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从种子到米饭

合集下载

把水稻“变成”米饭

把水稻“变成”米饭

把水稻“变成”米饭作者:郭翔来源:《小读者·阅世界》2017年第03期在以手工割稻为主的时代,农民想要把稻秆上一颗颗挨挨挤挤的谷粒打落下来,只能手工捶打或者使用简单的脱粒工具来脱粒。

脱粒后的稻谷更方便保存和加工。

大米进修课1:脱粒脱好粒的稻谷一定要放在既有阳光又通风的地方晾晒,只有完全晒干稻谷中的水分,才能更好地保存。

大米进修课2:晒谷首先,农民伯伯要把晾晒场地清扫干净,避免杂草、泥块、石沙等杂物混入。

接着,把稻谷平铺在晾晒场上。

在晒谷的过程中需要时时翻动谷堆,农民伯伯会用脚或钉耙把底下的稻谷翻到上面来,这样才能干透。

天气晴好的时候,也要晒上两天时间。

晒好的稻谷,一部分会被运到大米加工厂直接加工成大米,还有一部分会被农民一袋袋装起来贮藏在谷仓里。

谷仓需要提前消毒,同时还要保持干燥,定时通风,这样才能更长久地保存稻谷。

大米进修课3:入仓在仓库里,有三件事我们要时刻警惕:1.我们不能受潮,那样会发霉。

2.仓库里有贪吃的虫子,要防止它们把我们咬坏。

3.仓库里有老鼠,它们可是偷盗高手。

要把稻谷变成白花花的大米,需要一些特定的加工程序。

首先将稻谷中混有的杂草、石子儿等清除干净,然后用机器将稻谷黄色的外壳剥掉,露出茶色的米粒,接着进入最后一道工序,将茶色米粒打磨至晶莹剔透。

这时候,大米就变成我们熟悉的样子了。

大米进修课终极考核今天,我们将迎来大米进修课的终极大考,只有闯关成功的小伙伴才能获得优秀大米奖章。

好紧张啊!第1关真假易辨那些混在大米队伍里的捣蛋鬼(沙石、泥土、杂草种子等)都会被风吹走哦!稻谷中混有沙石、泥土、煤渣、铁钉、稻秆和杂草种子等多种杂质,必须先清除干净。

过去农民用木质风车吹走杂质,现在更多的是用机器来清理。

第2关金蝉脱壳经过各种关卡之后,我们终于脱掉了稻谷的黄色外壳,变身为茶色的糙米君了。

将稻谷的外壳剥除,露出茶色的大米,农民把这时的大米称为糙米。

用碾米机打磨糙米,去掉其表面的一层薄皮后,糙米就变成白色的大米了。

简述大米的生产过程及特点

简述大米的生产过程及特点

简述大米的生产过程及特点大米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它是由稻谷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过程制成的。

本文将介绍大米的生产过程以及其特点。

1. 水稻的种植和收割:大米的生产过程首先从水稻的种植开始。

水稻是一种耐水植物,需要在湿润的土壤中生长。

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和肥料。

农民通常在田地中种植稻苗,并确保田地中有足够的水源供水稻生长。

水稻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生长周期,从种植到收割一般需要3-6个月不等。

当水稻成熟时,农民会使用收割机或手工收割来收割稻谷。

2. 稻谷的脱粒和碾米:在收割后,稻谷需要进行脱粒的处理。

脱粒是指将水稻的外壳和稻谷分离。

脱粒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进行。

机械脱粒通常使用脱粒机,可以快速有效地将稻谷脱粒。

脱粒后的稻谷仍然有一层外壳,需要经过碾米的过程来去除。

碾米是将稻谷经过摩擦和压力处理,去除外壳和杂质,得到白色的米粒。

3. 水洗和浸泡:碾米后的大米通常会进行水洗和浸泡的处理。

水洗是为了去除大米表面的杂质和沙粒,同时也可以提高大米的口感和质量。

浸泡是将大米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以吸收水分和软化米粒。

浸泡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一般为数小时到一整夜。

4. 煮饭和蒸煮:浸泡后的大米可以直接用来煮饭。

煮饭是将大米和适量的水一起放入锅中,加热煮沸,然后转小火慢慢煮熟。

煮饭的时间和火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偏好调整。

另外,大米还可以通过蒸煮的方式进行烹饪。

蒸煮是将大米放入蒸锅中,加热蒸煮,使其变得松软和熟透。

5. 干燥和贮存:煮熟的大米需要进行干燥和贮存的处理。

干燥是为了去除大米中的多余水分,使其保持适当的潮湿度。

干燥可以通过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的方式进行。

干燥后的大米可以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止霉变和虫害。

大米的特点:1. 营养丰富:大米是人类重要的主食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来源。

2. 适应性强:大米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可以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

