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复习

合集下载

2020-2021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2021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2021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练习(含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认领陈蔚文①不久前,姐夫的车钥匙不慎在小区遗失,寻找未果。

若去4S店重配钥匙要3000多元,无奈贴出公告,拾到者以500元酬谢。

拾到者收取酬金似乎无可厚非,然而我的第一个念头——如果是我家任何一位成员拾到,断不会收取这笔钱,这源于家风。

②父亲是军人,在我和姐姐的成长道路上,他的要求有时严苛得近于粗暴。

小至教导我们吃有吃相、站有站相,大至仁善礼俗、道德理想,还有“与人为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当年被父亲以这些“家规”训诫时不胜其烦,然而不知不觉中,它们已于日常生活中潜入我们的血脉,化育成人生的一部分。

③说来,这些不过是些农耕文化即有的“常识”伦理,与古老祠堂张挂的家训类同,只是父亲惯以口语表达,而先人们讲究遣词造句,使得家训更有恢宏的文化气度。

如我的老家浙江兰溪诸葛村,迄今留有诸葛亮先生的《诫子书》:“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曾到过鄱阳湖畔的汪山土库,这是一座气派的清代建筑,曾经的主人是“程氏家族”,有“一门三督抚”的佳话。

据说程家三兄弟在早饭前必诵家规:“尊长敬贤,唯礼是尊;孝顺父兄,共敦友爱”“待人持物,仁义为本;自省其心,非礼莫为”……这些听上去非常古老的家规其实也很现代,因为直到今天,它仍然是许多家庭教育子女的理念,也是一个人立足于世且心怀坦荡的基石。

④“自省其心,非礼莫为”一句,用诗人的语言转译便是“一个人应该活得像自己并且干净”。

⑤我父亲奉行的人生信条也大抵如此。

他不仅如此训导我们,本人亦是忠实的践行者。

⑥还记得儿时,从部队回来探亲的父亲带我乘公交,有个乡下孩子晕车,吐了我一身,孩子父亲惶恐,父亲的第一反应是掏出大手绢给那孩子揩拭,并连声安慰那对父子,还请旁边的乘客给那孩子让座。

十几年前,他拾到一部九成新手机,那时手机还算贵重物品,他首先检查手机有没有电,还好,有电,于是开机等机主打来电话。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

题型2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方法突破
理解句子含意的“六条路径” 1、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之中,其中有 些句子就需要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其含意。 2、瞻前顾后,审读语境。必须把所问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分析,通过对 其前后句子含意的分析,弄清所问句子的含意。-般来说,所问句子的含意常在其 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就有表述,答题时,或者直接引用原句,或者理解后 进行转述。 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 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考生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 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考点解读
考点1 理解能力
题型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方法突破
解答词语含义的“三联一依” 1、三联。①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含义必须联系语境, 做到“词不离句”,多用来理解具有临时性意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 ②联系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一般用来分析具有深层含义和特定意义的 词语。③联系作者写作的意图和社会背景。 2、一依。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 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挖掘作者要表 达的意思和要达到的效果。 答题模式:词语本义+语境义+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 散文
考情分析
年份 卷别
选材聚焦
体裁
《到橘子林去》(李广田):赞
2022 新高考Ⅱ
散文
颂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
《放猖》《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散文
2021 新高考Ⅱ 》(废名):用儿童的纯真来看 +小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3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2专题二散文阅读练习(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3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2专题二散文阅读练习(含解析)

散文阅读(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与风有关刘云芳①我所居住的小区是个风阵.常常,南窗下绿化带的树木静止不动,像舒缓的乐曲正在抚摸它们的树干、叶脉和年轮。

北窗外小区里那些柿子树、柳树却摇晃得厉害,树骨头里似乎正在进行一场我们倾听不到的摇滚.有时候,我会看看不远处的钢厂烟囱,厂房的结构被一座小山隐去,只留下烟囱高耸着,将这喷云吐雾的行为嫁祸给那座山。

