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谚语中的待客礼俗
俄罗斯好客性的传统

俄罗斯好客性的传统今天,我们来谈谈有关俄罗斯好客性的传统。
大家想象一下:一位俄罗斯朋友或是熟人请您上他家吃饭。
那么,作为客人应当知道哪些礼节呢?首先,请大家注意以下一点,被邀请上家做客此事本身,在俄罗斯风俗中显示主人对被邀请者的特殊好感,表示希望与您保持友好的亲密关系。
当然,你们也能被邀请上外面一家体面的饭店吃一顿饭。
对许多国家来说,中国也不例外,这更为一种常规。
但俄罗斯人,在俄罗斯历史上已形成的一种看法,就是高档饭店的饭,不如自家做的好吃。
因此,只有请上门来,才是亲热接待客人的真正表现。
要上门做客,首先就得考虑为主人准备礼物。
送什么呢?如果你直接问邀请者的话,他定会回答你:“什么都不要。
你们来就是了”。
但这也只不过是一种客气话。
俄罗斯人跟中国人一样,也喜欢殷勤。
就是客人送上最微薄的礼物,主人也会感到高兴。
那么应当考虑送什么样的礼物呢?向主妇通常是送鲜花。
这里请注意:一束花内的花数必须是单数,哪怕是送一朵花也好,但决不能送两朵、四朵......成双的花束。
在俄罗斯只有在出殡时送双数的花束。
但给女士,如不送花,可以送一只蛋糕或一盒巧克力糖。
向小孩可以送一个不贵的玩具或糖果,让他们高兴高兴。
男主人也会感激地接下一瓶葡萄酒或是白兰地。
客人带来的食物应当立即摆在桌上。
客人按约定时间准时到达,最多可迟半个小时。
等晚到的客人也不会等很久。
如果大都数聚餐的人已到,大家就开始进餐。
这也是常规。
晚到者来到后,就得过以下一个关:聆听在场的人幽默的指责并站着喝一杯伏特加作为“罚杯”,然后允许在桌前坐下。
客人都到齐了。
在铺着浆烫过的桌布的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
仅看一眼就清楚:再怎么地暴吃豪饮,这些俄罗斯美食也吃不完。
这完全是俄罗斯的习惯。
进餐始于凉盘。
客人想吃的菜自己拣。
男人照料坐在身旁的女士,为她添加酒菜。
最为人赞美的是主妇自己做的腌菜——腌黄瓜、甜酸黄瓜、林中蘑菇。
大盘上盛放着用绿菜点缀的腊肉片、禽肉片、香肠片。
俄罗斯礼仪

因为俄语中面包和盐既是指食品,又是指好客。
铺着绣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盘上放上大圆面包和面包上面放一小纸包盐。
捧出“面包和盐”来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作为迎客的象征,他们将面包和盐放在餐桌最显著的位置上,以此表示对来客的欢迎。
这一风俗习惯,在俄罗斯人的迎宾礼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随便拜访哪一位俄罗斯人家,只要一进门,主人便邀请你去厨房吃点儿什么,而几乎每家的餐桌上总要放些面包。
最有趣的是,这种传统待客的风俗已经作为俄罗斯国家的迎宾礼。
每当外国首脑来访,俄罗斯姑娘便端着新出炉的面包和盐款款走上前,请客人品尝。
客人要躬身结果面包,掰一小块,蘸一点盐,品尝之后表示感谢。
面包盒装面包,表示好客。
也是一种生活富裕的象征(有存粮)俄罗斯风情,俄罗斯民族饮食习惯几大特点:酸:俄罗斯人喜欢吃酸的食品。
面包、牛奶是酸的、菜、汤也多以酸为。
冷:午餐多数是冷盘。
以红黑鱼子、各种香肠、火腿、红鱼、咸鱼、酸蘑菇、酸黄瓜、凉拌菜、奶酪等为主。
汤:俄罗斯人午餐、晚餐喜欢喝汤;有肉汤、鱼汤、酸菜汤、红菜汤、白菜汤等。
酒:俄罗斯人喜欢喝烈性酒,而且一般酒量都大;啤酒当饮料。
茶: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在茶中加柠檬片和糖;倒茶时,先从茶炊里倒出一些酽茶,然后用水冲淡。
主食:主食大多数是以黑麦、小麦面粉制成的面包。
黑面包是俄罗斯人爱吃之物,并常用来作为待客的食品。
副食:主要是鱼、虾、羊肉、青菜和水果。
如羊肉串、羊肉汤、烤羊肉、炸羊排、炸羊肠等;蔬菜有黄瓜、西红柿、土豆、萝卜、生菜和圆葱。
但俄罗斯人不吃某些海物(乌贼、海蜇、海参)和木耳。
吃的规矩:在服务性场所,一般给小费。
付帐的时候酌情多付一点儿,然后说"不用找",就行了。
应邀做客时,进屋应先脱衣帽,向主人及其他人问好。
在主人家里,应先向女主人鞠躬问好,然后坐在主人让给的位置上。
