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7第七章:气雾剂

合集下载

《药剂学》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药剂学》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皮肤用粉雾剂是指通过皮肤吸收发挥治疗作用的粉雾剂,主要用 于治疗皮肤病、疼痛等病症。
粉雾剂的吸入方式与效果
1
粉雾剂的吸入方式通常采用吸入器或吸入喷雾器 ,通过患者主动吸入气体或被动吸入气体将粉雾 送入呼吸道。
2
吸入粉雾剂的疗效主要取决于药物在肺部的沉积 量和在呼吸道中的浓度,以及药物的溶解度和药 理作用。
使用方法
在使用气雾剂时,应先摇动容器,然后对准所需部位按压阀门,将药物喷出。 吸入气雾剂应将头部尽量后仰,并保持平静呼吸,以免药物进入口腔或鼻腔。
02
气雾剂与喷雾剂的药学基础
药物性质与选择
药物性质
气雾剂和喷雾剂的药物应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以便 于形成均匀的溶液或悬浮液。同时,药物应无刺激性和腐蚀 性,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吸道中。粉雾剂的药物释放速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吸入的气流速度和药
物在载体中的分散程度。
使用便利性的比较
气雾剂
使用时需要用力摇晃容器并喷出 ,使用较为不便。
喷雾剂
使用时需要先摇动容器,然后对准 患处按压喷头,使用相对方便。
粉雾剂
使用时只需打开容器盖子,将药物 粉末吸入即可,使用最为方便。
06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的发 展趋势
药物选择
根据治疗需要选择适宜的药物,如局部抗炎药、平喘药、抗 过敏药等。同时,应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及稳定性等因 素。
药物稳定性与保存
药物稳定性
气雾剂和喷雾剂中的药物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确保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 的有效性。不稳定的药物可能会产生结晶、沉淀或分解等现象,影响药物的释放 和疗效。
开发无毒、环保的推进剂,替代传统的推进剂,降低对环 境的污染。
THANKS

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初级药师考试-药剂学—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药剂学——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一、气雾剂的概念、特点与分类气雾剂系指药物与适宜抛射剂封装予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制成的制剂。

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以定量或非定量喷出,药物喷出多为雾状气溶胶,其雾滴一般小于50μm。

气雾剂可在呼吸道、皮肤或其他腔道起局部或全身作用。

(一)气雾剂的特点(1)气雾剂的优点: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如治疗哮喘的气雾剂可使药物粒子直接进入肺部,吸入两分钟即能显效;药物密闭于容器内能保持药物清洁无菌,且由于容器不透明,避光且不与空气中的氧或水分直接接触,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使用方便,药物可避免胃肠道的破坏和肝脏首过作用;可以用定量阀门准确控制剂量。

(2)气雾剂的缺点:因气雾剂需要耐压容器、阀门系统和特殊的生产设备,所以生产成本高;抛射剂有高度挥发性因而具有制冷效应,多次使用于受伤皮肤上可引起不适与刺激;氟氯烷烃类抛射剂在动物或人体内达一定浓度都可致敏心脏,造成心律失常,故治疗用的气雾剂对心脏病患者不适宜。

(二)气雾剂的分类1.按分散系统分类气雾剂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气雾剂。

(1)溶液型气雾剂:系指药物(固体或液体)溶解在抛射剂中,形成均匀溶液,喷出后抛射剂挥发,药物以固体或液体微粒状态达到作用部位。

(2)混悬型气雾剂:药物(固体)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抛射剂中形成混悬液,喷出后抛射剂挥发,药物以固体微粒状态达到作用部位。

此类气雾剂又称为粉末气雾剂。

(3)乳剂型气雾剂:药物水溶液和抛射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O/W型或W/O型乳剂。

