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对金鱼的毒性实验

合集下载

3种常用药物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3种常用药物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3种常用药物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梁新琪李佳昕国洺达*(天津农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摘要为研究高锰酸钾、亚甲基蓝和硫酸铜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选择平均体长为(1.70±0.03)cm、平均体质量为(0.29±0.02)g的鹤顶红金鱼幼鱼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6组,设置5个不同浓度试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

在常温静水的条件下,96h内观察鱼体状态,记录死亡数。

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亚甲基蓝和硫酸铜处理96h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1、35.11、2.81mg/L,3种药物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41、3.51、0.28mg/L。

可见,适宜浓度的高锰酸钾、亚甲基蓝和硫酸铜均可以在鹤顶红金鱼幼鱼养殖中安全使用。

关键词鹤顶红金鱼;幼鱼;高锰酸钾;亚甲基蓝;硫酸铜;急性毒性中图分类号S8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8-0151-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4.08.03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cute Toxicity of Three Commonly Used Drugs to Juvenile Fish ofWhite Oranda with Red CapLIANG Xinqi LI Jiaxin GUO Mingda*(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Aquatic Ecology and Aquaculture,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ianjin300384)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acute toxicity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methylene blue and copper sulfate to juvenile fish of white oranda with red cap,this experiment selected juvenile fish with average body length of(1.70±0.03)cm and average body weight of(0.29±0.02)g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6groups,with 5experimental groups of5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nd a blank control.The status of the fish body was observed and the number of deaths was recorded within96hours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 and still water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s(LC50)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methylene blue and copper sulfate for the juvenile fish of white oranda with red cap under96hours′treatment were4.11mg/L,35.11mg/L and2.81mg/L,respectively. The safe concentrations of three drugs for the juvenile fish of white oranda with red cap were0.41mg/L,3.51mg/L and 0.28mg/L,respectively.Therefore,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s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methylene blue and copper sulfate could all be safely used in aquaculture of the juvenile fish of white oranda with red cap.Keywords white oranda with red cap;juvenile fish;potassium permanganate;methylene blue;copper sulfate; acute toxicity金鱼(Carassius auratus)又称金鲫鱼,是由野生红黄色鲫鱼演化而来。

6种水产药物对金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6种水产药物对金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su id i e tcc n iin a o m e p r t r . er s l s o d t a h 4 h LC 0o h i t d e n ln i o dto tr o tm e a u e Th e ut h we h tt e1 4mg I 和 2 3 / . 8mg I . / 、 . 6mg L。结果 分析 显示 , 高锰 酸钾 不 宜在金 鱼 苗种培 育 中使 用 , 氰 氯
菊 酯 和 强 氯 精 应 谨 慎 使 用 , 二 氧 化 氯 、 甲基 蓝 和 戊 二 醛 可 以安 全 使 用 。 而 亚
d u swa . 0 / 2 4mg L, . / 3 5mg L, . / . 4e 差 / a dt e rg s 0 98mg L, . / 2 3mg L, . / 5 8 mg b,n ;6 8 mg I,n h 0 a
sf o c n rto ft esx d u s wa . 0 / 0 2 / 0 5 / 0 8 / 1 4 ae c n e ta in o h i r g s 0 0 2 6 mg L, . 6 mg L, . 3 mg L, . 8 mg L, . mg L, n . 6 mg L,e p ciey Th ss g e t h tp ts im e ma g n t s n ts i b e / a d 2 3 / r s e t l. i u g sst a o a su p r n a a ewa o u t l v a t s o o tol g t e ds a e fg l f h j v nls wh l y e meh i n rc lr io y — o u e fr c n r l n h ie s so od i e i , i c p r t rn a d tih o os c a i s u e e

