态、年龄
编辑课件
1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显性基因异常:亨廷顿症
隐性基因异常:血友病、苯丙酮尿症、家族黑蒙性
白痴症、镰状红细胞性贫血症
编辑课件
6
唐氏综合征患儿
编辑课件
7
编辑课件
8
(三)遗传性异常的预测、检测和治疗 预测:基因咨询 检测:羊膜穿刺术、绒毛膜绒毛取样、超声波A、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儿童动作的发展
编辑课件
1
一、遗传物质
染色体、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
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
三、基因的作用和表现
(一)作用
1、基因控制氨基酸合成以形成酶和其他蛋白质,
蛋白质对于新细胞的形成和发挥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3、大脑的分化与发育 髓鞘化,大脑一侧化 4、脑的反射活动 足趾反射,抓握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 行走反射,强直的颈反射A
编辑课件
17
编辑课件
18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 从上至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二、动作发展的阶段 头部,躯干部,手臂和手,腿和脚,动作技能 三、动作发展的训练
P.S.:对特殊儿童动作训练的作用和重要性
编辑课件
9
编辑课件
10
一、胎儿的发育过程 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A 二、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A (一)孕妇的营养 (二)孕妇的疾病 风疹、弓形虫病、性传播疾病 (三)药物 反应停A、常用药物、酒精、吸烟、成瘾物质 (四)环境危害 辐射、化学物质和污染 (五)孕妇自身的特征 孕妇的饮食、情绪状态、年龄
编辑课件
1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显性基因异常:亨廷顿症
隐性基因异常:血友病、苯丙酮尿症、家族黑蒙性
白痴症、镰状红细胞性贫血症
编辑课件
6
唐氏综合征患儿
编辑课件
7
编辑课件
8
(三)遗传性异常的预测、检测和治疗 预测:基因咨询 检测:羊膜穿刺术、绒毛膜绒毛取样、超声波A、
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个性的发展PPT课件

2021/8/2
15
第15页/共159页
4 勤奋对自卑(6-11岁)
• 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人格的变化是以弗洛伊德的潜伏期为基础的。虽然弗洛伊 德理论不再被广泛地接受,但具有积极经验的儿童会带着平静的自信,即弗洛伊 德所谓的潜伏特性,进入学龄期。他们的能量从假装游戏重新回到现实成就上来。
2021/8/2
2021/8/2
17
第17页/共159页
勤奋感
• 埃里克森所谓的勤奋感综合了儿童中期的几种发展成就:积极而现实的自我概念,完成任务的骄傲和自豪 感,更多的道德责任感,与同龄伙伴的合作。
2021/8/2
18
第18页/共159页
发展任务
•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2021/8/2
19
• 同一性混乱
无法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 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形成清晰的牢固的自 我同一感。
青少年出现暂时的混乱可能是正常的。
2021/8/2
28
第28页/共159页
培养措施
• 顺利实现同一感的关键是鼓励并支持青少年亲自去作一些试验。通过亲身的体验,摒弃不合适的,发现适 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1/8/2
6
第6页/共159页
培养措施
• 应使儿童的生活有一定的节律和规律,要让儿童 产生期望并使期望得以实现。即父母养育方式的 一贯性、可靠性和可预见性对于儿童形成基本的 信任感很重要。
• 不仅要重视育儿的技术,更要重视育儿时亲子关 系的性质。信任是双向的,要使婴儿信任父母, 父母必须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方式于自己的 儿童是有益的”。婴儿对于母亲有一种特殊的身 体上的移情。如果母亲感到焦虑,婴儿也会感到 焦虑;反之,也是如此。总之,父母对儿童、对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课件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是指在不同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独特特征和规律。本次PPT 将介绍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父母和教育者的指导建议。
概述
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萌芽期到完全发展,心理发展经历幼儿期、 儿童期和青春期三个阶段。
儿童期的定义
儿童期是从出生到青春期的整个发展阶段,大 约涵盖了0到12岁左右的年龄段。
儿童期的心理发展
1
感知、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期是感知、情感、智力等多个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对环境的认知不断提高。
2
具体阶段及其特点分析
儿童期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幼儿期、小学时期和童年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理特点。
3
注意力发展
儿童期的注意力发展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分为自主注意和被动注意两种类型。
