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中央研究院创新战略与运行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1 产学研协同创新概述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创新主体和要素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升级。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的产业界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形成和发展,直至协同创新概念正式提出后助力其升级为产学研协同创新。

2011 年4 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大会上讲话提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 这是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明确要求。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并不矛盾,而是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延伸发展,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反映了当今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新趋势。

通过高校与其他相关单位比如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组织、金融机构以及有影响力学术组织的交流、结盟或联合,构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科技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最终实现国家科技实力提升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都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协同创新要求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实现跨一级学科和研究机构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打破传统科研组织之间的壁垒,反映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实现横向联合发展的趋势。

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动态性、多元化、融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世界上各个科技强国的普遍重视,并逐渐向跨学科和区域化、国际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各级各类的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涌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进入了实质性发展的新阶段。

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产学研合作逐渐起步并缓慢推进,经历了产学研联合、产学研结合阶段后,发展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

与之相对应,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也在不断演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要求,鼓励产学研各方特别是高等学校探索建立新的协同创新模式。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合作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总结6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总结6篇

2020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总结篇四:中国经济挥手告别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的特征表现为:行业投资负增长、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外部环境恶化、成本压力系统性上升,钢铁制造进入长期的微利时代,面临严峻的经营形势。

作为钢铁行业领军企业,宝钢正在思考涅槃之路,企业发展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需求驱动、创新驱动,因此制定了“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三大转型战略推动企业转型。

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落实国家与上海市的政策精神,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积极发挥企业在国家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发展。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宝钢“双创”工作开展情况(一)创新投融资模式有关情况宝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创新转型的方向,“一体”以钢铁产业为主体,“两翼”是精品智慧制造和构建钢铁生态服务体系。

宝钢钢铁主业立足于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精品,同时,宝钢在信息化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并且在国内较早开展云计算、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研究,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目前已经建成上海市最大的IDC中心——“宝之云”。

因此宝钢具备建设精品智慧制造的条件。

未来几年,宝钢将结合国家要求及自身需求编制“智能制造”专项规划,同时选择钢铁制造核心环节——热轧工厂(宝钢股份1580mm热轧产线)作为智能工厂的试点,重点在物流自动化、热轧生产过程微数据感知、多源异构数据实时互联、新一代热轧控制模型等工业大数据先进应用、基于知识自动化技术的生产计划排程、工厂智能仿真可视化、能源介质综合管控与优化等七大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现热轧产线的智能管控、智能预测预警、智能生产计划排程、业务协同多目标智能优化,提升产线制造稳定性和灵活性、降低制造成本。

新型马氏体耐热钢G115的蠕变性能研究

新型马氏体耐热钢G115的蠕变性能研究
Keywords:G115steel;creepproperty;steadystatecreeprate
从目前能源结构来看,我国一次能源仍然以 煤炭为主,因此,提高煤电转化效率、发展清洁煤 发电技术,以及建设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 是实现节能 减 排 目 标 的 关 键[1]。对 于 火 力 发 电 机组来说,提高蒸汽参数可以显著提高机组的热 效率,降低煤耗及温室气体排放[2]。宝钢自 1999 年以来,致力于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钢的研制,至 2013年,以宝钢为代表的国内厂家已具备向主蒸
ZHAIGuoli (ResearchInstitute,BaoshanIron& SteelCo.,Ltd.,Shanghai201999,China)
Abstract:G115isjointdevelopedbyChinaSteelResearchInstituteandBaosteelwhichis appliedin600-650℃ ultrasupercriticalboilertube.UsingG115hotextrudetube,creeptests werecarriedoutunderstress130MPaandtemperaturerespectively625℃,650℃ and675℃.By thecomparisonofcreepcurvesunderdifferenttemperature,thecreepperformanceofG115tubeis moresensitivetotemperature.Thesteadystatecreepratesofcreepspecimenaregreatlyincreased byenhancingthecreeptemperature.Microstructureanalysisofrupturedcreepspecimensunderstress 130MPatemperature650℃ and675℃ havebeencarriedout,thefracturemechanism ofcreep specimenunderthesetwotemperaturearemainlytheappearanceofcreepholesongrainboundary anddecreaseofthemartensitelathdensity.

