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机能学实验报告讨论(3篇)

机能学实验报告讨论(3篇)

一、实验背景机能学实验是医学领域基础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体或动物器官、组织、细胞等生物材料的机能特性进行研究,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探究某种药物对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的作用,以及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理化环境改变对其舒缩活动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观察温度、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的作用;2. 观察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分析理化环境改变对其舒缩活动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家兔,体重约2kg;2. 实验材料:小肠平滑肌、台氏液、温度计、烧杯、螺丝夹、三维调节器、0.01%去甲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1mol/L NaOH溶液、lmol/L HCl溶液、2%CaCl2溶液等;3. 实验步骤:(1)家兔麻醉后,迅速取出小肠,置于台氏液中;(2)将小肠平滑肌置于张力换能器上,记录其基础张力;(3)分别给予温度、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观察小肠平滑肌张力的变化;(4)改变小肠平滑肌所处的理化环境(如温度、pH值等),观察其舒缩活动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小肠平滑肌张力逐渐降低,直至达到最适温度时张力达到最低点;随着温度的降低,小肠平滑肌张力逐渐升高;2. 乙酰胆碱:给予乙酰胆碱后,小肠平滑肌张力明显降低;3. 肾上腺素:给予肾上腺素后,小肠平滑肌张力无明显变化;4. 理化环境:改变小肠平滑肌所处的理化环境,对其舒缩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1. 本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小肠平滑肌张力具有显著影响。

高温使小肠平滑肌张力降低,低温使小肠平滑肌张力升高,这与生理学理论相符。

这可能是因为温度影响了平滑肌细胞的代谢活动,进而影响其舒缩功能;2. 乙酰胆碱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的M受体,从而降低小肠平滑肌张力。

这与临床应用中乙酰胆碱用于治疗胃肠平滑肌痉挛等疾病的原理一致;3. 肾上腺素对小肠平滑肌张力无明显影响,可能与肾上腺素对不同平滑肌细胞的受体选择性有关;4. 改变小肠平滑肌所处的理化环境,对其舒缩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机能学实验报告可能(3篇)

机能学实验报告可能(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传导特性观察实验目的:1. 了解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2. 观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3. 掌握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传导特性的实验方法。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机能学实验室实验对象:家兔心脏实验器材:1.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2. 心脏切片机3. 恒温浴槽4. 滑动电极5. 滤纸6. 电极7. 持针器8. 指尖镊9. 刀片10. 移液器11. 滴管12. 药品:氯化钾、氯化钠、葡萄糖、任氏液等实验步骤:1. 心脏取材:将家兔麻醉后,迅速打开胸腔,取出心脏。

2. 心脏切片:将心脏置于冰冷的任氏液中,用心脏切片机将心脏切成薄片。

3. 制备标本:将心脏薄片放置于恒温浴槽中,用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将滑动电极放置于标本上。

4. 记录动作电位:打开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调整电极位置,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5. 改变条件:在记录动作电位的过程中,逐步改变标本的温度、离子浓度等条件,观察动作电位的变化。

6.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及传导特性。

实验结果:1. 正常条件下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在正常条件下,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呈尖峰状,具有快速上升和下降的特点。

2. 温度变化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上升速度和幅度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上升速度和幅度逐渐减小。

3. 离子浓度变化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随着钠离子浓度的升高,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上升速度和幅度逐渐增大;随着钾离子浓度的升高,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上升速度和幅度逐渐减小。

4. 传导特性: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在心肌组织中呈单向传导,且传导速度较快。

讨论:1.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主要由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引起。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较低,导致钾离子外流,细胞膜内负电位。

机能实验报告缺氧

机能实验报告缺氧

一、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病因导致小鼠缺氧的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 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 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以了解缺氧的分类、机制和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小白鼠4只,体重20-25g。

2. 实验仪器: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3. 实验试剂:5%亚硝酸钠溶液、1%美兰溶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乏氧性缺氧实验(1)取小鼠4只,编号为甲、乙、丙、丁。

