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设置置顶推荐日志转到私密日志第六感觉发表于2009年11月29日 10:04 阅读(18)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权限: 公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为中国四处最主要的佛教圣地,亦分别是四大菩萨的道场,如下:1.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为文殊菩萨道场。
2.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为观音菩萨道场。
3.峨嵋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为普贤菩萨道场。
4.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为地藏菩萨道场。
四大佛教名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嵋、铁九华”之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在中国大地上,有一串璀璨夺目的项链———“金色世界”五台山、“银色世界”峨眉山、“琉璃世界”普陀山、“莲花世界”九华山,佛教四大名山,那里有看不尽的自然风光,享不尽的佛教文化,解不开的神奇惊叹,观不完的民俗风情,抹不去的回味思念…… 在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梦幻般神奇的旅游线路,它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朝圣之旅、缘满之旅,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这四大名山融观光游览、佛教建筑参观、休闲度假为一体。
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佛教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舒适的旅游环境、极富个性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正是四大名山的魅力所在,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充满诱惑的朝圣目的地,是海内外游客一生不可不去的无悔选择。
相传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故称之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忻州地区东北部,由忻州、定襄、五台、繁峙、代县、原平六县市组成,是一个以五台山佛教寺庙群革命纪念建筑物、温泉保健、民俗旅游为主的旅游区。
旅游区内可供旅游参观的名山胜水、名人故居、寺庙、古人类和文化遗址以及革命纪念地等共七十多处。
全国佛教名山寺院详细分布

国佛教名山寺院详细分布1. 四大名山一、山西五台山南山寺显通寺广仁寺镇海寺广宗寺普化寺金阁寺龙泉寺殊像寺塔院寺圆照寺碧山寺望海寺尊胜寺灵应寺法雷寺佛光寺演教寺普济寺黛螺寺灵境寺竹林寺妙德寺广化寺佑国寺善财寺三泉寺寿宁寺极乐寺碑楼寺秘密寺佛母寺二、浙江普陀山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梵音洞盘陀庵梅福禅院无垢庵紫竹林庵观音洞普陀精舍三、四川峨嵋山报国寺伏虎寺雷音寺神水阁中峰寺广福寺清音寺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严顶四、安徽九华山化城寺祗园寺月身宝殿上禅堂下禅堂立庵天台寺九华寺百岁宫甘露寺旃檀林慧居寺净土庵接引庵九华莲社念佛禅院广济寺东崖寺无相寺华严寺禅华天寺翠峰寺广福寺福度寺会龙寺广胜寺圣贤寺龟山寺平坦寺净信寺广化寺回龙庵甘露庵西天竺庵大桥庵松树庵长生庵一宿庵双峰庵复兴庵德永庵九莲庵龙庵通慧庵十王殿莲花庵翠去庵拜经台念佛堂大厦庵观音庵永兴茅蓬净修茅蓬定西茅蓬心安茅蓬蕴空茅蓬华严洞海会寺金刚寺莲宗精舍双溪讲寺香山茅蓬法华寺天池庵聚龙庵龙安院圆通庵韦驮庙2. 八小名山一、北京香山香山寺碧云寺宝相寺二、河南嵩山会善寺永秦寺嵩山寺嵩岳寺十方禅院三、江苏狼山广教寺三贤寺准提庵四、江西庐山秀峰寺归宗寺海会寺黄龙寺栖贤寺天池寺万杉寺五、天台山华顶寺心明庵智者塔院高明寺中岩寺下方广寺万年寺上方广寺中方广寺寒明楼济公院天柱峰庵六、湖南衡山雁峰寺南台寺祝圣寺藏经殿方广寺丹霞寺石头寺上封寺高台寺紫盖寺马祖庵半云庵湘南寺罗汉洞明心殿讲经台大善寺七、陕西终南山弥陀寺八、云南鸡足山祝圣寺金顶寺传衣寺牟尼庵大觉寺九莲寺大钟寺华严寺寂光寺悉檀寺极乐庵弥勒殿大士阁钵盂庵云居斋堂3. 八宗祖庭一、天台宗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二、三论宗江苏南京栖霞寺三、法相唯识宗陕西西安大慈恩寺陕西西安兴教寺四、华严宗陕西户县草堂寺五、律宗江苏扬州大明寺江苏句容隆昌寺六、密宗陕西西安大兴善寺七、净土宗江西九江东林寺陕西长安香积寺山西交城玄中寺八、禅宗河南登封少林寺河南洛阳白马寺安徽潜山三祖禅寺湖北黄梅四祖寺湖北黄梅五祖寺河北正定临济寺广东韶关南华禅寺广东乳源云门寺广东新兴国恩寺湖南衡山福严寺湖南宁乡密印寺江西萍乡杨歧寺江西宜丰普利寺江西吉安净居禅寺福建福清万福寺浙江鄞县天童寺江苏南京清凉寺江苏苏州云岩寺4. 