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外壳加工工艺

合集下载

手机壳生产工艺

手机壳生产工艺

手机壳生产工艺
手机壳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设计和模型制作:首先根据手机型号和客户要求进行设计,制作手机壳的三维模型。

模型一般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完成。

2. 制作模具:根据设计好的模型,使用CNC数控机床或其他加工设备制作手机壳的模具。

模具的制作需要高精度的加工,以确保最后的产品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3. 材料选购和准备:根据手机壳的设计和客户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

常见的手机壳材料有塑料、金属、硅胶等。

然后对材料进行切割、整理和处理,以备后续的加工和生产使用。

4. 注塑成型:使用注塑机将预先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通过高压注塑成型技术,将塑料填充到模具腔中并保持一段时间,以使其固化成型。

注塑成型可以一次性完成多个模具的生产,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5. 后处理和加工:经过注塑成型后,取出模具中的手机壳,并经过去毛刺、打磨、清洗等步骤进行后处理和加工。

这些步骤可以提高手机壳的质量和外观。

6. 喷涂和印刷:根据需要,对手机壳进行喷涂或印刷处理。

喷涂可以增加手机壳的颜色和外观效果,而印刷则可以在手机壳上打印各种图案和标志。

7. 质量检验和包装:对生产好的手机壳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然后将手机壳进行包装,通常是使用塑料袋或包装盒进行单个或多个手机壳的包装。

以上是手机壳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不同的手机壳制作厂家和材料,可能会有些许差异。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有一些新的生产工艺,如3D打印等,可以用于手机壳的生产。

手机底壳工艺流程

手机底壳工艺流程

手机底壳工艺流程1.设计与模具制作首先,手机底壳的设计需要进行模具制作。

设计师根据手机的外观要求和功能需求,绘制出底壳的3D模型,并根据模型制作出底壳的模具。

2.材料准备接下来,需要准备底壳的材料。

手机底壳通常采用高强度的塑料材料,如PC(聚碳酸酯)或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冲击性和柔韧性。

3.塑料制粒将底壳所需的塑料料块经过熔化、加工、冷却和切割等步骤,制成符合要求的塑料颗粒。

这些颗粒将成为底壳成型的原料。

4.注塑成型在注塑成型工序中,首先需要将塑料颗粒放入注塑机的料斗中。

注塑机加热并熔化塑料颗粒,然后通过高压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

模具经过冷却,使塑料快速凝固,并取出成型的底壳。

5.去除支撑结构在成型后,底壳上可能会有一些不需要的支撑结构,如注塑过程中用于定位和支撑的注塑针。

这些支撑结构需要通过去除的方式将其固定从底壳上分离。

6.热处理热处理是为了提高底壳的硬度和强度而进行的一道工艺。

通常,底壳会被放入恒温炉中进行一段时间,使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快速冷却。

这样可以改变底壳的晶体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

7.表面处理底壳在成型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外观质量和防刮性能。

这包括抛光、喷漆、喷涂等工艺。

抛光可以使底壳的表面光滑,喷漆可以为底壳添加颜色,喷涂可以增加抗刮擦能力。

8.装配经过表面处理后,底壳将进行装配工序。

这包括安装电池、电路板、摄像头等零部件。

底壳会通过螺丝、卡扣等方法将各个零部件固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手机底壳。

9.检测与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对底壳的质量进行检测与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质检人员会对底壳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料测试等多项检测,以确保底壳符合设定的质量标准。

10.包装与运输最后,底壳会进行包装,并根据需要进行分类和分装。

通常采用透明塑料袋、泡沫箱等形式进行包装,然后进行销售或运输到手机组装生产线。

总结:手机底壳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设计与模具制作、材料准备、塑料制粒、注塑成型、去除支撑结构、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检测与质量控制以及包装与运输等环节。

钢化玻璃手机壳的工艺

钢化玻璃手机壳的工艺

钢化玻璃手机壳的工艺
钢化玻璃手机壳的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原材料准备:选择优质的玻璃材料,通常使用钢化玻璃作为手机壳的主要材料。