(2)将甲、乙、丙鼠放入缺氧瓶中,瓶内加入5g钠石灰,密封瓶口。

(3)记录各组小鼠死亡时间,计算耗氧率。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1)取小鼠1只,编号为戊。

(2)将戊鼠放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的广口瓶中,密封瓶口。

(3)记录戊鼠死亡时间。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1)取小鼠1只,编号为己。

(2)将己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溶液0.5ml。

(3)记录己鼠死亡时间。

4. 观察血液颜色变化(1)取小鼠尸体部分肝叶,观察颜色变化。

(2)将肝叶放入1%美兰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1. 乏氧性缺氧实验甲鼠:存活时间90min,耗氧率20%。

乙鼠:存活时间80min,耗氧率18%。

丙鼠:存活时间75min,耗氧率16%。

丁鼠:存活时间70min,耗氧率14%。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戊鼠:存活时间60min。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己鼠:存活时间45min。

4. 血液颜色变化观察甲、乙、丙、丁鼠肝叶颜色无明显变化。

戊鼠肝叶呈灰白色。

己鼠肝叶呈淡红色。

六、实验分析1. 乏氧性缺氧实验结果表明,缺氧对小鼠的存活时间有显著影响,存活时间与耗氧率呈负相关。

机能实验报告分析讨论(3篇)

机能实验报告分析讨论(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与原理本次机能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了解和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实验原理基于生理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实验数据,揭示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白鼠(2)实验仪器:生理信号记录仪、手术显微镜、实验台、剪刀、镊子、针头等(3)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若干只。

(2)实验步骤:1. 实验组:给予特定药物刺激,观察生理指标变化。

2. 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刺激,仅进行基础生理指标观察。

3.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

三、实验结果1. 实验组结果(1)肾上腺素组:给予肾上腺素后,实验动物心率明显加快,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

(2)乙酰胆碱组:给予乙酰胆碱后,实验动物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呼吸频率减慢。

2. 对照组结果(1)肾上腺素组:实验动物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基本稳定。

(2)乙酰胆碱组:实验动物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基本稳定。

四、分析与讨论1. 肾上腺素的作用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具有强烈的生理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肾上腺素可以显著提高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提示其在调节人体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乙酰胆碱的作用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

实验结果显示,乙酰胆碱可以降低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提示其在调节人体副交感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本实验通过随机分组、对照实验等方法,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五、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肾上腺素可以提高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而乙酰胆碱则具有相反的作用。

这为临床应用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展望进一步研究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人体生理调节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人体生理活动的奥秘,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机能兔子实验报告(3篇)

机能兔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兔子生理机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观察并分析兔子的心脏、肺脏、肝脏等主要器官的生理活动。

3. 掌握兔子生理机能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兔子作为一种实验动物,其生理机能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通过兔子生理机能实验,可以了解兔子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为医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兔子(体重2-2.5kg)3只。

2. 实验器材:手术器械、解剖显微镜、生理盐水、肝素、乌拉坦、注射器、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动脉夹、玻璃分针、止血钳、皮钳、绳子、毛剪、镊子等。

3. 实验试剂:20%的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复方氯化铵、谷氨酸钠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家兔称重,并注射20%的乌拉坦进行麻醉。

2. 家兔固定在解剖台上,备皮,消毒。

3. 暴露气管,插管,连接记录系统。

4. 暴露心脏,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记录心率、血压等指标。

5. 暴露肺脏,观察肺脏的结构和功能,记录呼吸频率、潮气量等指标。

6. 暴露肝脏,观察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记录肝功能指标。

7. 暴露十二指肠,基底部荷包缝合,十二指肠插管(朝向肠腔)。

8. 观察家兔正常生理指标,停止吸入麻醉。

9. 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甲组:注射复方氯化铵,观察肝性脑病的发生。

- 乙组:注射复方氯化铵,同时耳缘静脉给予谷氨酸钠进行治疗。

- 丙组:不结扎肝脏,观察肝性脑病的发生。

10. 动态观察家兔各项指标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兔子心脏呈椭圆形,分为四个腔室,即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心脏跳动时,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从而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

