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叩诊评价标准
心脏视触叩听综合版评分标准

听诊
30
听诊顺序正确:从心尖区(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5
数心率并报告(数30秒)
3
心律(齐、不齐)
心音(正常、异常)
3
心脏杂音(正常,异常: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方向等,每项2分)
10
额外心音
3
心包摩擦音
3
整体评估5
操作的熟练程度,顺序、手法正确,人文关怀
心脏检查视触叩听综合版评分标准
流程
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
5
着装: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准备检查用具(笔、尺子、听诊器)
1
跟患者沟通: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取得合作
1
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正确暴露胸部
1
检查者位置:站在患者右侧
1
视诊
15
观察心尖搏动,描述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
5
观察有无心前区搏动,指出患者有无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剑突下搏动、心底部搏动
5
叩诊顺序: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5
心脏左界叩诊: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以听到叩诊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5
心脏右界叩诊:先于锁骨中线上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5
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并在胸廓体表作出标记,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记录并报告心界是否扩大
5
触诊心包摩擦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报告有无心包摩擦感并说出使其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气末、摒住呼吸)
心脏叩诊检查评价标准【范本模板】

项目
总分
考 核 内 容
应
得
分
实
得
分
评分细则
(一)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10分
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右侧(10分)。
10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做不得分
(二)检查内容正确,动作规范80分
1.叩诊方法:
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指骨远端(5分)。
4。心界叩诊结果正确(20分)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见附表)
80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未做不得分
终末质量
标准10分
1。操作熟练,手法正确(5分)
2.帮助整理衣物,致谢(5分)
规定时间4分钟内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
10
动作僵硬,流程不连贯扣1分/次,
每超过10秒钟扣1分
总分
100
附表: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5分)。
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5分).
2.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
被检者取坐位时,考生扳指与肋间隙垂直,与心缘平行;仰卧位检查时,考生扳指与肋间平行(10分)(两种体位检查任选一种).
宜采取轻叩诊法,注意叩诊的力度要适中和均匀,扳指每次移动的距离不超过0。5厘米。当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做标记,为心脏的相对浊音界(10分)(叩诊心界是指心脏相对浊音界,反映心脏实际大小).
3。叩诊顺序正确
左侧从心尖搏动最强点所在肋间的外侧2~3厘米处开始叩诊(5分),心尖搏动不能触及时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2~3厘米开始,其余各肋间可从锁骨中线开始(5分)。右侧从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开始,均向上叩至第2肋间(5分)。叩诊顺序:先左后右,由下而上,由外向内(5分)。
临床技能评分标准之内科查体标准:8心脏叩诊

内容
得分
扣分
备注
准备质量标准(10分)
1.仪表端庄,态度和蔼。
3
一项不合格扣2分
2.做好解释,取得合作。
3
未解释扣4分
3.准备笔和测量尺。
4
未准备好扣4分
操作质量标准(75分)
1.叩诊心浊音界:
每错一项扣相应分
1、通常的叩诊的顺序为先左后右,由外向内,自下向上。
2、要求准确划前正中线。
(1)嘱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
5
(2)嘱受检者解开上衣,暴露心前区。
5
(3)医生相对而坐(或站其右侧),采用间接叩诊法。
5
(4)叩诊心右界,从右锁骨中线肝浊音界的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依次按肋间上移至第2肋间。
10
(5)叩诊心左界,自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10
(6)板指方向:坐位时与肋骨垂直,平卧位时与肋间平行。
5
(7)仔细辨别每一肋间叩诊音的变化,当清音变为浊音时,用笔做标记。
5
(8)用测量尺按顺序准确测量每一肋间所做标记到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厘米数。
5
2.判断说出该受检者心界是否正常及依据
(1)心浊音界正常或不正常。
5
判断错误扣5分
(2)依据:说出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cm)
右肋间左
2~3 2 2~32~3 Fra bibliotek 3.5~4.5
3~4 4 5~6
5 7~9
正常人左锁骨中线至正中线的距离为8~10cm。
20
每错一项扣4分
终末质量标准(15分)
1.操作规范。
4
2.所需时间15分钟。
4
每超1分钟扣1分
心功能不全分级标准

