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圈和非汉字圈高级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合集下载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深造。

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差异,留学生常常犯下汉字书写的偏误。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语音转写错误由于汉字的发音往往和其他语言不一致,留学生容易将汉字的发音错误地转写成自己的母语发音。

这导致他们在书写时常常将相近发音的字混淆。

将“要”误写成“药”,将“办”误写成“班”。

这种错误主要是由于母语发音概念的干扰所致。

二、笔画顺序错误汉字的书写有严格的笔画顺序要求,留学生往往由于对笔画顺序不够熟悉而犯下错误。

笔画顺序错误会导致写字的整体形状不正确,给人一种书写草率、随意的感觉。

将“人”写成“入”,将“力”写成“且”。

这些错误主要是由于对汉字笔画规律不熟悉所致。

三、结构模糊错误汉字的结构十分复杂,留学生常常由于缺乏对汉字结构的理解而犯下错误。

他们往往在书写时忽略了汉字中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具体形状,导致写出的汉字形状模糊不清。

将“上”写成“下”,将“工”写成“己”。

这些错误主要是由于对汉字结构规律不熟悉所致。

四、写字速度过快由于考试或写作的时间限制,留学生常常在书写时过于追求速度,导致写字过于匆忙,出现错误的概率增加。

这种错误往往是由于对细节的精确性要求不够高所致。

将“好”写成“爱”,将“学”写成“字”。

这些错误主要是由于对汉字书写的精确性要求不够理解所致。

为了避免以上偏误,留学生在学习汉字书写时应重视以下几点:1. 学习准确的发音,避免将汉字的发音错误地转写成自己的母语发音。

2. 掌握汉字的正确笔画顺序,并注重在书写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

3. 熟悉汉字的结构规律,理解汉字中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具体形状。

4. 在书写时注重细节,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而忽略了书写的准确性。

留学生学习汉字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不断练习和纠正。

希望通过加强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分析和研究,能够为留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汉字学习方法和指导,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汉字书写技巧,提高汉语水平。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汉字偏误。

汉字偏误指的是外国留学生在书写和使用汉字时,由于对汉语的语音和文字特点不熟悉,造成书写错误或用字不当的现象。

一般来说,汉字偏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音形混淆、误用生僻字、误用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误写同音字和异形字等方面。

下面将对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进行分析。

一、音形混淆由于中文拼音和拉丁文拼音系统的不同,外国留学生常常在音形上出现混淆。

例如,L和N音相近,容易混用“老”和“奶”,“里”和“你”等字。

R和L音相似,容易混用“热”和“乐”,“荣”和“弄”,“鸭”和“压”等字。

C和S音相似,容易混用“错”和“初”,“华”和“画”等字。

棘手的是,有些汉字音形相同,但意义截然不同,如“洪”(大水)和“红”(颜色),“话”(谈话)和“化”(改变)等等。

二、误用生僻字生僻字是文学语言中常见的用以表达特定含意的汉字,包括俗字和文言字等,不常用,难以记忆。

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字时,常常误用生僻字。

例如,“卜”字和“篷”字非常相似,但意义却完全不同,外国留学生很容易把它们弄混,导致书写错误。

此外,“弭”字和“迷”字的读音非常接近,造成在写作时混淆。

因此,在学习汉字时,应该注意生僻字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注意认清汉字的内涵意义和字形结构。

三、误用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汉字是一种形音义的文字,它除了表达事物内涵,还有一定的书写规律。

而且汉字在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上与其他语言都不相同,因此外国留学生易出现误用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的情况,比如“句”字和“既”字,以及“乙”和“飞” 等容易混淆的字。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字时,应该多加练习汉字书写,熟悉多种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从而确保汉字的准确书写。

四、误写同音字和异形字汉语中有很多同音字和异形字,如“好”字和“号”字,容易混用或误写。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需要认真学习汉字的同音异形规律,并加强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要记忆并区分近义词和同音字,减少误写汉字的概率。

