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放风筝》教案

《放风筝》教案

《放风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基本知识,包括风筝的历史、种类、构造和放飞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历史与发展2. 风筝的种类与结构3. 风筝的放飞技巧4. 风筝的设计与制作5. 户外实践活动:放风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掌握放风筝的技巧,参与户外实践活动。

2. 教学难点:风筝的设计与制作,户外放飞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风筝的历史、种类、结构和放飞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放飞方法。

3. 采用实践法,组织学生户外放风筝,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风筝样品、风筝制作材料、放风筝场地示意图。

2. 学具:学生自带风筝(可选)、画笔、剪刀、胶水等。

3. 教学资源:相关视频、图片、文字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风筝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风筝的历史与发展,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3. 讲解风筝的种类与结构,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分析其结构特点。

4. 教授风筝的放飞技巧,讲解放飞风筝时的注意事项。

5. 讲解风筝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自己的风筝。

七、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风筝的结构,总结制作风筝的步骤。

2. 学生动手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风筝,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八、户外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到户外放飞风筝,让学生亲身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2. 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在放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互相帮助,团队合作,提高放风筝的成功率。

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放风筝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放风筝》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放风筝》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放风筝》教案名称:《放风筝》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放风筝的活动,并体会到放风筝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唱歌技巧。

3.通过合奏活动,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放风筝》的学唱。

2.学生合奏《放风筝》。

三、教学准备1.音乐教室。

2.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3.《放风筝》歌曲的音频。

4.乐器,如打击乐器、木琴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通过谈论放风筝的话题,唤起学生对放风筝的兴趣。

2.播放《放风筝》的音频,让学生先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氛围。

Step 2:学唱歌曲(30分钟)1.播放歌曲音频,指导学生跟着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

2.逐句教唱歌曲,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音调和发音。

3.分组合唱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提高唱歌技巧。

Step 3:合奏活动(40分钟)1.分发乐器,并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乐器。

2.教学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例如怎么敲击打击乐器,怎么演奏木琴等。

3.指挥学生合奏演奏《放风筝》。

4.调整合奏的节奏和速度,增加乐曲的变化和层次感。

Step 4:总结(10分钟)1.复习歌曲《放风筝》,确保学生可以熟练唱歌。

2.提问学生关于放风筝的问题,让他们回顾一下学习过程。

3.总结学生在合奏活动中的表现,对他们的合作和团队精神给予肯定和赞扬。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唱歌《放风筝》,还能够体验到放风筝的乐趣,并通过合奏活动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节奏和速度,使合奏的效果更好。

另外,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和难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2024年幼儿园中班体育课教案《放风筝》

2024年幼儿园中班体育课教案《放风筝》

2024年幼儿园中班体育课教案《放风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放风筝的基本知识。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3.促进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4.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放风筝的基本姿势和技巧。

2.学生自主组队合作放风筝的过程。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观察风筝的飞行轨迹。

三、教学准备1.风筝: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风筝。

2.教具:绳子、胶带、剪刀等。

3.教师自备:放风筝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1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风筝的历史和种类。

2.让幼儿观察风筝的外形和结构。

第二步:分组练习放风筝(2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教师指导幼儿如何正确地放风筝,注意事项等。

3.让幼儿自主练习放风筝并观察飞行效果。

第三步:风筝竞赛(20分钟)1.组织风筝竞赛,看哪个小组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2.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分享放风筝的经验和技巧。

第四步:总结讨论(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放风筝的体会和感想。

2.总结活动中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体育课教学,幼儿对放风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团队合作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你顺利进行2024年幼儿园中班体育课教学,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帮助,请随时联系我。

小班语言教案《放风筝》

小班语言教案《放风筝》

小班语言教案《放风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点和放飞风筝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基本特点和放飞风筝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风筝的颜色、形状,并能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描述。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风筝图片、风筝实物、画纸、彩笔等。

2. 环境准备: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风筝实物,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颜色、形状,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概念:教师介绍风筝的基本特点,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历史和作用。

3. 放飞风筝:教师演示如何放飞风筝,讲解放飞风筝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进行放风筝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反思:教师组织幼儿交流放风筝的心得,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布置1. 观察身边的风筝,画出自己喜欢的风筝图案。

2. 家长协助幼儿放飞家里的风筝,记录放飞过程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观察风筝、表达自己观点、参与实践活动等。

