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1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Word版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高迪摘要: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建功立业必备的品质,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助推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人格健全的大学生的参与和努力。
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健全人格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人格是灵魂的骨架,健全的人格能给我们一个正直、清澈的灵魂,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体验和幸福的心灵,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它是一个人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
大学生人格是大学生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
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指其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地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对待他人具有开阔心胸,能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面对人生能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团队中能够充分发挥团结、合作和自我创造能力。
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
(1)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定性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如果在这一阶段不断完善自己人格,将自己心理水平和道德素质提高,与人相处融洽,具有良好的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大学生将以一种愉快的心态享受生活。
(2)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一个国家拥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发展、进步,才能在世界竞争中掌握竞争主动权。
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培养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目前大学生由于学习、就业、社会、家庭造成的压力,在人格上出现失衡现象,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自我意识强烈,自私、自大,信心不足,依赖性强,交往能力差,孤独,自卑。
浅谈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意义与途径

人格是一个人的个性、价值观、情感、行为、态度和思维方式的综合体,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健全的人格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有助于个人适应社会、建立自信、增强自尊心、提升自我价值感、促进自我实现感。
在大学生涯的这段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尤为重要。
大学是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大学生有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和适应困难。
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那么,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途径有哪些呢?
1.加强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
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等方式,加强对自己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帮助自己形成独特的人格特质。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科学复习、独立学习等,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个人的思维和情感发展。
3.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各种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模拟比赛等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个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可以丰富个人的社会观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人格的塑造。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
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作息习惯;注重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注意情感健康,养成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5.发展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能力。
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扩展视野,丰富个人的生活内容;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合作,增强个人的社会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意义与途径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 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 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形成的难易。 人既是一个生物个体,又是一个社会个体。人一出生后,各种环境因 素的影响就开始了,并会作用于人的一生。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 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而这些因素对大学生人格的发 展更为重要。
4.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正如人们常说的“性格决定
命运”。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人们常常使用人格特征解释某人的言行及事件的原因。面对挫折与失败, 有志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的废墟上重建人生的辉煌;而怯懦的人 一撅不振,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当人格功能发挥正常时,表现为健康而 有力,支配着人的生活与成败;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懦弱、无 力、失控甚至变态。
上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气质、
性格和体质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心理因素以及相应的认知方式、情感反 应方式和行为方式,组成一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各个方面的特征。 有的人觉得世界充满爱,到处都有亲人、朋友和好人,到处都能够得到 帮助和关心;有的人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人间地狱,到处都充满冷遇、欺骗、 歧视、仇恨、虐待等。有的人助人乐,有的人损人利己,有的人心直日 快,有的人城府很深,有的人说到做到,有的人日是心非。然而,我们 在生活中,总是免不了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总是要与人建立各种各样的 联系,有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了解与之打交道的人,因而,吃 了不少的亏,他们总结了不少心得,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 可无”“知人知面不知心”“老实人总是吃亏”等。因此,认识自己和 了解他人,在我们的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社会关系 , 不仅 能接 受 自我 , 也 能 接受他 人 、 悦 纳他 人 , 为 他人 悦 纳。建 立 良好 的人 际 关系 , 融入集 体 , 既是人格 健 康 2 . 1 . 1 树 立正 确 、 适 当的 目标 , 培养 上进 心。 大 学生 想 同时也 影 响着人格 的形成发 展。 要 树 立正 确 、 适 当 的 目标 , 首 先要 给 自己一个 准确 的定位 。 水 平 的反 映 , 2 . 2 以和 谐 的校 园文 化作 为 培养 大 学 生健 全 人 格 的 如 现在 的你属 于 什么样 的位 置?今 后 的你要做 什 么?给 自 个体 的 自我协调 、 自律 能力 。
论 当代大学 生健全人格 的培 养
赵— 丹 ( 广州 城建职业学院 )
摘要: 大学时期是人格 形成和 发展 的重要时期 , 健全人 格是优秀 的心 态 , 才 能乐观 、 进取 地 完成 自己的大学 职业 生涯规 划。 大学生必备 的素质 ,所 以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
关键词 : 大学生
健全人格
培 养方法
语有云 : 自知 者 明 , 知人 者 智 。 一个 人 只 有正 确 的 认识 自 我, 才 能客观 评价 自我 。 在 评价 自我 的过 程 中, 既能 肯定 自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略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风貌的总和。
一般由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诸要素构成。
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有自知之明,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对人格塑造的轻视以及教育方法的偏差,加上不良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和就业的种种压力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人格缺陷,如认知失衡、人际关系不协调、心理调适和承受能力差、价值取向过分自我化和功利化等。
