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试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砌墙砖和砌块检测作业指导书终

砌墙砖和砌块检测作业指导书终
自贡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作业文件
受控号:
版本/修改:第四版/第0次修改
标题:砌墙砖和砌块检测作业指导书
页码:第 1 页 共 27 页
1.0 编制目的
为了保证砌墙砖、砌块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操作的一致性,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砌墙砖和砌块的基本性能检测。
3.0 依据标准
3.1《砌墙砖试验方法》GB/T 2542−2012
4.1.3.7.2 质量等级根据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干燥收缩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
4.1.4 产品标记
砖和砌块的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类别、规格、密度等级、强度等级、质量等级和标准编号顺序编写。
4.1.4.1 烧结普通砖的产品标记
示例: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MU15,一等品的粘土砖,其标记为:
4.1.4.7粉煤灰砖的产品标记
示例:强度等级为20级,优等品的彩色粉煤灰砖标记为:
FBCo20AJC 239−2001
4.1.5 原材料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原材料使用标准:
4.1.5.1 水泥:宜采用符合GB/T 175、GB/T 1344、GB 12958标准所规定的水泥。
示例l:
规格尺寸290 mm×190 mm×90 mm、密度等级800、强度等级MU7.5、优等品的页岩空心砖,其标记为:
烧结空心砖Y(290×190×90) 800 MU7. 5A GB 13545
示例2:
规格尺寸290 mm×290 mm×190 mm、密度等级1000、强度等级MU3.5、一等品的粘土空心砌块,其标记为:
编 制 修 订

砌墙砖作业指导书

砌墙砖作业指导书

砖及砌块试验作业指导书JW-03.06烧结多孔砖全套试验实施细则JW-03.351.适用范围适用于以粘土,页岩,煤千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多孔砖2.引用标准GB/T2542-2002《砌墙砖试验方法》GB13544-2011 《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体》3.4.试验步骤4.1.1 试验制作采用生浆操作,即将玻璃放置于试件各平台上,其上铺一张温的垫纸,纸上铺一层厚度不超过5mm的用强度等级32.5 的普通硅盐水泥调制成调节成稠度过宜的水泥净浆,再将试件在水中浸泡10min-20min,在钢丝架上滴水(3min-5min)后,将试样受压面平稳地摆放在水泥浆上,在另一受压面上稍加压力,在整个水泥层与砖受压面上粘住,砖的侧面上垂直于玻璃板,待水泥浆适当凝固后,连同玻璃板翻放在另一铺纸放浆的玻璃上,再进行坐浆,用水平尺校正好玻璃的水平。

4.1.2 试件养护,应放在不低于10℃的养护室内养护3d。

4.1.3 测理每个试件连接面或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加荷速度以4kN/S为宜,直至试件破坏为止,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

4.1.4 结果计算与评定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的算计平均值和标准值,精确至0.1MPa,强度等级应符合GB13544-2011的5.3表中规定。

4.2 外观质量4.2.1 弯曲分别在大面和多面上测量,测量时将砖用卡尺的两支脚沿提边端放置,将其弯曲最大处将直尺推至砖面,但不能将杂质或碎伤成凹处计算在内,以弯曲中的所得较大值作为测量结果。

4.2.2 杂质凸出高变,以杂质质距砖面的最大距离表示,测量将用与尺在两支脚置于凸出两边的砖平面止,以垂直尺测量。

4.2.3 缺提造成的破坏面,系指缺提部分附条,顶面的及投影面积,空心砖内壁残缺及残缺尺寸,以长度方向的投影尺寸来测量。

4.2.4 裂纹长度,分长度,宽度和水平方向三种,以被划分的投影长度表示,如果裂纹从一个面延伸其它面上时,则累计其延伸的投影长度,多孔砖孔洞与裂纹相通时,则将孔洞包括在裂纹内一并测量,裂纹则量以三个方面分别测得取大裂纹为测量结果。

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1、检验规范:GB/T5101-2017 《烧结普通砖》GB/T2542-2012《砌墙砖试验方法》2、试样数量:10块3、试件尺寸:240*115*534、环境4.1试验环境要求:10~35 ℃6.1试样制作6.1.1采用样品中间部位切割,交错叠加灌浆制成强度试验试样的方式。

6.1.2将试样锯成两个半截砖,两个半截砖用于叠合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如果不足100mm,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

6.1.3将已切割开的半截砖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20min~30min后取出,在铁丝网架上滴水20min~30min,以断口相反方向装入制样模具中。

