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鉴赏与批评》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EN228《翻译批评与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EN228《翻译批评与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EN228《翻译批评与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EN228
*学时
(Credit Hours)
36
*学分
(Credits)
2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中文)翻译批评与赏析
(英文)Translation Criticism
其它
(More)
备注
(Notes)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300-500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外国语学院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王金波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翻译批评与赏析为英语第二学位本科必修课程,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学生,开课时间为第4学期。本课程专门讨论翻译批评与鉴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旨在促使学生熟悉英语构词法,扩大英语词汇,提高翻译技巧,丰富英语与汉语语言文学知识,从而培养文学翻译批评与鉴赏能力。课程通过讲授、讨论使学生理解翻译批评的原则和方法,翻译中的难点与重点。翻译作业为一篇学期论文(针对经典译本撰写评论)。课堂教学包括翻译作品分析,所用教学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英汉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本课程的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1.掌握翻译批评基本原则、概念和方法(A5.2.2)
2.了解文学文本翻译的难点与重点(A5.2.2)

译作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新版】

译作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新版】

“译作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 Study of Translated Masterpieces课程编号:ENGL3201学时:32 (理论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先修课程:英语笔译、英语口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Bassnett, Susan and Lefevere,André.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3】郭延礼.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4】孙致礼. 1949-1966年: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M]. 译林出版社,1996.【5】奚永吉.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6】许钧. 翻译思考录[C].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7】喻云根.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8】张今. 文学翻译原理[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9】李亚丹. 英译汉名篇赏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0】朱明炬. 英汉名篇名译[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专业选修课程目的:1.提高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对两种不同文化的感知、理解和鉴别能力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5.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和艺术甄别能力二、课程内容简介译作赏析是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在完成二、三年级英语笔译和英语口译课程后的批评鉴赏课程。

《译例名篇赏析(32学时)》课程教学大纲

《译例名篇赏析(32学时)》课程教学大纲

译例名篇赏析课程教学大纲APPRECIATION OF WELL-KNOWN TRANLATIONS总学时数:32学分:2适用专业:英语本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专门为英语本科应用翻译方向的必修课和教育及商务方向的选修课。

作为专业必修课之一(共八门),它旨在通过对译例名篇的赏析,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认识,并提高对英汉翻译技艺的鉴赏能力。

内容包括英译汉、汉译英中的名人名作及背景知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处理本课程和其它专业必修课的关系。

2.了解英汉翻译名篇的背景常识。

3.掌握译例名篇赏析的基本知识。

4.学习鉴赏不同类型译例名篇的价值。

5.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欣赏水平。

6.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继续深造以及工作都打好有益的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英语诗歌部分Chapter I The Cardinal Virtue of Prose by Arthur Clutton-Brock重点:英语韵味难点:译出韵味很浓的英文是很难得的,是一个需经过不懈努力、付出很多心血才有可能达到的境界Chapter II A School Portrait by Robert Bridges重点:“精粹”美文难点:准确、含蓄、地道的用语为文章营造了一个非常浓厚英语氛围Chapter III English Food (Taken from British Scenes)重点:比喻、排比、拟人难点:通过学习掌握修辞手段的翻译Chapter IV Golden Fruit by A. A. MilneChapter V Nature and Art by Janes WhistlerChapter VI Pay as Y ou Earn (Taken from British Scenes)Chapter VII 鲁迅:风筝Chapter VIII 许地山:落花生Chapter IX 朱自清:哀互生Chapter X 王蒙:话、话、话Chapter XI 曹雪芹:《红楼梦》节选四、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本课程丰富的内容安排供教师选用。

翻译批评与鉴赏-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翻译批评与鉴赏-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5.外国语学院(系、所)全英研究生课程简介(中英文各一份)课程名称:翻译批评与鉴赏课程代码:411.507课程类型:□博士专修课程□硕士专修课程√考核方式:全英文考试教学方式:全英文讲授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适用层次:□硕士√□博士开课学期: 2 总学时:32 学分:2先修课程要求:翻译理论;文学理论;语言学课程组教师姓名职称专业年龄学术方向王树槐教授翻译学43 翻译学许明武教授翻译47 翻译黄勤教授翻译46 翻译课程负责教师留学经历及学术专长简介:课程负责人是翻译学的博士、教授。

