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工程设计图
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杏园互通式立交改造工程(路基、桥涵、交安工程)初步施工组织设计

九、初步施工组织计划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四、保证措施1、质量体系与保证措施2、工期保证措施3、人员安排与保证措施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6、支付保障措施(有关民工工资、劳务分包、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工程分包等的按期支付保证措施)7、施工保障措施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1、施工组织机构“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杏园互通式立交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立工程部、计划合同部、综合办公室、财务部、实验室、安全部、机材部、质检部八个部门,下设路基、桥涵、路面、交安工程施工队和一个拌和站。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施工平面布置依据“交通方便、利于施工、确保安全、组织有效”的原则,合理地进行各种临建材料堆场、机械设备的布置。
(2)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重点,各阶段平面布置作适当调整,使其与各时期施工重点相适应。
(3)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处于安全环境,要避开高空物体打击的范围。
3、施工总进度计划表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本合同段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1月,交工日期2014年9月。
我公司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采取主动措施,按期完成本合同工程施工任务。
具体见“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杏园互通式立交改造工程(路基、桥涵、交安工程)资格预审申请文件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1、质量目标质量要求:单点合格率达到93%以上,关键指标达到合格率95%以上,弱项指标合格率达到90%以上,标段工程交工验收质量评定为合格,竣工验收质量评定为优良。
标段工程交工验收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定:优良。
2、工期目标工期要求:2013年1月-2014年9月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1月,交工日期2014年9月,力争提前完工。
重庆万州至湖北利川高速公路五桥互通立交工程设计特点

个数不 变 , 避免 各跨箱室变动或者跨 内分出箱室的情况 。对于小变宽 , 若
变宽幅度小于 l m 考虑调整悬臂 , 不变宽箱室。 对于桥宽 1 0 . 5 的匝道桥 , 避免 采用大悬臂 , 最 大悬臂宽度 1 . 7 5 m, 箱 室底宽为7 m, 支座间距5 m, 可 以较好 的满足小半径情况下抗倾覆稳定性 。预应力钢束均采用塑料波纹管 , 其特
施工图方案采用A 型 单 喇 叭全 互 通 立交 形 式 , 主 线
上 跨 , 交 叉 桩 号 为
1 5 + 2 2 2 . 3 4 1 ,交 角 5 8 . 1 8 度, 最 小 平 曲线 半 径 5 O 米。
3 . 设 计特 点
3 1现 浇 箱 粱 结 构
2 . 方 案选 择
网的作用 , 在路 网中起到加密 、 疏导 、 分 流的作用 。 五桥互通 于万州五桥 区( K1 5 + 2 2 2 . 3 4 1 ) , 互通 出口连接 G 3 1 8 , 通 过规划 的疏港 大道连接长江一桥 ,
用 于服务五桥规划区 、 万 州 深 水 港 码 头 、百 安 坝 片 区 、
万 州连接 重庆 主城 最便 捷 的出 口, 也是万州环 线重要
的互 通 之 一 。
4 . 灵活采用大跨径盖梁柱式墩 , 悬臂不对称独柱墩来避开3 1 8 国道 、 军 用光缆等控制 因素 , 虽一定程度上增加 了下部结构 的难度 和造价 , 但 却使
得上部结构 简单化 。 5 . 与匝道相接交织段 位于五桥河道 中 , 单侧桥宽最 大处约2 5 m, 为了 尽量减少在河 道中桥墩个数及墩 径 ,单侧桥 横向布置桥 墩数量不 多于3 个, 部分采用多支点独柱式墩 。 6 . 通过 跨径调 整将左线和右线下部结构对齐 ,这使得本 方案在景观 及与环境协 调性上更具优势 。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规划设计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规划与设计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当前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互通立交的规划与设计日益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各条高速公路的功能、作用、位置不同,互通立交的选择形式也就千变万化,本文笔者根据近年来参与的多条高速公路互通立体交叉的设计经验,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体交叉的规划与设计有了一些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在此与大家共同商讨、交流。
关键词: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规划与设计1引言在进行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时一定要打破常规单一设计模式,拓展思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时刻把握安全至上的原则,灵活设计,追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一致。
立体交叉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增长和汽车工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道路交通设施。
立体交叉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
分离式立体交叉仅设置跨线桥构造物一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下道路之间无匝道连接;互通式立体交叉不仅设置跨线桥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而且上下道路之间匝道连接,以供车辆转弯行驶。
