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综述
近十年来中国大陆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中国大陆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综述[摘要] 近十年来,中国美术史学史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研究者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近现代美术史家的个案研究、中国美术史学方法论研究之上,呈现出个案研究中对美术史家史观、方法论研究的热衷,且研究成果丰富的特点。
但也存在对中国美术史学的宏观研究少、本体研究少、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美术史学史研究论著等不足。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任何一门科学的成熟与否都需要看两方面的成绩:一是对研究对象的研究的深入,二是对本学科自身的研究的深入,并且正是后者的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学科成熟的程度。
中国美术史学也不例外。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史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
但从美术史学自身研究的角度来说,美术史学的研究也就仅仅30 年之久。
薛永年将改革开放以来30 余年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划分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5 年,第二阶段是1986~2000 年,第三阶段是2001 年至今。
①本文援用薛永年之分期。
美术史学研究进入第三个时期,研究更加深入,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本文以美术史学自身研究为主要线索,对近十年来有关中国美术史学研究方面的论文进行分类,粗线条地勾勒了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的面貌,希望在总结和探讨中,有所收获。
一、民国时期美术史学的研究民国时期是我国美术史学向现代形态转变的重要时期,对这一时期美术史研究的研究,是今天美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可分为两部分:美术史家的个案研究;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相关问题研究。
(一)美术史家的个案研究近十年来,在美术史学史研究中对近现代美术史家的个案研究占据了一定比例。
此类研究将注意力集中于史家的史学成果、史观、研究方法,史家的域外教育经历对其学术方面影响等问题上,从而使读者对此时美术史家对中国现代形态美术史研究的贡献有了大致了解。
1.黄宾虹研究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绘画巨匠,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美术史家。
中国绘画史概述总结范文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远古的彩陶纹饰到现代的油画创作,中国绘画史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审美语言和艺术创造力。
本文将对中国绘画史进行简要概述,以展现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远古至先秦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绘画以彩陶、青铜器、玉器等文物为代表。
彩陶纹饰以鱼、鸟、兽等形象为主,展现了先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审美追求。
青铜器上的纹饰以云雷纹、夔龙纹等为主,具有神秘、庄严的艺术风格。
玉器上的纹饰则体现了先民的礼仪观念。
二、汉代至隋唐时期汉代至隋唐时期,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期。
这一时期,绘画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逐渐形成,绘画技法也更加成熟。
人物画以描绘宫廷、贵族生活为主,如《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山水画则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如王维的《辋川图》;花鸟画则以描绘花鸟虫鱼为主,如张萱的《双鸿图》。
三、五代至两宋时期五代至两宋时期,中国绘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文人画兴起,绘画技法更加精湛。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各具特色。
山水画以董源、范宽、米芾等为代表,形成了以笔墨为特征的文人山水画;花鸟画以徐熙、黄筌等为代表,注重表现花鸟的自然形态和生动姿态;人物画则以李公麟、张择端等为代表,描绘了社会生活百态。
四、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中国绘画进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绘画技法更加成熟,绘画风格也更加多样。
文人画、宫廷画、民间画等并存。
文人画以倪瓒、文徵明等为代表,注重笔墨情趣和意境表现;宫廷画以仇英、唐寅等为代表,注重描绘宫廷生活和社会风俗;民间画则以年画、壁画等为代表,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
五、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中国绘画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画家,如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
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推动了我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
总之,中国绘画史是一部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艺术史。
中国美术史总结--经典资料

d、最后涉及山水画欣赏问题。要求山水画“怡悦情性”,可称为文人画论之滥觞。
魏晋绘画理论有哪些?
