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写作。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对作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解。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练习。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作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练习,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指导。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修改,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写作,提高作文质量。
5. 总结。
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
同时,老师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作文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用心感受生活(作文课)

《音乐作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公开课系列之一用心感受生活(作文课)教案毛安中心学校初中部刘向阳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感受生活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感受生活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导语:同学们喜欢写作文吗?(———)为什么呢?通常大家大多怕写作文。
因为拿起笔总觉得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这节课就给大家讲讲怎样写作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好不好?二、正课(一、)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小学学过的作文基础知识1、举例说明什么是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2、记叙文的六要素是哪些?(二、)怎样用心感受生活1、发优秀作文材料让学生阅读(播放轻音乐帮助学生仔细阅读)2、学生谈读后感受,教师相应点拨(1)观察生活,重要的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不可似是而非;(2)观察生活更要感受生活,悟出情感,悟出道理。
3、阅读教师作品,体会观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进一步感受写作技能。
4、让学生听歌曲《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听完歌曲练习写作:小路上……,要求当堂完成,字数400以上。
4、若写好,可适当点评。
然后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欣赏完再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记XXX老师”的作文。
此环节根据时间合适进行加减。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简单复习了作文基础知识,初步学会怎样用心感受生活,并把这种生活感受用作文展现出来。
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多地用心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并及时把这种真实的感受用最美的文字记录下来。
相信大家的作文一定越写越好!附:板书设计用心感受生活观察感受——写作阅读2014年11月24日换个角度写文章济南商河县实验小学李某君我的作文《垃圾鱼》获得了二等奖。
当初,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从侧面反映生活中爸爸对我的爱。
因为日常生活中,爸爸对我的关爱很多。
每天清晨上学时,爸爸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我要注意交通安全。
初一作文教学教案设计

初一作文教学教案设计【篇一: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教学重点:片段练习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的技巧方法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感到最难的也是写作文,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
不由的发出感叹:“作文难啊,难于上晴天”。
其实作文难写吗?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难写吗?亦不然!因为在祖国的语言文字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犷,有彩陶的古朴典雅,有花椒的芳香四溢。
有先秦的繁星明月: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庄子的逍遥游,是孔子的颠沛流利,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三百》,是魂兮归来的《楚词》,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类的文明。
有了这些,我们写作文怎么会难写呢?何愁写不好呢?这就要我们平时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写好读书笔记。
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如何使作文具体化?二、活动一:(一)、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
(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地上。
(2)、有一枚硬币从老师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讲桌上,然后又像一个小精灵叮叮当当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画了一个优美的圆弧后平静地躺在哪儿。
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

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一、引言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是由引言、描写和总结三部分组成的。
引言部分通常是写景作文的开篇,起到引导读者进入文中环境的作用。
二、描写描写是写景作文的重点,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在描写中,应该突出景物的特点,以及作者对景物的感受和体验。
1. 描述景物的外貌在描写中,可以通过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景物的外貌,如色彩、形状、大小等。
例如:“春天的田野仿佛一幅绘画,一片片嫩绿的麦苗像是快速生长的涌泉,地里的花朵也纷纷绽放,将整个大地装点得五彩斑斓。
”2. 表达个人感受和体验在描写中,除了描述景物的外貌,还应该表达作者对景物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描写自己对景物的感知和情感,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美妙。
例如:“站在悬崖边,迎面而来的海风拂过脸庞,如丝般清爽。
远处的大海波光粼粼,像是镶嵌在蓝天上的一块蓝宝石,让人心旷神怡。
”3. 运用修辞手法在描写景物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增加写作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例如:“秋天的树叶像一位魔术师,把大地染成了一片绚丽多彩的画卷。
”三、总结总结部分是写景作文的结束,可以对前文进行总结,也可以展望未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 对景物的总结评价在总结部分,可以对前文所描绘的景物进行总结,对其美丽、壮观之处加以评价,给读者留下对景物的深刻印象。