天气晴好时,白色的烟雾笔直笔直的,没有一丝犹豫。

风大的时候,烟雾先是低沉,到了远处,又忽然高升,像一条被按住脑袋的白蛇又猛地抬起头来.我总是想象着烟雾弯曲时大风的嘶吼。

②小区里,几位刚收拾完花草的中年妇女在背风的地方吃饭,有人躺在一块破布上休息。

她们围着红的蓝的头巾。

风掀开其中的一角,让她们露出眉眼来。

忽然,一块红头巾从谁的头顶掉下来,被风吹起,一直向前翻滚。

几个人站起,从不同方向包抄,像在围追一只兔子。

一场与风有关的恶作剧在上演。

女人们奔跑着,用手拦,用脚挡。

最终在河边,一棵矮树苗拦住了头巾.那女人在风里抖落红头巾上的土和碎树叶,其他的女人忽然笑得前仰后合。

每天,隔着玻璃窗,看一群女人与风相处的细节,像是在看一部哑剧.那些彩色的头巾在风里翻飞的样子,让我想起蝴蝶,也让我想起我那些在异地打工的女性长辈。

③那年十一岁,我要到山那边的村子里上学。

那时学校没有宿舍,冬天又格外冷,下学之后,我们裹着身子往各自寄居的地方奔跑,在风阵里努力挤出一条路.有段时间,我寄居在一对老人家里.他们住在两孔土窑洞里。

窗口很小,窗户用白纸糊了,只在低处镶了一块方玻璃。

他们家有一扇会说话的门,我每晚归来,伸手一推,它便吱呀呀一阵叫,告诉主人,有人进来。

温暖的气息忽然撞在脸上,两张慈祥的脸迎接着我.窑洞里总有烤红薯、烤馒头片这样的小食物从他们手里递过来.我睡在最左边,像一只蜷着身子的小猫。

狂风来袭的深夜,我能听到窗外树枝被吹断的声音。

风在撕裂,在安静的冬夜里不知道疯狂地撕碎了什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线条之美 梁衡
①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 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 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 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 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 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 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5、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 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 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6.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6分)(全国卷)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 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 美德得以传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2、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 林徽因《窗子以外》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 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 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 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 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 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 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 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 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 色线条。

2020-2021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过尽行人君不来——梅岭古道随想王威廉①这世间已有太多的路,但只有极少数的道路,才能借助历史的机缘,在蒙蒙的时间尘埃里脱颖而出,被永恒铭记。

②我是站在梅岭古道的关隘处,想到这些的。

两侧逼仄的山崖,逼人警觉,仰视,仿佛山石随时塌陷。

向山脊南北眺望,是望不到边际的葱绿。

梅岭古道山体上那些被墨绿色苔藓遮盖的斧凿痕迹依然鲜明,没有炸药的年代,面对顽石,人们只能以硬碰硬,山间全是叮叮当当的巨大回音,虎口震裂,石屑飞溅,才有了一道道或深或浅的刻痕,那样的艰辛,无法想象。

我伸开双臂丈量,怀疑最宽处都不足五米,上上下下的石阶被上千年的踩踏,已经不成形状,我要不断低头看路,小心着脚下的石头。

而路边的荒草,在风中摇摆着,显得更加茂盛,不可一世。

③这条路纵使早已废弃,却绝不会被遗忘。

这条路就是那种从时间的尘埃里脱颖而出的道路。

离古道向南再继续走一阵,就到了珠玑巷,据说那是北人南迁而来的第一站,正是从那里开始,一批批中原人扎进了岭南的密林,一直走到东亚大陆的尽头……④这条路最让人怀念的,却不是它的地理意义,它和人类的其他事物一样,所能彪炳千秋的,依然是沉淀下来的文化风采。

在这条道路上,数不清的杰出人物留下了他们的诗篇,赞美这儿绚烂的梅花。

是的,若遇上对的时节,这里的梅花开得格外艳丽,尤其站在关隘高处向下望去,是一片灿烂热烈的花海。

这样绝美的风景,怎能不引发诗心的吟唱?不过,只要读过古人的诗篇就会明白,这条道路打动他们的更本质的原因,是他们在这里感悟到了人生的道路。

⑤“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苏轼走上梅岭写的《赠岭上老人》格外打动我。

秘密就在此:“曾见南迁几个回?”越过五岭,穿过梅关,在古代是一种流放,一种罪刑,此地虽有梅花千顷,此身却是戴罪之躯。

理想就如这梅花般娇艳,可是该如何去实现呢?也许这一去就是一生,就是无法抵抗的微躯消亡,就是无法忍受的信念熄灭。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复习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访柳泉杂记》邓友梅对蒲松龄老先生,我一向在崇敬之外有几分亲切感,倒并非因为我有一半山东血统,并在蒲家庄左近住过一阵,相识过一些他的后辈同乡。