用插板控制两个半砖间距不应大于5mm,砖大面与模具间距不应大于3mm,砖断面、顶面与模具间垫以橡胶垫或其他密封材料,模具内表面涂油或脱模剂。

6.1.4将净浆材料按照配制要求,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6.1.5将装好试样的模具置于振动台上,加入适量搅拌均匀的净浆材料,振动时间为0.5mm~1min,停止振动,静置至净浆材料达到初凝时间(约15min~19min)后拆模。

6.1.6试样养护:在不低于10℃的不通风室内养护4h。

6.2试验步骤6.2.1测量每个试样连接面或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

(加图片)6.2.2(试验机使用过程)将试样平放在加压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压面加荷,应均匀平稳,不得发生冲击或振动,加荷速度以(5±0.5)kN/s为宜,直至试样破坏为止,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

7、试验结果处理及修约:)按式2计算7.1.1每块试样的抗压强度(RP=P/L×BRP式中:R——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PP——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L——受压面(连接面)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B——受压面(连接面)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值或单块最小值表示7.1.2强度标准差sƒƒs----10块试样的抗压强度标准差,单位为兆帕(MPa),精确至0.01;f---10块试样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单位为兆帕(MPa),精确至0.1;f i---单块试样抗压强度值,单位为兆帕(MPa),精确至0.01;7.1.3强度标准值样本量n=10时的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f k=f-1.83s式中:f k----强度标准值,单位为兆帕(MPa),精确至0.1。

烧结普通砖作业指导书 改2019

烧结普通砖作业指导书    改2019

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1、检验规范:GB/T5101-2017 《烧结普通砖》GB/T2542-2012《砌墙砖试验方法》2、试样数量:外观质量50块抗压强度10块泛霜5块石灰爆裂5块吸水率和饱和系数10块冻融10块3、试件尺寸:240*115*534、环境4.1试验环境要求:10~35 ℃5、使用仪器及工具:5.1使用工具为砖用卡尺分度值为0.5mm 如下图砖用卡尺使用规则如下砖用卡尺的读数1.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

2.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3.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 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砖用卡尺注意事项1.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

使用时不要用来测量粗糙的物体,以免损坏量爪,不用时应置于干燥地方防止锈蚀。

2.测量时,应先拧松紧固螺钉,移动游标不能用力过猛。

两量爪与待测物的接触不宜过紧。

不能使被夹紧的物体在量爪内挪动。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如需固定读数,可用紧固螺钉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防止滑动。

4.实际测量时,对同一长度应多测几次,取其平均值来消除偶然使用说明:a)使用前,松开表上方紧固螺丝,并将尺表平稳移开,用布将各测量面和导向面擦拭干净b)零位校正:测量前卡尺两外测量面必须要保持相接触,同时要注意表针与表盘上方之“零”刻度线重合。

如未重合,则松开表圈紧固螺丝,转动表盘使表针与零刻度线对齐。

然后要拧紧表圈紧固螺丝。

保养方法:a)使用前必须先擦干净测量面对好“零”,要保持卡尺测量面、齿条和其它传动部分的清洁、润滑。

测量后应随手合上量爪,以防止灰尘、沙粒、金属切屑等物损坏齿条。

b)测量工件应在静态下进行。

使用时,测量力度要适当,有微动滚轮的卡尺应使用微动滚轮。

c)移动卡尺尺框要平稳,应避免快速拉动向尾端或前端碰撞,应避免撞击和跌落,以防止针位变形、指针松脱、量爪损坏。

陶瓷砖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陶瓷砖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5.各试样的破坏荷载F;
6.平均破坏荷载;
7.各试样的破坏强度(S);
8.平均破坏强度;
9.各试样的断裂模数;
10.平均断裂模数。
K≥48
7
18≤K<48
10
3.用硬刷刷去试样背面松散的粘结颗粒。将试样放人110℃士5℃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即间隔24 h的连续两次称量的差值不大于0.1%。然后将试样放在密闭的干燥箱或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干燥器中放有硅胶或其他合适的干燥剂,但不可放人酸性干燥剂。需在试样达到室温至少3h后才能进行试验。
湖南亚柏技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
陶瓷砖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2页
第1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1年月日
破坏强度(S)以牛顿(N)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F—破坏荷载,单位牛顿(N);
L—两根支撑棒之间的跨距,单位毫米(mm);
b—试样的宽度,单位毫米(mm)。
断裂模数(R)以牛顿每平方毫米(N/mm2)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1.应用整砖检验,但是对超大的砖(即边长大于300 mm的砖)和一些非矩形的砖,有必要时可进行切割,切割成可能最大尺寸的矩形试样,以便安装在仪器上检验。其中心应与切割前砖的中心一致。在有疑问时,用整砖比用切割过的砖测得的结果准确。
2.每种样品的最小试样数量见表2。
表2最小试样量
砖的尺寸K/mm
最小试样数量
GB/T3810-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
四、仪器设备
1.干燥箱:能在110℃士5 *C温度下工作,也可使用能获得相同检测结果的微波、红外或其他干燥系统。
2.压力表:精确到2.0%。
3.两根圆柱形支撑棒:用金属制成,与试样接触部分用硬度为50IRHD士51RHD橡胶包裹,橡胶的硬度按GB/T 6031测定,一根棒能稍微摆动,另一根棒能绕其轴稍作旋转(相应尺寸见表1)。

