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小枣树和小柳树_教案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柳树和枣树的特点和生长习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柳树和枣树的外貌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1)展示柳树和枣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貌特征。
(2)播放柳树和枣树生长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
(3)讲解柳树和枣树的特点和生长习性,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章:小柳树的成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柳树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小柳树的成长过程,包括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1)展示小柳树的成长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它的成长过程。
(2)播放小柳树成长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小柳树的成长过程。
(3)讲解小柳树的成长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章:小枣树的收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枣树的收获过程,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感恩自然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小枣树的收获过程,包括成熟、采摘、晾晒、储存等环节。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1)展示小枣树收获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收获过程。
(2)播放小枣树收获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收获的喜悦。
(3)讲解小枣树的收获过程,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感恩自然。
第四章: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貌特征、生长环境、成长过程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步骤(1)展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精选《小柳树和小枣树》优秀教案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关键内容。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利用生动、有趣的植物生长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5.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
6.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
7.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把握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单元主题,通过故事传达友谊、互助的价值观。在把握内容时,教师需深入分析课文结构,提取关键信息,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六、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
作业设计要针对性强,既要涵盖课文知识点,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设计关于友谊的短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此外,收集有关植物生长的资料,了解它们之间的互助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课后反思要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针对作业反馈进行指导。拓展延伸活动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关爱身边的人、关注大自然等。
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字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进而引入本课主题《小柳树和小枣树》。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重点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小柳树和小枣树》优秀教案四篇

《小柳树和小枣树》优秀教案四篇《小柳树和小枣树》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枣、浅”等8个生字。
会写“怎、思”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种不同角色的性格。
【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的性格特点,可用小组辩论的方式,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多方面的不同来读懂课文。
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引导:一是生长特点不同;而是性格特点不同;三是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
重点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
这样课文的含意就不难理解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揭题1、课件显示柳树和枣树,学生说说两种树的特点,教师板书课题。
2、读课题: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看看故事中是怎么说的.。
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学生读不准的生字,教师教读。
3、课件显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句子妈妈的怀抱,谁能把这些句子读好呢?学生自己选择句子朗读。
4、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和句子大声朗读,注意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三、朗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为什么?⑴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⑵总结归纳学生的意见。
⑶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柳树很漂亮?找出句子读一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评语气怎样合适?四、拓展活动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最后自己加个结尾。
语文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8篇)

语文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8篇)《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篇一刘云生,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荣获“中小学第三期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优秀学员”、“四川省巴蜀十佳青年教师”、“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
刘云生致力于语文教学和学校管理研究,主持的课题多项,并有25项获国家、省、市级教育科研成果奖。
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50多篇,出版《新技术时代的学习与最优化》《笃行与牧思》《派往明天的教师》(合著)等多部专著,主编或参与教学读物68本。
一、巧读课题,唤起生活储备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小柳树和小枣树》。
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老师用不同颜色写这篇课文的题目。
生:我发现小柳树是绿绿的,刘老师就用绿色来写;小枣树结的果实红红的,刘老师句用红色来写。
师:孩子们的眼睛真会发现,一下子就看出老师板书课题的奥秘。
你能想象着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样子读读这个课题吗?生:(齐)“小柳树和小枣树”。
师:再读一次,读得更美一点!生:(齐)“小柳树和小枣树”。
师:很好!读得很美!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课文师:(播放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录像短片)是呀,小柳树在春天里长出了绿绿的枝叶,小枣树在秋天里结出了红红的枣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柳树和小枣树随处可见,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自由读读课文。
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师:孩子们读书聚精会神,认认真真,很好!课文中的故事都会讲了吗?同桌互相讲讲。
生:(同桌互讲)师:谁来给全班的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生:这个童话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的故事。
师:什么故事?能具体讲一讲吗?生:这个童话讲了小柳树以为自己很美,看不起小枣树;小枣树一点也不生气,还赞美小柳树有许多优点。
师:谁讲得更具体一点?生: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春天,小柳树很漂亮,看不起光秃秃的小枣树;到了秋天,小枣树结果实了,小柳树什么也没有结,以为小枣树要说她,结果,小枣树什么也没有说,反而还夸奖小柳树绿得早,落叶晚。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设计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对植物的关注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幻灯片、音响设备。
2. 教学材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图片、小组合作任务卡片。
3. 教学环境:教室、操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植物的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简要的讨论。
2. 展示与讲解(10分钟)展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图片,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通过幻灯片和口头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外观特征和生长要求。
3. 小组合作(2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一张任务卡片。
任务卡片上列出了一些问题和要求,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讨论,并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例如:- 小组一:请观察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叶子,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组二:请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环境和养护方法。
- 小组三:请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每个小组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合作讨论,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文字或其他形式展示他们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4. 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报告,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补充。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发现,促进他们对植物的深入思考。
