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质量缺陷图谱1

合集下载

冷轧缺陷图谱

冷轧缺陷图谱

精心整理目录冷轧卷缺陷辊印 (2)粘结 (3)咯伤 (4)边裂 (5)平整纹 (7)划伤 (8)05011.图例2.陷;②平整辊印与轧机辊印的区分:平整辊印伤疤处无粗糙度且发亮;轧机辊印伤疤处发暗,有一定的粗糙度。

3.产生原因及危害①轧钢辊表面受损;②轧辊表面粘有异物;③退火过程产生氧化皮后,脱落粘附在平整机轧辊上,平整时产生;④生产过程中其它辊面受损。

危害:①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②影响镀层效果。

4.5.05021.图例2.②一般粘结分三种:月牙状、折皱状、以及牡丹花状,一般存在于罩式炉的生产中才会产生此缺陷3.产生原因及危害①板形不良②轧机卷取张力过大③退火冷却速度过快④退火前钢卷边部受冲击危害: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保证前工序板形良好;②退火工艺周期的适当调整;轧机的卷取张力的调整,以及根据轧钢过程中材质和5.05031.图例2.3.①生产过程中各辊上粘有凸起的异物引起;②钢卷摆放位置有异物,导致产生;③小车压痕;④行车吊钩撞击后产生对产品的影响。

危害:①外观不良,镀层后更加明显;②制造用面板无法使用。

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生产过程中对辊面的检查,发现不良及时处理;②钢卷应搬运在适当的优越位置(放置位置环境良好);③对操作工教育,提高操作水平;5.05041.图例2.3.③在酸洗过程中,带钢跑偏或浪形严重导致边部与设备摩擦,边部间断轻折边,经冷轧后边部形成锯齿状;④带钢成分异常;危害:①对产品的外观有直接的影响;②边部无法镀层。

③后道工序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断带事故。

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吊运的时候防止撞伤;②酸洗过程中,对中装置适当的调整避免跑偏事故;③严格控制带钢成分及原料卷形、板形缺陷。

5.05051.图例2.3.危害:①对产品的外观有直接的影响;②产品要冲压或深加工时很容易造成开裂。

4.预防及消除方法①应保持轧钢及平整压下量的均衡;②需保持工作辊的适当弯曲度及钢带的对中;③在酸洗过程中对钢带厚度实测,确认热轧的厚度是否均匀。

钢卷缺陷判定图谱

钢卷缺陷判定图谱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前言涟钢冷轧自2005年9月投产以来,产品质量在稳步上升,随着产品批量的扩大和品种开发的增多,用户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冷轧产品深加工的特殊性,冷轧产品的表面和外观质量对产品的使用和加工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表面质量和外观原因引起的质量降等和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引发的质量异议也时有发生。

为更好的服务于生产和现场质量检验,品质部组织相关人员收集部分冷轧产品常见缺陷图谱和资料,经整理、分析,编制成《涟钢冷轧产品常见缺陷图谱与判断》,对冷轧生产中的缺陷处理和质量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资料由于编制时间仓促,有一部分典型的缺陷图没有收集到,而且由于镀锌线停产,重卷、纵切线没有上来,因此没有收集到其相关的图谱和资料,这些有待下一步的完善和补充,同时也加上编者水平有限,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和认识不足之处,欢迎各专业技术人员批评指正。

本图谱在编制过程中,得到品质部物理室夏新民、冷轧厂贾友生、技术中心彭伟、余小青、章晓辉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2006年7月16日编制单位:涟钢品质部编制人:曾亮军、陈宏文、王文中审核:目录结疤(4)表面夹杂(5)分层(6)氧化铁皮压入(7)辊印(8)压痕(压印、压坑)(9)扁卷(10)瓢曲(11)镰刀弯(12)折迭(13)边裂(14)气泡(15)折皱(16)刮伤(17)擦伤(划伤、划痕)(18)撞伤(19)切斜(20)欠酸洗(21)过酸洗(22)停车斑(23)浪形(24)氧化色(25)振动纹(26)平整斑(27)粘结(28)塔形(29)溢出边(30)卷取擦伤(31)锈蚀(32)松卷(33)凸包(起筋、隆起、鼓包)(34)厚度不合(35)长度不合(36)平整纹(37)孔洞(38)黄斑(39)黑斑(40)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缺陷名称:结疤定义与外观:附着在钢带表面,形状不规则翘起的金属薄片称结疤。

