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地下工程概论 第三章 地下结构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2
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一、地下结构设计概述地下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从地层地质条件勘察、结构模型建立、材料选择与构造、荷载分析、结构分析到设计优化的全过程。
地下结构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满足建筑功能和防护要求。
二、地层与地质条件地层与地质条件是地下结构设计的重要基础。
设计师需充分了解和评估地质勘察资料,包括地层分布、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信息,以便确定合适的设计方案。
三、荷载与抗力荷载与抗力是地下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
设计师需要确定各种可能的荷载,包括垂直荷载(如土压、岩石压力等)、水平荷载(如地震力、水流力等)以及侧向荷载(如地层滑动、断层错动等)。
同时,设计师需通过结构分析和计算,确定结构所需的抗力。
四、地下结构设计方法地下结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
定性设计主要基于工程经验和判断,定量设计则依赖于数值模拟和分析。
在设计中,还需考虑结构的可靠性、经济性和施工性。
五、地下结构模型与分析地下结构模型是进行结构设计的基础。
设计师需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建立合适的模型,如连续介质模型、离散模型等。
同时,需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如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对模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优化。
六、地下结构材料与构造地下结构材料与构造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性能和成本。
设计师需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和适用条件,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同时需对结构的基本构造和细节进行合理设计,以满足结构性能和施工要求。
七、地下结构防水与防护地下结构的防水与防护是保证其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设计师需考虑防水材料的选择和铺设,防护措施的设定和实施等问题。
防水材料应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耐久性和环保性。
同时,防护措施应考虑到结构的使用环境和防护等级,以实现有效的防腐、防潮、防污染等目标。
八、地下结构设计案例分析本部分将通过具体的地下结构设计案例,详细阐述上述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和实践。
地下工程概论-第三章1 2

动 线 设 计 要 求
进出口位置和构造:进出口车行与外部动线相连接。 要求与外部动线一致,提高利用率。 车道的设计:连接停车室和进出车口的路网作用, 采用单向行驶车道,形式应单一简明 进出车口和停车室间的距离:应尽量缩短 停车场层数对动线的影响:应尽量采用层数少的结构 设施管理与动线设计:降低管理成本
节能效益 节省地面土地 减少库存损失 保护环境 安全
一、能源贮藏 能源地下贮藏设施的方法:
(1) (2) (3) (4) 金属贮槽埋入地下; 利用废弃油库、汽库坑道等地下坑道; 在岩盐层中溶解出地下空间; 用开挖方法修建地下空洞形成贮藏空间。
开挖竖坑的地中式贮槽(竖型地下贮槽); 开挖横洞的地下式贮槽
地 区 性 质
交 通 量
机 动 车 交 通 量 机动车 使用率 停驶率 过境率
停 车 需 求 量
停 车 车 位 数
交通发 生系数
周转率
(二)、地下停车场规划
1、停车场规划的基本流程 2、停车场内汽车的动线规划 (1)汽车的交通动线 进车― ― → 走行― ― →停车― ― →走行― ― →出车 (进车口) (车道) (停车室) (车道) (出车口)
单孔靠山式窑洞的平、立、剖面图
下沉式窑洞的村落概貌
存在的问题: 安全问题:结构的合理尺寸、震害及防治、水害及防治。 环境问题:通风、采光等。 美国覆土式建筑 地面常规方法修建,结构完工后,屋顶和外墙面用50%以上的土覆盖。
发展背景 结构:圆形,椭圆形 屋顶:拱形,壳形
4、住宅地下利用发展的背景 (1) 城市的土地利用条件; (2) 对住宅的“质”的要求; (3) 积极利用地下空间的特性;
