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临床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内科神经病病例分析

内科神经病病例分析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观察神 经系统相关体征,如意识状态、言 语能力、肌力、肌张力、反射等。
初步诊断
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患 者可能患有的神经系统疾病类型。
鉴别诊断考虑因素
类似症状疾病
考虑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如脑血管疾病、脑部炎症、癫痫等。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排除 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
多学科协作
在诊疗过程中,需要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等多个学 科的专家进行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长期随访和治疗
由于内科神经病的治疗周期较长,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治 疗,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
诊断延误
在初诊阶段,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和症状不典型,导致诊断出现 延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 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已婚,育有1子1女, 均体健。
父母均健在,否认家族 性遗传病及类似疾病史 。
初步诊断与检查
01
初步诊断
急性脑梗死
02 03
体格检查
神志清楚,言语欠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 变浅,口角右歪;左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左侧巴氏征阳性; 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巴氏征阴性。
影像学检查
进行头颈部MRI、CT等影像学检查, 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等 。
最终诊断确定
综合分析
01
结合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和相关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综
合分析。
确定诊断
02
根据综合分析结果,确定患者最终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
案和建议。
随访调整

神经病学病例分析

神经病学病例分析

三、病案分析:男、24岁,5天前感冒,2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第2天即完全不有活动入院。

查体:双下肢远近端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剑突以下痛,温触觉和深感觉消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小便潴留,脊柱无压痛。

请提出定位诊断,病因诊断,以及进一步检查措施,并提出治疗方案。

三、①定位诊断:胸6平面髓内横贯性损害②病因诊断:脊髓炎③腰穿,脊椎照片④治疗:激素,预防感染,所作用抗菌素,设置导尿管,防止褥疮及肺部感染,恢复期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三、病例分析:农民病员,男,40岁。

右上肢疼痛4个月,右下肢无力1个月,逐渐加重。

既往无特殊。

检查:右瞳<左瞳,光反射好。

右手小鱼际肌萎缩并有束颤。

右上肢腱反射减弱,右手尺侧面痛觉消失,左上肢正常。

右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左上肢肌力、张力、反射正常。

右上下肢深感觉明显减退,左侧第二肋骨平面以下痛觉消失。

双侧触觉正常。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该病人受损的神经结构有哪些?②病变部位在什么地方?(横、纵定位)③应首先对该病人作什么检查最好?④该病人应首先考虑什么疾病?尚需考虑疾病?⑤如果作脑脊液检查,是否有异常发现?如果有,可能是什么改变?三、病例分析:①左侧颈交感神经,右侧颈脊髓前角细胞,右侧皮质脊髓束,右侧薄束,楔束,右侧脊髓血脑末。

②横定位:颈5-胸1平面纵定位:右侧髓外③颈段MRI④首先考虑脊髓外肿瘤,脊髓炎、脊髓蛛网膜炎。

⑤脑脊液检查应该有异常发现,主要表现为脊椎管阻塞,CSF且的增高三、病案分析:男65岁,1天前起床时感左手无力,吐词不清,6小时前出现左侧偏身运动不能,不能言语。

既往有高血压史。

查体:左上肢肌力0°,左下肢Ⅱ°,左侧肌张力低,病理反射左侧阳性,左侧提睾反射消失。

左侧偏身痛觉减退,左鼻唇沟浅伸舌偏左,不能言语。

请提出定位诊断,定性诊断,治疗方案。

三、病案分析:定位诊断:左侧基底节区定性诊断:脑梗塞治疗方案:控制血压、改善脑血液循环(血液稀释疗法、血管扩张剂)抗血栓疗法。

神经疾病病例分析报告

神经疾病病例分析报告

神经疾病病例分析报告
神经疾病病例分析报告
患者信息:
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60岁
主诉:头晕、肢体无力、步态不稳
就诊时间:2022年1月10日
病史:
患者李某于5年前开始出现头晕、肢体无力和步态不稳的症状,当时未引起太多重视。