实在的是因为这人不摆架子,不装一副大作家的唬人面孔。

写小说就写小说。

虽在小说中洒满了他的孤愤、怨恨、同情、钟爱,让读者在文学享受中受他的思想影响,但在动笔时绝不先装出个教训人的面孔来;他算不上思想家,但他也不勉强装作思想家;他一生穷愁潦倒,却也不冒充阔老大亨。

七十多岁熬上个贡生,混了一套袍褂,始终不穿,七十四岁那天,他儿子找个画像师为他写真,极力撺掇他穿上这套礼服。

他穿了,画完一看,越琢磨越别扭,特意在画像上写明:“为余绘此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去逝后所怪笑也!”这就是他为人的真实处。

人真文方能真,有真才能谈到善与美。

村东的柳泉,确是夏日乘凉的好所在,几十棵柳树,一汪清泉,依傍在南北大路之侧,夏天沏一壶茶,放两把烟,自己乘凉,也招待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的匆匆行人。

行人既饮茶,又歇腿,没有不扯几句闲话的道理。

于是上下古今,花精狐鬼,信口开河,真假相间,想怎么说怎么说,说完拔腿就走。

在闲扯谈中作家就汲取了创作素材和语言营养。

有人认为关于蒲松龄的这一传说未必可靠。

你到柳泉看看,就会认为也未必不可靠。

古泉旁边,绿柳荫下,恰是闲扯的好环境。

当然,那时柳泉号称“满井”,是躬身即可捧而饮之一汪清水,不是现在这样多少丈深不见水的枯井筒,那亭子也不会像如今这样红柱翘檐,只不过是个茅草窝棚罢了。

话说回来,蒲老先生也先要在生活中尝遍酸甜苦辣,揣摩透世态人情,琢磨出人生哲理,才能把这些道听途说打磨成艺术珍品。

若无本人的亲身体验,生活积累,只凭道听途说,是写不成《聊斋志异》这样的传世之作的。

如今如果有人指望东打听一件新闻、西寻问一件轶事,就想写出好文章,我劝他去蒲松龄故居看看那两块砚台——我知道这样的人是有的。

专题04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学生卷)-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通用)

专题04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学生卷)-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通用)

专题04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年份卷别试题简析题材考点2024新高考Ⅰ卷回忆散文鉴赏艺术特色、分析段落作用、理解句子含义、辨析作者观点态度全国甲卷游记散文鉴赏艺术特色、理解句子含义、探究作品意蕴全国甲卷书信散文鉴赏作品内容、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情感、个性化阅读与理解2023新高考Ⅱ卷乡土散文鉴赏艺术特色、鉴赏写作手法、探究作品意蕴全国甲卷游记散文鉴赏艺术特色、鉴赏文学形象、分析重要段落作用北京卷游记散文理解重要词语、鉴赏艺术特色、鉴赏散文语言、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天津卷叙事散文归纳内容要点、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探究作品意蕴、个性化阅读与理解2022新高考Ⅱ卷叙事散文鉴赏艺术特色、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全国乙卷书信散文鉴赏艺术特色、把握作者情感北京卷生活散文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分析表达效果天津卷写景散文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鉴赏艺术特色、评价作者情感2021新高考Ⅱ卷回忆散文鉴赏艺术特色、把握作品思想内容、分析重要语句的含义全国甲卷游记散文鉴赏艺术特色、分析情节段落的作用、探究作品意蕴北京卷回忆散文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分析概括文本、分析标题的含义天津卷书信散文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鉴赏表现手法、鉴赏文学形象、个性化阅读与理解2020新课标Ⅲ卷叙事散文鉴赏艺术特色、梳理概括情节、分析标题的作用新高考Ⅰ卷游记散文鉴赏艺术特色、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鉴赏行文结构北京卷文化散文理解词语的含义、筛选概括信息、梳理文本结构天津卷文化散文鉴赏艺术特色、分析情节段落的作用、梳理文章结构、个性化阅读与理解命题趋势在鉴赏散文艺术特色的基础之上,强化对重点词句、段落的深入理解,对文本意蕴的整体把握,同时有意识地考查考生个性化阅读与理解的能力。