他的研究专长在于翻译学。

他有着扎实的语言学、文学理论、翻译学的基础,并大量阅读过典籍的翻译,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批评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课程负责人曾发表论文30余篇,善于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研究生的课堂也往往是科研的试验田,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研究生能收到严格的学术训练。

课程教学目标: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中间环节,通过批评与鉴赏,一方面使学生将描述翻译学、理论翻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深入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翻译能力。

同时,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训练学生的学术思维:摆脱经验式、感悟式的研究,而进入以理论支持的演绎式研究,或从实践构建理论的归纳式研究。

课程大纲:(章节目录)第一章翻译批评导论与对比语言学模式批评§1.1 翻译批评导论§1.2 对比语言学基本问题§1.3 作品批评:《古屋杂忆》、《背影》、《红楼梦》(节选)第二章文体学批评模式理论学习§2.1 文体概论§2.2 变异、思想方式§2.3 文体分析模式、叙事方式§2.4 假性对等第三章文体学批评模式实践训练§3.1 《药》的三译本比较§3.2 《红楼梦》两译本比较§3.3 《热爱生活》三译本比较第四章文学批评模式理论学习§4.1 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4.2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现象学文学理论§4.3 阐释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第五章文学批评模式实践训练§5.1 《初雪》、《天演论》(部分)译文批评§5.2 《红楼梦》两译本比较§5.3 《孔乙己》三译本比较第六章文化学模式翻译批评§6.1 宏观文化批评模式§6.2 微观文化批评模式§6.3 《聊斋志异》两译本比较§6.4 《浮生六记》两译本比较第七章美学模式翻译批评§7.1 美学翻译的三个层次§7.2 《荒凉山庄》两译本比较§7.3 《风筝》两译本比较§7.4 《赠张云容舞》等诗歌多译本比较第八章评价理论模式翻译批评§8.1 评价理论导入§6.2 《祝福》两译本比较§6.3 《声声慢》等诗词多译本比较全英文教材:[1]Leech, G. & Short M.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Fictional Prose. 2001.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2]Zhu Gang. 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3]Martin, J. R. & P. R. R. White,.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主要参考书:[1] 1. Baker, M. 2001.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2] 2. Bassnett, S. 2004. 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3]Bassnett, S. & Lefevere, A. 2001. (eds.). Constructing Cultures.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4]Halliday, M.A.K 2000.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Beijing &Lond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Edward Arnold [5]Hatim, B. & Mason, I. 1990.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 London & NewYork: Longman.[6]Katan, D. 2004. Translating Cultures: 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本课程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水平的标志:1、师资方面:主讲人是翻译学研究方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过30多篇研究论文,其中外语类核心期刊20余篇,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1项。

英语选修课程大纲《翻译欣赏》大纲

英语选修课程大纲《翻译欣赏》大纲

苍南中学《翻译欣赏》选修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翻译欣赏》授课教师吴必宪教学材料选编()改编()创编(√)课程类型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授课时间2012学年第一学期,共18课时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课程简介(背景、内涵与设计思路)郭沫若说过,翻译永远是一门缺憾美。

翻译确实如同维纳斯的断臂。

翻译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翻译只有更美,没有最美。

由此,这门课程将是一门畅所欲言的开放型课程。

中英文语言都博大精深。

语言之美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是翻译中经常会导致美的确实,如何让学生带上一双寻找美的眼睛去主动挖掘翻译之美,从而产生成就感和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将是这门课程的追求。

英语翻译的赏析材料可以是歌词翻译,时下热门网络语言翻译,经典文言文翻译等。

开课教师将从能激学生兴趣的多种多元化的材料入手,带领学生走入绚丽多姿的翻译世界。

课程目标1.体验语言,激发对英语语言的热情。

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课堂上展示的一些简单有趣味的中英文翻译(如路标翻译错误搜集,文言文的英文翻译,中英文热门网络语言的翻译),体验到翻译之美,之有趣,同时感受到语言之美,和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发展自己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提高翻译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翻译是的英语语言学习的五大板块--听说读写译中重要的一方面。