然而,这些症状逐渐加重,并伴随着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和失眠等症状。

李某去过多家医院就诊,也试过一些治疗方法,但症状并未改善。

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发现李某存在行走不稳(步态异常)、肢体无力(肌力下降)和颈部僵硬等症状。

辅助检查:
1. 神经影像学检查:颅脑CT和MRI检查显示大脑皮层萎缩
和脑室扩大等异常表现。

2. 血液检查:李某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诊断:
综合上述病史患者,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慢性进行性脑病(CJD)。

治疗:
由于慢性进行性脑病的原因并不明确,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针对症状的治疗可采取药物治疗或辅助治疗等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随访:
对于慢性进行性脑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治疗效果。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随访频率和检查项目,例如进行定期的神经影像学检查、认知评估和症状评估等。

结语:
慢性进行性脑病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神经疾病,由于其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结果来判断,以便提供更恰当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的随访和症状管理也非常关键,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可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

神经病学病例分析

神经病学病例分析

三、病案分析:男、24岁,5天前感冒,2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第2天即完全不有活动入院。

查体:双下肢远近端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剑突以下痛,温触觉和深感觉消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小便潴留,脊柱无压痛。

请提出定位诊断,病因诊断,以及进一步检查措施,并提出治疗方案。

三、①定位诊断:胸6平面髓内横贯性损害②病因诊断:脊髓炎③腰穿,脊椎照片④治疗:激素,预防感染,所作用抗菌素,设置导尿管,防止褥疮及肺部感染,恢复期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三、病例分析:农民病员,男,40岁。

右上肢疼痛4个月,右下肢无力1个月,逐渐加重。

既往无特殊。

检查:右瞳<左瞳,光反射好。

右手小鱼际肌萎缩并有束颤。

右上肢腱反射减弱,右手尺侧面痛觉消失,左上肢正常。

右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左上肢肌力、张力、反射正常。

右上下肢深感觉明显减退,左侧第二肋骨平面以下痛觉消失。

双侧触觉正常。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该病人受损的神经结构有哪些?②病变部位在什么地方?(横、纵定位)③应首先对该病人作什么检查最好?④该病人应首先考虑什么疾病?尚需考虑疾病?⑤如果作脑脊液检查,是否有异常发现?如果有,可能是什么改变?三、病例分析:①左侧颈交感神经,右侧颈脊髓前角细胞,右侧皮质脊髓束,右侧薄束,楔束,右侧脊髓血脑末。

②横定位:颈5-胸1平面纵定位:右侧髓外③颈段MRI④首先考虑脊髓外肿瘤,脊髓炎、脊髓蛛网膜炎。

⑤脑脊液检查应该有异常发现,主要表现为脊椎管阻塞,CSF 且的增高三、病案分析:男65岁,1天前起床时感左手无力,吐词不清,6小时前出现左侧偏身运动不能,不能言语。

既往有高血压史。

查体:左上肢肌力0°,左下肢Ⅱ°,左侧肌张力低,病理反射左侧阳性,左侧提睾反射消失。

左侧偏身痛觉减退,左鼻唇沟浅伸舌偏左,不能言语。

请提出定位诊断,定性诊断,治疗方案。

三、病案分析:定位诊断:左侧基底节区定性诊断:脑梗塞治疗方案:控制血压、改善脑血液循环(血液稀释疗法、血管扩张剂)抗血栓疗法。

神经病学病例分析

神经病学病例分析

神经病学病例分析三、病案分析:男、24岁,5天前感冒,2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第2天即完全不有活动入院。

查体:双下肢远近端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剑突以下痛,温触觉和深感觉消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小便潴留,脊柱无压痛。

请提出定位诊断,病因诊断,以及进一步检查措施,并提出治疗方案。

三、①定位诊断:胸6平面髓内横贯性损害②病因诊断:脊髓炎③腰穿,脊椎照片④治疗:激素,预防感染,所作用抗菌素,设置导尿管,防止褥疮及肺部感染,恢复期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三、病例分析:农民病员,男,40岁。