烧结普通砖检测作业指导书

烧结普通砖检测作业指导书

烧结普通砖检测作业指导书1.外观质量:对50块砖进行外观质量检验,记录不合格品数d1。

d1≤7时,外观质量合格;d1≥11时,外观质量不合格。

2.尺寸偏差:样品数为20块。

长度应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宽度应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高度应在两个条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

(其中每一尺寸测量不足0.5mm按0.5mm计,每一方向尺寸以两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3.强度:将试样切断或锯成两个半截砖,断开的半截砖长不得小于100mm(如果不足100mm,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在试样制备平台上,将已断开的两个半截砖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10~20min,并以断口相反方向叠放,两者中间抹以厚度不超过5mm的用强度等级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成稠度适宜的水泥净浆粘结,上下两面厚度不超过3mm的同种水泥浆抹平。

制成的试件上下两面须相互平行,并垂直于侧面。

将试件置于不低于10℃的不通风室内养护3d。

4.测量每个试件连接面或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平均值。

将试件平放在加压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压面加荷,应均匀平稳,不得发生冲击或振动。

加荷速度以4kN/s为宜,直至试件破坏为止,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

计算:R P=P/LBR P: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P: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L:受压面(连接面)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B:受压面(连接面)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5.5h沸煮吸水率及饱和系数:清理试样表面,然后置于105℃±5℃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除去粉尘后,称其干质量G0。

将干燥试样浸水24h,水温10℃~30℃。

取出试样,用湿毛巾拭去表面水分,立即称量。

称量时试样表面毛细孔渗出于盘中的水质量亦应计入吸水质量中,所得质量为浸泡24h的湿质量G24。

将浸泡24h后的湿试样侧立放入蒸煮箱的篦子板上,试样间距不得小于10mm,注入清水,箱内水面应高于试样表面50mm,加热至沸腾,沸煮5h,停止加热冷却至常温。

陶瓷砖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陶瓷砖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式中:
F—破坏荷载,N;
L—两根支撑棒之间的跨距,mm,
b—试样的宽度,mm;
h—试验后沿断裂边测得的试样断裂面的最小厚度1〕,mm。
记录所有结果,以有效结果计算试样的平均破坏强度和平均断裂模数。
七、试验报告
1.依据GB/T 3810本部分;
2.试样的描述,如表面有凸纹浮雕;
3.试样的数量;
4.d,t,l和L的值;
1.应用整砖检验,但是对超大的砖(即边长大于300 mm的砖)和一些非矩形的砖,有必要时可进行切割,切割成可能最大尺寸的矩形试样,以便安装在仪器上检验。其中心应与切割前砖的中心一致。在有疑问时,用整砖比用切割过的砖测得的结果准确。
2.每种样品的最小试样数量见表2。
表2最小试样量
砖的尺寸K/mm
最小试样数量
5.各试样的破坏荷载F;
6.平均破坏荷载;
7.各试样的破坏强度(S);
8.平均破坏强度;
9.各试样的断裂模数;
10.平均断裂模数。
7.中心棒应与两支撑棒等距,以1N/ (mm2·s)士0.2N/(mm2·s)的速率均匀的增加荷载,每秒的实际增加率可按第8章的公式(2)计算,记录断裂荷载F。
六、试验结果
只有在宽度与中心棒直径相等的中间部位断裂试样,其结果才能用来计算平均破坏强度和平均断裂模数,计算平均值至少需要5个有效的结果。
如果有效结果少于5个,应取加倍数量的砖再做第二组试验,此时至少需要10个有效结果来计算平均值。
K≥48
7
18≤K<48
10
3.用硬刷刷去试样背面松散的粘结颗粒。将试样放人110℃士5℃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即间隔24 h的连续两次称量的差值不大于0.1%。然后将试样放在密闭的干燥箱或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干燥器中放有硅胶或其他合适的干燥剂,但不可放人酸性干燥剂。需在试样达到室温至少3h后才能进行试验。