(1)顾恺之提出了”传神”的理论。
要求能生动的传达其神情意态,表现出事物的自然生机。
(2)宗炳提出了”畅神”的绘画理论。
c、吴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山水在魏晋南北朝时萌芽,画法相当稚嫩,顾恺之、宗炳、王微虽然都提出了山水画的理论方法,但在操作上还是装饰性强而写实性少。
吴创造了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才使山水成为独立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之作为人物宫观的背景之附庸地位。
(四)张萱、周昉的人物画
丰颊肥体、设色明丽、刚柔相济的“琴弦描”。
西汉马王堆帛画:天地人神混杂的图象
汉代绘画遗存中最精彩的当数帛画,而其中最令人动魄惊心的便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T字形“非衣”,系驮侯利仓之妻盖棺的吉祥物。
画面分天朝、人间、地府三段。天上为横幅,其余为直幅。
全图内容丰富,想象瑰丽。
(四)书法艺术
甲骨文是殷代的古人在占卜时,写在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又称殷墟文字,可说是中国最早的艺术文字。
吴道子的艺术风格和地位
吴道子创作活动期在唐中期。人皆誉其为“画圣”。原因在于:
a、吴把中国画运用线条的方法发挥到了更高境界,创造出一种离披点画、脱落凡俗的“疏体”:其特点是笔势磊落、圆转多变,笔简意全。
传为作“送子天王图”,人物服饰线条勾勒,有轻重、缓急、粗细、快慢之变化。
b、在吴道子笔下的释道人物有三个特点:对佛教故事理解中国化;佛教故事艺术形象上的中国化;宗教故事人物生活化。他的作品是佛教题材中国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王逊】中国美术史

【王逊】中国美术史:千年瑰宝,艺术长河一、史前美术:原始韵味,自然流露中国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那时的艺术作品主要以岩画、陶器等形式展现。
史前美术充满了原始韵味,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例如,内蒙古阴山岩画描绘了狩猎、舞蹈等场景,展现了史前人类的生活状态;而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以其流畅的线条和生动的图案,彰显了先民们高超的艺术造诣。
二、先秦美术:礼乐交融,纹饰精美进入先秦时期,美术作品逐渐呈现出礼乐交融的特点。
青铜器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其纹饰精美,工艺精湛。
如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西周的毛公鼎等,这些青铜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体现了古代王权的象征意义。
先秦时期的漆器、玉器等工艺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后世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秦汉美术:雄浑大气,兼容并蓄秦汉时期,中国美术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以雄浑大气著称,同时兼容并蓄,吸收了多种文化元素。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让我们见识到了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这些陶俑栩栩如生,阵容宏大,展现了秦军的雄壮气势。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则以其丰富的题材和生动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四、魏晋南北朝美术:文人雅韵,佛教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作品开始注重表现文人的审美情趣,同时佛教艺术的传入也为中国美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为代表,线条流畅,人物传神,展现了文人雅韵。
而在雕塑领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佛教石窟艺术的兴起,不仅推动了雕塑技艺的发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五、隋唐美术:盛世气象,多元发展隋唐时期,中国美术进入了鼎盛时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等作品,展示了唐代绘画的雄伟气魄和精湛技艺。
唐代壁画艺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和时代特色。
美术史总结(共5篇)

美术史总结(共5篇)第一篇:美术史总结一.彩陶与黑陶艺术(一)、彩陶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文化的策源地。
彩陶绘画1、仰韶文化:代表类型:(1)、半坡类型(2)、庙底沟类型。
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性图案:四鹿、三鱼、蛙、鸟等。
庙底沟:流行几何植物纹。
半坡类型彩陶:彩陶鱼纹盆、彩陶人面鱼纹盆、彩陶鹿纹盆彩陶鱼纹盆在仰韶文化陶绘中是出现最多的图像之一。
庙底沟类型彩陶:彩陶花瓣纹盆鹳鱼石斧图2、马家窑文化:一说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分支,一说独立文化。
代表:(1)、马家窑: 漩涡、波浪、弧边三角纹(2)、半山:红黑相间锯齿纹、四大圆圈纹等。
