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10例临床分析
消化道溃疡穿孔实施修补术的体会

消化道溃疡穿孔实施修补术的体会2005~2010年实施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2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修补术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233例,男176例,年龄17~88岁,平均49.5岁;女57例,年龄18~75岁,平均56.7岁,均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其中前壁穿孔225例,后壁穿孔8例。
方法:手术采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取上腹正中切口常规进腹。
进腹探查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术中吸除腹腔内积液及食物残渣,分别于穿孔两侧沿胃肠纵轴用7号线作全层三针缝合,分别于穿孔口边缘上方、下方,常规用附近的大网膜覆盖于穿孔处,结扎缝线。
冲洗腹腔,吸净积液,一般不需放置引流。
术后应用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溃疡3个月。
如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则加用羟氨苄青霉素、灭滴灵治疗。
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45~55分钟,2例死亡,其中1例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死于肺部感染、心肺功能哀竭;另1例穿孔后7天入院,由基层医院转入,术前已经出现重度感染性体克,术后第3天死亡,死因为感染性体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其余231例均治愈出院,无十二指肠瘘及腹腔脓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48个月无复发,无需二次手术治疗。
讨论1894年由dean首例完成开腹溃疡穿孔修补术以来,溃疡穿孔修补缝合术以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危险性较小,并发症少而疗效确切得到广泛推广。
传统认为其缺点是对溃疡本身来说不是彻底的手术,约3/4的患者仍有溃疡症状,甚至发生严重的再穿孔、出血、梗阻等并发症而需再次手术治疗,故要求溃疡穿孔如穿孔时间在12小时内,腹腔无严重污染,胃十二指肠壁水肿较轻,一般情况良好者,采取即期胃大部分切除术。
以达到一次手术同时解决了穿孔和溃疡两个问题,可以兔除以后再次手术。
胃大部分切除减少胃酸和胃蛋自酶的分泌,使溃疡得到永久性治愈,故对胃十一指肠溃疡穿孔病例只要条件许可,均可考虑行急诊胃大部分切除术,以达到一次性根治溃疡的目的。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2例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
方法:3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穿孔缝合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胃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年复发率及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3.5±2.0)h,实验组手术时间(10.4±1.9)h,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方法,单纯穿孔缝合术的手术时间较短,胃切除术3年复发率较低,其疗效更好,无论选择哪一种手术方法,都应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坚持安全、有效的原则。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穿孔缝合术胃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90-02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约占20%;在溃疡手术患者中,约占25%。
手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方法,我院于2010年12月31日-2012年2月20日对32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其疗效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31日-2012年2月20日我院收治的3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0-75岁,平均(43.6±10.5)岁;发病时间至手术时间3-25h,平均10h。
32例患者中,空腹穿孔20例,饭后穿孔12例。
将3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征、就诊时间、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3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穿孔缝合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胃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年复发率及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
十二指肠穿孔完整住院病历范文

求一份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病例陈某,女,62岁。
因“胃脘疼痛反复发作3年,加剧近一个月”而来诊。
缘患者三年前即有胃脘疼痛,时发时止,每因饮食失调或饥饿而发作,得食稍缓,每次因痛作而求医诊治,一稍痛止则不再继续治疗。
一个月前因天气变化,胃脘即感嘈杂不适,疼痛绵绵,并伴有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而前往医院就诊,经胃纤维镜及B超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结石”及“脂肪肝”,经近一个月的治疗,历用“ranitidine”、“weisen U”、“losec”、“Amoxicillin”、“胃苏冲剂”等药以及中药四逆散等汤剂,因疗效不明显而转诊本处。
见患者精神委顿、疲倦乏力,问之仍诉脘痛不休,尤以饥饿时为甚,得食可稍缓,伴有嗳气、泛酸,纳呆,口苦,并感右胁隐隐作痛,睡眠差,每于深夜痛作而醒,大便溏泄质稀,舌尖红,苔白滑,边有齿印,六脉沉弱。
本病乃由于脾胃久虚,加上前期医治不当,从而导致脾胃升降失调,影响肝气之疏泄,从而因虚而痛,胃虚不得和降而上逆为嗳气、泛酸诸证;脾胃虚惫,不能健运,则水化为湿,谷反为滞,而见纳呆、溏泄诸证。
