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指导

第六单元习作指导习作写什么——审题意,明要求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奇特的探险之旅”,让我们写一次探险经受。
你想去哪儿探险?期望和谁一同去探险?打算带上哪些设备?可能会遇到哪些险情。
想一想,写下来。
这样来解读——明主旨,巧拟题本次作文重点突出“奇特”和“探险”词语。
我们在写的时候要开放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逆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心情的变化写具体。
在拟题的时候,我们直接以“奇特的探险之旅”为题,也可以依据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如《一次难忘的探险》《我和哥哥去探险》《我的一次历险经受》《海底探险记》《森林探险》《我的探险故事》等。
名师讲方法——理思路,学技巧1.确定内容,构思结构。
在进行习作之前,我们要先构思好到哪去探险,和谁去探险,何时去探险,有何设备,有哪些险情等内容。
在习作时,我们可以先交代探险的起因,再具体写探险经过,最终写探险的收获。
2.立足于“险”字,进行环境描写。
环境之险,是吸引人类探究行为的缘由。
写作过程中,要将环境的奇怪之处作重点描写。
比如山之高,洞之深,水之急,虫兽之出没,恶鸟之鸣叫,把这些让人罕见的景物写活了,就能准时地引出文中人物的相关活动。
当然,这也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立足于“探”字,写活人物的行动和心理活动。
人在探险过程中,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着的,有时古怪,有时期盼,有时可怕,有时惊喜。
因此要设身处地的考虑探险者的心理感受,写出心理变化的不同阶段。
要接受恰当的动词,写出人在探究过程中的动作,突现人物不同寻常的活动。
4.写完后,修改习作。
习作完成初稿后,反复修改,看语言是否通顺,情节设置是否合理,描写是否恰当。
然后再和同学交换习作,依据同学的意见,再次修改。
海底探险记传奇,在大海的深处,有一块水晶石。
它可以满足任何人的愿望。
很多探险家为了它葬身大海,只有少数回来,但也未带回珍宝。
我和好友小青为了实现心中的愿望,便向前辈求来一个锦囊,便动身去查找水晶石了。
①我们潜入了海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指导

第六单元习作指导习作写什么——审题意,明要求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神奇的探险之旅”,让我们写一次探险经历。
你想去哪儿探险?希望和谁一同去探险?打算带上哪些设备?可能会遇到哪些险情。
想一想,写下来。
这样来解读——明主旨,巧拟题本次作文重点突出“神奇”和“探险”词语。
我们在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心情的变化写具体。
在拟题的时候,我们直接以“神奇的探险之旅”为题,也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如《一次难忘的探险》《我和哥哥去探险》《我的一次历险经历》《海底探险记》《森林探险》《我的探险故事》等。
名师讲方法——理思路,学技巧1.确定内容,构思结构。
在进行习作之前,我们要先构思好到哪去探险,和谁去探险,何时去探险,有何设备,有哪些险情等内容。
在习作时,我们可以先交代探险的起因,再详细写探险经过,最后写探险的收获。
2.立足于“险”字,进行环境描写。
环境之险,是吸引人类探索行为的原因。
写作过程中,要将环境的奇特之处作重点描写。
比如山之高,洞之深,水之急,虫兽之出没,恶鸟之鸣叫,把这些让人罕见的景物写活了,就能及时地引出文中人物的相关活动。
当然,这也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立足于“探”字,写活人物的行动和心理活动。
人在探险过程中,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着的,有时好奇,有时期待,有时害怕,有时惊喜。
因此要设身处地的考虑探险者的心理感受,写出心理变化的不同阶段。
要采用恰当的动词,写出人在探索过程中的动作,突现人物不同寻常的活动。
4.写完后,修改习作。
习作完成初稿后,反复修改,看语言是否通顺,情节设置是否合理,描写是否恰当。
然后再和同学交换习作,根据同学的意见,再次修改。
海底探险记传说,在大海的深处,有一块水晶石。
它可以满足任何人的愿望。
无数探险家为了它葬身大海,只有少数回来,但也未带回宝物。
我和好友小青为了实现心中的愿望,便向前辈求来一个锦囊,便出发去寻找水晶石了。
①我们潜入了海底。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教材教案