0/W型乳剂以泡沫状态喷出,因此又称为泡沫气雾剂。

W/0型乳剂,喷出时形成液流。

2.按气雾剂组成分类按容器中存在的相数可分为两类:(1)两相气雾剂:一般指溶液型气雾剂,由气液两相组成。

(2)三相气雾剂:一般指混悬型气雾剂与乳剂型气雾剂。

3.按医疗用途分类(1)呼吸道吸入用气雾剂:吸入气雾剂系指药物与抛射剂呈雾状喷出时随呼吸吸入肺部的制剂,可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2. 什么是处药与非处药(OTC)3. 什么是GMP 、GLP与GCP?第二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按分散系统如分类?2.液体制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4.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有哪些?为潜溶剂?5.为絮凝,加入絮凝剂的意义在?6.乳剂和混悬剂的特点是什么?7.用Stokes公式描述影响沉降的因素,并说明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具有哪些作用?8.乳化剂的作用如?如选择乳化剂?9.乳剂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10.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法有哪些?11.简述助溶和增溶的区别?12.什么是胶束?形成胶束有意义?13.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在药剂中主要有哪几个作用?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1.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哪些?2.常用的除菌过滤器有哪些?3.灭菌参数F和F0值的意义和适用围?4.洁净室的净化标准怎样?5.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6.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7.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8.热原的定义及组成是什么?9.热原的性质有哪些?各国药典检查热原的法定法是什么?10.简述污染热原的途径及去除热原的法。

11.注射剂等渗的调节法及调节等的意义。

12.制备安瓶的玻璃有几种?各适合于什么性质的药液?13.输液按规定的灭菌条件灭菌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染菌现象?14.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法。

第四~五章固体制剂1.散剂的概念、制备法与质量要求。

2.用什么程来描述药物的溶出速度?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法有哪些?3.什么是功指数?4.影响物料均匀混合的因素有哪些?如达到均匀混合?5.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6.片剂的可分哪几类?各自的特点?7.片剂常用的辅料有哪些?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有哪些?8.湿法制粒的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9.片剂产生裂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法。

10.片剂的包衣的目的在?11.片剂的成形及其影响因素。

药剂学:第七章 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

药剂学:第七章  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

阳离子交换树脂: 钠型(稳定): RSO3- Na+ 氢型:RSO3- H+
阴离子交换树脂: 氢氧型:RN +(CH3)3OH氯型(稳定): RN +(CH3)3Cl-
当原水含盐高达3000mg/L时,不宜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纯化水.
第一节、制药用水的制备
(三)纯化水的处理技术
第一节、制药用水的制备
垂熔玻璃漏斗(芽胞>0.5μm)
第三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
微孔滤膜滤器
出液口 内装微孔滤膜 进液口
第三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
垂熔玻璃滤器
第三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
二、物理灭菌法
c)射线灭菌法 辐射灭菌 不耐热 微波灭菌 不耐热 紫外线灭菌 (紫外线和臭氧)表面/空气/蒸馏水
d)湿热灭菌法 流通蒸汽灭菌 消毒、不耐热制剂 煮沸灭菌 消毒 低温间歇式灭菌 对热敏感制剂 热压灭菌**
第三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
二、物理灭菌法
热压灭菌法 耐高温高压
用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影响热压灭菌的因素:
➢ 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芽胞>繁殖体>衰老体
➢ 蒸气性质
饱和蒸气(湿、过) 除去空气
➢ 药品稳定性和灭菌时间
➢ 其他
pH环境、介质营养成分
二、物理灭菌法
热压灭菌法
首先开启进气阀对夹套进行加热,待夹套压力上升至 所需压力时,将待灭菌物品整齐排列于格车架上,推入 柜室,关紧柜门并旋紧。将加热蒸气通入柜内,当柜内 温度上升至规定温度,柜内压力应达到相应数值时(如 115.5C、67 kPa),开始记录灭菌时间。到达灭菌时 间后,先关闭蒸气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待压力表指针 为零时,即可开启柜门,冷却后取出灭菌物品。