与地表上公共设施相互配合、协调,形成一个整体,以充分发挥其功能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结构习题集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地下建筑结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录像习题集课程试卷课程内容及组织实践教学教学研究申报附件习题集习题集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1 简述地下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其型式。
1.2 地下建筑结构,其特征与地上建筑结构有何区别?1.3 地下工程按使用功能分类主要内容有哪些?1.4 地下工程机构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哪些?1.5 简述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程序及内容。
第二章地下建筑结构的荷载思考题2.1 地下建筑荷载分为哪几类,常用的组合原则有哪些。
2.2 简述地下建筑荷载的计算原则?2.3 简述土压力可分为几种形式?其大小关系如何?2.4 静止土压力是如何确定的?2.5 库伦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什么?并给出其一般土压力计算公式?2.6 应用库伦理论,如何确定粘性土中的土压力大小?2.7 简述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2.8 如何计算分层土的土压力?2.9 不同地面超载作用下的土压力是如何计算的?2.10 考虑地下水时的水平压力是如何计算的?"水土分算"与"水土合算"有何区别?各自的适用情况如何?2.11 简述围岩压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12 简述围岩压力计算的两种理论方法?二者有何区别?2.13 简述弹性抗力的基本概念?其值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14 什么是“脱离区”?2.15 什么是弹性抗力,影响因素有哪些?目前确定弹性抗力的理论有哪些?2.16 简述温克尔假定。
2.17 简述坑道开挖前原始岩体中的应力状态和开挖坑道后围岩中的应力状态。
习题2.1 用朗肯土压力公式计算图示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分布及其合力。
已知填土为砂土,填土面作用均不荷载q=20kPa。
(土的物理指标见下图)2.2 用水土分算法计算图示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分布及水压力分布图及其合力。
已知填土为砂土。
(土的物理指标见下图)第三章弹性地基梁理论思考题3.1 什么是弹性地基梁,其作用是什么,它与普通梁的区别?3.2 弹性地基梁计算理论的基本假设有那些?3.3 简述弹性地基梁两种计算模型的区别。
地下结构工程教学PPT地下结构的计算理论

地质勘查
通过地质勘查获取地下结构的地 质资料,包括岩土性质、地质构 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为稳定性
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原位试验
通过原位试验方法,如静力触探、 旁压试验等,对地下结构的岩土 性质进行测试,获取岩土的物理 力学参数,为稳定性分析提供依
展望
未来,数值模拟技术将与实测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 自动化的工程分析和设计,为地下结构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Part
05
地下结构的数值模拟技术
数值模拟技术在地下结构中的应用
结构稳定性分析
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对地下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预测可能出现的滑动、崩塌等现象,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 供依据。
变形和应力分析
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对地下结构的变形和应力进行详细分析 ,了解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趋势,优化设计方案。
渗流分析
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对地下结构的渗流进行分析,预 测渗流场的变化和可能出现的渗漏问题,为防水设计和施 工提供依据。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优化,选择 最优方案,提高地下结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数值模拟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数值模拟技术可以模拟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过程,提供详细、准确的分析结 果,有助于优化设计方案和提高工程质量。
