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负责人陪餐制度
幼儿园食堂陪餐制度

幼儿园食堂陪餐制度一、陪餐人员安排1、幼儿园的行政管理人员,包括园长、副园长等,应轮流参与陪餐。
2、各班级的教师也需按照安排进行陪餐。
3、保健医生应定期参与陪餐,以更好地了解幼儿饮食情况,提供专业的饮食建议。
二、陪餐时间与频次1、每天的早餐、午餐和午点时段都应安排陪餐人员。
2、行政管理人员每周至少陪餐一次,教师则根据班级轮流安排,确保每天每个班级都有教师陪餐。
三、陪餐职责1、陪餐人员需提前到达食堂,检查食堂的环境卫生、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以及食品的加工制作过程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2、陪餐人员要对当餐的饭菜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外观、口味、营养搭配等方面,如有问题及时与食堂工作人员沟通并提出改进意见。
3、陪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幼儿的用餐情况,包括进食量、饮食偏好、用餐习惯等,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陪餐人员需认真听取幼儿对饭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食堂工作人员。
5、陪餐人员在用餐后要认真填写陪餐记录,包括饭菜的品种、质量、幼儿的用餐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结果等。
四、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1、陪餐人员要关注食品的采购渠道,确保食材新鲜、安全,无过期、变质食品进入食堂。
2、检查食品的储存条件,保证食品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监督食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食品加工制作的操作规范,确保食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
4、对餐具的清洗消毒情况进行检查,保证餐具卫生,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五、信息反馈与改进1、定期汇总陪餐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2、食堂工作人员要根据陪餐人员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
3、将陪餐情况及食堂的改进情况定期向家长公示,接受家长的监督。
六、应急处理1、陪餐人员在陪餐过程中如发现幼儿有食物中毒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停止用餐、组织救治等,并及时报告园领导和相关部门。
2、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幼儿园陪餐制度(附陪餐情况记录表)

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
为扎实做好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幼儿用餐安全,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现制定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
一、幼儿园陪餐制度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其他参与陪餐的责任人为幼儿园园务会成员。
二、每天安排两名责任人分别对两个幼儿食堂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做到每顿餐点都有责任人陪餐。
陪餐人员要认真填写《陪餐情况记录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后勤副园长。
三、陪餐责任人根据幼儿园进餐时间提前进入班级,定期轮换班级。
四、陪餐责任人在陪餐的同时,负责对所食用饭菜的外观、口味、质量等进行客观评价,对进餐时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餐后及时填写好陪餐记录表。
五、陪餐人员就餐后如发生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向园长报告,并对进食同类食品的幼儿进行跟踪观察。
六、陪餐责任人因故不能陪餐的,应及时向后勤副园长报告,以便安排其他人员陪餐。
七、陪餐实行成本核算制,由食堂根据食品成本,每
月核算一次,从职工餐费中扣除。
不得以陪餐为由,占据使用幼儿伙食费。
八、保健医要加强对陪餐情况的检查,定期通报检查情况。
针对供餐中发现的问题,组织食堂人员进行整改,并监督食堂整改工作落实情况。
九、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陪餐情况的检查,负责对食堂卫生环境、从业人员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定期通报检查情况。
陪餐情况记录表。
幼儿园陪餐制度

幼儿园陪餐制度一、目的与原则:本陪餐制度旨在确保幼儿餐饮安全,增进幼儿与教职工的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饮食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在园幼儿及参与陪餐的教职工。
三、陪餐人员安排:1.由各班级班主任轮流陪餐,确保每天至少一名教师与幼儿一同进餐。
2.鼓励家长作为志愿者参与陪餐,需提前报名并接受培训。
四、陪餐时间与地点:陪餐时间覆盖早餐、午餐及下午茶(如有提供)。
陪餐人员应坐在能够观察到所有幼儿的位置,便于监督和指导。
五、陪餐职责:1.监督餐饮分发过程,确保食物卫生与安全。
2.观察并纠正幼儿不良餐桌行为,培养幼儿自主用餐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餐桌礼仪,营造良好的用餐氛围。
4.记录幼儿的饮食偏好、食量和过敏情况,及时反馈给厨房和家长。
5.通过陪餐了解幼儿对食物的喜好,促进师生互动。
六、食品安全与卫生:1.陪餐人员必须确保食物存储、运输和分发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餐前引导幼儿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餐后管理:1.陪餐结束后,监督幼儿做好餐后清理工作。
2.记录幼儿就餐情况,包括进餐量、剩余食物及幼儿反馈。
八、家长沟通:1.定期邀请家长陪餐,增强家长对幼儿园饮食质量的信心。
2.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餐饮习惯。
九、培训与评估:1.定期为陪餐教职工提供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培训。
2.定期评估陪餐制度的执行效果,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十、制度修订:本制度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家长、教职工反馈不定期进行修订。
十一、执行与监督:1.本陪餐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幼儿园园长负责本制度的最终解释和监督执行。
幼儿园学校领导陪餐制度范文