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或与通往县级以上城市、重要的政治或经济中心的主要公路或与重要矿区、港口、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等的主要公路的交叉处一般均应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
2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分类互通式立体交叉从功能上可分为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和枢纽型互通式立体交叉。
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主要指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与双车道公路相交叉的互通式立体交叉,这种交叉中允许在匝道(或连接公路)上设置收费站,除高速公路上的出入口以外允许有平面交叉。
当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相交时,应设置枢纽型互通式立体交叉,其上的转弯运行为自由流,匝道上不设置收费站,匝道端部不得出现穿越冲突。
3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式3. 1 喇叭形立体交叉喇叭形立体交叉是t形交叉的代表形式,也是全封闭收费的高速公路中最常用的互通形式,其最大的优点是只设一处收费站,便于集中管理。
它是用一个环形匝道和一个半定向匝道来实现车辆左转弯的全互通式立体交叉,分为a 型和b 型。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以泸州某高速公路为例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以泸州某高速公路为例[摘要]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置对整个公路网至关重要,合理的互通式立体交叉设置才能使公路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以具体高速公路项目为例,从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置原则、选型、方案设计等方面分析,设计出科学、合理、可行的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
[关键词]设置原则间距交通量出入口0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泸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步伐逐渐加快,高速公路延线会与相邻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市政道路等交叉,交叉型式主要有互通式立体交叉和分离式立体交叉,其中互通式立体交叉较为复杂。
本文以泸州某高速公路的设计为例,研究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方案。
1高速公路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泸州市,区域内的隆纳高速公路发、厦蓉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等均已建成通车,项目路线起点接泸州市泸县境内隆纳高速公路,延线经得胜镇、玄滩镇、毗卢镇等乡镇,向东布设止于毗卢镇,路线全长约41.6Km。
本项目设计速度采用100km/h,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路基宽度26m。
为带动及加速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依据各路段的交通量调查及预测,结合路网和城镇规划,立体交叉处地形、环境、收费管理等因素,并征求当地政府意见,本项目分别在隆纳高速、荣泸高速、得胜镇、毗卢镇等乡镇共设置7处互通式立体交叉。
2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设计2.1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般设置原则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置对整个公路网至关重要,合理的设置才能使公路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布设应综合考虑交通量、远景规划及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并结合地形地质、投资等因素确定,主要有如下方面:1.相交道路性质: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置考虑相交道路的等级及任务。
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相交处应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
2.互通式立体交叉间距:一般地区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最小为4公里,最大为30公里。
3.地形地质条件: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布设应考虑地形地质等条件,一般应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地质良好、拆迁较少及相交道路具有较高的平纵线形指标处。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桥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桥施工方案2.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国道112线高速公路天津东段工程第七标段,即芦台南互通式立交,本互通式立交为国道112线高速公路主线与规划六经路的交叉点,位于天津市汉沽区的大田镇及宁河的芦台镇交接处,主线设计范畴:K15+894.969~K18+271.938,全长2376.969m。
本立交上跨六经公路,为单喇叭型互通式立交。
立交设匝道收费站一座,二进四出。
互通式桥梁包括主线桥梁1、主线桥梁2、A线桥、B线桥、C 线桥和E线桥。
主线桥梁2修建终点与蓟运河特大桥修建起点相接。
宁河开发区六经路为一条规划路,断面全宽36米,净空不小于4.5米。
芦台南互通立交有跨过要求的桥梁为:主线桥梁1需要上跨宁河开发区规划六经路;A线桥需要上跨国道112线高速公路主线。
立交面积共64351.9平方米。
2.2工程特点2.2.1地势地貌本区段地表要紧为耕地,蓟运河两侧有少量鱼池。
地势较为平坦,地面一样标高大致在0.20~1.00米,局部鱼塘边或蓟运河河堤较高,最高点4.00米左右。
由滨海大道到唐津高速要紧为盐池。
2.2.2气候特点本区域要紧属于暖温带半潮湿大陆性季风气候。
要紧气候特点: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湿暖适中,冬季冰冷少雪。
多年平均气温12.2℃〔天津站〕~12℃〔塘沽站〕,最高气温39.6℃〔天津站〕~39.9℃〔塘沽站〕,最低气温-22.9℃〔天津站〕~-18.3℃〔塘沽站〕。
多年平均降水量569.9毫米〔天津站〕~602.9毫米。