例如:“这片湖泊清澈而宁静,像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片心灵净土,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2. 展望未来在总结部分,也可以展望未来,对读者进行情感上的引导,让他们在阅读之后产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例如:“希望所有人都能珍惜眼前的美景,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
”结语:写景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又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
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向课文学作文

向课文学作文――用《邓稼先》这篇课文指导如何写2016年江西中考作文“那个影响我的人”瑞金二中艾刚【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组字成词、组词成句,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2、让学生掌握《邓稼先》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如对比、引用、排比等等,指导中考作文写作;3、让学生使用教师的下水作文学会组句成段、关联成段、排比成段。
【教学重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引用经典名言来进行仿写。
【学习目标】一:跟课文学对比------------选对比词,组句成段。
二:跟课文学引用------------引用言语,关联成段。
三:跟课文学排比------------仿排比句,排比成段。
四:跟课文学篇章-----------拟小标题,横式成篇。
【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过程】姓名导入,拉近距离1、自我介绍、组字成词,组词成句上课:我先作个自我介绍。
我叫艾刚,草头艾,刚强的刚,请同学们用艾刚两个字分别组词,看看能组多少词。
(同学示例)艾草,艾叶艾蒿艾滋病刚强刚毅刚正刚才刚好增加难度:请说出含有艾和刚的成语(同学示例)方兴未艾自怨自艾刚正不阿刚愎自用血气方刚刚柔相济百炼成刚2、播放我的偶像邓稼先引入课文写作。
有一种名义叫人民的名义,因为国家人民需要,邓稼先无怨无悔的选择付出,邓稼先,不仅是影响梁植的人,而且也是影响我的那个人。
今天这节课,作文指导课,向课文学作文。
我将带着同学们用名人《邓稼先》、名篇《邓稼先》来指导如何写2016年江西作文“那个影响我的人”。
3、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作文指导课的学习目标是:一:跟课文学对比------------选对比词,组句成段。
二:跟课文学引用------------引言语句,关联成段。
三:跟课文学排比------------仿排比句,排比成段。
四:跟课文学篇章-----------拟小标题,横式成篇。
一:跟课文学对比------------选对比词,组句成段。
1、看看本文的两个小标题,说说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特点?(屏显。
初中语文教案说明文作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教案说明文作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及其与其它文体的区别。
2. 说明文的写作要素:话题、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等。
3. 说明文的常用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
4.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条理清晰、生动形象。
5. 说明文的写作步骤:立意、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使说明文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以及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写作技巧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说明文范文,让学生体会写作技巧。
3.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实践,培养写作能力。
4.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概念及其与其它文体的区别。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写作要素、常用表达方式和语言要求。
3. 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范文,让学生体会写作技巧。
5. 讲评: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讲评。
6. 课后作业: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说明文作品,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内容完整性、结构合理性、语言准确性等方面。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评价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说明文写作教材,提供系统的写作指导。
2. 范文:收集一批优秀说明文范文,用于分析和参考。
3. 写作工具:提供写作所需的纸张、笔等工具,以及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进行写作和资料查找。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English: The lesson plan for the second unit of the seventh-grade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 includes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write a composition. The objective of the lesson is to guide students in writing a composition based on personal experiences. First, the teacher will introduce the topic and its importance in everyday life. Next, the teacher will model the writing process by brainstorming ideas, organizing them into an outline, and then expanding on each point. Students will b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and share their own experiences to generate ideas. Then, the teacher will guide students in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step by step, emphasizing the use of descriptive language, clear organization, and appropriate vocabulary. Once the composition is complete, the teacher will lead a peer review session where students give constructive feedback to each other. Finally, the teacher will provide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omposition. This lesson plan aims to develop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by providing them with a structured approach and opportunities for collaboration and reflection.中文翻译: 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案包括教导学生如何写作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1从照片中的懵懂小孩渐渐变成了成熟的少年,记忆中的“好老师”一直萦绕在心中。