今天,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因为就在这短短的一节课,我跟随同学们经历了一次次惊险而刺激的探险之旅!在这些探险的旅途中,我学到了知识、认识了自然、受到了启发、得到了教益……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续编你的探险故事,写成探险日记。将来和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分享。
板书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开头:交代人物、地点、时间、探险原因等
水流加快了,一个急转弯,我们便来到“猿人世界”,在茂密的森林中,能看见人类的祖先活灵活现的身影。它们有的坐在草地上,围着一个圆东西看着,有的吊在树上嬉戏,还有几个在水边洗脸洗脚。
3.学生根据要求开始作文,注意不偏题,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出示作文要求:
(1)语句通顺、清楚,不写错别字。
(2)内容具体。
我跑到了林子深处,回头看了看黑熊没有追上来,总算松了口气。可是我好像迷路了,看不见其他的人,心中有些发毛。这时我感觉脚上好像有什么东西,仔细一看,一条蟒蛇缠在我腿上,我赶紧拿出棍子,听人说打蛇打七寸,可是我现在没有尺子,只好乱打了,蟒蛇似乎在我的身上感到了刺激,死活不松开,还猛地咬了我一口,我顿时晕了过去。(被黑熊追赶、被蟒蛇咬伤,小作者的经历可谓险象环生啊。)
我回到了林子里,伙伴们正在到处找我,大家纷纷问我去哪里了,我向他们讲述自己经历的事情,大家都感到很好奇。带着这份好奇心,我们继续着探险之旅……(结尾的省略号表明“探险”仍在继续,令读者意犹未尽。)
总评:这篇文章想象丰富,“探险”过程曲折有趣,险象环生,引人入胜,文中既有对环境的描写,也有对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刻画,形象具体,扣人心弦。
指名读要求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小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流
集体交流
生学习写探险作文的要点
生学习写探险作文的要点
五下语文第六单元习作指导

第六单元习作指导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设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通过练习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发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兴趣。
2.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研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3.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4.学会与别人交流,体验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快乐。
【课前准备】⒈教师准备:制定调查样表两份。
⒉学生准备:纸、笔。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制定专题活动计划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㈠、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亲情谈话,真情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想探究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注意搜集信息,利用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就能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与别人交流,从小培养科学家的研究素质。
2、请大家阅读一下课文,明确今天的学习要求。
(课文125页)3、刚才,我们阅读了课文,大家讨论一下,说说课文有哪些要求。
【学生交流,要求有三点:①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②可以合作也可以自己进行研究。
③通过阅读报刊、书籍资料、上网搜索等途径获取资料。
④从搜集的资料中,找出对解决问题特别有用的部分多读几遍,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⑤认真阅读下面的两篇研究报告,讨论一下怎样写研究报告,然后分头撰写,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亲情谈话以激发兴趣,阅读教材以明确目的,使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满怀热情地投入。
二、讨论交流、选择话题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2、你们对什么最感兴趣?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你们喜欢的内容来研究啊!到底研究什么呢?先商量商量吧!(同学商量)3、设疑。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

【习作范文1】关于小学近视问题的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许多同学都陆陆续续带上了眼镜,我也就是其中的一员。
有多少人近视了?她们又为什么近视了?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就是怎么近视的。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她们就是怎么近视的。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视了。
4、通过班级博客发表问卷。
三、调查情况与资料整理:我班共有11个人近视。
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7%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
近视成因较多,据我们猜想,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营养体质因素与睡眠因素。
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就是作业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过度地瞧电视、玩电脑,摄入大量的德与蛋白质。
现在小学生近视率很高。
虽然近视存在某种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就是外界因素的影响。
目前除了配戴眼镜外,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持久地开展预防措施。
中学生极高的近视率与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就是因为用眼习惯而导致近视的发生。
近视预防的重点也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四、结论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发现:1、从整体来瞧,作业负担较重的同学占大多数,作业负担随年级的升高而加重。
2、无论就是哪个年级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而在校休息时间又一次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减趋势。
3、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就是对眼睛有治疗作用的,但却没有引起同学的高度重视。
4、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
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5、其中的因素,像:姿势不对、用眼不当之类的毛病,我们可以努力克服、改正;像灯光太暗或太强之类的,我们可以调节;像防护不当、用药不当之类的,我们可以尽量避免;……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①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与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部编版语文(人教统编)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