实验中观察到兔子心率约为每分钟120-150次,血压约为100-150mmHg。

2. 肺脏:兔子肺脏呈粉红色,分为左右两个肺叶。

肺脏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实验中观察到兔子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30-40次,潮气量约为50-60ml。

机能实验实验报告范文

机能实验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名称:肺水肿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肺水肿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2. 掌握肺水肿的实验模型建立方法;3. 熟悉肺水肿的观察指标和评估方法;4. 分析肺水肿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三、实验原理:肺水肿是指肺部血管内液体渗漏至肺泡和肺间质,导致肺组织肿胀、通气功能受损的一种病理状态。

肺水肿的实验模型建立通常采用注射高渗葡萄糖、抗利尿激素或肾上腺素等方法,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水肿。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3kg);2. 实验药品:高渗葡萄糖、抗利尿激素、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肝素;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注射器、手术器械、肺水肿检测仪、显微镜、肺水肿评分表等。

五、实验步骤:1. 将家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高渗葡萄糖组、肾上腺素组;2.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3. 高渗葡萄糖组:向家兔耳缘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溶液,剂量为5g/kg;4. 肾上腺素组:向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溶液,剂量为0.5mg/kg;5. 注射后,观察家兔呼吸、活动、皮肤颜色等变化;6. 分别于注射后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对家兔进行肺水肿评分,记录数据;7. 将家兔处死,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

六、实验结果:1. 对照组:家兔呼吸平稳,活动正常,皮肤颜色正常;2. 高渗葡萄糖组:注射后1小时,家兔出现呼吸急促、活动减少、皮肤苍白等症状;2小时后,肺水肿评分明显升高;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肺水肿评分持续升高;3. 肾上腺素组:注射后1小时,家兔出现呼吸急促、活动减少、皮肤苍白等症状;2小时后,肺水肿评分明显升高;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肺水肿评分持续升高;4. 病理学观察:高渗葡萄糖组和肾上腺素组肺组织出现明显水肿、充血、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七、实验讨论:1. 高渗葡萄糖和肾上腺素均可引起家兔肺水肿,表现为呼吸急促、活动减少、皮肤苍白等症状;2. 肺水肿评分结果表明,高渗葡萄糖和肾上腺素组肺水肿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加重;3. 病理学观察结果证实,高渗葡萄糖和肾上腺素均导致肺组织水肿、充血、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4. 肺水肿的治疗方法包括:纠正低氧血症、维持血压、减轻肺水肿、改善心功能等。

人体机能实验报告模板(3篇)

人体机能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基本信息1. 实验名称:[请填写实验名称]2. 实验日期:[请填写实验日期]3. 实验地点:[请填写实验地点]4. 实验者:[请填写实验者姓名]5. 实验指导教师:[请填写指导教师姓名]6. 实验目的:[请填写实验目的]7. 实验原理:[请填写实验原理]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请填写实验材料]2. 实验仪器:- [请填写实验仪器]- [请填写仪器型号及规格]三、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 [请填写实验对象,如:健康志愿者、动物等]- [请填写对象数量及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2. 实验方法:- [请详细描述实验方法,包括实验步骤、操作流程等] - [请说明实验中使用的具体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 [请将实验中获得的原始数据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呈现]- [请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2. 实验结果:- [请根据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结果,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变化等]- [请结合实验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五、讨论1. 实验结果的意义:- [请阐述实验结果对相关领域的意义和价值]2.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请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3. 与已有研究的比较:- [请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六、结论1. 实验结论:- [请总结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2. 实验局限:- [请分析实验的局限性,如:样本量、实验条件等]七、参考文献[请按照学术规范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文献]八、附录[如有需要,请在此处添加实验过程中的照片、视频等材料]九、致谢[如有需要,请在此处添加对实验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个人或机构的致谢]请注意: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报告内容需根据实际实验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2篇一、实验名称[请在此处填写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请在此处填写实验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三、实验原理[请在此处简要阐述实验的原理,包括相关生理学、生物化学或医学知识]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请填写实验动物种类及数量]2. 实验器材:[请填写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如心电图机、显微镜、离心机等]3. 实验试剂:[请填写实验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如生理盐水、缓冲液、药物等]4. 实验工具:[请填写实验所使用的工具,如剪刀、镊子、针筒等]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动物准备:[请详细描述实验动物的处理过程,如麻醉、固定等]2. 实验操作:[请按照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操作过程,包括实验操作的时间、顺序、注意事项等]3. 数据采集:[请描述实验数据的采集方法,如测量、记录等]六、实验结果[请在此处展示实验结果,包括实验数据和图表。