非汉字圈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非汉字圈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从 下往 上 写 。 二 、初 级 阶 段 的 汉字 偏 误 产生 的原 因
1 . 汉 字 结 构 的 复 杂性 汉 字 本 身 的 复 杂 性 使 得 初 级 阶 段 的 国 外 汉 语 学 习 者 难
左 边 的 部 件 非 常 相 似 ,右 边 的 “ ”没 有 写 成 规 范 的 汉 字 以记 忆 , 这 也 是 所 有 类 型 汉 字 偏 误 形 成 的客 观 原 因 。拼 音
非 汉 字 圈外 国 学 生 汉 字 偏 误 分 析
。龚

摘 要:随着中国实力的提 升,汉语热也在世界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外 国人喜欢并 学习汉语 但是 ,汉字是制
约外 国学生汉语 水平可持续提 高的瓶颈。 因此,汉字教 学在对外汉语教学 中的地位逐渐提 高,初级阶段 的汉 字学
习对非汉字圈的留学生来说 尤为重要 。
很 大 的 困扰 。
Hale Waihona Puke 外 观 上 , 汉 字 是 一 种 方 块 结 构 , 汉 字 可 以有 上 下 、 左 右 、 内外 等 组 合 方 式 ;在 内 部 构 造 上 , 所 有 的汉 字 都 可 归 类 为
2 . 结 构 的 偏误
结 构 偏 误 是 指 在 汉 字 各 部 件 书 写 正 确 的 情 况 下 , 部 件 独 体 字 或 合 体 字 。拼 音 文 字 则 不 然 , 在 外 观 上 , 拼 音文 字 组 合 起 来 却 与 原本 的 结 构不 相 符 合 而 产 生 的错 字 。 汉 字 的 结 构 掌 握 得 不 扎 实 ,在 书 写 包 围结 构 和 上 下 结 呈 线 形排 列 ,只 有 先 后顺 序 之 分 。 2 . 母 语 负迁 移 的影 响 非 汉 字 圈 的 外 国 留 学 生 没 有 接 触 过 方 方 正 正 并 带 有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留学生在学习汉字书写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偏误,这主要是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多音字的存在导致的。

以下是针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分析。

1.音节偏误:由于汉字的发音和拼写之间存在差异,留学生常常会将汉字的读音从他们母语的语音系统中照搬过来。

“长”字的拼音为“cháng”,但留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读作“chang”。

2.声调偏误:汉字的声调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他们可能会在书写汉字时忽略了正确的声调,导致意思的误解。

“来”字的第二声读作“lái”,但留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读作“lǎi”。

3.字形偏误:汉字的字形非常复杂,不同的笔画顺序和结构都会影响字的意义。

留学生可能会在书写汉字时遇到一些字形上的困难,导致写错或写漏。

“马”字的中间部分为竖起的横杠,但留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将其写成平直的横线。

4.字义偏误:汉字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重含义,在书写时留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偏误。

他们可能会将一个汉字的意思与其在母语中的对应词汇进行简单的翻译,但这样有时会导致理解上的差异。

“爱”字在英语中通常翻译为“love”,但其实“爱”的含义远远不止“love”。

5.书写顺序偏误:汉字的笔画顺序对于字的书写非常重要,不同的顺序可能导致字形变形或不易识别。

留学生可能会忽略了正确的笔画顺序,导致汉字的书写产生偏误。

“中”字的正确书写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但留学生可能会从中间开始书写,导致字的结构上的偏差。

留学生在学习汉字书写时常常会遇到音节、声调、字形、字义和书写顺序等方面的偏误。

这些偏误主要是由于汉字的特点和复杂性所导致的。

为了改善这些偏误,留学生需要加强对汉字的学习和理解,注重练字和反复书写,加强对字形、字义和书写顺序的掌握。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其中不乏有些人因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和热情而来。

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很多留学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偏误。

本文将针对留学生汉字书写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有效地改进书写技巧。

一、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主要原因1.语言差异汉字与拉丁字母、西方语言中的字母和单词有明显的区别。