吃西餐时,应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面包通常用手拿。
饮酒时用右手拿杯;嚼东西时应把嘴闭上,不能嚼出声来。
俄罗斯民族的日常交际礼仪

俄罗斯民族的日常交际礼仪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
在俄罗斯,人们之间的日常交际礼仪是十分重要的,它反映了俄罗斯人的待人态度和价值观。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俄罗斯民族的日常交际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和习俗。
1.问候礼仪在俄罗斯,问候是交际的第一步,也是交际礼仪的重要部分。
俄罗斯人见面时通常会握手,并用“Привет”(你好)或“Здравствуйте”(您好)来表示问候。
在家庭聚会或亲近的朋友间,人们通常会亲吻对方的面颊来表示问候。
如果是男女之间的问候,女士通常会先伸手示意,男士则会先行伸手。
这些问候礼仪都反映了俄罗斯人对待他人的尊重和友好。
2.用餐礼仪在俄罗斯,用餐礼仪十分重要。
在用餐时,人们要注意礼貌和互相尊重。
在家庭聚会或餐厅用餐时,人们通常会等到大家都入座后再开始吃饭,不要过早开始吃或离开餐桌。
在用餐过程中,要保持文雅的姿态,不要发出吵闹的声音或挑食。
当有人敬酒时,要举起酒杯并与对方对饮,以示尊重和友好。
3.表达感谢礼仪在俄罗斯,表达感谢是非常重要的。
当别人帮助你或者送你礼物时,要及时地表示感谢。
通常可以用“Спасибо”(谢谢你)或“Большое спасибо”(非常感谢你)来表示感谢。
在接受礼物时,也要注意礼貌,不要表现出太过于惊讶或者不满意的情绪。
对于长辈或者上级,更要加倍表示感激之情。
4.言辞礼仪在日常交际中,俄罗斯人非常注重言辞礼仪。
他们喜欢用尊重的语言对待他人,不会轻易使用粗鲁或冒犯性的词语。
在与长辈或上级交谈时,更要使用恰当的语言,并避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或者说话不当的行为。
俄罗斯人也非常注重对待女士的礼貌,他们会鞠躬、礼貌地与女士交谈,并在必要时为女士做一些绅士的举动。
5.注意身体语言在俄罗斯,身体语言同样非常重要。
人们在交际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动作和表情,不要过分夸张或者不自然。
握手时要注意力度和持续时间,不要握手过于松弛或者过于用力。
俄罗斯民族的日常交际礼仪

俄罗斯民族的日常交际礼仪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在俄罗斯的日常交际中,有一些独特的礼仪和习俗。
下面是关于俄罗斯民族的一些日常交际礼仪。
1.问候礼仪:在俄罗斯,问候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通常会用一种称为“Привет”(音译:privet)的问候方式。
当见到朋友或熟人时,可以用“Привет”互相问候。
对于更为正式的场合,人们会使用“Здравствуйте”(音译:zdravstvuyte)来表示问候。
2.握手礼仪:在俄罗斯,握手是很常见的交际方式。
当人们见面时,通常会握手并称呼对方的名字。
握手时要保持目光接触,并且力度要适中,不要过分用力。
3.赠送礼物:在俄罗斯,赠送礼物是一种日常交际的表达方式。
当你受到俄罗斯人的邀请时,可以带上一份小礼物,例如鲜花、巧克力或红酒等。
礼物的金额不宜过高,不宜送钟表或刀具等象征不好的礼物。
4.用餐礼仪:在俄罗斯,用餐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合,要注意一些用餐礼仪。
用餐时应该坐直,不要斜靠在椅子上。
不要开始吃饭,直到主人或长辈开始吃。
握着酒杯时,要看着对方,不要碰触杯底。
用餐结束时,应该将叉子和刀叉并放在盘子里,使其呈现“X”形。
5.穿着礼仪:在俄罗斯,人们注重穿着的整齐和得体。
在正式场合,男士通常穿西装、衬衣和领带,女士通常穿礼服或正装。
在正式场合,穿着过于暴露或休闲的服装是不被接受的。
6.拜访礼仪:在俄罗斯,拜访他人时,要事先打电话通知,不要突然出现。
进入他人的住所时,要脱鞋,并且要注意礼仪和态度。
