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的历史.与简介
中国共青团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青团发展历史简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共青团自1922年5月诞生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历程。
80年多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以及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创建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中,为了广泛团结进步青年,培育党的后备力量,就酝酿建立中国的青年团组织。
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成立后,这些党的早期组织也在当地领导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领导正式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正式成立。
从此,青年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青年,积极投身到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时,正值党领导酝酿和发动大革命高潮时期,青年团积极团结带领青年投身工人运动和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中,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发挥了先锋作用。
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为了明确表示中国青年团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12日,在中国大革命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翼集团叛变了革命。
在白色恐怖中,中国共青团跟共产党走的决心毫不动摇。
1927年5月中国共青团四大通过的决议庄严宣告接受中国共产党五大所作出的各项决议,继续领导一切革命青年为中国革命努力奋斗。
随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革命青年投身于武装起义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走上了党领导的十年土地革命的艰苦曲折历程。
共青团团史

共青团团史
中国共青团
一、团史
1、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3、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青团第一次实现思想、组织上完全统一,成为中国青年的核心力量。
4、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最高纲领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最低纲领为打倒军阀。
5、1925年1月,第三次代表大会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共产党服务)。
6、1936年11月,共青团改造成民族解放性质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
7、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9月,提议建立民主青年团,在解放区开展工作。
8、1957年5月,三大改造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共青团第九次代表大会)。
9、1957年至20世纪末,中国共青团只召开了六次代表大会。
10、1998年6月,中国共青团召开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青团已经进入跨世纪的历史征程。
二、三次历史运动
1、1919年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1935年一二九运动(反对华北五省自治),北平学联抗日救亡。
3、1976年四五运动(周恩来逝世后,在天安门广场纪念的同时,对江青反革命团体的反对痛斥)。
三、团的品牌工作
1、青年文明号。
2、希望工程。
3、青年志愿者。
4、保护母亲河行动。
中国共青团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青团发展历史简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90年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青年,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
在建设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为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共青团自1922年5月诞生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
下面分6个部分给大家讲一讲中国共青团的历史。
第一部分,为民族复兴诞生,为人民解放战斗这一部分是讲1921年到1937年7月的团史,也就是共青团在党的创立时期、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
中国共青团几乎是与中国共产党同时成立。
他在创立时期的名称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在创立时定名为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为了能够团结和影响更多的青年,这与当时社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解有关。
团改名是因为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社会上的人们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有了了解,为了表明中国青年团组织是跟党走的组织,是带领青年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组织才改名的。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时候,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
当时1911年辛亥革命,曾经给危机四伏的中国带来了一丝光亮,但是很快就被军阀混战的硝烟所淹没。
十月革命的炮声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国人民获得了新的思想武装,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解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这种历史条件下,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当时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诞生了。
中国共青团简介及光辉历程

中国共青团光辉历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共青团自1922年5月诞生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
90年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以及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创建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中,为了广泛团结进步青年,培育党的后备力量,就酝酿建立中国的青年团组织。
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成立后,这些党的早期组织也在当地领导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领导正式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正式成立。
从此,青年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青年,积极投身到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时,正值党领导酝酿和发动大革命高潮时期,青年团积极团结带领青年投身工人运动和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中,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发挥了先锋作用。
在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为了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了明确昭示青年团与党有共同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为了明确表示中国青年团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12日,在中国大革命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翼集团叛变了革命。
在白色恐怖中,中国共青团跟共产党走的决心毫不动摇。
1927年5月中国共青团四大通过的决议庄严宣告接受中国共产党五大所作出的各项决议,继续领导一切革命青年为中国革命努力奋斗。
团课PPT(共青团概述)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02
共青团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03
共青团应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青年组织的联
系和互动,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
THANKS
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共青团应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力,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 提高活动和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04
共青团的社会责任和未来发 展
共青团的社会责任
培养青少年成长成才
共青团作为青少年的群众组织,有责任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教育 资源和成长平台,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成长。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共青团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组织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 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引领青年文化潮流
共青团应引领青年文化潮流,推动青年文化创新发展,为青年提供 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共青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 2
应对社会变革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共青团需要不断创新工 作思路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志愿服务
组织团员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 支教、环保、扶贫等,培养团员的奉 献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创新创业
鼓励团员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 金、技术和政策支持,培养团员的创 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文化交流
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如文艺演出、展 览和交流会等,促进团员的文化认同 感和国际视野。
共青团的品牌活动和项目
与政府的关系
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
共青团作为政府的助手和后备军,协 助政府开展青少年工作。
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青少 年公益事业和活动。
团史简介资料