父母和教育者的指导建议
父母和教育者应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其健康成长。
认知发展
认知的基本要素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基本要素。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
在儿童期,儿童逐渐形成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认 知能力。
道德发展
1 道德的概念
儿童期的道德发展是指儿童对于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规范的接受和理解。
2 儿童期的道德发展
儿童在不同阶段会形成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逐渐理解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
2
儿童期的自我认知
儿童逐渐形成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个体差异和身份认同。
性别认同
性别认知的发展
儿童在儿童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性别,并对性别作出相应的行为和角色认同。
儿童期的性别认同
在儿童期,儿童开始在性别角色的制约下,学会区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和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是指在不同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独特特征和规律。本次PPT 将介绍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父母和教育者的指导建议。
概述
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萌芽期到完全发展,心理发展经历幼儿期、 儿童期和青春期三个阶段。
儿童期的定义
儿童期是从出生到青春期的整个发展阶段,大 约涵盖了0到12岁左右的年龄段。
儿童期的心理发展
1
感知、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期是感知、情感、智力等多个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对环境的认知不断提高。
2
具体阶段及其特点分析
儿童期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幼儿期、小学时期和童年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理特点。
3
注意力发展
儿童期的注意力发展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分为自主注意和被动注意两种类型。
父母和教育者的指导建议
父母和教育者应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其健康成长。
认知发展
认知的基本要素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基本要素。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
在儿童期,儿童逐渐形成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认 知能力。
道德发展
1 道德的概念
儿童期的道德发展是指儿童对于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规范的接受和理解。
2 儿童期的道德发展
儿童在不同阶段会形成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逐渐理解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
2
儿童期的自我认知
儿童逐渐形成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个体差异和身份认同。
性别认同
性别认知的发展
儿童在儿童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性别,并对性别作出相应的行为和角色认同。
儿童期的性别认同
在儿童期,儿童开始在性别角色的制约下,学会区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和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课件

面了解其心理发展历程。
儿童心理发展干预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儿童的思维方 式、行为习惯等,改善 其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
。
家庭治疗
针对家庭环境、家庭关 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 家庭治疗,促进儿童心
理发展。
游戏疗法
利用游戏的形式,引导 儿童表达情感、释放压 力,提高其心理适应能
力。
团体疗法
通过组织儿童参加团体 活动,促进其社交技能 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
详细描述
儿童的自我概念是指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识 和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明确和稳定。 自我控制能力则是指他们调节自己行为和情 绪的能力,也是儿童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 方面。在儿童期,通过教育和引导,可以帮 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控制能力
,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CHAPTER 05