通过译文的鉴赏和比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翻译错误和翻译经典,提升学生翻译鉴赏能力,感受翻译之美,让学生对翻译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姿态。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课程以欣赏为主,以培养跨文化意识,体会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的文化差异,力求课程的轻松、有效又不失有所得。

课程内容简介整套教材的内容分为三篇:入门篇:感受翻译之美(包括欣赏阿黛尔的歌词翻译,欣赏罗伯特彭斯的民谣翻译,通过多个版本的比较,初步感受翻译之美)进阶篇:通过翻译用词的不同,感受中英文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欣赏翻译用词的准确性等)实践篇:发现生活中的翻译错误,并着手翻译简单歌词和诗歌,影视对白等。

《译文比较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译文比较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译文比较赏析》课程教学大纲The Course Syllabus of Translation Comparison and Criticism一、课程基本信息(Basic Course Information)课程代码:Course Code:课程名称: 译文比较赏析Course N ame: Translation Comparison and Criticism课程类别:专业课Course Type: Specialty course学时:32Period: 32学分: 2Credit: 2适用对象:英语专业Target Students: U n dergraduates M a joring in Engl i sh考核方式:考査Assessment: Examinatio n先修课程: 英汉翻译,汉英翻译Preparatory Courses: Engl i sh-Chinese Translation,Chinese-Engl i sh Translation二、课程简介( Brief Course Introduction)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翻译和鉴赏能力。

课程主要以文学翻译赏析为主,适当兼顾翻译理论和实践教学。

通过大量文学作品欣赏与翻译练习,使学生掌握文学翻译的各种技巧,《译文比较赏析》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翻译鉴赏和翻译批评帮助他们从理性和感性层面对翻译有更深刻的体会。

学生须熟悉不同文本类型、基本翻译策略和翻译理论,一方面帮助他们提升翻译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分析方法的训练。

本课程旨在让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掌握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重大事件、主要思想、经典翻译标准、近现代著名翻译家以及代表翻译作品,按照小说、诗歌、文言作品、散文等类别,提升学生对中国经典作品的鉴赏能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译文比较赏析”是第5学期为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总计32学时,2个学分。

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PPT学习教案

英汉汉英对比翻译欣赏与批评PPT学习教案
风格的符号体系: 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
第18页/共29页
一、形式标记 着眼于音、行变异的形式标记(form markers) (一)音系标记(phonological Markers) 汉语的音系特征:元音——音乐感、实质感;声调系统——节奏感;平仄分
类——抑扬感;汉语为单音节——语音流纯净清晰,优美悦耳。 1、第一回: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第二回:贾雨村看到智通寺联: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思回头。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dream”就可以算是浅化。
第8页/共29页
人闲桂花落,夜静青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Free and at peace. Let the sweet osmanthus shed its bloom.
Night falls and the very mountains dissolve into the void.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Even the candle, feeling our sadness,
Weeps, so we do, all night long.
Tr. Witter Bynner, 1929
The candle has a heart, it pities our separation,
第20页/共29页
(二)语域标记 (Register Markers) 按语体分,可有口语、书面语;按地域分,可有方言、标准语;按专业分,
可有种种技术用语、非技术用语;按性别分,可有女性用语、男性用语 词语的特定语域,是对常规语域的变异,行文由此显现出与核心语汇的色彩
差异。
第21页/共29页

《翻译批评与欣赏》教学大纲

《翻译批评与欣赏》教学大纲

《翻译批评与欣赏》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翻译批评与欣赏The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of Translation学分:2 总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研究生专业:翻译硕士(口、笔译)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我校翻译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该学科的2个方向:口译和笔译。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懂得比较和欣赏译文的多样性,通过欣赏和比较不同译者的对同一原文给的不同译文,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

同时让学生了解采用积极的、进取的态度开展翻译批评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翻译鉴赏与批评概述1.充分了解翻译鉴赏与批评的目的和意义,旨在吸取精华,提升自身翻译技能。