(药剂学)06气雾剂_PPT幻灯片

(药剂学)06气雾剂_PPT幻灯片
1. 二相气雾剂 2. 三相气雾剂
1. 二相气雾剂
一般为溶液系统,是由抛射剂的气相和 药物与抛射剂形成的均匀液相所组成。 要求药液与抛射剂互溶,或通过潜溶剂 和助溶剂同抛射剂混溶。
2. 三相气雾剂
①药物水溶液与抛射剂乳化,液化抛射剂为分 散相形成O/W型乳剂,部分气化抛射剂为一相 (气、液、液),在喷射时产生稳定而持久的 泡沫,故又称泡沫气雾剂。
故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吸收速度也快。若药物吸 湿性大,微粒通过湿度很高的呼吸道时会聚集增大, 妨碍药物吸收。
四、延长药物在肺部滞留时间的制剂学方法
(一)脂质体 (二)微球 (三)复合物
(一)脂质体
将药物包裹成脂质体后肺部给药,不仅能有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少药 物对呼吸道和肺部的刺激性和毒性,增加药物疗效, 并可使药物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缓控释放。
(一)肺部的吸收
气雾剂主要通过肺部吸收,吸收的速度很快,不亚 于静脉注射。
肺部吸收迅速的原因: 1.肺部吸收面积巨大。肺由气管、支气管、细支气
管、肺泡管和肺泡囊组成。肺泡囊的总表面积可达 70~100m2。 2.肺泡囊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所构成,这些细胞紧靠 着致密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总表面积约为90m2, 且血流量大),细胞壁或毛细血管壁的厚度只有 0.5~1μm,因此肺泡囊是气体与血液进行快速扩散 交换的部位,药物到达肺泡囊即可迅速吸收显效。
inspiration)系指微粉化药物与载体以胶 囊、泡囊或高剂量储库形式,采用特制 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 药物的制剂。
一、气雾剂的特点
优点
缺点
①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如 ①由于气雾剂需要耐压容器、
治哮喘的气雾剂可使药物粒
阀门系统和特殊的生产设备,

药剂学: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药剂学: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P P P N P N P 总

A

B
0
AA
0
B
B
20
第二节 气雾剂的组成
第七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一、抛射剂——用量
• 气雾剂种类、用途对抛射剂用量的要求
• 溶液型气雾剂(用量决定雾粒的大小)
• 吸入气雾剂-用量大(30%以上) • 皮肤用气雾剂-用量小(6%~10%)
• 混悬型气雾剂(用量决定喷出混悬粒子的分散状态)
F • 常压下沸点理想(略低于常温,易控制)
• 液化后密度大
114
• 毒性小,性质稳定,不易燃
F原子数目
比H原子数目多1 比C原子数目少1
• 缺点-破坏大气臭氧层,致敏心脏
• 常用-F11、F12、F114
17
第二节 气雾剂的组成
第七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一、抛射剂——分类
氟利昂CFC的使用于2010年到期,国外早 已对CFC替代品开展了全面研究,如欧美、日 本,甚至印度均已有了非CFC的药用气雾剂上 市,上市产品多达20余个,两种氢氟烷烃(HFA) 已获准作为药用抛射剂用于气雾剂中。
• 肺泡(主要吸收场所)
• 数量多、表面积大 • 细胞薄 • 细胞间毛细血管网致密 • 吸收后直接进入大循环
5
第七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第一节 概述
• 影响药物肺部吸收的生理因素 • 纤毛运动 • 气体动力学 • 呼吸道直径 • 呼吸量和频率 • 粘液层
6
第七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七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第一篇 药物剂型概论
第七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雾剂的组成 第三节 气雾剂的制备 第四节 喷雾剂 第五节 吸入粉雾剂

气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药剂学课件)

气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药剂学课件)

①患者主动吸入药粉,不存在给药协同配 合问题,顺应性好,特别适用于原需进行 长期注射治疗的患者; ②药物可以胶囊或泡囊形式给药,剂量准 确; ③无抛射剂,可避免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④不含防腐剂及乙醇等溶剂,对病变黏膜 无刺激性; ⑤药物呈干粉状,稳定性好,尤其适用于 多肽和蛋白类药物的给药。
吸入粉雾剂的特点 RESEARCH BACKGROUNDS
2.泡囊型给药装置 (Diskhaler) 药物分装于铝箔上的 水眼泡中,使用时针 刺破铝箔,吸气时药 粉即可释放。
吸入粉雾剂的组成 RESEARCH BACKGROUNDS
2.泡囊型给药装置 (Diskus)
吸入粉雾剂的组成 RESEARCH BACKGROUNDS
3.贮库型给药装置(Turbuhaler) 将多个剂量的药物分别装入统一装置中,用时只需旋转装置, 单剂量的药物即可释出。
吸入粉雾剂的组成 RESEARCH BACKGROUNDS
(二)供吸入用的干粉 1.微粉化药物:粒度小于10μm,大多数应小于5μm。 2.载体:药物微粉化后,粉粒易聚集,为得到流动性、分散性 很好的粉末,常加入载体如乳糖、木糖醇等,从而提高计量准 确度。 3.其他附加剂:润滑剂、助流剂、抗静电剂
吸入粉雾剂的组成 RESEARCH BACKGROUNDS
(一)干粉吸入装置
吸入粉雾剂的组成 RESEARCH BACKGROUNDS
1.胶囊型给药装置 针刺破硬胶囊,吸气时药粉从孔中释放, 或是从分开的胶囊中释放。 结构:雾化器的主体、扇叶推进器、口 吸器
吸入粉雾剂的组成 RESEARCH BACKGROUNDS
喷雾装置
RESEARCH BACKGROUNDS
手动泵和容器组成。 喷雾制剂的阀门系统与气雾剂相似,但阀杆的内孔一般三个, 并且比较大,以CH BACKGROUNDS

