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拍背吸痰
病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鼻饲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病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鼻饲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卧床病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鼻饲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卧床病人需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雾化吸入后最好翻身扣背,情况允许时扣完背再吸痰,吸完痰再进行鼻饲。
扣背时力量适中,方法得当。
叩背方法:五指并拢,手掌呈空心杓状,指腹与大小鱼际肌着落,由腕关节用力,由下而上,自外向内,有节奏地叩击患者背部,每次叩背时间做好能在10~20 分钟之间,不是简单扣几下了事;硅胶拍痰器、震动排痰仪或排痰背心比徒手拍痰可能更有优势。
在为患者进行鼻饲前,首先要抬高床头30-45度,评估患者是否需要吸痰,其次才进行鼻饲,间断鼻饲前要回抽了解胃残留量,每次注入量最好不要超过250ml,速度要尽量慢些。
有条件最好使用鼻饲泵持续鼻饲,控制好鼻饲速度、温度,病人保持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度,这不但有利于防止返流、避免误吸,同时有利于改善肺的通气功能,缓解心肺疾病造成的呼吸困难。
在患者可以耐受和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浅吸痰或者通过物理的方法自行排痰;在进行鼻饲的过程中,最好避免深吸痰,因为容易增加呕吐、误吸的风险。
综上所述,顺序应该是:1雾化2翻身拍背3吸痰4鼻饲。
协助患者翻身叩背排痰

精选课件
5
8、叩背
叩背原则:将手指合拢呈杯状,
依靠
手腕的力量,均匀有节奏地叩击。
从
下至上、由两边向中间叩,背部
从第9肋间隙、胸部从第6肋间隙开始向
上叩击至肩部震动气道,注意避开乳房
及心前区,每一肺叶叩击1~3min,每分
钟120~180次,叩击力量适中,以病人
不感到疼痛为宜;每
次叩击时间以5~15min为宜,操作中
精选课件
8
注意事项
1、遵循节力、安全原则。 2、固定床脚刹车,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3、注意患者安全,避免拖拉,保护局部 皮肤,正确使用床挡,烦躁的患者选用约束 带。 4、翻身后患者体位应符合病情需要,适 当使用皮肤减压用具。 5、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 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精选课件
9
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 咳痰
赤峰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王晓楠
精选课件
1
目的:
1.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 减轻局部组织的压力,预防并发症。
2.对不能有效咳痰的患者进行拍背,促 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士要求: 1、仪表大方、着装整洁 2、语言通俗、态度和蔼 3、剪指甲、洗手
精选课件
2
护理流程:
评估患者: 1、患者姓名、年龄、床号、体重、病情、 意识状态等。 2、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3、肢体活动能力、自理能力、皮肤状况 4、患者咳痰的难易程度、确定痰液明显 区域 5、患者采取正确舒适体位
精选课件
3
环境要求: 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操作前准备: 洗手,戴口罩
用物: 听诊器、垫枕、填写翻身卡、手消毒液、
操作视频学习:
精选课件
翻身叩背排痰操作标准

翻身叩背排痰操作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翻身叩背排痰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能,常用于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减轻呼吸不畅的症状。
正确的翻身叩背排痰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一、操作前准备1.确认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排痰的程度。
根据医嘱和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翻身叩背排痰操作。
2.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患者是否有胸部手术史、心脏病史或其他潜在的身体问题。
3.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药物。
包括喉喷、排痰瓶、口罩、手套等。
4.告知患者翻身叩背排痰的操作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的同意。
二、操作步骤1.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姿势。
平躺在床上,双腿自然分开,臂下垫以枕头或护士的手。
2.将患者向一侧滚动。
护士站在床边的一侧,用一只手扶住患者的臀部,另一只手扶住肩部,轻轻将患者向一侧滚动。
3.控制好滚动的幅度和速度。
避免过快或过度滚动导致患者不适或伤害。
4.在患者的背部进行叩打。
用另一只手在患者的背部进行规律而有力的叩打,从下向上依次叩打。
这有助于松动并促进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
5.进行排痰操作。
在叩打的让患者做深呼吸,然后用排痰瓶或抽吸器帮助患者将痰液吸出。
6.完成操作后,将患者轻轻转回原来的位置。