赤县浮图一、北京市静明园玉泉山塔房山云居寺塔二、天津市蓟县白塔蓟县定光佛舍利塔三、河北省承德永佑寺舍利塔正定天宁寺凌霄木塔定州开元寺塔涞源兴文塔徐水凌云塔四、山西省五台普济寺和尚塔五台龙泉寺石塔应县木塔阳城海会寺双塔某地龙潭寺普同塔沁县灵应塔沁县法华寺祖师塔平顺芊禅师舍利塔五、辽宁省沈阳无垢凌光舍利塔辽阳白塔朝阳北塔北镇双塔六、吉林省农安辽塔永吉巴尔虎塔七、黑龙江省哈尔滨浮屠塔八、上海市龙华塔松江西林塔松江兴教寺塔松江护珠塔金山华严塔嘉定法华塔九、江苏省南京大报恩寺塔苏州北寺塔苏州灵岩寺多宝佛塔吴县安定塔吴县万佛石塔无锡妙光塔常州文笔塔镇江昭关石塔镇江慈寿塔扬州文峰塔淮安文通塔南通文峰塔南通支云塔启东法音寺多宝塔十、安徽省肥西通公塔蒙城万佛塔巢湖文峰塔当涂金柱塔歙县长庆寺塔安庆振风塔潜山太平塔潜山三祖禅寺觉寂塔枞阳远公塔十一、山东省济宁铁塔十二、浙江省杭州雷峰塔杭州六和塔鄞县镇蟒塔鄞县阿育王寺塔奉化南山塔浦江龙德寺塔十三、江西省永修海会塔九江西林寺塔赣州慈云塔十四、福建省福州罗星塔福清瑞云塔福清鳌江宝塔连江含光塔惠安圭峰塔平和三平寺塔殿平和三平塔亭龙岩龙门塔十五、湖南省安化梅城北宝塔沅江凌云塔沅江镇江塔岳阳慈氏塔新化北塔会同金龙太子塔衡阳朱晖塔衡山舍利塔祁阳文昌塔洞口木瓜青云塔洞口文昌塔邵阳北塔邵阳东塔郴州南塔桂东书院塔临武东塔资兴凤凰山古塔桂阳文峰塔桂阳东塔冷水滩回龙塔蓝山传芳塔十六、湖北省武汉归元寺普同塔武昌洪山宝塔汉阳玉泉寺佛塔钟祥文风塔沙市万寿宝塔大冶青龙塔黄冈文峰塔黄梅乱石塔黄梅五祖寺如来佛塔襄多宝佛塔宜昌天然塔五峰兴文塔恩施连珠塔恩施双山寺福寿塔恩施双山寺茔塔利川宜影塔利川培风塔十七、河南省内黄大兴寺塔十八、广东省广州六榕寺塔南雄三影塔梅州元魁塔梅州千佛塔五华雄师山山塔潮州凤凰塔潮州三元塔潮州西湖普同塔潮阳文光塔顺德神步塔雷州三元塔肇庆崇禧塔揭阳宝琼庵又琼舍利塔十九、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承露塔宾阳回风塔宁明蓉峰塔全州妙明塔蒙山鳌山宝塔二十、四川省成都昭觉寺普同塔新都宝光寺舍利塔都江堰灵岩寺千佛塔乐山普同塔西昌白塔绵竹回澜塔绵阳凌云塔三台北塔三台东塔三台亭子山塔盐亭华严石塔江油南雁塔江油蜚英塔广元来雁塔营山回龙塔蓬安文明塔内江三元白塔简阳白塔宜宾黑塔松潘黄龙塔二十一、云南省昆明定风塔宾川鸡足山极顶塔景东振文塔澜沧八角塔思茅芒蚌佛塔景谷勐卧佛塔江城整董贺井塔二十二、陕西省西安大雁塔西安理安寺周氏经塔咸阳千佛铁塔兴平白塔延安薜家沟石塔延安东嘉岭山塔二十三、甘肃省兰州多子塔西峰宋塔宁县唐塔宁县宋塔华池双石塔环县宋塔二十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拜寺口双塔银川海宝塔平罗田州塔二十五、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万部华严经塔二十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红山古塔二十七、台湾省南投福海塔5. 喇嘛寺院一、北京市雍和宫西黄寺普济寺二、山西省五台山罗睺寺五台菩萨顶三、河北省易县永福寺承德溥仁寺承德溥善寺承德普陀宗乘之庙承德安远庙承德普宁寺承德普乐寺承德殊像寺承德须弥福寿之庙承德普佑寺承德广安寺承德永佑寺承德法林寺承德珠源寺承德旃檀林承德鹫云寺承德碧峰寺四、内蒙古包头五当台五、辽宁省朝阳佑顺寺阜新德惠寺六、陕西省西安广仁寺七、云南省丽江玉峰寺丽江文峰寺中甸归化寺八、青海省湟中塔尔寺九、西藏自治区拉萨布达拉宫6. 石窟岩洞一、山西省太原晋祠方丈洞大同云岗石窟宁武万佛洞五台观音洞五台善财洞二、河北省邯郸北响山石窟山海关悬阳洞三、辽宁省锦州观音洞义县万佛堂石窟喀左天台寺朝阳洞四、江苏省苏州灵岩山观音洞镇江金山观音洞徐州大士岩徐州云龙山石佛五、安徽省黄山鬲山地藏洞佛龛青阳九华山华严洞青阳观音峰观音造像六、山东省济南千佛山极乐洞五莲观音洞沂源织女洞观音堂序碑七、浙江省鄞县天童寺观音古洞乐清观音洞舟山普陀潮音洞八、福建省福鼎蝙蝠洞福鼎犀牛洞仙游麦斜岩泉州弥陀岩泉州千手岩泉州瑞像岩德化九公山弥勒洞屏南禅狮岩龙海云洞岩晋江南天寺摩崖佛像安溪达摩岩安溪泰湖岩南安天柱岩九、湖南省湘潭观音岩株洲空灵寺空灵洞永兴观音岩十、湖北省黄梅五祖寺授法洞十一、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浚县朝阳洞浚县千佛洞石窟十二、广东省潮阳石泉岩珠海观音洞十三、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县观音洞十四、贵州省织金慈云洞普定玉真山摩岩弥勒像安顺华严洞十五、四川省彭水云顶寺摩崖广元千佛崖重庆华岩寺华岩洞蒲江摩崖造像大邑药师崖石窟大足宝顶山石刻造像大足北山佛湾造像安岳圆觉洞安岳千佛寨资中重龙山北崖南部碑院大佛潼南马龙山摩岩造像夹江千佛岩十六、云南省昆明罗汉崖昆明普陀崖昆明慈云洞剑川石窟剑川金华山石刻思茅翠云观音洞思茅翠云仙人洞景谷勐乃仙人洞景谷勐乃花仙洞安宁石刻卧佛十七、陕西省富县石泓寺万佛洞十八、甘肃省兰州菩萨洞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永靖炳灵寺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甘谷大象山大佛靖远寺儿湾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泾川西王母宫石窟西峰北窟寺某地万佛洞十九、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菩提洞二十、台湾省台中紫云岩台中县龙泉岩台北县下泰山岩台北清水岩台北县歧山岩桃园寿山岩彰化修水岩彰化清。