(3)、马厂:四大圆圈布局,网格、菱格、米字、波折及变体人3、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类型彩陶:彩陶漩涡纹瓶。
半山类型:彩陶壶。
马厂类型:彩陶瓮绘六肢蛙纹。
大汶口彩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300年-4500年)(二)黑陶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
黑陶黑陶的制作,早期以手制,用泥条盘筑法,其器胎较厚重,表面亦少光亮。
至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已普遍采用轮制,加之陶窑的改进和封窑技术的掌握,使工艺有了极大的提高。
因而使所制黑陶,器形多呈正圆形,胎体极薄且匀,具有黑、薄、光等特点,故有“蛋壳陶” 之誉红山文化女神头像:史前美术最大特点实用与艺术相结合。
如:庙底沟类型彩陶人头壶。
陶器制作与造型装饰:1主要制作方法:泥条盘筑法,轮制法;2主要装饰手法:锥刺,指甲,堆塑,弦纹,镂刻,彩绘。
四.绘画1、六朝三杰:张(张僧繇)得其肉,陆(陆探微)得其骨,顾(顾恺之)得其神。
顾恺之:A生于晋陵无锡,官僚士族家庭,交往桓温,桓玄,殷仲堪等权贵。
B三绝:才绝(诗文)、痴绝(画飞去,邻家女)、画绝。
C传神理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D 作品:(1)《女史箴图》a大英博物馆 1900年,八国联军,英军大尉基勇松从圆明园盗出希腊帕特农神庙的三女神。
b张华《女史箴赋》针对晋惠帝贾后专权,唐代摹本尚存九段。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汇总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汇总
从史前文化到历史上的各种文化,中国美术历史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诸多文化中走出了许多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古代,主要的美术形式有绘画、雕塑、陶瓷、彩绘、布局、摆设、编织等,它们把艺术形式和技艺融为一体,把人物、动物及花卉等图像体现出来,反映出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生活。
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的许多绘画作品,如商周时代的《甲骨文》《甲骨图解》《金文》;两汉时期的《郭璞画集》《何伟画集》《蔡和山画集》;唐代的《太宗天文历图》《朱梁书画》《苏东坡画集》《陆文圭画集》;宋代的《苏洵封禅图》《欧阳询画集》《赵孟頫画集》;明代的《王蒙书画》《李门画集》《李攀龙书画》;清代的《吴道子书画》《蒋大为画集》等,都反映了中国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雕塑也在中国美术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古代已经有了不少雕塑作品。
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以及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我国美术的发展脉络我国美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古至今,我国美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我国美术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代我国美术古代我国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彩绘器皿,经过商、周、秦、汉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印章、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著名的艺术作品有甘肃武周永年县出土的彩绘陶器、陕西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等。
2.唐宋时期的我国美术唐宋时期是我国美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塑艺术等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著名的艺术家如王羲之、顾恺之、李思恭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3.明清时期的我国美术明清时期是我国美术的又一重要时期,此时我国面临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局面,文化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著名的画家有文征明、唐寅、仇英等,他们的作品为后人所推崇。
4.现代我国美术近现代以来,我国美术在不断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也摒弃了传统的束缚,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艺术发展之路。
著名的画家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为我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我国美术史上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艺术地位,至今仍然被后人所推崇。
1.王羲之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大家,其行草书法风格独特,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尤为著名,被誉为千古第一帖,至今仍然被后人视为书法艺术的典范。