7.尊重老人礼仪:在俄罗斯,尊重老人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当与年长者交谈时,要有礼貌并尽量用“您”来称呼他们。
8.表达谢意:在俄罗斯,表达谢意的方式有多种,可以用口头感谢,也可以用礼物来表达。
不管是什么方式,表达谢意是一种互相尊重和友善的行为。
9.宽容和友善:在俄罗斯,宽容和友善是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原则。
不管是与朋友还是与陌生人交谈,都要保持友好的态度,并相互尊重和包容对方的观点和习俗。
俄罗斯民族的日常交际礼仪

俄罗斯民族的日常交际礼仪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俄罗斯人民对待交际礼仪非常重视。
在他们的日常交际中,有一些非常重要和常见的礼仪规范需要遵守。
本文将介绍一些俄罗斯民族的日常交际礼仪。
1.问候和相互称呼在俄罗斯,人们在见面时通常会进行问候。
俄罗斯人常常用“Привет”(你好)或“Здравствуйте”(您好)来表示问候。
在正式场合下,人们通常使用后者。
在见面时,人们通常会握手,并问候对方家人的健康。
在称呼方面,俄罗斯人通常相互使用名字和姓氏。
对于年龄相仿的朋友,他们可能直接使用名字。
在正式场合和与陌生人交往时,人们通常使用姓氏。
2.用餐礼仪在俄罗斯,用餐礼仪非常重要。
人们在进餐时要始终保持礼貌、静默和注重餐桌礼仪。
在用餐时,人们通常会等到主人开始进食后才开始用餐。
俄罗斯人常常使用餐具,包括刀、叉、勺子和餐盘。
在用餐过程中,人们通常不会将手放在餐桌上,除非需要用手吃某些食物。
3.礼物在俄罗斯,人们通常在特定场合(例如生日、节日或邀请到别人家中)携带礼物。
在选择礼物时,人们通常会注意礼物的价值和与接受礼物者的关系。
常见的礼物包括花束、巧克力和酒。
4.交际距离在与人交往时,俄罗斯人通常会保持一定的交际距离。
他们通常喜欢与人保持一定的个人空间,不喜欢过于亲近的身体接触。
5.宴会礼仪在参加宴会时,人们通常需要遵循一些特定的礼仪。
当女士站起或走进房间时,男士们通常会站起来以示尊重。
男士们还会给女士们帮助开门或拉开椅子。
6.对待长者的尊重在俄罗斯,人们对待长者非常尊重。
他们通常会给长者让座,帮助他们过马路或拿东西。
7.开会礼仪在开会时,俄罗斯人通常会迟到几分钟。
他们认为准时到达会被认为过于急躁。
在开会时,人们通常会互相握手,并在开始讨论之前进行自我介绍。
8.关于名字的使用在与人交往时,俄罗斯人通常使用姓氏。
他们通常会用父亲的名字作为中间名。
9.礼仪和传统节日在俄罗斯,人们对于传统节日非常重视。
俄罗斯商务社交礼仪忌讳

俄罗斯商务社交礼仪忌讳与俄罗斯的人打交道需要知道哪些商务社交礼仪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俄罗斯商务社交礼仪忌讳,希望能帮到大家!1、见面握手时,忌形成十字交叉形,即当他人两手相握时,不能在其上下方再伸手,更不能依在门槛和隔门握手。
2.俄罗斯有"左主凶,右主吉"的传统说法,因此,切忌伸左手给对方,无论是握手还是递还物品。
3.遇老者、妇女、上级时不应主动伸手,要等待对方。
脸要保持微笑,若脸冷若*霜,没有表情,则对方视为冷淡的表现。
4.称呼女*时,切莫用"太太"一词,这将引起对方的不快。
有职衔称职衔,或给对方介绍的机会,侍机行事。
5.忌用手指指点点,不论在任何场合都是如此,俄罗斯人认为这是对人的莫大污辱。
在人面前,不能将手握成拳头,大姆指在食指和中指间伸出,俄语中称此手势为"古基什",是蔑视嘲笑的粗鲁行为。
而美国人常用的手势--用大姆指和食指接触成"O"形,其他三指伸直(OK),在俄罗斯则是非礼的表示。
6.交往中切忌用肩膀相互碰撞,这种行为一般只发生在挚交朋友之间,否则,身体碰撞是极为失礼的行为。
7.避免交谈中使用"你应该"一词,俄罗斯人向来尊重个人意见,反感别人来发号施令于已。
8.不能说"你发福了"之类的话。
朋友久别重逢,寒暄问候时,切不可论胖谈瘦。
俄罗斯人觉得这是在形容其臃肿、丑陋。
9.打招呼忌问:"你去哪儿?"这不是客套的问候,对俄罗斯人来说,这是在打听别人的隐私。
10.让*不能给单支,要递上整盒。
点*时忌讳划一根火柴或用打火机给三个人同时点火,不能将别人的*拿来对吸。