确保患者舒适,安抚患者情绪,给予必要的护理。
三、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和刺激。
2.对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要进行全面评估,合理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法。
3.在操作前要仔细准备,确保所有器材和药物的清洁和完整,操作时要注意有无任何异物或异常情况。
4.操作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和需求调整自己的动作和力度,避免造成患者的不适和创伤。
5.操作后要及时记录患者的呼吸情况、痰液情况和操作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措施。
正确的翻身叩背排痰操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和照顾。
养老护理员翻身扣背排痰操作流程

养老护理员翻身扣背排痰操作流程嘿,咱今儿来聊聊养老护理员翻身扣背排痰操作流程哈。
这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呢!你想想,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家,有时候自己没法轻松翻身,痰也咳不出来,多难受呀!咱这时候就得像个小天使一样去帮助他们。
首先呢,要做好准备工作。
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咯,就像战士上战场得带好武器一样。
然后,温柔地和老人家说说话,让他们知道咱要干啥,别吓着他们。
接下来,就是翻身啦!这可得小心点儿,别把老人家弄疼了。
就像抱个宝贝似的,轻轻慢慢地把他们翻过去。
哎呀,这可不是随便翻翻就行的,得注意角度,注意他们的舒适度。
要是翻得不好,老人家不舒服了,那不就糟糕啦!翻完身,该扣背啦!这就像是给他们的后背来一场小小的按摩。
用空心掌,有节奏地拍起来。
“啪嗒啪嗒”,可别太轻了也别太重了,就像敲小鼓似的,得掌握好力度。
你说这是不是得有点技术呀!扣完背后,要是有痰,就得帮助他们排出来。
这时候就鼓励老人家用力咳,咱在旁边给他们加油打气。
就好像他们是在努力爬山,咱在旁边喊加油一样。
要是痰咳不出来,那多憋得慌呀!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可得细心再细心。
咱得时刻想着老人家的感受,他们舒服了,咱才算是做好了工作。
你说这是不是很有意义呀?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爱心和责任呢!养老护理员就像是老人们的守护者,用我们的双手和爱心,让他们的生活更舒服、更健康。
咱可不能马虎,每一个动作都得认真对待。
想象一下,如果是咱自己的爷爷奶奶需要这样的照顾,咱能不认真吗?所以呀,大家都要好好记住这些操作流程,把它做好做精。
让老人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温暖,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这就是咱养老护理员的使命呀!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哦!。
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

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叩背排痰是指通过叩击胸壁、震动气道,使附着在肺、支气管内的分泌物脱落,通过体位引流,使分泌物到达细支气管,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对于长期卧床、痰多不能自行咳出的老年人,可采取叩背排痰技术,借助叩击力量促使痰液排出,以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叩背排痰的准备工作(1)自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后洗净并温暖双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软枕、痰杯、漱口水、纸巾等。
(3)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温暖、安静,关闭门窗。
(4)老年人准备:协助老年人取适宜体位。
二、叩背排痰的操作程序(1)照护人员评估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及合作程度,向老年人解释叩背排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协助老年人采取坐位或用翻身侧卧法协助老年人采取侧卧位,面向照护人员。
图11—1 手指弯曲并拢呈杯状(3)暴露老年人背部,叩击部位垫薄毛巾,照护人员一手扶住老年人以使其保持体位稳定,另一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指关节屈曲120°,掌侧呈杯状(见图11—1),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力量从下至上、从外至内有节律地叩击,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叩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
从背部第十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避开脊柱和肾区。
每个部位叩击1~3分钟,120~130次/分钟,一共持续5~10分钟。
照护人员在叩背的同时要观察老年人的反应,如果能耐受,可以适当增加叩背时间。
叩击的幅度以手掌根部离开胸壁3~5cm、手指尖部离开胸壁10~15cm为宜。
(4)在操作过程中,照护人员应协助老年人进行间歇性深呼吸并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咳出痰液后协助其擦净面部,清洁口腔。
老年人在咳嗽时,照护人员用双手加压胸壁可加强咳嗽效果。
(5)操作完毕,整理床位及用物,开窗通风,洗手,做好记录。