2.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他的花鸟画作品在我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征明的作品《鹊叫梅花》、《百花图》等都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3.张大千张大千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画家,他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种绘画题材。
其作品《千里江山图》、《六出奇兵图》等均为后人所传颂,张大千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齐白石是20世纪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的“齐白石画家”风格深受人民裙众喜爱。
美术史总结

一史前时期美术1 表现鱼鸟形象最精彩的是河南临汝出土的一件庙底沟类型彩陶虹鹳鱼石斧图——出土于河南临汝,是表现鱼鸟形象最精彩的作品。
图像绘于陶缸的腹部。
形象质朴而生动,简略的形象组合表现了比较复杂的社会内容,此图可谓是史前绘画中的一件具有纪念碑性质的作品。
2 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出土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3 泥塑女神头像出土于辽宁建平凌源接壤地带的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遗址中国最早的墨色文化二夏商周时期美术1 立鹤方壶为春秋中期所铸,河南新郑出土,一对,高118厘米。
器上遍饰卷曲缠结的龙纹,两侧有龙形双耳,四角装饰有兽形,圈足下有两个回头的怪兽承托,壶顶四周装饰盛开的双层莲瓣,壶盖上立一展翅欲飞的仙鹤,形象生动,气宇轩昂,自由舒展,使庄重的铜壶添加了昂扬活泼的情调,与商代和西周青铜器的风格大异其趣,寓示着新时代的变革。
三秦汉时期美术1 画像石是指雕饰有图案的石制品,它始兴寓西汉中期,主要流行于东汉时代2 武梁祠画像石(西壁)东汉山东嘉祥是山东典型的画像石3 霍去病墓石雕群为汉代陵墓雕刻中最杰出的作品。
并“为冢象祁连山”一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石的墓冢。
4秦陵兵马俑的出土地点,规模,创作思想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1974年3月在西安临潼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发现了大型陶兵马佣从藏坑,从此揭开了秦代雕塑艺术的宝库;在秦汉盛行行厚藏的风气下丧葬之用的迅速发展,成为雕塑艺术中的主要门类。
从皇室权贵到官吏富豪的墓葬中,除棺,衣食,珍奇宝玩外,佣是不可缺少之物,这也反映了位处上流社会的人们希冀在幽冥世界中继续拥有权势地位和享受养尊处优生活的愿望。
放置兵马俑的地下坑道大约在秦统一六国后开始施工,公元前209年竣工,三年后项羽入关后焚毁破坏。
目前工发现四个俑坑,原味土木结构,总面积达25380平方米。
最大面积的一号坑面宽九间,四周绕以回廊,前有五个门道,总面积约12600平方米,其中为战车与骑兵,步卒混合编组的长方形军阵,估计有兵佣6000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综述
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
与美术风格总是在变化的欧洲不同,中国美术几个世纪以来保持了令人惊奇的延续性。
明朝时的作品还可以看到唐朝时的影响。
一幅清朝的画作与一幅宋朝的是非常相似的。
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对传统的尊崇。
中国美术的起源产生在史前时代,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仅演化出建筑、雕刻、绘画、工艺造型等门类,还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美术的独特传统与体系。
整个史前时代是艺术的萌芽时代和审美意识发生的时代。
由于当时人们以石器作为主要生产工具,所以在历史学上史前时代又叫石器时代。
历史学家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晚期装饰物和刻纹制品的出现,标志着造型艺术从生产工具中才彻底解放,是人类美术实践的第一次质的飞跃,因此在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打制石器的漫长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磨制的石器,以此为标志,开始了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几何纹饰进展到动植物纹样,其中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样最为丰富生动。
除彩陶之外,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人像、动物陶塑也同时出现。
被史学家称为先秦的时代包括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这是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变的漫长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艺美术、雕刻、绘画、建筑等都获得较大发
展,其中祭神敬天的青铜器被奴隶主视作财富、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发展的水平最高,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
