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治疗
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病例一例

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病例一例患者,女性,24岁。
因"反复心悸、气促2周,加重1天"入院。
患者明确诊断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高危组),应行系统性溶栓治疗,但处于月经期,且存在贫血,并已有休克表现,系统性溶栓存在大出血风险。
经多学科团队协商,立即予以经导管肺动脉血栓吸栓、碎栓、溶栓治疗。
经介入及综合治疗后患者情况好转,快速恢复。
一般情况患者,女性,24岁。
因"反复心悸、气促2周,加重1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入院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气促,上下楼梯稍有气喘,并伴腿部酸痛感,患者未予重视及就诊。
入院1天前,患者感心悸气促加重,伴呼吸困难,轻微活动即可加重,伴头晕、乏力、冷汗,无胸痛、咯血,遂至我院急诊就诊。
既往史否认慢性疾病史,曾长期口服短效避孕药,停药3天。
入院查体T 36.6℃,P 140次/min,R 30次/分min,BP86/57 mmHg,SpO2 94%(吸氧3 L/min),神清,气促,对答切题,面色苍白,查体基本合作,颈软,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40次/min,律齐,P2亢进,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入院当天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RBC 3.87×1012/L,WBC 8.81×109/L, Hb 109.0 g/L,CRP 23.06 mg/L,IL-6 15.880 pg/ml,Pro-BNP 3768.000 ng/L,TnT 0.094 ng/ml,D-二聚体8.340 mg/L FEU,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31.2 μg/ml(↑),余电解质、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下肢血管超声:双下肢动脉走行正常,血流通畅;左侧腘静脉血栓形成。
部CTA:两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肺栓塞、右房、右室明显增大。
患者肺部CTA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Ⅱ、Ⅲ、aVF、V4、V5、V6水平压低0.5~0.75 mm);T波改变(Ⅱ、Ⅲ、aVF 倒置、V4、V5、V6低平);QT间期延长。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
张金池;郭平凡;林永堃;石铮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年(卷),期】2003(006)001
【摘要】目的:探讨双介入技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过器置入术和经皮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结果:滤器和导管均成功安全置入,未发生相应并发症;经治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3例随访3~36月,无血管介入治疗的近远期并发症,无再发肺动脉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措施,双介入技术用于防治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张金池;郭平凡;林永堃;石铮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福建,福州,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福建,福州,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福建,福州,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福建,福州,35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5;R543.6
【相关文献】
1.MSCT肺动脉造影与肺动脉MRI技术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对比 [J], 何向前
2.25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量化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和肺动脉栓塞程度 [J], 杨冀萍;牛彩虹;齐进冲;杨北;修宝新;曹岂溱;宋鹏;耿左军
3.下肢深静脉血栓所致的急性肺动脉栓塞双介入治疗 [J], 李守强
4.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分析 [J], 张鹏飞;钟志雄;李斌
5.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症 [J], 王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青年男性 , 繁出现癫痫 发作 , 者 及其 家属易 出现紧 张 、 频 患 焦 虑, C 经 T检 查 后 仍 不 能 明 确 诊 断 , 加 重 了患 者 及 家 属 的心 更 理 负 担 , 易 出 现 恐 惧 心 理 。 医 护 人 员 应 及 时 讲 解 疾 病 的 有 更