三、叩背排痰的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温暖双手,以免过凉引起老年人的不适感。
(2)叩击宜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最好在雾化吸入后进行。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翻身叩背操作流程:在进行翻身叩背操作前,我们需要了解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史以及适应症,并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呼吸型态等基本数据,以及听诊肺部以确立痰液积聚部位。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愿、认知和执行能力。
在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后,我们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
这些工具包括听诊器、枕头、弯盆或卫生纸等。
操作者也需要进行洗手等准备工作。
接下来,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1.听诊肺部,确定痰液积聚的部位。
2.根据痰液积聚的部位,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引流姿势,并给予枕头适当的支托。
3.在患者下颔处放置弯盆或卫生纸。
4.从第一腰椎开始,从下向上,沿腋中线与肋弓交点由外向内操作,双手交替拍打或单手叩击,持续10-15分钟,拍打频率60次每分,拍打力度根据病人的胸壁厚度及病人能耐受为准。
5.鼓励患者作深呼吸咳嗽,需要时并予吸痰。
6.协助患者清除痰液,必要时进行口腔护理。
7.更换其他引流姿势,重复步骤2-5.8.协助患者正常卧床摆位并休息。
在操作前后,我们需要记录患者的呼吸音改变、分泌物清除状况和呼吸型态变化,以及患者反应和家属态度。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拍痰的禁忌症包括肺栓塞、急性发炎过程、肺结核、咳血、癌症、肺脓疡、刚手术后、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压升高或抽筋时、胸部骨折等。
2.拍痰时宜避免直接在裸露的皮肤上进行。
3.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时才可进行此活动,应避免在饭后进行。
4.为预防卧床个案痰液积聚,每天宜维持至少早晚各一次的姿位引流和拍痰的活动,每次每侧应至少10分钟。
若痰液量多,宜增加执行次数。
翻身扣背排痰法操作流程

翻身扣背排痰法操作流程
项目分值内容及评分标准满分得分
准备24自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4
评估患者:患者的病情、咳痰是否有效,对咳嗽的耐受程度,学习能力,听诊肺
部湿啰音情况,痰液黏稠者可先进行雾化吸入和拍背,有助于痰液咳出
8环境准备:光线充足、调节室温、保护隐私6用物准备:纸巾、听诊器、弯盘、一次性垫巾、软枕头(必要时)、手消毒凝胶6
操作过程60
携用物至床旁,向患者解释,告知有效咳嗽咳痰:
缓慢深呼吸数次(吸气时腹肌上抬),屏气3秒,然后张口连咳3声,咳嗽时腹肌
用力,腹壁内缩;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再缓慢深吸气,重复以上动
作,连续做2~3次后,休息和正常呼吸几分钟再重新开始
8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坐位或侧卧位;婴幼儿可取俯卧位,注意头偏向一侧4衣物厚度适宜,叩击部位用薄毛巾或其他保护物包盖以保护皮肤4协助患者扣背排痰,操作者五指并拢成空杯状,依靠手腕的力量,迅速而有节律
地叩击背部,每次30~60秒,频率100~120次/分
12叩击原则:从下至上、从外至内,注意避开脊柱及脏区,勿在骨突部位进行;叩
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叩击手法正确
10评估拍背效果,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情况5协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去除痰液气味5观察痰液性状、量、气味3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6整理用物,洗手,记录3
注意
事项16拍背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痰4拍背时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4拍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4每次叩击应安排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以避免呕吐4
总分100100。
翻身扣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翻身扣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翻身扣背促进排痰的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清洁双手,备好必要的物品,如治疗本、翻身卡、治疗车、垫枕和洗手液等。
2. 查对:检查垫枕数量,确保二人查对无误。
3. 协助病人移向患侧:确保病人患侧位置正确。
4. 轴位翻身:协助病人进行轴位翻身,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5. 扣背:双手十指自然弯曲,用手腕发力带动手指扣击(类似弹钢琴的手法)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的肺部位置。
每次叩击30\~60秒,从下至上,从外至内,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脊柱、骨突部位进行。
嘱患者深呼吸,呼气时手掌紧贴胸壁,施加一定压力并做轻柔上下抖动,吸气时停止震颤。
每个部位反复5个呼吸周期。
6. 观察和统计:观察病人的反应和排痰效果,统计排出痰液的性质、颜色及量。