部编版语文(人教统编)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精读课文《古诗十九首》、《草船借箭》、《景阳冈英雄武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及略读课文《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
这些课文既有古代诗歌,又有经典名著片段,涉及历史人物和英雄故事,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历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单元中的语文园地为学生提供了练习书写申请书、故事分享会等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逐渐提高。
然而,对于历史知识和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仍需加强。
学生对于本单元的课文可能存在兴趣和认知的差异,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精读课文的理解与分析,特别是对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的把握。
2.略读课文的自主阅读和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语文园地中的实践活动,如书写申请书、故事分享会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教学PPT或教案课件。
2.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和图片。
3.语文园地中的实践活动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用PPT或教案课件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课文标题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题。
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单元作文讲解

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单元作文讲解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下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作文。
你们知道吗,这个单元可是非常重要的哦!它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写好作文,还让我们在写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让我们把自己的想法、感受、看法等等用文字记录下来。
有了作文,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也可以让别人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
所以,作文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写好作文呢?其实,作文就像是我们的朋友一样,我们需要用心去对待它。
我们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题目是作文的灵魂,一个好的题目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加吸引人。
所以,我们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思考哦!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构思。
构思就是把我们的想法、感受、看法等等用文字记录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构思。
比如,我们可以先列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然后再逐一展开。
这样一来,我们的文章就会更加有条理。
当然啦,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等。
这些手法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一个好的文章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
开头要吸引人,正文要有逻辑,结尾要让人回味无穷。
这样一来,我们的文章就会更加完美。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我们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让他们给我们提一些建议。
这样一来,我们的文章就会更加完美。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只有不断地练习,我们才能写出越来越好的文章。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好了,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匪浅。
下次再见啦!拜拜!。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完整教案、习作指导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完整教案、习作指导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统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科学”,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了解到一些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科普文章的阅读和科普知识的介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科学知识,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科普文章,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科普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科普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科普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科普知识。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科普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阅读本节课的科普文章,了解并掌握其中的科普知识,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阅读本节课的科普文章,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他们对本节课科普知识的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克隆技术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初步了解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科普文章,了解并掌握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4.巩固(5分钟)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或进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的科普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克隆技术有哪些应用?”学生可以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回答。
5.拓展(5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更多关于克隆技术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与范文习作训练: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应用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1)写实性。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
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2)针对性。
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
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3)逻辑性。
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情况调查报告。
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
这种调查报告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2)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3)问题调查报告。
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1)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
如关于人民小学校门口脏乱情况的调查报告、社会用字调查报告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即双标题,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