缺点
数值模拟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较长的计算时间,同时需要充分的数据支 持和验证,对于复杂地质条件和大规模工程的模拟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计算理论(设计)PPT课件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三)围岩压力分类
因塌方形成的自然平衡拱
13 2020/3/24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三)围岩压力分类 膨胀压力:由于围岩膨胀崩解而引起的压力。 其大小取决于膨胀性粘土矿物的含量和地下水的情况。
14 2020/3/24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三)围岩压力分类 冲击压力:冲击压力是围岩中积累的大量弹性 变形能,受开挖的扰动,这些能量突然释放所产 生的巨大压力。
15 2020/3/24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四)松动压力计算 深埋隧道:就是指隧道开挖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 不涉及到地表的隧道。
q rhr
16 2020/3/24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四)松动压力计算 1、当为单线隧道时:
h等级
17 2020/3/24
第三章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计算理论
(设计)
主讲:孟杏微
本章重点、难点: 1、掌握郎肯土压力理论; 2、理解库伦土压力理论; 3、掌握非圆形隧道等代元法。
2 2020/3/24
§3.1土压力计算理论
问题1:土压力的类型? 问题2:静止土压力计算? 问题3:朗肯主动、被动土压力理论? 问题4:库伦土压力理论? 问题5:特殊条件下朗肯土压力的计算(超载
10 2020/3/24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三)围岩压力分类 (3)顶板岩体视其强度的不同而逐步塌落(图 c),可视 为塌落阶段; (4)顶板塌落停止,达到新的平衡,此时其界面形成一 近似的拱形(图d),可视为成拱阶段。
11 2020/3/24
(a)
(b)
(c)
(d)
松动压力的形成
12 2020/3/24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结构期末复习重点

衬砌结构主要是起承重和围护作用。
承重,即承受岩土体压力、结构自重以及其它荷载作用;围护,即防止岩土体风化、坍塌、防水、防潮等。
土层地下建筑结构型式:(一)浅埋式结构:(二)附建式结构:(三)沉井结构(四)地下连续墙结构:(五)盾构结构(六)沉管结构:(七)桥梁基础结构(八)其它结构:还包括顶管结构和箱涵结构等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结构的区别:(1)计算理论、设计和施工方法(2)地下建筑结构所承受的荷载比地面结构复杂。
(3)地下建筑结构埋置于地下,其周围的岩土体不仅作为荷载作用于地下建筑结构上,而且约束着结构的移动和变形。
计算理论上最主要差别:在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中除了要计算因素多变的岩土体压力之外,还要考虑地下结构与周围岩土体的共同作用。
岩石地下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直墙拱形、圆形、曲墙拱形等。
(一)、拱形结构1.贴壁式拱形结构(1)半衬砌结构(2)厚拱薄墙衬砌结构(3)直墙拱形衬砌(4)曲墙拱形衬砌结构2.离壁式拱形衬砌结构(二)喷锚结构(三)穹顶结构(四)连拱隧道结构(五)复合衬砌结构最常用的是拱形结构,具有以下优点:(一)地下结构的荷载比地面结构大,且主要承受垂直荷载。
因此,拱形结构就受力性能而言比平顶结构好(二)拱形结构的内轮廓比较平滑,只要适当调整拱曲率,一般都能满足地下建筑的使用要求,并且建筑布置比圆形结构方便,净空浪费也比圆形结构少。
(三)拱主要是承压结构。
适用于采用抗拉性能较差,抗压性能较好的砖、石、混凝土等材料构筑。
材料造价低,耐久性良好,易维护。
普氏压力拱理论:洞室开挖后如不及时支护,洞顶岩土将不断垮落而形成一个拱形,又称塌落拱。
其最初不稳定,若洞侧壁稳定,则拱高随塌落不断增高,如侧壁不稳定,则拱高和拱跨同时增大。
当洞的埋深较大时塌落拱不会无限发展,最终将在围岩中形成一个自然平衡拱。
荷载种类:按存在状态分为静荷载、动荷载和活荷载;按其作用特点:永久(主要)荷载、可变(附加)荷载和偶然(特殊)荷载.水土压力分算:砂性土和粉土.水土压力合算:粘性土围岩压力是指位于地下结构周围变形及破坏的岩层,作用在衬砌或支撑上的压力。