2.掌握翻译鉴赏的批准和翻译批评的尺度。

(二)翻译鉴赏1.了解翻译鉴赏的重要性,掌握翻译的鉴赏能力,必须具备较好的英汉语言技能。

2.了解文体差异与翻译的多样性。

3.了解翻译鉴赏离不开翻译理论的指导。

4.了解如何进行翻译鉴赏来提升自身的翻译水平。

(三)翻译批评1.了解翻译批评必须建立良好的翻译理论之上,因为“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个基本环节。

”2.学会翻译分析,依据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鉴别译文的优劣,尤其要从跨文化交际效果上探讨译文的好坏。

3.学会多译本评析,了解翻译错误分析的重要性。

4.了解文学翻译批评的意义。

5.了解应用翻译批评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6.了解翻译批评的对象,它不是指译者而是指译文,翻译批评就是品评译文。

7.了解翻译批评的标准,认清翻译标准的相对性和非恒定性。

8.了解并掌握翻译批评的方法。

翻译批评不同于文学批评,但它又不能不借鉴文学批评。

但决不能将翻译批评等同于文学批评。

三、课程学时分配四、其它1、先修课程:无2、教学方法与建议:面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需用多媒体教室3、考试方式:论文形式为主、平时作业为辅(1)平时作业 30% 期中论文 20% 期末论文 50%(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作业要求: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鉴赏与批评》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翻译鉴赏与批评
课程英文名称:The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of Translation
学分:2 总学时:36
课程性质:非学位选修课
适用研究生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我校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非学位选修课,适用该学科的3个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

是研究翻译实践中的佳作和误译的一门边缘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懂得比较和欣赏译文的多样性,通过欣赏和比较不同译者的对同一原文给的不同译文,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

同时让学生了解采用积极的、进取的态度开展翻译批评的重要性。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翻译鉴赏与批评概述
1.充分了解翻译鉴赏与批评的目的和意义,旨在吸取精华,提升自身翻译技能。

2.掌握翻译鉴赏的批准和翻译批评的尺度。

二、翻译鉴赏
1.了解翻译鉴赏的重要性,掌握翻译的鉴赏能力,必须具备较好的英汉语言技能。

2.了解文体差异与翻译的多样性。

3.了解翻译鉴赏离不开翻译理论的指导。

4.了解如何进行翻译鉴赏来提升自身的翻译水平。

三、翻译批评
1.了解翻译批评必须建立良好的翻译理论之上,因为“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个基本环节。


2.学会翻译分析,依据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鉴别译文的优劣,尤其要从跨文化交际效果上探讨译文的好坏。

3.学会多译本评析,了解翻译错误分析的重要性。

4.了解文学翻译批评的意义。

5.了解应用翻译批评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6.了解翻译批评的对象,它不是指译者而是指译文,翻译批评就是品评译文。

7.了解翻译批评的标准,认清翻译标准的相对性和非恒定性。

8.了解并掌握翻译批评的方法。

翻译批评不同于文学批评,但它又不能不借鉴文学批评。

但决不能将翻译批评等同于文学批评。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其它
1、先修课程:无
2、教学方法与建议:面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需用多媒体教室
3、考试方式:论文形式为主、平时作业为辅
(1)平时作业 30% 期中论文 20% 期末论文 50%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作业要求: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使得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

5、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1)Reiss著《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2)李明编著《翻译批评与赏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主要参考书:
(1)杨晓荣著《翻译批评导轮》,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2)马红军著《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3)周仪等著《翻译与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4)姜冶文等主编《翻译批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许均著《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译林出版社,1992年
(6)汪榕培著《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7)毛荣贵编《走出翻译误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
(8)彭启良编著《翻译与比较》,商务印书馆,1980年
(9)单其昌著《汉英翻译讲评》,中国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年
(10)乔曾锐著《译论--翻译经验与翻译艺术的评论和探讨》,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
(11)李亚丹主编《英译汉名篇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姜冶文等主编《翻译标准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辜正坤编著《中西诗鉴赏与翻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陈安定编著《英汉比较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
(15)傅仲选著《实用翻译美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16)刘宓庆著《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17)刘宓庆著《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
(18)喻云根主编《英美名著翻译比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9)袁锦翔著《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20)张培基译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制订者:周邦友
审核者:吴兴东
外国语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