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威武的盾牌》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威武的盾牌》优质课教案

小学美术《威武的盾牌》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引入阶段:①播放《杨门女将》影片,学生欣赏,激发兴趣;②教师就本课重点提出问题,作用来历?造型特点?如何制作?引入新课。
二、学习与探究:1.①学生汇报发言汇报盾牌知识,(包括材料的演变)(体现自主性)或展示图片,教师小结。
师:你了解关于盾牌的哪些知识?谁想来说一说?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通过搜集资料知道,最早的盾牌是藤编或者木制的。
从材质上说,木盾、滕盾、柳条盾、铜盾、铁盾等。
形状上说,圆盾、长方形盾、奇形盾等。
盾牌的表面一般都包有一层或者是数层皮革,可以防止箭、矛和刀剑的攻ft。
通常还绘有各种彩色的图案、标志、徽章等等。
②欣赏图片——扶盾武士佣(课本上的)—了解盾牌还具有威慑功能。
(作品中的武士,右手呈握状,很可能有一件兵器,只是年代久远,已无处可寻了。
武士左手扶着一块装饰着面目狰狞威猛兽头的盾牌。
武士的两眼圆睁,眉头紧锁,嘴角下垂,更显得威风凛凛。
它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③出示盾牌,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威武的盾牌)2.造型特点分析与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反馈)①分析盾牌的结构(出示手工制作盾牌)盾牌分盾面和挽手两部分。
3.欣赏课本,开拓思维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欣赏课本上的盾面,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①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外形不同---引导孩子设计盾牌外形,为下一步的创作打基础。
)②图案纹样是如何设计的?(五官是如何表现威武的)头像,呈现威武、怪异、奇特、恐怖等;绘画游戏---让学生针对盾面进行夸张和变形的活动;作品展示与交流,其中优秀的作品将成为小组合作时的重要参考。
③色彩是如何搭配的?这些盾牌对比鲜明,有强烈的视觉冲ft力。
(出示一个色彩接近的。
让孩子们分析)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决4.演示步骤---师制作盾牌---欣赏多种盾牌---拓展思路,引导其创作。
三、设计与制作阶段:①教师说明作业要求,小组合作进行。
根据材料讨论制作方案,然后分工合作。
三年级美术《威武的盾牌》教案

三年级美术《威武的盾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盾牌的基本知识,知道盾牌的起源、功能和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盾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盾牌的种类和功能3. 盾牌的象征意义4. 盾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5. 盾牌制作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盾牌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教学难点:盾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盾牌制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盾牌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盾牌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盾牌,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盾牌的起源、发展历程、种类、功能和象征意义。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盾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示范制作过程。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的盾牌。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7.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幅盾牌作品,下节课展示。
8. 课后延伸:学生可以继续探索盾牌文化,了解其他国家的盾牌特点,提高审美素养。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1. 学生对盾牌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设计盾牌时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学生作品的完成质量和创意表现。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
2.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盾牌文化,提高审美素养和人文素质。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美术《威武的盾牌》教案

《威武的盾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威武的盾牌,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目标】1.了解盾牌的造型及装饰特点。
学习用简单的材料以剪、撕、卷、画等技法设计出威武的盾牌。
2.学生在观察、分析、体验的过程中,根据材料特点选择制作方法,结合设计理念,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3.学生在愉悦的实践过程中,传承古老文化。
【教学重点】结合材料的特点,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教学难点】动手制作出外形独特、威武的盾牌。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盾牌?播放微视频二、了解盾牌的历史、造型及装饰特点1、你了解古代的盾牌吗?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盾牌作战了,到了元代,士兵们手持圆形的盾牌在战斗在西方的古罗马时期,士兵们也学会了使用圆形盾牌2、根据材质的不同盾牌可以分为哪些种类?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发掘出土了铜制盾牌;用藤条编制而成的盾牌叫藤盾;这是木质盾牌;当然还有更为坚硬的金属盾牌3、观察图片,看看盾牌的正面和背面有什么不同?正面:装饰图案背面:装有把手4、盾牌都有哪些形状呢?有圆形、燕尾形、梯形、方形等等盾牌的正面通常会装点狮子、老虎等猛兽的图案,以便吓退敌人。
三、盾牌的制作步骤1、将纸对折,用剪刀剪出盾牌的外形2、安装把手(横向和竖向两种方式)3、粘贴五官。
可以用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方形来表型动物五官,同时也可以用立体的方式来表现动物的五官,为了使盾牌更加的威武霸气,通常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处理五官4、教师示范四、艺术实践设计制作一个威武的盾牌,要求:设计要大胆,造型要夸张,变形要生动有趣。
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威武的盾牌》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威武的盾牌》教案第一篇: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威武的盾牌》教案《威武的盾牌》的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1.使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勇敢和智慧,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热情;2.培养学生从小学会保护自己的意识,建立自己心中的盾牌。
(二)、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盾牌在古代和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用途,学习盾牌的装饰手法,学会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制作。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
一、重点和难点:1.了解盾牌外形及图案的特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
2.让学生感受威武的含义并能做出威武的盾牌。