同济大学地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详解

1.1.2 荷载计算 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 100mm 钢筋混凝土板 15mm 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永久荷载设计值
可变荷载设计值
合
计
0.02×20=0.40 kN/m2 0.10×25=2.50 kN/m2 0.015×17=0.26 kN/m2
3.16 kN/m2 g=1.2×3.16=3.79 kN/m2 q=1.3×8.00=10.4 kN/m2
1.086
0.0346 8.99 2.22
my 0.0754 5.2 2.22
3.403
0.00998.99 2.252 0.0131 5.2 2.252 0.796 0.03398.99 2.252 0.0506 5.2 2.252 2.875
0.0090 8.99 2.22 0.0285 5.2 2.22 1.110 0.0350 8.99 2.22 0.0647 5.2 2.22 3.151
14.19 kN/m2
1.1.3 设计计算 跨中最大正弯矩在可变荷载为棋盘形布置时,简化为当内支座固定时
g g q 作用下的跨中弯矩与当内支座铰支时 q q 作用下的跨中弯矩之和。支
2
2
座最大负弯矩按可变荷载满布时求得,即内支座固定时 g q 作用下的支座弯支座。平面布置简图如图 1
0.00968.99 2.252 0.0152 5.2 2.252 0.837 0.03438.99 2.252 0.0460 5.2 2.252 2.772
mx
0.2 my
1.767 3.620
1.371 3.034
1.740 3.373
1.391 2.939
mx
0.057114.19 2.22
地下建筑结构-第三讲

(2) 水土合算:粘性土
(二)考虑地下水时水土压力计算
2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与指标问题
(1)直剪仪慢剪—三轴仪固结排水剪(CD) (2)直剪仪固结快剪—三轴仪固结不排水剪(CU) (3)直剪仪不固结快剪—三轴仪不固结不排水剪(UU)
2.3 岩土体压力的计算
第三讲
地下工程的两种计算理论
1 荷载-结构法(实用阶段:朗肯、库伦土压力) 2 地层-结构法(理论阶段:有限元法),发展趋势
(一)经典土压力理论
1 静止土压力
(一)经典土压力理论
1 库伦土压力理论 (1) 基本假定P13
(一)经典土压力理论
1 库伦土压力理论 (2) 计算推导过程
(一)经典土压力理论
eA
eD
H
tan 2 (450
)
2
q q
AB(CD)面所受总的水平力:
E 1 H 2 tan 2 F E tan 1 H 2 tan 2 (450 ) tan
2
2
浅埋结构垂直围岩压力的计算
所以得:
q q
Q
2H
a
h
tan(450
2
)
H
2
tan 2
1、温克尔地基模型(也称弹簧模型) (1)假设:地基表面任一点的沉降与该点单 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成正比。
(2)表达式:
y p k
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型
1、温克尔地基模型(也称弹簧模型) (3)优缺点
优点:
1)参数少,便于应用; 2)计算地基梁是,可以考虑梁本身的实际弹性变形。 缺点:
1)没有考虑地基中的剪应力; 2)没有考虑地基连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复合支护的构造
复合支护常由初期支护和二次支护组成,防水要求 较高时须在初期支护和两次支护间增设防水层。
Ⅰ 最坚固 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各种特别 坚固的岩石。(f=20) Ⅱ 很坚固 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的石英岩 ,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 Ⅲ 坚 固 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脉,坚固 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f=10) Ⅲa 坚 固 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矿,不坚固 的花岗岩。(f=8) Ⅳ 比较坚固 一般的砂岩、铁矿石 (f=6) Ⅳa 比较坚固 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f=5) Ⅴ 中等坚固 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 石。 (f=4) Ⅴa 中等坚固 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 Ⅵ 比较软 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无烟煤, 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 Ⅵa 比较软 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石,坚固 的煤,硬化的粘土。(f=1.5) Ⅶ 软 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 (f=1) Ⅶa 软 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f=0.8)