是 有 效 提 高局 部 药 物浓 度 , 少 了总 药 量 , 而 大 大 降 低 了 出 减 从
肺 血 栓 栓 塞症 ( T 目前 已 成 为 重 要 的 医疗 保 健 问 题 , P E) 肺 栓 塞 ( E 是 以 各 种 栓 子 阻 塞 肺 动 脉 系 统 为 其 发 病 原 因 的 P)
3 讨 论
[ ] 陈 新谦 , 有 豫 .新 编 药 物 学 [ .1 2 金 M] 4版 .北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人
社 ,0 0 1 3—1 9 2 0 :8 9
[ ] 赵 明 , 树 它 , 安 民 , .局 灶 性 脑 皮 层 发 育 不 良致 顽 同 性 癫 3 梁 李 等 痫的外科治疗[] J .中华 神 经 外 科 疾 病 研 究 杂 志 ,0 9 8( ) 20 , 1 :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 d r o r a o t rt r io a C ieea d Wetr Me ii 0 2 M y 2 ( 5 o en Ju n l f n ga d T a t n l hn s n s n dc e2 1 a , 1 1 ) Ie e di e n
・1 9 6 7・
应 。 随 时 观 察 患 者 有 无 抽 搐 、 吐 、 热 等 情 况 , 时 通 知 医 呕 发 及
肺栓塞介入治疗技术

肺栓塞介入治疗技术急性肺栓塞(PE)的常用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凝治疗、全身溶栓治疗、经导管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取栓等。
经导管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在于:远端肺小动脉的总横截面积是中心肺动脉的4倍多,外周肺血管床的容量是中心肺动脉的2倍多。
介入治疗可将栓子吸出或变成碎块而使其进入远端肺动脉,从而开放中心肺动脉,迅速降低肺动脉阻力,明显增加总的肺血流,改善心肺的血液动力学状况及右室功能。
虽然自从1971年Greenfield 等报导PE患者导管血栓吸除术至今已有多年,但在临床中应用并不广泛,在国际上的文章多以单中心为主。
近年来,多国关于肺栓塞的诊疗指南也都提到了介入治疗。
其中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议(ESC)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指出对于有溶栓绝对禁忌证或溶栓治疗失败的高危肺栓塞患者来说,经皮导管取栓或碎解大血管的血栓可以替代手术治疗。
2015年中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治疗专家共识中提出对于有溶栓绝对禁忌证的患者,介入方法可以采用。
因此目前临床中肺栓塞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可以是:急性(≤2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低血压和休克(高危以及病情恶化、出现血液动力学变化的中高危病人);溶栓疗法失败或禁忌证;开胸手术禁忌或术后再发或不愿手术者。
当然需要具有训练有素的导管实施队伍。
其禁忌症同样也需要重视:存在活动性内脏或颅内出血;近期(2周内)有手术或内脏穿刺检查病史,特别是神经外科和眼科手术史;近期曾做过有创的心肺复苏;存在严重感染;未能控制的重症高血压;存在血管造影的禁忌证。
目前肺栓塞的介入治疗方法主要有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血栓旋切、液压导管装置进行血栓流变溶解、各种导管进行血栓碎裂、球囊扩张碎栓术及支架植入术;联合治疗(对于没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可同时经导管使用溶栓药物)。
而其中导管碎栓、血栓抽吸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
介入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为介入过程中死亡,早期报道病死率为27%。
其他常见并发症有右心室和肺动脉穿孔、心律失常、造影剂过敏、肺再灌注损伤(出现急性肺水肿情况)等。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摘要】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常见危重疾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多。
介入治疗在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患者术前准备阶段,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介入治疗流程包括导管插入、血栓通路重建等环节,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在术后做好护理工作,包括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避免并发症等。
预防并发症也至关重要。
介入治疗相比传统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护理在患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
介入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护理对患者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介入治疗、护理、患者、术前准备、病情监测、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优势、重要性。