2. 清洁处理:将玻璃材料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杂质、油脂等。

3. 喷涂防爆膜:将防爆膜均匀地喷涂在玻璃材料上,以增加手机壳的防护性能。

4. 玻璃切割:使用切割机将玻璃材料按照手机壳的尺寸进行切割。

5. 磨边:对切割出的玻璃片进行磨边处理,使其边缘光滑,避免划伤用户。

6. 热弯处理:通过加热玻璃片并使用专用模具进行热弯处理,使玻璃片与手机壳的弧度相匹配。

7. 表面处理:对玻璃片表面进行抛光、防指纹涂层等处理,以增加手机壳的触感和易清洁性。

8. 技术检测:对成品进行技术检测,包括耐冲击、耐刮花等性能测试。

9. 包装和质检:将合格的成品进行包装,对每个手机壳进行质量抽检。

以上是一般钢化玻璃手机壳的制作工艺流程,具体工艺可能会因制造商而异。

手机外壳生产工艺

手机外壳生产工艺

手机外壳生产工艺
手机外壳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选型、模具设计、注塑成型、表面处理和组装等环节。

首先是原材料选型。

手机外壳通常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塑料外壳通常采用工程塑料,如ABS、PC或PP等,这些材料
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

金属外壳一般采用铝合金或铜合金等,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

在选材时需要考虑到手机外壳的强度、重量、制造成本等因素。

其次是模具设计。

模具是手机外壳生产的重要工具,影响到产品的外观和尺寸精度。

根据外壳的形状和结构特点,设计师需要制定合适的模具结构和尺寸。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模具的制造工艺、成本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注塑成型是手机外壳生产的核心环节。

通过注塑机将熔化的塑料材料注入到模具中,待塑料冷却固化后取出外壳。

注塑过程需要控制注塑温度、压力和注射时间等参数,以确保外壳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接下来是表面处理。

手机外壳通常需要进行喷漆、喷涂或电镀等表面处理,以提升外观质量和耐磨性。

喷漆和喷涂可以实现各种颜色和纹理效果,而电镀可以提供金属的光泽和耐腐蚀性。

最后是组装。

生产完成的手机外壳需要经过组装工序与其他部件结合,形成完整的手机产品。

组装时需要保证外壳与其他部件的精准配合和固定,同时还需要进行功能测试和质量检查等,
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综上所述,手机外壳的生产工艺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精细的材料选型、模具设计、注塑成型、表面处理和组装等工艺步骤。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生产出外观精美、功能齐全、质量可靠的手机产品。

手机外壳的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外壳的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外壳的生产工艺流程手机外壳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 设计和研发: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设计师和工程师合作进行手机外壳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他们会考虑外观、材料、结构等方面的因素。

2. 材料采购:厂商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所需的手机外壳材料,如塑料、金属、玻璃等。

在采购过程中,会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3. 制模:在设计师和工程师的指导下,模具工程师制作手机外壳的模具。

模具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根据外壳的形状和尺寸进行精确加工。

4. 压注成型:将所采购的塑料材料通过注塑机进行压注成型。

在这个过程中,塑料颗粒被加热融化,并通过模具注入,经过冷却和硬化后,形成手机外壳的初步形状。

5. 修整和清洁:用切削工具将初步成型的外壳进行修整和清洁。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去除多余的材料和粗糙的边缘,使外壳更加平整和光滑。

6. 表面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外壳表面进行处理。

例如,可以进行喷漆、电镀、拉丝等工艺,以增加外壳的美观性和质感。

7. 印刷和标记:使用印刷设备对外壳进行印刷和标记。

可以在外壳上印刷品牌标志、机型名称、功能按钮等信息,以增加手机的辨识度。

8. 装配和组装:将其他手机组件,如电池、屏幕、电路板等,与外壳进行装配和组装。

这一步骤需要仔细和精确的操作,以确保各个组件的稳定和连接的良好。

9. 质检和测试:对组装好的手机进行质量检测和功能测试。

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检验,确保手机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10. 包装和包装:对通过质检和测试的手机进行包装和包装。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形式,如盒装、袋装等。

11. 发货和销售:将打包好的手机外壳通过物流渠道发货到销售渠道,如零售商、电商平台等。

最终消费者可以购买到装好外壳的手机,并享受使用手机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综上所述,手机外壳的生产工艺流程涉及设计和研发、材料采购、制模、压注成型、修整和清洁、表面处理、印刷和标记、装配和组装、质检和测试、包装和包装、发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

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

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一般分为模具制造、注塑成型、表面处理等几个步骤。

以下是手机外壳成型的一般工艺流程:首先,模具制造是整个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模具的制造需要根据手机外壳的设计图纸进行,利用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制造出模具的零部件。

模具制造包括精确测量、立体设计、加工、组装和调试等环节。

其次,注塑成型是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的核心步骤。

首先,将待注塑材料(通常为塑料颗粒)装入注塑机的料斗中,然后通过加热和高压的方式将塑料熔融。

熔融的塑料经过注射装置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融化的塑料在模具中通过冷却水迅速冷却并固化,最终形成手机外壳的形状。