心功能不全分级标准心功能不全分级标准,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1994年第九次修订。
①心脏功能Ⅰ级: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为心功能代偿期);②心功能Ⅱ级(轻度):患有心脏病,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感觉舒适,但一般体力活动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Ⅰ。
心力衰竭);③心功能Ⅲ级(中度):患有心脏病,体力活动大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尚感舒适,但一般轻微体力活动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
心力衰竭);④心功能Ⅳ级(重度):患有心脏病,体力能力完全丧失,休息时仍可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或心绞痛,即呼吸困难和疲乏,进行任何体力活动都会使症状加重。
即轻微活动能使呼吸困难和疲乏加重(Ⅲ。
心力衰竭)。
简单地说,心功能不全就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不能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对于心脏泵血的需求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对于患者来说,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因为它是一种症候群,疲劳、气短、心悸、体重减轻、肌肉松弛萎缩,整日卧床。
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亦高,慢性心功能不全基本病因是各种慢性心肌病损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
在我国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病因包括:不明原因和瓣膜疾病为主,其次为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
其诱因主要是:感染、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重、环境气候急剧变化及妊娠、分娩并发其他疾病等。
临床上,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左心功能不全最常见,它主要影响患者的肺循环。
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夜尿增多、疲乏无力。
老年人多存在其它脏器的老化和疾病,因此可以干扰一些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不少老年人即使有心功能不全存在,活动时并不感到明显气急,而表现为极度疲倦和咳嗽,常出现不寻常的大汗淋漓。
左心功能不全不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部感染等区别。
心功能不全有多种分类标准,按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按发作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和全心功能不全竭;按发生的基本原理可分为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功能不全等。
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1平静呼吸时胸(肺)部间接叩诊、肺下界叩诊检查考核评分标准体格检查考试项目:1平静呼吸时胸(肺)部间接叩诊检查的方法和顺序(须向考官报告叩诊检查结果)。
2肺下界叩诊检查(须向考官报告检查结果)。
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项目分值考核评价要点存在问题扣分检查前准备5分21)自身准备:衣帽整洁(带灰色底纹的计分值于“职业素质”项,下面相同),洗手。
22)招呼患者,自我介绍。
至少采用2种方式确认患者。
告知检查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13)床帘遮挡。
平静呼吸时胸部间接叩诊检查35分2.51)被检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和背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坐位时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后面)。
152)间接叩诊方法: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抬起,勿与体表接触(2.5分)。
右手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指骨的远端(2.5分)。
板指平贴肋间隙,与肋骨平行,逐个肋间进行叩诊(2.5分)。
叩肩胛间区时,板指应与脊柱平行(2.5分)。
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2.5分)。
同一部位应连续叩击2~3下(2.5分)。
12.53)胸(肺)部叩诊顺序:叩诊由锁骨上窝开始,然后沿锁骨中线、腋前线自第1肋间隙从上到下逐一肋间进行叩诊(2.5分)。
先检查前胸(胸部稍向前挺),其次检查侧胸,最后为背部(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5分)。
叩诊时应遵循左右、上下、内外对比的原则(5分)。
53)口述肺部相应区域叩诊音检查结果正确。
肺下界叩诊检查35分2.51)被检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部和胸背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坐位时站在被捡者前面或后面)。
152)间接叩诊方法: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抬起,勿与体表接触(2.5分)。
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得分:考核人:
体检内容
分值
得分
心脏视诊
心脏视诊方法正确,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被检查者正确暴露胸部。
5
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2分);观察心尖搏动范围,并能说出正常值(2.0〜2.5cm)(3分);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3分)。
5
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心音(1分)、心音改变(正常、异常)(2分)、心脏杂音
(正常、异常)(2分)、心包摩擦音(1分)。
8
提问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听诊时有什么发现?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为一高调递减型哈气样杂音,坐位前倾呼气末时明显。一般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越严重,杂音所占的时间越长,响度越大。
8
测量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距离为8-10cm。
2
心脏听诊
在被检杳者人体上能正确指出传统的5个听诊区位置:一尖瓣区(2分);肺动脉瓣区(2分);主动脉瓣区(2分);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2分);三尖瓣区(2分)。
10
听诊顺序正确:二尖瓣区(心尖区)(1分)、肺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区(1分)、主动脉瓣第二区(1分)、三尖瓣区(1分)。
8
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3分);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正常或弥散(3分)。
6
叙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二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2分);剑突下搏动(2分);心底异常搏动(2分)。
6
心脏叩诊
叩诊手法、姿势正确: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1.5分),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板指与肋间垂直(1.5分),当被检杳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2: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站在其右侧(2.5分),先用右手掌开始检查,触诊压力适当(2.5分)
1-4 叩诊心浊音评价参照标准