大学生心理发展还未最终定型,大学生人格仍具有可塑性的特点,为此,大学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与培养。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学是人生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人格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期。
大学生在主动寻求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接受着来自各方面思潮以及多样化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
在多种诱因的作用下,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错位和缺失,理想信念有了一定的偏差,致使大学生极易产生迷茫感、空虚感、挫败感等,为不良人格和心理疾患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因此,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入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法制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实践能力,这是培养和维护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思想认知基础。
1.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
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是个人奋斗的动力之源,是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是推动人格发展的重要动力。
大学要以“两课”教学为主阵地,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使他们有高尚的人生目追求,并将这种追求贯穿与一生。
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以科学、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论文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论文摘要:杜威说:“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的工具,首要的工具,最审慎的工具。
”总之,培养健全人格的大学生,是教育的第一宗旨。
必须完善高校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才能很好健全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这样,以人才的健康成长,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1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的阐述人格,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mask),其字意为“剧中角色”。
从词源上讲,“Personality”(人格)是用面具进行的角色表演,是指人从自身筛选出来的公布于众的某些侧面,即向外展现的特质。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看人格,人格既包括一个人外在的行为及其表现,也包含内在的心灵与精神状态,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呈现的整体状况与方式,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特质的总和。
健全人格则表现为人在社会生活的多方面所表现的作为人的较理想的状态。
因此,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指其具备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正确的人生态度,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自我调节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公德意识,乐于求知创新。
2 高校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布贝尔在他的《品格教育》中提出:“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教育品格”。
人格教育的主体既是个体自身,也是社会、家庭和学校。
而对大学生来说,高校的教育往往起着主导和关键的作用。
2.1 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行自我教育,提高个体的自我协调、自律能力。
2.1.1 树立正确、适当的目标,培养上进心。
大学生想要树立正确、适当的目标,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如现在的你属于什么样的位置?今后的你要做什么?给自己定位好,才能找准自己在大学里的方向。
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能使自己避免在面对各种现实与理想落差中迷失,在压力和挫折中一蹶不振。
同时,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乐观、进取地完成自己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2.1.2 培养正确的认知能力,建立良好的自控机制。
古语有云: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一个人只有正确的认识自我,才能客观评价自我。
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培养

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培养人格特质是一个人在思维、情感以及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相对一致的个性特点。
对于大学生而言,培养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对其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培养,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1. 坚持积极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是培养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石。
大学生应该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和面对困难。
面对挑战和压力时,我们不妨多从正面和积极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同时,要培养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不轻易放弃目标,勇往直前。
2.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成功。
学生应该学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在面对挑战时保持镇定自若,并以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和挫折。
同时,要注重自我肯定,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不要过分关注他人的评价和比较。
3. 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大学生应该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独立思考是指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客观地评估和分析信息,并提出合理的质疑和解决方案。
通过培养这些能力,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和领导能力。
4. 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校园生活中,积极参与社团、组织或团队活动是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团队合作,大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同时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宽容和互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5. 培养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能够自觉地履行和承担。
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坚持诚实守信、守法守纪,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规则。
同时,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6. 培养情绪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人格特质至关重要。
大学生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标准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标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人格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那么,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格标准呢?首先,大学生应该具备坚定的道德信仰和正确的人生观。
道德信仰是人格健全的基础,大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不被物质和虚荣所迷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其次,大学生应该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情感。
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大学生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勇于迎接挑战,不轻言放弃,不被困难所压倒,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做一个心态阳光、积极向上的人。
再者,大学生应该具备独立自主和自立自强的品质。
