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药物的管理与应用共49页文档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范本(4篇)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意义为了规范特殊药品的管理,保障特殊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和患者的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内特殊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计量、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适用于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特殊药品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定义特殊药品:指依法列入《国家医疗保障药品目录(西药)》、《国家医疗保障药品目录(中药)》等相关文件中的药品。
第二章特殊药品的采购管理第四条采购程序医疗卫生机构特殊药品的采购应按照“需要编制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方案→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采购执行→验收”的程序进行。
第五条采购文件采购文件应包括采购申请书、询价单、采购方案、招标公告、采购合同等相关文件。
第六条采购管理医疗卫生机构特殊药品的采购管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采购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确保采购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性。
第三章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第七条储存环境医疗卫生机构应具备符合特殊药品储存要求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
储存环境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符合要求。
第八条储存设施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特殊药品储存设施,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特殊药品的安全性和保存性。
第九条储存管理医疗卫生机构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应按照药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包括分类摆放、容器标识、定期检查等。
第四章特殊药品的配送管理第十条配送程序医疗卫生机构特殊药品的配送应按照“编制配送计划→配送申请→审核→配送执行→签收→验收”的程序进行。
第十一条配送要求医疗卫生机构特殊药品的配送应确保药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跟踪。
第十二条配送管理医疗卫生机构特殊药品的配送管理应按照药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包括供应商的选择、配送记录的保存、配送车辆的管理等。
第五章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第十三条使用前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特殊药品进行使用前检查,包括检查药品的标签、有效期、包装等,确保药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制度是为了规范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
二、目的1. 保障特殊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错用和滥用的风险;2. 确保患者能够获得适宜的特殊药品治疗;3.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用药安全意识;4. 加强特殊药品的备案和监管,确保药品质量。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特殊药品管理,包括特殊用途药品、进口药品、高风险药品等。
四、使用管理原则1. 严格按照药品注册证的适应症使用药品;2. 审查患者的病历和体征,确保药物治疗的必要性;3. 严格按照药品的用量、用法和用时使用药品;4. 保持用药记录,便于追踪和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五、特殊药品的备案和审批1. 所有特殊药品需要提前备案并经过审批;2. 申请备案的材料包括药品说明书、注册证、药品价格等;3. 尽量选择备案的特殊药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4. 申请备案时需要提供特殊药品使用的理由和疗效评估。
六、特殊药品的存储和配发1. 特殊药品应存放在专门的药物储藏室,防止日晒、潮湿和高温;2. 特殊药品的配发需要经过相关负责人的审批;3. 配发时需要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和患者信息;4. 配发记录要详细、准确,并按时提交药库。
七、特殊药品的使用监测1. 患者使用特殊药品后需要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监测;2. 观察和监测的内容包括疗效评估、不良反应监测等;3. 不良反应需要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4. 特殊药品的使用监测结果要及时整理、汇总和分析,定期向医务质量管理部门报告。
八、特殊药品的废弃和销毁1. 特殊药品过期或损坏后需要及时废弃;2. 废弃时需要填写废弃记录表,并由相关负责人审批;3. 废弃药品需要分类、储存并按规定销毁;4. 销毁过程需要有相关人员监督,并记录销毁的过程和数量。
九、特殊药品的培训与教育1. 医院需要定期进行特殊药品的培训和教育;2. 培训内容包括特殊药品的适应症、用法、剂量和不良反应等;3. 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掌握相关知识;4. 培训和教育结果需要记录,并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确保特殊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使用,保障医疗机构的患者用药安全。
第二条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使用特殊药品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环境要素,包括特殊药品的采购、配药、发药、监测等。
第三条特殊药品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具备独特的药理学性质、治疗意义明确、适应症有限、用药特殊、具有一定危害性并需要特殊管理的药品。
第四条特殊药品的管理目标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误用。
第二章采购管理第五条特殊药品的采购工作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确保采购透明公开、合理合规。
第六条特殊药品的采购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负责,采购方案必须明确特殊药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及供货单位等。
第七条特殊药品的采购应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采购过程中不得有任何形式的行贿受贿行为。
第八条特殊药品的采购应择优选择,考虑到药品的疗效、安全性、价格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估。
第三章配药管理第九条特殊药品的配药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严格按照医嘱和患者需要进行配药。
第十条特殊药品的配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配药,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特殊药品的配药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混淆,防止出现药物交叉反应。