《冷轧产品质量缺陷图谱及解析》

《冷轧产品质量缺陷图谱及解析》

《冷轧产品质量缺陷图谱及解析》从实用角度出发,对冷轧产品的各种质量缺陷从定义与特征、图谱、原因分析、危害、鉴别方法及解决措施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可使读者全面认识冷轧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产品质量缺陷,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冷轧产品质量缺陷图谱及解析》可供从事冷轧生产的技术人员和冷轧车间的操作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冶金、材料等相关专业师生和研究人员参考。

1 酸洗缺陷1 气泡缺陷2 过酸洗缺陷3 欠酸洗缺陷4 锈蚀缺陷5 刮边缺陷6 夹杂缺陷7 重皮缺陷8 氧化铁皮压人缺陷9 划伤缺陷10 停车斑缺陷11 麻坑缺陷12 折叠2 冷轧缺陷1 辊印缺陷2 划伤缺陷3 异物压人缺陷4 振纹缺陷5 油斑缺陷6 擦伤缺陷7 孑1洞缺陷8 热划伤缺陷9 厚度不合缺陷10 浪形缺陷11 镰刀弯缺陷12 环形隆起缺陷13 瓢曲缺陷14 边裂缺陷15 极限压下纹缺陷16 楔形缺陷17 锯齿边缺陷18 麻坑(麻点)缺陷19 边部损伤3 退火缺陷1 粘结缺陷2 氧化色缺陷3 性能不合缺陷4 脱碳缺陷5 压边缺陷6 碳化边缺陷7 黑带缺陷8 表面炭黑缺陷9 对流盘印缺陷10 退火氧化铁皮4 平整缺陷1 辊印缺陷2 卷轴印缺陷3 非平整边缺陷4 平整花缺陷5 擦伤缺陷6 橘皮缺陷7 褶皱缺陷8 色差缺陷9 斑迹缺陷10 横纹5 精整缺陷1 宽度不合缺陷2 毛刺缺陷3 边丝缺陷4 翻边缺陷5 刀印缺陷6 长度不合缺陷7 切斜缺陷8 拉矫纹缺陷9 清洗液残留缺陷10 清洗黑印缺陷11 边部剪切不净缺陷12 拉矫横纹6 热镀锌缺陷1 漏镀缺陷2 锌层脱落缺陷3 锌粒缺陷4 锌花不良缺陷5 灰色锌层缺陷6 气刀条痕缺陷7 厚边缺陷8 锌流纹缺陷9 锌凸起缺陷11 光整花缺陷12 钝化斑缺陷13 划痕缺陷14 浪形缺陷15 色差缺陷16 白锈缺陷17 重皮、夹杂缺陷18 镀层过薄/过厚缺陷19 停车废缺陷20 表面黑点缺陷21 钢卷折痕缺陷22 宽度不合缺陷23 气刀刮痕缺陷24 锌疤缺陷25 非光整边缺陷26 拉矫纹7 彩涂缺陷1 漏涂缺陷2 漆层划伤缺陷3 涂层脱落缺陷4 气泡缺陷5 发花缺陷6 色差缺陷7 缩孔缺陷8 条痕缺陷9 辊痕缺陷10 浮色缺陷11 T弯不合缺陷12 背面漆粘结缺陷13 涂层凸起点缺陷14 漆膜粉化缺陷15 滴焦油缺陷16 针孔缺陷17 透色(渗色)8 电镀锡缺陷1 划伤缺陷2 擦伤缺陷3 白边缺陷4 烧点缺陷5 针孔(麻点)缺陷6 白点(白印)缺陷8 堆锡缺陷9 表面污斑缺陷10 淬水斑缺陷11木纹缺陷12 锡层均匀性差缺陷13 色差缺陷14 锡层脱落缺陷15 辊印缺陷16 浪形缺陷17 黄斑缺陷18 未软熔9 其他缺陷缺陷1锈蚀缺陷2 硌痕缺陷3 涂油不均缺陷4 碰伤缺陷5 包装破损缺陷6 塌卷缺陷7 塔形缺陷8 扁卷缺陷9 溢出缺陷10 松卷缺陷11 卷取不良缺陷12 气泡参考文献。