幼儿园学校领导陪餐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建立健康、安全的学校饮食环境,确保幼儿园学校餐饮质量和安全卫生,提高学校领导对学生饮食的重视程度,特制定本《幼儿园学校领导陪餐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学校的所有领导干部,包括行政人员、教学人员等。
三、管理标准1.学校领导每周至少陪餐一次,确保至少覆盖一天的午餐时间段。
2.幼儿园学校领导需提前一天向餐饮部门通报陪餐计划,包括具体陪餐时间、人数等信息。
3.幼儿园学校领导在陪餐期间,应积极参与学生用餐活动,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组织有关学生饮食的教育宣传活动。
4.学校领导应关注幼儿在就餐过程中的行为规范、饮食习惯等情况,与餐饮部门进行及时沟通,提出合理建议和改进意见。
5.幼儿园学校领导应定期召开餐饮质量会议,对餐饮工作进行评估,对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四、考核标准1.学校领导每周至少陪餐一次,并填写陪餐记录,包括陪餐时间、所陪班级、就餐环境、食品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2.幼儿园学校领导在陪餐期间的交流互动情况,包括是否与幼儿进行交流、是否有向幼儿进行饮食教育宣传等。
3.学校领导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意见是否得到餐饮部门的重视和执行。
4.幼儿园学校领导定期召开餐饮质量会议的频率是否符合规定,会议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5.幼儿园学校领导与餐饮部门的沟通效果是否良好,是否能够及时解决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6.幼儿园学校领导对学生饮食管理的效果,包括学生的行为规范、饮食习惯等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五、相关责任1.幼儿园学校领导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履行陪餐义务,确保陪餐的质量和效果。
2.餐饮部门负责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定期对食品进行检测和监督,积极配合学校领导陪餐工作的开展。
3.学校领导对学生饮食管理工作的效果负有管理责任,需要给予相关人员及时激励和奖惩。
六、陪餐记录范例日期就餐时间陪餐人数陪餐班级就餐环境食品质量交流互动情况建议与改进意见2021/1/1 11:30-12 50 小班1班干净整洁良好与幼儿进行交流,引导幼儿正确的饮食习惯饮食宣传可以增加宣传物料2021/1/2 12-12:30 60 中班2班整齐有序优秀通过与幼儿交流,发现幼儿对某种食物有抵触情绪,建议增加食物种类的选择范围食物的烹饪方式可以多样化2021/1/3 11:45-12:15 55 大班3班温馨愉快良好与幼儿进行交流,提醒幼儿注意用餐礼仪无以上所示为陪餐记录范例,作为学校领导陪餐工作的一部分,每位学校领导应认真填写陪餐记录,包括学校领导的评语和建议意见。
幼儿园陪餐制度(10篇)

幼儿园陪餐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工作等原因无法在家给孩子做饭,选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幼儿园陪餐制度就应运而生,指的是幼儿园在午餐时间为幼儿提供饮食和服务的制度。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陪餐制度的意义、实施情况以及如何做好幼儿园陪餐。
幼儿园陪餐制度的意义幼儿园陪餐制度的核心是帮助幼儿习惯三餐规律、营养餐的良好饮食习惯。
它的实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降低家长的饮食压力由于大部分家长都需要赶去上班,已经没有时间为孩子做早餐和午餐了。
有了幼儿园陪餐制度,家长可以安心工作,幼儿也不用忍受饥饿感。
2.提高幼儿的饮食质量幼儿园陪餐可以确保幼儿的饮食质量。
幼儿园通常会安排专人负责食品供应和烹饪,因此幼儿的饮食更加安全卫生,也可以更好地满足营养需求。
3.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在幼儿园陪餐的过程中需要自己选择食物,自己盛饭,自己吃饭等,并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学习用餐礼仪。
这种专业的陪餐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陪餐制度的实施情况幼儿园陪餐制度的实施情况因地区、幼儿园和政策的不同而异。
然而,无论在哪个地方,幼儿园陪餐必须遵循严格的卫生标准以及有关幼儿饮食和烹饪的安全标准。
以下是幼儿园陪餐的一些普遍特点:1.幼儿园提供午餐大多数幼儿园都提供午餐,这也是幼儿园陪餐制度的核心。
午餐通常包括主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等食品。
2.注意饮食安全在幼儿园陪餐时,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问题。
从食品的采购、存储、烹饪到服务和食用环节,特别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3.合理均衡的膳食营养与个性需求的结合幼儿园陪餐需要为幼儿制定科学的膳食。
要根据年龄、发育阶段、身体状况等特点,设计合理的饮食量和结构,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协调好口味和色彩,兼顾健康和美味。
如何做好幼儿园陪餐1.计划合理的营养方案幼儿的营养需要因人而异,要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饮食方案,例如年龄、身体素质、特殊病史等。
幼儿园陪餐制度