注塑成型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对手机外壳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有电镀、喷涂和丝印等。

电镀是将手机外壳浸泡在特定的化学液中,经过电解作用,使金属薄层沉积在外壳表面,增加外壳的光泽和耐磨性。

喷涂则是将手机外壳涂上特定的漆料,增加外壳的颜色和质感。

丝印是通过丝印机将特定的油墨印刷在外壳表面,实现文字、图案的印刷。

最后,经过表面处理后的手机外壳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这一步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功能测试等。

外观检查是检查外壳是否有划痕、凹陷、色差等缺陷;尺寸测量是测量外壳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功能测试是检测外壳的可操作性和耐用性。

综上所述,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制造、注塑成型、表面处理和质量检验等多个环节。

这些步骤相互配合,通过精确的制程控制和质量检验,最终产出质量良好的手机外壳产品。

在现代手机制造中,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已经得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手机壳的数控加工工艺

手机壳的数控加工工艺

手机壳的数控加工工艺
手机壳的数控加工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制图:首先根据手机壳的尺寸和形状要求,使用CAD软件进行设计制图,确定手机壳的三维模型。

2. 程序编写:将设计好的三维模型导入数控编程软件,根据加工要求编写加工程序,确定刀具的路径、运动轨迹等。

3. 材料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机壳材料,例如铝合金、塑料等,并进行切割、研磨等预处理工作,以获得合适的工件。

4. 刀具选择: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例如铣刀、钻头等,并进行刀具装夹和调整。

5. 运行加工:将装夹好的手机壳材料放置在数控机床上,启动数控机床,根据预先编写的加工程序进行加工操作,即开始自动控制的数控加工过程。

6. 检测与调整: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检查手机壳的尺寸、形状等,以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正。

7. 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手机壳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抛光等,以提高外
观质量和保护手机壳材料。

8. 质检与包装:对加工好的手机壳进行质量检验,如外观检查、功能测试等,合格的手机壳进行包装,便于后续出货和销售。

以上是手机壳的常用数控加工工艺流程,具体的加工过程和步骤可能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和材料而有所差异。

手机结构件工艺介绍

手机结构件工艺介绍

手机结构件工艺介绍1. 引言手机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离不开的日常用品,其结构件的制造工艺对于手机的性能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手机结构件的常见制造工艺及其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手机结构件的工艺过程。

2. 金属结构件工艺介绍手机的金属结构件一般包括机壳、按键等部件,其制造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2.1 铝合金机壳铝合金机壳是目前手机常见的机壳材料之一,其工艺过程如下:1.壳体切割:首先,根据手机设计图纸,使用数控机床将铝合金板材切割成所需的壳体形状;2.打孔:在壳体上进行孔位打孔,以用于安装其他零部件,如摄像头、按键等;3.表面处理:通过阳极氧化、电镀或喷涂等表面处理工艺,为机壳提供外观和耐磨性;4.焊接:将各个零部件进行精确的焊接,确保机壳的稳固性;5.抛光:通过研磨和抛光工艺,使机壳表面光滑,并提高机壳的触感。

2.2 不锈钢机壳不锈钢机壳是一种通用金属机壳材料,其工艺过程与铝合金机壳类似,但由于不锈钢材料相对较硬,在切割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更高的工艺精度和设备要求。

3. 塑料结构件工艺介绍手机的塑料结构件主要包括后壳、按键等部件,其制造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3.1 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最常见的塑料结构件制造工艺,其过程如下:1.模具设计:首先,设计和制造塑料注塑模具,模具的形状应与手机结构件的形状相匹配;2.原料准备:准备合适的塑料原料颗粒,例如ABS、PC等;3.塑料熔融:将塑料原料颗粒放入注塑机,并通过高温熔融成液态塑料;4.注塑成型:将熔融的塑料通过注射装置喷射进模具中,待塑料冷却凝固后,取出成型的结构件;5.脱模:使用脱模器具将成型的结构件从模具中取出。