机能实验设计实验报告

机能实验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神经递质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目的:1. 了解神经递质在神经肌肉传递中的作用。

2. 观察不同神经递质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3. 分析神经递质对骨骼肌收缩的调节机制。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器材:肌电图机、肌夹、生理盐水、乙酰胆碱(ACh)、肾上腺素(Ad)、氯化钙(CaCl2)、硫酸镁(MgSO4)、显微镜、培养皿等。

实验方法:1. 将家兔固定于实验台上,使用肌电图机记录其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2. 将家兔的肌肉组织取出,制成肌条,置于培养皿中。

3. 将乙酰胆碱(ACh)、肾上腺素(Ad)、氯化钙(CaCl2)、硫酸镁(MgSO4)分别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4. 将不同浓度的神经递质分别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5. 使用显微镜观察肌纤维的收缩情况。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动物,将家兔固定于实验台上。

2. 使用肌电图机记录家兔骨骼肌的基线收缩情况。

3. 将家兔的肌肉组织取出,制成肌条,置于培养皿中。

4. 将乙酰胆碱(ACh)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5. 将肾上腺素(Ad)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6. 将氯化钙(CaCl2)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7. 将硫酸镁(MgSO4)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8. 将不同浓度的神经递质分别滴加到肌条上,观察并记录骨骼肌的收缩情况。

9. 使用显微镜观察肌纤维的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1. 乙酰胆碱(ACh)滴加到肌条上后,骨骼肌出现明显的收缩。

2. 肾上腺素(Ad)滴加到肌条上后,骨骼肌出现收缩,但收缩幅度小于ACh。

3. 氯化钙(CaCl2)滴加到肌条上后,骨骼肌出现收缩,但收缩幅度小于ACh。

4. 硫酸镁(MgSO4)滴加到肌条上后,骨骼肌出现舒张。

5. 不同浓度的神经递质对骨骼肌的收缩影响不同,随着浓度的增加,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实验分析:1. 乙酰胆碱(ACh)是神经递质,可引起骨骼肌收缩,说明神经递质在神经肌肉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
日期:2016年5月17日
一、目的
1,了解心电测量的原理,并学会用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人体的心电图。

2,学习正常心电图中各波的命名与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

二、动物和器材
1,动物:人。

2,器材:视野计、视标、视野测定表;血压计、听诊器;
心电图机、检测专用床、消毒用纱布等。

3,药品: 75%酒精等。

三、方法和步骤
1、受试者安静、舒适地平卧在检查
床上,肌肉放松,电极紧贴皮肤
2、用酒精清洁安放电极部位的皮肤
3、放置电极
1,本实验所记录的三种肢体导联方式的心电图及改变参数的肢体Ⅱ导联心电图,在文后所附的实验记录中单独列出。

2,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的参数对采集的信息能起到较大的影响。

3 ,通过对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进行参数调节,可以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4,通过调节,获得的心电图能明显分辨出心电图中的P 波、QRS波群、T波。

5,不同的导联方式获得的心电图具有不同的特征。

五、讨论
1,人体是个容积导体,心脏兴奋时产生的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容积导体传导到体表。

如在体表按一定的
引导方法,可将心脏电位变化记录下来,即心电图。


5,
心率=60/(R—R)=60/1.4=43次/min
P段时间0.08s,R段时间0.04s,S段时间0.08s,T段时间0.28s,P-R段时间0.12s,Q-T段时间0.48s,S-T段时间0.08s
6,,
P段时间0.08s,R段时间0.04s,S段时间0.04s,T段时间0.36s,P-R段时间0.12s,Q-T段时间0.24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