《药剂学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网上辅导

《药剂学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网上辅导

《药剂学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网上辅导气雾剂、粉雾剂和喷雾剂是一类很有特点的剂型,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教学要求:掌握:1.气雾剂的概念、特点、分类、吸收2.气雾剂的组成、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熟悉:1.粉雾剂、喷雾剂吸入的特点重点内容:一、气雾剂的概念气雾剂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分类、特点、吸收二、气雾剂的组成、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一)气雾剂的组成气雾剂由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组成。

其中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构成了气雾剂的装置。

1、抛射剂:是一种特殊物质,是其它剂型没有的,同学们应掌握抛射剂的定义、种类、工作原理、对抛雾剂的要求及抛物剂对气雾剂的影响、用量、选用原则,常用的液化气体类抛物剂等。

2、阀门系:阀门系统对气雾剂来讲也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气雾剂特有的,应掌握的功能、组成、原理等。

3、耐压容器:材料、要求、常用的耐压容器。

4、药物与附加剂:在气雾剂的制备中的处方设计中介绍。

(二)气雾剂的制备方法1.工艺流程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和装配→药物配制与分装→填充抛射剂→质检→包装→成品应避菌操作,各种用具、容器等须清洁、消毒2.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和装配玻璃瓶的搪塑:将玻璃瓶洗净、烘干;瓶颈以下粘上一层塑料液,干燥阀门系统的处理:塑料、尼龙制品,不锈钢弹簧(先碱煮),橡胶制品(最后干燥):洗净,乙醇浸泡备用。

按阀门系统的构造进行装配。

3.药物处方配制和分装溶液型:药物、附加剂溶于潜溶剂,制成澄清溶液,分装;混悬型:药物微粉化,与附加剂混匀,分装;或加入部分抛射剂混匀,分装乳剂型:药物、附加剂溶于介质,加表面活性剂制成乳剂,分装4.抛射剂的填充压灌法、冷灌法(三)气雾剂的质量评价气雾剂的质量评价。