《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

《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

《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第一篇: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合科技资源完善创新体系促进集团公司做优做强——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隆重召开xx-06-05【摘要】5月30日,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在集团公司科技馆隆重召开。

组建成立中央研究院是集团公司实现“十二五”战略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利于巩固和加强集团公司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发挥集团公司科技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亲临集团出席组建大会,会前黄丹华副主任接见了集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与集团的院士、专家进行了亲切座谈,……5月30日,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在集团公司科技馆隆重召开。

组建成立中央研究院是集团公司实现“十二五”战略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利于巩固和加强集团公司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发挥集团公司科技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亲临集团出席组建大会,会前黄丹华副主任接见了集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与集团的院士、专家进行了亲切座谈,并且参观、考察了实验室,体现了国资委对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国资委监事会武保忠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翁宇庆院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王晓齐副会长,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白英副局长,国家科技部高新司胡世辉副司长,国家国防科工局军品配套司简明副司长,中国金属学会王天义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王崇愚院士、朱静院士,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张海南、樊政炜,国资委规划发展局袁雷锋处长,国资委监事会杨宝钢处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迟京东副秘书长、姜尚清副主任应邀出席大会。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子企业党政负责同志、新组建的钢铁研究总院干部和职工代表近300人参加大会。

宝钢战略分析

宝钢战略分析

宝钢战略分析作者:赵春阳钱峰李思琦一、宝钢战略选择分析:做大还是做稳2007年,宝钢最新的战略目标定位为: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综合竞争力、备受社会尊重的、“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一流的国际公众化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中的优秀企业。

为此,宝钢确立了“一二一”的战略思想。

一条主线:围绕“规模扩张”这一未来发展的主线。

两个转变:从“精品战略”到“精品+规模”战略的转变;从“新建为主”到“兼并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扩张方式的转变。

一个落脚点:大力提升宝钢综合竞争力,引领中国钢铁行业发展。

宝钢设定了如下的具体目标,力争2012年形成8000万吨的产能规模;销售收入达到500亿美元以上,利润总额50亿美元以上;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三强,进入世界500强200名以内。

宝钢设定这样的战略目标,不禁引起了我们两方面的思考:第一,宝钢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建设精品基地为主导的稳健经营策略,这次为何突然向“精品+规模”转变?即宝钢面对“做稳”还是“做大”的战略选择时,为何更倾向于“做大”?第二,宝钢目前只有2000万吨的规模,到2012年实现8000万吨,相当于要在5年内再造3个宝钢,宝钢为什么如此急于扩张?采取这样的激进快速规模扩张战略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1.规模经济驱动钢铁企业的规模经济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钢铁企业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设备的大型化。

随着炼铁、炼钢和轧机设备的大型化,一个企业的经济规模也在扩大。

由于单体设备的不可分割性,任何生产设备和生产活动只有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才能获得效益最大化和费用最低化。

通过规模整合,集中资源,能够实现生产装备的大型化和扩大企业规模;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并减低企业的采购成本、研发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大规模企业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主要是因为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必然会伴随着人才和资金的积累,从而更有条件引进新技术,改进管理体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016年华东地区科技情报成果奖和华东地区科技情报先进工作者公示

2016年华东地区科技情报成果奖和华东地区科技情报先进工作者公示

2016年华东地区科技情报成果奖和华东地区科技情报先进工作者公示
依据国家科技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华东地区科技情报成果奖评审办法》和《华东地区科技情报先进工作者评审办法》等有关规定,经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科技情报机构合作会议评审,拟授予2016年华东地区科技情报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6项,2016年华东地区科技情报先进工作者14位。

现公示(按拼音排序)如下: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先进工作者
为保证评审结果的科学、客观、公正,现由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情报研究院/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情报学会网站等
对以上结果进行社会公示。

公示时间为自即日起10日内。

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异议,须以真实身份向当地省科技情报学会书面提出。

欢迎社会各界对此次评审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华东地区科技情报成果奖评审办公室
华东地区科技情报先进工作者评审办公室
2016年8月22日。

宝钢对标案例

宝钢对标案例

对标找差,我们在行动———各专业室落实对标找差措施信息来源:宝钢新闻中心日期:2011-9-9 9:10:28 点击数:2092机械备件室:在对标活动中,我们一方面全面梳理各项成分指标,研究最优成分配比方案,形成采购标准进行推广;另一方面细化采购价格,使价格核算更为精细、准确。

同时,开展招标采购,优选供应商,对检修作业和安装方式进行优化。

通过一整套“组合拳”的实施,使烧结矿炉篦条采购成本直线下降。

耐材辅料室:我们建立了数学模型,形成适用范围广泛的吨钢耐材成本计算公式,剖析成本改善的空间。

如不锈钢事业部100吨电炉耐材的吨钢耐材成本经对标计算,高于理论最低成本,有较大的挖潜空间。

通用备件室:通用备件室轧辊采购团队通过建立行业交流机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性价比的采购理念,突出寻找直接差距和间接差距,以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化工油脂室:降本是我们今年对标工作的重点,我们一方面与战略供应商探讨新的定价模式,另一方面加大市场寻源和开发供应商的力度,有效控制了采购成本上升。