1. 引言1.1 患者人数增多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患上肺血栓栓塞症,其中不乏年轻人也成为其患者群体。
这种趋势引起了人们对肺血栓栓塞症的关注,同时也迫使医疗机构加强对此疾病的防治工作。
患者人数增多不仅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压力,更凸显了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和治疗水平的迫切需求。
加强对肺血栓栓塞症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以及不断探索治疗新技术和方法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的背后,意味着需加强对肺血栓栓塞症的防治工作,以降低病患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2 介入治疗重要性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多。
在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过程中,介入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等介入手段直接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血栓、恢复血流通畅。
相比传统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具有治疗速度快、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势。
介入治疗对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介入治疗可以迅速解除血栓造成的梗阻,恢复肺动脉血流,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患者的症状。
介入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肺栓塞最新指南2024

引言概述: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高。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介绍肺栓塞最新指南的内容,重点关注其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正文:1.肺栓塞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肺栓塞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瘤栓或其他物质阻塞所引起的肺血流障碍。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疾病,且死亡率相当高。
高危因素包括手术、外伤、长时间卧床、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史等。
2.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
根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可进行临床概率评估。
新的指南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和极高临床风险组,以指导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3.肺栓塞的诊断:肺栓塞的诊断采用一系列方法,包括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病理学等。
临床评估包括Wells评分、Geneva评分等,帮助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肺通气灌注扫描、CT肺血管造影等,可直接观察肺动脉血流情况。
4.肺栓塞的治疗:肺栓塞的治疗旨在恢复血流、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
抗凝治疗是肺栓塞的基础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琳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等。
对于高危患者,机械性溶栓、导管取栓等介入治疗也是常用手段。
5.肺栓塞的预防和后续管理:预防肺栓塞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和高危患者,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对于肺栓塞患者,长期抗凝治疗是必需的,并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
总结: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更新对于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的指南内容涵盖了肺栓塞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防和后续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应用最新指南,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肺栓塞,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性治疗