2种新型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2种新型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验 安 全 浓 度
金 鱼 急 性 毒 性 试
表 1 各 种药 物试 验 浓度 ( gL m / )
注: 锐劲特试液浓度按悬浮液中实际有效含量计算.
计算方法
根 据 金 鱼 的 死 亡 数 及 死 亡 时 间 . 用 利
寇 氏法 ( ab rt 算半 致死 浓 度 (C 安 全浓 度 利 用 K re) 计  ̄ L ,
1 材 料 与 方 法
2 h 4 h 7h 9 h ( g ) 4 8 2 6 m / L
从 表 2可 见 , 效 菌毒 杀 星 溶 液浓 度 1 00 gL 强 5 . m / 0 时 , 鱼 放 入 盆 里 后 明 显 不 安 , 着 盆 壁 集 群 不 停 地 金 沿 游 动 ,0mi 3 n后 有 1尾 沉 入 盆 底 不 动 , 2h后 出 现 死
2 种新型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 文祝 友 刘 小 燕
摘要 在 温度 1~ 3 8 2 ℃条件 下 , 茵毒 杀 星 、 劲 特 锐


各种 药物 按 等对 数 间距 设 置 5个 浓度 组及 1 对 照组 个 ( 见表 1。 ) 试验 药 液现 配现 用 , 验 鱼放 入 各组 药 液 , 试 从
公 式 9 C001 得 。 6hL 5 . 求 ×
2 试 验 结 果
强 效 菌 毒 杀 星 、 劲特 对 金 鱼 的毒 性 试 验 结 果 见 锐 金 鱼 是 我 国 重要 的 观 赏 性 鱼 类 , 誉 为 ” 中皇 被 水
表 2 。
表 2 金鱼对 强效 菌 毒 杀星 、 劲特 的 半致 死浓 度 和安 全浓 度 锐
药 品 水 温
( ℃)
后 ” 以其 质 朴 无华 的 自然 美 , 绚 丽 多彩 的热 带 鱼 称 , 与

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

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

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商宝娣;张效平【摘要】为探明甲苯咪唑、敌百虫、吡喹酮、辛硫磷和狼毒大戟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为金鱼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96 h静态生物测试法,进行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甲苯咪唑、辛硫磷、敌百虫、吡喹酮和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的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29 mg/L、5.49 mg/L、27.55 mg/L、29.22 mg/L和13.65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29 mg/L、0.549 mg/L、2.755 mg/L、2.922 mg/L和1.365 mg/L.根据化合物对鱼类毒性等级评价标准,甲苯咪唑对金鱼属于高毒药品,辛硫磷属于中毒药品,敌百虫、吡喹酮和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属于低毒药品.【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3)009【总页数】4页(P138-141)【关键词】金鱼;急性毒性;狼毒大戟提取物;杀虫药物【作者】商宝娣;张效平【作者单位】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8金鱼(Carmsim auratus)隶属鲤科鲫属,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观赏鱼之一,其色彩绚丽鲜艳,姿态优美奇异,备受人们喜爱。

金鱼具有体型较小、生命力强、饲养简便等一系列作为实验动物的优良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鱼病学[1-2]、鱼类遗传学[3-4]、亲缘关系进化[5]、环境科学[6]等领域的研究。

一般金鱼的养殖密度较高,容易产生病害,每年都会因为疾病爆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7-8],成为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中,指环虫病是金鱼养殖中高发、常见的疾病之一。

据福建省金鱼协会统计,每年由指环虫病引发的病害与死亡数占金鱼总病害与死亡数的37%,已成为制约金鱼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甲苯咪唑、敌百虫、吡喹酮和辛硫磷等都是农业部渔用药品手册中登记的驱虫药物[9],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的防治,尤其是对单殖吸虫病的防治。

金鱼毒性试验

金鱼毒性试验

环境毒理学实验报告指导老师:XXXX姓名:XXXX班级:XXXX学号:XXXX实验一金鱼毒性试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熟悉和掌握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设计、条件、操作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和报告等全过程。

二、实验原理: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当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例如行为异常、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病变、直至死亡。

在规定的条件下,使鱼接触含不同浓度受试物的水溶液,实验至少进行24h,最好以96 h为一个实验周期,在24h、48h、72h、96h时记录实验鱼的死亡率,确定鱼类死亡50%时的受试物浓度。

鱼类毒性试验在研究水污染及水环境质量中占重要地位。

通过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对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以短期暴露效应表明受试物的毒害性。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不仅用于测定化学物质毒性强度、测定水体污染程度、检查废水处理的有效程度,也为制定水质标准、评价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环境依据。