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烧结普通砖试验作业指导书1、检验规范:GB/T5101-2017 《烧结普通砖》GB/T2542-2012《砌墙砖试验⽅法》2、试样数量:10块3、试件尺⼨:240*115*534、环境4.1试验环境要求:10~35 ℃6.1试样制作6.1.1采⽤样品中间部位切割,交错叠加灌浆制成强度试验试样的⽅式。

6.1.2将试样锯成两个半截砖,两个半截砖⽤于叠合部分的长度不得⼩于100mm,如果不⾜100mm,应另取备⽤试样补⾜。

6.1.3将已切割开的半截砖放⼊室温的净⽔中浸20min~30min后取出,在铁丝⽹架上滴⽔20min~30min,以断⼝相反⽅向装⼊制样模具中。

⽤插板控制两个半砖间距不应⼤于5mm,砖⼤⾯与模具间距不应⼤于3mm,砖断⾯、顶⾯与模具间垫以橡胶垫或其他密封材料,模具内表⾯涂油或脱模剂。

6.1.4将净浆材料按照配制要求,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6.1.5将装好试样的模具置于振动台上,加⼊适量搅拌均匀的净浆材料,振动时间为0.5mm~1min,停⽌振动,静置⾄净浆材料达到初凝时间(约15min~19min)后拆模。

6.1.6试样养护:在不低于10℃的不通风室内养护4h。

6.2试验步骤6.2.1测量每个试样连接⾯或受压⾯的长、宽尺⼨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精确⾄1mm。

(加图⽚)6.2.2(试验机使⽤过程)将试样平放在加压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压⾯加荷,应均匀平稳,不得发⽣冲击或振动,加荷速度以(5±0.5)kN/s为宜,直⾄试样破坏为⽌,记录最⼤破坏荷载p。

7、试验结果处理及修约:)按式2计算7.1.1每块试样的抗压强度(RP=P/L×BRP式中:R——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PP——最⼤破坏荷载,单位为⽜顿N;L——受压⾯(连接⾯)的长度,单位为毫⽶mm;B——受压⾯(连接⾯)的宽度,单位为毫⽶mm;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值或单块最⼩值表⽰7.1.2强度标准差ss----10块试样的抗压强度标准差,单位为兆帕(MPa),精确⾄0.01;f---10块试样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单位为兆帕(MPa),精确⾄0.1;f i---单块试样抗压强度值,单位为兆帕(MPa),精确⾄0.01;7.1.3强度标准值样本量n=10时的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f k=f-1.83s式中:f k----强度标准值,单位为兆帕(MPa),精确⾄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为了规范试验室对砖瓦的尺寸、外观质量、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冻融、石灰爆裂、泛霜、吸水率和饱和系数等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2.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烧结砖和非烧结砖。

烧结砖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以及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以下简称空心砖);非烧结砖包括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炉渣砖和碳化砖等。

2.2适用于以水泥和集料为主要材料,经加压、振动加压或其他成型工艺制成的混凝土路面及地面工程的块、板等(以下统称路面砖)。

煤石干石瓦亦可参照执行。

3编制依据3.1GB/T2542-2012 《砌墙砖试验方法》3.2GB5101-2003 《烧结普通砖》3.3GB/T3810-2.3.9.12-2006 《烧结砖试验方法》3.4JC/T446-2000《混凝土路面砖》3.5NY/T1253-2006《植草砖》4作业准备4.1人员有建筑材料试验岗位证书试验员、记录员各一人,所有试验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4.2设备仪器4.2.1材料试验机。

4.2.2低温箱。

4.2.3烘箱、•天平等。

5作业条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30℃。

6作业顺序6.1抗压强度试验6.1.1试件制备:每次试验时用砖10块,蒸养(压)砖用10块将试样切断或锯成两个半截砖,断开的半截砖长不得小于100mm,如果不足100mm,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

在试件制备平台上,将已断开的半截砖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10~20min后取出并以断用反方向叠放,两者中间抹以厚度不超过5mm的用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成稠度适宜的水泥经净浆粘结,上下两面用厚度不超过3mm的同种水泥浆抹平。

