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蝌蚪找妈妈

合集下载

小蝌蚪找妈妈语文课文

小蝌蚪找妈妈语文课文

小蝌蚪找妈妈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社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4课,小编整理了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教案:一、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ppt 词卡头饰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六、课堂实录(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1小蝌蚪找妈妈 课件(共38张PPT)

1小蝌蚪找妈妈  课件(共38张PPT)
面对面 靠近
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画出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
仔细观察第二幅插图,文中提到小蝌蚪 看见鲤鱼阿姨是“迎上去”,而看见乌龟是 “追上去”,这两个动作有什么区别?
一个人在前 面走,另一个人 在后面跑。
分角色朗读。
画出小蝌蚪和青蛙的对话。
他们后腿一蹬,调换位置吗?
复习本课生字。
小蝌蚪找妈妈
第2课时
池塘 欢迎 身披
脑袋 阿姨 鼓着
灰色 游哇游 宽嘴巴 乌龟
捕捉 头顶
说说小青蛙的成长过程。
1 2
5
3 4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画出小蝌蚪和鲤鱼妈妈的对话。
图示示例
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分角色朗读对话。
小蝌蚪在遇到鲤鱼阿姨的时候,“就迎上去”。 “迎上去”是什么意思?
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蝌蚪找妈妈
合作探究
探究一 认识本课生字
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边 读边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
·露着雪白的肚皮 lù ·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 jiāo
读“jiāo”时,“教”这个字还可以组什么词? “教”字还有什么读音?可以组什么词?
合作探究
探究三 学习规范书写生字
图示示例
1.通过分角色朗读,了解了小蝌蚪先是遇见鲤鱼妈妈, 接着碰到乌龟阿姨,最后终于找到妈妈的整个过程;
2.学会了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
1.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观看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分角色读对话。 (1)小组内分角色读小蝌蚪和鲤鱼阿姨、乌龟、青蛙妈妈
的对话。 提示: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2)请一组同学戴头饰到讲台上读。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 小蝌蚪找妈妈人教(部编版) (共44张PPT)演示课件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 小蝌蚪找妈妈人教(部编版) (共44张PPT)演示课件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 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 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 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 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吧,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呢?
鲤鱼阿姨, 我们的妈妈 在哪里?
你们的妈妈四 条腿,宽嘴巴。你 们到那边去找吧!
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着一对大眼睛。
我会写
liǎnɡ

组词:两天 两条 造句:爸爸今天买了两条鱼。


组词:哪里 哪边 造句:我不知道妈妈去哪里了。
kuān

组词:宽大 宽广
造句:我们的教室非常宽大。
dǐnɡ

组词:头顶 山顶 造句:一只灰鸟从她们的头顶上飞过。
yǎn

组词:眼睛 双眼 造句:孩子们的眼睛圆圆的。
教 自由读2—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蝌蚪变化的句子。
他一生气就爱鼓着腮帮子。 欢迎 迎接 迎风 迎面 迎上去 宽嘴巴 2、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jiào (教室) (教育) 小蝌蚪的样子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
造句:他突然觉得肚子很疼。 读第一自然段,填一填。 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 )。 2、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用“ □ ”标出来。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吗? 脑袋 口袋 袋子 袋鼠 小蝌蚪听了鲤鱼阿姨的话,只知道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错把乌龟当成妈妈。 他一生气就爱鼓着腮帮子。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各说一句话。
披着碧绿的衣裳

露着雪白的肚皮

鼓着大大的眼睛

甩着长长的尾巴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原文及教案【原文】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方惠珍、盛璐德,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大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一、课文原文在一个青青的小草地上,有一片池塘,池塘里住着很多蝌蚪。

它们有黑的,有黄的,有斑点的,它们整天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有一天,一只青蛙跳到了池塘旁边,它鼓起勇气跳进池塘里。

蝌蚪们看见青蛙,都围了过去,好奇地问:“你是谁呀?”青蛙答道:“我是一只青蛙,你们是蝌蚪吗?”蝌蚪们点点头,笑着说:“是的,我们是蝌蚪。

”青蛙问:“蝌蚪们,你们有妈妈吗?”蝌蚪们都摇摇头,有的蝌蚪低下了头,有的蝌蚪垂下了嘴。

青蛙对蝌蚪们说:“要不我帮你们找妈妈吧?”蝌蚪们高兴地跳了起来。

青蛙趴在水面上,看着蝌蚪们一个个游走。

它刚刚看见一只黑蝌蚪,喊道:“黑蝌蚪,快过来,我要帮你找妈妈!”但黑蝌蚪却不理睬青蛙,继续低着头忧愁地游走。

青蛙遇到了一只黄蝌蚪,又激动又急切地喊:“黄蝌蚪,快过来,我要帮你找妈妈!”黄蝌蚪也不理睬青蛙,继续低着头悲伤地游走。

青蛙继续寻找,它又看见了一只斑点蝌蚪,热情地喊道:“斑点蝌蚪,快过来,我要帮你找妈妈!”可是斑点蝌蚪也不理睬青蛙,继续低着头郁闷地游走。

青蛙感到有些沮丧,它担心这些蝌蚪们真的没有妈妈,但它不放弃。

继续游走的时候,青蛙看见了一只看起来不一样的蝌蚪。

它是一只小绿蛙,它穿着一件很漂亮的绿色裙子,在水里跳得非常开心。

青蛙高兴地喊:“小绿蛙,你有妈妈吗?”小绿蛙回答:“我有妈妈,她在那边的水草丛中。

”青蛙开心地跳了起来,对其他的蝌蚪们喊道:“小绿蛙找到妈妈了,大家快过来!”其他的蝌蚪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跳了起来,跟着青蛙一起游过去。

