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不良反应处置

合集下载

献血不良反应处置

献血不良反应处置

从最近个案我了解到,尤其是入职时间不长的从业人员所表现的冷漠处理方式,说 明我们的管理机构一直是这么培训员工的,我无意指责基层机构,因为,症结在管理机构 ,我在2013年深圳及2014年青岛召开的两届全国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研讨会上都郑重提过 ,希望重视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未见到改进。或许是我人微言轻,今天,我再次提出这个 问题,是希望得到相关上级部门的重视,我只是一名志愿者,服务在无偿献血一线,我了 解,理解这个群体,所以非常心疼他们,他们在那一刻是孤立无助的,他们需要帮助和心 理抚慰。
我在网上也搜索到一些关于献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文章,大多为从业机构或从业人员所 写,都有详细的数据及理论分析,但是千篇一律的都是在说如何提高采血技术,关注环境 ,人为因素等等,没有一例提示应该对捐血者进行及时心理干预及心理抚慰。
这个心理抚慰过程,有一分钟就可以了。然而,它却至关重要!
我再次强烈呼吁管理机构,将对在献血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捐血者进行及时心理干预( 心理抚慰)的要求,列入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让捐血者在献血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各 方面的温暖,得到更人性化的服务。
关于捐血者在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时 志愿者协助处理方法的探讨
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
我从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已经9年,在服务中不乏遇到捐血者在献 血后晕厥(即不良反应),一般的处理是医务人员将其放躺下将脚垫高后 离去。这是普遍的处理方法。我查了一些各地资料,都是只有按上述处理 的提示。而当我对晕厥者进行心理抚慰时,一些从业人员甚至高声喝止: “不要与他说话!”
休息10分钟后我送她出来,其他3个人兴奋的连呼:过了!过了 !我知道,她们说的就是心里的坎过了,围着我问,阿姨,你跟她 说了什么?我们看到她一直在笑。我笑道:你们问她吧,呵呵……
案例8、

12.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操作规程

12.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操作规程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操作规程1 目的通过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规范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操作,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

3 献血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准备采血车上应设置休息区为献血者提供献血不良反应处理场所及保护献血者隐私,由专人处置献血不良反应并全程监护,防止献血者发生意外伤害。

准备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急救药品清单上包括葡萄糖口服液、生理盐水、敷贴、棉签、0.5%碘伏。

急救药品要求每周定期检查,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4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4.1 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使其懂得献血常识,减轻献血者的顾虑。

创造安静、舒适的献血环境,采血人员用鼓励性语言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解释工作,给献血者以心理安慰,教会他们放松的技巧。

4.2 严格进行献血前的征询及体格检查,对于近期睡眠不足,空腹的献血者,应嘱咐其先进食,并保持充足睡眠后再献血;对于以往有晕血症及发生过献血反应的献血者,应进行细心的心理疏导,保持心情放松,减轻心理压力。

4.3 采血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穿刺准确,动作轻柔,使静脉穿刺一针率达到100%,减少因反复穿刺而造成或增加献血者的紧张害怕心理,减少局部疼痛和采血中的血流不畅等现象。

5 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5.1 急救药品及材料:葡萄糖口服液、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消毒棉签、0.5%碘伏、氧气袋、开水、一次性口杯、一次性吸氧管、生活垃圾桶。

5.2 献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及处理5.2.1 穿刺不佳造成局部血肿的处理措施为:停止采血,拔出针头,用敷料紧压穿刺点,让献血者将手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

穿刺造成的血肿应持续按压至少15 分钟,嘱咐献血者24小时内应局部冷敷,24小时后改为局部热敷。

5.2.2 轻度献血不良反应5.2.2.1 主要症状:表现为血管迷走神经症状,仍有知觉。

包括紧张焦虑、呼吸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并伴有轻度出汗、眩晕或连续的哈欠、恶心呕吐。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行动,但在献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了解和掌握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对于维护献血者的健康和提高献血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献血不良反应是指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出现的身体不适或异常反应,可以分为早期不良反应和晚期不良反应两类。

早期不良反应通常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的几小时内发生,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出汗、面色苍白、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

晚期不良反应通常在献血后的几小时到几天内发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升高、关节疼痛、呼吸困难、皮疹等症状。

导致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多个方面:1. 焦虑和紧张情绪:献血过程对于有些献血者来说是一种紧张和焦虑的体验,这种情绪反应容易导致心情烦躁、血压升高等不适反应。

