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 料 力 学 性 能 实 验 报 告.
塑料实习报告

塑料实习报告关于塑料实习报告3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塑料实习报告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塑料实习报告篇1在生产与运营管理课上,我们的老师曾教授经常向我们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于是我就到了顺德一家塑料电器有限公司实习。
尽管在那里的时间不长,却使我收获很大,当中我知道了一件产品从投入到产出的整个过程,也使我知道了理科知识对学管理的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实习过程中,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向我介绍了他们公司的情况、产品的生产流程和产品设计流程。
一、首先我先介绍一下公司的状况。
公司创建于1958年,看它残旧的厂房就知道它已经有很久的历史。
公司一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以电风扇和注塑产品为主,电风扇的制造比美的的风扇制造起步还要早。
当时是有一股购买电风扇的热潮,但是由于公司决策上的失误,错失良机,致使公司现在规模还不是很大,公司现有厂房面积2万多平方米、员工380多人、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是一家拥有自营出口权的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有各种规格PET 瓶、塑料包装桶、中空制品、注塑制品、PVC热缩膜、彩印标签、休闲用品、园林用品、家用电器、注塑吹塑模具等。
其中,塑料制品年产量3000多吨,PET瓶年产量一亿多个。
产品遍及全国并远销至日本、澳洲、加拿大等地,是著名品牌“怡宝纯净水”、“大大泡泡糖”的重点供应商。
设备有西德KRUPP及日本日精吹瓶机、100克至3000克注塑机、中空成型机、印刷机等60多台设备。
另外,凭借优良的生产设备和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设计--模具制造--产品制造--装配检测--包装运输等一系列完善的配套服务。
二、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了解了吹塑产品的生产流程,而吹塑产品又分为两种:1、各类PET瓶。
这类产品的制造流程分为旧的制造方法和新的制造方法。
①新的制造方法是利用西德和日本的先进生产设备进行生产,它的产品制造流程为:先将原材料即(PET)放进机器,由于原材料在螺旋输送器输送过程中会发热,且螺旋输送器外面的圆筒已经加热,原材料会熔化成和水一样,然后通过压力将这些塑料挤压进模具中,接着有一条针自上而下快速插进,使塑料拉伸,然后吹樽,一个瓶就出来了,接着将这些瓶子就要进行质量检验。
工程力学实验

工程力学实验力学实验1材料的拉伸实验拉伸实验是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在常温静载作用下,测定其力学性能的试验。
试验中测得的力学性能指标,是工程设计以及鉴定工程材料的主要依据。
本试验采用低碳钢和铸铁作为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代表,分别进行拉伸试验。
一、实验目的:(1)了解材料受拉伸时,力与变形的关系,绘制拉伸图(F-AI曲线)。
⑵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bs、强度极限bb、延伸率3和截面收缩率⑶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bb、延伸率3和截面收缩率(4)比较低碳钢与铸铁的力学性能、破环过程和现象。
二、实验设备: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
三、试件:实验表明,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和便于对各种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可进行比较,国家标准对试件的尺寸、形状作了统一规定,根据规定,拉伸试件可制成圆形或矩形截面,实验前、后的试件如图所示。
图3-1低碳钢拉伸前后试件比较其中拉伸试件还可分为比例试件和非比例试件两种。
比例试件应符合如下关系:LK「Ao式中L为标距即计算长度;Ao-----为初始横截面面积;K――系数,通常为5.65和11.3,前者称短试件,后者称长试件。
对圆形截面:长试件L=10do短试件L=5do对矩形截面:长试件L=11.3VAo短试件L=5.65VAo对于非比例试件,例如成品材料型材、板材、管材或细丝等,测试长度与横截面面积无一定比例关系。
试件两端较粗部分是为装入试验机夹头中的夹持部分,该部分形状视试验机夹头的要求而定,可制成圆柱形、阶梯形或螺纹形,其长度至少应为试验机楔形夹具长度的三分之二。
四、实验原理:1、低碳钢拉伸: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指标,是由拉伸试验来确定的。
为此,将试件按国标规定加工成标准试件,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加载试验。
试验时,禾U用试验机的绘图装置可以绘出测试材料的拉伸曲线图,下图为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图(F-AI)。
图3-2低碳钢拉伸曲线图(F-AI)应当指出,由于在加载的最初阶段,试件夹持部分在夹头内有滑动等因素,因此绘出的拉伸图的最初一段呈现曲线。
实验报告单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单格式实验报告单格式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 m0——比重瓶的质重,g; ms——(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msl——(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 m3;ρ——粉体的真密度,g/c 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材料性能学》课后答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一章材料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一、解释下列名词滞弹性:在外加载荷作用下,应变落后于应力现象。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科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
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裁,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
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同向加载,弹性极限(σP)或屈服强度(σS)增加;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σP)或屈服强度(σS)降低的现象。
