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拓展模块下学期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中职高考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中职高考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谈笑风生、信口开河、落落大方B. 妙手回春、翻云覆雨、人云亦云C. 奋不顾身、望梅止渴、胡言乱语D. 畸形病态、吹毛求疵、夸大其词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帮助同学。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

C. 我对这次考试没有信心,因为我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组是:A. 辉煌、灿烂、辉煌B. 热闹、喧哗、嘈杂C. 坚强、刚毅、坚毅D. 愤怒、恼怒、气愤答案:A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这本书就像一座宝藏,等待着我去挖掘。

B. 他走路的样子像一只鸭子。

C. 这里的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D. 她的声音像夜莺一样婉转动听。

答案:A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组是:A. 画龙点睛、守株待兔、一箭双雕B. 车水马龙、风和日丽、千里之行C. 狐假虎威、杯弓蛇影、悬梁刺股D. 画饼充饥、朝三暮四、一鸣惊人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表达了作者()的决心。

答案:求知7.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梁山,反抗腐败统治的故事。

其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表现了梁山好汉()的精神。

答案:机智勇敢8.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中,贾宝玉给林黛玉取的别号是()。

答案:潇湘妃子9.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等。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唐代诗人杜甫作品的是()。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展现了其()的才能。

职高语文拓展模块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拓展模块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拓展模块(含答案)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20分,每小题21A .俨.然y ǎn???阜.盛b ù???伺.候c ììB .谬.种m ìu???呜咽.y è???簇.拥c ùo?C .敕.造ch ì???烟霭.ǎi???嫡.亲d í???D .杜撰.zhu àn?模.样m ó???忖.度c ǔn2.下列词语书写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A .风尘仆仆梦寐以求贫脊彪炳千古 B .恍然大悟熙熙嚷嚷嬉戏要言不繁 C .忍辱负重炊烟袅袅斑斓不修边幅D .坚韧不拨安然无恙心扉德艺双馨 3.选出动词使用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他把舵把从舵上 掉,用它去 ,去A.C.4A B 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C .另一条鲨鱼原是忽隐忽现....上来。

?D 所欲为...的鲨鱼。

5.下列句中破折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重唱、相声和杂技。

B ??) ??? ????比宜然。

⑩古人云: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1.是:()(3分)A.秦以.攻取之外B。

与战胜而.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与战败而.亡者C.犹.抱薪救火D。

然.后得一夕安寝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然.2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3分)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BC.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D.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3.本段层次切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⑦C4.ABC危害。

D四、作文(40分)(写在添卷纸)作文题目:生活中,人不好问,请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则无效。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1.B.(阜:音fù;驯:音xùn;模:音2.B(A“贫脊”应为“贫瘠”。

B熙攘攘”;“要言不繁”应为“要言不烦”。

“坚韧不拨”应为“坚忍不拔”)。

职高语文月考试卷

职高语文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瞒天过海(màn)B. 轰轰烈烈(liè)C. 惊涛骇浪(hài)D. 振聋发聩(k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勤奋好学,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C.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D.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深受启发。

3.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水滴石穿B. 胸有成竹C. 画龙点睛D. 青出于蓝4. 下列诗句的作者和出处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李白《静夜思》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之涣《登鹳雀楼》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杜甫《月夜忆舍弟》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形容心情舒畅,自由自在。

B. 呆若木鸡:形容人呆滞,无动于衷。

C.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D. 风马牛不相及: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关联。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B.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宛如天籁之音。

C. 他说:“我一定会考上大学的!”D. 他问:“你有什么问题吗?”7.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解”字可以读作“jiě”和“xiè”。

B. “行”字可以读作“xíng”和“háng”。

C. “种”字可以读作“zhǒng”和“zhòng”。

D. “做”字可以读作“zuò”和“zuō”。

8.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像无数只眼睛在注视着我们。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职高拓展模块语文月考试卷

职高拓展模块语文月考试卷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惊慌失措B. 恣意妄为C. 轰轰烈烈D. 漫不经心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出色,深受读者喜爱。

B. 她不仅唱歌好,而且跳舞也很棒。

C. 我最近在学习计算机编程,已经掌握了基础。

D. 这场演讲比赛,他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

3.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词语是()A. 走路B. 看书C. 学习D. 吃饭4.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非常关心国家大事。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与人交往。

5. 下列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不一致的一项是()A. 她在图书馆里看书。

B. 我们班正在举行运动会。

C. 他把作业写完了。

D. 老师在讲台上讲课。

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信任。

B. 她的歌唱得很好听,让人陶醉。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我们借鉴。

D. 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与人交往。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她非常关心国家大事。

D. 这场演讲比赛,他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

8.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词语是()A. 走路B. 看书C. 学习D. 吃饭9.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非常关心国家大事。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与人交往。