2. 体位改变:献血过程中可能要求献血者改变体位,如卧位或坐位,体位改变可能会导致血液瞬时供应不足,引起早期不良反应。

3. 针刺操作不当:针刺操作不当可能引起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导致出血、疼痛和局部血肿等不良反应。

4. 流量过快或血袋空气过多:献血过程中,流量过快或血袋中进入空气过多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5. 体液和电解质紊乱:献血后,机体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可能发生变化,如血容量减少、血浆蛋白含量下降等,导致晚期不良反应。

为了预防和处理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献血前的准备工作: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检,了解其健康状况和可能的风险因素,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糖等特殊情况的献血者应慎重考虑是否适合献血。

2.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献血者了解献血的过程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增强其心理准备,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的影响。

3. 适当的体位选择:根据献血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献血,避免体位改变过快或过大。

4. 针刺操作的标准化:对于献血者的针刺操作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者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献血是一种伟大的行为,可以帮助拯救生命。

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献血者的个体差异、献血时的操作不当以及其他不可预测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不良反应可能与献血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有些人天生比较脆弱,他们的免疫系统可能对献血产生不良反应。

一些献血者可能有其他潜在健康问题,例如低血压、贫血等,这些都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为了预防不良反应,基本的献血资格筛查非常重要,包括问卷调查、身体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测,以确保献血者的身体状况适宜献血。

献血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过度抽取血液、快速献血、使用不合适的针头等都可能导致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进行献血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确保献血过程安全可靠。

提醒献血者要保持良好状态,在献血前注意充足休息、饮食均衡,以提高身体适应献血的能力。

其他不可预测因素也可能引起献血不良反应。

突然的恶劣天气、环境变化、心理压力等都可能对献血者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献血机构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维护良好的环境、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帮助献血者应对外界不可控因素。

当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需要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应立即停止献血过程,确保献血者的安全。

然后,对于不同的不良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对于头晕、乏力等普遍不适,可以让献血者躺下休息,提供恰当的饮食和补液,适当进行冰敷等。

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休克等,医务人员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引导献血者就医。

为了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献血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系统。

这包括制定献血操作规范、培训并合格的医务人员、定期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等。

献血机构应建立紧急救援措施,如备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开展培训使医务人员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通过合理的筛查、操作规范以及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保障献血者的安全和健康。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SOP)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SOP)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SOP)第一篇: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SOP)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SOP)1.目的: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时、有效,使献血者满意。

2.范围:采血过程中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3.职责:3.1献血服务科主任负责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的管理工作。

3.2采血点的体检医师和护士共同负责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4.程序4.1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4.1.1大力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心情比较紧张的首次献血者,采血前应给其讲解献血常识,使其清楚献血不会影响健康,只会对身体有益;采血时可讲一些轻松的话,分散其注意力,让无偿献血者不再对献血产生畏惧心理;优化和改善献血环境,如装备电视机、音响等设备,尽可能使献血环境舒适、优美,相互交谈中,尤其在采血过程的对话中,态度一定要和蔼可亲,语气一定要轻松自如,这些都可减轻献血人员的紧张情绪。

4.1.2全面评估献血者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让献血者作好采血前的准备,并做到空腹、过度疲劳、睡眠不佳者不采,空腹献血:先让其喝些糖水,或吃些可马上提高血糖的素食,然后献血。

对过度疲劳或夜间睡眠差者要休息好后再献血4.1.3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减少采血中的不顺利现象,另外要仔细观察,早期发现献血者的各种献血反应的先兆,进行早期处理,以减少严重献血反应的发生。

4.2献血反应指征和分度:(a)轻度反应:心慌、面色苍白伴轻度出汗、头晕目眩等;(b)中度反应;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气促、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c)重度反应:晕厥、惊厥伴抽搐、大小便失禁、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等。

4.3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4.3.1停止采血。

4.3.2让献血者平卧,解开领部纽扣,使献血者保持呼吸通畅。

4.3.3让献血者多饮水。

4.3.4重症献血不良反应采取应急措施,若仍然不能缓解症状,及时与单位联系,大夫陪同就近送医院急救.。

献血之后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献血之后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献血之后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献血,其实献血是有很多的好处。

你知道献血之后出现不良反应该怎么处理。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1.晕厥:献血不良反应中最为常见,属迷走神经血管性晕厥,主要症状为头昏、虚弱、出汗、恶心、面色苍白,较重者意识丧失、惊厥及大小便失禁。

