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水库定义及其分类标准是什么
水库的分类标准

水库的分类标准水库是指人工筑造的蓄水工程,是一种重要的水利工程,其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按水库类型分类。
1. 依据水库用途的不同,可以将水库分为多种类型,如灌溉水库、发电水库、防洪水库、供水水库等。
灌溉水库是指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库,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发电水库是指利用水力发电的水库,主要用于发电;防洪水库是指用于防止洪水灾害的水库,主要用于防洪;供水水库是指用于城市供水的水库,主要用于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
二、按水库规模分类。
2. 依据水库的规模大小,可以将水库分为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
大型水库一般是指库容量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通常用于发电、供水等大型工程;中型水库一般是指库容量在100万立方米至1000万立方米之间的水库,主要用于灌溉、防洪等中型工程;小型水库一般是指库容量在100万立方米以下的水库,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家庭供水等小型工程。
三、按水库建设材料分类。
3. 依据水库建设材料的不同,可以将水库分为土石坝水库、混凝土坝水库和砖石坝水库。
土石坝水库是指以土石等天然材料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水库,建造成本较低,适用于一些小型水库;混凝土坝水库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水库,建造成本较高,适用于一些大型水库;砖石坝水库是指以砖石等人工材料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水库,建造成本适中,适用于一些中型水库。
四、按水库地理位置分类。
4. 依据水库的地理位置不同,可以将水库分为山地水库、丘陵水库和平原水库。
山地水库是指建设在山地地区的水库,一般地势较高,水位变化大;丘陵水库是指建设在丘陵地区的水库,一般地势适中,水位变化适中;平原水库是指建设在平原地区的水库,一般地势较低,水位变化小。
五、按水库水源类型分类。
5. 依据水库的水源类型不同,可以将水库分为河流水库、湖泊水库和地表水库。
河流水库是指建设在河流上的水库,主要是利用河流水资源;湖泊水库是指建设在湖泊上的水库,主要是对湖泊进行改造利用;地表水库是指通过引水渠等方式将地表水储存起来的水库,主要是利用地表水资源。
管理水库知识点总结

管理水库知识点总结一、水库的定义水库是指通过人工筑坝截流而成的储水池,是调节水文、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二、水库的分类根据水库的用途不同,可以将水库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1.蓄水型水库:以蓄集洪水、调节径流、保证干旱季节用水为主要目的,如水库、水塘等。
2.发电型水库:主要用于发电,如水电站等。
3.灌溉型水库:主要用于灌溉农田。
4.综合利用型水库:兼具多种功能的水库,如电力、灌溉、供水等均衡发挥。
三、水库的功能水库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1. 调节水文:调节河流水文,储存洪水,向下游供水,提高水文平衡。
2. 防洪减灾:减缓洪峰,减少下游洪水泛滥,减少洪灾损失。
3. 发电供能:通过水电站等设施发电,为社会供应清洁能源。
4. 灌溉供水:向周边农田灌溉水源,保证农作物生长需要。
5. 水文监测:通过水库对河流水文变化的监测,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四、水库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水库安全是管理的首要任务,必须确保水库坝体、坝基、泄洪设施等各项设施的安全性。
2. 综合利用:水库应兼顾调水、发电、灌溉等多种功能,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水资源。
3. 节约用水:在灌溉和供水方面,应遵循节约用水原则,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生态保护:在水库管理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 社会效益为主:水库管理应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
五、水库管理技术措施1. 水库的监测和预警:建立水库监测系统,定期监测水库水位、水质、地质等指标,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灾害。
2. 防洪安全措施:加强水库坝体、坝基的监测和维护,确保水库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溃坝事故。
3. 水库调度管理:制定科学的水库调度方案,根据实际水情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水操作,以保障下游供水和发电需求。
4. 水库生态保护:在水库管理中注重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维护水库周边的植被覆盖和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水库高考知识点总结

水库高考知识点总结一、水库的基本概念水库是指在河流、湖泊、以及人工开挖等地方构筑的,用于蓄水,调节水文,发电,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工程建筑。
水库通常由大坝、溢洪道、泄洪渠、放水孔、细化河道、蓄水盆地等组成。
二、水库建设的目的与作用1. 蓄水调节:水库可以调节季节性、年际性、干旱性水文变化,保证供水和灌溉用水。
2. 防洪减灾:水库可以减缓洪峰,统一泄洪,减轻下游的洪水压力。
3. 发电利用:水库储备的水能通过水力发电进行利用。
4. 生态环境:水库也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稳定水土流失。
三、水库的分类根据用途、规模和工程复杂程度,水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按用途分类:主要分为灌溉水库、发电水库、防洪水库、集雨水库等。
2. 按规模分类:可以分为大型水库和小型水库。
3. 按工程复杂程度分类:可以分为运河式水库、堰塞式水库、重力式水库等。
四、水库的调度水库调度是指根据水库的蓄水任务、调节任务、发电任务、防洪任务,以及水库上、下游的水文情况,制定合理的蓄水、泄洪、放水等操作计划。
水库调度的目标是在最大限度地达到水库多种功能的综合利用,且最大程度地保证水库调度对上、下游水文条件的影响最小。
水库调度的原则:1. 优先满足水库的主要功能需求,如防洪、蓄水、发电、供水等。
2. 调度安全优先,依据水位、流量、降雨、来水等信息进行决策。
3. 适时适量的调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调水计划。
4. 综合考虑水库上下游地区的水文条件,平衡上、下游的水文关系。
五、水库的环境效应水库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包括水文影响、力学影响、生态影响,社会影响等。
1. 水文影响:水库会改变河流径流规律,导致上游水位变化,影响水生态系统。
2. 力学影响:水库地质构造、岩溶地貌等会受到影响,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 生态影响:水库建设会改变原有的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导致水库蓄水区、蓄水后河段和下游生态环境的变化。
水库等级的划分基本知识