从一张集体照回忆起,照片中的我们笑得那样灿烂,而您在一旁也同样欣慰。
还记得在我们面对未知的困难时,是您在背后鼓励我们支持我们,给我们以前进的动力。
到现在,毕业照上的我们都看着镜头,唯独您多了一份淡淡的忧伤,或许是舍不得我们的.离去,或许是对我们的期望,拍完照后,只见您躲在门后偷偷哭泣。
在从前,我们曾问过您以后是否会记得我们,您只是轻轻地回答:“大概会吧。
”之后,便转身望向窗外,天空天边的飞鸟闪烁出一股忧伤。
在课上,您常说:“在课上,若不听课,我是不会帮助你,更不会同情你的。
”而在课后办公室中,您却一直在为同学补课。
在毕业当天,您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后你们就要展翅高飞,飞往新的高度,新的未来,请务必带着我们的期望,走完这完美的人生!”说完,您那泛红的眼睛正流淌出晶莹的泪花,泪花在窗外肆意的纷飞,您努力去掩饰,可始终甩不掉紧紧追随的不舍。
又是一年夏季,阳光照耀下的我们,在树荫下道别。
最后,在夕阳的背景下,那张照片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您站在夕阳下回忆着我们儿时所说的“老师好”,听着如今最后一句“老师再见”。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2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张照片,虽然上面已经落满了尘埃,但是透过照片,我仿佛触碰到了回忆背后的快乐、悲伤、激动……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透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斑斑驳驳地撒在金黄的沙滩上。
这时,有两个小女孩奔跑在落日下,“快来!马上开始了!”其中一个女孩不停地催促着,“好了,别催了!”两个背影若隐若现穿梭在人群中,原来他们要在沙滩上玩飞盘。
大家一定很好奇,她们是谁,其实这两个女孩是我和我的.好朋友小筠。
“准备好了吗?”小筠摆出准备姿势,“准备好了,放马过来!”我势在必得地回答。
忽然,一个飞盘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向我发射过来,就在快要砸到我之时,小筠眼疾手快,把我拉了过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七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案设计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一、说教材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内容“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第一单元的课文描写了古今中外的人物,他们各具个性,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学习写作的极好范例。
为了引导学生把人物写活,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观察人物特点,将人物描写方法用到写作实践当中,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重点是学会几种人物描写方法,难点是综合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把人物写得鲜活有生命。
二、说教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谈话法。
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分组讨论法。
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举一名组长。
让学生围绕写作要求从各个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
3、巡视指导点拨法。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
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
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
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三、说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讨论法。
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后,让学生参与到小组中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
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组中讨论的内容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
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
3、学生修改法。
个人自改后,分小组互改。
小组改是进一步进行写作体会交流,提高他们鉴析文章的能力。
4、集体改。
让学生对典型的文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用一则寻人启事激发学生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并导入新课。
导入语:大千世界,人海茫茫。
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
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语说:“画人画虎,难画皮。
”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板书课题: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二)介绍写人物个性特征并提示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三)指导习作1.肖像描写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1.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衫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鲁迅外形瘦弱、精神矍铄、意志顽强)2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明确: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练一练:肖像描写,写出人物特征同学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与老师们朝夕相处,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老师。
请你描写一下班主任的肖像,使我们对他能够有所了解,好吗?学生自由作文并交流。
2、语言描写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的等等的自我介绍。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举个例子《儿子眼里的父亲》练一练:你成了世界上100个不幸的人中最不幸的一位,英语测试比80分少一点,比60分多一点,针对你的成绩,设计父母的一段对话。
学生分组模拟,分角色表演,分析父母的性格。
3、行动描写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
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武打小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
《水浒》重要人物性格各异,主要是作者对他们进行了各具特点的行动描写。
练一练:说出写动作的成语,并组句。
4、心理描写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
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实例:“整个晚上,女孩都在想着向家里要钱的事儿。
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