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
晶体学平面--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韧脆转变:材料力学性能从韧性状态转变到脆性状态的现象(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微穿晶断裂,断口特征由纤维状转变为结晶状)。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
是一个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指标,是表示静载下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最佳配合。
二、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结构不敏感的力学姓能?答案: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金属键的本性和原子间的结合力,而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对它的影响不大,所以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性能指标,这是弹性模量在性能上的主要特点。
改变材料的成分和组织会对材料的强度(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材料的刚度影响不大。
三、什么是包辛格效应,如何解释,它有什么实际意义?答案:包辛格效应就是指原先经过变形,然后在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降低的现象。
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下降到零,这说明在反向加载时塑性变形立即开始了。
包辛格效应可以用位错理论解释。
第一,在原先加载变形时,位错源在滑移面上产生的位错遇到障碍,塞积后便产生了背应力,这背应力反作用于位错源,当背应力(取决于塞积时产生的应力集中)足够大时,可使位错源停止开动。
工程材料水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泥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掌握水泥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3. 学习水泥的物理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水泥工程应用的理解。
二、实验器材1. 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2. 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净浆搅拌棒、凝结时间测定仪、安定性测定仪、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机、天平、量筒、试模等。
三、实验步骤1. 水泥化学成分分析(1)取适量水泥样品,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质量。
(2)将样品放入高温炉中,在1100℃左右煅烧2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
(3)将煅烧后的样品磨细,过0.9mm筛,备用。
(4)按照国标GB/T 1345-2011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2.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1)凝结时间测定①按照国标GB/T 1346-2011进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②将标准稠度水泥浆倒入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模中,静置30秒。
③启动凝结时间测定仪,观察水泥浆从加水开始至初凝、终凝的时间。
(2)安定性检验①按照国标GB/T 1347-2011进行水泥安定性检验。
②将水泥浆倒入安定性测定仪的试模中,静置24小时。
③观察水泥浆是否发生体积膨胀,如发生膨胀,则判定为不安定。
(3)水泥胶砂强度试验①按照国标GB/T 17671-1999进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②将水泥、标准砂和规定量的水混合均匀,倒入试模中。
③将试模放在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机上,按照规定速度加压,使试件成型。
④在标准温度(20±2℃)下养护24小时,取出试件。
⑤将试件放入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机,按照规定速度进行抗压试验。
⑥记录试件的抗压强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泥化学成分分析(1)硅酸盐水泥:SiO2 20.5%,Al2O3 5.2%,Fe2O3 2.5%,CaO 66.5%,MgO 1.5%。
(2)矿渣硅酸盐水泥:SiO2 28%,Al2O3 7%,Fe2O3 6%,CaO 36%,MgO 3%。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报告.

材料学性能实院系:材料学院姓名:王丽朦学号:200767027验报力告实验目的:通过拉伸试验掌握测量屈服强度,断裂强度,试样伸长率,界面收缩率的方法;通过缺口拉伸试验来测试缺口对工件性能的相关影响;通过冲击试验来测量材料的冲击韧性;综合各项试验结果,来分析工件的各项性能;通过本实验来验证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中的相关结论,同时巩固知识点,进一步深刻理解相关知识;实验原理:1)屈服强度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时产生的屈服现象是其开始产生宏观的塑性变形的一种标志。
弹性变形阶段向塑性变形阶段的过渡,表现在试验过程中的现象为,外力不增加即保持恒定试样仍能继续伸长,或外力增加到某一数值是突然下降,随后,在外力不增加或上下波动情况下,试样继续伸长变形,这便是屈服现象。
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拉伸时,试样在外力不增加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记作(T S 屈服现象与三个因素有关:(1)材料变形前可动位错密度很小或虽有大量位错但被钉扎住,如钢中的位错为杂质原子或第二相质点所钉扎;(2)随塑性变形发生,位错快速增殖;(3)位错运动速率与外加应力有强烈的依存关系。
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包括: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的影响;晶界大小和亚结构的影响;还有溶质元素和第二相的影响等等。
通过对内因的分析可表征,金属微量塑性变形抗力的屈服强度是一个对成分、组织极为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受许多内在因素的影响,改变合金成分或热处理工艺都可使屈服强度产生明显变化。