治之之法宜用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停用西药。
处方如下:苏叶8百合15川连4干姜4柴胡9郁金9正党9枳实9青皮9九香虫6茯苓15厚朴6甘草3讨论以上病例。
求一份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病例陈某,女,62岁。
因“胃脘疼痛反复发作3年,加剧近一个月”而来诊。
缘患者三年前即有胃脘疼痛,时发时止,每因饮食失调或饥饿而发作,得食稍缓,每次因痛作而求医诊治,一稍痛止则不再继续治疗。
一个月前因天气变化,胃脘即感嘈杂不适,疼痛绵绵,并伴有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而前往医院就诊,经胃纤维镜及B超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结石”及“脂肪肝”,经近一个月的治疗,历用“ranitidine”、“weisen U”、“losec”、“Amoxicillin”、“胃苏冲剂”等药以及中药四逆散等汤剂,因疗效不明显而转诊本处。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报告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报告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溃疡病,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黏膜上。
该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适。
本文将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
一、临床表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常常会出现上腹疼痛、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疼痛多发生在空腹时或者晚上,可被食物或抗酸药物缓解。
患者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貌似消瘦。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黑便或呕血的情况,这是因为溃疡糜烂出血所致。
二、诊断方法为了明确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内镜检查、尿素呼气试验和血液检查。
内镜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内镜下观察黏膜的状况,可以明确溃疡的大小和部位,并进行活体组织取样,以便进一步检查。
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方式。
患者需要在空腹时喝入一种含有尿素的溶液,然后呼气样本会被收集并进行尿素酶分析。
如果结果呈阳性,说明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血液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来判断是否有炎症反应和贫血等情况,从而确定溃疡的存在。
三、治疗方案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酸药物和抗生素。
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有效减少胃酸的分泌,促进溃疡的愈合。
抗酸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胃痛和消化不良症状。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生活方式调整方面,患者需要戒烟、限制饮酒和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也有助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是必要的,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溃疡病,临床表现多样。
通过内镜检查、尿素呼气试验和血液检查等方法可以明确诊断。
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手术治疗水平。
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185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手术方法,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好转182例,中途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再穿孔3例,幽门梗阻2例,残余脓肿2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以单纯穿孔缝合术为首选治疗方法,根据适应症选择手术类型,同时应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中图分类号】r656.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815-02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溃疡病的严重合并症之一。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偏小弯处侧,溃疡发生穿孔后,食物、胃酸、十二指肠液、胰液、胆汁等具有化学性刺激的胃肠内容物流入腹腔而引起化学性腹膜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往往会危及生命。
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85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185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溃疡病史者178例,占96.2%;诱因包括饱食、情绪、过度疲劳等;其中男126例,女59例;年龄21-76岁,平均42.6岁;穿孔部位包括十二指肠前壁120例,侧壁65例;穿孔至就诊时间为2-34h,平均7.8h。
1.2临床表现:本组185例患者发病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患者感到上腹部有刀割样剧痛,呈现阵发性加重,迅速扩散至全腹,其中64例患者疼痛向右肩及腰背部放射;本组102例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早期为反射性,一般并不剧烈,呕吐物多为食物残渣及粘液,其中16例患者呕吐物呈现咖啡色;137例患者呈现腹直肌强直及压痛,上腹部凹陷呈舟状,全腹肌肉强直,触之其硬如板,常以上腹部较重,且伴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31例手术体会

十 . 肠 溃 疡 穿 孔 1 1例 手 术 体 会 - 3