我国水库等级的划分按库容大小划分:大(一)型水库:≥10 亿 m³大(二)型水库:≥1亿m³<10亿 m³中型水库:≥1000万m³,<1亿 m³小(一)型水库:≥100万m³,< 1000万m³小(二)型水库:≥10 万m³,<100万m³1水库的定义一般在河道、山谷峡口、低洼地等处用土、砂、石或混凝土等材料修筑挡水坝,堵住山溪或河道的水流,把坝上游集水面积内的雨水拦蓄起来,以调节天然径流,为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等服务,这样的工程称之为水库。
2水库的等级划分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8年颁发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丘、丘陵区部分)(SDJ12-78)的试行规定,水利水电枢纽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等,如表1。
表1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分等指标低级别。
3病险水库病险水库一般是指工程实际洪水标准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标准,或虽达到规定洪水的标准,但工程存在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大坝安全,不能正常运行的水库。
即水库大坝属《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规定的三类坝的水库。
这类大坝由于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除险加固或重建甚至报废。
大坝安全状况分为三类,分类标准如下:一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达到《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大坝工作状态正常;工程无重大质量问题,能按设计正常运行的大坝。
二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不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但达不到《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大坝工作状态基本正常,在一定控制运用条件下能安全运行的大坝。
三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或者工程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不能按设计正常运行的大坝。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中国水库知识点总结

中国水库知识点总结一、水库的定义和作用水库是指人工筑造的用于储存、调节和利用水资源的工程设施。
水库一般由堤坝、溢洪道、泄洪设施、取水设施、引水设施等部分组成。
水库的主要作用包括供水、灌溉、发电、防洪和生态保护等。
二、水库的分类根据用途不同,水库可以分为供水水库、灌溉水库、发电水库、防洪水库和生态水库等类型。
根据规模大小不同,水库可以分为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
三、水库的特点1.储水能力强:水库可以储存大量水资源,在枯水期为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保障。
2.调节作用明显:水库可以通过控制泄洪、排洪来实现调节水资源,防止洪灾并保障用水。
3.发电效益显著:水库可以利用水能发电,是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4.生态效益显著:水库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湿地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四、中国水库的建设和发展中国是水库建设大国,拥有众多水库,包括丰富的大型水库和中小型水库。
水库建设和发展是中国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中国水库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中国水库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包括水库的安全问题、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水库的社会效益问题和水库的运行管理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和解决,以保障水库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六、未来水库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展望未来水库建设将注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水库的多功能性,加强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水库的运行管理,推动水库建设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同时,水库建设将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七、结语水库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水库建设将继续努力,加强水库的安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水库建设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库等级的划分基本知识

我国水库等级的划分按库容大小划分:大(一)型水库:≥10 亿 m³大(二)型水库:≥1亿m³<10亿 m³中型水库:≥1000万m³,<1亿 m³小(一)型水库:≥100万m³,< 1000万m³小(二)型水库:≥10 万m³,<100万m³1水库的定义一般在河道、山谷峡口、低洼地等处用土、砂、石或混凝土等材料修筑挡水坝,堵住山溪或河道的水流,把坝上游集水面积内的雨水拦蓄起来,以调节天然径流,为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等服务,这样的工程称之为水库。
2水库的等级划分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8年颁发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丘、丘陵区部分)(SDJ12-78)的试行规定,水利水电枢纽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等,如表1。
表1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分等指标工程等别水库防洪治涝灌溉供水水电站工程规模总库容(108m3)城镇及工矿企业的重要性保护农田(万亩)治涝面积(万亩)灌溉面积(万亩)城镇及工矿企业的重要性装机容量(104kw)Ⅰ大(1)型≥10特别重要≥500≥200≥150特别重要≥120Ⅱ大(2)型10~1.0重要500~100200~60150~50重要120~30Ⅲ中型1.0~0.1中等100~3060~50~5中等30~515Ⅳ小(1)型0.10~0.01一般30~515~35~0.5一般5~1Ⅴ小(2)型0.01~0.001≤5 ≤3 ≤0.5 ≤1枢纽中的水工建筑物,根据所属工程等别及其在工程的作用和重要性划分为五级,如表2。
表2 水工建筑物级别的划分工程等别永久性水工建筑级别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Ⅰ 1 3 4Ⅱ 2 3 4Ⅲ 3 4 5Ⅳ 4 5 5Ⅴ 5 5对于坝高较大、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或设计与施工实践经验较少的新坝型、新结构等,可提高建筑物的级别。
水库等级的划分基本知识