二、教学准备:彩色卡纸、油画棒、白板笔、剪刀、固体胶、双面胶、辅助装饰材料。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1.“同学们,老师很高兴认识你们。
听说咱班同学非常聪明,让我们大声说,我真棒!”(生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盾牌”(二)认识盾牌作用:1同学们,请看!这是古代的士兵作战的场面,他们手中拿着什么?你们知道盾牌有什么作用吗?(作战用的、阻挡敌人),回答的真棒盾牌用来保护自己,防御低人。
那么你知道现代盾牌的用途吗?2.(出示《扶盾武士俑》),这是我国北朝时期的彩陶,叫《扶盾武士俑》,同学们观察这个陶俑的面部表情是怎么样的?(提示:眼睛很大,很吓人;撅着个嘴,很不服气;紧锁着眉头,好像在考虑战争的事情)。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他的手拿着什么东西?(生答:盾牌),盾牌的上面有一个老虎头,很凶猛很吓人的样子,这幅作品给你的整体感觉怎样?谁能用一个好词来概括吗?(生答:威武)。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威武的盾牌》。
(三)探究盾牌并示范制作步骤:1.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些盾牌给你的感觉怎么样?(生答)这些盾牌用了哪些方法制作的?(绘画,手工粘贴),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怎样才能做一个美丽威武的盾牌,好吗?2.请同学们打开书找一找,你发现盾牌有哪些外形?(生答:圆形、长方形、栯圆形、棱形),同学们观察的很好,老师也带来很多不同形状,请看。
第七课《威武的盾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七课《威武的盾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盾牌的基本形状和结构,掌握使用简单几何图形和颜色创作个性化盾牌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盾牌的历史与文化:简介盾牌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盾牌的设计要素:讲解盾牌的基本形状、图案和颜色搭配。
3. 创作个性化盾牌:引导学生运用几何图形和颜色创作属于自己的盾牌。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盾牌的基本形状和图案设计。
难点:如何运用几何图形和颜色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盾牌。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盾牌图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蜡笔、记号笔。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套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盾牌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盾牌的兴趣。
2. 新授:讲解盾牌的历史、设计要素和创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盾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盾牌的历史与文化盾牌的设计要素形状图案颜色创作个性化盾牌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创作一个盾牌。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如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盾牌设计的基本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创作出个性化的盾牌作品,还能增强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审美情感。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活动内容:教师通过展示古代盾牌的图片和实物,引入盾牌的概念,讲述盾牌在历史中的作用,如古希腊战士的盾牌、中世纪骑士的盾牌等。
目的:激发学生对盾牌的兴趣,建立对盾牌历史和文化的初步认识。
2. 新授活动内容:盾牌的历史与文化:详细介绍盾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
第7课《威武的盾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7课《威武的盾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以“威武的盾牌”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盾牌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以及其在战争、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意义。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让学生掌握盾牌的基本构造和设计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盾牌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掌握盾牌的基本构造和设计方法,学会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盾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盾牌的基本构造和设计方法。
2. 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盾牌。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盾牌。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盾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盾牌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以及其在战争、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意义。
2. 新课讲解(1)讲解盾牌的基本构造和设计方法。
(2)展示实物盾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盾牌的构造和设计。
(3)分析优秀盾牌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其设计技巧。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盾牌。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盾牌图案,并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成果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盾牌,分享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2)师生共同评价,从设计、制作、创意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1. 《威武的盾牌》2. 课题:第7课3. 教学目标:了解盾牌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掌握盾牌的基本构造和设计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 教学内容:盾牌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盾牌的基本构造和设计方法,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盾牌。
5. 教学难点:盾牌的基本构造和设计方法,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盾牌。