冷轧缺陷图谱教程PPT课件

冷轧缺陷图谱教程PPT课件
的黑色条纹,形成带状或片状分布在钢板表面 上。 【原因分析】 热轧板的表面氧化铁皮经酸洗槽后,未清除干 净,残留在带钢表面上。 【鉴别与判定】 可用肉眼判定,不易与其他缺陷混淆。
过酸洗
缺图片
过酸洗
【定义与特征】 钢带表面比正常酸洗后的钢板粗糙,颜
色是呈现暗黑色或棕黑色。 【原因分析】 在酸洗线上,如果酸温过高或带钢运行
在随后的冷轧中不能消除,因为带钢卷取时, 卷径增加会放大效果而变得越来越明显。 【鉴别与判定】 肉眼可以判定,尤其当带卷直径很大时,不易 与其他缺陷混淆。
夹杂
夹杂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有明显的呈白色或黑色的点状、块状、
长条状缺陷,严重时表面起皮。 【原因分析】 表层夹杂是由连铸工艺中非金属夹杂导致,开
动、色差、亮条纹、肩膀、断头等
剪边机组剪除边部不良板,使带钢宽度符合用户要求。 剪边机组的主要缺陷有:边丝、翻边、宽度不合、划伤等
脱脂机组通过化学脱脂、电解脱脂、刷辊、清水洗以去除表面残存的轧制油、 杂油、粉末和灰尘等污物
脱脂机组的主要缺陷有:脱脂液残留、脱脂不干净,对边不齐、划伤等
各生产流程简介
退火机组用来消除冷轧带钢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软化金属 ,提高塑性,以便进一步进行冷轧。使冷轧带钢获得所需要 的硬度。
退火机组的主要缺陷有:硬度不合、粘钢、氧化等
平整机组用来消除带钢屈服平台,提高带钢成形性能,改善 板形,通过不同粗糙度的工作辊获得不同的粗糙度的钢带。
平整机组的主要质量缺陷有:辊印、太阳线、色差、浪形、 褶皱、压印等
穿孔
穿孔
【定义与特征】 钢带表面连续的或非连续的,贯穿钢带
上下表面的缺陷。 【原因分析】 多为原料穿孔,过酸洗会产生轧制中穿

铝合金冷轧产品缺陷分析图文稿

铝合金冷轧产品缺陷分析图文稿

铝合金冷轧产品缺陷分析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铝合金冷轧产品缺陷分析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表面缺陷的定义、特征及产生原因 (2)2.1划伤 (2)2.2擦伤 (2)2.3粘伤 (3)2.4 印痕(辊印) (3)2.5腐蚀 (4)2.6油斑 (5)2.7裂边 (6)2.8波浪 (7)2.9 压过划痕 (8)2.10松树枝状花纹 (8)2.11明暗条纹 (9)2.12非金属压入 (10)2.13金属压入 (10)2.14 碰伤 (11)2.15水痕 (12)2.16 表面污痕(花脸) (12)2.17表面气泡 (13)2.18 滑移线 (13)2.19侧边弯曲 (14)2.20包铝层错动 (14)2.21粘铝 (14)2.23过烧 (15)2.24压折 (15)2.25乳液痕 (16)2.26折伤 (16)2.27油粘 (17)2.28横波 (17)2.29贯穿气孔 (17)2.30翘边(荷叶边) (18)2.31大晶粒 (18)2.32 松卷 (18)2.33 毛刺 (19)2.34串层 (19)2.35 塔形 (20)第一章绪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开拓和巩固市场的金钥匙。