2. 动手操作能力:评估幼儿在放飞风筝实践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如风筝的组装、放飞技巧等。

3. 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如合作意识、分享精神、对风筝的喜爱程度等。

七、教学内容拓展1. 风筝的起源: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幼儿了解我国风筝文化的悠久历史。

2. 风筝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的风筝,如龙风筝、蝴蝶风筝、飞机风筝等,让幼儿认识更多风筝品种。

3. 风筝绘画:教授幼儿绘制风筝的方法,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远离危险区域。

2. 分组合理: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要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放飞风筝。

《放风筝》教案设计

《放风筝》教案设计

《放风筝》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掌握风筝的基本构造和放飞技巧。

3. 了解风筝在文化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1.2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风筝。

2. 能够熟练放飞风筝,并在放飞过程中进行调整。

3. 能够通过放风筝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放风筝活动,培养耐心、细心和自信心。

3. 学会关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 介绍风筝的起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2. 讲述风筝的发展历史:从军事工具到民间娱乐活动。

3. 分享风筝在不同国家的传播和发展情况。

2.2 风筝的基本构造和放飞技巧1. 讲解风筝的基本构造:骨架、纸面、绳子和尾巴。

2. 演示风筝的放飞技巧:选择场地、放飞角度、调整风筝姿态等。

3. 分析影响风筝飞行的因素:风向、风力、风筝重量等。

2.3 风筝在文化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1. 讨论风筝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2. 分析风筝在节庆活动和祭祀仪式中的作用。

3. 探讨风筝在现代生活中的文化价值:休闲娱乐、亲子互动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1. 讲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介绍风筝的基本构造和放飞技巧。

3. 阐述风筝在文化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3.2 演示法1. 演示风筝的制作过程。

2. 演示风筝的放飞技巧。

3. 展示风筝在节庆活动和祭祀仪式中的场景。

3.3 实践法1. 学生分组制作风筝。

2. 学生放飞风筝,进行实践操作。

3. 学生分享放风筝的心得体会。

3.4 讨论法1. 学生分组讨论风筝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2. 学生分组讨论风筝在现代生活中的文化价值。

3. 学生分享放风筝的乐趣和收获。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1. 评价学生在制作风筝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学生在放飞风筝过程中的技巧掌握和团队合作。

《放风筝》教学设计(6篇)

《放风筝》教学设计(6篇)

《放风筝》教学设计(6篇)《放风筝》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风筝》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放风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1.诵读古诗《村居》(1)师:(出示古诗)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大熟悉的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读读。

(2)师:孩子们,你们能说说这首诗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一句话:谁干什么)(3)师:诗里没有写风呀,怎么说是写风筝的呢?2.学习资料袋里的内容,了解有关风筝的知识师:说得真好!我们语文书中也有一个地方介绍了风筝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1页,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吧!师:山东潍坊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可见风筝得到大家的喜爱。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风筝》。

3.板题,读题。

师:(板题)我们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借用诗词为学生的文本感悟做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考级曲目放风筝教案设计

考级曲目放风筝教案设计

考级曲目放风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学习放风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掌握放风筝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2.1 教学重点。

(1)讲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传授放风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指导学生掌握放风筝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放风筝的乐趣。

(2)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放风筝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三、教学过程。

3.1 情境创设。

在课堂上播放一段有关放风筝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知识讲解。

(1)讲解放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介绍放风筝的种类和制作材料。

(3)传授放风筝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3 示范操作。

老师向学生展示放风筝的正确操作方法,并解释注意事项。

3.4 学生练习。

让学生分组进行放风筝练习,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

3.5 活动总结。

让学生展示他们放风筝的成果,并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手段。

4.1 多媒体教学。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放风筝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4.2 实物展示。

准备各种类型的风筝和放风筝的工具,让学生亲自接触和操作。

4.3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放风筝的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

5.1 评价方式。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展示成果等方式进行评价。

5.2 评价标准。

(1)学生是否掌握了放风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学生是否能够在实践中正确操作放风筝。

《放风筝》教案(优秀10篇)

《放风筝》教案(优秀10篇)

《放风筝》教案(优秀10篇)《放风筝》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微风吹拂,大地回春,小区的草坪,郊外的绿地上,都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放风筝,风筝以它优美的造型,鲜艳的色泽,在空中盘旋的舞姿,深深吸引孩子们的心。