肺 血 栓 栓 塞症 ( 栓 塞 )一 经 确 诊 ,应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给 肺 予 积 极 治 疗 。 治 疗 的 目 的 是 使 患 者 渡 过 危 急 期 ,缓 解 栓 塞 症 状 及 防 止 再 发 ,并 尽 可 能 地 恢 复 和 维 持 足 够 的 循 环 血 量 及 组 织 供 氧 。 治 疗 方 法 主要 是 在 加 强 呼 吸 循 环 支 持 及 对 症
年 来 。 随 着 介 入 医 学 的 飞 速 发 展 ,采 用 导 管 技 术 f 肺 栓 台疗 塞 取 得 了 较 为 满 意 的 疗 效 , 为肺 栓 塞 的 治 疗 开 辟 了 一 条 新
途径 。
大 。更 易 发 生 自溶 或 被 随 后 使 用 的 溶 栓 药 物 溶 解 掉 ;④ 导 管 裂 解 栓 子 并 药 物 溶 栓 , 导 管 介 入 取 栓 将 大 块 血 栓 碎 解 后 ,除 部 分 可 通 过 导 管 装 置 吸 出 外 , 另 一 部 分 则 碎 裂 为
收 到 明显 的 效 果 。 常 用 重组 组 织 型 纤 溶 酶 原 激 活 剂 ( P ) r A t
早在 2 0世 纪 7 0年 代 术 治 疗 急 性 大 面 积 肺 栓 塞 患 者 ,术 后 症 状 迅 速 缓 解 。 9 0年 代 以来 采 用 此 项 技 术 治 疗 肺 栓 塞 者 越 来 越 多 , 并 取 得 了 较 好 的 疗 效 。从 这 些 经 验 看 来 ,导 管 介 入 治 疗 常 适 用 于 伴 有 休 克 、 昏 迷 等 急 重 型 大 面 积 肺 栓 塞 ,并 具 有 操 作 简 便 、安 全 性 高 、耗 时 较 少 、创 伤 性 小 、症 状 改 善 迅 速 等 优 点 , 同时 导 管介 入 治疗 ( 栓 、溶 栓 ) 可 与 肺 血 管 造 影 、 取 还
介入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肺栓塞

I tr e t n l c a ia h o b co o c t um o a y e b l m C N in , GU inp n n e vnl a o me h nc lt rm e tmy fra u ep l n r m oi s HE La g J -ig, a
L UWe - eg H u C E u-i , S a—o S N nha , W N o. D p r n o O ns n , EX , H NG o n h pg UH ob , O G —u A G To eat tf me It vnoa aioy N nigFr o il f ltdt N ni d d U w  ̄i N ni 1 06 n re i l do g , aj it s t f ie aj gMe & n e @, aj g20 0 , e t n R l n s H p a Ai a o n n
对
2 例 急 性肺 栓 塞 患 者 , 6 行肺 动 脉 造影 明确 栓 子 部 位 , 用 机 械 血 栓 清 除 器械 ( m lt血 栓 消 融 器 1 例 , 应 A pa z 7 S ab血栓 旋 切 器 9例 ) tu r 行介 入血 栓 清 除 术 , 察 临 床 症 状 、 动 脉 血 栓 清 除情 况 、 氧饱 和度 (a :、 观 肺 血 S 0)肺 动脉 平均 压 ( A )动脉 血 氧分 压 (a z。2 例 明确 伴 下肢 深 静 脉 血栓 形 成 者 , 入 血栓 清 除 术后 放 置 MP P 、 PO ) 5 介 下腔 静 脉 滤器 。结 果 本 组均 成 功 行介 入 机 械性 血栓 清 除 术 ,6例 患 者 介 入 术 后 临床 症 状 均 明显 改 善 , 2 SO 明显 上升 , A a: MP P明显 下 降 ,a : 显升 高 ,1 PO 明 2 例肺 动 脉 内 血栓 大 部 分 清 除 , 严 重 手 术 相关 并 发症 。 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笔谈・作者单位: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治疗黄伟 张中和 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
大面积肺栓塞(Massive PE )是引起肺栓塞死亡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肺栓塞在药物溶栓和抗凝方面有很大的进展,但仍有部分病例因溶栓、抗凝禁忌而不能接受治疗,是肺栓塞治疗领域里的一个难题。
很早以前人们就意识到: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是肺栓塞的病理基础,去除栓子可能是肺栓塞最直接的治疗手段。
1960年G reen field 等[1]首次报道了利用右心导管真空抽吸实验动物狗肺动脉内的血栓栓子,并于1971年将此项技术成功的用于2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病例[2]。
从此开始了肺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肺栓塞介入治疗大致分为3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导管介入取栓的方法主要是真空抽吸,即沿用G reen field 等所用的技术,利用真空导管产生的负压将栓子吸出。
由于真空抽吸方法简便、容易掌握及费用低廉等优点,目前国内外应用仍较多。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导管机械性破碎栓子及联合应用溶栓药物,逐渐成为肺栓塞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
近年来随着导管技术的进步,肺动脉血栓的取栓方法亦趋向多样化。
如用于肺栓塞的导管就有Rheolytic 导管、Amplatz 导管、Angiojet 导管、Hydro 2laser 导管(HY )、Clot 2Buster系统(C B )和球囊导管等。