11.男女在社交场合,临别时,男人要为妇女穿大衣、拉开门,要让妇女先行,不能自己开门拂袖而去。
12.送礼不得送两样物品--*和手绢。
在俄罗斯、*意味着交情断绝或彼此将发生打架、争执;手绢则象征着离别。
俄罗斯族礼仪知识

俄罗斯族礼仪知识
俄罗斯族人*情开朗,说话幽默,民族自尊心较强,接人待客,讲究礼节。
俄罗斯族人对熟识的人见面时要问好,说"您好"、"早上好"、"白天好"、"晚安"等。
节日前夕见面时要说"预祝节日愉快",如遇重大节日,有的还有互相写信或互相致贺电的习惯。
接吻、鞠躬、握手等礼节最为普遍。
亲人或好友久别重逢的要拥抱一起,双方互吻面颊。
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时男子要弯腰吻女子的右手背。
长辈和晚辈相见,一般是长辈吻晚辈的面颊三次,先右后左,再回到右,以表示疼爱。
也有的长辈为了表示对晚辈的疼爱和赞许,吻额头一次。
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二次。
女子之间好友相遇时,一般是拥抱,有时也互吻。
男子之间,则只互相拥抱。
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离时,既拥抱又接吻。
在遇到上级或长辈时,要行握手礼,一般下级或晚辈不宜先伸手。
男子遇到女子时,要等女子先伸手才能与之握手。
对初次见面的妇女,只行鞠躬礼。
到俄罗斯族人家中作客或办事,进屋要敲门,得到允许才能人内。
进屋要脱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子上,不能坐床,坐床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来客不得随便吸*,吸*须经主人同意。
俄罗斯人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友谊和善意。
来客须用*子切下一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方可进屋。
这种礼节从前只用于迎接贵宾和新娘,现在也用于一般社交场合。
俄罗斯的饮食礼仪

俄罗斯的饮食礼仪饮食礼仪,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民族特性的反映。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饮食生活实践中,都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规范化饮食礼仪,如中国饮食,数千年来由上到下成规成矩,以一贯之,成为中国一种文化现象的特征。
本文从普通家宴到正式餐宴,从筹办者、就餐者、接待者的诸多角度,展示了俄罗斯的饮食礼仪文化。
希望通过这些,可以帮助大家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俄罗斯人,以便于日后的商务交往。
在许多人印象里,俄罗斯好像没什么好吃的东西,最有名的,无非就是“土豆烧牛肉”,因为赫鲁晓夫曾把共产主义简化为“土豆烧牛肉”。
解放前,上海人把仿锤形的咸面包叫做“罗宋(俄罗斯)面包”。
殊不知,味道多样、外形花哨的甜面包,只是俄罗斯人的茶点;那种微咸的“罗宋面包”,才是当地餐餐不离、百吃不腻的主食。
有人曾这样总结过俄罗斯美食:五大领袖:面包、牛奶、土豆、奶酪、香肠;四大金刚:圆白菜、葱头、胡萝卜、甜菜;三剑客:黑面包、伏特加、鱼子酱。
在吃这方面,尽管俄罗斯人不像中国人这么讲究,食物品种也比较少,但他们也有独具风味的美食,以及别具一格的文化。
餐饮习惯面包和盐,在古老的俄罗斯是代表着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
延续到现在,俄罗斯人为了展现盛情的待客之道,往往会准备一块面包和一小杯盐,送到客人面前。
这时,客人需要撕下面包,沾盐送入口中,以表达接受主人的好意。
当然,俄罗斯的待客之道,也是非常讲究的。
到别人家里做客,需要提前一周预约,熟客进门握手拥抱,换上舒适的毛毡拖鞋;餐桌上必铺桌布,并备餐巾、刀叉,瓷盘一定要擦得无半点水渍。
俄罗斯民族粗犷豪放、朴素实诚,因此,其传统饮食也较简单粗豪。
早些时候,人们在饮食上要求不高,只要量大、油重、热乎就行,黑面包加白菜汤便符合这三项标准。