外因包括: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等等。
总之,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即受各种内在因素的影响,又因外在条件不同而变化,因而可以根据人们的要求予以改变,这在机件设计、选材、拟订加工工艺和使用时都必须考虑到。
2)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缺口效应”从而影响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缺口的第一个效应是引起应力集中,并改变了缺口前方的应力状态,使缺口试样或机件所受的应力由原来的单向应力状态改变为两向或三向应力状态,也就是出现了CX (平面应力状态)或cy与CZ (平面应变状态),这要视板厚或直径而定。
材料检测实训总结(精选3篇)

材料检测实训总结(精选3篇)材料检测实训总结篇1通过此次建筑材料实训,让我学习到了许多东西。
同时也使我对建筑材料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更使我们知道了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是构成建筑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的发展能促进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
此次实训,我不仅学习到很多关于水泥、钢筋、防水材料、混凝土的相关知识,而且锻炼了我认真、细心的品质,增强了亲身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这门课的兴趣。
这次实训涉及了许多专业知识,通过这些专业知识的结合运用,对于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实践是学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度阶段。
在书本上学过很多的理论知识,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实践过。
通过实训,我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增加了动手能力。
当初很多题、案例在老师的指导下似乎轻而易举,而当自己亲自上阵时才知道并非易事,才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才体味到古人所说的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只有不断学习,吃苦耐劳,踏实工作,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积极面对每一天的挑战,明确今后职业生涯的目标方向,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接下来我要一路披荆斩棘,努力地学习与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
材料检测实训总结篇2通过这几年对建筑施工技术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我初步掌握了关于施工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运用上的差距,有些内容并不是理解的很透彻。
同时,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些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落后于生产实际,甚至已经被淘汰,因此,此次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实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次实习,可以用实践检验、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将各个方面的内容融会贯通。
第一节1、通过实习增强对建筑结构的理解,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并增加感性认识。
材料类实习报告

材料类实习报告材料类实习报告集锦9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材料类实习报告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材料类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简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装饰材料也在不断更新,而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建筑装饰材料中出现的对材料的感性认识不深,学习枯燥无味,效果较差的现象,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到实际,协调基础知识和实践运用的关系,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并且还应了解新型建筑材料,摒弃过时的不常用的材料。
让装饰材料真正起到:装饰、保护、使用功能。
建筑材料认知实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校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
通过此次认知实习,使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验证、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系统了解专业情况,为以后的工作实践增强感性认识。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要与时俱进进,在这临近毕业之际,更要抓住时机,接触社会,亲自体验,实践学习。
二、实习报告摘要1、实习主题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建材市场中,通过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实习结论简述通过本次的认知实习,学习到了许多新型材料,也看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的不断更新和种类的繁多,是我们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应该了解和掌握的重点。
建材市场主要以玻璃、木地板、陶瓷制品为主,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也与当地的环境、气候、风俗等因素有关。
3、实习方法简述通过自己观察和咨询,分成小组,每组都有不同的任务,亲自到材料市场调研,了解材料的价格、规格、性能、用途、保养、材质、等。
4、提出建议简要陈述(1)多了解市场,亲自调研体会。
(2)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掌握市场材料的更新和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
学性能实院系:材料学院姓名:王丽朦学号:200767027 验报力告