检查可见皮肤发凉,血压下降,脉率减慢至难以触及。

遇到这些症状应立即使献血者平卧、抬高双腿、头低位、松开衣领及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可用手指掐人中穴或合谷穴,必要时也可给吸入芳香氨醑,但要适度。

2.恶心、呕吐:是一种偶见的反应,通常稍加休息即可恢复。

让献血者平卧、头侧位,提供一个适当的容器及一杯漱口水,指导献血者进行慢而深的呼吸。

若仍有呕吐,可用些镇静药或针灸治疗。

3.肌肉痉挛或抽搐:这种情况很少见,多由于献血者精神过度紧张而引起换气过度所致。

表现为一个或几个肢体有短促的、微弱的抽动,也可为手或面部微弱的肌肉抽动或强直性痉挛。

出现此症状,嘱献血者安静,戴面罩呼吸,一般可很快恢复正常,必要时对症治疗。

4.局部不良反应:①由于穿刺不佳造成血肿,这是最常见的局部不良反应。

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采血,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或纱布块紧压穿刺孔,让献血者将手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持续几分钟,以利减少血肿块。

②由于消毒不严格或化学物质等原因引起局部感染、蜂窝组织炎、静脉炎、淋巴管炎等。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早期可行热敷或根据各种不同病变采取相应处理。

5.其它:心功能絮乱、惊厥、既往疾病的复发或加重,这些情况极其罕见。

另外,还应注意短时间内反复多次献血可导致失血性贫血。

采血时应安排有急救知识的医护人员在场。

献血的过程途径公民可以参加由单位(包括街道、乡村、学校)组织的献血;也可自行到辖区献血办公室登记献血或者自行到血站或流动采血车上献血,公民在献血前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如实填写健康咨询表。

步骤1.献血登记:请携带本人身份证、社保卡、或军官证、士兵证、护照、驾驶执照等有效身份证件,这些证件有一定要求:有本人照片和身份证号码的2.进行体检:为保证血液的质量,检验是否有血液传染类疾病或者遗传性疾病,还有就是要确定你的血型,并为了献血者的身体考虑,必须进行体检。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作者:周兰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03期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行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大多数人在初次去献血时总会考虑到是否会出现献血反应,总担心献血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献血反应并不是所有人献血后都会出现,这与献血者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献血后的护理有较大的关联。

那么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献血反应,献血后出现身体不适又该怎样护理呢?尽管在献血前,医护人员会仔细询问献血者的身体状态和一些具体献血事项,判断献血者的身体素质是否满足献血的要求,但难免会有一部分平常身体素质良好的人员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头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和胸闷心慌以及出冷汗等献血反应。

由于出现献血反应大多与献血者自身的生理、心理和采血环境以及操作技术等因素相关,因此也将献血反应视为由献血者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护士、医生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通常情况下,根据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症状及严重程度将献血反应分为三类。

1.轻度反应。

轻度献血反应指的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一般稍做休息或补充葡萄糖以后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恢复。

2.中度反应。

中度献血反应的献血者不仅会出现面色苍白和头晕目眩等轻度症状,还会产生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及皮肤湿冷等症状。

3.重度反应。

重度献血反应除了上述的献血反应症状以外,部分患者还伴有晕厥、血压降低、甚至休克等症状。

一、局部不良反应的处理对献血后出现身体局部不适的献血者,在处理时如果是由于穿刺不成功或者血流速度减慢产生的反应,医护人员要重新穿刺或者调整针尖的位置。

献血后出现血肿的献血者应该先进行冷敷,24小时以后再用热毛巾热敷。

如果在献血过程中误穿动脉要立即停止采血,在献血者穿刺部位使用无菌棉球覆盖并且用手指压住无菌棉球,十分钟以后再扎上止血带,要求止血带的松紧度要根据患者穿刺部是否出血调整。