因此,有人称先秦时代是“青铜时代”。
随着文字的创造和使用,人们逐渐发现和掌握了书写中的形式规律和美的要素,于是诞生了书法艺术。
中国从秦朝建立经西汉,至东汉灭亡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在战国绘画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巩固和上升,社会经济趋于繁荣和发展,而展现出新的面貌,更加重视绘画的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
它将战国时期地域不同的绘画风格融合起来,形成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总的统一的时代风格。
秦汉王朝历经441年,处于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前期。
统治者明确要求艺术为巩固政权服务,而艺术形式也较之先秦也更加丰富,分类也更加明确。
中国秦汉时代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
美术被统治者作为表彰功臣、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获得巨大发展。
而且,汉代丝绸之路渐通,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多,也促进了美术的兴盛。
汉朝结束后,中国进入分裂时期。
魏蜀吴三国相争,经过约50年战争,魏国的司马炎统一了中国改国号为晋,建都洛阳。
随着晋室南渡,南方的建康成为文化中心,也是在艺术活动上最有创造力的地区。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最明显的一点,是它动荡不定的政治局面.这样的特点,体现在,在内,汉代美术基础上对传统艺术表现的深化,在外,对佛教文化艺术的吸收消化,由此到达一个空前未有的审美境界.这一时期的绘画形式以长卷为主,而重气韵,重
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重人物的传神写照是这时期理论的精髓,它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对整个封建社会的绘画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个时期,佛教和印度文化以及希腊化文化在中国本土也遍地开花.其中主要是佛教美术,宗教美术充分表现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
魏晋以后,玄学的发展、佛教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哲学和文艺的发展。
北齐承前启后,在艺术上有重要贡献。
隋统一全国,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唐代继隋之后,各方面的文化成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与边地各族文化融合,形成了光辉灿烂的唐文化。
隋唐时期,我国的画作逐渐步入繁荣昌盛阶段。
隋代起着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作用,至唐逐渐形成一代新风。
人物画取得辉煌成就,山水、花鸟画也相继成熟。
画坛涌现出众多名家,各领风骚。
唐五代三百年内,还呈现出早、中、晚的变化。
五代绘画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山水、花鸟画发展最为显著,在唐代美术的雄厚基础和宋元绘画的全面发展之间架起一座重要的桥梁。
由于几个地方割据政权对画家的罗致辞与优待,为宋王朝绘事的更加繁荣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从而使两宋时期名家辈出、杰出迭现。
从总的发展趋势看,人物画越过了唐代的高峰,由那种气势恢宏、雄强豪壮的表现,走向纤巧精细、优美抒情;山水和花鸟则走向成熟和风格多样。
同时,周边地区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如辽、金和西夏,绘画传统也深受中原地区的影响,但均具有自己的生活和地域特色。
虽然这个时期的绘画以服务宫廷的院
体为主,但文人士大夫参与绘事也渐成风气,为后世文人画的发扬光大开辟了宽广的道路;两宋辽金时期的绘画不愧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非常光辉的一章;
明清时期民族美术的新的高涨,构成古代美术的灿烂的最后一页。
山水花鸟画艺术形成强大的潮流,这一题材样式发展成为揭示自然事物的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感染人们心灵的具有特殊力量与效果的工具;而民族绘画艺术的特色也因此一强大潮流的出现而更鲜明,为世界美术史充实并扩大了这一题材样式的领域。
明清两代的陶瓷、丝织和髹漆工艺也是世界美术史上具特殊成就的部门。
明清六百年间工艺美术的新创造是民族美术的光辉的代表。
而到了近代以后,大体延续清末发展,但是西化潮流因为政治变动而加速,中国开始有画家留学西方,与欧洲绘画直接接触,如徐悲鸿等人。
除了中国画领域的推陈出新外,西画的引入已渐成洪流,油画、版画、雕塑等新型的创作形式在近现代美术教育的推波助澜下深入人心,而建筑和实用艺术的发展也体现出了美术与生活之间的新型关系。
不过,相较于欧洲已经开始从印象派之后新一波的绘画革命,中国对于西洋绘画的理解,仍强调古典写实的训练。
此种训练在中共建国后由学习苏联的社会写实主义所继承。
另一方面,透过引入的新兴木刻版画,同样影响了中共建国之后的美术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此两种绘画风格主导中国直到20世纪
80年代,在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的当代艺术才大量进入中国,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