制成的试件上下两面须相互平行,并垂直于侧面。

6.1.2试件养护:制成的抹面试件置于不低于10℃的不通风室内养护3d。

6.1.3测量每个试件连接面或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

6.1.4将试件平放在加压设备中央,垂直于受压加荷,应均匀平稳,不得发生冲击或振动,加荷速度以5±0.5kN/s为宜。

直至试件破坏为止,记录最大破坏荷载。

6.1.5结果计算与评定6.1.5.1每块试样的抗压强度:R=P/LBP—抗压强度,MPa式中:RPP—最大破坏荷载,NL—受压面(连接面)的长度,mmB—受压面(连接面)的宽度,mm6.1.5.2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强度标准值或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0.1 MPa。

6.1.6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单位:MPa6.2抗折试验6.2.1试样制备6.2.1.1烧结砖和灰砂砖为5块,其他砖为10块。

6.2.1.2非烧结砖应放在温度为20±5℃的水中浸泡24h后取出,用湿布拭去其表面水分进行抗折试验。

6.2.1.3粉煤灰砖不需浸水及其他处理,直接进行试验。

6.2.2测量试样的宽度和高度尺寸各2个,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

6.2.3调整抗折夹具下支辊的跨距为砖规格长度减去40mm。

但规格长度为190mm的砖其跨距为160mm。

6.2.4将试样大面平放在下支辊上,试样两端面与下支辊的距离应相同,•当试样有裂缝或凹陷的大面朝下,以50~150N/s的速度均匀加荷,其直到试样断裂,记录最大破坏荷载。

6.2.5结果计算与评定,按式计算,精确至0.1 MPa。

每块试样的抗折强度Rc3PL=─────Rc2BH2式中:R—抗折强度,MPaCP—最大破坏荷载,NL—跨距,mmB—试样宽度,mmH--试样高度,mm试验结果以试样抗折强度荷重的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表示,精确至0.01MPa。

6.3冻融试验6.3.1试样数量与处理6.3.1.1试样应符合规定(抗折数量)、试验结果以抗压强度表示时,试样数量为10块。

以质量损失率计算,试样数量为5块。

6.3.1.2用毛刷清理试样表面,并顺序编号。

6.3.2将试样放入豉风干燥箱中在105~110℃下干燥至恒重,•称其质量,并检查外观。

将缺棱掉角和裂纹作标记。

6.3.3将试样浸在10~20℃的水中,24h后取出,用湿布拭去表面水分,以大于20mm的间距大而侧向立放于预先降温至-15℃以下的冷冻箱中。

6.3.4当箱内温度再次降至-15℃时开始计时,在-15~-20℃下冰冻:烧结砖冻3h;非烧结砖5h,然后取出放入10~20℃的水中融化;烧结砖不少于2h,非烧结砖不少于3h,如此为一次冻融循环。

6.3.5每5冻融循环检查一次冻融过程中出现的破坏情况,如冻裂、缺棱、掉角、剥落等。

6.3.6冻融过程中,发现试样的冻坏超过观规定时,应继续试验至15次冻融循环结束为止。

6.3.715次冻融循环后,检查并记录试样在冻融过程中的冻裂长度,掉角和剥落结果情况。

6.3.8经15次冻融循环后试样,放入鼓风干燥箱中,按规定干燥至恒重,称其质量。

烧结砖若未发现冻坏现象,则可不进行试验。

6.3.9将干燥后的试样按规定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6.3.10结果计算与评定6.3.10.1强度损失率Pm,按式计算精度至0.1%P m =(P-P1)/P×100式中:Pm—强度损失率,%P—试样冻融前强度,MPaP1—试样冻融后强度,MPa6.3.10.2质量损失率Gm,按式计算精度至0.1%G m =(G-G1)/G×100式中:Gm—质量损失率,%G—试样冻融前干质量,gG1—试样冻融后干质量,g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外观质量或质量损失率表示与评定。