一、肺栓塞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与并发症目前肺栓塞的介入治疗已逐渐成为肺栓塞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肺动脉介入治疗直接经导管破碎、吸出并联用局部溶栓[3],即刻减少栓子的负荷,改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较快恢复肺的循环灌注和气体交换,使患者度过危急期,特别适用于新近的、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大块肺栓塞。
肺栓塞介入治疗主要适应于:(1)严重危及生命,必须立即抢救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主要指心跳骤停、休克、晕厥、昏迷,或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及难于纠正的低氧血症病例。
(2)急性肺栓塞伴有进展性低血压的病例。
(3)溶栓禁忌证或经溶栓治疗无效的病例。
(4)开胸手术禁忌或术后再发及不能接受手术的病例。
(5)高龄既往有心肺疾病的病例。
(6)无条件开展开胸手术的单位。
值得强调的是大面积肺栓塞应尽可能通过肺动脉造影确诊,以免患者承担不必要的治疗与风险。
而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由于栓子已经与血管壁粘连和机化,一般不适合介入治疗,多主张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
肺栓塞介入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手术中死亡,早期报道导管介入与开胸手术两者的死亡率分别约为27%和30%~40%。
其他的有室性心律失常(与导管进入右心室有关);穿破肺动脉及致命性的血管内膜出血以及“肺再灌注损伤”等。
二、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肺栓塞介入治疗的趋势多为机械碎栓、取栓与局部溶栓联合应用。
由于裂解后的栓子随血流进入肺动脉远端,其栓塞肺动脉的截面积较前减少,降低了肺循环负荷。
而且因碎裂栓子的“楔状效应”而使溶栓更为有效。
我们曾对3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分别予肺栓塞介入治疗和全身静脉溶栓,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O 2)和肺泡2动脉氧分压差(P A 2a O 2)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介入治疗组PaO 2上升高于静脉溶栓组,AaDO 2降低两组相似,介入治疗组肺动脉造影改善率较静脉溶栓组高,分别为8214%、7313%,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表明肺栓塞介入治疗效果优于或至少与静脉溶栓效果相似。
G oldhaber [4]将导管取栓术分成三类:剥脱法取栓术(Fragmentation Thrombectomy ),流解取栓术(Rheolytic Thrombectomy )和真空吸引取栓术(Aspiration Thrombectomy )。
11剥脱法取栓术:主要有:(1)可旋转的猪尾导管由5F导管和可弯曲的515F 鞘管组成,靠近导管的顶端已由导丝形成椭圆形的洞,通过可旋转猪尾导管的机械运动打碎栓子。
(2)Amplatz 取栓装置8F 导管,前端装有空气涡轮机驱动的叶轮,转速为150000r/min ,可将大的血栓粉碎成微粒。
(3)球囊血管成型术利用血管成型球囊压碎肺动脉内的血栓。
21流解取栓术:(1)Angiojet 快速取栓装置5F 导管顶端为高速电解离盐水喷嘴,枪内有精巧的驱动装置,可在枪端产生极强的文丘里(Venturi )效应,粉碎并将血栓带回管内。
(2)水激光(Hydro 2laser )导管,机制与Angiojet 取栓相似,产生电解盐水喷射流,裂解血栓。
31真空吸引取栓术:(1)Meyerovitz 氏装置:通过一个较大的鞘管置入6F 或8F 的无侧孔冠脉导引管,用大容量注射器产生的负压抽吸血栓。
(2)G reen field 取栓导管:使用上述机械性破碎血栓方法之后,应联合应用局部溶栓。
参照下列溶栓药物及剂量,选择其一,链激酶(SK )100000I U 、尿激酶(UK )200000I U 或rt 2PA 20mg 。
加入30~50ml 生理盐水中,使用注射泵或用注射器,经导管30min 注入患侧肺动脉内。
三、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由G reen field等[5]1973年开始使用。
目前已被用于有高度血栓倾向患者的初级预防,包括严重外伤、内脏肿瘤和髋部或膝部手术的患者。
在高危的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应用静脉滤器可以减少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
目前已能在床边利用超声引导置入滤器。
置入滤器的目的是预防静脉内的大块栓子脱落,而不能对已经形成的血栓产生任何治疗作用,因此放置滤器后应尽早充分抗凝。
肺栓塞因抗凝禁忌而放置滤器,是为防止大块血栓脱落的权宜之计,应注意血栓继续生长超过滤器,而再发生肺栓塞的危险。
部分专家认为静脉解剖异常、妊娠及血栓位于置入点附近等均是放置滤器的禁忌证。
除下腔静脉滤器外,目前应用的还有可收复的“临时性滤器”和放置于上腔静脉的“上腔静脉滤器”。
放置腔静脉滤器的主要适应证是:(1)抗凝治疗禁忌或有出血并发症;(2)高危的近端静脉血栓及急性大面积肺栓塞;(3)虽经充分抗凝而反复发生的急性肺栓塞;(4)近端静脉大块血栓的溶栓治疗前;(5)静脉血栓的反复脱落致使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常用的腔静脉滤器有G reen field式、鸟巢式(BNF)、Vena T ech2LG M(VTF)、S im on2Nitiole等。
腔静脉滤器按其置入的方式又分为经颈入路式和经股入路式两种。
因滤器施放的方向不同,术前应加注意。