三、实验材料:1、实验鱼:小型金鱼幼苗100尾2、实验试剂:CdCl溶液四、实验步骤:1.饲养管理本实验采用2000mL大烧杯对受试鱼进行饲养。

水源为进过曝气后的自来水,PH值6.2-6.7,溶解氧6-10mg/L。

水温12摄氏度。

空气压缩机24小时增氧,实验期间受试鱼不喂食。

2.急性实验按照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在包括使鱼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和96 h 鱼类全部存活的最好浓度之间设置4个浓度组,分别是1mg/L、4mg/L、12mg/L、16mg/L。

每个试验浓度组设2个平行,每一系列设一个空白对照。

试验溶液调节至相应温度后,从驯养鱼群中随即取出鱼并随机迅速放入各试验容器中,每个容器投放受试鱼10尾。

同一试验,所有试验用鱼应30min内分组完毕。

在24h、48h、72h、96h后检查受试鱼的状况。

观察并记录死鱼数目后,将死鱼从容器中取出。

应在试验开始后3h观察各处理组鱼的状况,并记录试验鱼的异常行为(如鱼体侧翻、失去平衡,游泳能力和呼吸能力减弱,色素沉积等)。

4种药物对彩鲫鱼苗的致死毒性试验

4种药物对彩鲫鱼苗的致死毒性试验

彩 鲫 鱼苗 对 4种 药 物 的敏感 程 度不 相 同 , 甲 以 醛较 为敏感 。4种 药物 对鱼 苗 的最低 致死 浓 度范 围
依次为 : 硫酸酮 <高锰酸钾 <甲醛<食盐( 2 。 表 )
表 2 各 种 药 物 对 彩 鲫 鱼 苗 的最 低 致 死 浓 度
氧、 p H值 、 、 盐度 硬度偏高有关 。 硫酸铜的安全浓度 略大 于生 产 常用 剂量 , 产 上用 于 鱼苗 疾病 防 治 时 生 应谨慎使用 。
度依 次为 2 .、.4 45 00 1 g ( 3 。 1 06 、 0 .、. m / 表 ) 0 8 L
食 盐对 彩鲫 鱼苗 2 、8h和 9 4h 4 6h的中 间忍受 限 度 依 次 均 为 1 0 g 500m / ,安 全 浓 度 为 450 I 0
m / , 价廉 、 g 具 L 安全 、 使用方便等优点 , 故常被用来 作为运精 、 转塘时的消毒药物。 试验在室温条件下 . 川静水法生物测 试对彩
死亡数 , 计算平均死亡率 。 死鱼的判断标准 , 鱼中毒死亡的标准以鱼呼吸
停 止并 对 外界 刺 激 无反 应 , 当试验 鱼 中毒后 鳃 盖 即
完全停止活动且鱼体对外物 ( 如玻璃棒或镊子 ) 刺 激 3 内没有产生反应 即确定为死亡 。 0s
1 数据 处 理 . 4
毒性试验 , 探讨彩鲫鱼苗的安全用药范 围。 旨在为 彩鲫苗种过程 中合理使用药物 , 有效 防治疾病提供 理 论基 础 。 1 材 料 与方 法
为人工繁殖 的鱼苗 , 平均体 长 3 ~ .c / , . 4 m 尾 平均 0 5 体重 2 尾 。 .g 5 / 鱼体均健壮无伤 , 体格大小一致 。 试 验前将鱼苗置于水箱暂养 1 , d适应试验环境。 5

