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高中一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中一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中一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翻译(共30小题)1. 京华烟柳,悠悠东风。

此时无声胜有声,欲把春光留不住。

答案:The willows in the capital city sway gently, accompanied by a gentle east wind. At this moment, silence surpasses sound; I wish I could capture the beauty of spring forever.2.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答案:It is on a long journey that a horse's strength is known, while it takes time for a person's true character to be revealed.3. 君子之交淡如水。

答案:The friendships among gentlemen are as light as water.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答案:You ask me how much sorrow I have; it is like a river flowing eastward.5. 青山隐隐水迢迢。

答案:The green mountains hide, and the waters stretch far away.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答案:Knowledge gained from books is shallow; true understanding comes from personal experience.7.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答案:Do not say that you left early; there are always others who leave earlier.8.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翻译测试题
1. 少年子入泽而捕鱼,沈某爱之甚深。

将欲归去,顾视藕断丝连,
犹自相恋。

义无尽以使之,不忍弃之,遂守病终矣。

2. 渔翁得利而舞蹈,骂射者使人快活二十多年。

3. 子曰:言之而不信36,进而不足以自开,退而不足以自止。

4. 孟子曰:足下污我吾所重与?尧德衰,汤之盛也;舜成德,禹之
贡也。

足下不如汤、禹,吾所重何哉?
5. 寒来暑往者正德之行也。

二、文言文翻译答案
1. 有一个少年在湖泽中捕鱼,非常喜爱鱼。

将要返回,回头看着断
了的藕,纠缠不舍。

义无尽以使之,不忍舍弃,于是守病而终了。

2. 渔翁因得到利益而跳舞,咒骂射箭之人使其快乐二十多年。

3. 孔子说:你说的话我不相信,你进而不能启迪我,退而不能阻止我。

4. 孟子说:你侮辱我所看重的是什么?尧的德行衰退时是汤的盛世,舜修成德行时是禹的贡献。

你不如汤、禹,我所看重的是什么呢?
5. 寒来暑往正是德行(道德)之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六年级文言文翻译测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译文】 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8. 子 曰 :" 我 未 见 好 仁 者 、 恶 不 仁 者 。 好 仁 者 , 无 以 尚 之 ; 恶 不 仁 者 , 其 为 仁 矣 , 不 使 不 仁 者 加 乎 其 身 。 有 能 一 日 用 其 力 于 仁 矣 乎 ? 我 未 见 力 不 足 者 。 盖 有 之 矣 , 我 未 之 见 也 。"(《论语·里仁》)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材无法雕琢,粪土似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我能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听到他说什么,我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看人,听到他说什么,却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表现上我改变了以前的方法。"
12. 子 曰 :" 宁 武 子 邦 有 道 则 知 , 邦 无 道 则 愚 。 其 知 可 及 也 , 其 愚 不 可 及 也 。"(《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傻。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3. 颜 渊 、季 路 侍 。 子 曰 :" 盍 各 言 尔 志 ?" 子 路 曰 :"愿 车 马 、 衣 轻 裘 , 与 朋 友 共 , 敝 之 而 无 憾 。"颜 渊 曰 :" 愿 无 伐 善 , 无 施 劳 。" 子 路 曰 :" 愿 闻 子 之 志 。" 子 曰:" 老 者 安 之 , 朋 友 信 之 , 少 者 怀 之。" (《论语·公冶长》)

初中语文翻译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翻译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翻译考试题及答案一、翻译题1. 请将下列古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复习旧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这样的人可以成为老师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2. 请将下列现代汉语句子翻译成古文。

(1)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因此被选为班长。

答案:彼勤学而绩优,故被选为班长。

(2)尽管天气寒冷,他还是坚持每天跑步。

答案:虽天寒,彼犹坚持日跑。

(3)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

答案:吾等宜珍惜光阴,勿虚度。

二、阅读理解题1. 阅读下列古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问题:请解释“衔远山,吞长江”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意指洞庭湖如同巨口,北边可以吞下长江,南边可以衔住远山,形容其宽广无边。

2. 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节选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她没有文化,但她懂得做人的道理。

她总是教导我们要诚实守信,勤劳善良。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她始终是我坚强的后盾。

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她总是鼓励我,支持我。

她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

问题: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案: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没有文化但懂得做人道理的农村妇女,她通过自己的言行教导作者诚实守信、勤劳善良,并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鼓励。

三、写作题1.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略2. 请以“难忘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翻译文言文考试答案

翻译文言文考试答案

一、解释下列词语:1. 然:(连词)但是;于是。

2. 悲:形容词,悲伤。

3. 举:动词,拿起。

4. 之: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内容。

5. 喜:形容词,高兴。

6. 而已:副词,罢了。

7. 知:动词,知道。

8. 也:助词,表示语气。

9. 乃:副词,于是,就。

10. 勿:副词,不要。

二、翻译下列句子:1. 江水之清,可鉴日月。

翻译:江水清澈见底,可以照见日月。

2. 非吾之所能也。

翻译:这不是我所能做到的。

3. 此之谓也。

翻译:这就是所说的意思。

4. 吾友志同道合,共同追求理想。

翻译:我的朋友志同道合,我们一起追求理想。

5. 吾欲与君共勉之。

翻译:我想和你一起努力。

三、简述下列文言文的特点:特点:以记言为主,简洁明快,富有哲理,语言精炼。

2. 《史记》特点:以纪传体为主,记载了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文笔优美,人物形象鲜明。