四大佛教名山

1981年到九华山,只身住东崖幽冥钟亭,每 日撞钟念佛。 1986年转到九华山上禅堂禅修,严守戒律, 常手执方便铲。 1990年10月慈明和尚预知西归将近,传行脚 僧大弟子德贵和尚从祁门来见。11月26留下 一偈:“忘我戒生灵,是如不变迁。真持亦 放下,谁住叹空也”。话音一落,圆寂西归, 世寿86岁。
32
1950年赴抗美援朝战场,随军当卫生员,1953年回 国,于吉林通化206医院工作,1954年在沈阳南大 关联营中医院针灸科当医生,1958年调入城乡卫生 院,1963年下放二边江乡三边江村,1976年回吉林 通化自办诊所。 1982年宗教政策落实后,便再度上五台山,在塔原 寺受具足戒,同年重修南山寺。 1983年朝礼九华山,决定在此常住,先后住过甘露 寺,菩提阁等寺,后重修通慧禅林。
绿树葱茏。
8
化城寺历代曾遭受多次火灾,现有殿宇多系清
朝光绪年间重建,唯独藏经楼是明代宣德年间
建筑。现在,化城寺已辟为九华山佛教文物展
览馆,将以前保存在月身殿西侧的佛教文物和
该寺的一些文物珍宝搬迁过来,集中展览。其
中有康熙、乾隆二帝的手谕笔迹,有传说是金
地藏王穿过的僧靴和使用的宝印,还有宋代和
元代的岩红瓷和青蓝瓷钵,以及从缅甸传入的 仰光大金塔模型、梵文贝叶经等文物。
31
通慧禅林的肉身菩萨——仁义师太
是世界上唯一尊比丘尼肉身菩萨。 俗名姜素敏,出生于1911年,祖籍辽宁沈阳,门 第书香。 高中毕业后当教师,23岁与一同窗好友成婚, 30岁时丈夫病故。 1940年秋到山西五台山显通寺落发为尼,法名 仁义。 1946年仁义入沈阳中医学院钻研医学四年。 解放后,由于宗教政策的原因被遗返原籍。
中国佛教名山名寺(精品)

• (三)常见的佛事:水陆法会、增福延寿道场、
焰口施食(放焰口、施食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佛教的宗教活动
• • • • (三)佛教主要节日 1、佛诞节(浴佛节):阴历四月初八 2、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 3、成道节(腊八节)
佛教礼仪
• 俗人尊称僧人师父,年长德高者称法师、长老、 上人、大师。俗人对僧人自称弟子、后学等。僧 人尊称俗人为施主。僧人对俗人自称贫道、衲子、 弟子。僧人之间称某某师。 • 与僧人见面时不可握手,应双手于胸前合掌,微 低头。询问出家人的法号时,不可问“您贵姓”, 因为出家人皆以“释”为姓,习惯只以法号相称。 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师父的德号?”不可直呼 其僧人法号,一般要称呼某某法师。
五台山
南禅寺大佛殿建于唐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
构建筑。外看面阔和进深三间,内里一间,单檐歇山顶建 筑,墙柱内倾,屋檐外翘,稳固而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 筑风格。
五台山塔院寺藏式白塔
2、峨眉山
•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有山峰相对 如蛾眉,故名。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 平地突起,巍峨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 是普贤菩萨道场,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 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 全山共有寺庙近30座,僧尼约300人,著名 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仙峰寺、万年寺 等,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为国家一级保护文 物。峨眉山金顶四面十方普贤金像是世界上最高 的普贤像。
• 峨 眉 山
峨眉金顶
峨眉山金顶四面十方普贤像
3、九华山
•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因有 九峰形似莲花,故名,最高十王峰海 拔1342米。唐朝时新罗国高僧金 乔觉在九华山修行数十载,死后肉身 不腐,人们认为金乔觉是地藏菩萨的 化身,九华山从此被认为是地藏菩萨 的道场。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建寺最早、素有华北屋脊之称的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孤悬碧海清波之中的浙江普陀山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地处四川盆地绵延数百里常有金顶佛光奇观的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号称山有四百八十寺的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四大菩萨一般指:文殊菩萨-释迦牟尼佛左胁侍,以智慧闻名。