以下是翻身扣背促进排痰的评分标准:1. 操作熟练、准确程度:扣分项包括未清洁患者面部、整体计划操作时间不准确等。
2. 叩背手法:叩击手法不正确,整理不规范。
3. 患者病情、耐受能力、合作程度:未评定患者病情、耐受能力、合作程度等。
4. 通知阅读X线胸片:未阅读X线胸片以判定炎性灶所在肺叶或肺段。
5. 物品准备:衣帽不整齐、未戴口罩、胸卡、洗手等一项不符则扣分。
少一件物品如小治疗本、翻身卡、治疗车、垫枕、洗手液等则扣分。
6. 查对与协助病人移向患侧:查对不仔细,协助病人移向患侧方法或位置不对则扣分。
7. 轴位翻身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轴位翻身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不符合要求则扣分。
8. 扣背操作:扣背操作不熟练、准确则扣分。
9. 提问环节:提问环节总分10分,累计扣分。
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可查阅护理学相关书籍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吸痰
⑸一次吸痰不应超过15s(吸痰后清洁鼻腔、 口腔)。同时检查粘膜有无损伤。每次吸 痰均应更换消毒吸痰管。气管切开患者更 应注意无菌操作。 ⑹.吸痰前后予加大吸氧浓度5-10L,12min,吸痰前、中、后应观察生命体征, 如有不适应停止操作。
4.吸痰的注意事项损坏机器。
禁用于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有 病理性骨折史,咯血,低血压及肺水肿, 肺大泡的病人
三.吸痰
三.吸痰
1.吸痰的目的: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 畅,预防窒息 ,预防肺不张。
三.吸痰
3.吸痰的方法:
⑴.吸引前先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吸
引导管是否通畅。
⑵.备齐用物,置床头柜,向患者解释。 3·三查七对
主講: 郭金朋
一.翻身
一.翻身
1.翻身的目的:
对于昏迷、瘫痪及其他长期卧床的病
人,必须按时给他们翻身、拍背、按摩和
敷药,以防褥疮的发生;同时也有改善受
压部位血液循环,使病人舒适,便于治疗
护理的需要。
一.翻身
2.翻身的方法: ⑴ . 翻身时,若让病人转向护理者站立侧, 可以这样进行:将病人双手交叉放于胸腹 部,两腿屈曲;护理者用双手分别托住病 人对侧的肩部和臀部,使病人转向护理者 站立侧;双手分别托住病人肩部,移向床 中间,然后双手托住臀部再移向床中;待 病人感到体位舒适后,在其背部及两膝间 各置一软垫。
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15 秒钟为限。吸痰管应在无负压情况下遇到 阻力后上提1cm,边拔边吸,遇阻力稍停, 左右转动,口腔吸痰管与气管吸痰管应分 开,避免感染。
6· 痰液黏稠的插管内可先注入生理盐水3-5ml,待510次通气后再吸,对于特别粘稠的,插管内注入2% 碳酸氢钠3-5min后再吸
一.翻身
3.翻身的注意事项 :
协助病人翻身动作宜轻而稳。 冬天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如病人身上置有导管,应防止其脱落。 对骨折病人的翻身,上下动作还应协调,保护好病人的 肢体,以防骨折再移位。 翻身时应注意床褥的整洁与干燥,拉平床单和病人衣裤。 仔细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并随机作出相应的处理。 翻身时应配合拍背,深呼吸及有效排痰,而不是单纯为 了翻身而翻身。
吸痰管每次用一根不可重复使用,以免 感染。 )间隔 1min,再吸鼻腔或口腔(间隔3-5min)
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日更换一次。 顺序:先吸气管切开处(插管
口腔吸痰插管长度25cm 鼻咽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距离成人 16cm儿童8-12cm
三.吸痰
5.带有气管套管的病人吸痰时应注意什么?
二.拍背
二.拍背
1.拍背的目的:促进痰液的排出。
2.拍背的方法:
操作者五指并拢呈杯状,用指腹与大小 鱼际着落。叩击时应放松手腕,均匀叩击, 每一部位叩击1分钟;叩击顺序应沿支气 管走行方向,自下而上,由边缘到中央, 有节律地叩拍患者背部,同时嘱病人缓慢 深呼吸。
二.拍背
3.注意事项:
是饭后1小内不宜拍背,以免引起呕吐;
是拍背时患者时应侧卧位,去枕,以利于痰液引 流。
拍背后嘱病人用力咳嗽将痰排出,必要时用吸痰 器帮助排痰 背部从第十肋间隙,胸部从第六肋间隙开始向 上叩击至肩部,注意避开乳房及心前区,骨突 部位
脑出血急性期:中,深度昏迷病人不主 张过早翻身拍背,对无明显意识障碍和 浅昏迷病人可积极进行,以防止并发症。
一.翻身
⑵.想让病人背向护理者站立侧,则可按如 下方法分步进行:将病人双手交叉放于其 胸腹部,两腿屈曲;双手托住病人肩和臀 部,轻轻移向护理者站立侧;双手托住病 人的肩部和臀部,将其推向对侧侧卧;最 后用软枕垫靠其背部,两足之间再置一软 枕。
一.翻身
⑶.对肥胖病人,以上方法不可能奏效,可 取两步翻身法:第一步,护理者要一手伸 入病人肩下,另一手伸入其背,将其上半 身先移向近侧床边;第二步,护理者再将 一手伸入病人腰下,另一手托住其臀部, 再将病人下半身移向近侧床边,然后同上 法翻身,垫放舒适。
三.吸痰
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并略向后仰。昏迷 患者可用压舌板将口启开,夹持吸痰管由 口腔颊部插至咽喉部,乘患者吸气时将吸 痰管插入气管。如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 由鼻腔插入(颅底骨折患者禁用);气管插 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可由插管或套管内插 入。
三.吸痰
⑷.插入吸痰管前,打开吸引器开关,调节 压力(成人-300mmhg~-400mmhg,儿童-250mmhg~300mmhg)。但应放松吸痰管侧孔,待吸痰 管插入气管一定深度时,立即按闭侧孔即 可吸痰。吸痰时,吸痰管应自下慢慢上提, 并左右旋转,以吸净痰液。防止固定一处 或上下提插吸引而损伤粘膜。吸痰管取出 后,吸水冲洗管内痰液,以免阻塞。关闭 吸引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