通用材料室:除了跟同行对标,还能跟谁对标?通用材料室广开门路,在零星物料上走出了一条跟市场对标的路子。

零星物料品种规格杂、市场产品质量差异大、用途广,在采购和管理上有较大难度,但它有一个独特的市场属性,即很多零星物料都是工民两用型的。

针对这个特点,通用材料室对零星物料进行梳理和汇总,筛选整理出800余项材料,组织开展零星物料市场调研比价。

工程材料室:我们通过建立“价格—成本”模型,并将对标工作与全员业绩改善工作结合起来。

针对采购物料主材为大宗商品、通用工程物料等的特点,建立多维标杆体系:不仅跟同行比,还跟公开市场比、跟合作施工单位比、跟钢厂出厂价格比;不仅比显见的采购价格,还比全寿命价值、比采购和管理方式。

逐步推动和完善了螺纹钢、钢板、型钢的策略性采购方式和低压电缆、控制电缆的集批招标采购等采购方式的创新和多样化,今年,已节约工程项目投资1200多万元。

基于PIDAS的厚板轧制工序数字化与应用探索

基于PIDAS的厚板轧制工序数字化与应用探索

2020年第6期宝钢技术21基于PIDAS的厚板轧制工序数字化与应用探索孔伟,王全胜,刘晔(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201999)摘要:计算机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工业过程的数字化路径,促进了流程工业的数字化和数据应用探索。

围绕宝钢股份厚板5m产线PIDAS系统的构建及应用,讨论了轧制工序的数据归一和同步原则,展示了数据系统架构的成果。

介绍了大数据分析方法与质量控制、工艺技术改进、设备应用的结合案例,印证了大数据技术对轧制理论与实际结合和过程质量控制有强大的辅助作用,展示了PIDAS数据系统在轧制工序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轧钢;大数据;应用探索中图分类号:TG334.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0716(2020)06-0021-05doi:10.3969/j.issd.1008-0716.2020.06.004Research on digit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olling process on PIDAS data platformKONG Wei,WANG Quansheng and LIU Ye(Research Institata,Baoshan Iron&Steel Co.,Lta.,Shanghat201999,China)Abstroch:With thc hevelopmeer of informdtiod and commcnications techdolopy,refeceC th ns ICT tlhdoNdy,the digitai path of indcstriai processcs hns beec.1x1、n■Shl.1d partichlas,thc hevelodmeer of big data a nd cNnt computineprovines solutions foe digitization and data anpNcation g thc process mandfacturine1This articic combidcs thc constuiction and dppNcdtiod of PIDAS system Us Baosted5m Hecvy PNtc Proncction Lidc,dischsses thc pridcipN of date dormaliz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o f thc process ig thc mili,shows thc remarVanN achievemeers of thc system pchiahcv.Thc aVicie intronuccs anplication cescs related te thc big date analysis anplication in qualite contvlliiiy,process improvinc and nlipmalt anplication, provincs that big dta has huae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thc combination betweectheoro and prodaciny and process codtrol,shows thc anplication CUcts of PIDAS system in process1Key words:sted rolUna;big dta;reseerch and anplication钢铁行业正面临着由工业制造的信息时代向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智能化时代)的转变[「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钢中央研究院创新战略与运行机制研究对世界产业和科技发展的研究表明,大企业研究院从崛起之日起就已成为世界发明创造的核心机构,成为技术创新、原始创新的主体之一。

它们不仅是新技术的需求者,同时也是新技术的最先捕获者、新技术发展的倡导者、新技术开发的主要出资人和发明者。

《宝钢中央研究院创新战略与运行机制研究》一文,以宝钢中央研究院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其功能定位、创新战略和运行机制,对于相关政府部门和一些大企业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自 1999 年以来,上海宝钢组建创立了中央研究院,旨在主攻未来 3-5 年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谋求创造更多拥有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及其高端产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未来若干年内跻身世界500 强。

课题组剖析了建立以来宝钢中央研究院的创新战略与运行机制,对研究院的功能定位、技术创新战略、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一、明晰的机构定位(一)机构的功能大企业建立研究院,是公司生产规模与产品技术达到较高发展阶段的内在需求与必然趋势。

这种内在需求决定了它的功能职责:(1)必须解决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

大企业只有拥有知识产权,别人难以模仿、并在市场上创造高附加值的专利技术与高端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必须解决企业未来的技术进步。