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右胁侍,以大行闻名。
观音菩萨-既为阿弥陀佛左胁侍,又以大慈大悲闻名,在人间以千手千眼不遗余力地救度苦难众生。
地藏菩萨-救度一切有情,直至地狱尽空,以大愿闻名。
释迦佛灭度后弥勒佛出世前娑婆众生之救世主。
在弥勒佛时代尚未来临以前,释迦牟尼佛与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会以佛法济度众生。
观音菩萨以慈悲闻名,常以各种化身救济世人苦难,广受世人尊敬。
而地狱的众生,就由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愿意牺牲自己,而不立即成佛的地藏王菩萨救度。
一般常把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合称四大菩萨。
中国有四大菩萨道场(四大佛教名山)之说: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浙江普陀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是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是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萨的道场是安徽九华山。
阿弥陀佛的另外一位胁侍:专修念佛法门的大势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示现为代表神通力、现愤怒相的金刚手菩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五台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
五台山绕周约250千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
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
有东西南北中五台。
五峰之内为台内,五峰之外称为台外。
五台各有其名,东台望河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
五台中北台最高,海拔3058米,是华北地区最高峰,素称华北屋脊。
山中气候寒冷。
4月解冻,9月积雪,故又名清凉山。
五台山不仅风光怡人,更以佛教圣地著称。
东汉永平年间,山上已有寺庙,后经北魏、北齐、隋、唐直到清末的多次修建,寺庙众多。
在全盛时期,建筑多达300余处。
历史上几经兴衰,现存庙宇47座,台内39座,台外8座。
浅谈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浅谈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那么,接下来跟随小编来了解了解吧!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四大佛教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
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五台山五台山,中国佛教第一圣地。
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方圆五百余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
汉唐以来,五台山一直是中国的佛教中心,此后历朝不衰,屡经修建,鼎盛时期寺院达300余座,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目前,大部分寺院都已无存,仅剩下台内寺庙39座,台外寺庙8座。
现在五台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旅游区之一。
寺院经过不断修整,更加富丽堂皇,雄伟庄严,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举世称绝,其中最着名的五大禅寺有显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罗睺寺。
普陀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浙江舟山群岛,观音菩萨道场,同时也是着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
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
普陀山的名称,出自佛教《华严经》等六十八卷,全称为:“补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由于中国历代帝王多建都在北方,所以自元朝以来,惯称此山为“南海普陀”。
普陀山又有“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的美誉。