生产出合格、高质量的产品是车间的第一要务,也是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需要遵循的第一准则。

为提高冷轧制造中心的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特编写本手册。

第二章表面缺陷的定义、特征及产生原因2.1划伤2.2擦伤2.3粘伤2.4 印痕(辊印)2.5腐蚀2.6油斑2.7裂边2.8波浪2.9 压过划痕2.10松树枝状花纹2.11明暗条纹2.12非金属压入2.13金属压入2.14 碰伤2.15水痕2.16 表面污痕(花脸)2.17表面气泡2.18 滑移线2.19侧边弯曲2.20包铝层错动2.21粘铝2.23过烧2.24压折2.25乳液痕2.26折伤2.27油粘2.28横波2.29贯穿气孔2.30翘边(荷叶边)2.31大晶粒2.32 松卷2.33 毛刺2.34串层2.35 塔形。

(全)冷轧薄板质量缺陷图谱

(全)冷轧薄板质量缺陷图谱

粘结纹
表面质量缺陷
气泡
表面质量缺陷
1、定义与外观
气泡是指钢板表面无规律分布的、圆形的、大小不等的凸 包,其外缘比较圆滑,大多是鼓起的,也有不鼓起的,经酸洗 后表面发亮,其截面有分层并呈现凸起性空隙。
2、鉴别
很容易用肉眼判定。
表面质量缺陷
气泡
3、成因
(1)因铸坯存在较多的气泡等缺陷,虽经多道轧制没有 焊合,残留在钢带上。 (2)热轧时,铸坯在加热炉时间长,气泡暴露。
过酸洗
表面质量缺陷
氧化色
表面质量缺陷
1、定义与外观
钢带表面被氧化,其颜色由边部的深蓝色逐步过渡到浅 蓝色、淡黄色。
2、鉴别
很容易用肉眼判定
表面质量缺陷
氧化色
3、成因
(1)退火时,保护罩密封不严或漏气,发生化学反应;
(2)保护罩吊罩过早,高温出炉,钢卷边缘表面氧化;
(3)保护气体成份不纯;
(4)加热前予吹扫时间不足,炉内存在残氧,钢卷在氧化性气氛中退火。
4、消除及预防 (1)加强原料把关。
(2)减少轧制变形率。
孔洞
表面质量缺陷
粘结纹
表面质量缺陷
1、定义与外观
退火钢卷层间互相粘和在一起称粘结。粘合的形式有点状、 线状和块状粘结。粘结严重时,手摸有凸起感觉,多分布于带 钢的边部或中间。平整后为横向折印展平状或弓形。
2、鉴别
很容易用肉眼判定。
表面质量缺陷
(1)吹氩时间短,夹杂物未充分上浮;
(2)连铸时,保护渣带入钢中;
(3)中包液面低,钢渣卷入钢水中。 4、消除及预防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吹氩时间; (2)控制好连铸拉速; (3)保证中包液面。
表面夹杂

冷轧缺陷图谱

冷轧缺陷图谱

目录冷轧卷缺陷辊印 (2)粘结 (3)咯伤 (4)边裂 (5)平整纹 (7)划伤 (8)平整液斑 (9)乳化液斑 (10)锈蚀 (11)氧化色 (12)黑带斑 (13)振痕 (14)横纹 (15)脱脂液斑 (16)油烧斑 (17)折痕 (18)擦伤 (19)浪形 (20)刀痕 (21)孔洞 (22)鼓 (23)氧化铁皮压入 (24)夹杂、分层 (25)0501 辊印1. 图例2. 缺陷特征①沿轧制方向有周期性的,板面有点状、块状、条状突起或凹陷进去的有间隔的缺陷;②平整辊印与轧机辊印的区分:平整辊印伤疤处无粗糙度且发亮;轧机辊印伤疤处发暗,有一定的粗糙度。