许多留学生的母语使用拉丁字母表进行书写,这导致他们在学习汉字时很难适应汉字书写的特点。

汉字的结构是以笔画为基本单位的,而拉丁字母则是由基本的字母组合而成的。

2.书写技巧不熟练汉字书写需要掌握一定的笔画顺序和笔画习惯,这对留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由于母语的书写习惯和汉字书写有所不同,许多留学生在书写汉字的时候容易出现笔顺错误、结构不规范等偏误。

3.认知障碍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一些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会出现认知障碍。

他们很难辨识不同汉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导致书写时出现偏误。

1.笔顺错误由于汉字书写的笔顺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留学生在书写时容易出现笔顺错误。

一些留学生在书写“人”字时可能会先写横画,而正确的笔顺应该是先写竖画再写横画。

2.结构不规范汉字的结构非常规范,一些留学生在书写时容易出现结构不规范的偏误。

一些留学生在书写“月”字时可能会出现月份、阴阳两点一线的结构不够流畅的问题。

1.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笔画的顺序、结构的规范以及字形的练习。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够有效地改进书写技巧。

2.多练习、多写多读练习是提高汉字书写技巧的有效方法,留学生应该多写多读,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留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中文书籍、报纸等来提高对汉字字形的辨识能力。

3.借助工具辅助现代科技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工具,比如在手机上下载一些汉字书写辅助软件,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来检查自己的书写差错并及时改正。

4.请教老师或同学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有问题及时解决。

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析随着全球化日益加深,越来越多来自海外的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他们不仅在学习中国文化和习惯,还要学习中文语言。

学习汉语最重要的一部分,当然是字形,然而在中文书写过程中,外国留学生常常会有一些偏误。

首先,外国留学生往往对汉字的书写方向有偏差,他们常常把汉字的书写方向颠倒过来,从而影响到了汉字的整体美观。

例如,“人”字应该是从左下往右上书写,而外国留学生往往会把“人”字书写的反过来,从右上往左下书写。

其次,外国留学生也容易混淆汉字的写法。

比如,“一”、“丨”等字母书写相同,“一”书写时只有一笔,“丨”却是两笔,这两个汉字容易混淆,外国留学生常常把它们混淆了。

此外,外国留学生在书写字体时也往往会发生一些错误。

中文字体一般有“瘦金书”、“黑体”和“行楷”等几种,而外国留学生往往把它们混拣开来,导致字体混乱。

最后,外国留学生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也往往会出现句子拼写或单词拼写错误,例如“爱情”拼成“爱惜”,“活泼”拼写成“活着”等。

要想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中文,解决他们在书写汉字时出现的偏误问题,首先,要加强外国留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在课堂上多多增加一些汉字书写的实际练习,以加深外国留学生对中文书写的理解。

其次,可以开展系统的相关培训,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书写的方法,例如,在培训中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同时,重视汉字书写的美观,不要让字体杂乱无章。

最后,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结合汉字的输入法来帮助外国留学生书写汉字,比如把汉字的拼音输入系统改进,让拼音输入更加精准,避免拼写错误的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希望能够有效的帮助外国留学生解决在汉字书写中出现的偏误问题,更好地学习中文,促进留学生与中国文化交流,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

日本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需修改

日本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需修改

日本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引言汉字是留学生尤其是非汉字圈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障碍。

那么如何来提高初级阶段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外汉字教学开始受到重视,有关于汉字教学各方面的研究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汉字和中国文化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这株中华文化的奇葩,传承了中国几千年无穷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所以想要学好中文,了解中国的文化,汉字是一定要学好的,由此可见汉字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的需求急剧增长,学习汉语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汉字作为日语的书写文字的一部分,对日本留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然而日本留学生在书写汉语汉字的过程中频频出错。

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占有很特殊的地位,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所以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时候,汉字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突破汉字难关就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特殊而重要的任务。