地下工程开挖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岩土体分部开挖
及支护结构的分层设置等。用以模拟上述不同施工阶 段的力学性态的有限元方程可写为
([K 0 ] [K i ]){ i } {Fir } {Fia}(i 1,M )
任一施工阶段的位移、应变和应力为
{ i } { k }
k 1 i
15
图 3-7 拱形结构
3.4.2 圆形和矩形管状结构
• 可分为整体式和装配式两种:
图 3-8 衬砌结构形式
图 3-9 装配式衬砌结构图 3-10 装配式圆管结构的构造
3.4.3 框架结构 3.4.4 薄壳结构 3.4.5 异形结构
a 双圆盾构
b 三圆盾构
图 3-11 异形
图4 北京天外天地下商场暗挖五跨连拱隧道[5]
第三章 地下结构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2)
同济大学地下系 谢雄耀 副教授 xiexiongyao@
目 录
§3.1 概述 §3.2 地下结构的荷载 §3.3 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 §3.4 地下结构选型与构造 §3.5 设计模型与计算方法 §3.6 地下结构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中 的新进展 §3.7 工程设计实例
主动荷载又可分为主要荷载、附加荷载、偶然荷载以及 特殊荷载等。 (a)主要荷载 即长期的、经常作用的荷载,如地层压力、支护结构 的自重、地下水压力及活载等。 应当指出,在围岩分类及确定围岩压力的研究中, 工程类比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静水压力可按低水位考虑。 对于没有仰拱的衬砌结构,车辆活载直接传给地 层。对于设有仰拱的衬砌结构,车辆活载对拱、墙结 构的受力影响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略去不计。
3、 施工过程的模拟(时空效应) (1) 时空效应 v
v 掘进面
λ
z
Z
图 3-27 时空效应图
30
31
32
(2)初始地应力的计算 初始地应力可采用有限元计算法和设定水平侧压力 系数法。对岩石地层,初始地应力分为自重地应力和 构造地应力两部分。其中自重地应力由有限元法求得, 构造地应力可假设为均布或线性分布等。对软土地层, 常需根据水平侧压力系数计算初始地应力。 (3)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b)附加荷载
即偶然的、非经常作用的荷载,如温差应力,灌浆压力, 冻胀力及地震力等。
其中主要的是地震力,其计算按照相关的抗震规范取值 设计。民防地下工程则考虑武器的冲击、侵彻、爆炸作用引 起的动力荷载。
计算荷载应根据以上两类荷载同时存在的情况进行组合。
一般主要考虑主要荷载,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如7级以 上地震区,或严寒地区冻胀性土壤的洞口段衬砌,按主要荷 载加附加荷载来验算结构,但此时可采用较低的安全系数。 民防工程则应依设防等级确定附加动载及等效静载。
§3.5 设计模型与计算方法
• 3.5.1设计模型 1.世界各国隧道设计模型
国际隧道协会(I.T.A.)在1978年成立了隧道
结构设计模型研究组,收集和汇总了各会员国目前 采用的设计地下结构的方法,结果列于表1-1。经过
总结,国际隧协认为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种模型:
(1) 以参照已往隧道工程的实践经验进行工程类比为主
• 复合支护是以新奥法为基础进行设计和施工的一种新型支护结构,该
衬砌是采用锚喷支护做初期支护,采用模筑混凝土做二次衬砌的一种组 合衬砌(二层间有或无防水层)结构。复合衬砌支护的基本原理在于: 1)充分利用或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2)增强围岩的强度,均衡围岩应 力的分布,允许围岩有一定程度的变形,以减小对支护的围岩压力;3) 利用现场的监测值进行反馈施工。
荷载——结构法又有以下三种模式: ⑴主动荷载模式 不考虑地层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该计算模式主要适 用于采用浅埋暗挖或明挖法施工的城市地铁及明洞工程。
⑵主动荷载加被动荷载模式
认为地层不仅对结构施加主动荷载,而且通过支护抗力 来约束支护结构的变形。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地层条件。