献血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

献血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

三、急救药品和用具
献血反应很少发生,即使发生,一般经过休息或对症处理后 可以很快恢复,但也有极少数不良反应需进行必要的紧急处 理,所以采血单位应备用一些急救药品和用具。 1、药品:(1)白糖;(2)25~50%葡萄糖液;10%葡萄 糖酸钙液;(3)生理盐水;(4)低分子右旋糖酐;(5)芳 香氨酯类;(6)晕海宁及其他镇静剂;(7)硝酸酯制剂; (8)注射用阿托品、肾上腺素;(9)呼吸中枢兴奋剂。 2、用具:(1)呕吐盘;(2)毛巾;(3)各型消毒针头 、注射器;(4)输液器材;(5)针炙针;(6)氧气袋或氧 气瓶、面罩;(7)用纱布包好的舌压板;
献血者反复出现呕吐时,可用些镇静剂针灸治 疗。 (5)心功能紊乱或呼吸困难:对发生心功
(1)脑栓塞:可由空气栓塞或微血栓引起。 (2)既往有反复晕倒病史,或有肝、肾、心功能障碍 史的献血者,献血后易导致复发或加重。 (3)不按规定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大量献血,可造成 失血性贫血。 上述各并发症一旦发生应及时送医院抢救和治疗。
3、采血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态度的因素 工作人员 服务态度生硬、不够热情、穿刺针头不锐利等原因





使献血者情绪受到影响,对医务人员失去信心 。此外,局部疼痛刺激加重也有可能造成恶性 刺激,因此,增加紧张和恐惧心理。 4、连锁反应 看到他人献血或发生不良反应时 ,加重其疑虑和恐惧情绪。 5、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饥饿、低血糖(常 见于冬、春季)和拥挤等易使献血者处于疲
(8)灭菌的静脉切开器械;(9)饮水杯、吸管; (10)无菌纱布、棉球和胶布;(11)血压计、听诊 器、体温计。