做好前瞻性研究,攻克未来 3-5 年的超前技术、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3)必须使技术创造价值。

即让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转化为持续性超额利润流。

宝钢中央研究院正是以第一、第二功能职责,明显区别于一般企业的产品开发机构;以第三功能职责,明显区别于大学和社会科研院所,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独特功能与地位。

(二)机构的定位宝钢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年产钢 2000 万吨,销售收入突破 1100亿元,世界钢铁企业排名第五,被国际钢铁权威咨询机构 WSD 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

未来宝钢将成为世界一流的钢铁精品基地和钢铁核心技术开发基地。

宝钢中央研究院根据集团发展战略,确定自己的功能定位:一是战略制定者;二是核心技术开发者;三是技术经济创造者。

譬如在战略制定上,研究院深入研究世界上最大钢铁企业、竞争对手韩国浦项的技术动向、发展趋势极其核心竞争力的详尽资料,然后通过宝钢与之‚系统对标‛,不仅使宝钢员工看到了差距,感受到压力,而且认识了对手,了解了自己,使之成为领导决策、科技策划和目标确定的‚操作指导书‛。

该院 2000 年完成的《科研项目指南》及其配套的《人力资源规划》、《科研条件规划》,业已成为集团研制发展战略,攻克未来超前技术、核心技术的主要依据和方向。

(三)机构的体系在集团内部,随着中央研究院建立,基本形成由中央研究院、产品开发中心、生产手段或设备开发中心、产品质量中心构成集团科技创新体系。

其功能定位和相互关系确定如下:第一、中央研究院。

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和主体,主要职责是从事战略研究,开发具有全局性的超前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并加速形成成果转化机制和技术储备。

中央研究院内部,再根据不同行业、研究的需要,设立若干信息情报机构、技术开发部门或实验室,具体实施研究院的功能职责。

第二、产品开发中心。

由二级公司或事业部根据市场需求和集团创新发展战略,开发新产品,或与研究院联合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品。

第三、生产手段开发中心。

为提高产品商品化速度,开展产品精细化研究,研究院和二级开发机构内部拥有一批 CAD/CAE/CAE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拥有国际先进的适应各行业、各专业技术开发的生产研制手段。

这部分资源将在集团内沟通共享。

第四、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作为研究院、产品开发中心履行成果评价功能职责。

各集团研究院或专门机构都设有质量检测中心或专业试验室,承担新技术、新产品的评价功能,使开发出的成果符合国际市场的安全、性能、结构要求,同时符合消费者需求。

为完善集团科技研发系统,宝钢中央研究院还不同程度建有国际化的科技开发网络、国内乃至国际人才网络和全球范围的信息情报网络,使超前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及其创新产品开发的资源组合更具全球化背景与特色,成为实施创新赶超战略的支撑手段。

二、创新的赶超战略(一)战略的确立宝钢集团 20 世纪 80 年代就选择以引进技术为主的二次创新战略。

集团把引进日本新日铁先进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大大缩短了我国钢铁行业工业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进入 90 年代后期,集团从引进技术为主转型为自主创新为主,探索如何在‚巨人的肩膀‛再跨出自主创新的一步,实现‚后来居上‛的跨越式追赶或赶超战略。

在确立自主创新的赶超战略中,宝钢中央研究院体现了以下鲜明特点:在指导思想上,十分强调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融合,以有限资源确定有限目标,注重对我国市场最需要、行业发展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开发。

在创新体制上,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强调产、学、研结合,构建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并实行技术创新链与产业发展链的对接。

在创新模式上,一方面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强调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集成,重点要加速开发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高端产品,以提升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宝钢中央研究院非常重视开展技术、产品开发主攻方向的聚焦工作。

他们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对标‛、国外技术发展趋势与自身技术分析,确定自己技术、产品的赶超目标与主攻方向。

几年来,他们成功研制的 IF 钢、X 系列管线钢、耐侯钢、非调质型塑料模具钢等拳头产品,以及‚纯净钢技术‛、‚滚动法渣处理技术及装置‛、‚油井管水淬工艺‛、‚RH 整套过程模式技术‛,不仅开发成功 60 多项适应市场需求、以产顶进的新产品,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而且先后创造了 128 项专利、136 项技术秘密,形成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赶超世界先进钢铁连铸技术上跨越了重要步伐。

(二)战略的实施宝钢中央研究院以自主创新、主攻核心技术为自己崇高使命,但处于建院初级阶段,不可能象发达国家成熟研究院那样运筹帷幄,因此从实际出发,侧重近期,兼顾中长期,实行统筹全局、分步实施、先急后缓、完善机制的策略手段。