10. 下列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不一致的一项是()A. 她在图书馆里看书。

B. 我们班正在举行运动会。

C. 他把作业写完了。

D. 老师在讲台上讲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光大。

2.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他是一位()的科学家,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职业高中语文月考试卷

职业高中语文月考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尽(jīng jīng lì lìn)B. 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C.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D.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书法、绘画等选修课程。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师益友。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刻苦和老师的悉心指导。

D. 看到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我心中充满了羡慕。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繁花似锦”中的“似”是“好像”的意思。

B.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中的“凭”是“依靠”的意思。

C.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幽”是“深远”的意思。

D. “画龙点睛”中的“点”是“点缀”的意思。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B. 他勇敢地承担起责任,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 春天的阳光温暖宜人。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刻苦。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B.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C. 爸爸妈妈说:“你去书店买一本《红楼梦》吧。

”D. 他是我们班的班长,学习成绩优异,品行端正。

6. 《庐山谣》中“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一句,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情怀。

7. 《离骚》中“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一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高洁志趣。

8.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反映了诗人__________的感慨。

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月考三(答案)

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月考三(答案)

附:参考答案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三、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13.将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翻译:皇上十分喜欢他,平时只称他的字号,不直呼他的名字。

“眷”:喜爱,爱护,照顾,眷顾,1分;译为“眷恋”、“眷念”“爱惜”、“器重”不给分。

“名”:译出动词,1分;光译为“名字”,不给分。

14.根据提供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出另一句。

(5分)要说梅,我最偏爱的是白梅,它冷艳洁白,一尘不染,清香浓郁。

白得超凡脱俗;白得素雅纯净;白得如冰似雪。

卢梅坡曾在《雪梅》中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王冕在《白梅》中写道:“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中写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王安石在《梅》中写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但写梅写得最绝的还是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他的诗中不见一个梅字,却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写得入木三分,写得俏丽可人,使人引起无数的联想。

15.16 本街最好的裁缝(2分)即表明自己众裁缝中手艺高超,也不会显得太过于夸张以至于让人难以接受。

从逆向思维,诚信经营等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4分)四、媒体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6.C(承上启下)17. C (A项偷换概念,BD曲解文章含义)18.B(ACD都是曲解文章含义,A假设变因果,C课文)19. 使年轻人存在普遍的焦虑和空虚,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使人产生从众心理,难以建立正确的“三观”。

20.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会“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能够使人更从容地面对海量信息,懂得选择,从而摆脱恐惧和焦虑。

五、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5题,共20分)21.(4分)引出下面“神线”下岗,空怀绝技而生活困顿的内容 (2分) ;为下面写郑能把“那条绳子”称作“神线”作铺垫。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月考试卷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暮色苍茫(mò)B. 窃窃私语(qiè)C. 瞠目结舌(chēng)D. 恣意妄为(z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美轮美奂畏首畏尾滥竽充数B. 奋发图强振聋发聩纷至沓来C. 欣欣向荣前赴后继班门弄斧D. 胸无点墨愚昧无知狐假虎威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C. 他的演讲既生动又感人,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适合中学生阅读,而且适合大学生阅读。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多才多艺,堪称“才子”。

B.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最终取得了成功。

C. 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D. 这个产品价格便宜,质量又好,真是物美价廉。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的榜样。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C. 她心胸宽广,待人真诚,深受大家喜爱。

D. 他办事效率高,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英勇无畏,身先士卒,为我国抗日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B. 她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C. 他为人正直,品行端正,得到了大家的尊重。

D. 这座城市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吸引了许多游客。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的榜样。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C. 她心胸宽广,待人真诚,深受大家喜爱。

D. 他办事效率高,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

职高拓展模块语文考试卷

职高拓展模块语文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零售语重心长直抒胸臆礼义之邦B. 怠慢励精图治以德报怨语无伦次C. 枢纽夜郎自大招致非议五色斑斓D. 敲诈变本加厉风餐露宿挑肥拣瘦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对他的看法已经改变了,但我还是觉得他有很多优点。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失利了。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友谊,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D.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3.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攫住(jué)发掘(jué)匀称(chèn)B. 荒诞(dàn)执拗(niù)丰腴(yú)C. 妩媚(mèi)洋溢(yì)骨髓(suǐ)D. 回溯(sù)沐浴(mù)麻痹(bì)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泊车(bó)船舶(bó)粳米(jīng)心肌梗塞(gěng)B. 淤泥(yū)稻(dào)分蘖(niè)雕栏玉砌(qì)C. 拙劣(zhuō)罢黜(chù)伉俪(kàng)引吭高歌(háng)D. 宿敌(sù)星宿(xiù)恰当(dàng)螳臂当车(dāng)5. 下列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B. 人有三商:情商、智商和韧商,而韧商最难获得。