幼儿园陪餐制度一、目的确保幼儿在园就餐安全,增进幼儿饮食健康,提升餐点质量,促进师生互动,创建和谐的用餐环境。
二、陪餐人员1.园长、副园长及保健老师必须轮流陪餐,了解和监督餐饮服务质量。
2.班级教师必须组织并陪同幼儿用餐,观察幼儿饮食习惯和餐食状况。
3.营养师(如有)需定期陪餐,以评估餐食营养搭配的合理性。
4.鼓励家长参与陪餐活动,增进家园沟通。
三、陪餐时间与幼儿用餐时间一致,包括早餐、午餐及下午茶时段。
四、陪餐职责1.监督食品的分发是否卫生、均衡。
2.观察幼儿的饮食习惯和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敏等问题。
3.记录幼儿的饮食情况,包括食量、喜好等。
4.维护餐厅秩序,确保幼儿用餐期间的安全。
5.提供适宜的引导和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餐桌礼仪。
6.收集幼儿及家长对餐食的反馈,与厨房沟通改进。
五、陪餐规范1.陪餐人员必须在餐前进行手部清洁,佩戴口罩和工作帽。
2.陪餐时须穿着整洁,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3.陪餐人员应与幼儿同吃同样的餐食,不得有特殊待遇。
4.遵循“先观察,后引导”的原则,尊重幼儿的用餐习惯。
六、餐后管理1.陪餐结束后,陪餐人员需对用餐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
2.及时记录陪餐情况,并向园长或管理部门反馈。
3.定期召开饮食管理会议,讨论陪餐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七、家长陪餐1.家长陪餐前需提前向园方申报并获得批准。
2.家长陪餐时应遵守幼儿园的陪餐规定,服从教师安排。
3.家长可通过观摩和体验提建议,但不得干预幼儿正常的用餐秩序。
八、违规处理1.违反陪餐制度的教师或家长,将收到口头或书面警告。
2.严重违反或屡次不遵守规定者,幼儿园将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甚至禁止参与陪餐。
九、解释权本陪餐制度的解释权归幼儿园管理委员会,如有未尽事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十、生效时间本陪餐制度自通过之日起生效,所有陪餐人员及家长均需遵守。
幼儿园责任人陪餐制度

幼儿园责任人陪餐制度
第一条为了确保幼儿园食品安全,加强幼儿园食堂的监督管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教职工和责任人。
第三条幼儿园应建立健全责任人陪餐制度,明确责任人的职责和要求。
第四条责任人陪餐的原则是:食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五条责任人陪餐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对幼儿园食堂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食堂卫生、食品新鲜、烹饪安全。
2. 对幼儿园食堂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对幼儿园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监督,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4. 对幼儿园食堂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及时处理,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第六条责任人陪餐的程序和要求如下:
1. 责任人应定期到幼儿园食堂进行陪餐,每次陪餐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
2. 责任人在陪餐过程中,应认真观察食堂的卫生情况、
食品的烹饪过程和食品的质量。
3. 责任人在陪餐过程中,应与幼儿园食堂的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困难。
4. 责任人在陪餐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七条幼儿园应定期对责任人陪餐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幼儿园负责解释。
幼儿园陪餐制度