《放风筝》描绘的是幼儿熟悉和喜欢日常生活中放风筝的游戏,故事中非常巧妙的将白云想象成风筝,有着无穷无尽变化的风筝,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内容具有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活动目标】1.熟悉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和画面情景。

2.能通过观察画面以及想象大胆猜想故事情节,理解童话的内涵。

3.体验大胆表达的乐趣。

【活动准备】1.活动前丰富幼儿对云彩的想象(如:大白鹅、小白马等)2.教学课件、跟故事相匹配的图谱一套。

【活动建议】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问:春天来了,你们在春天里会玩哪些游戏?想知道小动物是怎样放风筝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提问:小朋友们看!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呢?2.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匹配与小动物相应的风筝。

提问:胡萝卜风筝是谁的?为什么?小金鱼风筝是谁的?为什么呢?小结:是呀,孩子们,你们说的很对!胡萝卜是小兔的最爱;小猫咪呀,他最喜欢吃小鱼了。

3.教师提问,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提问:剩下一个小白云的风筝是谁的呀?小白云怎么变成小猪的风筝了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想象故事内容1.教师以提问以及留空填充的`方式,引导幼儿匹配故事图谱。

呼啦,呼啦,小兔握着一个X X 风筝,小猫握着一个X X 风筝。

2.借助课件分析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童话的内涵。

提问:小兔放的什么风筝?小猫放的什么风筝?小兔、小猫都有风筝,小猪没有风筝是谁帮助了他?3.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想象白云的形态提问:小白云一会变成了什么?一会变成了什么?一会又变成了什么?小结:会变的小白云真有趣。

小朋友们想一想小白云除了会变成小绵羊、大白鹅、小白马,还会变成什么呢?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四、玩游戏“白云变变变”,引导幼儿想象创编故事内容1.提问:故事中哪个小动物的风筝很有趣?为什么呢?小猪的风筝还会变成什么呢?2.幼儿自由创编,鼓励幼儿用一会变成…怎么叫?这样的句式进行创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风筝教案教学设计
看图学文
1 放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7个。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风筝、阳光明媚、仙鹤、体育场、各式各
样、老鹰、线轴、拽着、稳稳当当、骨碌碌、橘红色、墨绿、斑纹、精致、宇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天空中“五颜六
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在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激
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4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和哥哥是怎样放“大蜻蜓”的。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体会蓝天、
白云、五颜六色的风筝交织在一起的美丽画面。

教学准备:风筝的有关资料、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

2.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谁放风筝?在哪儿放风筝?怎么放风筝?)
3.微机播放带声音和画面的课文朗读。

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课文都讲了什么事?
(二)看图初读课文。

1.让学生看图思考:我们该怎样看图?
2.指名回答。

(1)看图要有一定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人到物。

(2)看图要注意图中人、事、物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4.让学生结合课文中有关内容回答。

5.再次看图,思考:天空中有哪些风筝?哪些是在“大蜻蜓”飞上天空以后放上
去的?你是怎样从图中看出来的?
6.指名回答。

(天空中有“老鹰”、“蜈蚣”、“仙鹤”。

“蝴蝶”是在“大蜻蜓”飞上天空以后飞上去的。

因为图中“我”
和哥哥放“大蜻蜓”的时候,那个小女孩手里拿
着的“蝴蝶”还没有放飞呢!)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四)检查自学。

(五)理解词义。

(六)作业。

1.写生字、词,完成造句练习。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放过什么风筝?
2.指名回答。

3.出示挂图,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继续看图学习《放风筝》这篇课文,看“我”和哥哥在哪儿放风筝?
又是怎样放风筝的?
(二)看图学文。

1.让学生口述图中景象。

2.指读第1自然段。

思考:本段有几句话?介绍了什么?
(本段有两句话,第1句介绍了放风筝的时间及天气情况。

第2句介绍人物和地点,“我”和哥哥到体育场放风
筝。


3.让学生自读第2、3自然段。

(1)思考。

课文是哪几句话写“我”和哥哥把“大蜻蜓”放上天的?图上画的和
文中哪几句相一致?
(2)指读第3自然段。

让其他同学边读边标画出句子的序号。

(3)本段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是写“我”和哥哥把“大蜻蜓”放上天空的经过的?
(本段有四句话,前三句讲“我”和哥哥把“大蜻蜓”放上天空的经过。