通常下腔静脉滤器应放置于双侧肾静脉水平之上,以免滤器捕获血栓后引起肾静脉回流障碍和血栓形成,造成急性肾功能不全。
置入滤器后如无禁忌证,宜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应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I NR)或凝血酶原时间(PT)调节华法林剂量,参考标准为I NR达到215(210~310)或PT延长115~215倍。
四、肺栓塞介入治疗规程大连医科大学推荐方案:(1)根据适应证选择病例。
(2)超声多普勒探查下肢血栓,选择穿刺的部位,应明确穿刺部位的深静脉是否有血栓,尽量避免穿刺患侧深静脉。
(3)测量肺动脉压力。
(4)右心导管肺动脉造影,明确栓子部位。
(5)通过导管对栓塞部位取栓,对大块栓子进行碎栓后取栓。
(6)肺动脉溶栓。
取栓后经导管内缓慢注入溶栓药物(尿激酶:一侧200000I U;rt2PA:一侧20mg)30min注入。
(7)复查肺动脉造影。
(8)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根据适应证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对髂总静脉、下腔静脉血栓的患者,或大块血栓脱落危险性极大的患者,建议在肺动脉导管操作之前,先放置静脉滤器。
(9)下肢深静脉取栓。
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行静脉取栓术,或留置导管溶栓。
(10)全身抗凝。
参照肝素、华发林治疗方案,有抗凝禁忌者,应及时纠正原因,尽早抗凝。
抗凝不充分时,应严密监测深部静脉血栓和滤器俘获栓子阻塞滤器情况的发生,及时给予处理。
(11)复查肺动脉造影或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 A)。
肺动脉介入治疗后应在24h后造影复查肺动脉再通情况。
(12)全身溶栓。
根据复查的肺动脉造影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全身溶栓。
溶栓方案参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6]。
介入治疗危重肺栓塞的效果确切,联合肺血管造影、肺动脉取栓、导管内溶栓及放置腔静脉滤器等技术为一体,即肺栓塞的诊断、治疗、预防可以经一根导管进行操作。
近年来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7]及欧洲心脏病协会(ESC)[8]在各自制定的肺栓塞诊治指南中,对介入治疗的应用亦持肯定态度。
肺栓塞介入治疗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并有着特定的适用范围。
应当说抗凝、溶栓、介入和手术治疗是肺栓塞治疗方案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国内部分医院开展了肺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毕竟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研究起步较晚,当前重点应该是制定肺栓塞介入治疗的规范操作规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各种技术的优劣,进行大样本的临床试验研究,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G reen field LJ,K immell G O,M cCurdy WC1T ransvenous rem oval of pulm onary emboli by Vacuum2cup catheter technic1J Surg Res,1960, 9:34712G reen field LJ,Bruce T A,Nichols NB1T ransvenous pulm onary embolectomy by catheter device1Ann Surg,1971,174:881288613Verstraete M,M iller G AH,Bounameaux H,et al1Intravenous and intrapulm onary recombinant tissue2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assive pulm onary embolism1Circulation,1988,77: 353236014G oldhaber SZ1Integration of catheter thrombectomy into our armamentarium to treat acute pulm onary embolism1Chest,1998,114: 12372123815G reen field LJ,M cCurdy JR,Brown PP,et al1A new intracaval filter permitting continued flow and res olution of emboli1Surgery,1973,73: 599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1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59226417Hyers T M,Agnelli G,Hull RD,et al1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1Chest,2001,119:176219318T ask F orce Report1G uildelines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pulm onary embolism1Eur Heart J,2000,21:1301213361(收稿日期:2001208230)(本文编辑:韩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