据介绍,干体力活的壮汉,一顿要吃掉2 -3磅面包,而干硬粗粝的面包,要就着大量油乎乎的白菜汤才能下咽。
黑面包看似外皮粗硬、口味酸咸、色如高梁面窝头,但其十分有营养,还易于消化,对肠胃也有益,尤其适于配鱼肉等荤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语谚语中的待客礼仪摘要俄罗斯人自古以来都以保持着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
客人如同传播生命消息的使者,带来欢聚和快乐,上帝给予孤寂中的人们的赏赐。
因而享有十分尊贵的地位。
俄罗斯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形成了独特的好客传统与待客文化,并且深意其道。
从俄罗斯谚语中我们就能充分理解俄罗斯民族的待客之道。
关键词:谚语,礼仪,待客1.“гость”一词在谚语中的分析1.1 俄罗斯民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这一民族性格在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俄语中由гость一词派生出的同根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多种主要类,意义均与迎客、待客、做客相关,如гостиная, гостиница,гостинец,гостевой,гостеприимство,гостить等。
不仅如此,гость一词本身还另有阴性形式гостья以及гостѐк,гостенѐк,гостюшка等表爱形式,反映出该词包含的情感评价功能。
与汉民族一样,俄罗斯人也将客人分为贵客、稀客和不速之客。
构成высокий гость,почѐтный гость,редкий гость,незваный гостьн等常用的词组。
然而,待客礼俗的最直接与最丰富的载体当数俄语中以民谚为代表的民间语言形式,仅达里在《俄罗斯民谚词典》中汇集的与待客主题相关的谚语就有近500条。
1.2 “гость”一词在俄罗斯人心中唤起的直接联想的是幸福(счастье)、快乐(радость)、甚至上帝(бог)。
如:Гость на порог-счастье в дом(客人进门,幸福到家,幸福随着客人到);Гость на гость,хозяйну радось(家有常客,主人快乐);Гость в дом,а бог в доме(客人进家里,上帝在屋里)。
俄罗斯民间认为;善待客人,客人便不会愧对主人。
也许正基于此,俄罗斯人自古以来都保持着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
客人如同传播生命消息的使者,带来欢聚和快乐,是上帝给予孤寂中人们的赏赐,因而享有十分尊贵的地位,这在谚语中表现得尤其充分,如;Принѐс Бог гостя,дал хозяйну пир(上帝带来客人和盛宴);Для дорогого гостя и ворота настежь(有客临门。
敞开大门);Хоть не богат а гостям рад(虽然家中不富有,但是喜欢客常有);Живи не скупися,с друзьяи веселися(活着要想开,和朋友一起才愉快);Где потеснее,там и веселее(哪里人越多,哪里越快活)。
2.俄罗斯的传统象征中的待客礼节2.1 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人家中都挂有圣像-Бог на стене,хлеб на столе(上帝在墙上,面包在桌上)。
挂在墙上的圣像和摆在桌上的面包看似并不相关,其实却暗含着极其深层联系。
在东正教教义中面包是圣体的象征,它与具有防腐和保持心灵纯洁功能的盐同为圣物。
敬献面包和盐成为迎待贵客的至高礼节。
其神圣与庄严的意蕴已经超越了物质的承载,潜移默化在俄罗斯人得精神意念中。
待客礼俗与宗教生活密切相关的又一例证是客人进屋后的位置安排。
由于俄罗斯人舍中摆挂圣像的一角通常面向东南,阳光充裕,用来做祺告和摆放餐桌,故被称之为красный угол(美丽的阳光之角),意即“上座,佳宾席”。