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2)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①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②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③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写调查报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深入调查,大量、详细地占有材料。
第二,认真分析,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
第三,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第四,有点有面,有叙有议。
调查报告靠事实说话,因而要有实际材料做事例和数据,既要有一般情况,又要有典型事例。
但事实也要有议,没有议,就成为简单的材料罗列了。
第五,语言简洁,数据准确。
调查报告的用词要恰如其分,注意分寸,切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调查报告的数据一定要准确。
具体写法可参考以下范文,结合实际情况,做适当的修改。
【习作范文1】关于小学近视问题的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许多同学都陆陆续续带上了眼镜,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有多少人近视了他们又为什么近视了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近视的。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视了。
4. 通过班级博客发表问卷。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我班共有11个人近视。
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高中生%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
近视成因较多,据我们猜想,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营养体质因素和睡眠因素。
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摄入大量的德和蛋白质。
现在小学生近视率很高。
虽然近视存在某种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响。
目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是因为用眼习惯而导致近视的发生。
近视预防的重点也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四、结论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发现:1、从整体来看,作业负担较重的同学占大多数,作业负担随年级的升高而加重。
2、无论是哪个年级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而在校休息时间又一次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减趋势。
3、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是对眼睛有治疗作用的,但却没有引起同学的高度重视。
4、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
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5、其中的因素,像:姿势不对、用眼不当之类的毛病,我们可以努力克服、改正;像灯光太暗或太强之类的,我们可以调节;像防护不当、用药不当之类的,我们可以尽量避免;……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①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②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
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
③不要睡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
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
④不要长时间使用视力,每学习50分钟后,应当休息10分钟。
⑤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
距离不要太近。
至少隔两米远。
要记住眼科医生给大家的劝告: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不要在太强太暗的光线下看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坚持作眼保健操很重要。
【习作范文2】关于近视眼的调查报告1、调查内容①了解五年级学生近视是否与年龄、年级、性别有关?②了解五年级学生近视率的高低是否与优班和普通班有关?③向全体五年级学生提出预防近视的意见和建议。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制定好调查表格,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调查活动,为调查实践活动做好了准备,确保了调查实践活动的成功。
2、组织调查⑴做好调查动员,明确调查对象、指导调查方法。
⑵发下调查表,各小组分配好调查任务。
⑶小组开展研究:(学习方式:观察了解学生、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⑷学生收集有关由于近视眼带来危害的事实材料。
⑸调查结果的分析:从调查的结果分析:学生近视是否与年龄、年级、性别有关,学生近视率的高低是否与优班和普通班有关。
设计意图: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能亲身去体验社会,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3、调查汇报,归纳总结:⑴学生活动:介绍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调查的近视眼的情况。
⑶指导学生分析近视眼的原因学生活动:①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近视眼情况的调查结果,并展示本小组所填的统计表。
②学生分析发生近视眼的原因。
设计意图:与数学合理进行整合,运用统计图、表展现有说服力的数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师活动:①帮助学生将各组汇报的数据形成表格。
②和学生一起口算,填写合计的数据。
设计意图:建立多维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活动:分组分析全班统计的数据,讨论:为什么会有近视眼?⑷借助资料,处理信息:学生活动:上网了解近视眼的有关知识。
4、调查方法:(1)自制调查问卷,随机发放到一部分小学生手上,了解一下他们在平时的用眼情况,制成统计表(见副表)。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一般小学生的用眼卫生情况,获取本校同学体检时的视力记录。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小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情况。
5、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说明:发放调查问卷100余份,收回100份。
有效问卷88份,统计结果如下:(1)患有近视眼的同学:34人(%)在近视同学中,用眼卫生情况分别如下:①你作业时的姿势怎么样?A很好1(%)B一般29(%)C很差4(%)②你一天花多少时间上网?A不上网19(%)B半小时3(%)C一小时5(%)D 二小时以上7(%)3.一天花多少时间看电视?A半小时11(%)B一小时13(%)C 二小时以上10()③做完作业会不会到窗口往外看?A经常3(%)B偶尔23(%)C从不8(%)④做眼保健操认真吗?A非常认真10(%)B偶尔22(%)C不认真2(%)⑤经常躺在床上看书吗?A经常28(%)B偶尔4(%)C从不2(%)⑥是否经常在摇晃的车厢中看书?A经常0(0%)B偶尔7(%)C27(%)⑦看电视时是否把电灯关掉?A是9(%)B不是25(%)(2)不患有近视眼的同学:54人(%)在未近视同学中,用眼卫生情况分别如下:①你作业时的姿势怎么样?A很好9(%)B一般42(%)C很差3(%)②你一天花多少时间上网?A不上网33(%)B半小时4(%)C一小时14(%)D 二小时以上3(%)3.一天花多少时间看电视?A半小时11(%)B一小时24(%)C 二小时以上19(%)③做完作业会不会到窗口往外看?A经常13(%)B偶尔28(%)C从不13(%)④做眼保健操认真吗?A非常认真27(50%)B偶尔26(%)C不认真1(%)⑤经常躺在床上看书吗?A经常44(%)B偶尔6(%)C从不4(%)⑥是否经常在摇晃的车厢中看书?A经常0(0%)B偶尔8(%)C从不46(%)⑦看电视时是否把电灯关掉?A是16(%)B不是38(%)6、结论通过调查统计显示,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7、原因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得出了会对视力下降造成影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⑵每天花在上网、看电视上的时间比较多。
⑶做眼保健操时不够认真,时不时要睁开眼睛。
⑷经常躺在床上看书的人数超过八成。
8、活动建议:⑴尽量不要在傍晚5点30分以后不开电灯看书或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