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讲评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三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三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习作三的要求,明确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2)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能够清晰、连贯地叙述事件。

(3)能够通过阅读习作,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帮助学生明确习作的内容和方向。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想象、联想等方法,丰富习作的内容,提高表达效果。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

2. 教学重点:理解习作要求,明确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3.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能够清晰、连贯地叙述事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2)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习作三的要求,明确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2)讲解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如何清晰、连贯地叙述事件。

3. 实践练习:(1)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独立写作。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修改。

(1)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1. 根据习作三的要求,完成一篇习作。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习作的要求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习作,掌握写作方法。

【免费】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赏析

【免费】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赏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赏析一、教学目标及写作知识点1.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缺点;2.抓住自己的特点写清楚完整;3.以自己特点的某方面为主来写;4.通过人物的外貌、爱好、品质等来反映特点,写出真实的自己。

二、搜集写作素材1.自我观察。

可以通过照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衣着、姿态、神情等,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有什么优缺点和兴趣爱好,总结一下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2.向他人了解自己。

请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谈谈他们对你的认识,通过别人的评价在对自己进行总结。

三、写作指导1. 首先,简介自己的基本情况。

习作开始可以用三言两语对自己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即用简短、清楚的语言把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在哪里上学写出来,使人对你印象深刻,语言要活泼,写法灵活多样,突出自己的特点。

2. 其次,描写自己的外貌特点。

外貌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而外貌有特点的人往往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写外貌之前,可以先照照镜子,认真观察一下自己的容貌、身材特征,也可以问一问父母或同桌对自己外貌的描述,然后加以整理。

描写外貌要抓住特点,就是从五官容貌、身高、体重、穿着打扮等几方面挑选最有特点的来写,不要不分轻重主次,什么都写;而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一点儿,这样给人的印象一定深刻得多。

3.然后,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或特长,优点或缺点。

习作中要写一写自己的性格。

有很多词语可以形容自己的性格,比如,活泼开朗,天真无邪、勇敢无畏、沉稳、大方……而只有这些词语是不行的,必须借助具体小故事来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

介绍自己的爱好、特长,是自我介绍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一两个小故事来展示自己爱读书、爱下围棋、爱打乒乓球、爱唱歌跳舞、爱绘画书法、爱弹琴、爱小制作、爱玩电脑等方面的爱好或特长。

也可写写自己的优点或缺点。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是啊,习作中既可以展示自己的优点,也可以写出自己的缺点。

4.最后,结尾时可以来个画龙点睛,写一两句精彩的语言来总结自己。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作文三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作文三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曰课时教学流程3.小结:看来用一件具体事例来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会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

想一想:他是怎样把这件事说清楚的?(他把自己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说清楚了,同时这件事与自己的特点相吻合)4.仔细思考:你们经历的哪件事最能表现自己的特点?和同学一起交流。

交流时要注意:把事情说清楚,这件事要与自己的特点相吻合。

5.创设情境:孩子们,学校兴趣小组要招收新成员了,你们愿意去报名吗?你想展现自己的哪些风采呢?要求:应聘人员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长。

招聘人员认真听,看看前来应聘的同学是否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长了,可以提问。

6.孩子们,通过我们的交流,是不是清楚怎样介绍自己了?有信心写好吗?最后老师还要提醒你:给你的文章加一个精彩的题目。

三、用我笔,写不同1.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片段。

2.范文导航我我叫XXX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我是一个“动静分明”的人,在学校,我文静腼腆,甚至有一点点胆小。

但在家里,我可就闲不住了。

我一会儿打打篮球,一会儿玩玩赛车,一会儿练练跆拳道。

有时,我还很调皮,简直就像一个胆大包天”的人。

(介绍人物的外貌入手,其次谈到性格以及爱好等特点。

)我有许多爱好:画画、与子、游泳和手工。

其中,我最喜欢游泳和画画了。

小区里的游泳池只有夏天才开放。

所以,我自从二年级学会游泳以后,除了上课和写作业,其它时间,都心心念念地想着游泳。

辛亏我每星期都画两张画,否则的话,我就会得“思游泳、想画画”病了。

我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

比如:我在上课的时候很少举手回答问题。

因为,我怕回接着教师以班上一名同学的发言为例,引导学生体会怎样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点。