客人在此落座仿佛与神同处一地,其地位之尊贵不言而喻,正如民谚所言;Господь над нами-садись под святые(神在上,客在下);Красному гостю красное место(尊贵的地方留给尊贵的客人);Принимают за обе руки беру да в красный угол сажают(拉住客人的双手请入上座)等。
2.2 另一处尊贵之地是俄式火炉(руская петь),它是俄罗斯传统农舍的中心,是生活舒适,安居乐业的象征,也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福地,素有“Петь нам мать родная”(炉子我们的亲妈)之说。
客人如被让到炉炕上就座,代表着无比荣耀,被称为домашний(свой запечный)гость,因为КТО сидел на печи,тот уже не гость а свой(炉上坐的不是客人,是自己人)。
热情的主人为了让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会说“Будь,как у себя дома” (请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其具体体现便是“полезай на печь)。
而客人更是格外的珍视落座炕的荣耀;Хлебом не корми,только с печи не гони!(不给饭吃都行,只要别从炕上赶去)。
可见,由宾客入座的位置中可以引申出俄罗斯人特有的待客礼数,即“嘉宾入佳席” (Красному гостю красное место),而主客双方在施受礼节的过程中也分享着内心的感受,身心两悦。
3、俄罗斯饮食文化谚语中的待客礼仪3.1俄罗斯的饮食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与迎宾待客有关系,而俄式饮食的特征又与其生态坏境息息相关。
在反映待客与饮食的语言中,占据首地位的是面包和盐。
除前文提到的宗教因素之外,面包和盐作为待客礼仪,其产生自有生态意义上的必然性。
俄罗斯的种植环境决定了它以“麦”为主的单一的农作物结构,加之盐的来之不易,因此,作为大地的产物和大自然造化的象征,面包和盐在俄罗斯人心目中倍受崇尚,它标志着丰收和富裕,是俄罗斯民族慷慨好客,和睦,友谊的最高体现。
хлеб―соль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成为俄语中一组特定的文化符号,并派生出热情待客语义相关的其它词汇,如хлебосольство,хлебосольничать,хлебосол等。
这种待客中的面包文化在俄罗斯民谚中俯拾即是;От хлеба соль и царь не отказывается(国王也不会拒绝面包和盐);Без соль без хлеба худая беседа(没盐没面包,说话不投机);хлеб на стол -и стол пресол ахлеба ни куска-и стол доска(面包端上桌,桌子成御座,用餐没面包,桌成木板)。
其他又如;Хлеб-соль-отплатное дело;Хлеб дасоль!-Ем,да свой;За хлебом всѐ добро;Хлеб-соль есть,да не про вашу честь等等。
3.2 请客人就餐时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俄式食品还有пирог―Не красна изба углами ,а красна пирогами(不是四角让房舍舒适,而是馅饼令蓬荜增辉。
即让客人坐的好,不如让他吃好)。
俄式馅饼的馅料十分丰富,如蘑菇馅,浆果馅,胡萝卜馅,鱼肉馅等,同样反映了俄罗斯森林广袤,河流众多的自然风貌。
3.3 在俄罗斯人得待客饮食中酒和茶是必不可少的。
诙谐风趣的民谣,民谚再现出餐桌上的热闹景象;У меня хлеб чистый,квас кислый,ножик острый,отрежем гладка,поедим сладко(我的面包精美,克瓦斯酒香醇,餐刀锋利,切割快捷,大家吃的香甜);Много пива крепкого,мѐду сладкого,вина зелѐного ,всего не приешь,не выпиешь(啤酒浓烈,蜜酒香甜,葡萄酒新鲜,应有尽有,吃不尽,喝不完)。