幼儿园陪餐制度一、目的与原则1. 目的:确保幼儿在园就餐安全、营养均衡,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增进家园沟通,促进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
2. 原则:•安全优先:确保食材采购、存储、加工、配送各环节安全无忧。
•营养均衡:依据科学饮食原则,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选择。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饮食习惯和营养健康。
二、陪餐人员安排1. 陪餐人员范围:包括园长、教师、营养师、厨房工作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
2. 陪餐时间:陪餐人员应在幼儿用餐时间进行轮流陪餐,确保每日三餐及加餐时段均有成人陪同。
3. 职责分配:•园长:负责监督陪餐制度的实施效果,定期参与陪餐。
•教师:观察和引导幼儿用餐行为,记录幼儿的饮食情况。
•营养师:监控食物营养搭配,提出合理化建议。
•厨房工作人员:负责食物的安全制备和卫生。
三、陪餐规范1. 餐前准备:•确保餐厅环境干净、整洁,适宜幼儿就餐。
•准备必要的餐具,并确保其清洁和消毒。
2. 餐中管理:•陪餐人员应与幼儿一同进餐,作为饮食榜样。
•观察幼儿的饮食习惯,及时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注意餐点营养搭配和分量,满足不同幼儿的饮食需求。
3. 餐后处理:•指导幼儿学习餐后清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收集幼儿饮食反馈,及时调整食谱。
四、家长交流1. 家长参与:•定期邀请家长参与陪餐,增进家长对园餐食服务的了解。
•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通报幼儿在园饮食状况。
2. 沟通反馈:•设立饮食建议箱,鼓励家长提供宝贵意见。
•定期举行营养讲座,向家长普及儿童营养知识。
五、监督与评价1. 监督检查:•建立陪餐检查制度,确保陪餐工作的有效执行。
•设立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检查。
2. 评价改进:•对陪餐制度实施情况进行月度评估,及时总结经验。
•根据评估结果和家长、幼儿的反馈,不断优化陪餐流程和内容。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园长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冲突,按照上级规定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翌星看护点负责人陪餐制度
为确保师生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食堂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师幼在看护点饮食安全。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制定本陪餐制度。
每天陪餐人员由一名看护点负责人和当天的值日老师
组成。
看护点每学期制定一次陪餐安排表,并交由食堂管理人员存档备案。
对陪餐过程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处置,对学生及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与食堂负责人沟通,严格落实看护点陪餐制度。
看护点陪餐制度要求:
1、看护点食堂每餐必须指定1名负责人进行陪餐,每周制定一次陪餐安排表,并交由食堂管理人员存档备案。
2、陪餐人员负责对当餐饭菜的外观、口味、质量等进行评价,负责对食堂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并做好陪餐记录。
陪餐记录应包括日期和餐次,饭菜的品种名称、外观、口味、质量等的直观评价,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等。
陪餐记录由陪餐人员在当次陪餐后详细记录。
3、陪餐人员发现有食品安全隐患的应立即指出,并监督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及时整改。
4、陪餐人员应严格履行职责,对不认真记载陪餐记录、不及时指出整改问题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危害师生健康的安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不及时制止、出现食物中毒或感染
症状不及时报告,造成恶劣后果的,视情节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
5、陪餐负责人应在幼儿进餐之前半小时试餐,后到幼儿就餐。
负责人试餐时负责对所食用饭菜的外观、口味、质量等进行认真评价,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6、陪餐负责人对以下情况应当立即指出,并要求食堂管理人员及时整改纠正:
(1)、食堂工作人员未穿戴工衣、工帽,女工作人员戴首饰的,以及其他不符合从业人员职业行为要求的;
(2)、饭菜口味过淡或过咸的;
(3)、其他应当及时整改纠正以确保食品安全卫生的情况。
7、陪餐负责人对以下情况应当立即制止:
(1)、采购有洋葱、四季豆、凉食冷食食物或含有添加剂的食品等不适幼儿食用的食物;
(2)、饭菜质量较差,家长反映突出的;
(3)、其他危害幼儿食品安全卫生的情况。
8、看护点负责人应严格履行职责,对不认真记载陪餐记录、不及时指出整改问题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危害幼儿健康的安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不及时制止、出现明显中毒或感染症状不及时报告,造成恶劣影响的,将报给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11、陪餐负责人因故不能陪餐的,应及时向学校上级领导报告,由看护点在就餐前指定其他人员陪餐,并做好相关工作。
12、食堂管理人员应认真听取陪餐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13、看护点负责人每周应至少陪餐一次,同时要加强对食堂陪餐情况的检查,定期通报检查情况。
推行看护点陪餐制度,已成为看护点食堂强化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更为直接、快捷的有效途径。
看护点陪餐制度规定以校方为主体,每周制定一次陪餐安排表,交由食堂管理人员存档备案。
陪餐人员如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应立即指出,并监督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