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
”“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
女孩一楞。
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
女孩跑开了。
”小组内交流体会感受。
(正是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两颗美丽心灵的跳动,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练一练:民主选举班长的会议刚刚结束,学习并不出众,甚至连老师也不特别关注的你,却出乎意料地被全班同学选为班长。
请你谈一谈此时此刻你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5、多种手法综合运用在写作时,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多种手法综合运用,单用一种手法的时候很少,写一个人,往往既写这个人的肖像,又写这个人的语言行动,还写他的心理,以及别人对他的议论评价。
(四).作文片断练习:猜猜他(她)是谁同学们尝试用刚才掌握的方法来对班内同学进行描写,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写人的方法,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比一比谁的描述最准确。
(五).快速修改,讲评1.个人改。
学生完文之后,自我修改。
2.个人修改完毕,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以此作为小组评改的依据。
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可略作补充。
(选择真实材料,写作时要实事求是;选择典型材料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有独特发现,有新见解;语言生动形象等)3.小组改。
教师巡回指导。
每人都和其他同学下评语。
如果在评改中有异议的地方,小组内部可以进行讨论,如果还不能确定,小组之间可以商榷。
也可以让老师也参与进去参加讨论。
4.集体评改:由学生自由推荐文章共同评改。
(文章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让学生对所看到的文章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老师则从学生的评论中总结概括。
从文章的题目,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归纳。
(六)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结束语:写好一个人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方法。
具体操作时有时是多种方法并举,选取哪一种方法描写还需视个人喜好和具体需要而定。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总结并创新,才会达到写好写活写绝的最终目的。
只要勤练不辍,写至佳境自然就会妙笔生花,意趣横生。
(七)作业单元作文:自选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设计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楚写作目标写一篇记事写人的文章,能用一根线索贯穿文中的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脉贯通。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见过珍珠项链吗?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是靠什么贯穿起来的?靠的是线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游子身上的衣服又是靠什么连缀起来的?靠的是线索;我们写记叙文也是这样。
一个个人,一件件事,这些材料靠什么把它组织起来?靠的也是线索。
写记叙文离不开线索。
如果记叙文中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二、学习知识短文学习知识短文《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明确线索在记叙性文章中的重要性,了解设置线索的几种方法和安排线索应注意的问题。
三、课堂交流回顾这学期学过的课文,说说哪些文章的线索是最清楚的?分别是什么?(如《柳叶儿》、《社戏》等,进行分析讨论,加深领会。
)四、练习题目提示课文所给定的前两个题目学生任选一题。
第一题:本题可以从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中选择一件事或一个人来写。
取材的范围很广,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可以写。
要做到条理清楚,文脉贯通,就要确定好线索。
线索的确定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
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
这些都必须在动笔之前深思熟虑。
第二题:要求学生运用几件事来表达一个中心。
几件事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有一根贯串线索。
这根线索就是自己和小伙伴彼此的了解不断加深,两人的友谊在逐渐加强,要以这根线索将全文的内容组织在一起。
这篇作文所写的内容是对以往美好生活的回忆,字里行间应充满真情实感。
五、学生按要求写作要求:1.先明确自己的文章线索是什么,要表达什么,写在作文前,然后再写文章。
2.用一根线索贯穿文中的材料。
3.自拟题目,文章生动,中心明确。
写作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有关知识。
2.让学生学习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选择材料。
3.训练学生写作生动的记叙文。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写作时要注意客观材料的选择,应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事、物、景,主观感情的抒发应是自己的真情流露。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拓展思路选择材料。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习法。
【教学安排】1.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快速阅读本单元写作训练的“知识短文”——《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总结短文的主旨。
2.写自己最熟悉的:教师先举例子,然后让学生模仿,列举自己最熟悉的事物。
3.最动情的东西:让学生列举自己最动情的事。
4.学生讨论并确定自己的作文题目。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
语文课的教学,就是要训练同学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其中的写作则是重要内容。
许多同学在写作上存在着畏难情绪,冥思苦想,无从下笔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谈“写”色变。
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就要求同学们了解一些有关的写作知识。
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真实地再现了鲁迅先生儿时的乐园——百草园,使我们获得了美好、愉悦的审美感受。
鲁迅先生是怎样描绘这个儿时乐园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长吟,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藤、覆盆子……)教师问:如此细致的描写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学生答:鲁迅先生熟悉那时的生活,百草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亲切与熟悉,充满了童趣。
下面请同学们通读知识短文,根据教师提示,把握主旨。
二、重点、难点的突破与目标完成过程。
1.让学生总结知识短文的主要内容后,教师明确:(1)选材应选择自己平时熟悉\关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