3. 《红楼梦》特点:以小说形式展现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历程,人物形象丰满,情节曲折,语言生动。

4. 《庄子》特点:以寓言故事为主,寓意深刻,语言诙谐幽默,富有哲理。

5. 《诗经》特点:以诗歌形式表达思想感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分析下列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1. 《论语》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夸张。

2. 《史记》修辞手法:对仗、比喻、借代。

3. 《红楼梦》修辞手法:夸张、对比、拟人。

4. 《庄子》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

5. 《诗经》修辞手法:对仗、比喻、拟人。

五、简要概括下列文言文的主旨:主旨:论述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2. 《史记》主旨:记载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展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

3. 《红楼梦》主旨:揭示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落,反映人性的善恶美丑。

4. 《庄子》主旨:探讨人生哲理,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5. 《诗经》主旨:表达古代人民的情感,反映社会风貌。

初中古文翻译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文翻译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文翻译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按时复习,难道不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很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难道不是君子的风度吗?”试题二: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试题三: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自己的缺点。

”试题四: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知道的人不如喜欢的人,喜欢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试题五: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从一件事情的一方面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要再教他了。

”试题六: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四十岁时不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而不逾越规矩。

”试题七: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追求饱足,在居住上不追求安逸,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试题八: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试题九: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有子Fl・其为人也.莎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木.木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木与.(《论语•学而》)【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敬父僚、尊敬师长,却喜欢犯上的人,这种人很少: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人.这种人从來没有过。

做人首先要从根木上做起•根木树立了・•'道”就出现了。

孝敬父母、弧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木吧!”哀公问卜I•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哀公问:”怎样做百姓才心服?”孔子说:乌巴正直的人提拔起來.放到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样百姓就心服:把不正直的人提拔起來.放到正直的人上面,这样百姓就不心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F1 •临之以庄.则敬.浮: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译文】季康子问:”要使百姓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和勤勉.应该怎么做?”孔子说:”你对待百姓的爭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的爭情也严肃认真:你孝:顺父俅.慈爱幼小,他们就会对你尽心竭力和勤劳努力:你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就勤勉。

M子Fl・里仁为芙.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同品德岛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战好的爭。

选住处没有仁德商尚徳人.怎么能算聪明呢?••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徳的人不能长久地居于贫穷.不能长久地居干快乐。

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汕必于是.(《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半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I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脫。

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仁道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

高二古文翻译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古文翻译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古文翻译专项练习题及答案题一:古文翻译原文:「悲哉广明!」延秋气象,多收正然之风。

求实事程,以斯为图;慎听言辞,以宜为信。

请将以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真是可悲啊,广明!」延续秋天的美景,积累了正直的人才。

追求真实的事物,以此为目标;审慎听取他人的言辞,以适宜的为准。

题二:古文翻译原文:天生万物,生民之本也,民生之资也。

故生民大计,在务本;务本宜有本。

对本竭忠,无敢倦亲。

刻本渊明,实近民心。

请将以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天地间孕育着万物,人民的根本所在,也是人民生活的基础。

因此,对于治理人民的大计,就在于重视基础;关注基础应有基础。

在对待基础问题上要坚守忠诚,决不敢忽视。

深入研究基础,贴近人民的心声。

原文:当以志凭名实,国亡其诗不能,安天下之心乎?请以能胜才为世之先,胜诗有何争焉?请将以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作为治国之道,应以实际成绩为根本,如果国家的政策无法给人以安全感,如何能够安抚天下人民的心呢?请以能力胜过才华作为衡量世人的标准,对胜过诗歌有何争议呢?题四:古文翻译原文:义者,人情之所不能一也。

曷为成人之欲?男欲富而女欲贵,无益世而好齐人,与伦无刚柔,贫贱则不屑,贵富则无宁。

喜怒不欺,过不相干。

非无为也,无所用也。

请将以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正义,是人类情感无法一致的地方。

何为成年人的欲望?男人渴望富有,女人追求地位,对社会毫无贡献却钟情于虚荣,对人情世故毫无拘束,无论贫贱都不屑一顾,无论贵富都寻找不到满足。

喜怒不偏私,对别人的过失不加干涉。

这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所用之地。

原文:人有爱君之心,不恶君之政;君有爱臣之心,不辱臣以贵位。

故曰爱人者亦人,爱国者亦国,与其爱人爱国,宜其爱国爱人。

请将以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人民对君主有着爱君之心,不厌恶君的政治;君主对臣民有着爱臣之心,不用荣华富贵丢弃臣民。