实验目的:
通过拉伸试验掌握测量屈服强度,断裂强度,试样伸长率,界面收缩率的方法;通过缺口拉伸试验来测试缺口对工件性能的相关影响;
通过冲击试验来测量材料的冲击韧性;
综合各项试验结果,来分析工件的各项性能;
通过本实验来验证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中的相关结论,同时巩固知识点,进一步深刻理解相关知识;
实验原理:
1)屈服强度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时产生的屈服现象是其开始产生宏观的塑性变形的一种标志。
弹性变形阶段向塑性变形阶段的过渡,表现在试验过程中的现象为,外力不增加即保持恒定试样仍能继续伸长,或外力增加到某一数值是突然下降,随后,在外力不增加或上下波动情况下,试样继续伸长变形,这便是屈服现象。
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拉伸时,试样在外力不增加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记作σs;
屈服现象与三个因素有关:(1)材料变形前可动位错密度很小或虽有大量位错但被钉扎住,如钢中的位错为杂质原子或第二相质点所钉扎;(2)随塑性变形发生,位错快速增殖;(3)位错运动速率与外加应力有强烈的依存关系。
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包括: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的影响;晶界大小和亚结构的影响;还有溶质元素和第二相的影响等等。
通过对内因的分析可表征,金属微量塑性变形抗力的屈服强度是一个对成分、组织极为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受许多内在因素的影响,改变合金成分或热处理工艺都可使屈服强度产生明显变化。
外因包括: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等等。
总之,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即受各种内在因素的影响,又因外在条件不同而变化,因而可以根据人们的要求予以改变,这在机件设计、选材、拟订加工工艺和使用时都必须考虑到。
2)缺口效应
由于缺口的存在,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缺口效应”,从而影响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缺口的第一个效应是引起应力集中,并改变了缺口前方的应力状态,使缺口试样或机件所受的应力由原来的单向应力状态改变为两向或三向应力状态,也就是出现了σx(平面应力状态)或σy与σz(平面应变状态),这要视板厚或直径而定。
缺口的第二个效应是使塑性材料强度增高,塑性降低。
综合而言,无论脆性材料或塑性材料,其机件上的缺口都因造成两向或三向应力状态和应力应变集中而产生变脆倾向,降低了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评定不同金属材料的缺口变脆倾向,必须采用缺口试样进行静载力学性能试验。
一般采用的试验方法是缺
口试样静拉伸和缺口试样静弯曲。
3)冲击作用
为了评定金属材料传递冲击载荷的能力,揭示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试验。
冲击载荷与静载荷的主要区别,在于加载速率不同。
加载速率是指载荷施加于试样或机件时的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应力增加的数值表示。
冲击韧性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常用标准试样的冲击吸收功Ak来表示。
试验是在冲击试验机上进行的。
实验仪器:
拉伸试验机和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实验步骤:
1)圆棒试样的拉伸试验
(1)分组领取试样,用卡尺对原始试样的长度和直径进行测量。
在
测量直径的过程中要选取几个不同的部位进行测量,求平均值。
(2)在拉伸试验机上对圆棒试样进行拉伸并记录其断裂时拉力。
(3)测量断裂后的试样的长度和断口处的面积。
(4)数据处理求出屈服强度、断裂强度、试样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2)缺口试样的拉伸试验
(1)分组领取试样,测量原始试样的长度和缺口处的直径(试验中
已给出)。
(2)在拉伸试验机上对试样进行拉伸并记录其断裂时拉力。
(3)测量断裂后的试样的长度和断口处的面积。
(4)数据处理求出屈服强度、断裂强度、试样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3)冲击韧性试验
(1)取常温下的试样在冲击试验机上进行冲击试验,并记录重锤的
起始位置和试样断裂时反弹的位置。
(2)取液氮温度下的试样在冲击试验机上进行冲击试验,并记录重
锤的起始位置和试样断裂时反弹的位置。
(3)数据处理计算冲击韧性。
数据记录及处理:
1, 圆棒试样拉伸试验
实验结果
Ps=27kN, Pb=42kN
D0=10.07mm, S0=79.485mm2
L0=50mm
D1=6mm, S1=28.274mm2 L1=69.5mm
σs=Ps/S0, σb=Pb/S0
屈服强度σs=339.815N/mm2 断裂强度σb=528.402N/mm2
试样伸长率δ=ΔL/L0*100%=39% 断面收缩率ψ=(S0-S1)/S0=64.42%
2, 圆棒缺口试样拉伸试验实验结果
Ps=24.5kN, Pb=34.5kN
D0=8mm, S0=50.265mm2 L0=40mm
D1=6.21mm, S1=30.27mm2 L1=46.2mm
屈服强度σsn=487.417N/mm2 断裂强度σbn=686.7N/mm2
试样伸长率δ=ΔL/L0*100%=15.5%
断面收缩率ψ=(S0-S1)/S0=39.7%
根据上次实验的数据,没有缺口时的断裂强度σb=528.402N/mm2 塑性变形判据,即断裂敏感系数qe=σbn/σb=1.299>1, 说明断裂之前有塑性变形过程。
思考题:既然通过实验结果可一看到加了缺口以后的断裂强度大于没有缺口时的断裂强度,那么为什么工程中使用的结构件部人为制造一些缺口来增加其断裂韧性?
不可以,因为这样做干起来断裂韧性增加了,但是材料变成了脆性的,加工性能等变差。
断口试样冲击断裂试验
使用的试样为标准矩形短试样,尺寸为55*10*10mm
实验在三个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即实现将试样置于三个不同的温度下预处理);得到的结果如下
冲击韧性Ak=PH-Ph=PL(cosβ-cosα)
而且已知P=25.118kg, L=0.661m
结合这些已知数据以及上表可以得到该试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冲
击韧性
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屈服强度的概念和意义,同时使我对静载荷和冲击载荷的区别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也进一步了解了冲击载荷的危险性,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缺口在试样断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本实验也是我对相关实验仪器的应用有了一定了解,对力学性能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