更有的留学生因为觉得汉字难学而放弃学习汉语,所以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

一、汉字概述(一)汉字的起源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另外还有像“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种种说法等,所以好多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

《世本》、《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

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确实非常接近于文字,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陶符等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炅山或斧、锛、旦等,于是人们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

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一个常见的偏误是写错了汉字的笔画顺序。

在学习汉字时,正确的笔画顺序非常重要。

由于缺乏经验和知识,很多留学生往往会将笔画的顺序弄错。

将“人”字的横画写在竖画的上面,将“木”字的横画写在竖画的下面等等。

这种偏误可能给人一种自创字的感觉,因为通常情况下,汉字的笔画顺序是有规律可循的。

造成笔画顺序错误的原因之一是对汉字结构的不熟悉。

对于母语非中文的学生来说,汉字的结构非常复杂。

他们往往很难理解字的结构和每个笔画之间的关系。

汉字的结构是根据一定的演变过程形成的,并不是随意的。

学习者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熟悉每个汉字的结构。

另一个常见的偏误是错写汉字的部首。

部首是形成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在字典中的排列顺序是按照部首的数量和位置来确定的。

由于留学生对汉字的部首并不熟悉,因此很容易将汉字的部首写错。

将“木”字的部首写成了“火”,将“水”字的部首写成了“日”等等。

造成部首错误的原因之一是部首的形状相似。

有些部首的形状非常相似,很容易混淆。

“水”字的部首“氵”和“氺”看起来几乎相同,但是它们的写法却是不同的。

部首的数量也是一个困扰留学生的问题。

一些汉字的部首很多,而且它们的排列顺序也有一定的规律。

学生需要花时间去学习每个汉字的部首,并记住它们的写法和排列顺序。

除了笔画顺序和部首错误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汉字书写偏误。

错用相似的汉字,写错了汉字的偏旁部分,以及写错了读音和意思等等。

这些错误主要是由于汉字的相似性和复杂性造成的。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学生应该多加练习和复习,熟悉每个汉字的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圈和非汉字圈高级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对汉字圈和非汉字圈高级留学生的汉字偏误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两者汉字偏误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标签:汉字圈非汉字圈汉字偏误高级留学生一、引言汉字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最初接触到汉字时往往会视觉混乱,读写都不得要领,认为汉字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抽象符号,所以他们只能照猫画虎,将汉字的笔画任意组合,耗时费力;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如日本的留学生,因他们国家的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多从小学开始就学习书法、写汉字,尽管他们的语系与汉语完全不同,但却属于有着汉字背景的人,对汉字的认知不同于使用拼音文字的人,对汉字有着感性的认识,即我们俗称的字感。

所以,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看到汉字的笔画就能够有目的地将笔画组合成一些偏旁部首,较好地模拟出汉字的框架。

对于留学生来说,初级阶段的汉字习得,汉字圈的留学生是占有优势的,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到了高级阶段,所有的留学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基础,汉字圈的留学生是否依旧较非汉字圈的留学生更胜一筹呢?盛炎(1996)早在《语言教学理论》中提出,“干扰影响近似任务,不影响不同任务。

有细微差异的东西学习起来最为困难,而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就没有影响。

”王幼敏(2002)也曾说过,“日本人写中文汉字错误并不少,只是有着与欧美人不同的规律特点而已。

”笔者带着这个疑问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进行整理,找出偏误,探讨他们的异同,并对偏误产生的原因展开探究。

二、高级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统计本次的研究是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此语料库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作文的试卷语料库,收集了1992~2005年的部分外国考生的作文试卷,并把在考试中作文分数大于等于85分的留学生界定为高级留学生。

为了研究汉字圈和非汉字圈的高级留学生汉字习得偏误,以日本留学生作为汉字圈留学生的代表,选取在1992~2005年参加HSK考试,且作文分数大于等于85分的学生,除去一份无效作文外,共收集日本高级留学生作文80篇;至于非汉字文化圈,分别选取泰国10个、法国7个、意大利1个、英国4个、荷兰1个、德国6个、印尼24个、美国16个、俄罗斯6个、瑞士4个作文得分在85分及85分以上的留学生,且作文分数也大于等于85分,共计80份。