水稻生长过程作文600字

水稻生长过程作文600字

水稻生长过程作文600字《水稻生长过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香喷喷的米饭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给你们讲讲水稻的生长过程吧!春天到啦,农民伯伯把水稻的种子撒到水田里。

这些小小的种子就像一个个小宝宝,等着长大。

过了几天,种子发芽啦,冒出了嫩绿嫩绿的小芽儿,它们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

慢慢地,小芽儿长成了秧苗。

秧苗们紧紧地挨在一起,就像一群好朋友。

这时候,农民伯伯就会把它们移栽到更大的水田里。

在水田里,秧苗一天天地长大。

它们长出了长长的叶子,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宝剑。

到了夏天,水稻开始抽穗啦,一个个稻穗从叶子里钻出来,上面长满了小小的颗粒,那就是还没成熟的稻谷。

随着时间的推移,稻谷越长越饱满。

秋天来的时候,稻谷变成了金黄色,沉甸甸的稻穗把稻杆都压弯了腰。

这时候,农民伯伯可高兴啦,他们开着收割机来收割水稻。

收割完的水稻要经过晾晒、脱粒,就变成了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大米。

小朋友们,每一粒大米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可不能浪费粮食哦!《水稻生长过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水稻是怎么长大的。

一开始呀,是小小的水稻种子。

农民伯伯把它们撒在温暖湿润的水田里,就像给它们安了一个小家。

没几天,种子就发芽了,小芽芽嫩绿嫩绿的,特别可爱。

它们努力地吸收着阳光和水分,想要快点长大。

接着,小芽芽变成了秧苗。

农民伯伯把秧苗们整整齐齐地种在更大的水田里。

秧苗们在水田里快乐地生长着,风一吹,它们就一起摇摇晃晃,好像在跳舞。

然后呢,水稻开始长穗子啦。

一个个穗子从叶子中间钻出来,刚开始就像一个个小毛毛虫。

慢慢地,穗子上长满了稻谷粒。

秋天到了,稻谷都成熟啦,金黄金黄的,一眼望去,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这时候,农民伯伯可忙啦,他们要把水稻收割回家。

小朋友们,我们吃的米饭就是这样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米哟!。

简单的水稻科普知识

简单的水稻科普知识

简单的水稻科普知识
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水稻这玩意儿!
你说水稻,那可真是咱生活里离不开的宝贝呀!它就像是大地送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

想想看,那一碗碗香喷喷的白米饭,是不是让你的口水都快流出来啦?
水稻长在水田里,就像一群绿色的小精灵在那里欢快地生长。

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风吹过来,就轻轻地舞动起来,可有意思啦!你知道吗,种水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农民伯伯们要先把地整得平平的,就像给大地做了一次美容。

然后把水稻种子撒下去,这就像是给大地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等水稻苗长出来一些,就得移栽啦!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呢,要把一棵棵小小的水稻苗小心翼翼地移栽到水田里,就好像在给它们搬新家一样。

然后呢,农民伯伯们还得给它们浇水、施肥、除草,精心地照顾它们,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水稻就会变得金灿灿的啦!那一片金黄的稻田,可真美呀,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这时候,农民伯伯们就会满心欢喜地去收割,把这些丰收的果实带回家。

咱平时吃的米饭,就是从这些水稻来的呀!可别小看了这一碗米饭,这里面可是饱含着农民伯伯们的汗水和心血呢。

所以呀,每次吃饭的时候,咱都得好好珍惜,可不能浪费哟!
你想想,要是没有水稻,咱的生活该少了多少乐趣呀!没有那香喷喷的米饭,吃饭都不香了呢!而且水稻可不只是能做成米饭哦,还能做成好多好吃的呢,比如寿司呀,饭团呀。

哎呀呀,水稻可真是个宝呀!它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咱可得好好感谢它,感谢那些辛勤种植水稻的农民伯伯们!咱以后呀,一定要更加珍惜每一粒米饭,让水稻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这就是我对水稻的一点小感慨,你是不是也觉得水稻很了不起呢?。