气雾剂分为吸入型和非吸入型气雾剂,其质量标准不尽相同。

(1)吸入型气雾剂的检查项目●每瓶总揿次:≥每瓶标示总揿次;●泄露率:年泄露率<3.5%●每揿主药含量:标示量的80%-120%●有效部位药物沉积量:≥标示的15%●微生物限度:符合规定吸入型气雾剂还应检查:●颗粒或雾滴大小:三相气雾剂的粒径应10um以下,多数5um以下;二相气雾剂雾滴大小也应控制●泄露和爆破检查:(2)非吸入型气雾剂的检查项目●与吸入型气雾剂基本相同●无需检查有效部位药物沉积量●一般不检查药物颗粒、雾滴大小气雾剂虽然不是一种新剂型,其应用范围正在扩大;粉雾剂和喷雾剂作为较新的给药方式,无论在给药装置、给药途径或新品种方面都有迅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FCl3 -1.8 -23.7 1.49 2.33
水中溶解度(ppm) 130(30℃)
臭氧破坏作用
1
温室效应*
1
(以三氯一氟甲烷为参照)
二氯二氟甲 烷
二氯四氟乙烷 四氟乙烷 七氟丙烷
F12
CF2Cl2 67.6
F114
CF2ClCF2Cl 11.9
HFA-134a HFA-227ea
CF3CFH CF3CHFCF
7.微生物限度
8.无菌检查·
精品课件
本章要求
➢掌握气雾剂的概念、特点、分类、组成 和吸入型气雾剂的吸收
➢掌握喷雾剂、吸入粉雾剂的概念 ➢熟悉气雾剂的常用抛射剂及其填充方法 ➢熟悉气雾剂的处方类型 ➢了解气雾剂的制备工艺 ➢了解气雾剂的质量评价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二甲醚(DME)
惰性;无腐蚀性,无致癌性,低毒性; 压力适宜;对极性和非极性物质有高度 溶解性;水溶性好,尤其适用于水溶性 的气雾剂;对环境的污染小;混合能够 获得不燃性物质
精品课件
氢氟烷烃与氟里昂性质比较
名称
三氯一氟甲 烷
实验室代码
F11
分子式
蒸气压(kPa/20℃) 沸点(℃) 密度(g/ml) 介电常数
4万USP单位 1.3% 0.45% 适量 适量 加至1000ml
精品课件
处方举例
粉雾剂:
福莫特罗
12mg
乳糖
25mg
混合装入囊泡
精品课件
三、气雾剂的质量评定
1.安全、漏气检查
2.装量与异物检查
3.喷射速度和喷出总量检查·
4.喷射总揿次与喷射主药含
量检查·
5.药物粒度与雾滴大小·
6.有效部位药物沉积量检查·
2
3
4.71
3.99
-29.8
3.6
-26.1
-15.6
1.33
1.74
1.23
1.41
2.04
2.13
9.51
3.94
120(30℃)
110(30℃)
2200(25 ℃)
610(25℃)
1
0.7
0
0
3
3.9
精品课件
0.22
0.7
抛射剂的用量·
气雾剂的喷射能力取决于抛射剂的用量 和自身的蒸汽压
Raoult定律、Dalton气体分压定律
精品课件
(二)影响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的因素
3.药物的性质
1)药物最好能溶解于呼吸道的分泌液中 --否 则成为异物,对呼吸道产生刺激。
2)分子量――小分子的药物容易吸收 3)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吸收快