⑶实际荷载模式
采用量测仪器实地量测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大小,该 数值综合反映了地层与衬砌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某一种实 地量测的荷载,只能适用于与其类似的情况(包括地层、衬 砌及回填)。 实际工程中,主动荷载加被动荷载模式应用较多。
法国 日本
有限元法,作用反作 用模型,经验法 局部支撑弹性地基圆 环,经验法加测试有限 元法
中国
初期支护:有限元法, 自由变形或弹性地基 收敛法 圆环 二期支护:弹性地基圆 环 - 弹性地基圆环缪尔 伍德法 弹性地基圆环 作用-反作用模型 收敛-约束法,经验 法 弹性地基圆环,作用 -反作用模型
弯矩分配法解算 箱形框架 - 矩形框架 弹性地基上的 连续框架
瑞士
英国 美国
2.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模型
P
经验类比模型 荷载——结构模型 地层——结构模型 收敛限制模型
o
u
收敛限制模型的计算理论是收敛限制法。其原理是按弹塑-粘性理论等推导公式后,在以洞周位移为横坐标、支护
反力为纵坐标的坐标平面内绘出表示地层受力变形特征的洞
周收敛线,并按结构力学原理在同一坐标平面内绘出表示衬 砌结构受力变形特征的支护限制线,得出以上两条曲线的交 点,根据交点处表示的支护抗力值进行衬砌结构设计。
的经验设计法; (2) 以现场量测和实验室试验为主的实用设计方法,例 如以洞周位移量测值为根据的收敛—限制法; (3) 作用—反作用模型,例如对弹性地基圆环和弹性地 基框架建立的计算法等; (4) 连续介质模型,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解析法中有
封闭解,也有近似解,数值计算法目前主要是有限单
{ i } { k }
k 1
i
{ i } { 0 } { k }
k 1
i
(4)注浆模拟
在施工过程中,注浆是常用的地层加固方法,在施工 模拟时,通常采用材料替换法进行模拟。注浆后的地层用一 种新的材料模拟,以反映注浆后材料的力学性质的变化。 4、结构的模拟
地下结构的合理化模拟对结构内力有很大影响。锚喷 支护一般采用杆单元模拟,也可对锚杆加固区的围岩取用提 高的、加以考虑;支撑、钢支架及衬砌一般采用梁单元模拟。 衬砌结构也可采用四边形等参单元模拟,地下连续墙、桩一 般也采用梁单元模拟。杆单元或梁单元都可以采用弹塑性模 型、粘弹性模型以及和温度有关的本构关系。
图 3-12 假定抗力图形法
•
图 3-14 自由变形圆环法结构计算
图 3-15 假定抗力图法结构计算
图 3-24 地下铁道通道的计算简图
二、地层——结构模型计算方法
1、概述 主要包括:地层的合理化模拟、结构模拟、施 工过程模拟以及施工过程中结构与周围地层的相互 作用、地层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模拟。 2、地层的模拟 有各向同性线弹性、非线性弹性及弹塑性体或 横观各向异性、正交各向异性线弹性体;考虑周围 地层时间效应的粘弹性、粘弹塑性模型;由于地下 水在围岩及土体中的渗流,先后发展了渗流耦合模 型,考虑到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发展了固结 模型等。 对岩体内部存在的节理、裂隙等常见的地质现 象,一般为接触面材料,采用节理单元模拟。
同左
全支撑弹性地基圆环, 弹性地基框架 有限元法,连续介质和 (底压力分布简 收敛法 化) 连续介质模型,收敛 法,经验法 弹性地基框架,有限 元法,特征曲线法 初期支护:经验法 永久支护:作用和反作 用模型 大型洞室: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有时用收 敛法 有限元法,收敛法,经 验法 弹性地基圆环, Proctor-White方法,有 - 弹性地基框架, 有限元法
3.6.1新奥法与复合式衬砌
1、概述 • 新奥法(简称NATM),是奥地利学者在长期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创立
于20世纪50年代,并于1962年正式命名的一种隧道工程方法。
• 基本原则是尽量利用地下工程周围围岩的自承载能力。具体做法是先
用柔性支护(通常为喷锚,称为—次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及应力重分 布,使之达到新的平衡,然后再进行永久性支护(通常为整体模筑钢筋 混凝土衬砌)。
• 3.4.1 拱形结构
岩石坚固性系数f表征的是岩石抵抗破碎的相对值。 因为岩石的抗压能力最强,故把岩石单轴抗压 强度极限的1/100作为岩石的坚固性系数, f=R/100 (R单位 kg/cm2) f是个无量纲的值,它表明某种岩石的坚固性比致 密的粘土坚固多少倍,因为致密粘土的抗压强 度为10MPa
元法。
表1-1
奥地利 西德
盾构开挖的 软土质隧道 弹性地基圆环 覆盖层厚<2D,顶部 无支撑的弹性地基圆 环,覆盖>3D,全支 撑弹性地基圆环,有 限元法 弹性地基圆环有限 元法 局部支撑弹性地基 圆环
喷锚钢拱支撑的 软土质隧道 弹性地基圆环,有限元 法,收敛-约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