几种常用药物对锦鲤的急性中毒试验

几种常用药物对锦鲤的急性中毒试验

几种常用药物对锦鲤的急性中毒试验
席敏;侯冠军;胡贤江
【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
【年(卷),期】2002(018)005
【摘要】本试验用甲醛、硫酸铜、孔雀石绿与高锰酸钾四种药物对锦鲤进行了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甲醛24TLm 32.89mg/L,48TLm 32.58mg/L,安全浓度为9.59 mg/L;硫酸铜24TLm 0.35 mg/L,48TLm 0.30mgL,安全浓度为0.066mg/L;孔雀石绿24TLm0.13mg/L,48TLm 0.10mg/L,安全浓度为0.018 mg.L;高锰酸钾24TLm 3.55mg/L,48TLm2.75mg/L,安全浓度为0.50mg/L.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孔雀石绿、硫酸铜不宜作为锦鲤苗种药物使用,高锰酸钾、甲醛可作为苗种药物使用.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席敏;侯冠军;胡贤江
【作者单位】安徽水产学校,合肥,230031;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肥,230031;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肥,2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334
【相关文献】
1.蒙古鲌对几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J], 姜青龙;严保华
2.防治鸡白痢的几种常用药物的效果比较试验 [J], 叶明;李大全
3.几种药物对锦鲤的急性中毒试验 [J], 席敏;侯冠军;胡贤江
4.几种常用药物对淡水黑鲨的急性毒性及药浴试验 [J], 黄彩林;覃俊奇;张盛;徐鸿飞;廖愚
5.几种常用药物对南方大口鲇的急性毒性试验 [J], 周剑;周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鱼友最容易用错的鱼药,没有之一

鱼友最容易用错的鱼药,没有之一

鱼友最容易用错的鱼药,没有之一1、本文所介绍的大部分鱼药都是我个人使用过并认为行之有效的常用鱼药,结合药理知识及自身实践心得整理后和盘托出。

2、国家目前禁止使用的鱼药如:硝酸亚汞、孔雀石绿、呋喃西林(黄粉)、呋喃唑酮(痢特灵)等不做介绍推广。

3、对人体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的药物如:甲醛、戊二醛、二硫氰基甲烷、水杨酸、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不做介绍。

4、同类药物品种繁多,只选择性介绍疗效较好且价格较低(或适中)的代表性药物,如喹诺酮类抗生素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沙拉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大约二十多种,本文只介绍疗效较好价格也不高的左氧氟沙星。

5、耐药性较强的老药物治疗鱼病疗效不理想,本文也不推荐介绍,如:链霉素、土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磺胺类药物(复方新诺明除外)等,这些老药物在早期的鱼病治疗中曾经做出巨大的贡献,但现在细菌对这些药物早已耐药严重,会逐渐淘汰停用。

6、容易吸潮变色变质、不易长久保存的药物如:沙拉沙星、二溴海因等也不做推荐。

7、抗生素的使用建议选择人用药,其含量、纯度、执行标准都远远高于兽用药或水产药,质量可靠、疗效有保证;兽用、水产用抗生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感觉比人用药功效差很多,如:用药店购买的复方新诺明治疗金鱼失鳔症疗效良好,但若改用兽用复方新诺明则无效;治疗菌鳃时用输液注射剂左氧氟沙星浸泡杀菌效果良好,若改用兽用的左氧氟沙星粉功效就明显差很多,所以使用抗生素治疗鱼病时最好到药店或诊所购买人用抗生素,疗效有保证。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说第一种常用鱼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用途最广泛、最常用、功效卓著、价格低廉的强氧化性消毒剂,兼具消毒防腐、改良水质及杀灭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的功效。