一、(2024·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徐则臣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

2020年高考高三语文-散文阅读:整体阅读

2020年高考高三语文-散文阅读:整体阅读

课题:散文整体阅读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1.了解散文高考的命题方向。

2.把握散文整体阅读的方法,提高散文鉴赏能力。

考情回顾:近四年高考散文阅读——选文一、明确高考考什么:考情回顾:近四年高考散文阅读——考查点●2020年全国卷三记忆里的光蒋子龙8.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6分)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6分)●天津卷线条的优美梁衡19.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5分)20.文末引入林徽因的故事有何效果?(4分)●山东卷建水记(之四)于坚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4分)9. 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4分)●2019年北京卷北京的“大”与“深”20. 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

(6分)21. 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性体验,又有学者自觉的理性思考。

作者从提笼架鸟的老人、窗外的西山、浏亮的鸽哨声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

试借助这种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如城镇、社区、学校、家庭等)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

(7分)●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17.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8. 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19. 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018年北京卷《水缸里的文学》苏童20.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21.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22.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参考答案:运用了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浓郁地方色彩)【明确 术语】,例如“土混混”“耍骨头”“紧一把儿”“松一步 儿”“迷迷糊糊”等【举例子】,通俗质朴,形象生动【明效果】
2、关注句式
长短句
长句和短句是相对而言的,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 子就是长句,连续使用长句使表达严密,条理贯通,
• “一年又一年”出现三次,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反 复、排比,句式整齐,强化抒情效果,情感浓烈 • 枣树和爷爷奶奶的状态:衬托,层层递减,表现爷 爷奶奶的勤劳付出和逐渐衰老
• 参考答案:
• 运用了排比、反复、衬托手法,句式整齐,语意层 进,情感浓烈,借枣树感念爷爷奶奶日复一日的辛 勤付出,表达了对他们日益苍老的感叹之情。
• ——创作中获得精神的充盈,也消耗了身体的健康
• 联系上下文,联系主旨 • 巴尔扎克的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
程,也是一种自我消蚀的过程”
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 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 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04 内容 要点概括 思路分析 主旨情感 句段作用(标题)
YOUR BRAND OR YOUR COMPANY
YOUR BRAND OR YOUR COMPANY
01 形象
形象特点 形象作用
YOUR BRAND OR YOUR CO 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
• (1)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 富足与丰盈,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日”表现 体力的“渐渐衰竭”,
• (2)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 康的身体;
• (3)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
赏析句子
《枣香醉人》: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文言
1、关注词语
动词、形 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
容词
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
叠词
(1)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语言感染力;(2)使语 言韵律悦耳,具有音乐美;(3)使句式整齐,具有 形式美;(4)起到突出强调,强化感情的作用
反复
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情感,增强抒情性和感染力
成语、 富有文采、文化意蕴,典雅优美
(2015年北京卷 )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 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6分)
【参考答案】 情境: (1) 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寒冬,欣赏梅的一树繁花。 (2) 在风雪夜后,欣赏干枯老梅绝处逢生,琼枝吐艳。 (3) 在为情所困,辗转反侧之时,欣赏梅幽香袭来。 (4) 想象在不同的情境下赏梅,伴以诗酒琴笛,如临仙境。 品质与格调: (1) 不畏风雪,坚忍不拔 (2) 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3) 高洁淡然 (4) 超凡脱俗
动词、形 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
容词
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
叠词
(1)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语言感染力;(2)使语 言韵律悦耳,具有音乐美;(3)使句式整齐,具有 形式美;(4)起到突出强调,强化感情的作用
反复
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情感,增强抒情性和感染力
成语、 富有文采、文化意蕴,典雅优美
《我们的裁缝店》: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 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过渡句) • 理解关键词:一样
• 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 • ——做裁缝和做其他行业都是一样辛苦的 • 联系上下文
• 是这样的……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 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
• ——做裁缝的难忘经历、体会,让人对这一职业产 生了特殊的感情(成就感、责任感)