峨眉山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着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
中国四大 佛教名山是指哪四座山?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哪四座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
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普陀山志》一曰:“佛经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诸道场曰地水火风。
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地藏);峨眉,火也(普贤);五台,风也(文殊);普陀,水也(观音)。
”后世遂称九华峨眉五台普陀为四大名山。
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住处。
五台山为文殊菩萨住处。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住处。
九华山为地藏菩萨住处。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哪些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道场。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
山高海拔二千八百九十米,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
故名五台。
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方圆达250千米,总面积592.88平方千米。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
文殊菩萨碰巧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可以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
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
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来意。
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
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
”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于人间特地来求援的。
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
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
➢地理位置:位于山西省五台县;
➢ 主要特色:青庙与黄庙并存,显教与密教 竞传;
➢五大禅林:
• 显通寺:前身为北魏的大浮图灵鹫寺,最早寺院; • 塔院寺:大白塔,尼泊尔阿尼哥设计藏式白塔; • 菩萨顶:传说中文殊菩萨居住处,黄庙之首; • 殊像寺; • 罗睺寺。
五 台 山 地 理 位 置
峨眉山主要特色
九华山
➢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 ➢主要特色:所供奉的为肉身菩萨; ➢法系:禅宗 ➢开山寺院:化城寺; ➢四大丛林:祗园寺、百岁宫、东崖寺
和甘露寺。
九 华 山 地 理 位 置
九华山肉身菩萨
化城寺
佛教四大名山的地位
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 说明了四大名山在佛教信徒心中的 不同地位,同时也说明了佛教四大 菩萨在佛教信徒心中的地位。
显通寺
塔院寺
普陀山
➢地理位置: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
岛; ➢ 主要特色:佛教四大名山中惟一一个建在
岛屿之中的; ➢ 最早寺院:不肯去观音院; ➢ 法系:禅宗; ➢ 普陀三大寺:普济寺(规模最大的寺院和
佛教中心)、法雨寺和慧济寺。
普陀山地理位置
海天佛国普陀山
普济寺
峨眉山
➢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峨眉县;
➢ 主要特色:为佛教四大名山最为秀丽的一 座,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也是四大名山 之中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为 野生弥猴的自然保护区;
➢ 主要寺院: • 山下第一寺报国寺; • 入山第一大寺伏虎寺; • 山上最大的寺院万年寺; • 山顶(金顶)名寺普光寺(日出/佛光/云海
圣灯)。
峨眉山地理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佛教名山
佛教是人类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异彩但尚未完全被人感受到的一种珍品。