右上肢疼痛4个月,右下肢无力1个月,逐渐加重。

既往无特殊。

检查:右瞳<左瞳,光反射好。

右手小鱼际肌萎缩并有束颤。

右上肢腱反射减弱,三、病案分析:男65岁,1天前起床时感左手无力,吐词不清,6小时前出现左侧偏身运动不能,不能言语。

既往有高血压史。

查体:左上肢肌力0°,左下肢Ⅱ°,左侧肌张力低,病理反射左侧阳性,左侧提睾反射消失。

左侧偏身痛觉减退,左鼻唇沟浅伸舌偏左,不能言语。

请提出定位诊断,定性诊断,治疗方案。

三、病案分析:定位诊断:左侧基底节区定性诊断:脑梗塞治疗方案:控制血压、改善脑血液循环(血液稀释疗法、血管扩张剂)抗血栓疗法。

4、×××,50岁,男,下班骑自行车20分钟回家,即感头痛,继而呕吐,体右侧上、下肢不能活动,立即送来急诊。

查体:BP23/18Kpa,P60次/分,R20次/分,神志恍惚,眼底动脉变细,双瞳等大约8mm,光反射正常,右侧面部及右侧偏身感觉减退,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右侧下、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Ⅰ-Ⅱ度,腱反射活跃,右侧巴彬斯基征(+),右侧夏道克氏征(+),左侧正常。

请讨论定位性诊断及治疗。

4、定位:左侧基底节区定性:脑出血治疗:①降低压②降颅压③预防并发症④手术治疗5、患者男性,69岁,谈话中突然倒地,意识不清4小时入院。

神经病学病历分析

神经病学病历分析

一、患者女,82岁。

因突发意识障碍、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天入院。

患者于入院当天做家务时突然倒地,呼之不应,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无口吐白沫,无四肢抽搐及二便失禁,即来院急诊。

追问病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房颤史十余年,平时口服地奥心血康等药物。

体格检查:T36.60C P76次/分 R22次/分 BP150/90mmHg两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HR80次/分,律不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双下肢无浮肿。

神经系统检查:昏睡,呼之能睁眼,双眼向左侧凝视,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

右侧鼻唇沟略浅,伸舌不合作。

颈软,右侧肢体肌张力大于左侧,肌力检查不合作,左侧肢体见自主活动,右侧肢体未见自主活动,右侧Babinski(+)、Chaddock(+)。

左下肢病理征(-)。

脑膜刺激征(-)。

辅助检查:EKG:房颤,室率82次/分,ST-T改变。

头颅CT如图:分析思考:1. 请写出定位及定性诊断及诊断依据。

2. 需与什么疾病鉴别?3. 治疗原则是什么?答案 1.诊断⑴脑栓塞⑵冠心病慢性心房颤动。

定位分析:患者突然意识障碍,双目向左凝视,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偏瘫,右侧病理征(+),病灶定位于左侧大脑半球,结合CT检查结果提示位于左侧额颞顶枕部。

定性分析:患者起病快而突然,数秒内即发展到高峰,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及前驱症状,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既往史中有多年冠心病房颤史,具备栓子形成的条件。

故考虑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脑栓塞成立。

2.鉴别诊断:(1)脑血栓形成:起病较缓慢(以小时和天计算),多于安静状态下起病,呈进行性发展,多无意识障碍。

既往可有TIA发作史,有动脉硬化基础。

本例患者起病急骤病意识障碍,有栓子形成基础,故考虑脑栓塞。

(2)脑出血:发病过程较急(以分钟和小时计算),有情绪激动、用力、血压骤升等诱发因素,伴明显头痛、呕吐,CT上可见相应部位的高密度影,可排除。

神经病学病历分析(1)

神经病学病历分析(1)