。
家庭与学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 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孩 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
学校教育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 通过学校教育,提供全面的心 理发展支持和引导。
家校合作
家庭与学校应密切合作,共同 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及 时发现和解决孩子面临的心理 问题。
社会支持
社会各界应关注儿童心理发展 ,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促
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ppt课件
目 录
• 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 儿童认知发展特点 • 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特点 • 儿童个性发展特点 • 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与干预
CHAPTER 01
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儿童心理发展干预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儿童的思维方 式、行为习惯等,改善 其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
。
家庭治疗
针对家庭环境、家庭关 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 家庭治疗,促进儿童心
理发展。
游戏疗法
利用游戏的形式,引导 儿童表达情感、释放压 力,提高其心理适应能
力。
团体疗法
通过组织儿童参加团体 活动,促进其社交技能 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
详细描述
儿童的自我概念是指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识 和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明确和稳定。 自我控制能力则是指他们调节自己行为和情 绪的能力,也是儿童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 方面。在儿童期,通过教育和引导,可以帮 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控制能力
,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CHAPTER 05
。
家庭与学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 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孩 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
学校教育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 通过学校教育,提供全面的心 理发展支持和引导。
家校合作
家庭与学校应密切合作,共同 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及 时发现和解决孩子面临的心理 问题。
社会支持
社会各界应关注儿童心理发展 ,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促
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ppt课件
目 录
• 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 儿童认知发展特点 • 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特点 • 儿童个性发展特点 • 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与干预
CHAPTER 01
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前运算思维:2-7岁
自我中心、从自我角度看事物 守恒概念的形成
动作和感觉统合能力
第3-7年是感觉统合的重要时期 感觉统合定义:把各种感觉输入组合起来,以提供
充分运用,如剥桔子(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 本体觉、平衡觉等)。 感觉动作能力的作用
动作差的孩子缺乏空间感和时间感,搞不清前后左右 与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有关(动作可逆性) 言语能力的基础(阅读能力、眼睛追视、视知觉广度) 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等;使用刀、叉、铲、桶、剪刀、针线、 铅笔、纸、蜡笔、橡皮泥、拉链、纽扣等
年龄
身体动作发展
手部动作发展
2岁 能上下楼梯、但不能交替步上下、 能转动门的锁把、能把3块积
能倒退走
木叠起、能一页页翻书
2.5岁 能爬上楼梯并从上面滑下来、两 能用铅笔、蜡笔做涂鸦式画画、 脚能轻轻蹦跳、能用脚尖走路 能叠高8块积木
词汇量增强,用代词、形容词和介词 不要在座位上学习,而应在实际环境中学习 说出完整的句子 4岁:口语成熟的一年 词汇和句法运用(复合句)趋于成熟 表达能力增强 说话爱夸大-喜欢被人看成是大孩子 非常爱说话,给人起外号,甚至骂人。 5-6岁:阅读能力增强、对书面语有较高的理解力
语言培养的途径
各种感觉 各种感觉输入统合情况最终状况
听觉(听)-----说话、语言
前庭(重力和移动)-眼睛运动
身体平衡
集中注意力
身体两侧协调
学习能力
动作计划
自信
重力安全感
自尊
本体感受------手眼协调 (肌肉和关节)
自制 理解力
触觉--吸吮----注意力时间长短