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去恶从善、去染成净、护生佐世,用“出世”思想表示其“入世”的态度,亦即用“出世法”改造“世间法”。
它的关于“众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的主张,包含着深刻的人人可以教育、可以造就、布衣可以成圣的思想,认为只要通过戒、定、慧三学(同时也是三个阶段)的修习,便可证菩提、入涅磐,亦即所谓成佛。
佛教的最高境界的特点是清净、虚寂。
为了便于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僧人往往希望远离尘世之名利场,寻求可以寄身托志之所。
而自然界中之山,得阳光雨露的化育,受风霜寒热之洗礼,尤具天地之灵气。
林海云涛衬其静,飞瀑流泉见其净,莽莽苍苍显其空,虎踪鹿迹明其虚,自然之风采,天造的神韵,难以状貌。
净、静、虚、空在僧人与崇山峻岭之间架起一道无形的桥梁,于是产生了独特的人文与奇特的自然融于一体的佛教名山。
“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人选择名山修习是一个方面,而他们一旦住山,便从此成为此山的义务护林员、育林员,而且将文化引进山林,形成人文景观,从而扩大、升华了这座名山的内涵,则是另外一个方面。
寺于山得其所,山以寺而扬其名,纯自然之名山变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双美之
名山。
当中国化的禅宗创立之后,这一趋势和作用尤其变得明显。
中国的佛教名山不止千百,其中以“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这四大名山声名及影响为最。
五台山,清凉圣境
五台山在山西省的东北部,其大部分在五台县境内。
五台山属太行山一个支脉,为东北至西南走向。
有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大高峰,其中北台叶斗峰,海拔高达3058米,为我国华北地区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
五座台顶虽峻极云表,峰顶却平坦宽广,“有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
又因此山“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广清凉传》卷上),亦称为“清凉山”,并被人们誉为“清凉圣境”。
五台山景色宜人,风光秀丽,气候凉爽,是消夏避暑的理想胜地。
自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汉地,到东晋十六国时期,便逐渐弘传至这一地区。
从此,五台山佛教历经沦桑,弘传不绝。
寺庙林立,香火兴盛,名僧济济,宗派繁多。
五台山成为海内外信众虔心巡礼朝拜的佛国圣地,与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从北魏开始,一直到澄观撰《华严经疏》止,基本确立了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
自此,五台山文殊信仰在中国佛教史上独树一帜,影响越来越大。
文殊为释迦牟尼佛的九代祖师,亦称诸佛之母,在佛教信仰中地位极尊,五台山因为文殊道场的缘由,也就受到了僧俗信众的信仰、历代帝王的尊崇以及王公武将文臣的护持,成为汉、藏、满、蒙各民族尊奉、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的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青庙住和尚,黄庙(藏传佛教寺院)住喇嘛。
五台山过去有360座寺庙,到1956年时还有124处,其中青庙99处,黄庙有25处,菩萨顶寺是传说中的文殊菩萨居住处,为五台山黄庙之首。
现存寺庙四十余处。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台怀镇是寺庙最集中的地方,寺院一个挨着一个,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罗堠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林。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峨眉山位于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境内,距成都约一百六十公里,相传是释迦牟尼身旁的普贤大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
峨眉山原为佛道两教并存的宗教重地,东汉之初,山间便有了第一座以药农舍宅为寺庙的“初
殿”。
后来历经晋、唐、宋续建和明、清两代发展,连绵百里的山峦,先后兴建佛寺200多处,僧众达数千人。
随着佛教兴盛和道教的衰微与绝迹,峨眉山遂成为以“菩萨信仰”为中心的佛教圣地。
由于历史变迁,现在峨眉山景区内尚存十余处古寺,如报国寺、万年寺、仙峰寺、洗象池、金顶等,寺院内的佛教徒依然保持着正常的宗教生活。
高出五岳,秀甲天下。
在我国的游览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说是最高的一个。