病历分析1.男患,39岁,以“双下肢麻木、无力,伴排尿费力、大便干燥2天”为主诉入院。

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既往健康。

查体:神清,言语流利,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双侧T4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尿潴留。

试述:(1)临床诊断为何种疾病?(2)为明确诊断还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3)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列出疾病名称即可)?(4)简述其治疗原则。

答:(1)诊断: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2)还应做的检查:①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个别急性期可有椎管理阻塞现象。

②MRI:脊髓肿胀,长T1T2信号。

③长脊髓病变者应做水通道蛋白检查(3)鉴别:①急性硬脊膜外脓肿;②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③脊髓出血;④脊髓压迫;⑤结核脊髓炎;⑥梅毒性脊髓炎。

(4)治疗原则:首先要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疾病,对非特异性急性横惯性脊髓炎的治疗主要是支持疗法和预防并发症。

2.患者,男性,21岁,一周前有腹泻史。

此次因“四肢乏力3天”就诊。

入院前三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费力,症状逐渐加重,次日不能行走,且双上肢出现乏力,第三天晨起发现进食困难,饮水有呛咳,大小便可自解。

查体:神志清,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双眼闭目力弱,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示齿困难,双侧软腭上抬力弱,悬雍垂居中,咽反射减弱,伸舌居中,双上肢肌力近端3级,远端4级,双下肢肌力近端1级,远端2级,四肢肌张力降低,双侧肱二头肌反射(+),双膝反射及踝反射消失,病理征未引出。

双手手腕以下、双下肢膝关节平面以下痛觉减退。

颈软,克氏征(-)、布氏征(-),小便自解。

试述:(1)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试述诊断依据。

(3)为明确诊断尚需做哪些辅助检查?(4)需与哪些疾病鉴别?(5)该病的治疗首选什么?(6)本病最主要的危险是什么?临床上应如何观察?(7)发病第5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测动脉氧分压50mmHg,患者应立即采取何种治疗措施?答:(1)最可能的诊断: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即格林巴利综合征。

神经病学病例分析

神经病学病例分析

神经病学病例分析三、病案分析:男、2 4岁,5天前感冒,2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第2天即完全不有活动入院。

查体:双下肢远近端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剑突以下痛,温触觉和深感觉消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小便潴留,脊柱无压痛。

请提出定位诊断,病因诊断,以及进一步检查措施,并提出治疗方案。

三、①定位诊断:胸6平面髓内横贯性损害②病因诊断:脊髓炎③腰穿,脊椎照片④治疗:激素,预防感染,所作用抗菌素,设置导尿管,防止褥疮及肺部感染,恢复期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三、病例分析:农民病员,男,4 0岁。

右上肢疼痛4个月,右下肢无力1个月,逐渐加重。

既往无特殊。

检查:右瞳V左瞳,光反射好。

右手小鱼际肌萎缩并有束颤。

右上肢腱反射减弱,右手尺侧面痛觉消失,左上肢正常。

右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左上肢肌力、张力、反射正常。

右上下肢深感觉明显减退,左侧第二肋骨平面以下痛觉消失。

双侧触觉正常。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该病人受损的神经结构有哪些?②病变部位在什么地方?(横、纵定位)③应首先对该病人作什么检查最好?④该病人应首先考虑什么疾病?尚需考虑疾病?⑤如果作脑脊液检查,是否有异常发现?如果有,可能是什么改变?三、病例分析:①左侧颈交感神经,右侧颈脊髓前角细胞,右侧皮质脊髓束,右侧薄束,楔束,右侧脊髓血脑末。

②横定位:颈5-胸1平面纵定位:右侧髓外③颈段MRI④首先考虑脊髓外肿瘤,脊髓炎、脊髓蛛网膜炎。

⑤脑脊液检查应该有异常发现,主要表现为脊椎管阻塞,CSF 且的增高三、病案分析:男6 5岁,1天前起床时感左手无力,吐词不清,6小时前出现左侧偏身运动不能,不能言语。