因此,说爱人的人也是人,爱国的人也是国,与其去爱人还是爱国,更适合去爱国和爱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说明:学习古代汉语各种知识的目的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而古文翻译是全面考察阅读古文能力的最好方式。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讲授的理论知识较多,由于期末是开卷考试,所考内容多数在教材中,因此难度不是很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考试中必须增加古文翻译比重--古文翻译光靠翻教材是做部出来的。

要做好古文翻译,必须要加强练习。

为了给翻译提供练习的题目和检测的依据,这里列了一部分古代汉语语言特点比较突出的古文选段,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有选择地做一做,不仅可以检测自己阅读古文的能力,而且对及时发现在翻译古文方面的问题,从而引起注意。

翻译古文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注意掌握翻译的方法,这就是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首先要一字一句地对译,然后在调整句式,在不太通顺的地方增补词语。

这样可以避免漏译,而漏译是以往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例如:原文:夏,郑杀申侯以说于齐,且用陈辕涛涂之谮也。

译文:夏天,郑国杀死申侯来讨好齐国,同时(也是)因为陈国辕涛涂的诬陷。

原文:初,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

译文:起初,申侯是申氏所生,在楚文王(那里)得到宠信。

又受到楚文王的宠信。

原文: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译文:文王将要死的时候,给申侯玉璧,让(他)离开(楚国),原文:曰:"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译文:说:"只有我了解你,你垄断财物而不(知道)满足,原文:予取予求,译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要,原文:不女疵瑕也。

后之人将求多于女,译文:(我)不(把它当作)你的毛病。

继位的人将(向你)索取大量的(财物),原文:女必不免。

我死,女必速行。

译文:你一定不能免(于罪)。

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迅速离开楚国。

原文: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

"既葬,译文:不要到小国去,(小过)将不会容纳你的。

已经安葬(了文王),原文:出奔郑,又有宠于厉公。

译文:出逃到郑国,又在厉公(那里)得到宠信。

原文:子文子闻其死也,曰:"古人有言曰:译文:子文子听到申侯死的消息,说:"古人有(这样的)话说:原文:'知臣莫若君。

'弗可改也已。

"译文:'了解臣下没有象国君(那样清楚的)。

'不能改变的啊!"翻译中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错译,这只能通过平时学习不断提高辨析字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的能力来解决。

在目前阶段,做好古文翻译题目最重要的问题是掌握翻译的方法。

掌握翻译方法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

不论学习还是教学辅导,都应该加强利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翻译古文的训练。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选古文中有一些人名、地名等方面的问题,篇幅所限,这里没有注释。

如果考试中出现这类的问题,会加注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复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你但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喜欢犯上的人,这种人很少;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人,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根本树立了,"道"就出现了。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哀公问:"怎样做百姓才心服?"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到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样百姓就心服;把不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到正直的人上面,这样百姓就不心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译文】季康子问:"要使百姓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和勤勉,应该怎么做?"孔子说:"你对待百姓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的事情也严肃认真;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就会对你尽心竭力和勤劳努力;你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就勤勉。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的事。

选住处没有仁德高尚德人,怎么能算聪明呢?"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居于贫穷,不能长久地居于快乐。

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

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仁道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

喜欢仁道的人,那是至高无上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他施行仁道的目的是不让不仁道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

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施行仁道吗?我没见过没能力的,大概这样的人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粗布衣服,吃粗粮为耻,这种人不值得和他交谈。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虽然坐过牢,但不是他的错。

"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译文】宰予白天睡觉。

孔子说:"腐烂的木材无法雕琢,粪土似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我能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听到他说什么,我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看人,听到他说什么,却要考察他的行为。

从宰予的表现上我改变了以前的方法。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傻。

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译文】颜渊、季路侍奉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把它们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朋友能够信任我,使年轻人能够怀念我。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译文】哀公问:"您的学生中谁好学?"孔子答:"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拿别人撒气,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说谁好学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译文】子华被派到齐国去做使者,冉子为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小米。

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

"冉子请求增加。

孔子说:"再加二斗四升。

"冉子却给了八十石。

孔子说:"子华在齐国,坐着肥马驾驶的车子,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不去锦上添花。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译文】宰我问道:"作为一个仁德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个有仁慈的人',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让他远远走开不再回来,却不可陷害他;可以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不培养品德,不钻研学问,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改变自己,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译文】孔子说:"知道容貌态度恭敬却不知道礼就不免徒劳,知道谨慎却不知道礼就不免胆怯,知道勇猛却不知道礼就不免闯祸,知道直率却不知道礼就不免尖刻。

在上位的人能用深厚感情对待亲属,那么百姓就会崇尚仁爱;在上位的人不遗弃老朋友,那么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译文】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住在动乱的国家;国家太平就出来施展才华,国家黑暗就隐姓埋名。

国家安定,贫穷低贱就是耻辱;国家动乱,富贵也是耻辱。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译文】孔子说:"伟大啊,尧作为君主,只有天伟大崇高,只有尧能够把天作为准则学习!他的恩惠广博啊,无法形容!他的功绩,千古留芳!他的制度,光辉灿烂!"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论语·子罕》)【译文】孔子病得很重,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让同学组织治丧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