区域年平均风速为4.5米/秒,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冬季多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和东风。
多年各月最大风速值为24.0米/秒,显现在一月份。
2.2.3施工特点作业面积大,立交面积64351.9平方米,桥梁主线长度2376.969米,道路、桥梁及排水工程内容较多,施工对各工序的和谐要求较高。
软基处理较多,关于工程质量阻碍较大。
2.3施工目标2.3.1施工工期目标:招标文件要求开工日期为2007年6月1日,竣工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施工总工期为25个月,我公司严格按照此工期目标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G109-3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指导手册-2014

3.1 建设条件调查
用 调查并收集互通式立交设计范围的用地规划等资料,调查立交范围内的地形、
地物及建筑物等情况,收集互通范围的勘察资料。
使
3.2 交通量分析
部
院内 收集并分析互通式立交各转弯及直行交通量、交通组成及特点。
3.3 相关道路调查
计
设 1、调查被交路的功能、等级、起讫方向、路基断面、路面结构、排水、防护
11、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1)设计时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保护方针,坚持最
大限度保护,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恢复的原则。
(2)互通式立交匝道布置应尽量避开生态价值损失比较大的区域,如林带、
水体等,最大限度尊重原始地形、地貌,避免大填大挖,以利于水土保持。
(3)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
6.6 匝道与被交叉公路的平面交叉设计 ................................... 41
互通式立交设计指导手册(V1.0 版)
1总则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1 为指导、规范和统一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特制定本指导手册。
1.2 本指导手册适用于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公路互通式立交专业的设计,是
院 之间应相互协调,并应综合考虑远期规划和分期修建的需要等。
3、适应性原则
计
互通式立交型式应与预测分析的转换交通量相适应。
设 4、经济性原则 划 互通立交匝道布置应充分分析地形、地物、地质等条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 规 下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和工程造价,尽可能以较小的工程规模达到较高的服务水平。 通 5、综合性原则
江 产权单位等信息。
限 3.5 其它
仅收集项目的审查意见和批复意见,明确互通立交的布局,收集项目的防洪评
贵州某互通式立交全套设计图纸

说明一、遵偱的规范、规程及规定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96年版)3《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7《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0《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1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二、主要技术标准1.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2.斜交角度:90°。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三、主要材料:3.1 混凝土1.上部结构现浇箱梁采用C50混凝土;2.上部结构预制T梁、横隔梁、现浇接头、湿接缝及T梁调平层采用C50混凝土;3.桥面铺装采用10cm厚沥青混凝土;3.防水层采用FYT-1改进型防水层;4.现浇箱梁调平层采用6cm厚C40混凝土;调平层内设D8间距为10×10cm 的冷轧带肋钢筋焊网;5.搭板、护栏采用C30混凝土;6.桥墩:墩柱采用C30混凝土;系梁采用C25混凝土;7.桥台:台帽、背墙、耳墙采用C30混凝土;肋板、承台采用C25混凝土;8.桩基础采用C25混凝土。
3.2 钢材1.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其公称直径φS15.2mm,钢绞线面积139mm2。
钢绞线抗拉标准强度f pk=1860MPa,弹性模量E p=1.95×105MPa;锚具采用符合交通行业标准JT/T3291-1997《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具、连接器规格系列》要求的成套定型产品。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中南地区某拟建公路位于A 市近郊,采用设计速度为100km/h 的一级公路标准,全线采用整体式路基。
交通量预测显示,预测年限年平均日交通量为38000pcu/h ,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
规定服务水平下的单车道服务交通量取为1200pcu/(h ·ln )。
经计算,该公路的车道数应为多少?(取整数)( )A .2B .4C .6D .8〖答案〗B〖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3.3.4条、第2.1.2条条文说明。
查表3.3.4,中南地区,近郊一级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 =10.0%。
单方向车道数:N =AADT ×K ×D/C D =38000×10.0%×0.6/1200=1.9。
取整,单方向车道数为2。
故该公路双向车道数应为4。
2.某拟建干线公路,采用设计速度60km/h 的二级公路标准,路基标准横断面宽度为10m 。
下图为局部路段的平面路线设计图和参数,路段平曲线为设置缓和曲线的圆曲线。
计算在一般情况下,桩号K1+150处的路基宽度应为多少?(取小数点后两位)( )[注:本题暂缺图]A .10.00mB .10.23mC .10.57mD .10.80m〖答案〗C〖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7.6节。
查表7.6.1,加宽值:0.8m 。
按照线性加宽,K1+150处路基宽度为:115011000.81010.57m 11701100K K K K +-+⨯+=+-+3.某新建山岭区公路,采用设计速度80km/h 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
其中在某越岭路段为连续上坡,纵坡(坡度/坡长)依次为1%/450m ,4%/850m ,2.0%/400m ,4%/850m ,1.5%/55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