山体南北方向延伸,绵延23公里。
长久以来,峨眉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
她古雅神奇,巍峨媚丽。
其山脉绵亘曲折、千岩万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
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峨眉主峰万佛顶海拔3079.3米。
全山山势雄伟而又树木葱茏、秀色如海,所以有“雄秀”之称。
因为山体巨大,登山路线近百里,体弱者很难登顶,近年来建成了登山索道,游人已可以轻松登临,在极顶俯瞰万里云海。
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
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望峨眉山,双峰缥缈如画眉,陡峭险峻、峨眉山以多雾著称,常年云雾缭绕,雨丝霏霏。
弥漫山间的云雾,变化万千,把峨眉山装点得婀娜多姿。
普陀山,观音眷恋的地方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
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
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南北最长处为8.6里,东西最宽外3.5公里。
最高处佛顶山,海拔约300米。
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论在哪一个景区、景点,都使人感到海阔天空。
虽有海风怒号,浊浪排空,却并不使人有惊涛骇浪之感,只觉得这些异景厅观使人振奋。
普陀山作为佛教胜地,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一年当中观音的诞辰日、成道日、出家日成为海内外佛教信徒重大盛典。
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
来此旅游的人,在岛上的小径间漫步,经常可以遇到身穿袈裟的僧人。
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佛都气氛,使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种色彩,也正是它对游人有较强吸引力的所在。
普陀山既以海天壮阔取胜,又以山林深邃见长。
登山揽胜,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岛浮在海面上,点点白帆行驶其间,景色极为动人。
前人对普陀山作了这样高的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把普陀与人间天堂西湖相比,应该说,这个评语是客观的。
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
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
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
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
奇岩怪石。
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
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灵山开九华
九华山位于安徽西部青阳县城西南,方圆约百公里,号称九十九峰、十八景,鼎盛时期,寺庵一百五、僧尼三四千。
九华山群峰争峙,却玲珑秀丽。
佛教兴起迟于洛阳白马寺六百多年,之所以成名,除了它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外,应归功于诗仙李白和高僧金乔觉。
李白应邀游山,远眺九峰如天赐九莲,触景生情,诗赞“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引来了历代文人雅士,于是“九华名遂闻于天下”。
稍后,朝鲜半岛新罗国高僧金乔觉,渡海来九华修行,传说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普度众生量,“远近焚香者,日以千计”。
于是九华山便为地藏菩萨道场。
明清两代九华山的佛教进入极盛
时期,大小寺庙达300多座,僧众4000余人,香火缭绕,经年不绝,享有“佛教仙城”之号。
现存古刹80余座,比较著名的有:化成寺、肉身宝殿、百岁宫等。
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监太平湖。
它以佛教文化习俗和奇丽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尤其在东南亚华人世界更具盛名。
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千米以上的高峰20多座,为首的是十五峰。
天台,天柱,独秀,花台,云外峰如台似柱,耸入云霄。
山间秀溪萦环,银瀑飞,景色迷人。
优美传奇的舒印月和九子泉声更富山水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