莫 忆 庄 晓泉 徐 , , 婷 (.广 西桂 林 市雁 山 区人 民 医 院外科 , 1 广西 桂林 5 10 ;. 西 桂 林 市 人 民 医 院 , 西 4 06 2 广 广 桂 林
开始 滋长 , 逐渐 转化成 细菌性腹 膜炎 , 病情严 重者可 并发休
1 资 料 与方 法
克 。 根据 溃 疡 病 史 , 突发 持 续 性 上 腹 剧 烈 疼 痛 , 迅 速 进 展 为 并 全 腹 剧 痛 , 格 检 查 发 现 腹 膜 刺 激 征 、 状 腹 、 浊 音 界 缩 小 体 板 肝
[ 关键词 ] 十二指肠溃疡 ; 穿孔 ; 修补术
十 二 指 肠 溃 疡 急 性 穿 孔 是 溃 疡 病 患 者 的 严 重 并 发 症 之
一
使病变加深加重而 引起 穿孔 。十二指肠球部肠 壁较薄 , 其血
供 主要 来 自上 下缘 及 后 壁 的 血 管 , 以急 性 穿 孑 多 发 生 于 前 所 L 壁 溃疡 … 。
例。
鉴别 。值得重视的是老年患者 , 由于机体反应差 , 对疼 痛刺激
不 敏 感 , 腹 壁 肌 肉 的 萎缩 或 脂 肪 堆 积 , 加上 当穿 孔 引起 腹 膜 炎
12 临床表现 : . 本组病 例术前均有不 同程度的上腹部疼 痛, 发热 6 , 9例 恶心 、 呕吐 15例 , 0 腹肌紧张 1 1 , 2 例 肝浊音界缩小 或 消失 14例 , 2 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 17例 , 2 休克 1 , O例
放 置 引流 管 一 根 , 如腹 腔 污 染 严 重 者 需 再 于 盆 腔 放 置 引 流 管 ,
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

全、有效”,还应进行积极的胃肠减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抗酸等 辅助治疗,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取得满意效果。本组采取单纯穿孔 修补术治疗急性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优于胃大部切除术,但复发
率较高 ,值 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 刘世德手 术治疗4 7 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临床分析[ J ] . 医学
痛,呈现持续性烧灼样或刀割样 ,伴随恶心、呕吐及被动体位等,板
状腹 1 8 例 ,休克 1 O 例。 1 . 3 治疗 方法 两组患 者除外 持续 胃肠 减压 、禁食 、抗炎 、营养支持及 抑制腺体 分 泌等保 守治疗 后均 积极 手术 ;A组患者 行单 纯穿 孑 L 修补 术治疗 ,B 组患者 行 胃大部 切 除术 治疗 ;术后 常规进行持 续 胃肠减压 、禁食及对 症支持治疗 ,且积极治疗原发病 】 。
分为 A组、B组,分别给予单纯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总有效率大于B组,手术时间及住院
时 间均 小 于 B组且 具 有 显著 性差 异 <O . O 5 ) ,B组 复发率 小于 A 组且 具 有显著 性 差异 <O . O 5 ) 。结 论 采 用单 纯 穿孔修 补 术 治疗 胃 ‘ 十二指 肠 溃 疡 的・ 临床 疗 效确 切 ,但 复 发率较 高 ,值得 进一 步研 究应 用 。 【 关键 词 】 急性 胃十 二指 肠溃 疡 穿孔 ;手术 治疗
2 0 1 3年 8月第 1 1 卷 第2 2期
・
临床研究 ・ 5 1 1
手术治疗急性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I 床分析
刘红建 ( 河南省 汝南县老君庙镇卫 生院,河南 汝南 4 6 3 3 3 4 )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手术 治疗 急性 胃十二 指 肠溃 疡 穿孔的 方 法及其 临床 疗效 。方法 将 2 0 1 1 年 8月至 2 0 1 3 年 1月我 科 收入 的 8 9例 患者 随机
护理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 朱某,男55岁,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近日天气变冷,突发呼吸困难入院,入院时口唇紫绀,检查PaO2为50mmHg,PaCO2为80mmHg,请问该病人的诊断是什么?该类病人如何给氧?为什么?答:该病人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吸氧方式是持续低流量给氧。
(1-2L/min) 持续低流量给氧的理由是:1.呼吸主要由缺氧刺激:因此类病人的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二氧化碳反应差,故呼吸的维持主要由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若吸入高浓度氧,PaO2迅速上升,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了刺激,导致病人呼吸变慢而浅,肺泡通气量下降,PaCO2随之上升,严重时引起肺性脑病;2.避免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吸入高浓度的氧,解除低氧性肺血管收缩,使肺内血流重新分布,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泡无效腔增大,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从而使PaCO2进一步升高;3.血红蛋白氧离曲线特性:在严重缺氧时,PaO2稍有升高,SaO2便有较多的增加。
2.(外科题型)女性,46岁,持续性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8小时,10小时前曾进食较多油腻食物,有胆结石史14年,体检:体温37.8 ºC,血压120/75mmHg,腹平软,左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少,血白细胞12×109/L,血清淀粉酶1240U/L,对于该病人:(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主要的处理措施有哪些?答:1、最可能的诊断:急性胰腺炎。
2、主要的处理措施:1.禁食;2.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积极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维持热能供应;4.解痉止痛:阿托品或山莨菪碱肌注,每日2-3次,疼痛剧烈还可加用哌替啶;5.抗生素:常选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及头孢菌素等;6.抑酸治疗:静脉给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腺分泌;7.抑制胰酶活性:常用抑肽酶20万-50万U/d,分2次溶于葡萄糖溶液。