若药物吸湿性大,微粒通过湿度很高的呼吸道 时会聚集增大,妨碍药物吸收。
精品课件
第二节 气雾剂的概述
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
3.压缩惰性气体
高压、爆炸!
CO2 N2 NO等
精品课件
新型抛射剂
目前是最合适的氟里昂替代品,它不含 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对全球气候变 暖的影响明显低于氯氟烷烃,并且其在 人体内残留少,毒性小。
1.氢氟烷烃类(HFA)
四氟乙烷(HFA-134a)和七氟丙烷(HFA-227ea)
精品课件
二、气雾剂的制备·
抛 射 剂 的 填 充
1.压灌法 2.冷灌法
优点:速度快,对阀门无影响, 压力稳定
缺点:需制冷设备,低温操作 抛射剂损失较多 含水品不宜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处方举例
溶液型气雾剂: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2.5g
维生素C
1.0g
乙醇
296.5g
F12
适量
共制成1000瓶
精品课件
处方举例
精品课件
解:根据Dalton气体分压定律
P 1 23/1 03.2 9 /1 07 0.2 9 /1 00.3 4 5 78 15.9 4 K 1P P 1 17/1 07.3 4 /1 0 3 7.3 4 /1 07.2 9 9 0.1 2 6.9 1K 3P
PP 12 P 11 25 .3K 3 3Pa
2.乳剂型气雾剂
要求振摇时应完全乳化成很细的乳滴,至少 1~2分钟内不分离,以保证抛射剂与药物同时喷出
通常使用混合溶剂·
精品课件
一、处方类型
3.混悬型气雾剂
提高稳定性方法: ①水分含量要求极低,以免药物微粒聚集· ②药物粒度极小· ③尽量选用在抛射剂中溶解度最小的药物衍生
物· ④调节抛射剂和混悬粒子的密度尽量相等· ⑤添加助悬剂
气雾剂(aerosol) 粒径:50μm以下 喷出状态:细雾状气溶胶、烟雾状、泡沫
状或细流 治疗作用:局部作用:皮肤、腔道
全身作用:肺部吸入吸收
精品课件
类似制剂
喷雾剂(sprays)
系指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填充于 特定的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高 压气体、超声振动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呈雾状 物释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黏膜、 皮肤及空间消毒的制剂。
第七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精品课件
本章主要内容
概述(气雾剂的概念、肺部吸收) 喷雾剂(概念等) 吸入粉雾剂(概念等) 气雾剂的概述(特点、分类) 气雾剂的组成(常用抛射剂等) 气雾剂的制备(处方类型、抛射剂的填
充方法等)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概述
一、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aerosols、sprays、powder aerosols) 系指药物经特殊的给药装置给药后,
精品课件
按相组成分类:
a. 二相气雾剂
气相(P) 抛射剂的蒸气 溶液型液相(P+D)抛射剂+药物形成的溶液
精品课件
b.三相气雾剂(三类)
①O/W 乳剂型 喷射为泡沫状 -- 泡沫气雾剂
气相(P) 液相(O/W)
O: P(+D) W: 水(+D)
内相蒸发
泡沫状
油相(内) 水相(外)
精品课件
b.三相气雾剂(三类)
绝对压=大气压+表压
表压=253.33-101.3=152.03kPa
精品课件
抛射剂的用量要求·
❖ 1.溶液型:根据粒径的需要而调节用量 全身:要求粒径较细1~5μm,故用量较多 外用:要求粒径较粗50~200μm,故用量较少
❖ 2.混悬型:用量较高 ❖ 3.乳剂型:泡沫性质取决于抛射剂的性质与用量
②W/O乳剂型 喷射时为液流
气相(P)
W: 水(+D)
液相(W/O) O: P(+D)
外相蒸发
油相
水相
(外)
(内)
精品课件
液流
b.三相气雾剂(三类)
③混悬型
喷出物为细粉状 --粉末气雾剂
气相(P) 液相(S/O)
S: D O: P
外相蒸发
烟雾于水,可做脂溶性药物的溶剂 常用F11、F12、F114,按不同比例混合
压力高,用量大:有粘稠性、弹性的干泡沫 压力低,用量小:柔软的湿泡沫
精品课件
二、药物与附加剂
药物:
液体、固体 ——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
附加剂:
潜溶剂、润湿剂、乳化剂、稳定剂、矫 味剂、防腐剂等
精品课件
三、耐压容器
1.玻璃容器
耐压性、耐撞击性差··
2.金属容器
耐压性良好、药物的稳定性易受影响
·
3.塑料容器
Pa
Na
P
0 a
na
Pa0
na nb
0 Pb N b Pb
nb
0 Pb
na nb
P
Pa
P b
精品课件
例题:
已知F12的分子量为120.9,蒸汽压 (21.1℃)为585KPa,F11的分子量为 137.4,蒸汽压(21.1℃)为92.1KPa, 试计算混合抛射剂F12/F11(30:70)在 21.1℃时的蒸汽压?
0.1313g 0.0368g 0.0263g 99.806g 共制100g
精品课件
处方举例
乳剂型气雾剂:
大蒜油
10ml
吐温80
30g
司盘80
35g
甘油
250ml
十二烷基磺酸钠 20g
F12 加蒸馏水至
962.5ml 1400ml
精品课件
处方举例
鼻用喷雾剂:
催产素 甘油 氯化钠 柠檬酸 碳酸钠 蒸馏水
良好的耐压性、抗撞击性和防腐性; 但塑料本身的通透性较高,其添加剂 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价格高
精品课件
四、阀门系统
精品课件
有浸入管的定量阀门示意图
精品课件
阀门的构造
精品课件
各类定量阀门示意图
精品课件
第四节 气雾剂的制备
一、处方类型
1.溶液型气雾剂
处方组成:潜溶剂:乙醇、丙二醇等 增溶剂:表面活性剂类 抗氧剂:Vc 抛射剂:F12/F11、F12/F114、F12/F114/F11、HFA
精品课件
※二、分类
1.按分散系统分类 a.溶液型· b.混悬型· c.乳剂型·(O/W型、W/O型)
2.按医疗用途分类 a.呼吸道吸入用(局部作用or全身作用) b.皮肤和粘膜用·· c.空间消毒用·
精品课件
※二、分类
3.按相组成分类 a. 二相气雾剂 b. 三相气雾剂 Ⅰ)O/W 乳剂型 Ⅱ)W/O 乳剂型 Ⅲ)混悬型
①支气管以下部位的气流速度逐渐减慢, 多呈层流状态,易使药物细粒沉积
②药物的分布与呼吸量及呼吸频率有关
通常粒子的沉积率 与呼吸量成正比 与呼吸频率成反比
精品课件
(二)影响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的因素
2.粒子的大小· 肺部局部作用――3~10um 发挥全身作用――0.5~5um <0.5um 可随呼气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