第7课 威武的盾牌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7课威武的盾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盾牌的起源、发展、种类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盾牌的特点,学习盾牌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创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盾牌的起源、发展、种类和功能2. 盾牌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 团结协作、共同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盾牌的制作方法和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盾牌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盾牌的起源、发展、种类和功能2. 示范法:演示盾牌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 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共同制作盾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五、教学准备1. 课件:盾牌的图片、制作过程图解2. 实物:盾牌样品3. 材料:硬纸板、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等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盾牌吗?它有什么作用呢?b. 学生回答:盾牌是一种防护用具,可以保护身体免受伤害。
2. 讲解盾牌的起源、发展、种类和功能a. 盾牌的起源:盾牌起源于古代,最早是用木头、皮革等材料制成的。
b. 盾牌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盾牌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形成了多种类型。
c. 盾牌的种类:根据形状和功能的不同,盾牌可以分为圆盾、方盾、盾牌等。
d. 盾牌的功能:盾牌主要用于防护,可以抵挡刀剑、箭矢等攻击。
3. 演示盾牌的制作方法和技巧a. 准备材料:硬纸板、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等。
b. 制作过程:1) 用硬纸板剪出盾牌的形状。
2) 在盾牌表面贴上彩纸,进行装饰。
3) 用颜料对盾牌进行上色,使其更加美观。
4) 将盾牌边缘修剪整齐,确保无毛刺。
c. 制作技巧: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剪刀的使用安全,保持作品的整洁。
4.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盾牌a.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b. 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盾牌的设计和制作方案,分工合作完成制作。
7.威武的盾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7.威武的盾牌(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盾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学习制作威武的盾牌。
学生将学习盾牌的基本形状、图案设计以及颜色搭配,培养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盾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增加知识储备。
2. 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盾牌的制作方法。
4.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盾牌作品。
教学难点:1. 盾牌的基本形状和图案设计的掌握。
2. 颜色搭配的美感培养。
3. 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与创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盾牌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彩色笔、水粉等。
3. 准备制作盾牌的材料,如硬纸板、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盾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盾牌图片和实物,了解盾牌的基本形状和图案设计。
3. 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盾牌特点,动手制作自己的盾牌作品。
4.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建议和鼓励。
5. 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互相学习和交流。
板书设计:1. 威武的盾牌2. 副美术三年级下册3. 教学目标4. 教学难点5.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学生制作自己的盾牌作品,要求形状独特、图案设计美观、颜色搭配协调。
2. 学生在课后进行盾牌作品的展示和分享,互相学习和交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盾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学生在制作盾牌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实践和指导,掌握了盾牌的制作方法,并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了独特的盾牌作品。
教学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建议和鼓励,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动力。
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促进了合作与互动。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盾牌制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他们能否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引入阶段:
①播放《杨门女将》影片,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②教师就本课重点提出问题,作用来历?造型特点?如何制作?引入新课。
二、学习与探究:
1.①学生汇报发言汇报盾牌知识,(包括材料的演变)(体现自主性)或展示图片,教师小结。
师:你了解关于盾牌的哪些知识?谁想来说一说?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通过搜集资料知道,最早的盾牌是藤编或者木制的。
从材质上说,木盾、滕盾、柳条盾、铜盾、铁盾等。
形状上说,圆盾、长方形盾、奇形盾等。
盾牌的表面一般都包有一层或者是数层皮革,可以防止箭、矛和刀剑的攻ft。
通常还绘有各种彩色的图案、标志、徽章等等。
②欣赏图片——扶盾武士佣(课本上的)—了解盾牌还具有威慑功能。
(作品中的武士,右手呈握状,很可能有一件兵器,只是年代久远,已无处可寻了。
武士左手扶着一块装饰着面目狰狞威猛兽头的盾牌。
武士的两眼圆睁,眉头紧锁,嘴角下垂,更显得威风凛凛。
它不仅实用而且
美观。
)
③出示盾牌,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威武的盾牌)
2.造型特点分析与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反馈)
①分析盾牌的结构(出示手工制作盾牌)
盾牌分盾面和挽手两部分。
3.欣赏课本,开拓思维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欣赏课本上的盾面,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
①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外形不同---引导孩子设计盾牌外形,
为下一步的创作打基础。
)
②图案纹样是如何设计的?(五官是如何表现威武的)
头像,呈现威武、怪异、奇特、恐怖等;
绘画游戏---让学生针对盾面进行夸张和变形的活动;
作品展示与交流,其中优秀的作品将成为小组合作时的重要参考。
③色彩是如何搭配的?
这些盾牌对比鲜明,有强烈的视觉冲ft力。
(出示一个色彩接近的。
让孩子们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决
4.演示步骤---师制作盾牌---欣赏多种盾牌---拓展思路,引导其创作。
三、设计与制作阶段:
①教师说明作业要求,小组合作进行。
根据材料讨论制作方案,然后分工合作。
②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帮助。
作业要求:
1.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设计一个能让敌人胆战心惊的盾牌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一个盾牌,注意分工要合理,色彩搭配丰富。
四、展示与评价:
①各小组讨论如何展示自己的作品,体现威武、独特造型。
②师引导学生评述,运用美术语言来评价哪个小组制作的盾牌更有特色、造型更夸张,更威武。
③教师小结。
安排学生整理制作材料工具,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