蝌蚪们终于找到了妈妈,它们围着妈妈,亲亲热热地玩耍。

从此以后,池塘里增添了欢声笑语。

1. 内容介绍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青蛙帮助一群蝌蚪找到了妈妈的故事。

故事中的蝌蚪们在池塘里游来游去,但它们都没有妈妈。

青蛙看到了蝌蚪们的困境,主动提出要帮助它们找妈妈。

虽然青蛙先后找到了黑蝌蚪、黄蝌蚪和斑点蝌蚪,但它们都没有理睬青蛙。

直到青蛙遇到了一只小绿蛙,才得知小绿蛙有妈妈。

1.小蝌蚪找妈妈

1.小蝌蚪找妈妈

处民不聊生,就对青蛙说,你去除害帮老百姓吧 ,等
你为民除害后我们过来带你上天成仙。青蛙当然吃虫子 是高手了,不长时间就帮老百姓太平了,完后就来到海
边等着八仙再来好带他成仙。
可是,等呀等呀,八仙一直没来,青蛙也就在海边 一直的望着大海等到天荒地老,也就变成青蛙石了。 其实,不是八仙没来,只是八仙觉得青蛙也就是在 人间为老百姓吃虫子除害的,上天干什么呢,就把青蛙
造句:我们的教室宽大
dǐng

组词:头顶
音序:D 部首:页 结构:左右
山顶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一笔 横写得短些,最后一笔是点。
造句:一只灰鸟从她们的
头顶上飞过。
jīng

组词:眼睛 的大眼睛。
音序:J 部首:目 结构:左右
点睛 书写指导:右部“月”的第一 笔为竖。
造句:她长着一双水灵灵

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 课文中的生字词。同
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
意思。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 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 跟着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
2.小蝌蚪在找妈妈时,外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点拨:我们在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前,首先要把
课文多读几遍,读熟练: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 中的心情读出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1《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觉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以读为本,课堂上充满了朗朗书声。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根据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思考,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

我在读课文前首先给他们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是让他们自己读题质疑。

让他们在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如教学本课时,出示课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问学生看了题目有什么感想。

孩子们争先恐后表白之后,我顺其自然以是啊!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你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呢?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以兴趣为前提,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预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再辅助提一些读书的具体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孩子们通过自已的朗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都会兴奋不已,这种自我激励的效用是无限的。

在获得成功发现的同时,孩子们往往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二、以读悟情。

读出感情是朗读要求中的难点,而要读出“情”必须先悟出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代替。

”在朗读指导中,我不拿自已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已去理解,去感悟,去体会读。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有许多对话,如:当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时,乌龟笑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孩子们在读时出现了不同的争议。

有的孩子认为应读得慢一点,因为他认为乌龟是个慢性子,说话肯定速度很慢的。

有的孩子认为乌龟是一种温和的动物,说话时亲切一些,语气要和蔼一些,温柔可亲一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优秀PPT课件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 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 眼睛。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 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 眼睛。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 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 眼睛。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 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 眼睛。
你知道小蝌蚪怎么变成小青蛙 的吗?排排队。
(1 ) ( 3 ) ( 5 )
(4 )
(2 )
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后腿 ),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前腿 ), 再过几天,( 尾巴 )变短了, 渐渐地,( 尾巴 )已经不见了。 小蝌蚪长成了( 青蛙 )。
大脑袋 黑身子 长尾巴
长出 两条 后腿
长出 两条 前腿
记得刚刚分配出来的那学期,时序已入隆冬,寒风呼啸,大自然仿佛蜷缩一团,严严实实包裹着自己,抵御着寒冬,学生们穿上臃肿的棉衣,裹上厚厚的棉袜,脚上都是一双棉鞋,而我依然是西装革履。当我把学生送到学校门口时,远远的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原来是母亲。 在母亲嘘寒问暖声中,我慢慢得知,原来天气逐渐寒冷,母亲放心不下我 ,从家里乘车来学校,中间转了几趟车,下车后找人打听,走了十多里山路赶到学校,我看到风尘仆仆的母亲,些许疲倦中透露着欣喜,好像卸下一副重担。 接过母亲的新布棉鞋,我告知母亲,我年壮,没有寒意,不感觉冷,不要担心。我依然钟情于我锃亮的皮鞋,随手将棉鞋搁置在箱子上。母亲多次要求我换上,我不愿,母亲只好叹着气,黯然神伤地到厨房给我做饭。 时隔二十多年,我依然清晰的记得母亲当时的哀叹,可惜我没有仔细领略其中的温暖。 后来几年,每每到了严冬,母亲总要给我做棉布鞋。可我依然穿我挚爱的皮鞋,将棉布鞋丢在门后,或是转赠他人。布鞋带给我的温暖,我忘记得无影无踪。 见我依然如故,母亲叹气中停止了她的手头活儿,我隐隐约约感觉母亲有些失落。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前几年,我感觉锃亮的皮鞋不再舒适、温暖,生硬、僵冷之感越来越明显,每每一到严冬,冰凉、刺骨的寒冷侵袭着我,我多么渴望有一双布鞋,可以温暖温暖我的双脚。 在家中,我无意透露的话语,母亲却牢牢记在心里,每每入冬,她就央求我的表姐给我做一双布鞋,来满足我的心愿。唉,儿子再不经意的事情,在母亲眼里是最经意的事情。 现在母亲已经年逾古稀,步履不再矫健,手脚不再灵敏,老眼已经昏花,无法在白炽灯下对准针眼,再也不能做布鞋活儿了。可母亲的布鞋带给我的温暖却深深留在我的心坎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