3.(妇产科题型)某产妇,28岁,G1P1,足月分娩,分娩中第二产程延长,行会阴侧切助产一男婴,重3900g,胎盘与胎儿娩出后40分钟自然娩出;穿后观察:产妇阴道流出暗红色血,伴有血块;触摸子宫大而软,宫底升高;产妇出现眩晕、打哈欠、口渴、烦躁不安;继之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110次/分,血压80/50mmHg,呼吸急促等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1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22T09:04:07.7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5期供稿作者:韦函(广西田东县右江矿务局医院外科广西田东 531 [导读]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
【中图分类号】R65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5-043-02【关键词】球部溃疡手术方式治疗效果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现将我科1999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1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10例,其中男85例,女25例,年龄在21~78岁,平均年龄45.4岁。
穿孔时间
2.4小时~76小时,平均14.4h。
1.2 临床表现 110例均有腹痛、腹胀,其中96例伴有畏寒、发热,全部病例有腹膜炎体征,既往有溃疡病史86例,无溃疡病史24例,溃疡病史最长42年,最短2年,合并有幽门梗阻26例,合并有出血16例。
1.3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全部病例做血常规检查,其中血细胞升高76例,血细胞正常20例,血细胞降低14例。
全部病人做胸腹X射线检查,见膈下游离气体92例;110例做B超检查,88例见腹腔积液,20例行腹穿,其中阳性结果5例。
1.4 病变部位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104例,后壁穿孔6例。
1.5 治疗方法 110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4例开始行非手术治疗6~8小时,症状体征有加重后中转手术。
110例中单纯修补48例,62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其中56例行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6例行毕I式胃大部分切除术。
1.6 治疗结果本组110例全部出院,随访102例,随访时间1年6个月~2年。
只有3例单纯修补术的病人溃疡在术后6月、8月、18月复发,均经内科治疗后治愈,余病例无并发症。
2 讨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急性穿孔的发病率在10%左右,虽然有报告非手术治疗治愈率高,但由于非手术治疗需具备一定条件,而且非手术治疗结果难以估计,一旦治疗失败再转手术治疗将错过手术最佳时期,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
因此,非手术治疗只能用于有适应症患者,且随时准备手术。
其适应症为:①空腹穿孔,就诊时间快;②无溃疡病史或溃疡病史短,症状轻,腹膜炎局限者;③单纯穿孔,不伴有出血、幽门梗阻、癌变等患者。
本组中有4例入院时具备以上条件,但经短期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在治疗6~8小时中转手术治疗后全部治愈。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穿孔采用同样的手术方式:有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1],且不改变胃十二指肠解剖,符合生理,但未治疗溃疡本身,术后溃疡复发率高。
一般认为:①穿孔时间超过8小时,腹腔内污染及炎症水肿严重,有大量脓性渗出液;②以往无溃疡病史或有溃疡病史未经正规内科治疗,无出血、梗阻并发症;③年老体弱或伴有其它严重疾病。
本组中48例患者具备以上条件行单纯修补术后均治愈出院,随访近期有3例溃疡复发,复发率6.2%。
彻底性溃疡手术及胃大部分切除术,其优点是一次手术同时解决了穿孔和溃疡两个问题[1],术后溃疡几乎可以治愈,但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风险大,对于有休克、化脓性腹膜炎或合并有其它严重疾病者不宜。
胃大部分切除术是解决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高胃酸分泌的根本措施,能完全消除症状,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
急诊型胃大部分切除术的病死率已降低至一定程度,并有效降低了并发症[2]。
同时有报道其可有效防止溃疡未切除所引起的出血、再穿孔、狭窄梗阻等,效果满意,比迷切手术特别是高选择迷切易于掌握,复发率更低,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本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68例,术后效果好,近期无并发症,一般认为:①病人一般情况良好,穿孔在8小时内或超过8小时,腹腔污染不严重;②慢性溃疡,曾行内科治疗,在治疗期间穿孔;③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后再穿孔;④有幽门梗阻或出血者;⑤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穿孔;⑥巨大溃疡穿孔,溃疡疤痕大,血供差,估计修补术后有再穿孔的可能者。
根据本组的临床特点,我们认为手术治疗应力求简单、准确、快捷、有效。
原则上急诊根治性手术的死亡率不高于穿孔缝合或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治手术的必要性,二是耐受手术可能性[3]。
否则宜选择修补术。
其中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穿孔由于后壁血供丰富,修补术后复发溃疡容易合并出血,尽量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
总之,对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手术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手术方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5-460.
[2] Bodner B, Harring Con ME, Kim U,et al.A multifactorial analysis of mortality and morbitiy in perforated pepticz ulcer disease.Surg Gynecol Olstet,1990,171(4):315-320.
[3]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