高锰酸钾水溶液与有机物接触,能释放出新生态氧迅速氧化有机物,使酶蛋白和原浆蛋白中的活性基因失活,通过氧化细菌体内的活性基因而发挥杀灭细菌作用;高锰酸钾还原时所形成的二氧化锰与虫体的蛋白质合成蛋白盐类复合物而起到杀灭寄生虫的作用,可杀灭鱼体外的原虫、蠕虫及甲壳类寄生虫;高锰酸钾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还有收敛伤口、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避免开放式伤口进一步感染引发水霉病、竖鳞病或败血症;高锰酸钾还有增加水体含氧量、解毒及改善水质的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锰酸钾对金鱼的毒性实验目录摘要--------------------------------------------------------------------2 前言--------------------------------------------------------------------2 1材料与方法---------------------------------------------------------3 1.1材料---------------------------------------------------------------3 1.1.1实验材料-------------------------------------------------------3 1.1.2试剂-------------------------------------------------------------3 1.1.3仪器-------------------------------------------------------------3 1.2方法---------------------------------------------------------------3 1.2.1实验鱼的暂养-------------------------------------------------3 1.2.2试剂的配置----------------------------------------------------3 1.2.3毒性实验-------------------------------------------------------3 2结果与分析--------------------------------------------------------4 2.1金鱼的中毒症状------------------------------------------------4 2.2实验结果---------------------------------------------------------4 3讨论-----------------------------------------------------------------6 4鸣谢-----------------------------------------------------------------7 参考文献-------------------------------------------------------------7高锰酸钾对金鱼的毒性实验摘要:目的:摘要: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的试验方法,研究高锰酸钾对金鱼[金鱼体长(5. 4士0 .3) cm,体重(10. 1士0. 3)g]结果显示:高锰酸钾对金鱼鱼种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M TL)分别为4. 34 m g /L.3 .06 m g /L. 2 .49m g /L和2. 31 mg/L安全浓度为0 .231 m g/L高锰酸钾对金鱼药浴浓度须低于0.231mg/L。

关键词:高锰酸钾,金鱼,半致死浓度,毒性试验前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更加重视精神生活,观赏鱼的养殖因而得到迅速了发展。

金鱼品种繁多,色彩丰富、性情温和、体制健壮、对水质的适应能力较强,且容易繁殖,价格也比较便宜,观赏价值也很高,因而受到世界各地水族爱好者的青睐。

观赏鱼一般都经过长期驯化变种而来,比较娇贵,所处环境相对稳定,一旦管理不善,容易引起疾病。

与其他观赏鱼一样,金鱼在大面积苗种培育、家庭养殖和水族箱养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疾病的发生。

目前国内常见水产药物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对食用鱼的研究,如高锰酸钾对虹蹲、草鱼鲫鱼的研究。

目前有关高锰酸钾对观赏鱼金鱼鱼种的毒性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进行了高锰酸钾对金鱼鱼种急性毒性的试验,可为金鱼及相关观赏鱼的鱼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实验材料从市场买来的小金鱼400条1.1.2试剂高锰酸钾试剂,分析纯1.1.3仪器水箱2个、5升水盆20个、水桶2个、烧杯、玻璃棒、移液管、温度计、天平、滴管、容量瓶、增氧机,电炉,沸石1.2方法1.2.1实验鱼的暂养将实验用小金鱼放在曝气1天的水箱中暂养3天,暂养条件与实验条件一致暂养进行日常管理和投喂[9]。

1.2.2试剂的配置用天平准确的称量0.6g高锰酸钾,放在大烧杯里,用蒸馏水溶解后,放在电路上煮沸10分钟,煮沸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定容500ml,这样配置成标准溶液,放在棕色玻璃瓶中保存,并贴上标签1.2.3毒性实验采用静水生物法测试[10]。

实验设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金鱼饲养于正常水体中;实验组金鱼分别饲养于5个浓度的高锰酸钾水体中。

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置实验浓度,依次为2.1mg/l 2.7mg/l 3.6mg/l 4.8mg/l 6mg/l。

在每一浓度处理的水体中个放养金鱼8条;放养时间为96小时,水温(15摄氏度),设置两组平时试验。

两个平行试验的死亡条数去平均值,然后计算出死亡率。

2结果与分析2 1高锰酸钾对金鱼鱼种的中毒症状金鱼鱼种放入高锰酸钾中,较高浓度组3h后开始出现游动缓慢、侧翻、仰游以及呼吸深度加强、鳃盖张开幅度大的现象,6h后最高浓度开始出现死亡现象;低浓度组的中毒表现较高浓度组轻;最低浓度组未出现这些中毒现象。