我国水库等级的划分按库容大小划分:大(一)型水库:≥10 亿m³大(二)型水库:≥1亿m³<10亿m³中型水库:≥1000万m³,<1亿m³小(一)型水库:≥100万m³,<1000万m³小(二)型水库:≥10 万m³,<100万m³1水库的定义一般在河道、山谷峡口、低洼地等处用土、砂、石或混凝土等材料修筑挡水坝,堵住山溪或河道的水流,把坝上游集水面积内的雨水拦蓄起来,以调节天然径流,为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等服务,这样的工程称之为水库。
2水库的等级划分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8年颁发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丘、丘陵区部分)(SDJ12—78)的试行规定,水利水电枢纽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等,如表1.表1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分等指标头或失事后损失不大的水利枢纽,其水工建筑物亦可适当降低级别。
3病险水库病险水库一般是指工程实际洪水标准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标准,或虽达到规定洪水的标准,但工程存在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大坝安全,不能正常运行的水库。
即水库大坝属《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规定的三类坝的水库。
这类大坝由于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除险加固或重建甚至报废.大坝安全状况分为三类,分类标准如下:一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达到《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大坝工作状态正常;工程无重大质量问题,能按设计正常运行的大坝.二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不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但达不到《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大坝工作状态基本正常,在一定控制运用条件下能安全运行的大坝.三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或者工程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不能按设计正常运行的大坝.。
水库的分类标准

水库的分类标准水库是一种人工储水设施,通常是通过筑坝拦河而形成的水体。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特点,水库可以被划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对水库的分类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根据水库的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首先是以防洪为主要目的的防洪水库,这种水库通常位于河流的上游,可以在洪水来临时储存大量的水,减轻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
其次是以灌溉为主要目的的灌溉水库,这种水库通常位于农田周边,可以在旱季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此外,还有为城市供水的生活饮用水库,为发电的水电站水库,以及为工业生产和航运提供水源的综合利用水库等。
其次,根据水库的规模和储水量,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等级。
大型水库一般指规模较大,储水量较大的水库,通常用于防洪、发电、供水等重要用途。
中型水库一般指规模适中,储水量适中的水库,通常用于灌溉、工业用水等用途。
小型水库一般指规模较小,储水量较小的水库,通常用于农田灌溉、生活用水等小范围的用途。
此外,根据水库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特点,也可以将其进行分类。
山区水库通常位于山脉之间,地势较高,水质较清,通常用于发电、供水等用途。
平原水库通常位于平原地区,地势较低,水质较浑,通常用于灌溉、防洪等用途。
此外,还有沿海水库、内陆水库等不同类型的水库。
最后,根据水库的建设材料和结构特点,也可以将其进行分类。
土坝水库通常是由土石等天然材料筑成的水库坝体,成本低,但抗震抗洪能力较弱。
混凝土坝水库通常是由混凝土等人工材料筑成的水库坝体,成本较高,但抗震抗洪能力较强。
其次还有砖石坝水库、砂砾坝水库等不同类型的水库。
综上所述,水库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用途、规模、地理位置和建设材料等多个方面。
不同类型的水库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水库分类标准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水库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知识】水库定义及其分类标准是什么
水库定义及其分类标准:
水库是在河道、山谷、低洼地及下透水层修建挡水坝或堤堰、隔水墙,形成蓄集水的人工湖,是调蓄洪水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
水库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蓄能等,水库在防洪中的主要作用是调蓄洪水、削减洪峰,特别是江河干流上的水库汛期拦蓄洪水,调节径流的作用很大,防洪效益很显著。
建国以来,我国对主要江河的干支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划治理,修建了8万多座各类水库。
病险水库是我国当前已建成水库中存在安全问题带病运行的水库,主要是原设计防洪标准不够、施工质量差以及管理薄弱等原因造成。
因此,在管理养护和防洪调度方面都要给予特殊考虑。
水库按其所在位置和形成条件,通常分为山谷水库、平原水库和地下水库三种类型。
山谷水库多是用拦河坝截断河谷,拦截河川径流,抬高水位形成。
平原水库是在平原地区,利用天然湖泊、洼淀、河道,通过修筑围堤和控制闸等建筑物形成的水库。
地下水库是由地下贮水层中的孔隙和天然的溶洞或通过修建地下隔水墙拦截地下水形成的水库。
水库工程的等别划分:根据工程规模、保护范围和重要程度,按照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库工程分为五个等别,等别指标见下表。
水库工程等别表工程等别工程规模水库总库容(亿m3)Ⅰ大(一)型>10Ⅱ大(二)型1-10Ⅲ中型0.1-1Ⅳ小(一)型0.01-0.1Ⅴ小(二)型0.001-0.01水库工程的防洪标准分设计(正常运用)和校核(非常运用)两级标准。
防洪标准的选用应按照设计规范确定。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