•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
• 组织青年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 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
• 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而奋斗
• 坚定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稳定
• 组织青年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与合作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设
• 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觉悟
• 发挥青年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 增强青年的国际视野
• 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 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提高青年的国际交往能力
•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 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生观、价值观
国梦贡献力量
• 青年团员积极参与武装斗争,保卫根据地
• 团组织在长征中发挥作用,保证长征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 团组织动员青年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 青年团员在抗日根据地开展生产、识字、卫生等工作
• 团组织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人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结构与职能
团中央是团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
• 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与国际青年文化交流项目
• 开展国际青年文化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促进文化多样性
• 提高青年的文化素养,培养青年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 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贡献
为世界青年运动发展作出贡献
• 参与世界青年大会等国际性活动,为世界青年运动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中国共青团简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百科名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目录历史沿革组织原则基本任务团的要求团员团徽的意义历史沿革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首先在上海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此前后,全国各地在准备建党的同时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
1925年1月,在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5年11月,为团结一切抗日青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决定将共青团组织改造成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党中央在1946年10月提议建立民主青年团。
1949年元旦,党中央又作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
1949年4月,召开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
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大会还决定把解放前后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历次代表大会衔接起来。
“文化大革命”10年,团的工作被迫处于停顿状态。
1978年10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82年12月,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88年5月,共青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3年5月,共青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8年6月,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03年7月,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现任团中央委员会。
组织原则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青团团史

二:参加反侵略战争,迎着新中国曙光重建。
1937-1949年,也就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 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积极投身抗日 游击战争和解放战争,不怕流血牺牲,用青春和生 命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并在艰苦的岁月里得到了 长足的发展!
走在光荣的路上
喜迎建团九十周年晚会
第三部分
四;踏上新世纪的征程 服务大局服务青年谱新篇
1992年10月-2012年,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这个时期,共青团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吹响了 中国青年跨世纪的战斗号角,带领青年、引导青年, 扎实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中华 民族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走在光荣的路上
喜迎建团九十周年晚会
一:为民族复兴诞生,为人民解放战斗。
1921-1937年,也就是在党的创立时期、大革命 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青团坚决拥护共产党 的决议,积极投身于工人革命运动中去,始终站在 斗争的最前列,发挥了先锋和得力助手的作用,用 光荣的战绩,让共青团彪炳青史!
走在光荣的路上
喜迎建团九十周年晚会
第二部分
走在光荣的路上
喜迎建团九十周年晚会
中国共青团简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 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 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 手和后备军。中国共青团自成立以来,现在已经走过了九十年的光 辉历程。
第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青团发展的历史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陈独秀指派上海共产主 义小组的年轻成员俞秀松等人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这里是上海社会 主义青年团机关旧址,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路567弄6 号)。
共青团发展的历史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5月5日至10 日在广州东堤“东园红楼”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 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等6个决议案。团的纲领明 确提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共青团出现的背景
“五四”运动前后,各地的先进分子,包括许多先进 青年,组织革命团体,出版进步刊物,宣传新思想,传播 马克思主义,多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新青年》是在 青年中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这些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策略 的有志青年组成了最早的青年团体,为以后青年团的正式 成立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中北大学生在街头演 讲
时 间 1922年5月 1925年1月 1935年11月 名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如: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救国会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称
1949年4月
1957年5月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新时期模范人物
在党、团组织的 培育下,在20世纪60 年代涌现出以雷锋为 代表的一代新人。
共青团发展的历史
党中央书记任弼时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 政治报告。
共青团发展的历史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7年,毛泽东主席接见共青团三大代表
周恩来与出席共青团会议的青年英模代表在一起
共青团发展的历史
邓小平在团三大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祝词
中国共青团名称演变
1949年4月11日——18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到会的正式代表340人,代表19万团员。任弼时 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周恩来、朱德到会讲话。大会通过了团的章 程,团的工作纲领。大会选出了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冯文斌任团中央 书记,廖承志、蒋南翔任副书记。 图为会场。
毛泽东主席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1983年3月7日,团 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 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
共青团在组
织青少年开展植
树活动
共青团十五大第一书记周强作工作报告
共青团十六大会场
回顾历史,在20世纪中华民族前进 的道路上,中国共青团留下了英勇奋斗 的足迹,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贡献;展 望未来,面对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 21 世纪,中国共青团也必将以新的作为开 创新的事业,在中华民族振兴史上继续 谱写光辉灿烂的篇章。
中国共青年团标志与象征—团徽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的内容为团旗,齿轮,麦穗, 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写有“中国共青团”五字的绶带。它 象征着共青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 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中国共青年团标志与象征—团歌
入团誓词
我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 行团的义务,严遵团的纪律,勤奋 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 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共青团发展的历史
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上左为施存统(书记),右为张太 雷,下左为高君宇,中为蔡和森,右为俞秀松。
共青团发展的历史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后,立即投入党领导的革命斗争。1922年 9月,青年共产党员李立三、刘少奇等受党组织委托,领导和组织了 震动全国的安源路矿大罢工。在这次罢工中,青年团始终站在斗争的 最前列。 图为安源路矿工会工人学校教职员合影。前面站立者 右起第二人为刘少奇。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 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 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 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 后备军。共青团自1922年5月诞 生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0多年 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青年团标志与象征—团旗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帜的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 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象征中 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共青团发展的历史
1923年8月20日-2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 会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大会坚决接受党的“三大”所确定的与国民 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图为国立东南大学的旧址。
1923年10月,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它同 已经停刊的《先驱》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团结教育青年参加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先后起了重大作用。左为《中国青年》创刊号, 中为《中国青年》主编恽代英和肖楚女(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