7.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距离,用直尺水平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
(举手示意操作结束,停止计时)
5
5
20
5
15
10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缺少一项扣2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总分
100
动体位
7.转动体位时左手不离开被叩部位,使被叩部位于最高处
8.再次进行叩诊,分辨叩诊音是否由浊音变为鼓音
9.嘱患者平卧
(举手示意操作结束,停止计时)
10
10
5
10
10
10
5
10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终末
项目
总分
考核内容
应
得
分
评分细则
准备
质量
标准
15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佩戴胸卡
2.规范洗手
3.医患沟通: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嘱患者腹部放松
4.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两下肢屈曲
5
3
5
2
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未做不得分
操作
流程
质量
标准
75分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1.自脐部沿脐水平向对侧侧腹部进行叩诊,每次移动距离
6.每次上移不超过2cm,检查至肝脏边缘或肋缘
7.触及肝脏时测量肝脏下缘距肋缘或剑突的距离。用直尺水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视诊6要点考核标准心脏视诊方法必须正确,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3分);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
②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
③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心前区。
(2)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4分);①能指出心尖搏动并能描述其部位正确。
②能提到还可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③能提到可观察心前区异常搏心脏触诊手法要正确,在触诊中确认心尖搏动,要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心脏触诊三要点考核标准(1)触诊手法正确;①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
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
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
(2)在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并能表达搏动所在体表位置。
(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①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②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
或说出如何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吸末、摒住呼吸。
动。
心脏听诊3要点评分标准(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2)听诊顺序正确;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
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
心脏叩诊三项考核标准(1)心脏叩诊的手法、姿势正确;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
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2)心脏叩诊顺序正确;①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②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总分
考 核 内 容
应
得
分
实
得
分
评分细则
(一)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10分
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右侧(10分)。
10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做不得分
(二)检查内容正确,动作规范80分
1.叩诊方法:
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抬起,勿于体表接触(5分)。右手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指骨远端(5分)。
右界(cm) 肋间 左界(cm)
2~3 Ⅱ 2 ~3
2~3 Ⅲ 3.5~4.5
3~4 为8~10cm)
考生描述正常范围:一处不符合扣2分
4.心界叩诊结果正确(20分)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见附表)
80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未做不得分
终末质量
标准10分
1.操作熟练,手法正确(5分)
2.帮助整理衣物,致谢(5分)
规定时间4分钟内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
10
动作僵硬,流程不连贯扣1分/次,
每超过10秒钟扣1分
总分
100
附表: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宜采取轻叩诊法,注意叩诊的力度要适中和均匀,扳指每次移动的距离不超过0.5厘米。当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做标记,为心脏的相对浊音界(10分)(叩诊心界是指心脏相对浊音界,反映心脏实际大小)。
3.叩诊顺序正确
左侧从心尖搏动最强点所在肋间的外侧2~3厘米处开始叩诊(5分),心尖搏动不能触及时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2~3厘米开始,其余各肋间可从锁骨中线开始(5分)。右侧从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开始,均向上叩至第2肋间(5分)。叩诊顺序:先左后右,由下而上,由外向内(5分)。
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5分)。
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5分)。
2.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
被检者取坐位时,考生扳指与肋间隙垂直,与心缘平行;仰卧位检查时,考生扳指与肋间平行(10分)(两种体位检查任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