大学生是成年人,应该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独立解决问题,不依赖他人,不逃避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做到自立自强,自食其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最后,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尊重他人,团结同学,融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具备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综上所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标准应该是具备坚定的道德信仰和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情感、独立自主和自立自强的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具备了这些标准,大学生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牢记这些标准,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健全人格的大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健全人格的含义
我们认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自我悦纳,接纳他人。
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2、人际关系和谐。
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
3、独立自尊。
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
人格独立,自信自尊。
4、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
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
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
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及其调适
(一)悲观
悲观心态是一种不健康心理,对人尤其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伤害极大,应引起大学生自身的重视。
如何调适、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呢?德国心理学家皮特·劳斯特提出了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10种调适方法:1.越担惊受怕,就越易遭灾祸。
2.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
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
4.既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5.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也要努力去发现有利的条件。
6.不要把悲观作为保护失望情绪的缓冲器。
7.你失败了,但你要想到,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
这才是值得庆幸的。
8.在你的闲暇时间,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
9.要知道,悲观不是天生的。
10.如果乐观态度使你成功了,那末你就应该相信这样的结论:乐观是成功之源。
(二)激惹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遇事容易激动,有的大学生更容易冲动,引起激情。
为了克服激惹的缺点,心理学家提出以下几种调适的方法:
1.应学会遇事做“延迟反应”。
在行动前多思考,而不是行动才后悔。
2.多注意自我修养,养成抑制冲动的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谨慎、自制、耐心和有条理的品质。
(三)多疑
多疑这种心理失调在生活中往往不易引起人的注意。
有多疑人格心理失调的大学生往往人际关系紧张,过分敏感他人言行,自己也会经常陷入苦闷的消极心理中。
这种学生往往性格软弱,女生多于男生。
当大学生出现了多疑心理时,应注意运用以下方法调适:
1.首先做人要心胸开阔,心地坦荡。
2.要学会人际之间的沟通。
3.在产生多疑之时不要马上表露在你的行为上,应多留心观察你所怀疑的人和事。
(四)害羞
害羞这一心理缺陷在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身
上很常见。
一般说来,自我保护心理过强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害羞心理,他们往往有以下的人格特点:
(1)与人交往过于谨小慎微。
(2)过于自我关注,自尊心过强。
(3)自信心不足。
害羞心理的产生和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有关系,粘液质与抑郁质气质类型的人容易出现此心态。
但更多的是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如家庭要求过严、受过贬低等。
何改变害羞的心理缺陷?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
行自我调适:
1.首先要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
2.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议论和评价。
3.要增强自信心。
4.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弥补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五)嫉妒
大学生经常生活在同龄青年群体中,而这种环境充满天然的竞争意识。
大学生之间的相互追逐、攀比的气氛较浓。
克服嫉妒心理,注意运用以下方法进行调适:
1.学会宽容,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美德。
2.改变思维方式。
(六)自卑
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复杂,既有个人与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如何帮助自己走出自卑的阴影呢?心理学家建议采
用以下调适方法:
1.正确认识自己
2.悦纳自我
3.积极与他人交往
4.体验成功、建立自信
三、健康人格塑造的方法与途径
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大学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塑造出适应时代、适应社会的人格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需要全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而健康人格的塑造,最关键的还在于大学生自身。
人格是稳定的,但在后天的努力下既能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也可以改变不良的人格品质,为此,大学生可采取以下方法和途径。
1、丰富知识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塑造和优化人格的过程。
在现实中,不少人格缺陷甚至障碍都来源于知识的贫乏。
无知容易使人粗俗、自卑,而丰富的知识则使人明智、自信、坚强、谦和、大度等。
2、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建立符合自身能力的奋斗目标。
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能对社会对人生抱有正确的认识和看法。
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正确地分析事物,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稳妥地处理事情。
这样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心胸开阔、乐观开朗的人格品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保持。
3、面向社会,勇于实践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活动可以培养人格,但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人格塑造更具有直观的影响。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社会生活的锻炼,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
因此可以说,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一个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在大学期间参加杜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多具有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独立性强、富于创造性、善于交往、自信、果断、讲效率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这些学生知识面广,社会经验丰富,毕业后大多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4、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习惯
人格优化要从每一件眼前的事情做起。
一个人的所行往往是其人格的外化,反过来,一个人日常言行的积淀成为习惯就是人格。
小事不仅有塑造人格的丰富意义,而且无数良好的小事可“聚沙成塔”,最终形成优良的人格,诸如一个人的坚韧、细致,乃至开朗、热情、乐观都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集体
我们知道人格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
人格在集体中形成,也在集体中展现。
集体是个人展现人格的平台,也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
首先,大学生应该接近他人、关心他人,
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了解他人需求,解决他人的困难,体察他人的喜怒。
通过关心他人,培养助人为乐的好品格。
其次,真诚与他人交流。
真诚友好而有度地开放自己,达到与他人心灵的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根本标志,重视人格的培养,既是健康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未来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健康人格对自身发展的必要性,要充分发现自己的长处,但又要寻找和承认自己的不足,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地发展自己,促使自身健康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