3.2 压力成型压力成型适用于厚度较大、尺寸较大的塑料结构件制造,其过程如下:1.塑料片材预热:将塑料片材经过预热处理,使其柔软,易于压制成型;2.放置模具:将预热后的塑料片材放置在加热平台上,并覆盖上模具;3.压制成型:启动压力成型机,通过加热平台的温度和压力,将塑料片材压制成型;4.脱模:待成型的结构件冷却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克服铝合金表面硬度、耐磨损性等方面的 缺陷,扩大应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表面处理技 术成为铝合金使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阳极氧化 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且最成功的。
2016/8/12 Friday 16
3.1.2.1. 铝阳极氧化处理工艺
铝阳极氧化原理图
电流通过时,阴极上,析出氢气;阳极上,析出的氧(包 括分子氧、原子氧和离子氧),通常在反应中以O2表示。作为 阳极的铝被其上析出的氧所氧化,形成无水的氧化铝膜。
2016/8/12 Friday
3
1.2、典型的3C产品
2016/8/12 Friday
4
2.1、手机外壳生产工艺
注:一般流程
1.铝挤 2.DDG
3.粗铣内 腔 4.铣天线 槽
Hale Waihona Puke 5.T处理10.喷砂
9.抛光
8.精铣侧 边
7.精铣弧 面
6.NMT纳 米注塑
11.一次阳 极
12.高光处 理
13.精铣内 腔
2016/8/12 Friday 24
谢谢!
(END)
2016/8/12 Friday 25
2016/8/12 Friday
11
第十三步:精铣内腔 铝经过多步的加工后,金属外壳已初见端倪, 这时就要将用于夹具锁止的定位柱等多余料 件去除,让金属外壳内完全整洁。
第十四步: 二次阳极 已经被CNC处理好的外壳还需要第二次阳极 处理,使表面被氧化,形成致密、坚硬的 氧化膜,让其更加耐磨且不易沾污。
14.二次阳 极
15.铣导电 位
2016/8/12 Friday
END
16. 热熔 螺母 5
第一步:挤铝 将柱形铝材进行切割并挤压,这个过程被 称之为铝挤,会让铝材挤压之后成为规整 铝板方便加工,同时更加致密、坚硬
第二步:DDG 使用CNC机床(高速钻攻中心),经过DDG 环节将铝板精准地铣成规整三维体积,以 方便之后的CNC精加工。
2016/8/12 Friday
22
5.1、附录
2016/8/12 Friday
数据来自网路,不一定详细准确
23
5.2、个人感想
3C产品的加工,需要大量的各类型的CNC 机床才能完成。CNC机床的多少决定了产能的 多少。 对耗材产品的配方研发工程师而言,了 解3C产品的最新的加工工艺,产品材质的更 新换代,甚至加工刀具的变化都有助于新产 品的开发。 对于耗材产品的服务工程师甚至销售人 员而言,市场的了解、产品的加工工艺及原 理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挖掘客户,服 务客户。
21
2016/8/12 Friday
4.1.3、防锈剂
防锈剂分为油性防锈剂和水性防锈剂。根据 防锈周期和防锈方式选择合适的、性价比高 的防锈剂。
4.1.4、其他的化学耗材产品
3C产品金属部件的加工过程中还涉及到应用 各种类型的油品(如冲压油)、化抛液、磷 化液、电镀液、抛光液、脱模剂等一系列的 产品。
10
第第十一步:一次阳极 铝铝合金较为稳定,为了不被汗液等外界因素 所干扰,就必须要对其进行阳极处理。同时这 也是为手机上色的过程,通过阳极氧化让铝本 色变为金色。为铝合金进行染色的过程中是非 常难以控制的,控制不好就会出现色差、斑点 等,这也会降低良品率。
第十二步:高光处理 极富光泽的切边设计,需要使用最高等级 的超高速CNC机床对边角进行切削,这个过 程也被称为钻切或高光处理。
2016/8/12 Friday
12
第十五步:铣导电位 经过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外壳导电效果会变差, 所以就需要将局部阳极氧化膜去掉,露出金属 以获得良好的接地效果,也就还需要再经历一 次铣导电位的CNC处理。
第十六步:热熔螺母 最后,利用机械手将装配螺母嵌入到已做 好的塑料中,以保证未来的手机装配。
2016/8/12 Friday 14
3.1.1.2应用实例
打砂液
粗抛液
中抛液
精抛液
CNC
湿式打砂
粗拋
中拋
精拋
各号砂纸
2016/8/12 Friday
铁盘
铜盘
精抛皮
15
3.1.2、阳极氧化工艺
阳极氧化 (anodic oxidation),金属或合金 的电化学氧化。铝及其合金在相应的电解液和特定 的工艺条件下,由于外加电流的作用下,在铝制品 (阳极)上形成一层氧化膜的过程。阳极氧化如果 没有特别指明,通常是指硫酸阳极氧化。
2016/8/12 Friday
6