C. 这个方案很完美,只是实施起来有些困难。

D. 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我们得抓紧时间完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 《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描写了的悲惨命运。

3.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并称乐府双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模.样/模.范翘.尾巴/翘.首以待碑帖./俯首帖.耳B.应.允/应.变独角.戏/勾心斗角.奢靡./所向披靡.C.殷.红/殷.实血.脉/呕心沥血.牵强./强.词夺理D.累.及/连累.梁山泊./淡泊.明志屏.障/敛声屏.气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近年来,许多形形色色的人造神童方案带着蛊惑人心....的许诺,向着已经手足无措的家长们铺天盖地而来,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B.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东窗事发....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C.因为学生们的写作体验还不十分丰富,老师对他们的作文就要不应该反唇相讥....,而应多从真情实感的正确、流畅表达等方面加以引导。

D.崔颢《黄鹤楼》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自唐以来,评论家莫.衷一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难道不能不使我们感动地淌下眼泪么?B.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千万不可置之不理。

C.今年,我国的主要日用工业品如棉布、服装、书籍等,都比去年同期增多。

D.谢晋非常酷爱自己的事业,并一直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由于摆脱了功利,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_________的心境。

②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仙人掌最初的叶子如今已_________成了针形。

③姜还是老的辣,这个人那么难缠,__________叫你给说服了。

A.淡薄蜕化毕竟B.淡薄退化到底C.淡泊退化到底D.淡泊蜕化毕竟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相继。

盖.失强援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加点词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C.不能容于远近..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从此以后,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支撑他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

B.在古典音乐的气氛中,人类精神最美丽的花朵之一——理论物理学的思路,如处于春日阳光和雨露之中。

C.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D.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你成为爱因斯坦。

8、下列对“科学和艺术”与“和谐”的两个“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都作连词。

B.“科学和艺术”的“和”作介词;“和谐”的“和”指和睦。

C. 都作介词。

D.“科学和艺术”的“和”作连词;“和谐”的“和”指和睦。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B.《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思想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蒹葭》是其中的第一篇。

10、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①江州司马青衫湿。

②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③铁皮铜琶,高唱大江东去。

④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A.李清照杜甫辛弃疾欧阳修B.白居易曹植苏轼司马迁C.白居易杜甫辛弃疾欧阳修D.李清照曹植苏轼白居易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5分)11、《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作者是朱光潜,这篇课文通过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关系的探讨,揭示了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指出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12、《六国论》以古讽今,告诫统治者如果像六国那样贪图苟安,必然会像六国那样最终走向颠覆()13、“后秦击赵者再”中“再”是“又一次”的意思。

()1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中的“劫”是“抢劫”的意思。

()15、“义不赂秦”中的“义”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坚守大义”的意思。

()三、填空题。

(除17题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4分)16、《六国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人称___________,与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三苏”。

17、《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及意义。

①日.削月.割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李牧连却.之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不能独完.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题。

(共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一)在爱因期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值得追求,还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绝对的和谐的美。

“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这一几何命题就具有高超的逻辑美,它在人们心中所激起的美感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在们的心中所激起的美感是相通的,等价的。

真正追求科学美的人,往往也会极力推崇艺术的美。

正因为这样,爱因斯坦才经常把科学的伟大成就比做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把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称之为“艺术家”。

的确,大数学家和大物理学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艺术家。

因为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之所以可贵,是由于他们有非凡的创造力,这创造力就表现在他们能各自发现新的东西。

一首诗,一个哲学命题,一个数学物理公式,都必须是一种发明,一种创造。

否则,它们就没有生的权利和存在的价值。

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是相通的,还在于两者都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

倘若没有诗人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怎能以惊人的洞察力阐明相对论的原理?他自己就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艺术的想象力,往往会刺激科学所必需的想象力。

我想,这.也是爱因斯坦左脚踏进科学世界右脚踏在艺术世界的原因之一。

19、选文中加点的“这”是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0、选文中共有四处用了引号,对其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一处是表示重要的,其他三处是表示文中直接引用。

B.第二处是表示重要的,其他三处是表示文中直接引用。

C.第三处是表示重要的,其他三处是表示文中直接引用。

D.第四处是表示重要的,其他三处是表示文中直接引用。

21、将“倘若没有诗人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怎能以惊人的洞察力阐明相对论的原理?”改为一般语气的陈述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6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破灭之道也(规律)②率赂秦耶(全都)③固不在战矣(所以)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⑤诸侯之所亡(灭亡)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23.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24.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2分)①比喻论证②对比论证③类比论证④引用论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5.翻译下列句子。

(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40分)人的一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当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时,我们往往要从中做出某种选择,此时此刻,你是果断选择呢,还是进退两难呢?你是自己拿定主意呢,还是顺从别人的意愿呢?你选对了,还是选错了?你对你的选择感到后悔吗?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