在偏误整理时,如果同一个汉字偏误出现在同一篇作文中,只选取一个记录,比如:择—,这一个汉字偏误多次出现在同一个留学生的作文当中,则按一个记录,出现在不同的留学生作文中,叠加记录。

本文把偏误大致分为别字、错字和繁体字三大类。

错字,是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如“挨—”。

别字,又叫“白字”,指把甲字写成了乙字。

别字书写的汉字虽然是汉语中存在的字,但不是所在语言环境中应该出现的字,如眯—咪、已—己。

繁体字,即未简化的汉字,在列举例子时,采用穷尽式的方法,所有分类均为笔者个人观点。

在列举学生偏误汉字时,“—”前为正字,“—”后为书写偏误的字。

分析以日本学生为代表汉字圈的留学生偏误情况后发现,80份作文一共统计出了80个别字偏误,200个错字,198个繁体字偏误。

對非汉字圈留学生的汉字偏误进行整理,选取泰国10个、法国7个、意大利1个、英国4个、荷兰1个、德国6个、印尼24个、美国16个、俄罗斯6个、瑞士4个作文得分大于等于85分的留学生的作文,共计80份(因为非汉字圈单个国家的留学生HSK作文分数在85分以及85以上的不满80人,所以选择了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的国家进行整理,在整理过程中,有些国家,像英国,很多学生作文通篇都是异体字,笔者不把这样的作文考虑在内),其中别字140个,错字61个,繁体字35个。

三、汉字圈和非汉字圈的高级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根据汉字圈和非汉字圈高级留学生偏误的统计,我们可以得到如下表格:从笔者考察的语料中可以看到,以日本为代表的汉字圈别字偏误有80个,占总数的17%,错字偏误有200个,占总数的42%,繁体字偏误有198个,占总数的41%;在非汉字圈的语料中,别字偏误有140个,占总数的59%,错字偏误有61个,占总数的15%,繁体字偏误有35个,占总数的26%。

(一)第一类偏误分析在第一类偏误中,汉字圈的留学生共有80个,所占比值为17%,非汉字圈有140个,所占比例为59%,这类偏误主要有形似字、音似字引起。

如:音近:像—象、俐—利、做—作、绊—伴、厉—历、付—负、各—个、尔—儿、古—故、姥—老、纪—记、乎—呼、直—至、既—即、或—惑、脑—恼;形近:眯—咪、已—己、更—便、负—员、刻—该、不—还、于—了、认—识。

这类偏误在非汉字圈偏误比例中占比相对多些,但是在总数上和汉字圈的差距不是很大,这类偏误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汉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汉字中的同音字、多音字、多义字反映了一音多形、一形多音、一字多义的复杂关系,留学生们在使用这些汉字时,常常难以弄明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造成混淆。

(二)第二类偏误分析第二类偏误绝大部分存在汉字圈中,笔者把存在于汉字圈的这种偏误又分成了三小类。

1.日本留学生直接使用日本和字来替代汉语汉字,“—”左边是汉语汉字,右边是日本高级留学生的错字。

例如:减—、害—、础—、围—、所—、解—、择—、角—、对—、拜—、举—、与—、来—、变—、德—、母—、进—、所—、污—、污—、韩—、减—、强—、污—、带—、所—、肺—、德—、带—、烧—、德—肺—、母—、择—、肺—、济—等。

2.因受日本和字的影响产生的一种错字,这种错字既不是日本和字,也不是汉语汉字,如:药—、赞—、圾—、置—、范—等,这几个字都是受日本和字的影响而产生的。

3.日本和字会用“短横”来代替汉字笔画中的“点”。

如:对—、时—、对—、习—等。

这种偏误占总偏误的10.46%,而造成这类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负迁移,日语中的现行文字主要由汉字、假名构成。