3. 产生原因及危害①轧钢辊表面受损;②轧辊表面粘有异物;③退火过程产生氧化皮后,脱落粘附在平整机轧辊上,平整时产生;④生产过程中其它辊面受损。

危害:①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②影响镀层效果。

4. 预防及消除方法①需要防止由各种杂质飞入钢带影响辊面质量②对轧钢及平整过程中工作辊的硬度确认(爆辊)③退火时保护气体的纯净度保证,防止氧化皮的产生5. 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允许存在轻微无手感的辊印。

0502粘结1. 图例2. 缺陷特征①进行退火过程中,钢板与钢板之间紧密紧贴(张力偏大),然后到平整将紧贴的部分分离以形成月牙状的伤痕,间断或连续发生于钢板表面的同一位置②一般粘结分三种:月牙状、折皱状、以及牡丹花状,一般存在于罩式炉的生产中才会产生此缺陷3. 产生原因及危害①板形不良②轧机卷取张力过大③退火冷却速度过快④退火前钢卷边部受冲击危害: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4. 预防及消除方法①保证前工序板形良好;②退火工艺周期的适当调整;轧机的卷取张力的调整,以及根据轧钢过程中材质和压下率的适合度来相应的调整退火周期;③退火机组的热电偶彻底正确管理。

5. 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允许存在轻微无手感的粘接印(LED、面板料不允许)。

0503咯伤1. 图例2. 缺陷特征①有一定周期性的压痕:异物粘附于辊子上,然后再被印于板面上;②没有周期性的压痕:异物粘附于钢带上,由于张力大,经过辊子时产生;③压痕一般存在钢带表面,一面凹陷另一面同一位置相对应突起。

冷轧产品常见缺陷图谱与判断

冷轧产品常见缺陷图谱与判断

冷轧产品常见缺陷图谱与判断目录结疤 (4)表面夹杂-------------------------------------------- ■(5) 分层------------------------------------------------ (6)氧化铁皮压入--------------------------------------- (7)辊印------------------------------------------------ (8)压痕(压印、压坑) (9)扁卷------------------------------------------------ (10)瓢曲 (11)镰刀弯--------------------------------------------- (12)折迭------------------------------------------------ (13)边裂------------------------------------------------ (14)气泡------------------------------------------------ (15)折皱 (16)舌U 伤—(T7) ---------------------------------- -擦伤(划伤、划痕) ----------- ------------------------ (18)撞伤------------------------------------------------ (19)切斜------------------------------------------------ (20)欠酸淤---------------------------------------------- (21)过酸洽---------------------------------------------- (22) 停车飪---------------------------------------------- (23) 浪形 (24)氧化込............................................. . (25) 振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平坦址---------------------------------------------- (27) 粘结------------------------------------------------ (28) 塔形------------------------------------------------ (29) 溢出边............................................. . (30) 卷取擦伤-------------------------------------------- (31)锈蚀---------------------------------------------- (32) 松卷---------------------------------------------- (33) 凸包(起筋、隆起、鼓包) ---------------------------- (34) 厚度不-------------------------------------------- (35) 长度不-------------------------------------------- (36) 平坦纹-------------------------------------------- (37)孔洞---------------------------------------------- 黄■斑............................................ 黑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39)(40)1•缺陷名称:结疤定义与外观:附着在钢带表面,形状不规则翘起的金属薄片称结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轧产品表面缺陷图谱为方便管理者和操作者识别冷轧产品的表面缺陷、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规范冷轧产品的质量缺陷定义,收集和整理了本缺陷图谱手册,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目录第一部分:冷轧质量缺陷定义规范第二部分:质量缺陷实例及分析第一部分冷轧质量缺陷定义规范1.凸棱:分布在钢带的纵向上,目视缺陷部位发亮,用手触摸有凸起的感觉。