劳状态,尤其下午献血,长时间等候引起心情 烦躁。 6、因询问病史不详、查体不严而漏诊的疾病 ,在献血后易导致诱发或复发。 7、因于多次穿刺、局部消毒不严、献血后保 护或压迫穿刺孔不当,引起局部不良反应。 8、器械消毒不严引起感染或传染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是在第一时间告诉他们这是暂时的,不要害怕,情况 正在好转,并正在恢复正常……
献血晕厥的原因及状态形形色色,处理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下面介绍几个案例和我的做法:
案例1、
几年前,我在电信公司组织集体献血服务的时候,遇到的一 位中年男性捐血者,在献血前我已经观察到他很紧张,我有意跟 他聊天欲缓解他的情绪,但是为时已晚,他即将献血,摆摆手示 意不想说话,于是我就特别留意他的反应,献血后他就坐在旁边 休息,但是低着头,我观察不太正常,刚刚走到未及开口他身体 一歪便倒了,我马上扶他躺下,此时他脸色苍白,伴有虚汗,我 立即为他擦汗及心理抚慰,缓解后他不好意思说:他十年前初次 献血发生昏厥,心里一直有阴影,十年后他鼓足勇气再次献血, 没想到依然昏厥!
案例5、
这次是位第一次捐献成分血的中年男士,我从开始到 结束都陪护了他,给他解释了整个过程,一切正常。结束 后他在休息区喝饮料吃饼干。大概过了将近30分钟,我突 然发现他躺在椅子上,脸色苍白,一头虚汗,我赶紧过去 给他擦汗,观察他的脸色恢复正常后便问他:怎么啦?他 指手臂献血后扎的绷带紧张的说:“肿了!” 我笑了,告 诉他,肿的部位其实是蓝色绷带下垫有一个棉球,目的是 压迫止血。他误认为肿了,想象血液会噴出来,心慌得虚 脱了。经说明后他也笑了,承认是被吓坏了,于是便坐起 来,不料,几分钟后,他又躺了下来,无奈告诉我,以后 不献成分血了……这是被严重吓到的例子。
• 针对在日常献血中此类情况时有发生, 我制定了一个应急预案:
• 1.及时,(第一时间来到晕厥者的身边) 2.态度,(温柔,轻松)
• 3.方式,(为其擦汗,进行心理抚慰)
具体做法是:当发现有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时,我立 即来到他/她身边,首先,帮他们擦去额头的虚汗,(昏厥者通 常会伴有大量虚汗)如果上衣第一颗扣子太紧的话可为他们松 开,其次,我会尽量用轻柔的话语跟他们说:这是在献血中身 体发生的应急反应,大概只有十几秒钟,不要害怕,几分钟后 就好了。你现在正在恢复之中……你的脸色和嘴唇也正在恢复 红润……很快就会恢复正常,放心,不会有任何后遗症,别害 怕,也别着急,先放松休息一下……(如果气温低的话会拿被 子给他们盖)。
然而,这位捐血者非常纠结,他可是多年的捐血者了,他排除了休息不好, 空腹……等原因,为什么会发生晕厥?他不断的问我,急切的想知道答案,于是 我问他:这两天有没有心情不好,或者郁闷不太开心,他连忙点头,是有跟家人 闹意见,心情确实很不好。我解释了每个人对负面情绪的承受能力不同,郁闷的 心情不仅会影响休息的质量,精神压力也会让身体发生状况,他基本认可这个原 因,最后,我嘱咐他临走前一定要测量血压,正常后才可以离开,临走他向我表 达了诚心诚意的感谢。
案例7、
我有一次心理抚慰成功的例子,一次,有4位女士来互助献血, 其中3位不合格,唯一合格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孩,她犹豫的告诉我 ,她2006年献血时发生晕厥后产生恐血症,从此后每年单位体检采 血都会晕一分钟,这几年都没敢再献血,然而,看着其他3个人渴 望的眼神,她非常犹豫,我便提出,由我陪护她献血,她同意了, 整个过程,我握着她的手,不断的与她聊天,轻松的开玩笑,使得 她的心情非常放松,不知不觉400毫升采集成功!
我对上述冷漠处理方式抱有异议。
在现实中,献血时发生晕厥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轻 者躺下时已经清醒,重者会短暂抽搐,但此时捐血者普遍清醒并处于一种 恐惧的状态,他们不清楚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有人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死 掉!这种紧张的心理会加重他们的身体反映,延长他们的不适过程。处理 不当的话,阴影将伴随他们终身。
休息10分钟后我送她出来,其他3个人兴奋的连呼:过了!过了 !我知道,她们说的就是心里的坎过了,围着我问,阿姨,你跟她 说了什么?我们看到她一直在笑。我笑道:你们问她吧,呵呵……
案例6、
2015年3月初,一中年男士献血后晕厥,我看到后马上来到他的身边,为他 擦汗及心理抚慰,但是两次被从业人员喝斥:“不要跟他说话!” 这次我忍无可 忍,站起来说:“你知道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帮助吗?你了解他的感受吗?你知不 知道他心里的恐惧?”其实我非常清楚他现在迫切想知道的是事发的原因,状况 是否严重?会不会有后遗症?这个时候,这位捐血者开口说话了:阿姨说得对, 我现在确实心里很慌,没底,以为不行了,已经准备打电话叫家属来了。旁边还 有2位等待献血的人士也纷纷表态同意我的做法,这位从业人员才没有再指责我 。
我认为:这是没有进行心理干预的结果。
案例2、
一次在捐血车服务时,我看到有一位身材比较高大的男 生填表时有点紧张,(表现在不愿意交谈)十分钟后我不放 心就上车看看,他已经献完血在休息,我观察他低着头,便 弯腰问:你感觉…..话没说完,他身体往后一仰,我马上抱住 他,但是他由于害怕而全身发抖僵硬(不是抽搐),根本躺 不下来,我抱着他轻轻告诉他:不怕,阿姨在呐,不怕,放 松,放松……他才慢慢的躺了下来,我陪了他几分钟,为他 擦汗及心理抚慰,直至他恢复平静,毕竟他还是个孩子。
关于捐血者在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时 志愿者协助处理方法的探讨
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
我从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已经9年,在服务中不乏遇到捐血者在献 血后晕厥(即不良反应),一般的处理是医务人员将其放躺下将脚垫高后 离去。这是普遍的处理方法。我查了一些各地资料,都是只有按上述处理 的提示。而当我对晕厥者进行心理抚慰时,一些从业人员甚至高声喝止: “不要与他说话!”

案例3、
有一次,中年四姐妹相约献血,其中二姐发生 晕厥,她比较胖,非常紧张,眼睛紧闭,满头虚 汗,我一边为她擦汗一边进行抚慰,她告诉我, 昨晚打牌到凌晨四点钟,今早7点钟就被叫起来献 血,因为每次都是四姐妹一起,不好意思不来。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案例4、
一对恋人献血,女孩子有两年的献血经历,这次是动 员男朋友献血,我为他们拍照留念,女孩子先献完血在 休息,男友献血不太顺利,来了三位医务人员帮忙,她 不放心就站起来观察并与我聊天。忽然,我发现跟她说 话没有回应,回头一看,她脸色不对,身体晃了一下, 我立即抱住她,扶她躺下,情况并不严重,大概是心痛 男友而导致的,结果是给了男友一个表现爱心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