宝钢研究院在这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

1、以‚先期介入‛模式,开发产品核心技术。

所谓‚先期介入‛,即研发工作所采取‚逆向思维‛的操作方式。

以开发汽车钢板为例,研究院在汽车制造厂进行车型开发初期即主动介入,有针对性地参与汽车板材的研发工作,其目的是‚为用户创造效益‛,目标是‚降低用户成本,确保板材质量‛,同时也有利提高宝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先期介入‛意义还在于‚引导消费‛,即引导市场和用户参照企业产品标准来设计、调试模具及工艺,能最大限度为发挥宝钢优势,及时、有效占领市场制高点。

近几年来,研究院坚持‚先期介入‛上海大众、通用、一汽集团、东风汽车的新车型选材,取得显著成效。

如通过与上汽、交大合作开发帕莎特 B5 轿车覆盖件新材料,解决了对零件成型综合应变和安全裕度分析、板材气孔、合理开裂和涂装印等问题,为该车国产化认证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与安汽合作研究,使奇瑞车使用宝钢高强度钢板占总重量 43.59%,车身减轻 18.25 公斤,成为国内目前使用的高强度钢板比例最高的轿车。

还参与完成一汽大众 A6 轿车 26 个自制件、A4 轿车 29 个自制件中 17个零件的材料认证,使 2003 年A6 轿车自制件的认证全部通过,实现了宝钢向国内高档车的供料。

2002 年宝钢汽车板销售突破 120 万吨,2003 年进一步达到150 万吨。

与此同时,宝钢中央研究院倡导‚科研创造市场‛,以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容量。

他们认为,开发具有核心技术的主导产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核心技术价值最大化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他们依据‚产、销、研‛一体化推进机制,加快汽车用钢、电工钢、管线钢、高强度集装箱用钢、塑料模具钢等一系列重点新产品开发,逐步成为宝钢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技术支撑力量。

经科研人员自主创新、集群开发,他们不仅在西气东输工程中成功开发 X70 管线并战胜国外竞争对手,从而获得国际的招标大部分份额,而且瞄准大众、通用等战略用户,使汽车一系列用钢品种开发基本实现与国际同步,达到了国际国际钢铁企业的先进技术水平。

2、健全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技术成果转化价值。

宝钢研究院认为,自主创新的技术、产品开发水平高低,最终要体现在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看其能否实现科技成果的综合集成和规模化商业应用。

多年来,中央研究院坚持以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为目标,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如宝钢参与开发成功的 IF 纲、芯棒钢、彩电用电等 42 项高新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型高炉炉壳钢、氧气球罐钢等直接应用于宝钢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压力容器钢、S 级钻杆等 50 项新产品实现以产顶进;X 系列管线钢、耐侯钢、石油管、船板、造币钢等 11 个系列产品均可替代进口,标志着宝钢在迈向钢铁精品基地目标上前进了一大步。

为增强科研人员市场竞争意识,促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他们还出台了多项‚技术贸易‛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走向市场,推销技术,锻炼、提高参与技术市场的竞争能力。

在梅钢 RH 工程的国际招标竞标中,宝钢科研人员借助集团整体优势,击败了新日铁、NKK 公司,获得 RH 一整套过程控制模型技术输出贸易合同,实现了宝钢从卖产品到卖技术的企业档次升级。

‚钢管水淬生产技术及装置‛这一自主创新成果在宝钢应用后,通过‚技术贸易‛输出到天津无缝钢管公司,其技术水平和经济效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市场实现程度是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

‛在强化成果转化机制中,研究院还确保‚研发—生产—销售—‛和‚研究—设计—工程—产业化‛两个主渠道畅通无阻,促进成果转化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实践中,研究院与集团内技术工程公司(BSEE)、通信计算机软件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定期召开三方联席会,形成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合作互动机制。

在研究院与 BSEE 共同努力下,BSEE 钢渣处理装置实现了高负荷条件下连续运转,A、B、C、D 渣全系列处理能力,形成 5 项技术专利、7 项秘密,并在技术贸易中取得较高的商业化应用价值。

填补国内空白的全氢罩式炉技术、钢管水淬生产技术及装置、薄带连铸等自主创新成果在商业应用后,更标志着宝钢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输出技术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3、走联合创新之路,培育技术创新持续能力。

宝钢研究院坚持‚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内部支持体系与社会化支持体系相结合,以提升自主创新和开发未来核心技术,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

为此,他们瞄准当代最新技术,启动‚薄带连铸产业化关键技术‛、‚喷射成形技术研究‛、‚针状焦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