2.夹杂:钢板表面有明显的呈白色或黑色的点状、块状、长条状缺陷,严重时表面起皮。

3.氧化铁皮:钢带表面粘附着一层鱼鳞状、细条状、块状或弥散型点状的棕色或灰黑色物,可表现为麻点、线痕或大面积的压痕。

4.翘皮:是呈舌状、线状、层状或M状的折叠(不连续,常出现翘起),常出现在钢带表面边部。

5.欠酸洗:钢带表面残留着未酸洗掉的氧化铁皮,呈横向的黑色条纹(类似“抬头纹”的横向黑色细纹),形成带状或片状分布在钢板表面上。

用手摸,手上将粘有黑色的污物。

6.过酸洗:钢带表面比正常酸洗后的钢板粗糙,颜色不是银白色,而是呈现暗黑色或棕黑色。

7.停车斑:停车斑是酸洗线停车时,由于化学物质沾在钢带表面形成大片斑迹。

可分布在钢带的任何位置。

8.震纹:呈不规则波纹状,沿轧制方向可分布在整个钢带宽度上,在轧制方向上钢带厚度有变化。

9.乳化液斑:是残留在钢带表面的裂化乳化液,随机的分布在钢带表面,形状不规则,颜色发暗。

10.黑带:钢板表面上的黑色薄膜,呈条状或片状纵向分布,条状宽窄不同,颜色深浅不一。

11.轧油斑:钢带表面上存在大小不等的黑色或褐色的斑痕,经退火后一般有明显的轮廓线。

12.孔洞:钢带表面非连续的、贯穿钢带上下表面的缺陷。

一般位于钢带的中部或边部,大多呈串状分布。

13.清洗黑印:钢带经过清洗机组后,沿带钢轧制方向有表面残留的黑色痕迹。

14.清洗液残留:经过清洗机组后,钢带表面残留的清洗液,呈片状,退火前不明显,退火后呈现白色斑迹。

15.氧化:冷轧钢带退火后在钢带表面呈现的黄色或蓝色痕迹,罩式炉退火后在钢带边部呈S形,在连续退火情况下,变色痕迹会均匀的分布在整个钢带表面。

16.粘结:是有曲线形状的应变条纹,可分布在钢带边部、中部、二肋任何部位。

17.表面碳黑:冷轧钢带经罩式炉退火后,钢带外圈或端面有黑色粉状物,有时可擦掉。

18.对流板印:冷轧钢带经罩式炉退火后,在钢卷端部出现的碳黑或焦油残留。

19.碳化边:颜色呈黑灰色,用手擦不掉,碳与基板发生化学反应,不溶于酸,又称蛇形迹。

一般分布在钢卷(退过火)的两边,连续或间断分布。

20.炉后锈蚀:金属表面在空气、水等特定环境中,被氧化造成的损伤。

在钢卷端面可见淡黄色的铁锈斑迹,平整开卷时呈现固定周期的锈斑,块状,形态相近。

颜色为黑色黄色或红色。

21.超期锈蚀:金属表面在空气、水等特定环境中,被氧化造成的损伤。

从钢带边部向中间扩散,红色,表现为点状。

22.退火氧化铁皮:在钢卷外圈或整卷形成氧化铁皮薄膜,严重时薄膜翘起。

23.色差:钢带表面沿长度方向某一部位与其他部位亮度明显不同,有明显界限24.平整液锈蚀:金属表面在空气、水等特定环境中,被氧化造成的损伤。

在边部连续条状或断续小块状锈斑,呈黄色,有手感,擦拭后有明显黑色边界。

25.平后锈蚀:端面可见锈迹、剪切开卷时呈现固定周期的黄色锈斑,边部向内扩散呈块状、形态相近。

26.平整液残留:平后钢板表面残留的黑点状平整液,放置时间长时即产生超期锈蚀。

27.粗糙度高/低:由于粗糙度不一致,使电镀后的产品光泽不一,粗糙度高的板面颜色发暗。

28.平整黄膜:沿钢带轧制方向有不规律的条状黄色痕迹,断续或连续出现在钢带的中间或二肋处。

29.接触辊硌印:是钢板表面肉眼不可见、经打磨后可见的印痕。

30.卷轴印:垂直钢板轧制方向的有周期的横纹。

31.平整勒印:平整过程中产生的羽毛状的花纹,分布在局部或整个钢带。

32.平整横楞:沿钢带宽度方向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33.折皱:是在钢带的边部连续出现的桔皮状皱纹。