中班科学《米饭从哪里来》教案

中班科学《米饭从哪里来》教案

中班科学《米饭从哪里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稻谷是大米的来源
2.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
3.学习生活中如何保存大米
二、教学内容
1.大米的来源
2.水稻的生长过程
3.大米的保存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稻谷是大米的来源
2.难点:学习水稻的生长过程
四、教学准备
1.PPT
2.教学用品:干稻谷、大米、水。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展示大米让小朋友们猜猜大米的来源,之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米饭从哪里来》。

2.学习
1.大米的来源
•通过干稻谷的展示,让小朋友们了解大米的来源是稻谷。

•老师讲解稻谷和大米的区别。

2.水稻的生长过程
•通过PPT展示让小朋友们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包括耕种、浇水、施肥、收割。

•让孩子们进行互动,回答相关问题。

3.大米的保存
•通过展示大米和水,演示正确的保存大米的方法。

•指导孩子们在生活中正确保存大米,以免大米失去营养。

3.巩固
1.在黑板上列举米饭的来源,让孩子们回答。

2.让孩子们互相讲述水稻的生长过程。

4.作业
1.观察家中的大米是否保存正确,并与家人分享正确的保存方法。

2.画出水稻的生长过程。

六、教学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大米来源于稻谷,并且让孩子们了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

并且教导孩子们正确的大米保存方式。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比较感兴趣,思考性比较强,他们积极踊跃的参与到互动环节,语言表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的时候要提前准备好三种教学用品,以便于进行课堂互动。

水稻邹凤岭阅读理解

水稻邹凤岭阅读理解

水稻——饭碗里的科学之光史军/文守在稻穗上,水稻变粮食①人类栽培的水稻有两个稻种,分别是非洲栽培稻和亚洲栽培稻。

非洲栽培稻的种植面积很小,仅在非洲分布。

而亚洲栽培稻的种植区域遍布五大洲,以亚洲种植最为集中。

虽然不同品种的大米,口感、味道都有所不同,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吃到的米饭都是由“亚洲栽培稻”提供(gòng gōng)的。

②水稻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的粮食,是因为掌管籽粒脱落的基因出现了问题,它们失去了散播种子的能力。

所有的籽粒都只能乖乖地守在稻穗上,等待农民伯伯去收割。

③通常来说,植物的种子在成熟之后就会脱离母体去寻找新的生活区域,禾草类植物的种子更是如此。

野生稻的种子成熟时便会自动脱落,顺着水流漂荡到很远的地方(开疆拓土随波逐流)。

这显然不是人类喜欢的特性,长期的采集过程中,一些谷粒愿意留在枝头的水稻被我们的祖先注意到,从此开始从选择落粒性降低的角度对水稻进行驯化的过程。

④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巧妙的寻找落粒抑制突变体的方法,来发现新的水稻落粒调控基因,并同时与已知的落粒调控基因联系起来,这便是类似的基因突变,让谷粒留在了稻穗之上,也最终留住了人类,让人类成为这些植物的服务供应商。

基因缺陷成优势⑤说到中国水稻就不能不提杂交水稻,说到杂交水稻,就不能不提袁隆平院士。

⑥袁隆平毕业之后就一直在从事水稻的育种工作。

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就是从稻田中选出那些谷粒大、穗子长、抗病虫的稻谷保存下来。

待来年开春,再把这些谷粒播种下去,就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稻谷了。

但是,这个过程漫长而且枯燥,很可能好多年都不会出现优质的种子。

⑦2010年,国外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让西红柿的杂交产量大增的原因,竟然是一个本该促使西红柿开花的基因失去了作用,而这种有“缺陷”的个体会长出更茂盛的枝叶。

当这些“缺陷”个体跟正常个体杂交时,杂交个体便具有了高产特性。

实现杂交有难度⑧水稻的杂交并不容易实现。

水稻的雌蕊和雄蕊是同时成熟的,一旦开花,所有的雌蕊都会被自家雄蕊产生的花粉占领。

米:春种一粒粟

米:春种一粒粟

米:春种一粒粟米,是中国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的饭碗。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米饭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象征,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方式。

而米的来源,也是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借助这篇文章,我们将探讨米的种植生长以及与中国人生活的紧密联系。

古代的中国,有一首诗《春种一粒粟》,其中有一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播种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能丰收万颗谷子,富有丰富的想象力。