第十二条特殊药品的配药应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等信息。
第四章发药管理第十三条特殊药品的发药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药师进行,确保发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发药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医嘱和配药记录,确保发药的准确性。
第十五条特殊药品的发药应保证药品的完整性和封闭性,防止药品受到污染或交叉感染。
第十六条特殊药品的发药应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等信息。
第五章监测管理第十七条特殊药品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应定期进行监测,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使用指导特殊药物的管理制度

药物使用指导:特殊药物的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特殊药物的种类和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如何合理、安全地使用这些药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特殊药物的管理制度,旨在规范特殊药物的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文将对特殊药物的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药物使用提供指导。
二、特殊药物的定义及分类特殊药物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严重疾病,且具有以下特点之一的药物:1.疗效显著,但安全性较低,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2.适应症较窄,需在特定条件下使用;3.价格昂贵,使用成本较高;4.供应紧张,需进行限量供应。
根据药物的特点和适应症,特殊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具有毒副作用较大、疗效显著的特点;2.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严重病毒感染,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3.免疫抑制剂:用于防止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4.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等,用于预防、治疗严重疾病。
三、特殊药物的管理制度1.药物采购与储存(1)医疗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从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采购特殊药物;(2)特殊药物应储存于专用仓库或专用储存区域,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3)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特殊药物验收、储存、养护、出库等管理制度,确保特殊药物质量。
2.药物处方权管理(1)医疗机构应建立特殊药物处方权管理制度,明确具有特殊药物处方权的医师范围;(2)具有特殊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经过培训考核合格;(3)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特殊药物处方权医师进行培训、考核,确保其具备持续开具特殊药物处方的资格。
3.药物使用管理(1)医疗机构应建立特殊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明确特殊药物的使用范围、适应症、禁忌症等;(2)医师开具特殊药物处方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病情、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等信息,确保用药安全;(3)药师在调剂特殊药物时,应严格审核处方,核对患者信息,指导患者正确用药;(4)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特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特殊药物的管理制度

特殊药物的管理制度一、引言药物是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其中一些药物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或使用风险,被称为特殊药物。
特殊药物的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防止药物滥用、误用和流失,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特殊药物的管理制度,包括特殊药物的分类、管理原则、管理机构、管理措施等方面。
二、特殊药物的分类特殊药物分为以下几类:1.精神药品: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等作用的药品,如安定、阿普唑仑等。
2.麻醉药品:具有麻醉作用的药品,如吗啡、芬太尼等。
3.医疗用毒性药品:具有毒性的药品,如砒霜、氰化物等。
4.放射性药品:具有放射性的药品,如钴60、铯137等。
5.抗生素:具有抗感染作用的药品,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6.生化药品:由生物技术制备的药品,如胰岛素、干扰素等。
7.免疫制剂:用于免疫预防或治疗的药品,如疫苗、免疫球蛋白等。
8.中药材: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中药材,如人参、鹿茸等。
三、特殊药物的管理原则特殊药物的管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严格审批:特殊药物的上市、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需经过严格审批,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
2.专用标识:特殊药物应在外包装上标注专用标识,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3.专用账册:特殊药物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建立专用账册,详细记录药物的来源、去向、使用等情况。
4.专人负责:特殊药物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药物的管理工作。
5.专用处方:特殊药物的使用需凭医生开具的专用处方,患者不得自行购买和使用。
6.限量供应:特殊药物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按照实际需求限量供应,防止药物滥用和流失。
四、特殊药物的管理机构特殊药物的管理机构包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市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殊药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对特殊药物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进行日常监管。
五、特殊药物的管理措施特殊药物的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生产管理:特殊药物的生产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确保药物的质量。
特殊药物的管理与应用ppt课件

.
9
高危药品的危害性
.
10
No.3
典型案例
案例1 患者病症: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化疗方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静脉注射长春新碱 执行:误将长春新碱3mg注入患者鞘内 结果:患者出现致命的神经毒性反应,3天后死亡
警告
仅限静脉使用,其他给药途径将致命
9.8%
A
B
用药差错5366例病患中
A:3660例造成严重后果
B:469例导致病人死亡
.