34.横折印:在钢带的边部(极少数在钢板中间的某一部位也有发生)连续出现象等号一样的折线。

在钢板边部长短不一的折线,垂直或与钢板轧制方向成45度角。

35.矫直辊印:是沿钢板轧制方向的有规律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均匀分布在钢带的整个宽度上。

36.涂油不均:在钢板表面有局部未涂上防绣油,呈带状,与轧制方向一致。

37.涂油量大:钢卷或钢板端面积存大量防锈油,有淌下的趋势。

38.圆盘剪硌印:圆盘剪剪边时在钢板一侧形成的压印。

39.划伤:是硬物在钢带表面造成的一条或多条连续或断续的沿轧制方向的直线沟槽,沿轧制方向,其长度、深度、分布各异。

40.擦伤:钢带层间错动在表面产生的沿轧制方向的短条沟槽,有可见的深度,有金属亮色。

41.辊印:钢带表面呈现的固定周期性的凹凸印痕,或钢带与轧辊因速度差而在钢带表面沿轧制方向产生滑动造成的印痕。

42.硌痕:运输或储存不当造成的凹印,它可透及几圈钢带上,形态相近具有周期性。

43.边部损伤:钢带边部损坏造成边部缺肉缺陷。

44.边裂:沿钢带长度方向上一侧或两侧边部产生破裂,有明显的金属掉肉、裂口,严重者呈锯齿状。

45.剪边毛刺:钢带经过圆盘剪,在钢带边部表现的小锯齿型裂口。

46.浪形:是钢板不平直,沿轧制方向呈现高低起伏的波浪形弯曲。

按分布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单边浪、双边浪、中浪和两肋浪。

47.镰刀弯:是钢带侧边不平直,向一侧弯曲。

48.塔形:是钢卷的端部不齐,一圈比一圈高,呈现不同程度的宝塔形。

49.溢出边:钢卷内径或外径多层或一层钢带卷取不齐,向一侧偏移。

50.卷取不良:是钢卷两侧边参差不齐。

51.扁卷:是钢卷外形径向明显不圆,呈椭圆形。

52.松卷:是钢带卷的不紧,圈与圈之间有较大间隙或松开。

第二部分质量缺陷实例及分析1凸棱英:Ridges【定义与特征】分布在钢带的纵向上,目视缺陷部位发亮,用手触摸有凸起的感觉。

【原因分析】凸棱是产生在热轧机上,沿轧制方向呈带状增厚,在随后的冷轧中不能消除,因为带钢卷取时,厚度增加会因放大效果而变得越来越明显。

【鉴别与判定】肉眼可以判定,尤其当带卷直径很大时,不易与其他缺陷混淆。

2夹杂:英:Shells【定义与特征】钢板表面有明显的呈白色或黑色的点状、块状、长条状缺陷,严重时表面起皮。

【原因分析】【鉴别与判定】起皮夹杂容易由其外观肉眼判定,但轻微白色线状夹杂易与热轧钢带和冷轧钢带的划伤混淆。

层夹杂是由连铸工艺中非金属夹杂束导致,开始存在于皮下,加工后暴露于外,也可由结晶器或清理表面缺陷诱发。

3氧化铁皮英:Oxide ferric【定义与特征】钢带表面粘附着一层鱼鳞状、细条状、块状或弥散型点状的棕色或灰黑色物,可表现为麻点、线痕或大面积的压痕。

【原因分析】氧化铁皮压入是由于热轧除鳞高压水压力不够,使氧化铁皮被轧入带钢。

【鉴别与判定】一般情况下可用肉眼判定,有时会与热带划痕或过洗相混淆,用金相检测显微断面表明轧入氧化铁皮很少造成周围材料发生明显的组织结构变化。

4翘皮英:Seams【定义与特征】是呈舌状、线状、层状或M状的折叠(不连续,常出现翘起),常出现在钢带表面边部。

【原因分析】皮下非金属夹杂物由于变形而破裂,并暴露出来;原料中带有与轧制方向平行的细小表面缺陷;作为钢包冶金的一部分,铝镇静钢中的铝发生【鉴别与判定】可用肉眼判定,有时会与夹杂相混淆。