讨论出把这件事说清楚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的哪件事最能表现自己的特点。

之后创设应聘的答错,被同学们笑话呀。

我做事有一点点地拖拖拉拉。

不过,我的优点可就比缺点多得多了,我热爱劳动、尊敬师长、乐于帮助人……(生动的描写自己的爱好有很多,具体描写游泳和画画。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三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三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习作三的要求,明确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2)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能够独立完成习作,并进行修改和润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运用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

(3)借助范文和点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2)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敢于创新,培养写作自信。

二、教学内容1. 习作主题:我的理想2. 习作要求:(1)选择一个自己最向往的职业,进行想象和描述。

(2)运用具体的例子和细节,说明自己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和动机。

(3)用流畅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明确习作要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3)通过修改和润色,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具体的例子和细节,说明自己选择职业的原因和动机。

(2)如何帮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2)介绍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2. 讨论和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和选择的原因。

(2)引导学生运用具体的例子和细节,说明自己选择职业的动机。

3. 写作指导(1)借助范文,分析如何用流畅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2)提供写作支架,帮助学生组织结构和内容。

4. 独立写作(1)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独立完成习作。

(2)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敢于创新,培养写作自信。

5. 修改和润色(1)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互相评价和修改。

(2)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

习作三【习作要求】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他们。

写好后,自己把信寄出去。

【习作指导】写信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

写信要符合书信格式。

信的开头写称呼,要顶格写。

称呼后面加冒号。

信的正文另起一行,每段开头空两格。

要先写问候的话,再把要说的事情一件一件往下写,最好每件写一段。

正文写完了,要另起一行写上“祝你健康”等祝福的话。

最后写上名字和日期。

名字写在右下方,前面可以写上“弟”“妹”等称呼。

日期写在名字的下一行。

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

别忘了一定写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把信封好,贴上邮票,信就可以寄出去了。

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教学课时:两课时同学们,最近我们收到了一些同学的来信,信中讲述了你们对近一段时间通过网络学习、电话学习、收看空中课堂等学习方式的感受和体会,有的同学还通过这封信表达了你们对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的敬意,对学校提供的这些学习条件的感谢,对老师的关心、惦念等,这些都让老师们很感动。

我们感到,同学们确实在不断成长、成熟,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对于书信的书写格式和要求还不够清楚,今天我们就对“如何写书信”进行一次辅导。

书信是常用的一种应用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书信,就是我们平常经常用的亲友之间联系工作,商量事情,交流情感,询问生活情况的书信;另一类是专用书信,例如介绍信,证明信,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贺信等。

今天我们只讲一般书信的写法。

书信有固定的格式,请看这xx:亲爱的奶奶:好久没给您写信了。

您近来身体好吗?叔叔、婶婶好吗?叔叔来信说,您经常念叨着我。

奶奶,我已经上四年级了,更懂事了。

昨天,爸爸不在家,妈妈下班回来忙着烧菜做饭,我见妈妈忙不过来,就帮妈妈洗菜、切菜。

妈妈夸我说:“我的小学长大了!”奶奶,您说我是不是长大了?冬天到了,爸爸妈妈要我告诉您,天冷要注意身体,穿得暖和些,下雪最好别出去。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讲评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讲评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初步学习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抓住特点的方法。

2.初步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用平时积累的词语来表达。

3.学会以欣赏的眼光来评判他人的习作。

【教学准备】1.让学生到大自然观察秋天。

2.搜集秋天的资料。

3、提前一周大量阅读有关秋天的文章。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积累定向观察,搜集材料——观察秋天的景、物、人。

二、尝试交流评说丰富语言1、感悟秋天──创设情境,引发真情(1)图片、录像引入。

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四篇描绘秋天的课文,谁来说说秋天是怎样的景象?(学生们可以根据手中搜集的秋天的资料或结合自己身临秋天的感受来谈秋天。