然而以好饮著称的俄罗斯民族却没能孕育出类似于“斗酒诗百篇”、“把酒问青天”的酒文化,却以历代政府的禁酒令为人所乐道,堪称“禁酒文化”,这与俄罗斯的气候环境也不无牵连。
同样,不宜于茶叶种植的生态环境虽然能栽培出气质温婉的茶文化,却养成了俄罗斯人的独特的饮茶习俗。
如喜饮糖茶(чай с сахаром)和蜜茶(чай смѐдом)以补充身体热量,并以За чай сахар!表示对友好款待的感谢。
有趣的是,作为“茶”的附属产物的茶饮(сахар)却在俄式饮茶习俗中获得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被民间拟人化地称作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Самовар,同时还在文豪与画家的笔下得到了生动的刻画。
这种“茶炊文化”或许是对俄罗斯缺少茶品的一种补缺?4 .俄罗斯做客谚语中的待客礼仪4.1 俄罗斯人做客“ 大礼”在于要有约而来,应邀而到。
不速之客在俄罗斯人心中可谓声名狼藉,其恶名在民间语言中更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如∶Незван гостя,непасена и честь(不请自来,不受尊待);Кто ходит незваный редко уходит негнаный(不请自到,常被赶跑)蒙古鞑靼历时两半世纪的入侵和统治,给俄罗斯的历史打上了最深重的烙印,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留下的即有畏惧,又有仇恨,这段历史被浓缩在成语Незваный гость хуже татарина(不速之客比鞑靼人还坏)中。
可见,俄罗斯人对不期而至的外来者的忌憎是生存环境与生历史的综合产物,这种情绪在语言中得到了最直接最强烈宣泄;Званый-гость а незваный-пес(被邀请的是客,不请自来的是狗)。
4.2 除了忌做不速之客,从俄语语言现象中还可以看到与汉族相似的一些做客礼仪,如客随主便(Гость во власти хозяина)。
В гости ходить-надо и к себе водить(去做客,也要会请客)Умел в гости звать,умей и встречать(会请客,也会待客)。
俄罗斯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形成了独特的好客传统和待客文化,并且深诣其道-Не дом хозяина краст ,а хозяин дом(不是房舍为主人增光,而是主人使四壁生辉)结论谚语是以句子形式固定在语言中来表达某种观念的套语,其格式严谨,具有训导或评价功能。
它表达人们的意愿、观念、情感,传播大众的智慧、生活的经验、事物的哲理及为人处世的方式等。
同时,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历史进程、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及民间习俗等方面,它是民族文化的直接映像。
大多数俄汉语谚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因此文化因素对于俄语谚语翻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翻译的精确性。
本论文通过界定俄语谚语的概念,分析了俄语谚语的美学特征。
俄语谚语是在俄罗斯民族生活中形成的,形象精炼,具有普遍意义和哲理意味的口语化固定表达;其美学价值集中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俄语谚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寓意,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其形式美表现在结构、音韵和形象三个方面,并通过修辞手段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