吃
视觉认知
视觉--母婴亲情-- 有目的的活动
(看) 触觉快感-- 情绪稳定
动作和学习困难
➢ 学习能力的构成
➢ 看——视觉注意力和视觉广度 ➢ 听——听觉注意力和听觉广度、视动协调能力 ➢ 说——基础语言能力 ➢ 读——阅读理解能力 ➢ 写——书面表达能力 ➢ 算——数学逻辑能力
➢ 学习困难儿童的表现:
➢ 小红:上课不专心,做小动作,东张西望;口头交代的 事情记不住,说话前言不搭后语;zhi / chi / shi 和z / c /s 分不清 ➢ 小白:平时做作业速度慢,考试答不完试卷,写字经常 缺笔少划,字写得很难看,卷面差;写作业拖拖 拉拉,经常完不成作业;数学题算对了结果,答 案却写错 ➢ 小青: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其它科成绩都很好,但数 学成绩很差。
(3)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情感支持的来源 (4)同伴关系障碍的儿童将来更容易出现退学(逃
学)、孤僻、退缩、冷漠以及加入不良团体等问 题。
2、儿童已发展出所有的情绪情感 3、任性儿童 1、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不听从命令 3、反抗 4、总希望自己做主 5、易激动 6、不想受任何约束与限制 7、总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8、一旦有需要,就要父母立即满足 9、指挥父母做他要父母做的事情 10、不会做他不喜欢的事情
色、涂色、从图中找出不同、图形划消、数 字划消) 视觉记忆力(看记数字、记忆连线等)
听觉能力
听觉注意力(顺数、文字仿说(即时仿说、延时仿 说)、绕口令、听短文找“的”)
听觉记忆力(倒数、听词复述、延时记忆训练等) 听觉分辨能力(不同的声音、韵律感、节奏感) 听理解能力,尤其是思维的联想、推理、判断以及变
通性(将他人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听故事回答问题、 续编故事以及培养对回答问题的弹性)
(二)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生理因素 认知能力 社会-情绪因素
是否把握时机进行口语教育 是否获得爱和关怀 有没有得到鼓励
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
3岁以前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时间 3岁:最适合学习词汇的一年
(三)按照天性抚养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独特的时间表
二、0-6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动作发展的关键期 1、动作(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发展的年龄特点
(1)0-1岁: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2)1-2.5岁:学会走路、熟练地用双手操作、初步学会
语言 (3)2.5岁-6岁:走、跑、跳、钻爬、抛接球、平衡和攀登
3岁 能交替步上楼梯、单脚站立、从 仿照画圆圈、脱鞋和把鞋穿进 15-25厘米处往下跳、骑三轮车 鞋里、解开纽扣、使用勺吃饭
4岁 用交替步下楼梯、单脚跳着走、 灵活使用剪刀、用铅笔或蜡笔 双脚立定跳远、灵活投球、翻跟 画方形和十字 斗
5岁 双脚轮换着轻轻跳着走、短时间 画三角形、系鞋带和纽扣、熟 闭目单脚站立、从30厘米处跳下 练穿珠子
所谓学习困难,是指在听、说、读、写、推理或 数学等方面的获取和应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的一 类不同性质的学习异常现象。
但孩子的智商却非常正常
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以下能力 ➢ 视觉能力
注视动作-盯着固定物体不离开 移视动作-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个目标 追视动作(迷宫、连数字) 环视动作 视觉分辨训练-如把“玉”写成“王” (仿
0-6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一、0-6岁儿童成长新观念
(一)木桶理论与均衡发展
1、儿童动作发展 2、儿童语言发展 3、儿童感知觉和认知发展 4、儿童人际关系发展 5、儿童情绪情感发展 6、儿童人格发展(气质、性格、
自我评价等)
(二)依恋关系与儿童发展 1、安全型依恋 2、回避型依恋 3、焦虑型依恋 4、矛盾型依恋
在日常交往中学习语言 在听说游戏中学习语言 在阅读中学习语言
(二)人际关系
1、亲子关系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发展(民主型、粗
暴型、矛盾型和忽略型)
2、同伴关系
3-6岁,是儿童同伴友谊快速增长期。
(1)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 (2)同伴决冲突。
6岁 助跑跨跳过至少50厘米的距离、 用筷子吃饭、灵活操作物体、 绕弯跑步、单脚跳着走、接球 画菱形
2、动作发展的意义 动作和思维的发展 (1)感知运动思维:0-2岁
以感觉和动作认识环境中的事物 开始能区分自己和外界事物 意识到动作所导致的后果 有表征能力,知道物体的永恒性(捉迷藏) 用行动来解决问题
自我中心、从自我角度看事物 守恒概念的形成
动作和感觉统合能力
第3-7年是感觉统合的重要时期 感觉统合定义:把各种感觉输入组合起来,以提供
充分运用,如剥桔子(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 本体觉、平衡觉等)。 感觉动作能力的作用
动作差的孩子缺乏空间感和时间感,搞不清前后左右 与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有关(动作可逆性) 言语能力的基础(阅读能力、眼睛追视、视知觉广度) 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等;使用刀、叉、铲、桶、剪刀、针线、 铅笔、纸、蜡笔、橡皮泥、拉链、纽扣等
年龄
身体动作发展
手部动作发展
2岁 能上下楼梯、但不能交替步上下、 能转动门的锁把、能把3块积