)(2)教师渲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

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黄黄的叶子,清凉的秋雨……这么美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播放录像,帮助学生丰富秋天的印象。

)(3)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描绘了秋天,现在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那就请你借助手中的画笔,把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吧!播放一段轻音乐,边听边画。

(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

)(4)教师小结:同学们利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的秋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秋天吧!2、说秋天。

(1)小组交流。

师:请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

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秋天的文章里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事情以及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

)(三)放胆尝试,实现迁移写秋天──引导习作,抒发真情1.习作导入。

师:同学们描绘的秋天这么美,那现在请你提起笔,把你心中的秋大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别忘了用上咱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好吗?2.开始习作。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案(统编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案(统编版)

习作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用几段通顺、连贯的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

3.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位同学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的人、很多的景物、很多的新鲜事,这些都是习作的好材料。

说说你最近都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例文
1.刘常宁同学在小河边玩儿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于是就写了这篇习作。

大家读一读他的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2.学生自读例文。

3.从他的文章中,你知道他都看到了什么吗?
4.“蚂蚁、沙土、甲虫”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却是那么有情趣。

他为什么能把文章写得这么好呢?
(因为他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一双勤快的手。

)
5.说说他的文章哪里写得好。

三、激发兴趣
1.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可写的事,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都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看到过哪些美好的景物、事物等没能记下来。

2.以后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的好习惯。

3.学生习作。

4.进行评改。

四、修改习作
1.自己读一读,然后自己修改。

2.请同桌、小伙伴帮忙改一改。

3.老师通过例文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写作。

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材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

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通过想象和创造进行写作。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运用想象力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教学新课: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写作。

3.3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写作。

3.4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评价: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4.2 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使用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作为教材。

5.2 教学辅助材料:提供图片、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5.3 教学工具:使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进行讲解和展示。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6.2 示范法:教师进行写作示范,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写作练习。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创造,提高写作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讲评教案
我的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具体地进行习作。

3.能够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热情,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习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面向全体,整体评价
同学们,前一节作文课我们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想象之旅。

同学们的作文真是五花八门,老师在阅读你们的习作时,大开眼界。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评一评、改一改我们的习作。

二、美文欣赏,体悟写法
1.赏题
(出示题目:《我的隐身衣》、《多功能课桌》、《智能机器人》、《多功能房子》)
同学们,看了这些题目,你们最想看哪篇文章?看来,一个好的文章,题目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好文章从好题目开始。

2.赏文
(1)老师在品味大家的作品时,一位同学的大作特别地吸引我,想不想一起来欣赏。

(2)请《我的隐身衣》的作者把自己的文章念出来,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
(3)小作者读,生静听默想。

(4)请小作者谈谈习作心得。

(5)交流赏评意见。

并归纳评价标准。

板书:
想象丰富
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书写工整
3.自赏
(1)其实,老师发现能像姜润雯这样写的同学真是太多了。

有些同学虽然整篇不够完美,但是他的习作里面的一些片段语句通顺具体、想象奇特、富有创造性。

读读自己的习作,把这样的精彩片段在小组里面大声、自豪地朗读给同学听听。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并让组员说说为什么推荐他来读,其他同学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学会号脉,集体修改
1.常言说“文章不厌百回改”,要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就看我们怎么改。

2.出示一篇有待修改的习作。

3.学生自己默读静思,对照要求划出要修改的地方,旁边注上感受或修改意见。

4.交流,集体评改。

四、自我诊断,自我修改
1.大家都知道怎么修改习作了吗?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对自己的文章作一番润色了。

如果你能大声读自己的作品,一边读一边改,或和同桌讨论怎么改,你会改得更好。

2.学生自改或互改,教师巡视并指导。

3.展示个别学生认真修改后的习作,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4.“文章不怕改,越改越精彩。

”通过刚才的修改,老师发现你们的作文比原来的更富有想象力、更新奇,也更具体、通顺了。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文誊抄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