其中,汉字渊源于中国文字,假名则是以中国的汉字为基础创造出来的文字,日本和字和中国汉字相同或相近。

这些相近的日本汉字很容易产生负迁移,造成此类偏误。

除了汉字圈留学生所出现的偏误以外,还有以下的错字类型。

1.笔画错误直—、具—、以—、灭—。

2.结构错误心—、惩—、意—、多—、坐—、压—。

3.画汉字现象聚—、制—、症—、癌—、想—、感—、界—、幼—、韧—、桑—、地—、吸—、丢—、看—、身—。

从整体上看,汉字圈留学生的错字偏误为200个,其中有50多个是由于汉字圈留学生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占总体的10.5%,错字占总偏误的42%。

非汉字圈的偏误有61个,占总体的15%。

以日本留学生为代表的汉字圈留学生,在汉字习得过程中,虽然有着像徐子亮提出的“字感”优势,但是出现的错字偏误依旧很多,只是不像非汉字圈的留学生一样,他们的偏误不是单纯局限于笔画。

非汉字圈的留学生,进入高级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基础,所以在这一类型的偏误中,非汉字圈的留学生反而偏误较少。

(三)第三类偏误分析对于第三类偏误,汉字圈留学生出现了198个,占总体的41%,而非汉字圈中共有35个,占总体的15%。

以日本留学生为代表的汉字圈学生出现的此类偏误明显多于非汉字圈留学生。

对于高级阶段日本留学生出现此类偏误的原因,笔者根据1955年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86年的《简化字总表》和1981年的《日语常用汉字表》分析造成此类偏误的原因,即汉语汉字作了简化,而日语汉字没有简化,或者日本留学生依旧使用中国人已经废弃的异体字。

如:时[F時]环[F環]赏[F賞]时[F時]饭[F飯]现[F現]这[F這]个[F個]会[F會]为[F爲]准[F準]开[F開]乐[F樂]时[F時]娱[F娛]乐[F樂]响[F響]选[F選]对于非汉字圈留学生来说,此类偏误比较少,主要是笔者在整理此类语料时,有意识地的把通篇都是繁体字的作文舍弃了,因为这类学生在习得时就是以习得繁体字为标准,和我们所推行的标准汉字相悖;他们之所以会出现此类偏误,可能与他们在国内所受的教育有关,有些国家像美国,会用专门的繁体字教学。

如上表所示,在高级阶段的汉字习得过程中,以日本留学生为代表的的汉字圈学生汉字习得,相较于非汉字圈学生的汉字习得,是处于劣势的。

汉字圈留学生的“字感”在初级阶段是起作用,但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汉字圈和非汉字圈留学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基础,此时的汉字圈留学生的母语“字感”反而会成为一种枷锁,带来负迁移等各种问题。

但是,除了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偏误之外,汉字圈留学生所犯的错误,如错字、别字,在总量上还是远大于非汉字圈的,这和教师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所持的态度有关。

对外汉语教师往往会先入为主,认为汉字圈留学生无需在汉字习得上多下功夫,所以,汉字圈留学生在汉字习得中由优势逐渐变为劣势。

四、结语本文基于语料库,对汉字圈和非汉字圈高级留学生汉字偏误进行统计,把两者在HSK作文中所出现的汉字偏误分成三种类型,并对造成该类偏误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当然,本文的研究尚不够全面,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1]陈绂.日本学生书写汉语汉字的讹误及其产生原因[J].世界汉语教学,2001,(4).[2]耿冬妮.对日汉语教学中汉字的形义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刘晓丽.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日本学习者汉字书写偏误分析学理论[J].学理论,2011,(12).[4]韩路.对日汉字教学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5]计丹岩.对日本留学生的汉字教学初探[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6]丁雪.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7]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慶:重庆出版社,1996.[8]王幼敏.对日本人书写中文汉字差错规律的分析与思考上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9]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王玉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200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