No.9
人数 252050 202000 151050 101000
5050 00
40.9%
16%
9.5%
BB11
BB22
B1:给药剂量不当致病人死亡
B2:使用错误药品致病人死亡
B3:给药途径错误致病人死亡
B3B3
升到400 μmol/L,进入ICU。
警告
灭菌注射用水仅做药物溶剂使用 不得直接静脉输注
.
使用错误药物
16
No.8
典型案例
案例7 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医嘱开具“0.9%NS+凝血酶10U” 口服,护士执行了“0.9%NS+凝血酶10U”静推, 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凝血酶冻干粉仅供口服、局部灌注喷洒, 严禁注射!!!
.
35
No.56
麻醉药品与麻醉药
麻醉药品 实行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是指麻醉性镇痛药、它具有药物依赖性,所
以我们说要实行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都是有依赖性的药物
麻醉药
是指具有麻醉作用的麻醉剂,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药,虽有麻醉 作用但不成瘾,不产生依赖性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范本(4篇)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特殊药品是指对于疾病的治疗、诊断或防治,因其特殊的药理、化学、生物学或医疗技术特点,需要严格控制使用的药品。
特殊药品的管理是为了确保其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保障社会公众的健康和利益。
二、分类管理特殊药品按照其特殊的药理、化学、生物学或医疗技术特点,分为以下几类:1. 制剂类特殊药品:指经过特殊制剂工艺制造而成的药品,如微囊制剂、缓释制剂等。
2. 基因工程药物: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药物,包括基因重组蛋白、基因重组疫苗等。
3. 生物制品:指通过生物技术获得的药品,包括细胞治疗药品、干细胞治疗药品等。
4. 放射性药品:指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药品。
5. 麻醉药品:指有麻醉作用的药品,包括麻醉剂、镇痛药等。
6. 精神药品:指具有促进或抑制神经系统功能的药品,包括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等。
7. 毒性药品:指具有较强毒性的药品,包括致癌药物、剧毒药物等。
8. 临床试验药品:指在临床实验中使用的药品。
特殊药品的管理需要严格按照其特殊的性质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特殊药品的准入和审批特殊药品的准入和审批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进行。
特殊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必须取得相应的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许可证,同时满足特殊药品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
特殊药品的准入和审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药品临床试验:特殊药品在临床试验前,需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批,并严格遵守相关的临床试验管理规定。
2. 药品注册:特殊药品在临床试验结束后,经过评审合格,可以进行注册申请。
注册申请需要提供相关的药品质量、安全、有效性等数据和资料。
3. 药品许可证:特殊药品注册获得许可后,可以获得相应的药品许可证,用于生产、销售和使用特殊药品。
4. 药品监管:特殊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必须按照相关的药品监管要求进行,随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四、特殊药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特殊药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需要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
特殊药品临床应用及管理(共107张PPT)

---Friedman DP,1990
11
被误解的吗啡
• 误区一:非阿片类比阿片类更安全 • 误区二:只在疼痛剧烈时才用镇痛药,用药后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 误区三:使用阿片类药出现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 误区四:使用哌替啶是安全有效的镇痛药 • 误区五:长期用阿片类镇痛药不可避免会成瘾 • 误区六:只有终末期癌症患者才能用最大耐受剂量阿片类镇痛药物 • 误区七:一旦使用阿片类药,就可能终身需要用药 • 误区八:阿片类药物会抑制呼吸 • 误区九:肌注或静脉用阿片类药比口服(透皮)阿片有效
39
39
医师处方资格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第三十八条 执业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的处方资格后,方可在本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 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
40
40
药师资格
• 《处方管理办法》
•
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本机构药师进行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药师经考核合格
具有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违反条例的规定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 类精神药品处方,或者未按照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使用麻醉药
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由其所在医疗机构取消其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 神药品处方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
擅自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
8
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
• (一)首选无创途径给药:如口服,芬太尼透皮贴剂,直肠栓剂,输液泵连续皮下输 注等。可依患者不同病情和不同需求予以选择。(二)按阶梯给药:指镇痛药 物的选择应依疼痛程度,由轻到重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轻度疼痛:首选第 一阶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中度疼痛: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 待因为代表,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重度疼痛:选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 表,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两类药合用可增加阿片药物的止痛效果,减少阿 片类药物的用量。三阶梯用药的同时,可依病情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抗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