6.4石灰爆裂试验6.4.1试样试样为未经雨淋或浸水,且近期生产的砖样,数量为5块。

试验前检查每块试样,将不属于石爆裂的外观缺陷作标记。

6.4.2•将试样平行侧立于蒸煮箱内的篦子板上,试样间隔不得小于50mm,箱内水面低于筐上板40mm。

6.4.3加盖蒸6h后取出。

6.4.4检查每块试样上因石灰爆裂而造成的外观缺陷,记录其尺寸(mm)。

6.4.5结果评定以每块试样石灰爆裂区域的尺寸最大者表示,精确至1mm。

6.5泛霜6.5.1试样5块。

可以用体积密度试验后的试样从长度方向的中间处锯取。

6.5.2将粘附在试样表面的粉尘刷掉并编号,然后放入105~110℃的干燥箱中干燥24h,取出冷却至常温。

6.5.3将试样顶面或有孔洞的面朝上分别置于5个浅盘中,往浅盘中注入蒸馏水,水面高度不低于20mm,用透明材料覆盖在浅盘上,并将试样暴露在外面,记录时间。

6.5.4试样浸在盘中的时间为7d,开始2d内经常加水以保持盘内水面高度,以后则保持浸在水中即可,试验过程中要求环境温度为16~32℃,相对温度30~70%。

6.5.57d后取出试样,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放置4d,然后在105~110℃的鼓风干燥箱中连续干燥24h,•取出冷却至常温,记录干燥后的泛霜程度。

6.5.67d后开始记录泛霜情况,每天一次。

6.5.7结果评定6.5.7.1泛霜程度根据记录以最严重者表示。

6.5.7.2泛霜程度划分如下:无泛霜:试样表面的盐析几乎看不到。

轻微泛霜:试样表面出现一层细小明显的霜膜,但试样表面仍清晰。

中等泛霜:试样部分表面或棱角出现明显霜层。

严重泛霜:试样表面出现砖粉,掉屑及脱皮现象。

6.6吸水和饱和系数试验6.6.1试样数量为5块。

普遍砖用整块,多孔砖可用1/2块,空心砖用1/4块试验,空心砖试样可从体积密度试验后的试样上锯取。

6.6.2清理试样表面,并注写编号,然后置于105~11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除去粉尘后,称其干质量G。

6.6.3将干燥试样浸水24h,水温10~30℃。

6.6.4取出试样,用湿毛巾拭去表面水分,立即称量,称量时试样毛细孔渗出于秤盘中水的质量亦应计入吸水质量中,•所得质量为浸泡24h的湿质量G24。

6.6.5将浸泡24h后的湿试样侧立放入蒸煮箱的篦子板上,•试样间距不得小于10mm,注入清水,箱内水面应高于试样表面50mm,加热至沸腾,沸煮3h饱和系数试验煮沸5h,停止加热,冷却至常温。

6.6.6按规定称量沸煮3h的湿质量G3和沸煮5h的湿质量G5。

6.6.7结果计算与评定6.6.7.1常温水浸泡24h试样吸水率W24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W24=(G24-G/G)×100式中:W24—常温浸泡24h试样吸水率,%G24—试样干质量,gG—试样浸水24h的湿质量,g6.6.7.2试样沸煮5h吸水率W5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W5=(G5-G/G)×100%式中:W5—试样沸煮5h吸水率,%G3—试样沸煮5h湿质量,gG—试样干质量,g6.6.7.3每块试样的饱和系数K按式计算,精确至0.01。

K=(G24-G)/(G5-G)式中:K—试样饱和系数G24—常温水浸泡24h试样湿质量,gG—试样干质量,gG5—试样沸煮5h的湿质量,g6.6.7.4吸水率以5块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饱和系数以5块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01。

6.7体积密度试验6.7.1所需数量:每次试验用砖为5块,所取试样应外观完整。

6.7.2清理试样表面,并注写编号,然后将试样置于105~11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称其质量G,并检查外观情况,不得有缺棱、掉角等破损。

如有破损者,须重新换取备用试样。

6.7.3将干燥后的试样按测量方所述的规定,测量其长、宽、高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

6.7.4结果计算与评定6.7.4.1体积密度ρ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kg/m3:ρ=109 G/L.B.H式中:ρ—体积密度,kg/m3;G—试样干质量,kg;L—试样长度,mm;B—试样宽度,mm;H—试样高度,mm;6.7.4.2试验结果以试样密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kg/m3。

6.8结果处理6.8.1记录人员对以上各步骤进行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6.8.2审核人员对以上各步骤进行核定。

6.8.3核定通过后,填写试验报告。

6.8.4试验室负责人审查试验报告,通过后签发至相关单位。

6.8.5试验室负责人审查试验报告,通过后签发相关部门。

7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7.1试验时要有良好的通风,非试验人员不得入内。

7.2试验完毕后,要把现场清理干净,所有试验仪器清洁归位,不得随意乱丢。

7.3试验固废倒置规定地点,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乱倒。

7.4试验废液统一贮存,统一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