种植水稻,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饮食的重要来源之一。

水稻是中国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中国人主要的食物之一,而水稻的种植生长,对中国人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关于水稻的记载。

据考古学家的发现,中国南方的一些史前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水稻种子和稻谷残片,证明了古代中国人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了。

水稻的种植已经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了几千年之久。

水稻的生长需要湿润的气候和土壤,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南方是水稻的主产区的原因。

中国南方有充足的雨水和湖泊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适合水稻的种植。

在中国古代,水稻的种植技术就已经相当成熟,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支持,这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在古代的中国,水稻的种植除了依赖自然的降雨外,还依靠灌溉的方式,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将湖泊和河流的水引入田地中,滋润水稻的生长。

这也是中国古代水稻种植的一大特点。

而在现代,水稻的种植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规模化,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的收割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国古代的水稻收割大多采用人力和畜力,通过镰刀和牛耕进行收割。

而在现代,水稻的收割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使用收割机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收割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水稻的种植生长,也影响着中国人的农耕生活。

水稻变成大米的过程二年级作文仿写句子

水稻变成大米的过程二年级作文仿写句子

水稻变成大米的过程二年级作文仿写句子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水稻变成大米的过程】大家好啊!我是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水稻是怎么变成可以吃的大米的呢?首先,农民伯伯要把水稻种子撒在水田里。

水稻种子很小很小,像小米粒一样。

农民伯伯会先把田地翻过来,然后沿着直线撒下种子。

撒种的时候,伯伯一点一点地往前走,手里拿着种子袋子,一点一点地撒种。

种了种子以后不久,小绿芽就从土里冒出来啦!一点一点长高、长大。

渐渐地,田里就长满了绿油油的稻苗。

小稻苗太可爱了,像一大片绿色的毛毛虫铺在田里。

夏天到了,稻子就长得更高更茂盛了。

一根根稻秆笔挺挺的,上面长满了叶子。

秧子们互相搀着,很有力气的样子。

顶端的那个蓓蕾就要开花了,我最喜欢看稻花啦!稻花很小巧玲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个个小精灵。

到了秋天,稻穗就慢慢变大变黄啦。

原来雪白的稻花已经变成饱满的稻谷了。

一个个黄澄澄的稻穗儿挺拔在秆子上,晃啊晃,随风摇曳。

这就是水稻结出谷粒的时候啦!稻子熟透了以后,就到了收割的季节。

农民伯伯开着收割机走进田里,机器像剪刀一样割下成熟的稻穗。

割下来的稻穗被收集起来,然后运到仓库晾晒。

晾干后的稻穗就变成了黄黄的稻草。

接下来,稻草被送到稻米加工厂。

在那里有一台叫"脱粒机"的大机器,它会把稻谷从稻草上分离出来。

分离出的谷粒就是咱们说的"稻谷"了。

可是,光有稻谷还不是我们能吃的大米呢!稻谷外面还包着一层坚硬的壳,叫做糙米壳。

要把糙米壳去掉,才能看到里面白白胖胖的大米米粒。

去壳的过程叫"碾米",有一个大机器专门做这个事。

碾米以后,就剩下了白白净净的大米啦!这些大米被包装起来,送到各种商店里出售。

爸爸妈妈就可以去买大米,回家煮饭给我们吃啦!从播种到收获,水稻经历了漫长的生长过程,才最终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主食大米。

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食物,不浪费哦!我就给大家讲这么多啦,下次再聊其他的事情吧!篇2小米米,从田里来你们知道吗?那香喷喷的大米饭,可不是凭空就有了哦!它们有一个很漫长的成长历程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萨路小学 五(五)班 侯舒妍
三月、惊蛰 “春雷响,万物长”
天气转暖,气温回升,长江流域气温8-10℃,春耕
整饬( chì )秧田、撒种,农膜覆盖保温,施肥、驱虫
四月底,移栽前的准备,犁、耙( bà)、整平,蓄水
丘陵多,平原少,人力、畜力、小型机械,传统精耕细作 为主,大型机械化较少
拔秧苗、挑、抛、插
分蘗(niè)、抽穗、除草、施肥、抗病虫害
有病虫害、干旱、洪涝灾害
还有稻田里的吸血蚂蟥,虫蛇咬伤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全世界还有将近8亿人口还在挨饿!!! 相当于每九个人里面就有一个!
Some 795 m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do not have enough food to lead a healthy active life. That's about one in nine people on earth.
珍 惜 粮 食 !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