5. 总结(5分钟)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并提醒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植物,积极参与植物保护活动。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优秀8篇《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说明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时,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显得那么妩媚,迷人。
小枣树呢,春天来了,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上仍是光秃秃的,过了好些日子才长出小小的叶子,这是小枣树的短处。
但是,到了秋天,小枣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大家坐在院子里津津有味地品尝它的香甜。
这是小枣树的长处,也正是小柳树的短处。
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
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教学时,可尝试以小组辩论的方式,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多方面的不同来读懂课文。
可从以下三方面引导:一是生长特点不同;二是性格特点不同;三是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
重点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
这样,课文的含意就不难理解了。
二,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三,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看见自己的长处,看不见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
"这个道理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小枣树说的话3.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词句的能力四,教学重点:懂得"只看见自己的长处,看不见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
"这个道理教学难点:理解小枣树说的话,并把它背诵下来五,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师生问好!)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两位小客人和大家一起上课,高兴吗(高兴)(多媒休课件展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目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小柳树和小枣树(齐回答)师:板书课题。
二年级语文上《小柳树和小枣树》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小柳树和小枣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使学生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周围事物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特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小柳树和小枣树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课文。
2.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句子意思。
3.学习生字词师: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的生字词,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问同学。
然后,我会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认识的生字词。
4.理解课文内容(1)小柳树和小枣树分别有什么特点?(2)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结果是什么?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问题。
5.分析课文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回答,分析课文中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特点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6.情感体验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小柳树或小枣树,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师:通过学习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我们知道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特点,也体会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们要像小枣树一样,不怕困难,努力生长,才能结出甜美的果实。
8.作业布置师:请同学们回家后,将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抄写一遍,并熟读课文。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使学生了解到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特点,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周围事物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同学对生字词掌握不牢固,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故事图片、生字词、教学环节等。
2. 故事视频或音频。
3. 分组讨论卡片。
4. 生字词卡片。
5. 教学手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导入:展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生长特点。
2. 故事导入:简要介绍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情节。
2. 学生找出故事中的生字词,并与同桌交流。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讲解词语的意思。
2. 讲解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讲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四、分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分发讨论卡片,每组一张。
2.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卡片上的问题。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家庭作业: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画一幅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图画。
2. 拓展作业: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并结合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小枣树和小柳树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情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
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
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交流认识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小柳树的漂亮和骄傲,小枣树的谦逊,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枣、浅”等8个生字,会写“怎、思”等1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
二、检查预习
师:课下老师布置了预习,下面我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来看第一关“生字关”。
出示生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学习一下生字,一会儿全班交流。
三、学文
(一)研讨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样子,对比感知小柳树外表的
美丽和小枣树外表的难看。
1、那故事里的小柳树和小枣树分别长的什么样子呢?请大家默读2——4自然段,划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样子的句子,小柳树用直线划出来。
小枣树的用曲线画出来。
画完后小组来交流一下小柳树和小枣树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漂亮、难看师板书)你是从那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的?抓住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浅绿色的衣服、又细又长,弯弯曲曲、光秃秃、得意、又、才理解。
课件出示:
小柳树:a、“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
b、“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件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c、“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
”
小枣树:a、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b、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借助图片理解光秃秃)
c、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
师:小柳树可真美呀!谁能通过朗读向我们展示一下小柳树的美!
师:让我们再一块来读一下小柳树的美丽吧。
(全体同学起立)现在你们就是一片柳树林,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婀娜多姿,你们正在得意地翩翩起舞呢,指导读读。
(二)品读小柳树的骄傲
师:多得意的小柳树呀,它是怎样对小枣树说的?
课件出示:
“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读读,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体会小柳树的骄傲!
抓住“!”出现了三次,指导读出小柳树的骄傲(强烈)”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读读,“请小组加上动作学读小柳树的话”(读出神气)
3、面对小柳树,小枣树一句话也没说,秋风吹起,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枣树呢,师板书:结枣子、不结果。
(三)研读对话,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a、同桌分角色读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全班交流
师:小枣树不因自己能结枣子而骄傲自大,反而夸奖小柳树。
多么感人呀!谁来学着小枣树,来夸一夸小柳树。
师:听了小枣树的话我想,此时的小柳树一定也学会夸奖别人了。
如果你是小柳树,现在,你会怎么说自己,说小枣树呢?请看板书,也用上“虽然……但是……”说一说。
(课件出示)板书:小柳树和小枣树
漂亮难看
不结果结枣子
师:谁还能用上“虽然……但是……”说说身边的人或生活中的某种东西吗?
说着说着,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用识字4中的一句话
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是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我们要学习小枣树,用一双慧眼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正如罗丹所说的:(课件出示,让学生读)
这个世界不是缺(quē)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孩子们,让我们在生活中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吧,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绚丽多彩!
(四)拓展练习
想一想:明年春天,小柳树和小枣树会进行怎样的对话。
板书设计:
15、小枣树和小柳树
漂亮难看
不结果结果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