能倒退走
木叠起、能一页页翻书
2.5岁 能爬上楼梯并从上面滑下来、两 能用铅笔、蜡笔做涂鸦式画画、 脚能轻轻蹦跳、能用脚尖走路 能叠高8块积木
词汇量增强,用代词、形容词和介词 不要在座位上学习,而应在实际环境中学习 说出完整的句子 4岁:口语成熟的一年 词汇和句法运用(复合句)趋于成熟 表达能力增强 说话爱夸大-喜欢被人看成是大孩子 非常爱说话,给人起外号,甚至骂人。 5-6岁:阅读能力增强、对书面语有较高的理解力
语言培养的途径
各种感觉 各种感觉输入统合情况最终状况
听觉(听)-----说话、语言
前庭(重力和移动)-眼睛运动
身体平衡
集中注意力
身体两侧协调
学习能力
动作计划
自信
重力安全感
自尊
本体感受------手眼协调 (肌肉和关节)
自制 理解力
触觉--吸吮----注意力时间长短
吃
视觉认知
视觉--母婴亲情-- 有目的的活动
(看) 触觉快感-- 情绪稳定
动作和学习困难
➢ 学习能力的构成
➢ 看——视觉注意力和视觉广度 ➢ 听——听觉注意力和听觉广度、视动协调能力 ➢ 说——基础语言能力 ➢ 读——阅读理解能力 ➢ 写——书面表达能力 ➢ 算——数学逻辑能力
➢ 学习困难儿童的表现:
➢ 小红:上课不专心,做小动作,东张西望;口头交代的 事情记不住,说话前言不搭后语;zhi / chi / shi 和z / c /s 分不清 ➢ 小白:平时做作业速度慢,考试答不完试卷,写字经常 缺笔少划,字写得很难看,卷面差;写作业拖拖 拉拉,经常完不成作业;数学题算对了结果,答 案却写错 ➢ 小青: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其它科成绩都很好,但数 学成绩很差。
(3)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情感支持的来源 (4)同伴关系障碍的儿童将来更容易出现退学(逃
学)、孤僻、退缩、冷漠以及加入不良团体等问 题。
2、儿童已发展出所有的情绪情感 3、任性儿童 1、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不听从命令 3、反抗 4、总希望自己做主 5、易激动 6、不想受任何约束与限制 7、总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8、一旦有需要,就要父母立即满足 9、指挥父母做他要父母做的事情 10、不会做他不喜欢的事情
色、涂色、从图中找出不同、图形划消、数 字划消) 视觉记忆力(看记数字、记忆连线等)
听觉能力
听觉注意力(顺数、文字仿说(即时仿说、延时仿 说)、绕口令、听短文找“的”)
听觉记忆力(倒数、听词复述、延时记忆训练等) 听觉分辨能力(不同的声音、韵律感、节奏感) 听理解能力,尤其是思维的联想、推理、判断以及变
通性(将他人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听故事回答问题、 续编故事以及培养对回答问题的弹性)
(二)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生理因素 认知能力 社会-情绪因素
是否把握时机进行口语教育 是否获得爱和关怀 有没有得到鼓励
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
3岁以前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时间 3岁:最适合学习词汇的一年
(三)按照天性抚养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独特的时间表
二、0-6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动作发展的关键期 1、动作(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发展的年龄特点
(1)0-1岁: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2)1-2.5岁:学会走路、熟练地用双手操作、初步学会
语言 (3)2.5岁-6岁:走、跑、跳、钻爬、抛接球、平衡和攀登
3岁 能交替步上楼梯、单脚站立、从 仿照画圆圈、脱鞋和把鞋穿进 15-25厘米处往下跳、骑三轮车 鞋里、解开纽扣、使用勺吃饭
4岁 用交替步下楼梯、单脚跳着走、 灵活使用剪刀、用铅笔或蜡笔 双脚立定跳远、灵活投球、翻跟 画方形和十字 斗
5岁 双脚轮换着轻轻跳着走、短时间 画三角形、系鞋带和纽扣、熟 闭目单脚站立、从30厘米处跳下 练穿珠子
所谓学习困难,是指在听、说、读、写、推理或 数学等方面的获取和应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的一 类不同性质的学习异常现象。
但孩子的智商却非常正常
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以下能力 ➢ 视觉能力
注视动作-盯着固定物体不离开 移视动作-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个目标 追视动作(迷宫、连数字) 环视动作 视觉分辨训练-如把“玉”写成“王” (仿
0-6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一、0-6岁儿童成长新观念
(一)木桶理论与均衡发展
1、儿童动作发展 2、儿童语言发展 3、儿童感知觉和认知发展 4、儿童人际关系发展 5、儿童情绪情感发展 6、儿童人格发展(气质、性格、
自我评价等)
(二)依恋关系与儿童发展 1、安全型依恋 2、回避型依恋 3、焦虑型依恋 4、矛盾型依恋
在日常交往中学习语言 在听说游戏中学习语言 在阅读中学习语言
(二)人际关系
1、亲子关系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发展(民主型、粗
暴型、矛盾型和忽略型)
2、同伴关系
3-6岁,是儿童同伴友谊快速增长期。
(1)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 (2)同伴决冲突。
6岁 助跑跨跳过至少50厘米的距离、 用筷子吃饭、灵活操作物体、 绕弯跑步、单脚跳着走、接球 画菱形
2、动作发展的意义 动作和思维的发展 (1)感知运动思维:0-2岁
以感觉和动作认识环境中的事物 开始能区分自己和外界事物 意识到动作所导致的后果 有表征能力,知道物体的永恒性(捉迷藏) 用行动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