(4)分别找三位同学各读一句,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5)让学生标画出句中描写“我”和哥哥放风筝动作的词语。

(6)指名回答。

板书:
(举、拿、跑、松开、拽、收住)
(7)找两个同学模仿“我”和哥哥放风筝时的情景。

其他同学边看边检查他们的动作步骤是否准确。

4.出示句子。

哥哥让我端端正正地举着“大蜻蜓”,他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

等到他喊一声“放”,我赶紧
松开手。

(1)讨论:为什么要“端端正正”地举着?斜着行不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端端正正”一方面
说明“我”和哥哥配和在一起放风筝态度很認真在一起放
风筝态度很认真,另一方面,主要是“大蜻蜓”的方位
应该和哥哥拉线迅跑的方向要一致,这样才能把风筝放起
来。

(2)“我”松开手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赶紧”?
“赶紧”说明兄弟俩配合得很好,松开手之后,还要再拽着
跑一阵,风筝才能借助风力飞上天空。

所以,第3句
讲“哥哥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我们的‘大蜻蜓’
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


(3)让学生再读这三句话,想一想此时“我们”的心情怎
样?
(此时,“我们”的心情非常愉快。

文中作者把“大蜻蜓”
在天空中的样子描写得生动可爱,活灵活现,可以看
出作者当时的心情非常兴奋、自豪。


(4)让学生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课文。

5.学习4、5、6、7自然段。

(1)指读4、5、6、7自然段。

思考:这几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2)指名回答。

(主要写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随风飘荡,十分美丽。

)(3)弟弟为什么说“大蜻蜓”赛过飞机啦?
弟弟说“大蜻蜓”赛过飞机,是用来说明风筝飞得高,“仿
佛比飞机飞得高”这句中“仿佛”一词用得十分准确,
可采用比较句子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

例:“大蜻蜓”比飞机飞得还高。

“大蜻蜓”仿佛比飞机飞得还高。

让学生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文中为什么用“仿佛”
一词?
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仿佛”是好像的意思。

事实上风筝并
没有飞机飞得高,但由于飞机大,风筝小,飞机远,
风筝近,因此人们看上去感觉到飞机飞得比较低,“大蜻
蜓”好像比飞机飞得高。

(4)让学生再读这句话,从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5)天空中原来有哪些风筝?“大蜻蜓”飞上天空后,又
有哪些风筝放起来了?
让学生回照第2自然段,联系起来体会天空中的景象。

(6)让学生自读5、6自然段,按照文中的意思,边读边在
原图中补画出后飞上天空中的风筝。

(7)出示思考练习2中的填空练习,让学生将表示颜色的
词语填写出来。

________的“小蜜蜂”。

________的“大金鱼”。

________的“大蝴蝶”。

(8)讨论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与不写有什么不同?
(增加了这些色彩的描写,作者向读者展示出蓝天白云映衬
下五颜六色的风筝在
天空中飘荡的艳丽景象。


(9)什么叫五颜六色?想一想众多的色彩在空中飘荡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五颜六色”泛指各种颜色。

让学生再次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艳丽的景色。

6.让学生默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共有几句?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
的?
(本段共有四句话,是围绕着“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这句话写的。


(1)写了几种风筝?指名读有关句子。

(2)让学生找出描写风筝动态的词语。

(3)指名回答。

翘着一摆一摆
(4)“小蜜蜂”……好像在百花中飞来飞去。

“大金鱼”……好像在水里游。

“小卫星”……仿佛在宇宙中飞行
“好像”、“仿佛”在句中起什么作用?
“好像”、“仿佛”这些词语告诉读者,这些景象是作者的想象。

说明他已经被天空中美丽的景象迷住了。

看到
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就好像盛开的百花园。

所以,他觉得
“小蜜蜂”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瓦蓝的天空
就像清澈的河水,所以“大金鱼”好像在水中游动。

“小卫星”在一望无际的蓝天中飘飞,就像真的卫星那样,
在宇宙中飞行。

这样一来,作者把各式各样的风筝都写活了。

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
荡”的艳丽的图画。

(5)让学生边看图边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天空
中的景象。

7.让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6、7自然段。

【板书设计】
前——多
1、放风筝时——乐
后——美
课后小记:
资料提供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