既往有高血压史。

查体:左上肢肌力o °,左下肢n °,左侧肌张力低,病理反射左侧阳性,左侧提睾反射消失。

左侧偏身痛觉减退,左鼻唇沟浅伸舌偏左,不能言语。

请提出定位诊断,定性诊断,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鉴别诊断
1.脑血栓形成
2.脑出血
四、辅助检查
头颅CT检查,MRI,脑脊液检查
五、主要预防措施
1.抗凝治疗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治疗原发病。
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ECG(-)
问题:
一、诊断
二、诊断依据
三、鉴别诊断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
参考答案:
一、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诊断依据)
1.定位:颈部抵抗,双克氏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脑膜刺激征,提示为脑膜受累。
2.定性 :
中年人,突然发病,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有脑膜刺激征,无肢体瘫痪,提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1.脑栓塞
2.脑出血
四、辅助检查
头颅CT,MRI,PET,DSA。
五、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
2.溶栓治疗
3.抗凝治疗
4.降纤治疗
5.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斯匹林
6.脑保护剂治疗
7.降颅压药物
8.介入治疗
9.卒中单元
10.其他
病例三:
患者王××,女,41岁,1天前做家务事中突然左手抽搐,继之左口角,左上、下肢抽搐,2分钟后抽搐终止。又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既往史有风湿性心脏病25年,曾出现心律不齐。查体:Bp 130/70mmHg,神清,语言欠清晰,左口角力弱,伸舌偏左,左上肢力0级,左下肢力0级,左Chaddock(+),左侧下肢病理反射阳性,左半身痛觉减退。心前区可闻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律不齐,双肺听诊清晰。辅助检查:ECG示心房纤颤
三、鉴别诊断
1.脑出血
2.脑膜炎
四、辅助检查:
1.腰穿脑脊液检查或头颅CT检查
2.有条件做MRA,DSA
五、治疗
1.一般处理:绝对卧床,稳定
2.止血及防止再出血。
3.降低颅内压(甘露醇)
4.防治动脉痉挛及脑梗死
5.脑积水的治疗
6.病因的治疗
病例二:
患者马××,女,73岁,2天前晨起发现不能说话,右半身不能活动,尿失禁一次,无呕吐。有糖尿病史30年,没有系统用药治疗。查体:Bp 160/80mmHg,神志清,混合性失语,双眼球向左侧偏视(向右注视麻痹),右侧鼻纹浅,余颅神经正常,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侧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左下肢未引出病理反射。辅助检查:尿糖(++++),血糖16.4mmol/L,ECG 有心肌缺血表现。
问题:
一、诊断
二、诊断依据
三、鉴别诊断
四、辅助检查
五、急性期治疗
参考答案:
一、诊断
1.脑血栓形成
2.糖尿病II型
二、依据
1.定位:右侧中枢性面瘫、偏瘫,混合性失语,注视麻痹,提示左侧大脑半球受累,为左侧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分布区。
2.定性:老年,晨起发现偏瘫、失语,有糖尿病史,应考虑脑血栓形成。
三、鉴别诊断
问题:
一、诊断
二、诊断依据
三、鉴别诊断
四、辅助检查
五、本病主要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一、诊断
1.脑栓塞
2.症状性癫痫
3.风湿性心脏病
4.心房纤颤
二、诊断依据:
1.定位:
左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偏瘫, 提示右侧大脑半球病变,为右侧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分布区。
2,定性:
有风心病,心房纤颤,突然发病,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定性考虑脑栓塞。
临床病例分析
病例一:
患者李××,男,45岁,8小时前谈话中后头部突然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5-6次,为胃内容物,急送医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Bp:150/90mmHg,精神差,痛苦面容(双手抱头)语言清晰,双瞳孔3mm,光反射灵敏。双眼活动不受限,双口角力差,伸舌正中,四肢活动有力(Ⅴ级),双侧上、下肢腱反射适中,颈抵抗(+),颏胸距3横指,双Kernig Sign(+),双下肢病理反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