高锰酸钾试验溶液的颜色为紫色,在试验几个小时后,溶液颜色逐渐变为黄色。

鱼种死亡后捞出,体表附有一层黄色物质,擦去黄色物,鱼体背部呈黑色,腹部银白色,鳍发黑,特别是鳍的基部颜色较深;鳃丝呈暗红色或白色。

2. 2高锰酸钾对金鱼鱼种的致死情况高锰酸钾对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见表1。

金鱼的死亡率随着接触高锰酸钾试验液时问的增加而增大。

在一定的试验时问内,高锰酸钾浓度越高则金鱼的死亡率越大。

在相同浓度卜,随试验时的延长,金鱼的死亡率升高,第III 至V组金鱼存活率迅速下降。

2 .3高锰酸钾对金鱼鱼种的半致死浓度及安全浓度对表1中的浓度对数与死亡率概率单位数作直线回归处理见表Zo由表2可以看出:金鱼的死亡率与高锰酸钾的浓度成正相关,高锰酸钾对金鱼24h,48h,72h 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 34 m g /L}. 3 .06 m g /L. 2. 49 m g /L和2 .31 m g /L, 由此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 231 mg /L。

记录分析如下表表1 高锰酸钾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2高锰酸钾对金鱼急性毒性试验处理结果3讨论3.1高锰酸钾对金鱼鱼种的毒性机理探讨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溶水后产生新生态氧,迅速氧化有机物,从而起到杀菌、杀虫、解毒作用,生产上常用于防治鱼、虾等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类疾病及设施、工具的消毒。

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染毒时问的的延长,金鱼对高锰酸钾敏感性逐渐增强,即24 h一LC50 > 48 h一LC50>72 h一LC50>96h一LC50。

这可能由于高锰酸钾在在浓度很高的情况卜能氧化鱼体本身,并且分解出来的二氧化锰等黄色物质堵塞其呼吸器官所致。

达到一定程度后,金鱼则游动缓慢、侧翻、仰游,呼吸深度加强,鳃盖张开幅度以至于死亡。

另外试验结果还表现低浓度组部分金鱼出现短时问中毒症状后可恢复正常运动,可能是由于金鱼对高锰酸钾有一定的耐受性;当超过此耐受性时,才会出现死亡现象。

3.2高锰酸钾对金鱼鱼种的毒性分析本试验的高锰酸钾安全浓度为0.231 mg /L。

与草鱼(0.6109mg/L)、虹蹲(0 .217 mg /L),鲫鱼(0.64mg/L )、黄鳝( 0.577 3 mg /L)’不同,高锰酸钾对每种鱼类的安全浓度不同。

在水产养殖中,高锰酸钾的常用剂量为泼洒浓度0 .2- 0. 5 mg /L.药浴浓度10- 20 mg /L本试验的安全浓度正好在常用泼洒浓度范围之内。

然而安全浓度比常用药浴浓度低得多,而且在试验中的最高浓度6mg/L在24 h内死亡率达100% ; 3.6mg /L时在72 h内的死亡率也达100%。

因此建议金鱼的药浴浓度须低于常规药浴的浓度。

高锰酸钾虽对小同的鱼类均表现出小同的毒性作用,96 h –LC50、或安全浓度值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高锰酸钾对受体生物的耐受性的小同造成的,还可能与试验动物的年龄、体长、大小以及高锰酸钾药物本身与受体生物之问内在的特殊环境条件等有关。

4致谢本试验是在导师邢**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

导师对论文的选题、设计、实施和论文的写作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倾注了大量精力,从他身上我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严谨的学风、勤恳敬业的精神。

在此向宫**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实验室各位老师在试验过程中的对我们的热情指导和帮助。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我的人。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参考文献[1]王立新,周继术,邢西谋,等.四种药物对虹蹲色苗的毒性研究[J ].动物医学进展,200几 24( 4): 92一94[2]温茹淑,郑清梅,方展强,等.敌百虫和高锰酸钾对草色色种的急性毒性研究[J].水产科学,2007, 26( 7): 405一407.[3]李正友,安苗.刁谬对几种药物的敏感性研究[月.水利渔业,20以24( 4): 36一37.[4】姚爱琴,翟良安,李纪芳.农药杀灭菊酷对色类毒性的研究f Jl. 淡水渔业,1989( 2): 29一32[5】黄志斌,胡红.水产药物应用表解[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1一6S[6]向袅,周维禄,王小艳,等.4种常用药物对黄鳝苗种急性毒性研究[J1.重庆水产,2004( 4): 34一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