用金相检测。

英:Under pickled【定义与特征】钢带表面残留着未酸洗掉的氧化铁皮,呈横向的黑色条纹(类似“抬头纹”的横向黑色细纹),形成带状或片状分布在钢板表面上。

用手摸,手上将粘有黑色的污物。

【原因分析】热带的表面氧化铁皮经酸洗槽后,未清除干净,残留在带钢表面上。

【鉴别与判定】可用肉眼判定,不易与其他缺陷混淆。

英:Over pickled (缺图片)【定义与特征】钢带表面比正常酸洗后的钢板粗糙,颜色不是银白色,而是呈现暗黑色或棕黑色。

【原因分析】在酸洗线上,如果酸温过高或带钢运行速度过低,热轧带钢基体与酸液发生反应,出现过洗。

【鉴别与判定】可用肉眼判定,不易与其他缺陷混淆。

7停车斑英:Stoppage marks【定义与特征】停车斑是酸洗线停车时,由于化学物质沾在钢带表面形成大片斑迹。

可分布在钢带的任何位置。

【原因分析】在酸洗线上,如果带钢停留或在太低速度下运行,则可能发生停车痕迹。

【鉴别与判定】可用肉眼判定,不易与其他缺陷混淆。

8震纹英:Chatter marks【定义与特征】呈不规则波纹状,沿轧制方向可分布在整个钢带宽度上,在轧制方向上钢带厚度有变化。

【原因分析】 震纹的特点是厚度波动,它是机架发生共振产生的。

【鉴别与判定】肉眼或打磨后判定,不易与其他缺陷混淆。

9乳化液斑英:Emulsion marks 【定义与特征】是残留在钢带表面的裂化乳化液,随机的分布在钢带表面,形状不规则,颜色发暗。

【原因分析】乳化液痕迹是残留在带钢表面的乳化液发生裂化作用,由于退火过程中残余的乳化液没有被完全蒸发,即带钢上多余的乳化液没有被吹净。

【鉴别与判定】可用肉眼判定,不易与其他缺陷混淆。

英:Black band 【定义与特征】钢板表面上的黑色薄膜,呈条状或片状纵向分布,条状宽窄不同,颜色深浅不一。

【原因分析】【鉴别与判定】可用肉眼判定,不易与其他缺陷混淆。

轧后带钢表面残留乳液,同时轧机卷取张力过大,炉内保护气体不易进入钢卷中心部分,在退火过程中发生氧化或渗碳现象。

英:Emulsion marks【定义与特征】钢带表面上存在大小不等的黑色或褐色的斑痕,经退火后一般有明显的轮廓线。

【原因分析】轧油斑是残留在带钢表面的乳化液中杂油含量较高,罩式炉退火过程中,少量油蒸发被保护气体带走,大量的油渗入带钢表面已形成的氧化铁,形成斑痕。

【鉴别与判定】可用肉眼判定,容易与炉后锈蚀混淆。

英:Holes【定义与特征】钢带表面非连续的、贯穿钢带上下表面的缺陷。

一般位于钢带的中部或边部,大多呈串状分布。

【原因分析】材料撕裂产生孔洞,在轧制过程中,带钢断面局部疏松,该处的应力超过材料的变形极限。

带钢越薄,其现象越明显。

【鉴别与判定】 可用肉眼判定,引起孔洞的原因可用金相方法查明,不易与其他缺陷混淆。

13清洗黑印:英:Clean mill black marks【定义与特征】钢带经过清洗机组后,沿带钢轧制方向有表面残留的黑色痕迹。

【原因分析】沉没辊表面衬胶脱落,胶质粘在带钢表面,产生黑色痕迹。

【鉴别与判定】可用肉眼判定,引起孔洞的原因可用金相方法查明,不易与其他缺陷混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