第三步:粗铣内腔 为方便CNC加工,使用墙内夹具夹住金属机 身。粗铣内腔,把内腔、以及与夹具结合 的定位柱加工好,这对之后的加工环节至 关重要。
第四步:铣天线槽 金属铝可以屏蔽(削弱)手机射频信号,所以 必须经过开槽的方法,让信号可以有出入 的路径。所以,铣天线槽是最重要、最难 的一步,天线槽必须铣得均匀,并且保持 必要的链接点以保证金属壳的强度和整体 感。
2016/8/12 Friday 8
第七步:精铣弧面 对于全金属手机而言,除了信号天线难以 处理之外,还有就是金属机身的3D塑形, 这恰好也是最费时的一道工序。
第八步:精铣侧边 金属机身的3D弧面被CNC铣出来了,但是在 边缘还保留一圈冗余,这时就需要精铣侧 边,然后就能看到金属外壳的雏形了。
2016/8/12 Friday
2016/8/12 Friday 17
3.1.2.2 常用的铝阳极氧化工序
前处理: 脱脂
碱洗退镀 酸洗脱膜 抛光
阳极氧化
以铝或铝合金制品为阳极置于电解质溶液中,利用电解作 用,使其表面形成氧化铝薄膜的过程。
后处理: 活化
染色
封孔
干燥
注: 每个工序之间都会相应的增加1-3槽的水洗。
2016/8/12 Friday
18
3.1.2.3不同工艺阶段对应的铝表面形态图
2016/8/12 Friday
19
4.1、简介加工涉及的部分耗材产品
4.1.1、切削液
切削液在CNC加工(3C产品的金属部件) 过程中主要起润滑和冷却的作用。此外还要 考虑防锈、缓蚀、消泡、杀菌、抗杂油、沉 降等方面的性能。 选择合适的切削液产品,要考虑加工材质 和加工工艺。如磨削加工,对润滑要求不高, 但对机台防锈和加工材质的缓蚀要求较高; 而攻丝,钻孔、铣削等加工对润滑要求很高, 尤其是部分需要高光处理的工艺,需要高润 滑的产品。
2016/8/12 Friday 20
4.1.2、清洗剂
清洗剂的作用去除清洗对象表面的污物, 以达到光洁的作用。 以铝合金手机外壳为例,介绍清洗剂在 不同工艺中的清洗物。 1、铝挤后清洗:此过程主要是除油清洗,包 括清洗拉伸油,冲压油等等。 2、CNC数控机床铣削加工后清洗:去毛刺清 洗,清洗切削液残留。 3、喷砂工艺后清洗:粉尘清洗,清洗油墨保 护层。在其他金属手机上还包括金属上除胶 除油墨。 4、阳极前清洗:清洗油污、指印、粉尘。
2016/8/12 Friday 7
第五步:T处理 经过铣天线槽之后,就要使用“T处理”把 铝材处理成可以与工程塑料相结合的表面。 需要将金属机身置于特殊的T液等化学药剂 中,使铝材表面形成纳米级孔洞,为下一 步的纳米注塑做准备。
第六步:NMT纳米注塑 注塑”环节因为有了之前T处理过的金属机 身,从而可以让NMT纳米注塑工艺得以实 现。NMT纳米注塑是将高温高压状态下的 特殊塑料挤入经过T处理的金属材料上,让 塑料与金属表层的纳米级细小孔洞紧密结 合,从而达到紧固天线的目的。
9
第九步:抛光 之前使用顶级高速精密CNC机床,但也只能 达到A1~A2级光洁度,要想达到后续加工 需求,需要将其抛光至A0级光洁度,可呈 镜面效果。
第十步:喷砂 然而全金属手机并不是全光面的效果,而 是呈现磨砂表面。这就需要通过“喷砂” 工艺,将金属表面处理成磨砂效果。
2016/8/12 Friday
手机外壳加工工艺及相关技术 介绍
讲述人:朱德惠 编写时间 :2016/8/12
目录
1、3C产品介绍 2、以手机壳为典型的3C产品的加工工艺 3、相关工艺技术简介 4、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耗材产品 5、附录及个人感想
2016/8/12 Friday
2
1.1、3C产品简介
“3C产品”是指计算机(Computer)、通信 (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 (ConsumerElectronics)三者结合,亦称“信息家电”。 由于3C产品的体积一般都不大,所以往往在中间加一 个“小”字,故往往统称为“3C小家电”。 3C产品通常指的是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话、 数码相机、电视机、随身听、电子辞典、影音播放之 硬件设备或数字音频播放器等。
2016/8/12 Friday
13
3.1、相关工艺技术介绍
3.1.1、抛光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者电化学的作用, 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 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者其 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3.1.1.1、抛光的类型 抛光的种类包括机械抛光、化学抛光、 电解抛光、超声波抛光、流体抛光、磁研磨 抛光。常规的抛光工艺是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