•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 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然是兴冲冲地 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期盼的眼睛里,便 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 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 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它 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 的嘲笑。
散文阅读复习
·形象 ·手法 ·语言 ·内容
YOUR BRAND OR YOUR COMPANY
形象
01 形象特点
形象作用
YOUR BRAND OR YOUR COMPANY
02 手法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行文手法
YOUR BRAND OR YOUR COMPANY
03 语言 句子/词语意蕴 语言风格特点
• (2)文章通过对梭梭树的生存状况和生存下来的原因的 思考,揭露了现代人远离自然的现状,寄托了对自然的 敬畏,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内容主旨上】
次要形象/物 象
自身作用: 独到特点、 审美价值
对主要形象 的作用
对比、衬托、类比、 象征……
对内容主旨 的作用
对文章结构 的作用
《再见槐花》:联系全文,探究“槐花”在文中 的意义。
好题狂练A:《很亮的秋天》
赏析语言
赏析语言 四大抓手
1、关注词语
动词、形 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
容词
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
1、关注词语
动词、形 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
容词
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
叠词
(1)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语言感染力;(2)使 语言韵律悦耳,具有音乐美;(3)使句式整齐,具 有形式美;(4)起到突出强调,强化感情的作用
• (2)形成背景音乐,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自身特 点上】
• (3)象征农耕时代,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表 达了作者对淳朴诗意的乡村消逝的怅惘。【主旨情感上】
YOUR BRAND OR YOUR COMPANY
手法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行文手法
主要物象 次要物象
YOUR BRAND OR YOUR COMPANY
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现代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探究农耕文化、 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 (三)坚持“主题辐射”原则,散文阅读的命题无论从哪个角度 设题都与文章主旨密不可分。
高考散文阅读
• 三、考点
• (一)词句含义的理解分析 • (二)形象的感知和概括 • (三)语言的品味和赏析 • (四)主旨的把握与评价 • (五)层次的分析和思路的理解 • (六)表现技巧的理解和赏析
赏析画线词语
• 本指液体变成固体【本义】, • 文中指邻人的手停在半空不动的状态【语境义】。 • 形容邻人想要抚摸小狗的手落空,形象地表现出邻 人反被小狗愚弄的诧异与尴尬。【表达效果】
理解句子的含义
• 1、从关键词语入手 • 2、从语段、相邻句子入手 • 3、从特殊位置入手 • 4、从修辞入手 • 5、从主旨入手
文言
方言、俗 通俗易懂、亲切自然,具有生活气息/地域特色
语、口语
2010年山东高考题《骆驼祥子》节选
•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 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 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 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 摆弄。
YOUR BRAND OR YOUR COMPANY
形象 二、形象(物象)作用 主要物象 次要物象
主要形象
内容主旨作用
文章结构作用
线索、照应、推动……
《我们失去了和自然交流的语言》:文章写梭 梭树的作用?
• (1)梭梭树是全文的线索,文章起于梭梭树,终于梭梭 树,由梭梭树产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联想和对比。【结 构上】
1、关注词语
动词、形 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
容词
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
叠词
(1)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语言感染力;(2)使 语言韵律悦耳,具有音乐美;(3)使句式整齐,具 有形式美;(4)起到突出强调,强化感情的作用
反复
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情感,增强抒情性和感染力
1、关注词语
具体事件
身份、外貌、神态、动 作、语言、心理、性格
事物形象
外部特点:形态、声 音、色彩、气味
内部特点:象征意 义、精神品质
蕴含的思想情感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 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 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 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 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 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 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 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 与仙境的使者。
• 不错,许多世贸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 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 地方瞭望,但那无形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
• (2015年广东高考题)
•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 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如果你跟随 了,他会露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 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已它为荣。
• (1)槐花是全文的线索【结构上,贯穿全文】 • (2)写槐花就是写母亲,槐花象征了母亲平凡、朴实却高大
的形象【对主要形象的作用】 • (3)槐花寄予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及母亲的深情回忆【对内容
主旨的作用】
《牛铃叮当》: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 效果?
• (1)呼应题目,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 【结构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